CN113709901B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9901B
CN113709901B CN202010436896.3A CN202010436896A CN113709901B CN 113709901 B CN113709901 B CN 113709901B CN 202010436896 A CN202010436896 A CN 202010436896A CN 113709901 B CN113709901 B CN 113709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
function
network element
atss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68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9901A (zh
Inventor
于游洋
时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68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99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3718 priority patent/WO20212328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9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9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方法包括: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互联网传输层协议QUIC能力和接入业务流的选路切换分流底层ATSSS‑LL能力。控制网元指示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QUIC功能或QUIC隧道,与ATSSS‑LL功能一起实现业务流的多接入分流的方案,从而可以优化传输效率,如减低时延、提升带宽或提高链路可靠性等。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以通过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与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网元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PDU会话提供终端设备与DN网元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UE和UPF网元之间,可以支持多接入PDU会话的建立,示例的,如图1所示,UE与UPF网元可以基于接入技术1和接入技术2建立一个多接入PDU会话A,则UE的业务流可以通过接入技术1,和/或,接入技术2传输到UPF网元。多接入PDU会话是相对于单接入PDU会话而言,单接入PDU会话是指通过一种接入技术接入UPF网元的PDU会话,多接入PDU会话是指通过多种接入技术(至少两种)接入UPF网元的PDU会话。
现有技术中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QUIC)传输的业务流无法实现多接入PDU会话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可以针对使用QUIC传输的业务流实现多接入分流传输,以提升业务的传输带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互联网传输层协议QUIC能力和接入业务流的选路切换分流底层ATSSS-LL能力。控制网元指示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控制网元可以是用于执行控制功能的网元,例如,控制网元可以是PCF网元、SMF网元或者实现控制功能的其他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设备可以是UPF网元、终端设备,和/或,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其他网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QUIC结合接入业务流的选路切换分流底层(accesstraffic steering,switching,splitting lower layer,ATSSS-LL)功能,实现QUIC中的多接入分流的方案,从而可以优化传输效率,如减低时延、提升带宽或提高链路可靠性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网元指示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控制网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或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分流模式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包括: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和/或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MF指示信息。其中,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PMF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PMF协议进行链路状态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包括:控制网元确定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都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包括:控制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和/或,控制网元确定用户面网元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随路链路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根据至少一个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传输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网元获得的QUIC业务流的分流模式为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中的多链路中包括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控制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第一设备根据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包括: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获取QUIC封装的第一数据包。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基于链路状态与分流模式为数据包选择目标链路。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在目标链路传输第一数据包。或者,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二数据包。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处理第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或QUIC隧道封装第一QUIC数据包。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将第一QUIC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或者,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在多个链路接收第二QUIC数据包。ATSSS-LL功能基于第二QUIC数据包的QUIC包头的序列号删除重复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的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分流模式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包括: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和/或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MF指示信息。其中,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PMF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PMF协议进行链路状态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设备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数据包。第一设备记录QUIC封装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与传输链路或接入技术的对应关系。第一设备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获得一条或多条链路的链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设备向控制网元发送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支持随路链路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中的多链路中包括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控制网元,也可以是控制网元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当该通信装置是控制网元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接口电路。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控制网元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当该通信装置是控制网元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控制网元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控制网元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示例性的,控制网元可以是策略控制网元或会话管理网元等用于实现控制功能的网元。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设备支持互联网传输层协议QUIC能力和接入业务流的选路切换分流底层ATSSS-LL能力。通信单元,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或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分流模式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包括: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和/或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MF指示信息。其中,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PMF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PMF协议进行链路状态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都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和/或,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用户面网元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随路链路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根据至少一个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传输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获得的QUIC业务流的分流模式为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中的多链路中包括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设备,也可以是第一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一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接口电路。