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8961A -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8961A
CN113708961A CN202110961630.5A CN202110961630A CN113708961A CN 113708961 A CN113708961 A CN 113708961A CN 202110961630 A CN202110961630 A CN 202110961630A CN 113708961 A CN113708961 A CN 113708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grated
migration
equipment
information
nod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16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8961B (zh
Inventor
陈志扬
晏章章
刘旭阳
刘洪钊
梁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9616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8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8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8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8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8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迁移设备的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本申请用于基于显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基于显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从而在可视化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下实现节点设备在源网络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迁移。

Description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把计算机等各种设备互相连接起来的物理布局,可表示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的网络配置和相互之间的连接。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型结构、树型结构、总线型结构、网状型结构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直观感受到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所述迁移设备的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可选地,述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
获取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生成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根据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生成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可选地,所述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
对周期性地获取到的心跳消息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所述心跳消息为云端服务器响应于从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的心跳包发送的;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心跳包用于确定所述云端服务器是否在线;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不同的路由设备;
若所述解析结果表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则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获取节点设备更新信息;
接收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所述节点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可选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位于同一路由设备下;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
周期性地向云端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获取更新状态包;所述更新状态包至少包括更新标志位;
接收所述更新状态包;
若所述更新状态包还包括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则根据所述更新状态包更新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应用于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待迁移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可选地,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移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还包括第一迁移密钥和第一迁移标识;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包括:
断开所述待迁移设备与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的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通过点播的方式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迁入请求,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一迁移标识;
接收所述待迁入设备根据所述迁入请求发送的请求响应,所述请求响应用于表示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待迁移设备重新挂载至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所述待迁移设备与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子节点设备的连接;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则将所述子节点设备挂载至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任一节点设备;
若所述待迁移设备重新挂载至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则将所述子节点设备重新挂载至所述待迁移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待迁入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可选地,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移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还包括第二迁移标识和第二迁移密钥;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迁入请求,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第一迁入信息;
若所述第一迁移标识与所述第二迁移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二迁移密钥相同,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应用于第一根节点,所述第一根节点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获取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获取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向所述待迁移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迁入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应用于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获取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获取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迁入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显示设备、第一根节点设备和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
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获取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向所述待迁移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迁入信息;
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获取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获取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迁入信息;
所述待迁移设备,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所述待迁入设备,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生成迁移标识以及迁移密钥;将所述迁移标识和所述迁移密钥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用于将所述迁移标识作为第一迁移标识,将所述迁移密钥作为第一迁移密钥,生成所述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迁移标识和所述第一迁移密钥;
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用于将所述迁移标识作为第二迁移标识,将所述迁移密钥作为第二迁移密钥,生成所述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迁移标识和所述第二迁移密钥;
所述待迁移设备,用于断开所述待迁移设备与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的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通过点播的方式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迁入请求;接收所述待迁入设备根据所述迁入请求发送的请求响应;
所述待迁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迁入请求,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一迁移标识;若所述第一迁移标识与所述第二迁移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二迁移密钥相同,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迁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迁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三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四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五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三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四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第五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基于显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并基于显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从而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实现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可视化以及源网络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迁移。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的(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的(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的(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成迁移任务后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的(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成迁移任务后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节点设备的迁移的操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显示终端。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迁移设备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其中,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包括一个根节点设备与至少一个子节点设备,该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即第一根节点设备。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包括一个根节点设备与至少一个子节点设备,该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即第二根节点设备。关于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的介绍可以参见此处,以下不再进行赘述。
