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2146B - 电控箱 - Google Patents

电控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2146B
CN113692146B CN202110745836.4A CN202110745836A CN113692146B CN 113692146 B CN113692146 B CN 113692146B CN 202110745836 A CN202110745836 A CN 202110745836A CN 113692146 B CN113692146 B CN 113692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ir inlet
air
pipe
pip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58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2146A (zh
Inventor
黄浩
李海
彭莲
董新营
马平安
李相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58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2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2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2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2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04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控箱,属于船用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电控箱包括箱体、罩体和吹风结构;所述罩体罩盖在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罩体具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与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吹风结构包括进风管和吹风嘴,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罩体的顶部连接,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吹风嘴的一端连通,所述吹风嘴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观察窗口。本公开通过电控箱,可以自动清除雨水,降低船舶的运移成本。

Description

电控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船用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箱。
背景技术
在船舶设备领域,大量立式或台式电控箱设置在露天甲板或船舷部位。电控箱一般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船员通过观察窗口能够直接观察到电控箱内部的各个仪表的工作状态,这样能够方便船员实时掌握船舶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得船员在风雨环境中,也能够清楚的观察仪表的工作状态,通常在电控箱的外侧加装雨刷和电动机设备,以便通过电动机设备驱动雨刷摆动,进而自动清除观察窗口上附着的雨水或者杂物,使得观察窗口实时保持清晰。
然而,采用雨刷来清除雨水时,由于需要电动机设备驱动雨刷摆动,所以电动机设备长期使用时,若电动机设备发生故障,就会导致雨刷不能正常工作,影响船员观察电控箱内的仪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箱,可以通过自然海风实时清除观察窗上雨水,避免因为电机发生故障而使得雨刷不能清除观察窗上的雨水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包括箱体、罩体和吹风结构;
所述罩体罩盖在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罩体具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与所述箱体相对;
所述吹风结构包括进风管和吹风嘴,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罩体的顶部连接,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吹风嘴的一端连通,所述吹风嘴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观察窗口。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管包括固定管段和转动管段;
所述固定管段与所述罩体相连,所述转动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管段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转动管段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
所述吹风结构还包括尾舵,所述尾舵与所述转动管段相连,且分别与所述转动管段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转动管段的转动轴线的两侧。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管段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第一进风段、中间弯管段和第二进风段;
