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1172A -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1172A
CN113701172A CN202010430754.6A CN202010430754A CN113701172A CN 113701172 A CN113701172 A CN 113701172A CN 202010430754 A CN202010430754 A CN 202010430754A CN 113701172 A CN113701172 A CN 113701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h
coke
furnace
valve
crack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07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1172B (zh
Inventor
何细藕
白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4307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1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1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9/00Thermal non-catalytic cracking,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of hydrocarbon o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ustrial Gase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烧焦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该方法在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进行,装置包括:进气管线的出口端与清焦罐的进料口连通,清焦阀设置在进气管线上;清焦罐的出气口与放空管线连通,其上设置第一阀门;清焦罐的出气口与裂解炉的炉膛的烧焦口通过返炉膛管线连通,其上设置第二阀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清焦阀,烧焦气进入清焦罐,对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脱出其中的焦粒;S2.在裂解炉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或烧焦后的热备状态、或者紧急状态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清焦气排向大气;在裂解炉处于烧焦时期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时,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清焦气返回至炉膛燃烧。

Description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焦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排向大气废气要求越来越严格。
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生产乙烯的主流工艺是烃类原料在裂解炉中高温裂解,产生的裂解气经过急冷系统急冷后,通过管线输送至下游处理系统。在一个裂解炉运行周期中,烃类高温热裂解时,在裂解炉辐射段炉管内表面会发生催化结焦、自由基结焦及缩聚结焦,急冷系统内表面会发生二次反应结焦及冷凝结焦产生的焦附着在管内壁上,焦脱落后,形成很多焦粒,这些焦粒伴随裂解气进入分离急冷系统,会造成设置在裂解气大阀及清焦阀堵塞,甚至还会导致急冷油循环系统过滤器堵塞。因此,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定期对炉管及裂解气管线中产生的焦粒进行烧焦处理。烧焦处理产生的烧焦气包括碳氧化合物及水蒸气、剩余的焦粒等。烧焦气直接排向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进一步处理。
目前处理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大致过程是:请参见图1,在裂解炉运行一段时间后,关闭控制进气管线1与下游处理系统(图1中未示出)连通的裂解气大阀TLV,打开控制进气管线1与清焦罐D连通的清焦阀DV,烧焦气进入清焦罐D,清焦罐D对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产生的焦粒和废水通往清焦池(图1中未示出),清焦气通过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裂解炉H的炉膛底部的烧焦口HS烧掉。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将清焦气全部返回至裂解炉的炉膛会增加裂解炉的运作负荷。在不同的工况下烧焦气的组成不同,从而经过处理得到的清焦气的组成也不同,清焦气返回裂解炉炉膛会扰动炉膛内燃烧,如果清焦气中含有液滴会对炉膛衬里造成冲击损坏,如过清焦气含有酸性气体,会腐蚀炉膛内的对流段盘管。不仅如此,由于返炉膛管线中残留有裂解气等烃类物质,残留的裂解气等烃类物质会伴随清焦气一同返回裂解炉H的炉膛,可能会造成炉膛底部的燃烧器熄火。发明人还发现,目前通常做法是在返炉膛烧焦总管里加切断阀,但是由于烧焦管线在阀后到返炉膛烧焦入口的距离较长,如果返炉膛管线在烧焦口前没有物理隔断措施,那么当炉膛内正常运行或其它无返炉膛运行的状态,容易在烧焦管线和炉膛内形成返混的气体,导致烧焦管线超温,并影响燃烧器的燃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既能减轻裂解炉的运作负荷,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该方法在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进行,所述装置包括:进气管线、清焦阀、清焦罐、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放空管线、返炉膛管线和裂解炉;
所述进气管线的出口端与所述清焦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清焦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线上;
所述清焦罐的出气口与放空管线连通,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放空管线上;
所述清焦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裂解炉的炉膛的烧焦口通过返炉膛管线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管线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清焦阀,烧焦气通过所述进气管线进入所述清焦罐,所述清焦罐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脱除其中的焦粒,产生清焦气;
S2包括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裂解炉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的热备状态、烧焦后的热备状态、停炉后再次投用的点火升温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结束转停炉、或紧急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裂解炉处于烧焦时期、非首次开车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返回至所述裂解炉的炉膛燃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水输送管线,所述水输送管线与所述进气管线连通,使得水与烧焦气混合喷淋至所述清焦罐中。
在步骤S1中,所述清焦罐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为,所述清焦罐将所述烧焦气中的焦粒和液滴同时分离出来;
步骤S1还包括,在所述清焦罐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时,对于预排向大气的烧焦气,通过所述水输送管线向所述清焦罐中喷淋水,去除该烧焦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焦粒。此设计能够避免烧焦气排向大气后,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减轻裂解炉的运作负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吹扫管线,所述吹扫管线与所述返炉膛管线连通,二者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清焦阀后,吹扫气从所述清焦罐排向大气;
