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7482A -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7482A
CN113707482A CN202110892611.1A CN202110892611A CN113707482A CN 113707482 A CN113707482 A CN 113707482A CN 202110892611 A CN202110892611 A CN 202110892611A CN 113707482 A CN113707482 A CN 113707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ssor
base plate
flexible
keyboar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26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26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7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7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74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2254 priority patent/WO202301093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 H01H13/707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springs, e.g. Euler spring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键盘以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键盘使用过程中由于剪刀脚与基板碰撞而导致出现较大的杂音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键盘包括:基板和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包括键帽和剪刀脚,键帽可伸缩的设置在基板上,且键帽通过剪刀脚与基板连接,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柔性抵触件,柔性抵触件位于剪刀脚和基板之间,柔性抵触件能够在键帽下移至最低位置时与剪刀脚相抵触,以阻止剪刀脚与基板碰撞,柔性抵触件起到缓冲作用,以利于消减剪刀脚与基板之间的碰撞噪音,从而有利于解决剪刀脚与基板之间产生碰撞噪音而导致键盘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杂音的问题。

Description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键盘(Key Board)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它与电子仪器、笔记本电脑(Laptop)等终端设备配合使用,以用于实现输入。按照输入方式划分,键盘可以包括按键式键盘和触控式键盘。
现有的一些按键式键盘包括基板和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包括键帽和剪刀脚,剪刀脚的一端与基板转动连接,剪刀脚的另一端与键帽转动连接,键帽通过剪刀脚与基板相连。使用时,用户向下按压键帽来输入字符和控制指令。
然而,键帽被按压而向下移动时,剪刀脚也会随之转动而贴近基板,且在键帽被按压达到最低位置时,剪刀脚与基板之间会发生碰撞并产生响声,进而导致键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杂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键盘以及电子设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键盘使用过程中由于剪刀脚与基板碰撞而导致出现较大的杂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键盘,包括:基板和多个按键,每个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剪刀脚,所述剪刀脚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所述剪刀脚的另一端与所述键帽转动连接,所述键帽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柔性抵触件,所述柔性抵触件位于所述剪刀脚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柔性抵触件用于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所述剪刀脚接触,以阻止所述剪刀脚与所述基板碰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键盘,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柔性抵触件,柔性抵触件能够在键帽下移至最低位置时与剪刀脚相抵触,使得剪刀脚与基板不直接碰撞,柔性抵触件起到缓冲作用,以利于消减剪刀脚与基板之间的碰撞噪音,从而有利于解决剪刀脚与基板之间产生碰撞噪音而导致键盘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杂音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剪刀脚包括呈框架结构的外剪刀脚和内剪刀脚,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相对且与均与所述基板转动相连;
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二端和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二端相对且均与所述键帽转动连接;
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转动相连,且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且位于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且位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至少一组所述柔性抵触件位于所述外剪刀脚和所述内剪刀脚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端和/或第四端的正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柔性抵触件包括第一柔性段和第二柔性段;
所述第一柔性段至少位于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第二柔性段至少位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基板之间;
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柔性段与所述内剪刀脚相接触,所述第二柔性段与所述外剪刀脚相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段和所述第二柔性段沿着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柔性段和所述第二柔性段均位于所述内剪刀脚和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的正下方或者第四端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柔性段和所述第二柔性段为一体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抵触件靠近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且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柔性抵触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抵触件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柔性抵触件沿着所述外剪刀脚和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的中心连线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键盘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键帽抵接,且所述键帽通过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基板上可伸缩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抵触件与所述弹性件为材质相同的一体式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键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避让开孔,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开孔正对;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向下凸出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出部伸入至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开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二避让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避让开孔,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二避让开孔正对;所述外剪刀脚的第四端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向下凸出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出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二避让开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滑动轴,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滑动轴,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轴;