所述第一进风段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段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进风段与所述固定管段同轴布置且转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进风段的轴线方向上,所述中间弯管段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与所述罩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进风段的两侧。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进风段为喇叭状结构件,所述第一进风段包括小端和大端,所述小端与所述中间弯管段连通,所述大端与外界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管段包括通风管体和出风管体;
所述通风管体插接在所述罩体的顶部;
所述出风管体的一端与所述通风管体相连通,所述出风管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罩体与所述吹风嘴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进风段朝向所述通风管体的一端形成外凸缘,所述外凸缘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通风管体的内径。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吹风嘴包括储气壳和喷嘴;
所述储气壳位于所述罩体的一板面上,且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储气壳与所述观察窗口间隔布置,所述储气壳的侧壁与所述出风管体远离所述通风管体的一端连通;
所述喷嘴位于所述观察窗口的一侧,所述喷嘴的进风口与所述储气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喷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观察窗口。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嘴为锥形结构件,所述喷嘴的出风口面积小于所述喷嘴进风口面积。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嘴悬置在所述观察窗口的顶部,且所述喷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观察窗口的底部。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吹风结构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盖在所述进风管的连通外界的一端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包括箱体、罩体和吹风结构,所以能够通过箱体来容置各个仪表,同时因为罩体与箱体相连,且罩体具有观察窗口,所以能够通过观察窗口清楚直观的对箱体中的仪表进行观察。
由于该电控箱包括吹风结构,且吹风结构的进风管与外界连通,吹风嘴与进风管连通,且吹风嘴朝向观察窗口,所以船舶在行驶中,海风能够通过进风管进入到吹风嘴中,然后通过吹风嘴吹在观察窗口上,这样便可将观察窗口上附着的水气、雨水等吹散,使得观察窗口保持清晰。由于进风管中进入的海风属于自然风,所以吹风嘴能够实时对着观察窗口吹动,避免使用雨刷清除观察窗口时,当电机发生故障而使得雨刷不能清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的侧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的正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罩体与吹风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管的侧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箱体;11、主壳;12、箱门;
2、罩体;21、观察窗口;22、面板;23、框架;
3、吹风结构;31、进风管;311、固定管段;3111、通风管体;3112、出风管体;312、转动管段;3120、进风口;3121、第一进风段;3122、中间弯管段;31221、竖管;31222、横管;3123、第二进风段;3124、外凸缘;32、吹风嘴;321、储气壳;322、喷嘴;33、尾舵;34、防护罩;
100、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箱,如图1所示,电控箱包括箱体1、罩体2和吹风结构3。罩体2罩盖在箱体1一侧,罩体2具有观察窗口21,观察窗口21与箱体1相对。吹风结构3包括进风管31和吹风嘴32,进风管31与罩体2的顶部连接,且进风管31的一端与外界连通,进风管31的另一端与吹风嘴32的一端连通,吹风嘴32的另一端朝向观察窗口21。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包括箱体1、罩体2和吹风结构3,所以能够通过箱体1来容置各个仪表,同时因为罩体2与箱体1相连,且罩体2具有观察窗口21,所以能够通过观察窗口21清楚直观的对箱体1中的仪表进行观察。
由于该电控箱包括吹风结构3,且吹风结构3的进风管31与外界连通,吹风嘴32与进风管31连通,且吹风嘴32朝向观察窗口21,所以船舶在行驶中,海风能够通过进风管31进入到吹风嘴32中,然后通过吹风嘴32吹在观察窗口21上,这样便可将观察窗口21上附着的水气、雨水等吹散,使得观察窗口21保持清晰。由于进风管31中进入的海风属于自然风,所以吹风嘴32能够实时对着观察窗口21吹动,避免使用雨刷清除观察窗口21时,当电机发生故障而使得雨刷不能清除的问题。
示例性地,箱体1包括主壳11和箱门12,主壳11为框型结构件,箱门12可转动地封盖在主壳11的一侧。
箱体1包括主壳11和箱门12,这样能够通过箱门12将箱体1设置为开放结构。当需要对仪表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时,便可控制箱门12,将箱体1打开,方便对主壳11中的仪表进行操作。当仪表检修或者更换完毕以后,便可将箱门12封盖在主壳11上,使得箱体1呈现为一个封闭结构,以对箱体1内部的仪表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箱门12上具有多个透视结构的窗口,且该透视结构的窗口与罩体2上的观察窗口21一一对应布置。