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返回至所述裂解炉的炉膛燃烧前,通过所述吹扫管线对所述返炉膛管线进行暖管除凝液处理。此设计避免返炉膛管线中残留有裂解气等烃类物质伴随清焦气一同返回裂解炉H的炉膛而造成炉膛底部的燃烧器熄火的风险。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时,即烧焦气经过清焦罐分离处理后,产生的清焦气在返回炉膛前,所述暖管除凝液处理结束。
本发明对清焦罐的结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现有的能够实现将烧焦气中的气体与焦粒等固体和液滴分离的清焦罐即可满足本发明的需要。具体说明,旋风分离式清焦罐具有很好的气固液分离效果,能够实现烧焦气中的气体与绝大多数焦粒等固体和液滴分离清焦罐。进一步地,所述清焦罐为旋风分离式清焦罐。更进一步地,所述清焦罐具有两个沿所述清焦罐的轴向对称设置进料口。此设计能够减小返炉膛管线的应力。
本发明中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清焦罐、两个以上的裂解炉,每个裂解炉对应一条进气管线和一条返炉膛管线、每条进气管线和每条返炉膛管线均分别设置有清焦阀和第二阀门。
在本发明中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包括一个清焦罐和两个裂解炉的情况下,所述裂解炉包括第一裂解炉和第二裂解炉;
所述返炉膛管线包括返炉膛第一支路和返炉膛第二支路,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裂解炉的烧焦口连通,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裂解炉的烧焦口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和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上;
在本发明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中,步骤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第一裂解炉或第二裂解炉处于首次开车的烘炉状态、首次开车、停炉后再次投用的点火升温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结束转停炉、或烧焦后的热备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裂解炉或第一裂解炉处于停炉、投料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两个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第一裂解炉处于烧焦时期、非首次开车热备状态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裂解炉处于停炉、投料前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上的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返回至所述第一裂解炉的燃烧,反之亦然;如果所述第一裂解炉发生紧急状态故障,则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上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返回至所述第二裂解炉进行燃烧,反之亦然。
在本发明中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并排布置的裂解炉时,每个裂解炉均具有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
相邻两个裂解炉中的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与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分别通过返炉膛管线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第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与最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分别通过各自的返炉膛管线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的出气口,或者第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和最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分别通过返炉膛管线各自独立地连通一个清焦罐;每条返炉膛管线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
每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均分别与一条进气管线连通,每个进气管线上均设置有清焦阀;
每个清焦罐的出气口均与一条放空管线连通,每条放空管线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
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的相邻两个裂解炉中的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与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不同时处于烧焦时期;
在本发明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中,步骤S1为,分别打开设置在相邻两个裂解炉中的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与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的进气管线上的清焦阀,烧焦气通过进气管线进入该清焦罐,该清焦罐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产生清焦气;
步骤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相邻两个裂解炉中的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停炉后再次投用的点火升温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结束转停炉、或烧焦后热备状态时,并且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处于停炉、投料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两个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烧焦气通过放空管线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相邻两个裂解炉中的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处于烧焦状态、非首次开车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并且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处于停炉、投料前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时,第一阀门关闭状态,设置在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连通的返炉膛管线上的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设置在与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连通的返炉膛管线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烧焦气返回至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反之亦然;如果所述第一裂解炉的第一炉膛在所述时期发生紧急状态故障,则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台裂解炉的第一炉膛连通的返炉膛管线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与另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连通的返炉膛管线上的第二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返回至所述第二裂解炉的第二炉膛中进行燃烧,反之亦然。