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0961A -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0961A
CN113690961A CN202110834164.4A CN202110834164A CN113690961A CN 113690961 A CN113690961 A CN 113690961A CN 202110834164 A CN202110834164 A CN 202110834164A CN 113690961 A CN113690961 A CN 113690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conversion circuit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41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祥
梁维纲
王郁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90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0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02J7/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disconnection of loads if battery is not under charge, e.g. in vehicle if engine is not runn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电源转换电路将电池模组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输出电压,以提供交流输出电压至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负载进行供电。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并依据由感测电路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Description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7月6日提交中国台湾地区、申请号为110124786、发明名称 为“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的中国台湾地区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 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用以将储存的电能提供给电子装置(即,负载)。在提供电能的过程中,储能系统通常以电源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以供负载使用或充电。在电能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功耗,即使在没有接上负载的状态下,只要电源转换电路在工作,就会产生功耗,而持续的功耗会将电池电能耗尽。因此,在负载使用完毕并自储能系统移除后,若储能系统的输出未被关闭,电源转换电路将持续地将电能消耗殆尽,而使得使用者下次要使用储能系统时已无电能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可在不需额外增加电路组件的配置下,精准判断负载是否已自储能装置移除或已经充饱电,在负载自储能装置移除或负载已经充饱电时自动地关闭储能装置,而可有效降低功率损耗。
本发明的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电源转换电路、感测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电池模组提供第一直流电压。电源转换电路耦接电池模组,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输出电压,以提供交流输出电压至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负载进行供电。感测电路耦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感测交流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耦接电源转换电路与感测电路。控制电路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依据感测电路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包括输出电容。输出电容耦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交流输出电压产生于输出电容上,于预设时间内,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负载有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转换电路更包括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直流交流逆变器。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耦接电池模组及控制电路,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直流交流逆变器耦接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上述的输出电容,且将第二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输出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于预设时间内断开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的多个电压转换开关,以禁能电源转换电路。电压转换开关被断开时,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负载有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依据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化判断负载的电阻值,并依据负载的电阻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负载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阻值时,控制电路周期性地执行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以及依据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的动作。当上述的负载的电阻值大于预设电阻值时,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储能装置还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耦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控制电路以及负载,受控于控制电路于第一侦测期间进入断开状态并于第二侦测期间进入导通状态。控制电路分别在第一侦测期间与第二侦测期间,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以获取交流输出电压对应第一侦测期间的第一电压变化值与对应第二侦测期间的第二电压变化值。控制电路更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控制电路周期性地执行禁能电源转换电路并获取该第二电压变化值,以及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的动作。当上述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预设相角为接近0度或180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中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将电池模组提供的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输出电压,以提供交流输出电压至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负载进行供电。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感测电源转换电路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依据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包括耦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容。交流输出电压产生于输出电容上,于预设时间内,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负载有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转换电路更包括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直流交流逆变器。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输出电容。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控制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控制直流交流逆变器将第二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输出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预设时间内断开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的多个电压转换开关,以禁能电源转换电路。电压转换开关被断开时,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负载有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依据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化判断负载的电阻值。依据负载的电阻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当上述的负载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阻值时,周期性地执行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以及依据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的动作。当上述的负载的电阻值大于预设电阻值时,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储能装置还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耦接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控制开关电路于第一侦测期间进入断开状态。在第一侦测期间,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以获取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第一电压变化值。控制开关电路于第二侦测期间进入导通状态。在第二侦测期间,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以获取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第二电压变化值。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当上述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周期性地执行禁能电源转换电路并获取第二电压变化值,以及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的动作。当上述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关闭储能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预设相角为接近0度或180度。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透过在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时间,依据所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于此段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得知负载与储能装置间的连接是否已断开或是负载已经充饱电,并在负载自储能装置移除或是负载已经充饱电时自动地关闭储能装置。如此一来,储能装置不需额外增设用于检测负载的组件,即可自动地依据负载的使用状况关闭储能装置,而可有效地降低功率损耗。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流交流逆变器的电路图。