所述键帽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设有铰接孔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铰接孔内,所述第一滑动轴滑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所述基板上设有转轴凹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转轴凹槽配合并可相对于所述基板转动,所述第二滑动轴滑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由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的弯曲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共同形成所述转轴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键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键盘。键盘中包括基板和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包括键帽和剪刀脚,键帽可伸缩的设置在基板上,且键帽通过剪刀脚与基板连接,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柔性抵触件,柔性抵触件位于剪刀脚和基板之间,柔性抵触件能够在键帽下移至最低位置时与剪刀脚相抵触,以阻止剪刀脚与基板碰撞,柔性抵触件起到缓冲作用,以利于消减剪刀脚与基板之间的碰撞噪音,从而有利于解决剪刀脚与基板之间产生碰撞噪音而导致键盘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杂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键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键盘中某一按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抵触件与基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帽与剪刀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帽与剪刀脚连接的分解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抵触件在基板的第一种布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抵触件在基板的第二种布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抵触件在基板的第三种布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抵触件在基板的第四种布局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键盘中某一按键省去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件与基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与底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外剪刀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
10、显示屏;
20、主机;
30、平板电脑;
40、键盘;41、基板;410、柔性抵触件;4100、第一柔性段;4101、第二柔性段;411、第一约束环;412、第二约束环;413、第一通孔;414、第二通孔;415、第三通孔;416、第四通孔;417、第一避让通孔;418、第二避让通孔;42、按键;420、键帽;4200、第一固定块;4200a、第一缺口;4200b、第一铰接孔;4201、第二固定块;4201a、第二缺口;4201b、第二铰接孔;4202、第一滑槽;421、剪刀脚;4210、外剪刀脚;4210a、外剪刀脚的第一端;4210b、外剪刀脚的第二端;4210c、外剪刀脚的第三端;4210d、外剪刀脚的第四端;4210e、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f、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g、中间连接杆;4210h、第一凸出部;4210i、第二凸出部;4211、内剪刀脚;4211a、内剪刀脚的第一端;4211b、内剪刀脚的第二端;4211c、内剪刀脚的第三端;4211d、内剪刀脚的第四端;4213、第一转轴;4214、第二转轴;4215、第一滑动轴;4216、第二滑动轴;422、弹性件;43、底板;431、第一开孔;4310、第一卡勾;432、第二开孔;4320、第二卡勾;433、第三开孔;4330、第三卡勾;434、第四开孔;4340、第四卡勾;435、第一避让开孔;436、第二避让开孔;
P、中心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键盘作为最常用的输入装置,它广泛的应用在电子仪器、笔记本电脑(laptop)等终端设备上。目前,相关技术中提供一种键盘,其包括基板和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包括键帽和剪刀脚,键帽通过剪刀脚与基板连接,剪刀脚由硬质材料制成以起到支撑基板的作用。其中,基板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基板,且基板上形成有电路。使用时,用户敲击按键,键帽被按压而向下移动,当键帽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基板上的相关电路被接通以实现输入,与此同时,硬质的剪刀脚与金属基板相触而发出响声,进而导致键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杂音。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尝试在剪刀脚朝向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柔性抵触件,按压键帽至最低位置时,剪刀脚上的柔性抵触件与基板相抵触,柔性抵触件与基板之间发生柔性冲击,以有效解决剪刀脚与基板发生刚性冲击而导致键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大噪音的问题。然而,发明人发现,这样设置,剪刀脚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增加,则按键的厚度增加,不利于实现键盘轻薄化。
基于此,为了确保剪刀脚与基板之间发生柔性冲击的同时,按键的厚度还能够不增加,发明人尝试将柔性抵触件设置在基板上,且柔性抵触件位于剪刀脚与基板之间,以在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剪刀脚与基板上的柔性抵触件相触,进而有利于避免剪刀脚直接与基板刚性碰撞,从而有利于避免键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碰撞噪音。由此,得到了一种噪音小、且较轻薄的键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laptop)、平板电脑(Table)、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移动终端、固定终端或可折叠设备。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结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具体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包括显示屏10和主机20。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可以转动相连。例如,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可以通过转轴相连;或者,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可以通过铰链结构转动相连。或者,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10和主机20可以是相互独立的设备,例如,显示屏10和主机20之间是可拆卸的,使用时,显示屏10放置在主机20上,而使用结束后,显示屏10与主机20可以相互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所以,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电连接,例如,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可以通过触点实现电连接,或者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通过柔性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者,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此外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还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无线连接。