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清焦阀、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当所述第一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线具有两个出口端,其中一个出口端与所述清焦罐的进料口连通,另一个出口端与裂解气下游处理系统连通,并且其上设置有裂解气大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裂解炉处于正常运行时,清焦阀处于关闭状态,裂解气大阀处于打开状态;在裂解炉处于烘炉状态、热备状态或烧焦时期时,清焦阀处于打开状态,裂解气大阀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返炉膛管线在进入炉膛每一个烧焦口前有隔断措施,隔断措施距离烧焦口应有最小的距离要求,可以使用阀门或盲板进行隔断。防止正常工况下烧焦管线和炉膛内的气体返混,避免影响炉膛内燃烧器的燃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无烧焦或热备气体返回至炉膛中时,烧焦口前的阀门或盲板应对管线进行隔断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通过根据裂解炉所处的状态,控制放空管线上的第一阀门与返炉膛管线上的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烧焦气经过清焦罐分离处理产生的清焦气排向大气或者返回裂解炉的炉膛燃烧,既能减轻裂解炉的运作负荷,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现有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返炉膛烧焦管线隔断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管线;
2、放空管线;
3、返炉膛管线;
4、水输送管线;
5、吹扫管线;
DV、清焦阀;
D、清焦罐;
A、第一阀门;
B、第二阀门;
H、裂解炉;
H-101、第一裂解炉;
H-102、第二裂解炉;
HS、烧焦口;
E、第一炉膛;
F、第二炉膛;
TLV、裂解气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在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进行,所述装置包括:进气管线1、清焦阀DV、清焦罐D、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放空管线2、返炉膛管线3和裂解炉H;所述进气管线1的出口端与所述清焦罐D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清焦阀DV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线1上;所述清焦罐D的出气口与放空管线2连通,所述第一阀门A设置在所述放空管线2上;所述清焦罐D的出气口与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的烧焦口HS通过返炉膛管线3连通,所述第二阀门B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管线3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清焦阀DV,烧焦气通过所述进气管线1进入所述清焦罐D,所述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脱除其中的焦粒,产生清焦气。
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裂解炉H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的热备状态、烧焦后的热备状态、停炉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转停炉时的热备状态、或紧急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裂解炉H处于烧焦时期、非首次开车的热备状态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燃烧。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通过根据裂解炉所处的状态,控制放空管线2上的第一阀门A与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烧焦气经过清焦罐D分离处理产生的清焦气排向大气或者返回裂解炉的炉膛燃烧,既能减轻裂解炉的运作负荷,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继续参见图2,该方法在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进行,该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包括:进气管线1、清焦阀DV、清焦罐D、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放空管线2、返炉膛管线3、水输送管线4和裂解炉H;所述进气管线1的出口端与所述清焦罐D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清焦阀DV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线1上;所述清焦罐D的出气口与放空管线2连通,所述水输送管线4与所述进气管线1连通,使得水与烧焦气混合喷淋至所述清焦罐D中,去除该烧焦气中的酸性物质;所述第一阀门A设置在所述放空管线2上;所述清焦罐D的出气口与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的烧焦口HS通过返炉膛管线3连通,所述第二阀门B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管线3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清焦阀DV,烧焦气通过所述进气管线1进入所述清焦罐D,所述清焦罐D将所述烧焦气中的焦粒和液滴同时分离出来,对于预排向大气的烧焦气,通过所述水输送管线4和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返炉膛管线中喷淋水,去除该烧焦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焦粒,产生清焦气。
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裂解炉H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的热备状态、停炉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转停炉时的热备状态、烧焦后的热备状态、或紧急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裂解炉H处于烧焦时期或、非首次开车的热备状态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燃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还包括吹扫管线5,所述吹扫管线5与所述返炉膛管线3连通,二者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清焦阀DV后,吹扫气从所述清焦罐D排向大气。
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燃烧前,通过所述吹扫管线5对所述返炉膛管线3进行暖管除凝液处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继续参见图3,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的清焦罐D为具有轴对称的两个进料口的旋风分离式清焦罐;在步骤S2中,当所述第二阀门B打开时,所述暖管除凝液处理结束。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在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进行,该装置包括:进气管线1、清焦阀DV、清焦罐D、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放空管线2、返炉膛管线3和裂解炉H;所述裂解炉H包括第一裂解炉H-101和第二裂解炉H-102;所述返炉膛管线3包括返炉膛第一支路和返炉膛第二支路,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的烧焦口HS连通,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的烧焦口HS连通;所述第二阀门B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阀门B分别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和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清焦阀DV,烧焦气通过所述进气管线1进入所述清焦罐D,所述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产生清焦气。