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一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设备实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示例性的,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控制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处理单元,用于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第一设备根据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获取QUIC封装的第一数据包。根据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基于链路状态与分流模式为数据包选择目标链路。根据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在目标链路传输第一数据包。或者,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二数据包。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处理第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或QUIC隧道封装第一QUIC数据包。根据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将第一QUIC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或者,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在多个链路接收第二QUIC数据包。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ATSSS-LL功能基于第二QUIC数据包的QUIC包头的序列号删除重复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的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分流模式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包括: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和/或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MF指示信息。其中,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PMF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PMF协议进行链路状态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数据包。处理单元,还用于记录QUIC封装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与传输链路或接入技术的对应关系。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获得一条或多条链路的链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控制网元发送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支持随路链路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中的多链路中包括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下中任一个或多个:第三方面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意的实现方式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意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通信方法。
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与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多PDU会话接入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网络,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也可以应用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eneration,5G)系统中,或者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
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一种示意图。该架构不但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组定义的无线技术(如LTE,5G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等)接入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而且支持non-3GPP接入技术通过non-3GPP转换功能(non-3GPP interworkingfunction,N3IWF)或下一代接入网关(next generation packet data gateway,ngPDG)接入核心网络。
其中,该网络架构包括终端设备、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核心网和数据网络(data vetwork,DN)。其中,接入网装置主要用于实现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等功能;核心网设备可以包含管理设备和网关设备,管理设备主要用于终端设备的设备注册、安全认证、移动性管理和位置管理等,网关设备主要用于与终端设备间建立通道,在该通道上转发终端设备和外部数据网络之间的数据包;数据网络可以包含网络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数据网络主要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多种数据业务服务。示例性的,以5G中的接入网、核心网和数据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5G中的接入网可以是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5G系统中的(R)AN设备可以由多个5G-(R)AN节点组成,该5G-(R)AN节点可以包括:3GPP的接入网络、非3GPP的接入网络如WiFi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下一代基站(可统称为新一代无线接入网节点(NG-RAN node),其中,下一代基站包括新空口基站(NR nodeB,gNB)、新一代演进型基站(NG-eNB)、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形态的gNB等)、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其它节点。
5G核心网(5G core/new generation core,5GC/NGC)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function,PC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function,NSSF)网元、网络功能(network element function,NEF)网元等多个功能单元。
AMF网元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接入管理等服务。SMF网元主要负责会话管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功能、用户面功能的选择和控制等。UPF网元主要负责对外连接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以及用户面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报文过滤、执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控制相关功能等。DN主要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如提供移动运营商业务,Internet服务或第三方服务等。AUSF网元主要负责对终端设备的认证功能等。PCF网元主要负责为网络行为管理提供统一的策略框架、提供控制面功能的策略规则、获取与策略决策相关的注册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单元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实现某些控制功能,如对终端设备的接入鉴权、安全加密、位置注册等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用户面传输路径的建立、释放和更改等会话管理功能。UDM网元为统一的用户数据管理,主要用来存储用户设备签约数据。
5G系统中各功能单元之间可以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G)接口进行通信,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1(简称N1)与AMF网元进行控制面消息的传输,RAN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3(简称N3)与UPF建立用户面通信连接建立通道,AN/RAN设备可以通过NG接口2(简称N2)与AMF网元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UPF可以通过NG接口4(简称N4)与SMF网元进行信息交互,UPF可以通过NG接口6(简称N6)与数据网络DN交互用户面数据,AMF网元可以通过NG接口11(简称N11)与SMF网元进行信息交互,SMF网元可以通过NG接口7(简称N7)与PCF网元进行信息交互,AMF网元可以通过NG接口12(简称N12)与AUSF进行信息交互。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图3为当核心网支持非可信non3GPP(untrusted non3GPPaccess)接入时,一种具体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其中,本地公用陆地移动网络(home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HPLMN)中的网络架构类似于图2中的实现,在此不再赘述。非可信non3GPP接入可以是非可信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入。在该架构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非可信non3GPP接入、Non3GPP转换功能/non3GPP接入网关(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N3IWF)与AMF进行信息交互,N3IWF网元可以通过N3与UPF进行信息交互。
此外,核心网还可以支持可信的non3GPP接入和/或固定网络接入。其中,可信的non3GPP网络包括可信的WALN网络,固定网络包括固定家庭网络接入等。网络侧架构与非可信non3GPP网络架构类似,将N3IWF与非可信接入网替换成可信Non-3GPP接入网,或N3IWF替换成可信Non-3GPP接入网关,非可信接入网替换成可信接入网。其中,终端设备与可信Non-3GPP接入网关之间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WLAN AP,固定网络接入网设备(fixed Accessnetwork,FAN),交换机,路由器等。
无论是可信Non-3GPP接入还是非可信Non-3GPP接入,核心网侧都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点对点接口协议,或者与3GPP接入核心网架构一致采用服务化接口架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3GPP接入技术与non3GPP接入技术可以包含多种接入制式或频段,且可能同时使用。例如,3GPP接入包括4G的LTE与5G的NG-RAN两种接入技术同时接入5GC。non3GPP的wifi接入也包括两种频段同时接入,例如5GHz与2.4GHz的wifi频段同时接入5GC。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可以同时通过上述四种接入方式中的至少两种(包含四种同时用)接入5GC的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处理可以应用于上述5G 3GPP接入架构、或non3GPP接入架构、或3GPP与non3GPP同时接入的架构,还可以应用于5G蜂窝(NG-RAN)与4G蜂窝(LTE)同时接入的架构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架构不作具体限定。