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结构。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台式计算机。具体的,台式计算机可以包括显示屏10和主机20。显示屏10与主机20各自独立设置。显示屏10与主机20之间通过数据线电连接,实现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再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立体结构。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平板电脑30。具体的,和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计算机类似的,平板电脑30也包括显示屏10和主机20,并且,显示屏10和主机20不是独立的、而是集成在一起。
由图2至图3可知,不论电子设备100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还是平板电脑30,该电子设备100均可以包括键盘40,键盘40可以向电子设备100提供输入,而电子设备100基于键盘40的输入,执行响应于该输入的操作。
当电子设备100为笔记本电脑时,键盘40可以设置在主机20上。键盘40与主机20内部的控制单元电连接,则键盘40作为笔记本电脑的输入设备。使用时,用户可以按压键盘40上的按键来输入字符或操作指令。
当电子设备100为台式计算机时,键盘40与主机20各自独立设置。键盘40与主机20通过数据线电连接,则键盘40可以作为台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在其他一些可以实现的实施例中,键盘40与主机20也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例如蓝牙信号)进行无线连接。
当电子设备100为平板电脑30时,平板电脑30和键盘40可以为相互独立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30和键盘40之间可以可拆卸的,使用时,平板电脑30放置在键盘40上,使用结束后,平板电脑30与键盘40可以相互分离。
示例性地,平板电脑30与键盘40之间可以通过触点实现电连接。或者,平板电脑30与键盘40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或者,平板电脑30与键盘40之间还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例如蓝牙信号)进行无线连接。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键盘40例如可以为图3所示的无线键盘。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再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应用场景。参见图4,平板电脑30和键盘40两者可以各自间隔预定距离摆放使用,并且平板电脑30与键盘4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例如蓝牙信号)进行无线连接,从而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任意调整键盘40的摆放位置。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键盘40例如可以为图3或图4所示的无线键盘。
在一种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0和键盘4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互联,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交互。该通信网络可以但不限于为:WI-FI热点网络、WI-FI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络、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近距离通信网络。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键盘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键盘40的分解结构。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键盘40包括基板41和多个按键42,多个按键42均可伸缩的设置在基板41上,基板41能够为多个按键42提供支撑作用。具体的,每个按键42均可以包括键帽420和设置在键帽420下方的剪刀脚421,键帽420通过剪刀脚421与基板41连接,并且键帽420能够相对于基板41上下移动。基板41上还形成有电路,当键帽420被按压而由初始位置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基板41上的电路能够被导通,以实现输入。这里,基板41可以为由铝或铜等金属材质制成的印刷电路板、或者是表面上设有印刷电路薄膜的金属板材。
剪刀脚421的一端与基板41转动连接,剪刀脚421的另一端与键帽420转动连接。剪刀脚421由金属或者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硬质的剪刀脚42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用于为键帽420提供良好的支撑,使得键帽420受力均衡,则键帽420位于任意高度时均能被用户以一固定力度按压下去。用户按压键帽420下移时,剪刀脚421随之往靠近基板41的方向转动;用户释放键帽420时,键帽420向上移动,剪刀脚421随之往远离基板41的方向转动。
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键盘40中某一按键42的局部剖视结构。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基板41上设有至少一组柔性抵触件410,柔性抵触件410位于剪刀脚421和基板41之间。在键帽420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剪刀脚421与柔性抵触件410相接触,以阻止剪刀脚421与基板41碰撞。如此设计,当键帽420下压至最低位置时,剪刀脚421不会直接与基板41撞击、而是与柔性抵触件410相抵触,由于柔性抵触件410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柔性抵触件410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减缓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的碰撞,进而有利于解决按压按键42时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产生碰撞噪音而导致键盘40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杂音的问题。
柔性抵触件410的形状是非限制性的,只要柔性抵触件410能代替基板41与剪刀脚421抵触即可,例如,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为块状结构、也可以为杆状结构或者板状结构。
柔性抵触件410凸出设置在基板41朝向键帽420的正面上,示例性地,柔性抵触件410可以粘接在基板41朝向键帽420的正面上,或者,柔性抵触件410可以卡紧在基板41上。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柔性抵触件410与基板41的配合结构,在图7中,柔性抵触件410为长方体状的细杆,基板41的正面凸出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约束环411和第二约束环412,第一约束环411与基板41共同围成用于卡持柔性抵触件410的第一卡持空间,第二约束环412与基板41共同围成用于卡持柔性抵触件410的第二卡持空间,使得柔性抵触件410被紧固在第一卡持空间和第二卡持空间内。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基板41上设有卡槽(图未示出),柔性抵触件410固定在卡槽内,且柔性抵触件410的厚度大于卡槽的深度,使得柔性抵触件410的部分能够凸出于基板41的正面。
柔性抵触件410的材料可以选自橡胶,例如硅胶或乳胶,或者,柔性抵触件410的材料也可以选自具有弹性的塑料,例如软胶,橡胶和塑料的成本低且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弹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键盘40通过在基板41上设置柔性抵触件410,柔性抵触件410能够在键帽420下移至最低位置时与剪刀脚421相抵触,使得剪刀脚421与基板41不直接碰撞,且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的冲击作用能够被柔性抵触件410缓和,以利于消减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的碰撞噪音,从而有利于避免键盘40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杂音。