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或第二裂解炉H-102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停炉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转停炉时的热备状态、或烧焦后的热备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或第一裂解炉H-101处于停炉、投料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两个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处于烧焦时期、非首次开车热备状态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处于停炉、投料前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的燃烧,反之亦然;如果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在所述时期发生紧急状态故障,则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上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进行燃烧,反之亦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进气管线1、清焦阀DV、清焦罐D、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放空管线2、返炉膛管线3和至少三个并排布置的裂解炉H,每个裂解炉H均具有第一炉膛E和第二炉膛F;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分别通过返炉膛管线3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D,第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F与最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E分别通过各自的返炉膛管线3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D的出气口,或者第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F和最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E分别通过返炉膛管线3各自独立地连通一个清焦罐D;每条返炉膛管线3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B;每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和第二炉膛F均分别与一条进气管线1连通,每个进气管线1上均设置有清焦阀DV;每个清焦罐D的出气口均与一条放空管线2连通,每条放空管线2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A;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D的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不同时处于烧焦时期。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打开设置在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的进气管线1的出口端上的清焦阀DV,烧焦气通过进气管线1进入该清焦罐D,该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产生清焦气;
S2.有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停炉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转停炉时的热备状态、或烧焦后的热备状态时,并且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处于停炉、投料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两个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烧焦气通过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处于烧焦状态、非首次开车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并且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处于停炉、投料前热备或运行状态时,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与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设置在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烧焦气返回至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反之亦然;如果所述第一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在所述时期发生紧急状态故障,则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台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第二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中进行燃烧,反之亦然。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请继续参见图5,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该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的清焦罐D具有两个沿所述清焦罐D的轴向对称设置进料口。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7任一个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该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清焦阀DV、所述第一阀门A和所述第二阀门B的开启和关闭,当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开启状态。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提供了返炉膛管线在进入烧焦口前的隔断措施,所述隔断设施为盲板,所述隔断措施距离烧焦口满足最小距离要求。请参见附图6,在没有烧焦气返炉膛的工况,应将盲板盲死,避免烧焦管线和炉膛内形成烟气的返混。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装置中进行,所述装置包括:进气管线(1)、清焦阀(DV)、清焦罐(D)、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放空管线(2)、返炉膛管线(3)和裂解炉(H);
所述进气管线(1)的出口端与所述清焦罐(D)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清焦阀(DV)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线(1)上;
所述清焦罐(D)的出气口与放空管线(2)连通,所述第一阀门(A)设置在所述放空管线(2)上;
