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8541B -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8541B
CN113698541B CN202111003769.5A CN202111003769A CN113698541B CN 113698541 B CN113698541 B CN 113698541B CN 202111003769 A CN202111003769 A CN 202111003769A CN 113698541 B CN113698541 B CN 113698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fracturing system
central control
alcohol
turb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37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8541A (zh
Inventor
李洪岩
王玉
高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Ch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Ch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Ch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Ch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37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8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8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8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8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8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2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C09K8/6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6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8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8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8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882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羟基丙烯酸树脂经过分料装置分料后通过第二进料口注入搅拌装置,与通过第三进料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搅拌形成第一混合物;步骤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通过第一注液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改性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第二注液口注入搅拌装置,与第一混合物搅拌形成醇基压裂体系;步骤S3,醇基压裂体系经检测装置获取浊度,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判定产出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本发明通过设置中控单元调控各部件参数,以使产出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符合预设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裂液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多油田纷纷进入二次采油阶段,最有效的增产措施就是采取压裂采油作业。而压裂采油作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裂液质量的好坏。目前压裂液高质量连续混配仍是难题,难点在于原料不易与水快速亲合,易形成大量水包粉,自然溶胀时间长,造成粉料浪费大,混配质量差,水合粘度低;加料不均匀,粘度不均匀;溶胀速度慢,预先混配的压裂液难以满足新的工况,易造成浪费,尤其在低温浅层油气的二次采油中,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压裂液破胶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目前解决低温油气层压裂液破胶问题,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体系研究上,但是氧化还原体系反应迅速,破胶速度快,又会致使压裂液交联强度低或不能交联,施工时间内液体性能不能保持,携砂能力大幅降低,施工风险较大,达不到压裂施工的目的。而醇基压裂体系,其耐温性、低伤害的性能适用于低温环境油田开采,因此醇基压裂体系的研发不仅能够解决低温油气层压裂液破胶还能够提高压裂体系携砂能力,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油过程中的支撑力,提高采油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可以解决无法根据压裂体系浊度及其浊度稳定性产出合格的压裂体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羟基丙烯酸树脂经过分料装置分料后通过第二进料口注入搅拌装置,与通过第三进料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搅拌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分料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羟基丙烯酸树脂的传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用于对传送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分料机构;
步骤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通过第一注液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改性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第二注液口注入搅拌装置,与第一混合物搅拌形成醇基压裂体系,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用于搅拌混合物的第一搅拌机构以及用于振荡混合物的振荡机构;
步骤S3,醇基压裂体系经检测装置获取浊度,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判定产出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第一检测室,其与所述搅拌装置相连接,还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的第二检测室,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阀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通过调节第一输送泵控制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通过调节第二输送泵控制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调节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
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一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大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以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小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以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二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的稳定性低于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额浊度的稳定性,中控单元通过降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使下一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进行检测,中控单元控制第三输送泵向第一检测室注入定量醇基压裂体系,与通过第四进料口投入的砂子经第二搅拌机构搅拌,经过第一预设时间t1,中控单元根据检测器获取第一检测室内混有砂子的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其中,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p与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相比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其中,
当p≤P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1至W11,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Q1至Q11;
当P1<p<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当p≥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2至W21,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Q2至Q21;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设定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1,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2。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1至W11,设定W11=W1×(1+(P1-p)/P1),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Q1至Q11,设定Q11=Q1×(1+(P1-p)/P1)。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之间时,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2至W21,设定W21=W2×(1-(p-P2)/P2),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Q2至Q21,设定Q21=Q2×(1+(p-P2)/P2)。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开启第四输送泵以预设压力向第二检测室注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经过第二预设时间t2,中控单元通过检测器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变化量△p,中控单元设置浊度稳定性y,设定y=△p/t2,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浊度稳定性与预设浊度稳定性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y≤Y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B至B1,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1,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1;