基板41上对应于剪刀脚421的整个区域均可以设置有柔性抵触件410,以利于确保剪刀脚421不会与基板41直接相撞。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基板41上对应于键帽420的区域能有更多的部分用来布局电路,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仅设置在部分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此时,需要根据剪刀脚421的结构、以及剪刀脚421与基板41的连接结构与关系,合理的设置柔性抵触件410的尺寸以及安装位置,以在键帽420下压至最低位置时,剪刀脚421上对应于柔性抵触件410的部分能够在剪刀脚421的其他部分与基板41的正面接触之前先与柔性抵触件410接触,进而确保剪刀脚421不会直接与基板41碰撞。
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键帽420与剪刀脚421连接的立体结构,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键帽420与剪刀脚421的分解结构。参见图6、图8和图9,剪刀脚421包括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外剪刀脚4210与内剪刀脚4211均为框架结构,内剪刀脚4211与外剪刀脚4210的内部转动相连。
具体而言,外剪刀脚42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4210a与第二端4210b、以及相对的第三端4210c和第四端4210d,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以及第四端4210d位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和第二端4210b之间。其中,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转动连接,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与键帽420转动连接。类似的,内剪刀脚4211也包括相对的第一端4211a与第二端4211b、以及相对的第三端4211c和第四端4211d,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以及第四端4211d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和第二端4211b之间。其中,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与基板41转动连接,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键帽420转动连接。
并且,内剪刀脚4211与外剪刀脚4210相互交叉连接,具体的,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交叉相连,内剪刀脚4211的第四端4211d与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交叉相连。在键帽420处于初始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时,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均相对,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均相对。
本实施例中,在柔性抵触件410仅与剪刀脚421的局部相对应的前提下,每组柔性抵触件410可以配置成与外剪刀脚4210的任一端的局部和内剪刀脚4211的任一端的局部中的至少一者相对应。具体的,为了使柔性抵触件410不仅能与内剪刀脚4211或外剪刀脚4210的任一端相对应,还能够满足同时与内剪刀脚4211及外剪刀脚4210的一端相对应,每组柔性抵触件410均可以包括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参见下述图10a所示)。其中,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的形状、尺寸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设置,可以灵活的布置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使得柔性抵触件410能够与剪刀脚421相适应。
下面对一组柔性抵触件410的布置位置进行详细说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通过组合显然可以推知多组柔性抵触件410的布置位置。
在一种示例中,一组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仅设置在外剪刀脚4210与基板41之间或者内剪刀脚4211与基板41之间。以一组柔性抵触件41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与基板41之间为例进行说明,当键帽420被按压至最低位置时,内剪刀脚4211与柔性抵触件410相抵,柔性抵触件410能够阻止内剪刀脚4211继续向靠近基板41的方向运动,则与内剪刀脚4211转动相连的外剪刀脚4210也无法继续往靠近基板4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键帽420无法继续向下移动,以免剪刀脚421与基板41相撞。本示例中,一组柔性抵触件410的具体布局方式可以如下:
举例来说,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位于内剪刀脚4211或外剪刀脚4210的同一端的正下方。图10a示意性地显示了柔性抵触件410在基板41的第一种布局方式的立体结构,如图10a所示,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均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的正下方,或者,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均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的正下方。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能够理解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的其他布置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再举例说明,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分别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相对的两端的正下方,也可以分别位于外剪刀脚4210的相对的两端的正下方。图10b示意性地显示了柔性抵触件410在基板41的第二种布局方式的立体结构,如图10b所示,第一柔性段410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四端4211d与基板41之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示例中,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其中,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的转动轴线,则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相当于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的转动轴线间隔的设置。由此,在键帽420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外剪刀脚4210或者内剪刀脚4211能够同时与第一柔性段4100以及第二柔性段4101接触,以确保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均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另一种示例中,一组柔性抵触件410可以同时位于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当键帽420被按压至最低位置时,外剪刀脚4210及内剪刀脚4211同时与柔性抵触件410相抵触,以使外剪刀脚4210及内剪刀脚4211均无法碰撞基板41。在上一示例中,当柔性抵触件410只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正下方时,为了避免键帽420与柔性抵触件410抵接时外剪刀脚4210能够不触碰基板41,外剪刀脚4210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限制。相比之下,本示例中,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在柔性抵触件410的缓冲作用下均无法撞到基板41,因此,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的结构可以具有更多可能的实现形式。在本示例中,一组柔性抵触件410的具体布置方式可以如下:
例如,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位于内剪刀脚4211和外剪刀脚4210的同一端的正下方。第一柔性段410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设置在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与基板41之间;或者,如图10c所示,第一柔性段410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四端4211d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设置在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与基板41之间,其中,图10c示意性地显示了柔性抵触件410在基板41的第三种布局方式的立体结构。此时,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或者,第一柔性段4100与第二柔性段4101也可以错开设置。