通常的,UE的业务流如果同时在多个接入技术传输(或可以理解为实现包粒度分流),则UE与UPF网元需要使用多路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MPTCP)协议,这也要求分流传输的业务流必须支持MPTCP。然而,MPTCP虽然是重要并广泛使用的传输技术之一,但仍有大部分业务流,如视频类业务流,使用的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技术,而不是MPTCP。当前UDP正在被用户数据报协议(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QUIC)所替代,可能的趋势中,UDP传输的数据包将由QUIC传输。但使用QUIC传输数据包时,由于QUIC协议不支持多链路传输,因此无法通过多接入技术实现包粒度分流,无法共享两侧带宽资源。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QUIC结合接入业务流的选路切换分流底层(access traffic steering,switching,splitting lower layer,ATSSS-LL)功能,实现QUIC中的多接入分流的方案,从而可以优化传输效率,如减低时延、提升带宽或提高链路可靠性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词汇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控制网元可以是用于执行控制功能的网元,例如,控制网元可以是PCF网元、SMF网元或者实现控制功能的其他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设备可以是UPF网元、终端设备,和/或,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其他网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SMF网元或者实现会话管理功能的其他网元,用户面网元可以是UPF网元或者实现用户面功能的其他网元,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是PCF网元或者实现策略控制功能的其他网元,应用网元可以是AF网元或者实现应用功能的其他网元,网络开放网元可以是NEF网元或者实现网络开放功能的其他网元,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是AMF网元或实现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其他网元,等。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后续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用户面网元为UPF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为PCF网元,应用网元为AF网元,网络开放网元为NEF网元,移动性管理网元为AM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该示例并不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ATSSS也可能翻译为接入的业务的分流、切换、分离(access traffic steering,switching,splitting,ATSS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ATSSS中的ATSSS-LL功能为终端设备或UPF网元等支持的底层分流功能,ATSSS-LL功能可以基于分流模式与链路状态为数据包选择传输的链路。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可以为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一设备支持ATSSS-LL能力的一种可能理解为,第一设备支持ATSSS-LL功能,使能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则第一设备可以基于ATSSS-LL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是快速UDP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端需要采用QUIC连接传输数据时,需要先与接收端建立QUIC连接(包括采用0-RTT建立QUIC连接),或者传输数据与QUIC连接建立同时进行,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一设备支持QUIC能力的一种可能理解为,第一设备支持QUIC功能,使能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则第一设备可以基于QUIC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或者第一设备支持QUIC隧道,使能第一设备建立QUIC隧道(例如建立终端设备与用户面网元UPF网元之间的QUIC隧道),则第一设备可以基于QUIC执行如本实施例的方法。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可以设置在网络架构的高层(high-layer)或底层(low-layer),QUIC隧道可以在网络架构的底层实现,具体的,例如IP层以下实现QUIC隧道,即业务的IP数据包封装在QUIC包头中,上述QUIC数据包封装在下层或外层IP/UDP包头中。又例如,QUIC隧道在ATSSS-LL所在的底层实现,或ATSSS-LL功能为支持QUIC隧道建立的ATSSS-LL功能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一设备支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的一种可能理解为,第一设备支持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使能第一设备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则第一设备可以基于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可以是用于指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数字或字符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可以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unction,PMF)、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可能称为ePMF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也可能称为带内链路状态检测功能、随路检测功能、带内检测功能等,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实现中,可以是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或者可以理解为,执行随路链路状态检测的设备(例如UE或UPF网元等),利用真实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链路状态可以包括链路的时延、丢包率、或抖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可以针对链路中真实需要发送的数据包,记录该数据包与传输链路的对应关系,记录该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等。比如,记录该数据包的序列号与传输链路的对应关系。传输链路标识可以为接入技术标识或链路标识等。接入技术标识可以包括3GPP接入技术,non3GPP接入技术,wifi接入技术,有线接入技术等。进一步的,第一设备可以接收数据包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消息(ACK消息中可以包含接收方确认的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包序列号),这样第一设备就可以根据ACK消息收到的时间计算每条链路的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或者,基于ACK确认的数据包序列号也可以感知丢失的数据包,从而计算每条链路的丢包率。等。
PMF功能可以是第一设备中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使能PMF功能,则第一设备可以基于PMF协议进行检测当前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在使能PMF功能时,可以基于PMF功能的IP地址和/或PMF功能端口号进行使能。示例性的,基于PMF检测链路状态可能需要发送PMF消息或PMF数据包给PMF功能。PMF功能基于PMF消息或PMF数据包获得链路状态。例如,PMF消息为ping请求与回复消息或echo请求与回复消息或其他请求与回复消息。通过记录消息的发送与回复消息的接收时间可以获得链路RTT。此外,上述消息中可以携带两消息之间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接收方根据收到的数据包数量与消息中携带的数据包数量值比较,从而获得链路的丢包率,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以及)ATSSS-LL功能,可以理解为:基于ATSSS-LL功能,还要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的其中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以及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以为:采用QUIC封装数据包,封装的数据包由ATSSS-LL功能基于PMF或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检测的链路状态,或/和,分流模式决定数据包的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或可能称为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多链路传输中,多条链路的接入技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链路可以是(multi-access protocol data unit,MAPDU)的链路,多条链路中可以包括采用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采用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示例性的,第一接入技术或第二接入技术可以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NR、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Multefire、3GPP接入技术、non3GPP接入技术、或4G蜂窝接入技术、5G蜂窝接入技术、可信或非可信Wi-Fi接入技术、固网或有线接入技术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PDU会话可以是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也可以是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流可以是使用UDP或其他协议的业务流。例如,PDU会话的业务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5G核心网(5G core,5GC)建立的PDU会话或此会话中的UDP业务流;或者,终端设备与EPC网络建立的PDN连接或此PDN连接中的UDP业务流;或者,终端设备通过non-3GPP接入网(如WLAN接入)进行非无缝分流(non-seamless WLAN offload)的IP连接或此连接中的UDP业务流。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下述的一个或多个:一条或多条业务流描述信息、一个或多个应用标识、一个或多个QoS流标识(QoS flow ID,QFI)、一个或多个PDU会话标识、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标识。
业务流描述信息可以为业务流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五元组描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五元组描述信息可以为: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或者业务流描述信息可以为以太网(ethernet)包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源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标识;等。
应用标识可以用来标识具体的应用程序的业务流。
QoS流标识(Quality of Service flow ID,QFI)可以为QoS满足一定关系的多条业务流汇聚而成的QoS flow的标识。
PDU会话标识可以为建立或更新的PDU会话的标识。
N4会话标识可以为N4接口会话(例如分组交换控制协议会话(packet forwardingcontrol protocol session,PFCP session)的会话标识信息。
终端设备标识可以是用于标识终端设备的符号、数字等,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的IP地址或ID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分流模式信息可以是用于指示分流模式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数字或字符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分流模式可以包括:主备分流模式(Active-Standby)、最小时延分流模式(Smallest Delay)、负载均衡分流模式(Load-Balancing)、优先级分流模式(Priority-based)、冗余传输模式(redundancy mode)、或者未来可能的分流模式等。
Active-Standby中可以指定其中一种传输路径为Active(3GPP access或Non-3GPP access),另一传输路径则为Standby。当Active传输路径可用时,该业务流的所有数据均通过Active传输路径传输至对端。当Active路径不可用时,该业务流的所有数据则切换至Standby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