示例性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如图2的(a)所示,该源网络中的根节点设备即根节点设备A,该根节点设备A的子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1和节点设备A2,节点设备A1无子节点设备,节点设备A2的子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4,节点设备A3的子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5和节点设备A6,节点设备A4无子节点设备。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如图2的(b)所示,该目标网络中的根节点设备即根节点设备B,该根节点设备B的子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B1和节点设备B2,节点设备B1无子节点设备,节点设备B2的子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B3,节点设备B3无子节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目标网络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随后,根据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生成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并根据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生成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示例性地,以上述图2中的(a)和图2中的(b)为例。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为:根节点设备A与节点设备A1和节点设备A2连接,节点设备A2与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4连接,节点设备A3与节点设备A5和节点设备A6连接。目标网络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为:根节点设备B与节点设备B1和节点设备B2连接,节点设备B2和节点设备B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过程,能够实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可视化,使得用户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到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用户更改网络的拓扑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在未进行迁移任务时,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可能或发生变化,下面结合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是否连接至云端服务器,对未进行迁移任务时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可能或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
情况1: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为不同的路由设备,也就是说,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连接至同一云端服务器。
为保证网络的稳定,网络中根节点设备下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可以根据其父节点设备以及当前的网络环境,自行更换路由路径(或者说是与其他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周期性地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心跳包,以确定云端服务器是否在线。也就是说,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所发送的心跳包用于确定云端服务器是否在线。若云端服务器在线,则该云端服务器响应于其从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的心跳包,向显示设备发送心跳消息。也就是说,若云端服务器在线,则显示设备会周期性地获取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心跳消息。
其中,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心跳包后,若云端服务器在线,则该云端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的心跳包,向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心跳反馈信息,以告知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该云端服务器在线。
随后,显示设备对其接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若解析结果表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送变化,则该显示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节点设备的更新信息的请求消息。云端服务器响应于其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向显示设备发送节点设备更新信息,相应地,显示设备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最后,显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其中,节点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送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
具体地,若解析结果表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则显示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以获取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更新信息。随后,显示设备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的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最后,显示设备根据该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若解析结果表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则显示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以获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更新信息。随后,显示设备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包括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的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最后,显示设备根据该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更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若解析结果表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则显示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以获取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更新信息。随后,显示设备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的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最后,显示设备根据该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过程,显示设备可周期性地根据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变化情况,来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保证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实时性显示,便于用户对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调整。
情况2: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相同的路由设备,或者,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位于同一路由设备下。
其中,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相同的路由设备时,该路由设备可以是连接至云端服务器的。第二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位于同一路由设备下时,该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未连接至云端服务器,而是直接或间接连接至同一路由设备下。
若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没有连接至云端服务器,则显示设备自行绑定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或者是响应于用户指示绑定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随后,显示设备通过同一局域网与第一根节点设备和第二根节点设备进行通信。
此时,显示设备可周期性地直接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更新状态包的请求消息,该更新状态包中至少包括更新标志位。相应地,显示设备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更新状态包,并根据该更新状态包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显示设备可周期性地直接向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用于获取更新状态包的请求消息,该更新状态包中至少包括更新标志位。相应地,显示设备接收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更新状态包,并根据该更新状态包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若更新状态包还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则显示设备根据该更新状态包更新该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具体地,若更新状态包还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则根据该更新状态包更新该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若更新状态包还包括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则根据该更新状态包更新该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若更新状态包还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则根据该更新状态包更新该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其中,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时,更新状态包中的更新标志位有效,此时,该更新状态包中还包括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未发生变化,且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未发生变化时,更新状态包中的更新标志位无效,该更新状态包中可以仅包含更新标志位。