这样便于通过该透视结构的窗口查看箱体1内部的各个仪表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罩体2罩盖在箱门12上,这样可以使得罩体2能够与箱门12一起移动,确保罩体2的存在不会影响箱门12的开合。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的正视图,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罩体2包括面板22和框架23,框架23为两侧具有开口的框型结构,面板22封堵在其中一个开口处,且与框架23的内壁连接。观察窗口21位于面板22上。框架23的另一个开口套装在箱门12的外侧,且框架23的内壁与箱门12连接。
框架23用于与箱门12连接,以便使得该罩体2能够跟随箱门12一起转动,这样便可使得罩体2不会影响箱体1内的仪表的安放、检修等具体的使用情况。面板22用于设置观察窗口21,以便观察箱体1内部的仪表的使用状态,实时确认仪表的正常与否。
示例性地,观察窗口21为透明的有机玻璃,这样能够清楚的看到仪表的使用状态,同时又可以提高罩体2的使用寿命。
再次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罩体2与箱门12通过滚花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示例性地,滚花螺栓组件包括螺栓、螺母、滚花螺栓头。罩体2的框架23上设置用于滚花螺栓穿过的开孔,且在每个开孔处设有与每个滚花螺栓对应匹配的螺母,且螺母位于框架23的内侧壁。
安装时,从外部手工旋转滚花螺栓头,螺栓旋转向内运动直至紧压在箱门12上,从而实现罩体2与箱门12的紧固连接。当然,罩体2与箱门12的连接紧固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比如焊接等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罩体与吹风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结合图3,可选地,进风管31包括固定管段311和转动管段312。固定管段311与罩体2相连,转动管段312的一端与固定管段311可转动地相连,转动管段312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吹风结构3还包括尾舵33,尾舵33与转动管段312相连,且分别与转动管段312的第二端位于转动管段312的转动轴线的两侧。
由于进风管31包括固定管段311和转动管段312,且转动管段312与固定管段311转动连接,所以当转动管段312受到不同方向或者大小的海风时,转动管段312能够自由转动,这样便可根据海风自动调整转动管段312的位置。
又因为吹风结构3还包括尾舵33,当转动管段312和尾舵33同时受到海风时,由于尾舵33与转动管段312的一端分别位于固定管段311的轴线两侧,所以转动管段312能够在尾舵33的作用下可自动调整方向,使得转动管段312的一端能够始终迎着海风,进而提高转动管段312的进风量,最终提高吹风嘴32的吹风能力。
本实施例中,转动管段312的一端具有进风口3120,尾舵33与进风口3120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尾舵33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面积大于进风口3120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面积,其中,第一平面为垂直于尾舵33与转动管段312所在的平面。
以上设置,当转动管段312和尾舵33同时受到海风时,由于尾舵33在第一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进风口3120在第一平面内的面积,所以尾舵受到的风力大于进风口3120的风力,这样转动管段312便可自动调整方向,使得进风口3120能够始终迎着海风,进而提高进风口3120的进风量,提高吹风嘴32的吹风能力。
示例性地,尾舵33可以为板状塑胶件。
这样能够使得尾舵33更为轻便,在风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尾舵33也能够转动,进而能够实时根据天气状况来改变进风口3120的朝向,提高进风口3120的进风量,最终使得吹风嘴32能够快速清除观察窗口21上的雨水,使得观察窗口21保持清晰。
可选地,转动管段312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第一进风段3121、中间弯管段3122和第二进风段3123。第一进风段3121的轴线方向与第二进风段3123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第二进风段3123与固定管段311同轴布置且转动连接。
在第一进风段3121的轴线方向上,中间弯管段3122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与罩体2分别位于第一进风段3121的两侧。
由于转动管段312包括第一进风段3121、中间弯管段3122和第二进风段3123,所以海风能够通过第一进风段3121、中间弯管段3122和第二进风段3123进行流动。
又因为中间弯管段3122的布置,所以海风在流动时,便会将海风中带有的水滴进行沉降聚集在中间弯管段3122的弯管处,避免水分进入到吹风嘴32中而喷出。而且,由于至少一部分结构与罩体2分别位于第一进风段3121的两侧,所以海风在中间弯管段3122进行流动时,海风中掺杂的水滴由于重力作用便会自动沉降在中间弯管段3122的底部,这样便可将沉降在中间弯管段3122的底部中水分通过第一进风段3121自动排出。
本实施例中,中间弯管段3122为L型管柱结构件,其中,中间弯管段3122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管31221和横管31222,竖管31221的一端与第一进风段3121连通,竖管31221的另一端与横管31222的一端垂直连通,横管31222的另一端与第二进风段3123连通。而且,横管31222位于第一进风段3121远离罩体2的一侧。