Smallest Delay中可以选择最短的时延的传输路径来传输业务流的数据。在该模式下,UE或UPF网元可以实时监测路径的传输时延。例如,可以由传输层协议实现监测路径(如MPTCP层具有检测RTT的功能),或者由UPF网元中的性能测量功能模块(PerformanceMeasurement Function,PMF)实现监测路径。
Load-Balancing中业务流的数据可以按比例分发至不同的传输路径中传输,分发的比例则可以根据网络中当前的两个传输路径的负载情况来决定。比如负载较重的路径则分发比例小些,负载较轻的路径则分发比例大些。
Priority-based中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为高优先级的传输路径,另一个传输路径为低优先级的传输路径。当高优先级的传输路径无拥塞时,业务流的所有数据都通过高优先级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当高优先级的传输路径出现拥塞时,业务流的部分数据则会通过低优先级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当高优先级的传输路径不可用时,该业务流的所有数据都会通过低优先级的传输路径进行传输。
冗余传输模式中,业务流可以在多条链路同时传输,即相同数据包同时在多条链路传输。
上述负载均衡模式、优先级模式、或冗余传输模式为支持包粒度分流的分流模式。包粒度分流即同一业务流的不同数据包在不同链路或不同接入技术传输,从而利用多链路资源提高业务流带宽。
未来可能的分流模式中,可能包括基于用户喜好的分流模式,终端设备或用户面网元自主选择的分流模式,基于QoS需求的分流模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传输可以包括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或数据交互的过程。例如,终端设备与UPF网元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向UPF网元发送数据,或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终端设备向UPF网元发送数据,并接收来自UPF的数据,或UP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来自UPF网元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QUIC能力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QUIC能力指示信息。在不同的网元之间传输QUIC能力指示信息时,QUIC能力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QUIC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说明QUIC能力指示信息的作用,并不限定其具体形式。例如,后续实施例中可能存在UE向SMF网元发送QUIC能力指示信息,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QUIC能力指示信息,等,在不同的网元之间QUIC能力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ATSSS-LL能力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在不同的网元之间传输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时,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说明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的作用,并不限定其具体形式。例如,后续实施例中可能存在UE向SMF网元发送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等,在不同的网元之间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链路状态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在不同的网元之间传输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时,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说明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的作用,并不限定其具体形式。例如,后续实施例中可能存在UE向SM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等,在不同的网元之间链路状态检测能力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QUIC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QUIC隧道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QUIC隧道指示信息。在不同的网元之间传输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时,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用于说明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的作用,并不限定其具体形式。例如,后续实施例中可能存在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SMF网元向UE发送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等,在不同的网元之间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在不同的网元之间传输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时,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用于说明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的作用,并不限定其具体形式。例如,后续实施例中可能存在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SMF网元向UE发送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等,在不同的网元之间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可以称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在不同的网元之间传输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时,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说明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的作用,并不限定其具体形式。例如,后续实施例中可能存在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SMF网元向UE发送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等,在不同的网元之间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401:终端设备向SMF网元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向SMF网元发送请求建立或更新PDU会话的消息,该消息中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请求建立或更新PDU会话的消息封装在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传输消息中发送给AMF网元,由AMF网元转发请求建立或更新PDU会话的消息给SMF网元。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AN或者通过non3GPP接入网关向AMF网元发送NAS传输消息,其中包含请求PDU会话建立或更新的消息,AMF网元进一步向SMF网元转发请求PDU会话建立或更新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可能独立于请求建立或更新PDU会话的消息,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向SMF网元直接发送的,也可能是终端设备向SMF网元分开发送的,如先发送给AMF,由AMF转发给SMF。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采用任意方式向SMF网元发送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QUIC能力指示信息表示终端设备支持基于QUIC功能或/和支持QUIC隧道建立,ATSSS-LL能力指示表示终端支持ATSSS-LL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2: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可以进一步结合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例如UPF网元等)的QUIC能力与ATSSS-LL能力确定是否向PCF网元发送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为UPF网元为例,SMF网元可以确定UPF支持QUIC能力与ATSSS-LL能力,例如,SMF网元或NRF网元基于UPF功能进行UPF选择,UPF功能包括支持QUIC功能或/和ATSSS-LL功能。或例如,SMF网元或NRF网元接收UPF网元发送的QUIC能力指示或/和ATSSS-LL能力指示。或例如,NRF网元基于UPF的上述功能进行UPF选择,NRF网元将选择的UPF网元发送给SMF网元。
在终端设备和UPF网元都同时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时,SMF确定网络的ATSSS能力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SM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指示。例如,SMF网元可以在向PCF网元发送的策略请求消息(policy request)中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S403:PCF网元确定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PCF网元可以基于SMF网元发送的网络的ATSSS能力,例如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指示决定业务流对应的分流功能(QUIC功能,或/和ATSSS-LL功能)。
示例性的,当网络的ATSSS能力同时支持QUIC能力与ATSSS-LL能力时,PCF网元允许UE和UPF网元使能的QUIC功能或QUIC隧道,与ATSSS-LL功能,使得UE和UPF网元可以利用QUIC功能或QUIC隧道,与ATSSS-LL功能一起实现基于QUIC的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也可能称为多接入分流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CF网元基于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确定上述QUIC业务流的分流模式。上述分流模式可以为前文所述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分流模式,尤其支持包粒度的分流模式,即支持将同一业务流的不同数据包通过不同接入技术或不同的链路传输。例如,PCF网元确定分流模式为负载均衡模式,并发送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与负载均衡分流模式指示给SMF网元,上述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中只包含一条业务流的流描述信息,由此表示为此业务流实现包粒度的分流模式。上述基于QUIC的业务流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传输的业务流,或者是基于终端设备与外部服务器建立的QUIC连接传输的业务流。对于后者,PCF网元通过与外部服务器(例如,AF网元)交互获得此业务流支持终端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QUIC连接,因此确定此业务流为基于QUIC的业务流,并确定其分流模式为支持包粒度分流的分流模式,如负载均衡分流模式、优先级分流模式、自动分流模式,冗余传输分流模式等。