再例如,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位于内剪刀脚4211和外剪刀脚4210的不同端的正下方。第一柔性段410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设置在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与基板41之间;或者,如图10d所示,第一柔性段410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设置在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与基板41之间,其中,图10d示意性地显示了柔性抵触件410在基板41的第四种布局方式的立体结构。其中,为了使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不受遮挡而能够体现出来,图10a、图10b、图10c和图10d中内剪刀脚4211和/或外剪刀脚4210可以用虚线来表示。
这里,若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位于同一端的正下方,例如,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均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的正下方,或者,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分别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第四端4211d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的正下方,此时,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形成为一体件。由此,柔性抵触件410为一个整体,安装柔性抵触件410时,无需将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分别安装到基板41上,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为多组。通过增设柔性抵触件410的组数,更有利于确保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发生柔性冲击、而不是刚性冲击。当柔性抵触件410设有多组时,各组柔性抵触件410的布置位置可以采取上述布局方式中的同一种布局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前文描述的柔性抵触件410的布局方式中较佳的实现方式为:至少一组柔性抵触件410位于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端和/或第四端的正下方。该实现方式存在如下可能的情形: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或第四端4211d的正下方、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或第四端4210d的正下方、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的正下方、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的正下方、内剪刀脚4211的第四端4211d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的正下方、或者内剪刀脚4211的第四端4211d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的正下方。
由于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0a、4211a均与基板41转动连接,且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交叉并转动连接,因此,键帽420从初始位置下移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外剪刀脚4210和内剪刀脚4211均能够保持交叉,则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以及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基板41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且内剪刀脚4211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4211c及第四端4210d、4211d与基板41之间的距离小于内剪刀脚4211及外剪刀的第二端4210b、4211b与基板4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相比于第一端4210a、4211a和第二端4210b、4211b,内剪刀脚4211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4211c以及第四端4210d、4211d与基板41碰撞的可能性更高。而本实施例通过将柔性抵触件410设置为与第三端4210c、4211c和/或第四端4210d、4211d相对应,使得柔性抵触件410能够更有效的起到阻止剪刀脚421与基板41相撞的作用。
当柔性抵触件410设置在内剪刀脚4211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和/或第四端的正下方时,柔性抵触件410能够同时用于缓冲内剪刀脚4211以及外剪刀脚4210与基板41之间得到撞击,以免内剪刀脚4211以及外剪刀脚4210与基板41相碰撞。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段4100可以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和第四端4211d中的一者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位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和第四端4210d中的一者与基板41之间。如此设计,键帽420被按压而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第一柔性段4100与内剪刀脚4211相接触,第二柔性段4101与外剪刀脚4210相接触。
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种键盘40中某一按键42省去键帽420的立体结构,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弹性件422与基板41连接的立体结构。图11和图1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柔性段4100位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三端4211c与基板41之间,第二柔性段4101位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与基板41之间,第一柔性段4100与第二柔性段4101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间隔的设置。并且,第一柔性段4100和第二柔性段4101可以形成为一体件。由此,柔性抵触件410为一个整体,便于安装。
结合图11和图12,柔性抵触件410可以靠近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且在键帽420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靠近柔性抵触件410。如此,内剪刀脚4211下移至较靠近基板41的位置时,剪刀脚421才能受到柔性抵触件410的阻止而无法下移,则按键42能够被压缩至较低的位置,也即按键42具有较大的行程范围。
由前文可知,柔性抵触件410可以设有多组。进一步地,在图11中,柔性抵触件410可以设有两组,并且两组柔性抵触件410可以沿着一中心连线P对称设置,该中心连线P是指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中心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可以理解,该中心连线P平行于基板41的正面、且和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的转动轴线垂直。通过将两组柔性抵触件410设计为对称设置,各组柔性抵触件410对剪刀脚421的作用是均匀的,使得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的柔性冲击均衡。
柔性抵触件410的厚度需要合理的进行设计,使得柔性抵触件410能够减缓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的冲击力。示例性地,柔性抵触件410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0.5mm。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按键42还可以包括弹性件422,弹性件422的一端与基板41连接,弹性件422的另一端与键帽420抵接,弹性件422用于为键帽420提供回弹力,使得键帽420能够伸缩的设置在基板41上。其中,弹性件422容置在框架式的内剪刀脚4211的中间。用户按压键帽420下移时,键帽420压缩弹性件422。用户释放键帽420时,弹性件422释放弹性势能以回弹驱动键帽420上移。