也就是说,显示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更新状态包中的更新标志位,即可确定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是否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另外,仅在更新标志位有效时,更新状态包中才携带有源网络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变化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减少显示设备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时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减少更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时所需的通讯流量。
步骤102:基于显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
其中,待迁移设备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显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点击等操作选中该可视化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并将被选中的节点设备确定为待迁移设备,从而获取到待迁移设备。或者,基于显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输入待迁移设备的标识(例如名称或者编号等),来确定待迁移设备,从而获取到所需的待迁移设备。
相类似地,基于显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点击等操作选中该可视化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并将被选中的节点设备确定为待迁入设备,从而获取到待迁入设备。或者,基于显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输入待迁入设备的标识(例如名称或者编号等),来确定待迁入设备,从而获取到所需的待迁入设备。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显示设备中,通过点击“可视化管理”,界面上即可显示在网络拓扑结构处于可视化状态下可以实现的功能,例如图中所示的“其他可视化功能”和“节点设备迁移”功能。随后,点击“节点设备迁移”后,界面上可能会显示“一键迁移”的选项,此时,点击“一键迁移”后,显示设备的界面上显示可供选择的可视化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以选择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为入图2的(a)所示的网络的拓扑结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为图2的(b)所示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直接选定图2的(a)中虚线框内的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5,来选定待迁移设备。随后可以通过直接拖动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5的方式,将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5拖动至待迁入设备即节点设备B3下。该迁移任务完成后,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2的(c)所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2的(d)所示。其中,节点设备A6处于游离态。
步骤103: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示例性地,在经上述步骤102获取到待迁移设备与待迁入设备后,通过点击显示终端的显示界面中的例如“开始迁移”的按键,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或者,参见上述示例,通过直接拖拽的方式,将待迁移设备即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5拖拽到待迁入设备即节点设备B3下,从而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关于迁移任务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下述示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显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并基于显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并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从而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实现网络的拓扑结构的可视化,并基于显示的源网络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实现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迁移。
为了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待迁移设备,如图4所示,该迁移设备的方法包括:
步骤401:将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
其中,待迁移设备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该待迁移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即该待迁移设备在源网络中与其他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迁移设备所包括的节点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示例性地,以待迁移设备为上述图2的(a)所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虚线框内)的节点设备A3和节点设备A5为例,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节点设备A3的地址、节点设备A3的连接关系、节点设备A5的地址以及节点设备A5的连接关系。其中,节点设备A3的连接关系包括节点设备A3的父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2,节点设备A3的子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5和节点设备A6。节点设备A5的连接关系包括节点设备A5的父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3,节点设备A5无子节点设备。
示例性的,以待迁移设备为上述图2的(a)所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4为例,此时,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节点设备A4的地址以及节点设备A4的连接关系等,其中,节点设备A4的连接关系包括节点设备A4的父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A2,节点设备A4无父节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待迁移设备将其设备信息发送给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即第一根节点设备。其中,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示例性地,显示终端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后,发送相应的触发消息给第一根节点设备。相应地,第一根节点设备接收到该显示终端发送的触发消息,并根据该触发消息向待迁移设备请求获取相应的设备信息,即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也就是说,该触发消息中可包含待迁移设备的标识等信息,以便于第一根节点设备向待迁移设备请求获取相应的设备信息。随后,待迁移设备响应于第一根节点设备的请求,将该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相应地,第一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移设备发送的该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或者,显示终端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后,直接发送相应的触发消息给待迁移设备,相应地,该待迁移设备接收显示终端发送的触发消息,并响应于该触发消息向其所在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即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该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应地,第一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移设备发送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或者,显示终端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后,发送相应的触发消息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响应于该触发消息,告知第一根节点设备迁移任务已触发。随后,第一根节点设备向待迁移设备请求获取该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应地,待迁移设备响应于第一根节点设备的请求,将该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相应地,第一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移设备发送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一根节点接收该待迁移设备发送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后,根据该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生成第二迁入信息。该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随后,第一根节点设备将该第二迁入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
步骤402:接收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
其中,第一迁入信息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该待迁入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即该待迁入设备在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与其他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示例性的,以上述图2中的待迁入设备为例,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即节点设备B3的设备信息,节点设备B3的设备信息包括节点设备B3的地址以及节点设备B3的连接关系,节点设备B3的连接关系包括节点设备B3的父节点设备为节点设备B2,节点设备B3无子节点设备。
步骤403:根据第一迁入信息,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
待迁移设备断开其与该待迁移设备在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的连接,并根据第一迁入信息(中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通过点播的方式向待迁入设备发送迁入请求,该迁入请求中携带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随后,该待迁移设备接收待迁入设备根据该迁入请求发送的请求响应,该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下。其中,待迁移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迁入信息生成迁入请求。