S404:PCF网元向SMF网元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CF网元可以向S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的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和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PCF网元显式的指示SMF网元基于QUIC功能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或者SMF网元基于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例如,该QUIC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该QUIC隧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隧道与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PCF网元隐式的指示SMF网元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功能,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例如,该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PCF网元隐式的指示SMF网元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字符或数字等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用于表示对于该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对应的业务流,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第一信息中没有明确指示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任务对于全部可能的业务流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S405:SMF网元向UPF网元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网元可以向UPF网元发送N4消息,N4消息携带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N4消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例如,N4消息可以包括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和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SMF网元显式的指示UPF网元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N4消息可以包括QUIC功能指示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例如,该QUIC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该QUIC隧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SMF网元隐式的指示UPF网元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N4消息可以包括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例如,该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SMF网元隐式的指示UPF网元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N4消息可以包括字符或数字等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4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用于表示对于该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对应的业务流,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N4消息中没有明确指示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对于全部可能的业务流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网元识别出终端设备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业务流为QUIC业务流,例如,通过业务流的DPI解析,或者/和通过解析数据包格式,则对于上述QUIC业务流,UPF基于ATSSS-LL功能与分流模式对其进行多链路传输,即进行包粒度分流。
S406:SMF网元向终端设备指示基于QUIC功能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网元可以向UE发送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携带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可以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例如,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可以包括QUIC功能指示信息信息或QUIC隧道指示信息和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SMF网元显式的指示UE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可以包括QUIC功能指示信息。例如,该QUIC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或者,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可以包括QUIC隧道指示信息。例如,该QUIC隧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SMF网元隐式的指示UE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可以包括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例如,该ATSSS-LL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可能的理解中,该方式可以理解为SMF网元隐式的指示UE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示例性的,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可以包括字符或数字等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用于表示对于该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对应的业务流,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PDU会话建立成功消息或PDU会话更新回复消息中没有明确指示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任务对于全部可能的业务流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S407:UPF网元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网元可以利用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或PMF检测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结合链路状态和/或分流模式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网元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或PMF功能可以是SMF网元或PCF网元使能的。示例性的,SMF网元发送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或PMF指示信息给UPF网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网元分配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信息并发送给SMF网元,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信息包含PMF功能的IP地址和/或PMF功能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PF网元发送数据的过程中,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一数据包(例如,由QUIC功能封装或由QUIC隧道封装的第一数据包)。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基于链路状态与分流模式为数据包选择目标链路。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目标链路传输。例如,业务流基于负载均衡模式传输数据包时,UPF网元检测多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将QUIC封装的数据包按照多条链路的分流比例分配在多条链路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PF网元接收数据的过程中,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二数据包;UPF网元的QUIC功能处理第二数据包。示例性的,QUIC功能基于QUIC封装的数据包的QUIC包头中的序列号进行数据包排序,QUIC功能将排序之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外部服务器。或者,UPF网元删除QUIC隧道外层或下层的IP/UDP数据包头,并基于QUIC包头中的序列号进行数据包排序,然后UPF网元将排序之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外部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网元确定采用冗余传输的分流模式传输数据包,在UPF网元发送数据的过程中,UPF网元的QUIC功能接收第一QUIC封装数据包;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将第一QUIC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例如,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复制第一QUIC数据包,并在多条链路中发送(或可以理解为同时发送)。或者,在UPF网元发送数据的过程中,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将进行QUIC隧道封装后第一QUIC封装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例如,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复制第一QUIC封装数据包,并通过QUIC隧道在多条链路中发送(或可以理解为同时发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PF网元接收数据的过程中,UPF网元在多个链路接收第二QUIC封装数据包;UPF网元基于第二QUIC封装数据的QUIC包头的序列号删除重复的数据包。
S408:UE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UE可以利用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或PMF检测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结合链路状态和/或分流模式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或PMF可以是SMF网元或PCF网元使能的。示例性的,SMF网元发送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或PMF指示信息给UE。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E发送数据的过程中,UE的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一数据包(例如,由QUIC功能封装或由QUIC隧道封装的第一数据包)。UE的ATSSS-LL功能基于链路状态与分流模式为数据包选择目标链路。UE的ATSSS-LL功能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目标链路传输。例如,业务流基于采用负载均衡模式传输数据包时,UE检测多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将QUIC封装的数据包按照多条链路的分流比例分配在多条链路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E接收数据的过程中,UE的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二数据包;UE的QUIC功能处理第二数据包。示例性的,QUIC功能基于QUIC封装的数据包的QUIC包头中的序列号进行数据包排序,QUIC功能将排序之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外部服务器。或者,UE删除QUIC隧道外层或下层的IP/UDP数据包头,并基于QUIC包头中的序列号进行数据包排序,然后UE将排序之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外部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确定采用冗余传输的分流模式传输数据包,在UE发送数据的过程中,UE的QUIC功能接收第一QUIC封装数据包;UE的ATSSS-LL功能将第一QUIC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例如,UE的ATSSS-LL功能复制第一QUIC数据包,并在多条链路中发送(或可以理解为同时发送)。或者,在UE发送数据的过程中,UE的ATSSS-LL功能将进行QUIC隧道封装后第一QUIC封装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例如,UE的ATSSS-LL功能复制第一QUIC封装数据包,并通过QUIC隧道在多条链路中发送(或可以理解为同时发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UE接收数据的过程中,UE在多个链路接收第二QUIC封装数据包;UE基于第二QUIC封装数据的QUIC包头的序列号删除重复的数据包。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QUIC功能或QUIC隧道,与ATSSS-LL功能一起实现业务流的多接入分流的方案,从而可以优化传输效率,如减低时延、提升带宽或提高链路可靠性等。QUIC作为传输协议并不具备多链路传输特性,即无法感知多链路状态,并为业务流数据包进行选路。而ATSSS-LL功能的分流特性作用于QUIC数据包之后可以实现多链路分流效果,且由于被分流的QUIC数据包携带数据包序列号及分段确认被收到的数据包等特性,使得QUIC连接的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可以在数据包被分流之后仍能得到很好的管控,因此在实现业务流分流的同时提高传输效率。最终实现基于QUIC协议的多链路传输特性,弥补QUIC协议本身不支持多链路传输的不足。