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与弹性件422连接,进而有助于提高柔性抵触件410的安装可靠性。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弹性件422呈圆台状,且弹性件422的底端为大径端、弹性件422的顶端为小径端,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与弹性件422的外侧壁连接。
示例性地,柔性抵触件410可以与弹性件422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形成为一体件的柔性抵触件410和弹性件422的材质是相同的,例如,当柔性抵触件410和弹性件422的材质均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时,柔性抵触件410与弹性件422可以采取注塑工艺加工为一体件。还值得指出的是,当柔性抵触件410设有两组,两组柔性抵触件410沿着中心连线P对称设置,且柔性抵触件410和弹性件422为一体式结构时,加工制造时,加工模具也为对称设置的结构,以便于开模。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键盘40的分解结构,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键帽420的立体结构。另外,如图6、图9、图13和图14所示,内剪刀脚4211与基板41和键帽420转动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设有第一转轴4213,基板41上设有转轴凹槽(图未示出),第一转轴4213与转轴凹槽相配合,以使得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能够与基板41转动连接;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设有第二转轴4214,键帽420朝向基板41的表面上设有铰接孔4200b、4201b,第二转轴4214与铰接孔4200b、4201b相配合,以使得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能够与键帽420转动连接。
并且,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设有第一滑动轴4215,键帽420朝向基板4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滑槽4202,第一滑槽4202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之间的中心连线P延伸,第一滑槽4202具有背向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的开口,第一滑动轴4215能够与第一滑槽4202滑动配合,以使第一滑动轴4215能够在第一滑槽4202内滑动;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设有第二滑动轴4216,基板41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之间的中心连线P延伸,第二滑槽具有背向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1a的通过口,第二滑动轴4216能够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以使第二滑动轴4216能够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当按键42受到向下按压的压力时,键帽420向下运动,其中,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处的第二转轴4214在铰接孔4200b、4201b内转动,相应的,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处的第二滑动轴4216在第二滑槽内沿中心连线P的延伸方向往第二滑槽外滑动;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处的第一转轴4213在转轴凹槽内转动,相应的,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处的第一滑动轴4215在第一滑槽4202内沿中心连线P的延伸方向往第一滑槽4202外滑动。也就是说,内剪刀脚4211的第二端4211b与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同时向下运动,直至键帽420下移至最低位置。
具体而言,参见图14,键帽420朝向基板41的表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200和第二固定块4201,第一固定块4200和第二固定块4201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固定块4200上设有第一铰接孔4200b,第一铰接孔4200b的中心线平行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第一固定块4200背离键帽42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铰接孔4200b连通的第一缺口4200a,第一缺口4200a能够供第二转轴4214通过,使得第二转轴4214能够从第一缺口4200a安装到第一铰接孔4200b内;第二固定块4201上设有第二铰接孔4201b,第二铰接孔4201b的中心线平行于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延伸方向,第二固定块4201背离键帽420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铰接孔4201b连通的第二缺口4201a,第二缺口4201a能够供第二转轴4214通过,使得第二转轴4214也能够从第二缺口4201a安装到第二铰接孔4201b内。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孔4200b的中心线与第二铰接孔4201b的中心线共线设置,第一铰接孔4200b与第二铰接孔4201b共同形成为能够与第二转轴4214配合的铰接孔。
结合图6、图11、图12和图13,键盘40还包括底板43,底板43设置在基板41的下方,底板43与基板41连接以用于支撑基板41。其中,底板43上设有第一开孔431和第二开孔432,基板41上设有第一通孔413和第二通孔414,第一通孔413与第一开孔431正对,第二通孔414与第二开孔432正对。并且,第一开孔431的孔壁凸出设置有第一卡勾4310,第一卡勾4310能够通过第一通孔413伸出至基板41的正面之上,第二开孔432的孔壁凸出设置有第二卡勾4320,第二卡勾4320能够通过第二通孔414伸出至基板41的正面之上,第一卡勾4310与第二卡勾4320相对设置并均朝向远离外剪刀脚4210的第二端4210b的方向弯曲,以形成转轴凹槽。也即,外剪刀脚4210上的第一转轴4213与第一卡勾4310以及第二卡勾4320转动连接。
第二滑槽的形成方式可以参见转轴凹槽的形成方式,具体的,底板43上设有第三开孔433和第四开孔434,基板41上设有第三通孔415和第四通孔416,第三通孔415和第三开孔433正对,第三通孔415和第三开孔433正对。并且,第三开孔433的孔壁凸出设置有第三卡勾4330,第三卡勾4330能够通过第三通孔415伸出至基板41的正面之上,第四开孔434的孔壁凸出设置有第四卡勾4340,第四卡勾4340能够通过第四通孔416伸出至基板41的正面之上,第三卡勾4330与第四卡勾4340相对设置并均朝向远离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的方向弯曲,以形成第二滑槽。可见,第三卡勾4330以及第四卡勾4340的弯曲方向与第一卡勾4310以及第二卡勾4320的弯曲方向相反,内剪刀脚4211上的第二滑动轴4216与第三卡勾4330以及第四卡勾4340滑动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剪刀脚4210各处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外剪刀脚4210的立体结构,如图11和图15所示,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包括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以及位于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与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之间的中间连接杆4210g,其中,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以及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的厚度大于中间连接杆4210g的厚度,且在键帽420伸缩的过程中,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能够在第一通孔413和第一开孔431内随第一转轴4213转动,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能够在第二通孔414和第二开孔432内随第一转轴4213转动。当键帽420下移至最低位置时,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的部分能够容置在第一通孔413和第一开孔431内,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的部分能够容置在第二通孔414和第二开孔432内。由此,一方面,实现了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的转动连接,另一方面,键帽42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以及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在孔内转动,继而有助于避免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碰撞,使得键盘40使用过程中的杂音较小。