这样能够简单实现中间弯管段3122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位于第一进风段3121远离罩体2的一侧,使得进入到中间弯管段3122内的水分能够自动沉降而排出,不会进入到第二进风段3123内。
示例性地,第一进风段3121为喇叭状结构件,第一进风段3121包括小端和大端,小端与中间弯管段3122连通,大端与外界连通。
喇叭状结构的第一进风段3121能够使得进风口3120的面积更大,这样便可使得大量的海风进入到第一进风段3121内部,进而提高第一进风段3121的进风效率和进风效果,同时又可以通过喇叭状结构的第一进风段3121形成向下的斜面,使得沉降在中间弯管段3122内的雨水能够自动从进风口3120排出外面。
继续参见图3,可选地,固定管段311包括通风管体3111和出风管体3112,通风管体3111插接在罩体2的顶部。出风管体3112的一端与通风管体3111相连通,出风管体3112的另一端贯穿罩体2与吹风嘴32连通。
通风管体3111用于与罩体2连接,以便为固定管段311提供安装基础。出风管体3112用于与吹风嘴32连接,以便将海风引入到吹风嘴32内,使得吹风嘴32能够对着罩体2的观察窗口21吹动。
示例性地,通风管体3111为直线形管件,且通风管体3111的远离第二进风段3123的一端为封闭状态。这样能够使得进入到通风管体3111内的海风只能通过出风管体3112流出。
示例性地,通风管体3111焊接在罩体2的顶部上,这样能够增加通风管体3111与罩体2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通风管体3111与出风管体3112焊接在一起,这样能够增加通风管体3111与出风管体3112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段3123朝向通风管体3111的一端形成外凸缘3124,外凸缘3124的最大外径大于通风管体3111的内径。
由于第二进风段3123的外凸缘3124的外径大于通风管体3111的内径,因此第二进风段3123将被搁置在固定管段311的上方,且能够自由转动。
可选地,吹风嘴32包括储气壳321和喷嘴322。储气壳321位于罩体2的一板面上,储气壳321与观察窗口21间隔布置。储气壳321与罩体2连接,储气壳321的侧壁与出风管体3112远离通风管体3111的一端连通。喷嘴322位于观察窗口21的一侧,喷嘴322的进风口与储气壳321的内部连通,喷嘴322的出风口朝向观察窗口21
储气壳321用于将从出风管体3112中流出的海风预先进行储放,以保证喷嘴322处一直能够吹风。喷嘴322用于将进入到储气壳321内的海风吹出,以将观察窗口21上的雨水等吹散。
可选地,喷嘴322为锥形结构件,喷嘴322的出风口面积小于喷嘴322进风口面积。
吹风嘴32为锥形结构,这样海风在经过吹风嘴32时,由于吹风嘴32的出吹风口面积小于进风口面积,所以,海风在吹风嘴32内流动时,根据伯努利原理,海风会因为出风口面积减小,流速急剧增大,即海风经过吹风嘴32的锥形结构后,能够大大提高海风的流速和压力,使得经过吹风嘴32后的海风能够强有力的对着观察窗口21进行吹动。
本实施例中,吹风嘴32焊接在出风管体3112的外壁上,这样能够增加吹风嘴32与出风管体3112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示例性地,喷嘴322悬置在观察窗口21的顶部,且喷嘴322的出风口朝向观察窗口21的底部。
这样能够使得喷嘴322能够顺着雨水的重力方向将观察窗口21上的雨水进行吹散,进而提高吹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出风管体3112的内径小于通风管体3111的内径,且吹风嘴32的出风口的内径小于通风管体3111的内径。这样能够使得吹风嘴32吹出的海风速度较大,进而使得经过吹风嘴32后的海风能够强有力的对着观察窗口21进行吹动。
示例性地,观察窗口21可以为多个,吹风嘴32为多个,多个吹风嘴32分别位于对应的观察窗口21上,出风管体3112为多个,多个出风管体3112沿通风管体3111的轴线间隔布置,且与出风管体3112连通,出风管体3112与对应的吹风嘴32连通。
多个吹风嘴32的布置,能够使得该吹风结构3同时对多个观察窗口21进行吹风,以便将每个观察窗口21上的雨滴都能够同时吹散,进而使得该电控箱能够满足具体实际的需求,以便扩大使用范围。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管的侧视图,结合图4,可选地,吹风结构3还包括防护罩34,防护罩34罩盖在进风管31的连通外界的一端处。
防护罩34用于对进入到进风管31内的海风进过滤,以防砂石、固体颗粒等跟随海风进入到进风管31内,而对进风管31进行堵塞或者随着海风从吹风嘴32中吹出,而对观察窗口21造成破坏。
示例性地,防护罩34为金属网状结构件。这样能够使得防护罩34对砂砾、杂质进行有效过滤。
本实施例中,防护罩3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进风管31的内壁相连,这样能够提高防护罩34与进风管31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因为海风风力太大,而使得防护罩34与进风管31之间相互脱离。
可选地,吹风结构3为多个,多个吹风结构3间隔的布置在罩体2的顶部上。
多个吹风结构3能够增加吹风效率,使得同一个观察窗口21能够同时被多个吹风结构3吹动,进而大大提高观察窗口21的清晰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的工作方式:
首先,将该电控箱安装在船舶甲板上或者其他需要装配仪表的船舷部位,仪表置于电控箱中。
使用时,当出现风雨天气时,吹风结构3中的尾舵33在风力作用下推动转动管段312旋转。由于尾舵33的投影面积远大于转动管段312地进风口3120的投影面积,因此尾舵33将使得转动管段312的进风口3120自动指向风向,并保持稳定,这样便可保证进风口3120具有最大的进风量。
当外部自然风从转动管段312进入后,沿第一进风段3121、中间弯管段3122和第二进风段3123流动,最后从吹风嘴32喷出气流,喷向观察窗口21。由于吹风嘴32的出风口的内径小于第一进风段3121、中间弯管段3122和第二进风段3123的内径,因此海风从吹风嘴32喷出时可保证较大的风速,实现观察窗口21自动清除雨滴的效果。
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箱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外部电源或气源,只要露天设备放置的位置有任何风向的自然风均可实现自动雨水清除。