当Y1<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当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2,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Q11至Q12,同时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2;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浊度稳定性Y,设定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Y1,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Y2。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B至B1,设定B1=B×(1+(Y1-y)/Y1),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1,设定L1=L×(1+(Y1-y)/Y1),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1,设定V1=V×(1+(Y1-y)/Y1)。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中控单元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2,设定L2=L×(1-(y-Y2)/Y2),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Q11至Q12,设定Q12=Q1×(1+(y-Y2)/Y2),同时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2,设定V2=V×(1-(y-Y2)/Y2)。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V0,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i与预设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相比较,对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Vi≥VO,所述中控单元将当前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h降低至h1,设定h1=h×(1-(Vi-VO)/V0);
当Vi<VO,所述中控单元将当前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h提高至h2,设定h2=h×(1+(Vi-VO)/V0)。
进一步地,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搅拌室上下振荡的第二电机,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对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当Lj≤L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F2至F21,设定F21=F2×(1-D×(L0-Lj)/L0);
当Lj>L0,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F2至F22,设定F22=F2×(1+D×(L0-Lj)/L0);
其中,L0为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所述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标准值,D为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hr与中控单元预设传送速率H相比较,选取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j,其中,
当hr≤H1,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一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当H1<hr<H2,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二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当hr≥H2,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三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传送速率H,设定第一预设传送速率H1,第二预设传送速率H2,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设定第一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第二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第三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中控单元,中控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阀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通过调节第一输送泵控制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通过调节第二输送泵控制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调节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一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大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以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小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以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二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的稳定性低于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额浊度的稳定性,中控单元通过降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使下一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
尤其,本发明通过选取羟基丙烯酸树脂、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改性乙二醇水溶液为制备醇基压裂体系的原料,其中,羟基丙烯酸树脂为醇基压裂体系提供粘性、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体,其性能优异,用于提高醇基压裂体系的稳定性,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一种絮凝剂,有助于醇基压裂体系的高效凝结和快速稳定,改性乙二醇水溶液其能够使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速溶,提高体系的敏感性,本发明中控单元将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划分为两个明确的标准值,通过获取的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与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和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进行调节,其中,浊度代表醇基压裂体系中砂子的悬浮能力,浊度越高,砂子在醇基压裂体系中停留时间越长,醇基压裂体系中砂子悬浮能力越强,醇基压裂体系的携砂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更具体的,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以提高醇基压裂体系的粘性,进而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同时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提高醇基压裂体系中溶解能力,进而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在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和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之间,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以降低醇基压裂体系的粘性,进而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同时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提高醇基压裂体系的凝结效率,进而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
尤其,本发明设置中控单元将预设浊度稳定性划分为两个标准,中控单元通过预设浊度稳定性获取方法,并将获取的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与预设浊度稳定性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进行调节,其中,若中控单元获取的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说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携砂能力不稳定,造成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携砂能力不稳定的原因在于醇基压裂体系原材料混合不均匀,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和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以使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搅拌均匀,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以使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更分散,以使下一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搅拌均匀;如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在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和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之间,说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当前醇基压裂体系合格,可产出;让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说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搅拌过度,当前醇基压裂体系返排率降低,中控单元为缓解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搅拌过度的问题,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同时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降低至预设标准,同时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以避免下一醇基压裂体系制备过于分散造成压裂体系性能不稳定。
尤其,本发明中控单元设置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与预设标准值相比较,对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大于等于预设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至获取的调节后注料量,当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小于预设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至获取的调节后注料量。
尤其,本发明通过设置振荡机构控制对搅拌室上下振荡,实现搅拌原料的同时振荡原料,以使制备醇基压裂体系的各原料混合搅拌更充分,所述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由第二电机控制,当中控单元获取调节后的振荡频率小于等于振荡频率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第二电机动力参数以使调节后的振荡机构振荡频率符合调节后的振荡频率,当中控单元获取调节后的振荡频率大于振荡频率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第二电机动力参数以使调节后的振荡机构振荡频率符合调节后的振荡频率。
