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9040B -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9040B
CN113709040B CN202111015390.6A CN202111015390A CN113709040B CN 113709040 B CN113709040 B CN 113709040B CN 202111015390 A CN202111015390 A CN 202111015390A CN 113709040 B CN113709040 B CN 113709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node
coordinate
nod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5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9040A (zh
Inventor
肖志强
魏敬和
黄乐天
曹文旭
鞠虎
王淑芬
高营
顾林
郑利华
刘国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5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5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5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5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0153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9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9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9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裸芯网络路由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结构包括两级:对互联裸芯内的裸芯级网络,采用XY维序路由算法将NoD定义为X和Y两个方向的二维网络,规定数据从源节点出发,首先在X维度上进行传输,然后再在Y维度上进行传输,该算法禁止在Y维度前进的数据包转向进入X维度,即相应地禁止了两种转向情况,可以解决传统片上网络中的环形死锁问题;对由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采用转弯模型配合最短路径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有利于最短路径的数据传输,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裸芯网络路由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背景技术
互联裸芯是一种用于裸芯扩展和数据传输的通用标准裸芯。在NoP中,不同类型的功能裸芯通过互联裸芯相互联接起来,形成微组件。多个微组件之间再采用一定的拓补结构互联起来,便构成了NoP整体,即微系统。微系统体系庞大,网络与网络之间层层包含,数据链路复杂,能否提出一种结构清晰、运行高效的NoP数据路由算法成为了当前决定NoP和互联裸芯能否最大程度发挥其高效性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解决了数据路由面临的环形死锁问题,从而有利于NoP最大程度、高效率地发挥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结构包括两级:对互联裸芯内的裸芯级网络,采用XY维路由算法;对由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采用转弯模型配合最短路径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
进一步地,在XY维路由算法中,将网状拓扑的NoD定义为X和Y两个方向的二维网络,为网络的每一行节点和每一列节点都标定其对应的Y坐标和X坐标,规定数据从源节点出发,首先在X维度上进行传输,直到到达X坐标与目的节点的X坐标相同的节点,然后在Y维度上进行传输,最终抵达目的节点。
进一步地,XY维路由算法的执行流程为:
S1:根据数据包格式中所定义的NoD内节点ID,计算目的节点与源节点的X坐标之差x,若x<0,则先向X负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X坐标;若x>0,则反向X正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X坐标;若x=0,则不进行X方向的路由;
S2:计算目的节点与源节点的Y坐标之差y,若y<0,则先向Y负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若y>0,则反向Y正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若y=0,则不进行Y方向的路由;若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则完成XY未路由,到达目的节点。
进一步地,在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中,对每个方向的环路分别增加一条等同环路,该等同环路实现一处转向限制。
进一步地,在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中,首先计算路由结构中源NoD和目的NoD分别采用顺时针环路和逆时针子网络的路由距离,基于此选择距离较短的路径进行路由,然后对于任一方向中的两条路径,若其完全等价,则任意选择一条路径,若两条路径中只有一条可以满足源NoD和目的NoD的路由要求,则选择满足的条件的路径。
进一步地,裸芯间转弯模型路由算法的执行步骤包括:
S1:以NoP中节点的三维坐标分别表示NoD的ID、NoD内节点X方向坐标、NoD内节点Y方向坐标,设源节点s(i,j,k),去到目的节点d(p,q,t);
S2:首先判断i与p的大小关系,若二者相等则不需要NoP环形路由,在NoD中采用XY路由到达目的节点;若二者不相等则计算i与p差的绝对值,若该值小于阈值,则选择顺时针环形路径,若大于阈值,则选择逆时针环形路径,最后根据路由选择确定下一个NoD节点,并将数据包发送至下一个节点。
进一步地,等同环路通过虚通道实现。