在图4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侧还可以基于UE和UPF网元各自所支持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确定UE和UPF网元各自的链路状态检测实现方式。
示例性的,UE可以通过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可以参照S401和S402所描述的UE通过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信息可以用于表示UE支持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例如UE支持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包括:PMF、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UE上报给SMF网元UE支持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SMF网元指示给PCF网元UE支持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CF网元确定使能UE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6所描述的PCF网元通过SMF网元向UE发送指示信息,指示UE使能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UE没有向SM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的场景中,可以认为UE支持所有可能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SM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UE支持所有可能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信息,SMF网元也可以不向PCF网元发送与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相关的信息,PCF网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场景为UE确定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例如采用UE默认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或随机确定UE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6所描述的PCF网元向UE指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向UE指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在此不再赘述。或者,PCF网元也可以不向UE指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UP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信息可以用于表示UPF网元支持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例如UPF网元支持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包括:PMF、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UPF网元上报给SMF网元UPF网元支持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SMF网元指示给PCF网元UPF网元支持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CF网元确定使能UPF网元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5所描述的PCF网元通过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指示信息,指示UPF网元使能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UPF网元没有向SMF网元发送链路状态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的场景中,可以认为UPF网元支持所有可能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SM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UPF网元支持所有可能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信息,SMF网元也可以不向PCF网元发送与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相关的信息,PCF网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场景为UPF网元确定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例如采用UPF网元默认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或随机确定UPF网元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5所描述的PCF网元向UPF网元指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向UPF网元指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在此不再赘述。或者,PCF网元也可以不向UPF网元指示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UE与UPF网元支持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可能不同,UE与UPF网元可能采用相同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也可能采用不同的链路状态检测功能。
在图4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侧还可以基于UE和UPF网元各自的ATSSS-LL所支持的分流模式确定UE和UPF网元各自的业务流(或可以称为上下行业务流)对应的分流模式。
示例性的,UE可以通过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分流模式信息(可以参照S401和S402所描述的UE通过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分流模式信息可以用于表示UE的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例如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包括:主备模式,优先级模式,最小时延模式,负载均衡模式,冗余传输模式,自动分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UE上报给SMF网元UE的ATSSS-LL功能支持主备分流模式,SMF网元指示给PCF网元UE的ATSSS-LL功能处理上行业务流时支持主备分流模式。则针对上行业务流,PCF网元确定上行业务流能使用主备分流模式,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6所描述的PCF网元向UE指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向UE指示分流模式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UE没有向SMF网元发送分流模式信息的场景中,可以认为UE的ATSSS-LL功能支持所有可能的分流模式,SM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UE支持所有可能的分流模式的信息,SMF网元也可以不向PCF网元发送与分流模式相关的信息,PCF网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场景为UE确定上行业务流使用的分流模式,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6所描述的PCF网元向UE指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向UE指示分流模式信息,在此不再赘述。或者,PCF网元也可以不向UE指示分流模式信息。
示例性的,UP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分流模式信息,分流模式信息可以用于表示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例如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包括:主备模式,优先级模式,最小时延模式,负载均衡模式,冗余传输模式,自动分流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UPF网元上报给SMF网元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支持主备分流模式,SMF网元指示给PCF网元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处理上行业务流时支持主备分流模式。则针对上行业务流,PCF网元确定上行业务流能使用主备分流模式,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5所描述的PCF网元向UPF网元指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向UE指示分流模式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在UPF网元没有向SMF网元发送分流模式信息的场景中,可以认为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支持所有可能的分流模式,SMF网元可以向PCF网元发送UPF网元支持所有可能的分流模式的信息,SMF网元也可以不向PCF网元发送与分流模式相关的信息,PCF网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场景为UPF网元确定上行业务流使用的分流模式,进而采用如S404和S405所描述的PCF网元向UPF网元指示信息的可能实现方式向UE指示分流模式信息,在此不再赘述。或者,PCF网元也可以不向UPF网元指示分流模式信息。
一种可能的理解中,UE与UPF网元的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可能不同,针对上行业务流和下行业务流,或者同一业务流的上下行业务流可能采用相同的分流模式,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分流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与任意两个网元,其中一个网元在接收到另一个网元的信息后,该其中一个网元可以向另一个网元反馈响应,告知接收信息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中可能没有部署PCF网元,PCF网元的上述功能可能设置在SMF网元或其他用于控制的网元中,则用于控制的网元可以实现上述S401-S408中PCF网元实施的步骤,适应的网元之间的指示信息也可以跟随具体执行网元进行发送和接收,例如,若用于控制的网元为SMF网元,则SMF网元确定与PCF网元之间的通信的步骤可以省略,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控制网元执行的步骤。另一种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中第一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网元或第一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控制网元或第一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01和通信单元102。其中,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步骤。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信息处理的步骤。
一种示例,以该通信装置为控制网元或应用于控制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该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2、S404至S406。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3。