尤其,本发明中控单元设置有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当中控单元获取传动机构传动速率发生变化后,其影响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而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影响压裂体系中水包粉形成量,当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越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单次注料量越多,需增加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以提高物料的混合搅拌效率,避免形成水包粉,因此,中控单元将预设传送速率划分为两个标准,中控单元将当前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与预设传送速率相比较,选取对应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其中,若中控单元获取当前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传送速率中控单元选取第一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即选取较大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进一步的增加第二电动动力参数获取准确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避免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料混合不均匀,若中控单元获取当前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在第一预设传送速率与第二预设传动速度之间,中控单元选取第二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即选取合适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进一步的获取准确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避免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料混合与振荡频率不匹配,若中控单元获取当前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传送速率,中控单元选取第三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即选取较小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进一步的降低第二电动动力参数获取准确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避免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料振荡频率过高,导致搅拌过度,影响醇基压裂体系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示意图,包括:步骤S1,羟基丙烯酸树脂经过分料装置分料后通过第二进料口注入搅拌装置,与通过第三进料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搅拌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分料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羟基丙烯酸树脂的传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用于对传送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分料机构;步骤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通过第一注液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改性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第二注液口注入搅拌装置,与第一混合物搅拌形成醇基压裂体系,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用于搅拌混合物的第一搅拌机构以及用于振荡混合物的振荡机构;步骤S3,醇基压裂体系经检测装置获取浊度,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判定产出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第一检测室,其与所述搅拌装置相连接,还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的第二检测室,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阀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通过调节第一输送泵控制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通过调节第二输送泵控制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调节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一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大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以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小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以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二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的稳定性低于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额浊度的稳定性,中控单元通过降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使下一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用于对羟基丙烯酸树脂进行分料的分料装置1,用于搅拌制备醇基压裂体系的搅拌装置2以及用于检测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和浊度稳定性的检测装置3。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11,第二传动轮13和分料机构包括若干分料板12,所述分料板用于对羟基丙烯酸树脂进行分料及盛装待注入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当中控单元判定对搅拌装置注入羟基丙烯酸树脂时,第一进料口向所述分料装置投入羟基丙烯酸树脂,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转动,带动分料板沿传动机构传动方向运动,羟基丙烯酸树脂落入分料板,分料板带动羟基丙烯酸树脂传送,直至羟基丙烯酸树脂经第二进料口投入搅拌装置。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搅拌室,用于盛装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材料,所述搅拌室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23和第三进料口29以及第一电机24,其中,第二进料口用于投入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二进料口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投入量,第三进料口用于投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所述第三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投入量,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板28相连接,其用于控制第一搅拌板的搅拌速率,所述搅拌室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液管22,其上设置有第一输液泵,所述第一输液泵用于控制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注入量,所述搅拌室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液管21,其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二输液泵用于控制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特定的设备将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通过不同位置注入搅拌室,利于各原料的混合搅拌均匀;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振荡机构,所述振荡机构包括支撑板26、设置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油缸25和第二油缸27,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用于控制搅拌室振荡频率,通过设置两个油缸,分别设置于搅拌装置底部两侧,能够保持搅拌室振荡的稳定性,避免设备的损坏。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三输送管31用于传输待检测的醇基压裂体系,所述第三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三输送泵32,用于控制注入检测装置的待检测的醇基压裂体系的注入量,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室35,所述第一检测室35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搅拌板34搅拌速率的第二电机33以及用于注入砂子的第四进料口38,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室37,所述第一检测室与第二检测室通过第四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第四输送管上设置有第四输送泵36,用于控制对浊度符合预设标准的醇基压裂体系泵入的压力,中控单元通过第四输送泵模拟油田在压裂液的使用时泵入的压力,通过检测器对醇基压裂体系浊度进行检测,以模拟油田实际使用中泵入压力对浊度、浊度稳定性的影响,用于获取符合油田使用的醇基压裂体系。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对检测器的型号、类型、尺寸、设置方式、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可以是浊度检测仪、散热光强检测仪、浊度传感器等能够获取醇基压裂体系混以砂子时的浊度即可。
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进行检测,中控单元控制第三输送泵向第一检测室注入定量醇基压裂体系,与通过第四进料口投入的砂子经第二搅拌机构搅拌,经过第一预设时间t1,中控单元根据检测器获取第一检测室内混有砂子的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其中,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p与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相比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其中,
当p≤P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1至W11,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Q1至Q11;
当P1<p<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当p≥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2至W21,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Q2至Q21;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设定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1,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2。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对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评价醇基压裂体系实际使用中携砂能力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为60-150FTU,设定,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为60FTU,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为90FTU,第三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为150FTU。
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1至W11,设定W11=W1×(1+(P1-p)/P1),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Q1至Q11,设定Q11=Q1×(1+(P1-p)/P1)。