示例性的,以待迁移设备为图2的(a)中所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3,待迁入设备为图2的(b)所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B3为例,节点设备A3接收第一根节点设备即根节点设备A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即节点设备B3的设备信息。随后,节点设备A3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迁入请求给节点设备B3,该迁入请求包含节点设备A3的设备信息。随后,该待迁移设备接收待迁入设备根据迁入请求发送的请求响应,该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下。
其中,若待迁移设备不能挂载至待迁入设备下时,待迁移设备所接收的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待迁移设备未挂载至待迁入设备下。
需要说明的是,待迁入设备需根据其从待迁移设备接收到的迁入请求以及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的第二迁入信息,来确定是否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关于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过程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下述内容,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也就是说,该待迁移设备与其所在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断开连接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未能成功挂载至待迁入设备下,则该待迁移设备重新挂载至其在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下。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确定的,也可以是根据实际工况确定的,以下不再进行赘述。
示例性的,以待迁移设备为待迁移设备为图2的(a)中所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5,待迁入设备为图2的(b)所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B3为例,第一预设时长为20ms。待迁移设备与其父节点设备即节点设备A3断开连接,在此后的20ms内,节点设备A5挂载至节点设备B3,则节点设备A5迁移成功,迁移任务完成;待迁移设备与其父节点设备即节点设备A3断开连接,在此后的20ms内,节点设备A3未成功挂载至节点设备B3,则节点设备A5迁移失败,该节点设备A5重新挂载至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3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迁移设备在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还可能存在子节点设备。此时,在进行迁移(即执行迁移任务)的过程中,该待迁移设备还需断开其与该子节点设备之间的连接。此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则将子节点设备挂载至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任一节点设备;若待迁移设备未成功挂载至待迁入设备,并重新挂载至其在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下,则将子节点设备重新挂载至该待迁移设备下。
其中,若待迁移设备的子节点设备有多个,在该迁移设备迁移成功后,这多个子节点设备可挂载至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设备或者任意多个节点设备。
示例性的,以待迁移设备为待迁移设备为图2的(a)中所示的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3,待迁入设备为图2的(b)所示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B3为例,第一预设时长为20ms。节点设备A3断开其与节点设备A3的父节点设备A2之间的连接,且节点设备A3断开其与节点设备A3的子节点设备即节点设备A5和节点设备A6之间的连接。在此后的20ms内,若节点设备A3挂载至节点设备B3下,则节点设备A3迁移成功,迁移任务完成,将节点设备A5和节点设备A6均挂载至源网络的任一节点设备例如节点设备A4,或者将节点设备A5挂载至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4下,将节点设备A6挂载至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A2下。若节点设备A3未成功挂载至节点设备B3下,节点设备A3重新挂载至节点设备A2下,则节点设备A5与节点设备A6重新挂载至节点设备A3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端服务器响应于迁移任务(或者说显示终端触发迁移任务),为此次迁移任务生成迁移标识与迁移密钥。其中,云端服务器生成的迁移标识与迁移密钥是随机的,也就是说,迁移标识与迁移密钥的生成与待迁移设备以及待迁入设备无关。随后,云端服务器将迁移标识和迁移密钥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相应的,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该云端的服务器发送的迁移标识和迁移密钥。第一根节点设备将从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的迁移标识作为第一迁移标识,将从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的迁移密钥作为第一迁移密钥,生成还包括第一迁移标识、第一迁移密钥的第一迁入信息。也就是说,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第一迁移密钥、第一迁移标识以及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最后,第一根节点设备将该第一迁入信息发送给待迁移设备,相应的,待迁移设备接收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
此时,待迁移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一迁移密钥、第一迁移标识以及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一迁入信息后,待迁入设备根据该第一迁入信息生成接入请求。其中,该迁入请求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该迁入请求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迁移密钥与第一迁移标识。
相类似的,第二根节点设备将从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的迁移标识作为第二迁移标识,将从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的迁移密钥作为第二迁移密钥,生成还包括第二迁移密钥和第二迁移标识的第二迁入信息。也就是说,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第二迁移标识、第二迁移密钥以及待迁移设备的设备标识。随后,第二根节点设备将第二迁入信息发送给待迁入设备,相应的,待迁入设备接收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迁移设备为源网络中存在连接关系的多个节点设备,则在迁移过程中,这多个节点设备之间保持连接状态。
为了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待迁入设备。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迁移设备的方法包括:
步骤501:将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其中,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其中,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待迁移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待迁入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关于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和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的介绍可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进行赘述。
示例性的,显示终端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后,发送相应的触发消息给第二根节点设备。相应的,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该显示终端发送的触发消息,并根据该触发消息向待迁入设备请求获取相应的设备信息,即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也就是说,该触发消息中可包含待迁入设备的标识等信息,以便于第二根节点设备向待迁入设备请求获取相应的设备信息。随后,待迁入设备响应于第二根节点设备的请求,将该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相应的,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入设备发送的该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
或者,显示终端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后,直接发送相应的触发消息给待迁入设备,相应地,该待迁入设备接收显示终端发送的触发消息,并响应于该触发消息向其所在的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即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该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应地,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入设备发送的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
或者,显示终端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后,发送相应的触发消息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响应于该触发消息,告知第二根节点设备迁移任务已触发。随后,第二根节点设备向待迁入设备请求获取该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应地,待迁入设备响应于第二根节点设备的请求,将该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相应地,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入设备发送的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该待迁入设备发送的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后,根据该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生成第一迁入信息。该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随后,第二根节点将第一迁入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
步骤502:接收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
其中,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步骤503:根据第二迁入信息,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携带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的迁入请求,且待迁入设备接收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后,根据该第二迁入信息,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
具体地,待迁入设备将其从待迁移设备获取到的迁入请求中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与待迁入设备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的第二迁入信息中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对比。若两者相同,则待迁入设备将该待迁移设备挂载至该待迁入设备下,迁移成功;若两者不同,则待迁入设备不能将该待迁移设备挂载至该待迁入设备下,迁移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迁入设备还直接或通过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向待迁入设备发送请求响应。迁移成功,该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若迁移失败,则该请求响应用于表示待迁移设备未挂载至待迁入设备。
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请求响应用于告知待迁移设备待迁入设备在线。