而且,由于罩体2采用自带的滚花螺栓组件,采用夹紧固定的方式与箱门12连接,因此不影响电控箱的箱门12的开闭,而且也可在不进行电控箱的改造的前提下,将罩体2和吹风结构3加装在常规的露天立式或台式电控箱上便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用于船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包括箱体(1)、罩体(2)和吹风结构(3);
所述箱体(1)包括主壳(11)和箱门(12);
所述罩体(2)罩盖在所述箱体(1)一侧,所述罩体(2)具有观察窗口(21),所述观察窗口(21)与所述箱体(1)相对,所述罩体(2)包括面板(22)和框架(23),所述框架(23)为两侧具有开口的框型结构,所述面板(22)封堵在所述框架(23)的一个开口处,且与所述框架(23)的内壁连接,所述观察窗口(21)位于所述面板(22)上,所述框架(23)的另一个开口套装在所述箱门(12)的外侧,且所述框架(23)的内壁通过滚花螺栓组件与所述箱门(12)连接,所述滚花螺栓组件包括螺栓、螺母、滚花螺栓头,所述框架(23)上设置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孔,且在每个所述开孔处设有与每个所述螺栓对应匹配的螺母,且所述螺母位于所述框架(23)的内侧壁,所述滚花螺栓头位于所述框架(23)的外侧壁;
所述吹风结构(3)包括进风管(31)、吹风嘴(32)和尾舵(33),所述进风管(31)与所述罩体(2)的顶部连接,且所述进风管(31)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进风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吹风嘴(32)的一端连通,所述吹风嘴(3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观察窗口(21);
所述进风管(31)包括固定管段(311)和转动管段(312),所述固定管段(311)与所述罩体(2)相连,所述转动管段(312)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管段(311)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转动管段(312)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转动管段(312)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第一进风段(3121)、中间弯管段(3122)和第二进风段(3123),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段(3123)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进风段(3123)与所述固定管段(311)同轴布置且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的轴线方向上,所述中间弯管段(3122)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与所述罩体(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的两侧,所述中间弯管段(3122)为L型管柱结构件,所述中间弯管段(3122)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管(31221)和横管(31222),所述竖管(312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连通,所述竖管(31221)的另一端与所述横管(31222)的一端垂直连通,所述横管(312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段(3123)连通,所述横管(31222)位于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远离所述罩体(2)的一侧,所述尾舵(33)与所述转动管段(312)相连,且分别与所述转动管段(312)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转动管段(312)的转动轴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为喇叭状结构件,所述第一进风段(3121)包括小端和大端,所述小端与所述中间弯管段(3122)连通,所述大端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段(311)包括通风管体(3111)和出风管体(3112);
所述通风管体(3111)插接在所述罩体(2)的顶部;
所述出风管体(3112)的一端与所述通风管体(3111)相连通,所述出风管体(31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罩体(2)与所述吹风嘴(3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段(3123)朝向所述通风管体(3111)的一端形成外凸缘(3124),所述外凸缘(3124)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通风管体(311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嘴(32)包括储气壳(321)和喷嘴(322);
所述储气壳(321)位于所述罩体(2)的一板面上,且与所述罩体(2)连接,所述储气壳(321)与所述观察窗口(21)间隔布置,所述储气壳(321)的侧壁与所述出风管体(3112)远离所述通风管体(3111)的一端连通;