另一种示例,以该通信装置为第一设备或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该通信单元1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1。处理单元10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7和S40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3。处理单元101、通信单元102、存储单元103通过通信总线相连。
存储单元10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
存储单元1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通信装置具有的处理单元101相连。存储单元103也可以和处理单元集成在一起。
通信装置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
以通信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UE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则通信单元1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示例性的,存储单元103可以存储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UE侧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单元1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UE侧的方法。存储单元1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03可以和处理单元101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03可以与处理单元101相独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S401-S408中的方法,该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可以与上述S401-S408中的方法的步骤相对应。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由SMF网元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SMF网元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由UPF网元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UPF网元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由PCF网元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PCF网元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由UE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UE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例如,对于执行对该通信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或处理的模块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对于执行对在通信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的模块可以称为通信模块。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UE的硬件结构均可以参考如图6所示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41,通信线路44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6中示例性的以通信接口43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4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4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可能的,该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2。
存储器4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1用于执行存储器4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方法。
可能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6中的处理器41和处理器4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例如,以该通信装置为SMF网元或应用于SMF网元中的芯片为例,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2、S404、S405及S406。
在另一种示例中,以通信装置可以为UPF网元或应用于UPF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5。处理器41或处理器45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7。
在另一种示例中,以通信装置可以为PCF网元或应用于PCF网元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2及S404。处理器41或处理器45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3。
在另一种示例中,以通信装置可以为UE或应用于UE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1及S406。处理器41或处理器45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408。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5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5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510(可以为上述的处理单元)和通信接口153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的芯片150还包括存储器1540,存储器1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5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5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终端设备所用的芯片的结构类似,不同的装置可以使用不同的芯片以实现各自的功能。
处理器1510控制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终端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51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例如应用中存储器1540、通信接口1530以及存储器1540通过总线系统15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20。
以上通信单元可以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通信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或通信接口。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10中,或者由处理器1510实现。处理器15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40,处理器1510读取存储器1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接口153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终端设备的接收和发送的步骤。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MF网元、UPF网元、PCF网元或终端设备的处理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目标于承载的任何其它介质或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得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终端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网元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可能采用其他的定义或名称,示例性的,SMF网元可以称为第一核心网网元,UPF网元可以称为第二核心网网元,PCF网元可以称为第三核心网网元,AMF网元可以称为第四核心网网元,等。或者,上述各网元也可以统一称为核心网网元。或者上述各网元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功能定义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Claims (2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互联网传输层协议QUIC能力和接入业务流的选路切换分流底层ATSSS-LL能力;
所述控制网元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网元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或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分流模式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包括: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和/或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MF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所述PMF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PMF协议进行链路状态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所述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用户面网元都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网元确定第一设备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包括:
所述控制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所述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和/或,所述控制网元确定用户面网元支持QUIC能力和ATSSS-LL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随路链路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根据至少一个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传输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控制网元获得的QUIC业务流的分流模式为ATSSS-LL功能支持的分流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中的多链路中包括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控制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至少一条链路的链路状态,利用ATSSS-LL功能为QUIC封装的数据包选择一条或多条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ATSSS-LL功能获取QUIC封装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ATSSS-LL功能基于链路状态与分流模式为所述数据包选择目标链路;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ATSSS-LL功能在所述目标链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ATSSS-LL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QUIC功能处理所述第二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QUIC功能或QUIC隧道,和ATSSS-LL功能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的QUIC功能或QUIC隧道封装第一QUIC数据包;所述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将所述第一QUIC数据包通过多条链路进行冗余传输;