所述清焦罐(D)的出气口与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的烧焦口(HS)通过返炉膛管线(3)连通,所述第二阀门(B)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管线(3)上;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清焦阀(DV),烧焦气通过所述进气管线(1)进入所述清焦罐(D),所述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脱除其中的焦粒,产生清焦气;
S2包括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裂解炉(H)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的热备状态、烧焦后的热备状态、停炉后再次投用的点火升温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结束转停炉、或紧急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裂解炉(H)处于烧焦时期、非首次开车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裂解炉(H)的炉膛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水输送管线(4),所述水输送管线(4)与所述进气管线(1)连通,使得水与烧焦气混合喷淋至所述清焦罐(D)中;
在步骤S1中,所述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为,所述清焦罐(D)将所述烧焦气中的焦粒和液滴同时分离出来;
步骤S1还包括,在所述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前,对于预排向大气的烧焦气,通过所述水输送管线(4)向所述清焦罐(D)中喷淋水,去除该烧焦气中的酸性物质和焦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吹扫管线(5),所述吹扫管线(5)与所述返炉膛管线(3)连通,二者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清焦阀(DV)后,吹扫气从所述清焦罐(D)排向大气;
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进行暖管除凝液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阀门(B)打开时,所述暖管除凝液处理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焦罐(D)为旋风分离式清焦罐;所述旋风分离式清焦罐优选具有两个沿所述清焦罐(D)的轴向对称设置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炉(H)包括第一裂解炉(H-101)和第二裂解炉(H-102);
所述返炉膛管线(3)包括返炉膛第一支路和返炉膛第二支路,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的烧焦口(HS)连通,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的烧焦口(HS)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B)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阀门(B)分别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和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上;
步骤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或第二裂解炉(H-102)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停炉后再次投用的点火升温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结束转停炉、或烧焦后的热备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或第一裂解炉(H-101)处于停炉、投料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两个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处于烧焦时期、非首次开车热备状态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处于停炉、投料前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的燃烧;如果所述第一裂解炉(H-101)发生紧急状态故障,则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一支路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所述返炉膛第二支路上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第二裂解炉(H-102)进行燃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并排布置的裂解炉(H),每个裂解炉(H)均具有第一炉膛(E)和第二炉膛(F);
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分别通过返炉膛管线(3)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D),第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F)与最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E)分别通过各自的返炉膛管线(3)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D)的出气口,或者第一个裂解炉的第二炉膛(F)和最后一个裂解炉的第一炉膛(E)分别通过返炉膛管线(3)各自独立地连通一个清焦罐(D);每条返炉膛管线(3)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B);
每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和第二炉膛(F)均分别与一条进气管线(1)连通,每个进气管线(1)上均设置有清焦阀(DV);
每个清焦罐(D)的出气口均与一条放空管线(2)连通,每条放空管线(2)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A);
共同连通一个清焦罐(D)的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不同时处于烧焦时期;
步骤S1为,分别打开设置在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的进气管线(1)上的清焦阀(DV),烧焦气通过进气管线(1)进入该清焦罐(D),该清焦罐(D)对所述烧焦气进行分离处理,产生清焦气;
步骤S2分以下工况:
工况一:在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处于烘炉状态、首次开车、停炉后点火升温到升温后的热备状态、烧焦结束转停炉、或烧焦后的热备状态时,并且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处于停炉、投料热备状态或运行状态,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两个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烧焦气通过放空管线(2)排向大气;
工况二:在相邻两个裂解炉(H)中的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处于烧焦状态、非首次开车或烧焦前的热备状态,并且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处于停炉、投料前热备或运行状态时,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与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设置在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烧焦气返回至一个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如果所述第一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在所述时期发生紧急状态故障,则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台裂解炉(H)的第一炉膛(E)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设置在与另一个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连通的返炉膛管线(3)上的第二阀门(B)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清焦气通过所述返炉膛管线(3)返回至所述第二裂解炉(H)的第二炉膛(F)中进行燃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清焦阀(DV)、所述第一阀门(A)和所述第二阀门(B)的开启和关闭,当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阀门(A)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阀门(B)处于开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线(1)具有两个出口端,其中一个出口端与所述清焦罐(D)的进料口连通,另一个出口端与裂解气下游处理系统连通,并且其上设置有裂解气大阀(TLV)。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炉膛管线在进入炉膛每一个烧焦口前有隔断措施,所述隔断措施优选为阀门或盲板;