为了保证迁移过程的安全性,第一迁入信息中还包括第一迁移标识和第一迁移密钥,第二迁入信息中还包括第二迁移标识和第二迁移密钥。也就是说,第一迁入信息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迁移密钥与第一迁移标识。第二迁入信息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二迁移标识和第二迁移密钥。此时,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迁入请求中包括第一迁移密钥、第一迁移标识以及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迁入请求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关于迁入请求仅包含待迁移的设备信息时,根据第二迁入信息,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过程可以参见上述表述。下面对迁入请求第一迁移密钥、第一迁移标识以及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情况,对根据第二迁入信息,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过程进行介绍。
待迁入设备将其从待迁移设备获取到的迁入请求,与待迁入设备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的第二迁入信息进行对比。若迁入请求中的第一迁移标识与第二迁入信息中的第二迁移标识相同,且迁入请求中的第一迁移密钥与第二迁入信息中的第二迁移标识相同,则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
或者,若迁入请求中的第一迁移标识与第二迁入信息中的第二迁移标识相同,迁入请求中的第一迁移密钥与第二迁入信息中的第二迁移标识相同,且迁入请求中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与第二迁入信息中的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相同,则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
为了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用于第一根节点设备,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获取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随后,获取第一迁入信息,该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最后,向待迁移设备发送第一迁入信息。关于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示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为了解决用户无法直观感受网络的连接情况即网络的拓扑结构,因此无法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用于第二根节点设备,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获取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该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随后,获取第二迁入信息,该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最后,向待迁入设备发送第二迁入信息。关于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示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系统600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显示设备605、第一根节点设备603和第二根节点设备604;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
所述显示设备605,用于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603,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获取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向所述待迁移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迁入信息;
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604,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获取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获取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迁入信息;
所述待迁移设备601,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所述待迁入设备602,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其中,待迁移设备与第一根节点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相类似的,待迁入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700的示意图,应用于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701,用于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获取模块702,用于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触发模块703,用于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800的示意图,应用于待迁移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801,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迁移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900的示意图,应用于待迁入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901,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迁移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和通信总线1004。其中,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存储器1003通过通信总线10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0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
获取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生成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根据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以及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设备的连接关系,生成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
对周期性地获取到的心跳消息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所述心跳消息为云端服务器响应于从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接收到的心跳包发送的;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心跳包用于确定所述云端服务器是否在线;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不同的路由设备;
若所述解析结果表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发生变化,则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获取节点设备更新信息;
接收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所述节点设备更新信息包括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节点设备更新信息,更新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根节点设备与第二根节点设备位于同一路由设备下;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
周期性地向云端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获取更新状态包;所述更新状态包至少包括更新标志位;
接收所述更新状态包;
若所述更新状态包还包括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发生变化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的设备图标与连接关系,则根据所述更新状态包更新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显示。
5.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待迁移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移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还包括第一迁移密钥和第一迁移标识;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包括:
断开所述待迁移设备与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的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通过点播的方式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迁入请求,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有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一迁移标识;
接收所述待迁入设备根据所述迁入请求发送的请求响应,所述请求响应用于表示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将所述待迁移设备重新挂载至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所述待迁移设备与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子节点设备的连接;
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则将所述子节点设备挂载至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任一节点设备;
若所述待迁移设备重新挂载至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则将所述子节点设备重新挂载至所述待迁移设备。
10.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待迁入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移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地址以及连接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还包括第二迁移标识和第二迁移密钥;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迁入请求,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所述迁入请求包括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迁移标识与第一迁移密钥;
若所述第一迁移标识与所述第二迁移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二迁移密钥相同,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13.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获取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获取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向所述待迁移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迁入信息。
14.一种迁移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获取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获取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迁入信息。
15.一种迁移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显示设备、第一根节点设备和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