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之间时,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2至W21,设定W21=W2×(1-(p-P2)/P2),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Q2至Q21,设定Q21=Q2×(1+(p-P2)/P2)。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选取羟基丙烯酸树脂、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改性乙二醇水溶液为制备醇基压裂体系的原料,其中,羟基丙烯酸树脂为醇基压裂体系提供粘性、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体,其性能优异,用于提高醇基压裂体系的稳定性,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一种絮凝剂,有助于醇基压裂体系的高效凝结和快速稳定,改性乙二醇水溶液其能够使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速溶,提高体系的敏感性,本发明中控单元将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划分为两个明确的标准值,通过获取的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与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和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进行调节,其中,浊度代表醇基压裂体系中砂子的悬浮能力,浊度越高,砂子在醇基压裂体系中停留时间越长,醇基压裂体系中砂子悬浮能力越强,醇基压裂体系的携砂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更具体的,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以提高醇基压裂体系的粘性,进而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同时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提高醇基压裂体系中溶解能力,进而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在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和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之间,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以降低醇基压裂体系的粘性,进而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同时中控单元以获取的浊度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的差值为基准值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提高醇基压裂体系的凝结效率,进而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
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开启第四输送泵以预设压力向第二检测室注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经过第二预设时间t2,中控单元通过检测器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变化量△p,中控单元设置浊度稳定性y,设定y=△p/t2,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浊度稳定性与预设浊度稳定性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y≤Y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B至B1,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1,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1;
当Y1<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当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2,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Q11至Q12,同时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2;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浊度稳定性Y,设定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Y1,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Y2。
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B至B1,设定B1=B×(1+(Y1-y)/Y1),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1,设定L1=L×(1+(Y1-y)/Y1),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1,设定V1=V×(1+(Y1-y)/Y1)。
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中控单元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2,设定L2=L×(1-(y-Y2)/Y2),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Q11至Q12,设定Q12=Q1×(1+(y-Y2)/Y2),同时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2,设定V2=V×(1-(y-Y2)/Y2)。
具体而言,本发明设置中控单元将预设浊度稳定性划分为两个标准,中控单元通过预设浊度稳定性获取方法,并将获取的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与预设浊度稳定性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进行调节,其中,若中控单元获取的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说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携砂能力不稳定,造成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携砂能力不稳定的原因在于醇基压裂体系原材料混合不均匀,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和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以使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搅拌均匀,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以使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更分散,以使下一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搅拌均匀;如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在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和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之间,说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当前醇基压裂体系合格,可产出;让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说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搅拌过度,当前醇基压裂体系返排率降低,中控单元为缓解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搅拌过度的问题,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同时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降低至预设标准,同时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以避免下一醇基压裂体系制备过于分散造成压裂体系性能不稳定。
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V0,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i与预设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相比较,对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Vi≥VO,所述中控单元将当前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h降低至h1,设定h1=h×(1-(Vi-VO)/V0);
当Vi<VO,所述中控单元将当前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h提高至h2,设定h2=h×(1+(Vi-VO)/V0)。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控单元设置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与预设标准值相比较,对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大于等于预设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至获取的调节后注料量,当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小于预设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至获取的调节后注料量。
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搅拌室上下振荡的第二电机,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对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当Lj≤L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F2至F21,设定F21=F2×(1-D×(L0-Lj)/L0);
当Lj>L0,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F2至F22,设定F22=F2×(1+D×(L0-Lj)/L0);
其中,L0为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所述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标准值,D为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设置振荡机构控制对搅拌室上下振荡,实现搅拌原料的同时振荡原料,以使制备醇基压裂体系的各原料混合搅拌更充分,所述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由第二电机控制,当中控单元获取调节后的振荡频率小于等于振荡频率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第二电机动力参数以使调节后的振荡机构振荡频率符合调节后的振荡频率,当中控单元获取调节后的振荡频率大于振荡频率标准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第二电机动力参数以使调节后的振荡机构振荡频率符合调节后的振荡频率。
所述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hr与中控单元预设传送速率H相比较,选取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j,其中,