或者,所述第一设备的ATSSS-LL功能在多个链路接收第二QUIC数据包;所述ATSSS-LL功能基于所述第二QUIC数据包的QUIC包头的序列号删除重复的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或QUIC隧道的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ATSSS-LL功能的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QUIC功能的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流的流标识信息、分流模式信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状态检测功能的指示信息包括: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和/或链路状态检测功能PMF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包进行链路状态检测;所述PMF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基于PMF协议进行链路状态检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的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接收QUIC封装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设备记录所述QUIC封装的数据包的序列号与传输链路或接入技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随路链路状态检测功能获得一条或多条链路的链路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1-14、16-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控制网元发送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所述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QUIC能力指示信息和ATSSS-LL能力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U会话建立或更新请求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随路链路检测能力的指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1-14、16-17、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QUIC业务流的多链路传输中的多链路中包括第一接入技术的链路和第二接入技术的链路。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消息收发的操作,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消息收发的操作;所述处理器运行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处理或控制的操作,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处理或控制的操作。
23.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芯片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控制网元,以及与所述控制网元通信的用户面网元。
CN202010436896.3A 2020-05-21 2020-05-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709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896.3A CN113709901B (zh) 2020-05-21 2020-05-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PCT/CN2021/073718 WO2021232841A1 (zh) 2020-05-21 2021-01-26 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896.3A CN113709901B (zh) 2020-05-21 2020-05-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901A CN113709901A (zh) 2021-11-26
CN113709901B true CN113709901B (zh) 2024-04-26

Family

ID=7864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6896.3A Active CN113709901B (zh) 2020-05-21 2020-05-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9901B (zh)
WO (1) WO20212328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3504A (zh) * 2021-07-16 2023-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90043A (zh) * 2021-12-29 2022-04-22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企业级云存储系统实现多路径quic传输优化的方法
CN115174401A (zh) * 2022-07-08 2022-10-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冗余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374B (zh) * 2022-11-07 2023-03-3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8101782A (zh) * 2022-11-16 2024-05-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90152B (zh) * 2023-03-16 2023-10-27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核心网中atsss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6271A (zh) * 2018-04-10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830429A (zh) * 2018-08-14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传输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74464A1 (en) * 2018-10-08 2020-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ditional packets forward control ru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6307A (zh) * 2017-09-21 2018-03-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0750406B2 (en) * 2018-04-01 2020-08-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distributing uplink data flow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EP3753235B1 (en) * 2018-04-13 2024-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data path cre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US11064388B2 (en) * 2018-05-21 2021-07-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ffic distribution method through multi-access network in a network and network entity perform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6271A (zh) * 2018-04-10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830429A (zh) * 2018-08-14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的传输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074464A1 (en) * 2018-10-08 2020-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ditional packets forward control rule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2-1812512 was S2-1812104 ATSSS QUIC".3GPP tsg_sa\wg2_arch.2018,全文. *
"s2-20xxxxx-mpquic_tunneling solution_05122020".3GPP tsg_sa\wg2_arch.2020,全文. *
"SP-191291_Report from moderated email discussion on FS_ATSSS_Ph2 final".3GPP tsg_sa\tsg_sa.201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32841A1 (zh) 2021-11-25
CN113709901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9901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636583B (zh) 路径变更方法及装置
CN113543219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027860A1 (zh) 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2041801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7034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4527363A (ja) マシンタイプ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接続性共有
US20220279384A1 (en) Ue and smf
CN113365369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586892B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504608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7192140B2 (ja) ポリシー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4071494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3701744B1 (en) Controlling a congestion window value for a wireless devic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220826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rerouting
CN116195352A (zh) 接入流量管理
US2022024847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7376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JP2023546399A (ja) ルーティング選択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2216010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1330557B2 (en) Apparatuses, systems, method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ducing signaling messages between a RAN node and a core network
RU278053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US20240056940A1 (en) Management of radio link failure and deficiencies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ed networks
WO2022166577A1 (zh) 丢包率的检测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JP2024503289A (ja) Bgpセッションの状態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