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XY维路由算法的方式可以使得数据包一旦开始在Y维度移动,就无法在X维度移动,由此禁止了两种转向情况,从而无法形成依赖环路的必要条件,进而解决了传统片上网络中的环形死锁问题;2、在裸芯间环形拓扑回路中,对每个方向分别增加一条等同环路并进行转向限制来避免死锁;3、裸芯间的转弯模型有利于最短路径的数据传输,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4、使用虚通道来实现等同环路,能有效降低硬件开销、涉及难度和系统复杂程度,保证了NoD互联原本具有的简明性;5、整体上结构层次清晰,易于扩展,算法简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X维路由的结构图;
图2为Y维路由的结构图;
图3为裸芯间转弯模型路由结构图;
图4为裸芯间路由方向选择;
图5为裸芯间路由路径选择;
图6为裸芯间转弯模型路由结构中虚通道等同环路的微观结构图;
图7为互联裸芯的内部打破死锁产生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这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主要包括两级结构,首先是对互联裸芯内的裸芯级网络,采用XY维路由算法,而对于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采用转弯模型配合最短路径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
首先,在XY维路由算法中,将网状拓扑的NoD定义为X和Y两个方向的二维网络,为网络的每一行节点和每一列节点都标定其对应的Y坐标和X坐标,规定数据从源节点出发,首先在X维度上进行传输,直到到达X坐标与目的节点的X坐标相同的节点,然后在Y维度上进行传输,最终抵达目的节点。
具体的,XY维路由算法的执行流程为:
S1:根据数据包格式中所定义的NoD内节点ID,计算目的节点与源节点的X坐标之差x,若x<0,则先向X负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X坐标;若x>0,则反向X正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X坐标;若x=0,则不进行X方向的路由;
S2:计算目的节点与源节点的Y坐标之差y,若y<0,则先向Y负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若y>0,则反向Y正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若y=0,则不进行Y方向的路由;若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则完成XY未路由,到达目的节点。
如图1和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其源节点为A,目的节点为B,首先计算B与A的坐标差值为3,因此需要先从源节点A开始沿X方向路由3跳(hop),直到节点的当前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B的X坐标。此时再计算Y方向B与当前节点 的坐标差值为-2,因此需要从当前节点向Y负方向路由跳直到节点的当前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B的Y坐标。
多个互联裸芯通过其内部NoD内的外部接口(同步控制器)按照环形的拓扑结构互联起来,由于其互联总线一般分为输入总线和输出总线两组总线,因此该环形拓扑回路可以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环路,每个环路上数据呈单向流动。然而这种环形拓扑仍然存在环形死锁的可能,因此可以采用限制一处转向的方式来避免死锁。再这种情况下,当数据需要经过被限制处传输时就无法正常传输,只能选择相反方向的环路,然后反向传输到达目的NoD。但是这不能保证数据的最短距离传输,因此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传输效率。进而在此基础上,对于每个方向的环路,分别增加一条等同环路,该等同环路同样进行一处转向限制,但是限制位置与原回路不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6个互联裸芯为核心的微组件组成NoP,分别为NoD1-NoD6。NoD之间采用环形拓扑连接,共设有4条环路,分别为子网络1-子网络4,其中子网络1和子网络2为顺时针方向环路,两者互为等同环路,子网络3和子网络4为逆时针方向环路,两者亦互为等同环路。子网络1和子网络3限制了NoD4处的转向,而子网络2和子网络4限制了NoD1处的转向。
其次,在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中,首先计算路由结构中源NoD和目的NoD分别采用顺时针环路和逆时针子网络的路由距离,基于此选择距离较短的路径进行路由,然后对于任一方向中的两条路径,若其完全等价,则任意选择一条路径,若两条路径中只有一条可以满足源NoD和目的NoD的路由要求,则选择满足的条件的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源NoD为NoD3,目的NoD为NoD5,其顺时针方向距离为2(最外侧线),逆时针方向距离为4(最内侧线),同理选择顺时针方向作为路由,如图4所示,对于顺时针方向的两条路径,从NoD3到NoD5,只有路径2(从外侧起第二条线)满足路由要求,因此选择该路径进行路由,如图5所示。
裸芯间转弯模型路由算法的执行步骤包括:
S1:以NoP中节点的三维坐标分别表示NoD的ID、NoD内节点X方向坐标、NoD内节点Y方向坐标,设源节点s(i,j,k),去到目的节点d(p,q,t);
S2:首先判断i与p的大小关系,若二者相等则不需要NoP环形路由,在NoD中采用XY路由到达目的节点;若二者不相等则计算i与p差的绝对值,若该值小于阈值,则选择顺时针环形路径,若大于阈值,则选择逆时针环形路径,最后根据路由选择确定下一个NoD节点,并将数据包发送至下一个节点。
图6和7为互联裸芯内部结构,此处展示了与互联裸芯外部接口(同步控制器)相连的路由器,路由器的四个方向的传输总线均分为输入总线和输出总线两组总线,这两组总线通过同步控制器连接至互联裸芯外部,映射到NoP互联总线的输入总线和输出总线。
由于数据在NoD间的传输的底层过程也是由NoD内部的路由器支撑完成的,因此,对NoP互联总线设置两个虚通道,其本质是在微观上对互联裸芯NoD内部的路由器设置两组缓冲器(Buffer),这两组Buffer相互独立,分别用于存储NoP同一方向的两条等同环路上传输的数据,他们的输入或输出分时复用同一条物理总线。
对转弯模型路由结构的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环路分别标号为1和2,对于同一个方向的两条等同环路标号为a和b,于是每一个路由器的每一个方向的接口都设置了4个虚通道buffer,分别为1a、1b、2a、2b。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该算法结构包括两级:对互联裸芯内的裸芯级网络,采用XY维路由算法;对由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采用转弯模型配合最短路径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