当hr≤H1,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一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当H1<hr<H2,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二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当hr≥H2,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三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传送速率H,设定第一预设传送速率H1,第二预设传送速率H2,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设定第一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第二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第三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控单元设置有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当中控单元获取传动机构传动速率发生变化后,其影响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而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影响压裂体系中水包粉形成量,当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越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单次注料量越多,需增加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以提高物料的混合搅拌效率,避免形成水包粉,因此,中控单元将预设传送速率划分为两个标准,中控单元将当前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与预设传送速率相比较,选取对应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其中,若中控单元获取当前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传送速率中控单元选取第一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即选取较大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进一步的增加第二电动动力参数获取准确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避免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料混合不均匀,若中控单元获取当前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在第一预设传送速率与第二预设传动速度之间,中控单元选取第二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即选取合适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进一步的获取准确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避免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料混合与振荡频率不匹配,若中控单元获取当前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传送速率,中控单元选取第三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即选取较小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进一步的降低第二电动动力参数获取准确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避免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原料振荡频率过高,导致搅拌过度,影响醇基压裂体系的性能。
具体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具体数值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对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进行补偿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其中,第一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为1.2,第二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为1.0,第三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为0.8。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羟基丙烯酸树脂组分为2%-3%、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组分为1-8%、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组分为55-75%和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组分为15%-65%,本发明实施例对制备醇基压裂体系各原料的组分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满足制备合格醇基压裂体系即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羟基丙烯酸树脂经过分料装置分料后通过第二进料口注入搅拌装置,与通过第三进料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搅拌形成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分料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羟基丙烯酸树脂的传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上用于对传送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分料机构;
步骤S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通过第一注液口注入所述搅拌装置,改性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第二注液口注入搅拌装置,与第一混合物搅拌形成醇基压裂体系,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用于搅拌混合物的第一搅拌机构以及用于振荡混合物的振荡机构;
步骤S3,醇基压裂体系经检测装置获取浊度,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判定产出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第一检测室,其与所述搅拌装置相连接,还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的第二检测室,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阀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通过调节第一输送泵控制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通过调节第二输送泵控制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控制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调节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以使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
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一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大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以降低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小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和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以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当所述中控单元通过第二检测室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的稳定性低于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通过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速率提高当前醇基压裂体系额浊度的稳定性,中控单元通过降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速率,以使下一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进行检测,中控单元控制第三输送泵向第一检测室注入定量醇基压裂体系,与通过第四进料口投入的砂子经第二搅拌机构搅拌,经过第一预设时间t1,中控单元根据检测器获取第一检测室内混有砂子的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其中,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p与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相比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的浊度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其中,
当p≤P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1至W11,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Q1至Q11;
当P1<p<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当p≥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2至W21,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Q2至Q21;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设定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1,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P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中控单元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1至W11,设定W11=W1×(1+(P1-p)/P1),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注入量Q1至Q11,设定Q11=Q1×(1+(P1-p)/P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醇基压裂体系浊度之间时,中控单元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投入量W2至W21,设定W21=W2×(1-(p-P2)/P2),提高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注入量Q2至Q21,设定Q21=Q2×(1+(p-P2)/P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开启第四输送泵以预设压力向第二检测室注入当前醇基压裂体系,经过第二预设时间t2,中控单元通过检测器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变化量△p,中控单元设置浊度稳定性y,设定y=△p/t2,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浊度稳定性与预设浊度稳定性相比较,对羟基丙烯酸树脂注料量,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和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y≤Y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B至B1,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1,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1;
当Y1<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当y≥Y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不符合预设标准,中控单元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2,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Q11至Q12,同时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2;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浊度稳定性Y,设定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Y1,第二预设浊度稳定性Y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搅拌速率B至B1,设定B1=B×(1+(Y1-y)/Y1),提高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1,设定L1=L×(1+(Y1-y)/Y1),同时提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1,设定V1=V×(1+(Y1-y)/Y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当前醇基压裂体系浊度稳定性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浊度稳定性,中控单元降低所述振荡机构振荡频率L至L2,设定L2=L×(1-(y-Y2)/Y2),提高改性乙二醇水溶液的注入量Q11至Q12,设定Q12=Q1×(1+(y-Y2)/Y2),同时降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至V2,设定V2=V×(1-(y-Y2)/Y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V0,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Vi与预设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注料量标准值相比较,对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进行调节,其中,