而且,在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以及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不会撞击基板41的基础上,通过将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及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的厚度设置为大于中间连接杆4210g的厚度,有利于提高外剪刀脚4210的结构强度。
此外,可以理解,通过将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转动配合杆4210e以及第二转动配合杆4210f设置为在孔内转动,在确保键帽420下压时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不会与基板41发生干涉的前提下,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基板41的转动轴线和基板41之间的距离也较小,相应的,键帽420与基板41之间的距离也较小,则按键42的厚度较小,继而有助于确保键盘40能够实现薄型化。
结合上文,从其他角度来说,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在尽可能的不减小外剪刀脚4210的厚度以确保外剪刀脚4210具有较高的强度的前提下,使得键帽420在下移至最低位置时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不会与基板41发生碰撞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按键42的厚度,以助于实现键盘40轻薄化。
进一步地,底板43上可以设有第一避让开孔435,基板41上设有第一避让通孔417,第一避让通孔417与第一避让开孔435正对并连通。其中,第一避让开孔435位于第一开孔431和第三开孔433之间,第一避让通孔417位于第一通孔413与第三通孔415之间。本实施例中,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朝向基板41的一面向下凸出设置有第一凸出部4210h。也就是说,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各处的厚度不相同。其中,第一凸出部4210h还可以看作是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通过减小部分位置的厚度,使得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各处的厚度不同而形成的。这样设计,在尽可能确保外剪刀脚4210具有较高的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减小外剪刀脚4210的第三端4210c的厚度来降低按键42的厚度,以助于实现键盘40轻薄化。基于此,利用第一避让通孔417和第一避让开孔435来避让第一凸出部4210h,有利于解决剪刀脚421与基板41之间产生碰撞噪音而导致键盘40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杂音的问题。
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剪刀脚4210的第四端4210d朝向基板41的一面也可以向下凸出设置有第二凸出部4210i,以确保外剪刀脚4210具有较高的强度。其中,第二凸出部4210i和第一凸出部4210h可以沿外剪刀脚4210的第一端4210a与内剪刀脚4211的第一端4211a之间的中心连线P对称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底板43上还可以开设有第二避让开孔436,基板41上设有第二避让通孔418,第二避让通孔418与第二避让开孔436正对并连通,并且,在键帽420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第二凸出部4210i伸入第二避让通孔418和第二避让开孔436内。其中,第二避让开孔436位于第二开孔432和第四开孔434之间,第二避让通孔418位于第二通孔414与第四通孔416之间。这里,第二避让通孔418的作用与第一避让通孔417的作用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按键,
每个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剪刀脚,所述剪刀脚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所述剪刀脚的另一端与所述键帽转动连接,所述键帽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柔性抵触件,所述柔性抵触件位于所述剪刀脚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柔性抵触件用于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所述剪刀脚接触,以阻止所述剪刀脚与所述基板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脚包括呈框架结构的外剪刀脚和内剪刀脚,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和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相对且与均与所述基板转动相连;
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二端和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二端相对且均与所述键帽转动连接;
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转动相连,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且位于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且位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至少一组所述柔性抵触件位于所述外剪刀脚和所述内剪刀脚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三端和/或第四端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柔性抵触件包括第一柔性段和第二柔性段;
所述第一柔性段至少位于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第二柔性段至少位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基板之间;
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柔性段与所述内剪刀脚相接触,所述第二柔性段与所述外剪刀脚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段和所述第二柔性段沿着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柔性段和所述第二柔性段均位于所述内剪刀脚和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的正下方或者第四端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柔性段和所述第二柔性段为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抵触件靠近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且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二端靠近所述柔性抵触件。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抵触件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柔性抵触件沿着所述外剪刀脚和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的中心连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键帽抵接,且所述键帽通过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基板上可伸缩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抵触件与所述弹性件为材质相同的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避让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避让开孔,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开孔正对;
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三端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向下凸出设置有第一凸出部,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出部伸入至所述第一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开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二避让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避让开孔,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二避让开孔正对;