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获取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向所述待迁移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迁入信息;
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获取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获取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迁入信息;
所述待迁移设备,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所述待迁入设备,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迁移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响应于所述迁移任务,生成迁移标识以及迁移密钥;将所述迁移标识和所述迁移密钥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用于将所述迁移标识作为第一迁移标识,将所述迁移密钥作为第一迁移密钥,生成所述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迁移标识和所述第一迁移密钥;
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用于将所述迁移标识作为第二迁移标识,将所述迁移密钥作为第二迁移密钥,生成所述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迁移标识和所述第二迁移密钥;
所述待迁移设备,用于断开所述待迁移设备与所述待迁移设备在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父节点设备的连接;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通过点播的方式向所述待迁入设备发送迁入请求;接收所述待迁入设备根据所述迁入请求发送的请求响应;
所述待迁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待迁移设备通过点播的方式发送的迁入请求,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所述迁入请求中携带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一迁移标识;若所述第一迁移标识与所述第二迁移标识相同,且,所述第一迁移密钥与所述第二迁移密钥相同,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17.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显示的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移设备;以及,基于显示的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待迁入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
18.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移设备为所述源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迁入信息;所述第一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待迁入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迁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19.一种迁移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设备触发将待迁移设备挂载至待迁入设备的迁移任务,将所述待迁入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根节点设备,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为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根节点设备;所述待迁入设备为所述目标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根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迁入信息;所述第二迁入信息中包括待迁移设备的设备信息;
迁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迁入信息,将所述待迁移设备挂载至所述待迁入设备。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5-9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0-12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5-9或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或者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迁移设备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61630.5A 2021-08-20 2021-08-20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08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1630.5A CN113708961B (zh) 2021-08-20 2021-08-20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1630.5A CN113708961B (zh) 2021-08-20 2021-08-20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8961A true CN113708961A (zh) 2021-11-26
CN113708961B CN113708961B (zh) 2022-09-16

Family

ID=7865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1630.5A Active CN113708961B (zh) 2021-08-20 2021-08-20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89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167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a backup network topology without service disruption
US20150124656A1 (en) * 2012-07-09 2015-05-07 Murakum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tree structu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dium
CN111464624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网络的内容刷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97012A (zh) * 2020-05-18 2020-08-28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云环境设备自动发现的系统及方法
CN111756756A (zh) * 2020-06-28 2020-10-0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7534A (zh) * 2020-05-20 2021-06-25 石高峰 基于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的通信网络优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24656A1 (en) * 2012-07-09 2015-05-07 Murakum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tree structu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dium
US2014028167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a backup network topology without service disruption
CN111464624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网络的内容刷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97012A (zh) * 2020-05-18 2020-08-28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一种云环境设备自动发现的系统及方法
CN113037534A (zh) * 2020-05-20 2021-06-25 石高峰 基于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的通信网络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1756756A (zh) * 2020-06-28 2020-10-09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8961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2226B2 (ja)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ネットワーク転送プロトコルサーバを備えた非同期通知を結合する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09617807B (zh) 路由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网关及存储介质
CN111464567B (zh) 攻防靶场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337787A (zh) 一种多服务器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188440A1 (zh) 资源订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47963A (zh) 一种基于gis地图的网络拓扑链路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7992350B (zh) 一种生成配置概览页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08961B (zh) 迁移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6243985A (ja) メッセージ通知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サーバ
CN111737084B (zh) 信息的监控方法、装置、智能设备、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0851186B (zh) 网络设备重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678332A (zh) 用于展示页面的系统、浏览器及其展示页面的方法
JP2011018112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ージョン管理方法
CN116346834A (zh) 一种会话同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69290B (zh) 网元管理方法、管理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0768855B (zh) 链路化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49719A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组态工具实现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07645377B (zh) 用于将非固有部分添加到联网装置的装置密钥中的系统和方法
CN110830305A (zh) 无线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47615B (zh) 一种远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714035A (zh) 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323088A (zh) 跳板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131785A1 (en) Ex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peer analysis
JP2009165028A (ja)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監視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04423973B (zh) 浮动框架页面加载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