当Vi≥VO,所述中控单元将当前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h降低至h1,设定h1=h×(1-(Vi-VO)/V0);
当Vi<VO,所述中控单元将当前所述传动机构传送速率h提高至h2,设定h2=h×(1+(Vi-VO)/V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搅拌室上下振荡的第二电机,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对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当Lj≤L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F2至F21,设定F21=F2×(1-D×(L0-Lj)/L0);
当Lj>L0,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F2至F22,设定F22=F2×(1+D×(L0-Lj)/L0);
其中,L0为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所述振荡机构的振荡频率标准值,D为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所述传动机构的传送速率hr与中控单元预设传送速率H相比较,选取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j,其中,
当hr≤H1,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一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当H1<hr<H2,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二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当hr≥H2,所述中控单元选取第三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为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
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传送速率H,设定第一预设传送速率H1,第二预设传送速率H2,中控单元预设所述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设定第一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1、第二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2、第三预设第二电机动力参数补偿参数D3。
CN202111003769.5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698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769.5A CN113698541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769.5A CN113698541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8541A CN113698541A (zh) 2021-11-26
CN113698541B true CN113698541B (zh) 2022-04-29

Family

ID=7865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3769.5A Active CN113698541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854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1758A1 (en) * 1985-09-16 1987-03-2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 and compositions
US7482310B1 (en) * 2003-11-12 2009-01-27 Kroff Chemical Company, Inc. Method of fracturing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utilizing emulsions comprising acrylamide copolymers
CN103265939A (zh) * 2013-05-23 2013-08-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971454A (zh) * 2019-05-10 2019-07-05 四川洁能锐思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乙二醇基速溶交联压裂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74989A (zh) * 2020-05-28 2020-08-25 北京九恒质信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羟基增稠剂、耐高温醇基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
CN112391154A (zh) * 2020-11-24 2021-02-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含醇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42352A (zh) * 2020-11-27 2021-03-05 北京海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无水改性丙三醇基交联压裂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1758A1 (en) * 1985-09-16 1987-03-2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 and compositions
US7482310B1 (en) * 2003-11-12 2009-01-27 Kroff Chemical Company, Inc. Method of fracturing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utilizing emulsions comprising acrylamide copolymers
CN103265939A (zh) * 2013-05-23 2013-08-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971454A (zh) * 2019-05-10 2019-07-05 四川洁能锐思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乙二醇基速溶交联压裂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74989A (zh) * 2020-05-28 2020-08-25 北京九恒质信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羟基增稠剂、耐高温醇基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
CN112391154A (zh) * 2020-11-24 2021-02-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含醇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42352A (zh) * 2020-11-27 2021-03-05 北京海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无水改性丙三醇基交联压裂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8541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7974B1 (en) Installa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water-soluble polymers, method implementing same
CN107297168A (zh) 一种锂电池浆料连续化高效生产工艺
US20090095688A1 (en) Installation for the flocculation of sludge loaded with suspended matter, method using the installation
CN104028173B (zh) 聚合釜入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98541B (zh) 一种低温破胶醇基防膨压裂体系制备方法
CN114225787A (zh) 一种悬浮肥料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09519696U (zh) 一种高细度的悬浮剂生产系统
CN101514495A (zh) 采用纺前注入技术制造原液着色间位芳纶纤维的方法
CN107090606A (zh) 一种生产多功能差别化聚酯纤维的方法
CN110054727B (zh) 一种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1712625A (zh) 两性慢裂快凝沥青乳化剂合成方法
CN204710228U (zh) 沥青混合装置
CN113929829B (zh) 一种表面活性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方法
CN206219946U (zh) 沥青砼搅拌站
JP4101146B2 (ja) グラウト注入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471896A (zh) 一种通过电气石植物萃取负离子液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CN208776630U (zh) 一种丙烯连续变温预聚合装置
CN210683656U (zh)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线
KR101919517B1 (ko) 농도구배형 대립 전구체 합성용 회분식 공침 반응장치와 그 합성방법
CN208470260U (zh) 全自动灌装设备
CN219815945U (zh) 一种煤层气压裂液的配制装置
CN216093424U (zh) 一种钻井液的生产装置
CN108530919A (zh) 一种改善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泡沫温拌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209865996U (zh) 一种能够改善预聚结垢的辅料添加系统
CN217527050U (zh) 一种改性乳化沥青试验一体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Room 1506, Building 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cubator-Engineering High-tech Zone,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000

Patentee after: DAQING YILAI INSPECTION AND DETEC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163000 room 604, 6th floor, former audit office building, Jianshe Road South, Lindian Town, Lindian County,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QING CH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163000 in Zhaoy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aoyuan County,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QING CHANG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506, Building 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cubator-Engineering High-tech Zone, Daqi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000

Patentee before: DAQING YILAI INSPECTION AND DETEC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