所述外剪刀脚的第四端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向下凸出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在所述键帽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出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二避让开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外剪刀脚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滑动轴,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滑动轴,所述内剪刀脚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转轴;
所述键帽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设有铰接孔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铰接孔内,所述第一滑动轴滑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所述基板上设有转轴凹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转轴凹槽配合并可相对于所述基板转动,所述第二滑动轴滑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由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的弯曲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共同形成所述转轴凹槽。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键盘。
CN202110892611.1A 2021-08-04 2021-08-04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707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2611.1A CN113707482A (zh) 2021-08-04 2021-08-04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092254 WO2023010938A1 (zh) 2021-08-04 2022-05-11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2611.1A CN113707482A (zh) 2021-08-04 2021-08-04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7482A true CN113707482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2611.1A Pending CN113707482A (zh) 2021-08-04 2021-08-04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7482A (zh)
WO (1) WO20230109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0145A (zh) * 2021-12-24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键盘
WO2023010938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98957U (zh) * 2014-09-02 2015-04-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薄型鍵盤結構
CN104576134A (zh) * 2013-10-16 2015-04-29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及其键盘
CN106683932A (zh) * 2017-03-15 2017-05-17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按键结构
US20170277227A1 (en) * 2016-03-25 2017-09-28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board and notebook computer with same
CN207558674U (zh) * 2017-12-13 2018-06-2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可降低击键噪音的按键结构
US20180308647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71932A (ko) * 2005-12-30 2007-07-04 브이케이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버튼 구조
CN208819783U (zh) * 2018-08-30 2019-05-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113707482A (zh) * 2021-08-04 2021-11-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6134A (zh) * 2013-10-16 2015-04-29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模块及其键盘
TWM498957U (zh) * 2014-09-02 2015-04-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薄型鍵盤結構
US20170277227A1 (en) * 2016-03-25 2017-09-28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board and notebook computer with same
CN106683932A (zh) * 2017-03-15 2017-05-17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按键结构
US20180308647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Primax Electronics Ltd. Key structure
CN207558674U (zh) * 2017-12-13 2018-06-2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可降低击键噪音的按键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938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CN115020145A (zh) * 2021-12-24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键盘
WO2023116002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0938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2711B (zh) 多向式按键
CN113707482A (zh)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US20040185923A1 (en) Key input device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204155813U (zh) 按键模块及键盘
US8536477B2 (en) Slide control key with elastic return
US20100328234A1 (en) Touchpad
CN104992867A (zh) 按键及其键盘
US8080743B2 (en) Navigation key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5914073A (zh) 按键
CN105938772A (zh) 按键
CN102737884A (zh) 按键结构
CN102298451A (zh) 可改变按键触压力的鼠标装置
US10658134B2 (en) Keyboard
CA2497986C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board having multiple-function keys
US11670465B2 (en) Key structure
CN116053067B (zh) 键盘及电子设备
US8143542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10991523B2 (en) Keyboard device
CN111354592A (zh) 键盘
KR101819231B1 (ko) 돔 스위치 장치
CN109243894A (zh) 按键及键盘
CN112204691B (zh) 一种输入装置及含有该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KR200412587Y1 (ko) 휴대용 전자장치의 입력장치
TW201349037A (zh) 多向鍵按壓觸發結構
US8253045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