在XY维路由算法中,将网状拓扑的NoD定义为X和Y两个方向的二维网络,为网络的每一行节点和每一列节点都标定其对应的Y坐标和X坐标,规定数据从源节点出发,首先在X维度上进行传输,直到到达X坐标与目的节点的X坐标相同的节点,然后在Y维度上进行传输,最终抵达目的节点;
XY维路由算法的执行流程为:S1:根据数据包格式中所定义的NoD内节点ID,计算目的节点与源节点的X坐标之差x,若x<0,则先向X负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X坐标;若x>0,则反向X正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X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X坐标;若x=0,则不进行X方向的路由;S2:计算目的节点与源节点的Y坐标之差y,若y<0,则先向Y负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若y>0,则反向Y正方向进行路由,直到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若y=0,则不进行Y方向的路由;若当前节点的Y坐标等于目的节点的Y坐标,则完成XY未路由,到达目的节点;
在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中,对每个方向的环路分别增加一条等同环路,该等同环路实现一处转向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互联裸芯组成的环形网络中,首先计算路由结构中源NoD和目的NoD分别采用顺时针环路和逆时针子网络的路由距离,基于此选择距离较短的路径进行路由,然后对于任一方向中的两条路径,若其完全等价,则任意选择一条路径,若两条路径中只有一条可以满足源NoD和目的NoD的路由要求,则选择满足的条件的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其特征在于,裸芯间转弯模型路由算法的执行步骤包括:
S1:以NoP中节点的三维坐标分别表示NoD的ID、NoD内节点X方向坐标、NoD内节点Y方向坐标,设源节点s(i,j,k),去到目的节点d(p,q,t);
S2:首先判断i与p的大小关系,若二者相等则不需要NoP环形路由,在NoD中采用XY路由到达目的节点;若二者不相等则计算i与p差的绝对值,若该值小于阈值,则选择顺时针环形路径,若大于阈值,则选择逆时针环形路径,最后根据路由选择确定下一个NoD节点,并将数据包发送至下一个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 由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同环路通过虚通道实现。
CN202111015390.6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Active CN113709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5390.6A CN113709040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5390.6A CN113709040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040A CN113709040A (zh) 2021-11-26
CN113709040B true CN113709040B (zh) 2023-04-07

Family

ID=7865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5390.6A Active CN113709040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90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422B (zh) * 2022-03-25 2024-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网络的无死锁多裸芯集成微系统高性能架构
CN114615215B (zh) * 2022-03-25 2024-04-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支撑片上片间一体化路由的数据包编码方法
CN114760255B (zh) * 2022-03-31 2024-03-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面向多裸芯互连的片上片间一体化网络无死锁架构
CN116016384B (zh) * 2022-12-23 2024-04-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环形布局的可扩展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及其路由方法
CN117395746B (zh) * 2023-12-12 2024-03-29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双路径无线网格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811996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双路径三维超立方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394A (zh) * 2008-03-10 2008-09-17 清华大学 三维mesh网中无死锁的平面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5072032A (zh) * 2015-09-17 2015-11-18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片上网络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48947A (zh) * 2019-03-06 2019-07-23 清华大学 二维Mesh网络中数据包的自适应路由方法与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1715A1 (en) * 2004-05-28 2006-02-23 Chrysos George Z Multiprocessor chip having bidirectional ring interconnect