所述喷嘴(322)位于所述观察窗口(21)的一侧,所述喷嘴(322)的进风口与所述储气壳(321)的内部连通,所述喷嘴(322)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观察窗口(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22)为锥形结构件,所述喷嘴(322)的出风口面积小于所述喷嘴(322)进风口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22)悬置在所述观察窗口(21)的顶部,且所述喷嘴(322)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观察窗口(2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结构(3)还包括防护罩(34),所述防护罩(34)罩盖在所述进风管(31)的连通外界的一端处。
CN202110745836.4A 2021-07-01 2021-07-01 电控箱 Active CN113692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836.4A CN113692146B (zh) 2021-07-01 2021-07-01 电控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836.4A CN113692146B (zh) 2021-07-01 2021-07-01 电控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2146A CN113692146A (zh) 2021-11-23
CN113692146B true CN113692146B (zh) 2023-08-22

Family

ID=7857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5836.4A Active CN113692146B (zh) 2021-07-01 2021-07-01 电控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214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449A (zh) * 2011-03-12 2012-09-19 夏有启 大喇叭集风器
CN204492109U (zh) * 2015-01-12 2015-07-22 王岚 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构造
CN207060356U (zh) * 2017-08-17 2018-03-02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驾控台的玻璃除雾装置
CN209963560U (zh) * 2019-06-06 2020-01-17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 一种户外使用方便拆卸的防水电表及电表箱
CN111917015A (zh) * 2020-08-10 2020-11-10 陆林娣 一种智能配电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3061B2 (ja) * 2014-12-22 2019-10-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吹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449A (zh) * 2011-03-12 2012-09-19 夏有启 大喇叭集风器
CN204492109U (zh) * 2015-01-12 2015-07-22 王岚 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构造
CN207060356U (zh) * 2017-08-17 2018-03-02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驾控台的玻璃除雾装置
CN209963560U (zh) * 2019-06-06 2020-01-17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 一种户外使用方便拆卸的防水电表及电表箱
CN111917015A (zh) * 2020-08-10 2020-11-10 陆林娣 一种智能配电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2146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0975U (zh) 一种除尘配电柜
CN102019124B (zh) 一种自动吸收漆雾装置
CN113692146B (zh) 电控箱
CN103129731A (zh) 带有水雾分离器的通风筒装置
CN108973942A (zh) 汽车挡风玻璃防雨系统
CN212302752U (zh) 一种防雾霾天气的智能交通信号灯
CN208998248U (zh) 一种幕墙空气循环系统
CN208939402U (zh) 一种风冷散热集成配电柜
CN218032540U (zh) 一种道路交通视频监控摄像头用安装座
CN115733077A (zh) 一种用于电气控制的电气控制柜及其使用方法
CN215138251U (zh) 环保除尘烟气净化设备
CN113842723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81105B (zh) 一种自动导风装置
CN209445516U (zh) 一种防护罩结构及热泵机组
CN111186550B (zh) 一种船用防水进风装置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CN209123583U (zh) 一种瀑布式车间除尘设备
CN208193990U (zh) 一种应用于矿井的通风除尘装置
CN117704082B (zh) 一种通风调节阀
CN217929107U (zh) 一种用于箱式房的通风结构
CN216170968U (zh) 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施工用喷淋除尘装置
CN215497578U (zh) 一种防水、防尘就地柜
CN212511627U (zh) 一种建筑内消防排烟通风设备
CN213278946U (zh) 一种线路检修装置
CN218376539U (zh) 一种矿井通风装置阻尘结构
CN219300945U (zh) 一种建筑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