所述隔断措施距离烧焦口的距离尽可能小;
当无烧焦或热备气体返回至炉膛中时,所述隔断措施对管线进行隔断处理。
CN202010430754.6A 2020-05-20 2020-05-20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Active CN11370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0754.6A CN113701172B (zh) 2020-05-20 2020-05-20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0754.6A CN113701172B (zh) 2020-05-20 2020-05-20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1172A true CN113701172A (zh) 2021-11-26
CN113701172B CN113701172B (zh) 2024-03-12

Family

ID=7864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0754.6A Active CN113701172B (zh) 2020-05-20 2020-05-20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117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7155A1 (de) * 1991-01-31 1992-08-05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ntkokung von Spaltöfen
CN10137263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式裂解炉在线清焦的方法
CN103816758A (zh) * 2013-12-16 2014-05-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裂解炉管烧焦尾气的净化方法和烧焦尾气净化设备
EP2772524A1 (de) * 2013-02-28 2014-09-03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Umschaltung eines Spaltofens zwischen Produktionsmodus und Entkokungsmodus
CN107418614A (zh) * 2017-07-24 2017-12-01 天津大学 一种碳氢燃料管式裂解炉在线清焦方法
CN11101969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乙烯裂解炉大阀切换自动控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7155A1 (de) * 1991-01-31 1992-08-05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ntkokung von Spaltöfen
CN10137263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式裂解炉在线清焦的方法
EP2772524A1 (de) * 2013-02-28 2014-09-03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Umschaltung eines Spaltofens zwischen Produktionsmodus und Entkokungsmodus
CN103816758A (zh) * 2013-12-16 2014-05-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裂解炉管烧焦尾气的净化方法和烧焦尾气净化设备
CN107418614A (zh) * 2017-07-24 2017-12-01 天津大学 一种碳氢燃料管式裂解炉在线清焦方法
CN11101969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乙烯裂解炉大阀切换自动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1172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70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keeping coke furnace chambers hot when a waste heat boiler is stopped
CN104583370B (zh) 焦炭捕集器
CN100507366C (zh) 丙烯腈生产废液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02227488A (zh) 重质烃原料料流的裂化方法
US10669487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rmal shock in a hydrocarbon steam cracking furnace
RU250388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есгораемыми остатками в рекуперативных горелках, включающих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3701172A (zh) 处理乙烯裂解炉烧焦气的方法
DK167510B1 (da) Fremgangsmaade ved forvarmning af skrot
CN101862592A (zh) 一种含可燃性组分废气的净化系统和方法
CN102269518B (zh) 蓄热燃烧式热处理炉的燃烧控制方法
CN211177890U (zh) 一种立式圆筒形管式加热炉
CN110107907B (zh) 一种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焚烧处置系统
CA3147241C (en) Furna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acking hydrocarbons
US2140276A (en) Continuous coking of hydrocarbon oils
CN116083094A (zh) 一种新型焦炉防爆鸣除碳工艺系统
US11028327B2 (en) Partial trip system for ethylene furnace with ground flare
US20150072297A1 (en) Method for Heating an Industrial Furnace and a Heating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101775482B (zh) 网带炉回火油烟处理装置
CN1289633C (zh) 中小型焦炉装煤推焦消烟除尘装置
JP3991639B2 (ja) コークス炉の黒煙排出防止方法
CN101581452A (zh) 医疗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18066550A (zh) 试验焦炉荒煤气焚烧装置
RU6795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иролиза неизмельченных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х шин
CN102269519B (zh) 蓄热燃烧式热处理炉的燃烧控制方法
CN116948668A (zh) 一种内置式生物热解燃料供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