US8601423B1 (en) * 2012-10-23 2013-12-03 Netspeed Systems Asymmetric mesh NoC topologies
CN103986664B (zh) * 2014-05-15 2017-06-27 厦门大学 一种用于片上网络的混合互连Mesh拓扑结构及其路由算法
CN104092617B (zh) * 2014-05-30 2017-10-2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维集成电路片上网络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CN104539547B (zh) * 2014-11-14 2017-10-1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三维集成电路片上网络的路由器及路由方法
US9804979B2 (en) * 2014-12-29 2017-10-3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Ring bus architecture for use in a memory module
CN108429679B (zh) * 2018-04-23 2020-12-22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扩展型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路由方法
CN112817905A (zh) * 2021-02-05 2021-05-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互联裸芯、互联微组件、互联微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7394A (zh) * 2008-03-10 2008-09-17 清华大学 三维mesh网中无死锁的平面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5072032A (zh) * 2015-09-17 2015-11-18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片上网络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10048947A (zh) * 2019-03-06 2019-07-23 清华大学 二维Mesh网络中数据包的自适应路由方法与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040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9040B (zh) 一种基于可扩展互联裸芯的封装级网络路由算法
US8819616B2 (en) Asymmetric mesh NoC topologies
JP6060316B2 (ja) NoC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RU247915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ерархической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и в многопроцессорных системах с ячеистой структурой
US10218581B2 (en) Generation of network-on-chip layout based on user specified topological constraints
CN105075199B (zh) 具有到每一资源的多个分布式连接的直接网络系统
US8825986B2 (en) Switches and a network of switches
US201801836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of network on chip (noc) elements
CN105051717A (zh) 增强3d圆环
CN116886591B (zh) 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路由方法
CN101242372A (zh) k元N维mesh网中的无死锁路由方法
EP3442172B1 (en) Network topology system and building methods for topologies and routing tables thereof
CN107094116B (zh) 一种包含跨维度链路的直接网络路由方法和系统
Cai et al. Design and OPNET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g algorithm in 3D optical network on chip
US976247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router to connect a bridge in the network on chip (NoC)
CN103491023B (zh) 用于三维torus光电混合网络的路由方法
CN105224501A (zh) 改进圆环面网络及其确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US10084725B2 (en) Extracting features from a NoC for machine learning construction
CN114448862A (zh) 基于3d片上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4020147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240048508A1 (en) Mixed-Dimension Order Routing
CN111865782B (zh) 三维集成电路及路由方法
Sasakawa et al. LEF: long edge first routing for two-dimensional mesh network on chip
Ghosal et al. Routing in multicore nocs
Rezazadeh et al. An enhanced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 for mesh network-on-c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