图4及图5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交流输出电压的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能装置;102:电池模组;104:控制电路;106:电源转换电路;108:感测电路;110:负载;202: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04:直流交流逆变器;206:开关电路;310: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1: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3: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4: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20:电感电容电路;L1:输出电感;C1:输出电容;VAC:交流输出电压;VDC:直流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储能装置100可为一种电源供应的装置,用以对负载110供电。储能装置100包括电池模组102、控制电路104、电源转换电路106及感测电路108。电池模组102耦接电源转换电路106。电源转换电路106耦接控制电路104,且电源转换电路106的输出端耦接感测电路108及储能装置100外接的负载110。控制电路104耦接感测电路108。
电源转换电路106可将由电池模组102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输出电压VAC,以提供交流输出电压VAC至电源转换电路106的输出端对负载110进行供电。感测电路108可感测由电源转换电路106输出的交流输出电压VAC,并将感测结果提供给控制电路104。控制电路104可于交流输出电压VAC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106一段预设时间,并依据感测电路108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VAC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100。
由于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的连接情形或是负载110充饱电与否将影响储能装置100的输出端电阻值,而输出端电阻值可反应在感测电路108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VAC,因此依据交流输出电压VAC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可判断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间的连接是否断开或是负载110是否已经充饱电。例如,当负载110自储能装置100移除或是负载110已经充饱电时,储能装置100的输出端为开路状态,电阻相当于无穷大,因此在电源转换电路106被禁能的预设时间内,相较于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仍连接或是负载110尚未充饱电的情形,交流输出电压VAC的下降幅度将较小。因此控制电路104可依据交流输出电压VAC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可判断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间的连接是否断开或是负载110充饱电与否,并据以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100。
如此藉由禁能电源转换电路106一段预设时间而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VAC的电压变化,判断负载110的使用情况(例如,连接中、已拔除或已经充饱电),可不需透过额外针对负载110的检测组件来得知负载110是否接上储能装置100或已经充饱电。据此,可精准判断负载是否仍在连接中或是已断开,并在负载110断开或充饱电时关闭储能装置进入低功率损耗模式,以有效降低消耗功率,节省电池模组102的能量损耗。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的实施例,在图2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106包括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DC/DC converter)202及直流交流逆变器(DC/AC inverter)204,且储能装置100更包括开关电路206。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02耦接电池模组102、控制电路104及直流交流逆变器204。直流交流逆变器204耦接控制电路104、感测电路108及开关电路206。开关电路206耦接负载110。
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02可将由电池模组102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VDC,并提供直流电压VDC至直流交流逆变器204。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02可例如为升压转换器,然不以此为限。直流交流逆变器204可将直流电压VDC转换成交流输出电压VAC,并将交流输出电压VAC经由开关电路206提供至负载110。
图3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直流交流逆变器的电路图。详细来说,直流交流逆变器204可例如包括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及电感电容电路320。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耦接电感电容电路320。电感电容电路320耦接开关电路206。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包括多个电压转换开关,例如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可以设置为全桥式电路,其中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及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串接于直流电压VDC与参考电压VR之间,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串接于直流电压VDC与参考电压VR之间,电感L1耦接于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的共同接点与开关电路206之间,输出电容C1耦接于开关电路206与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的共同接点之间。
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可接收直流电压VDC,并受控于控制电路104切换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的导通状态,而于输出电容C1上产生交流输出电压VAC。在检测负载110时,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受控于控制电路104,而于交流输出电压VAC处于预设相角时被关断一段预设时间,以在预设时间内禁能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在预设时间内,开关电路206受控于控制电路104而处于导通状态,输出电容C1上的交流输出电压VAC仅与负载110有关,而负载110的电阻值可反应在交流输出电压VAC上。因此,依据在预设时间内的交流输出电压VAC计算出的负载110的电阻值,可得知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的连接状况或是负载110充电的状况。
举例来说,图4及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对交流输出电压的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4及图5。在交流输出电压VAC处于预设相角时,控制电路104可在预设时间t(时间点A至时间点B)内断开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在预设时间t内,交流输出电压VAC将仅与负载110有关。其中预设相角可例如为接近0度或180度,以降低波形失真对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distortion,THD)的影响,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0度至360度之间的其它相角。
控制电路104可计算时间A至时间B内的交流输出电压VAC,而得知负载110的电阻值,如以下式(1)所示:
VAC(t)=E×e^(-1/(RL×C)) 式(1)
其中,VAC(t)表示为输出电容C1上的交流输出电压VAC与时间t的关系。E表示为交流输出电压VAC在时间A的电压。e表示为自然常数。RL表示为负载110的电阻值。C表示为输出电容C1的电容值。
据此,控制电路104可依据交流输出电压VAC在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即,VAC(t)),得知电阻值RL,并依据电阻值RL判断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的连接情形或是充电状况。
当计算出的电阻值RL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阻值时,如图4所示,表示负载110有消耗输出电容C1的电能,交流输出电压VAC在预设时间t内随着输出电容C1的电能消耗而下降,因此控制电路104可判断负载110仍与储能装置100连接。此时,控制电路104可等待下一次交流输出电压VAC处于预设相角时,再次执行上述负载110连接情形的检测,如此周期性地执行禁能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以及依据输出电容C1上的交流输出电压VAC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100的动作,直到检测到负载110的电阻值大于预设电阻值,亦即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间的连接断开或是负载110已经充饱电。
此外,当电阻值RL大于预设电阻值时,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表示负载110几乎没有在消耗输出电容C1的电能,交流输出电压VAC的电压值在预设时间t内几乎没有改变,因此控制电路104可判断负载110已经充饱电,或是负载110已自储能装置100被移除,而使得储能装置100的输出端呈现开路的状态。此时,控制电路104可关闭储能装置100,以减少功率损耗,例如可使储能装置100中的各个电路停止运作,或使储能装置100仅以重新回复正常运作所需的电力使必要的电路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不需利用式(1)计算获得的电阻值RL,而仅需比对不同侦测期间的交流输出电压VAC的差值变化,即可判断负载110是否已经充饱电,或是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的连接是否断开。举例来说,开关电路206可受控于控制电路104而在第一侦测期间进入断开状态,其中第一侦测期间可例如为储能装置100进行开机的期间,然不以此为限。在第一侦测期间,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受控于控制电路104而于交流输出电压VAC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一段预设时间t。在预设时间t内,由于开关电路206为断开状态,输出电容C1无法放电,因此交流输出电压VAC的波形类似于图5所示的波形。此时,控制电路104藉以获取交流输出电压VAC对应第一侦测期间的第一电压变化值。第一电压变化值对应储能装置100未接上负载的状态,而可作为判断负载110的连接情况或充饱电与否的判断基准。
开关电路206还可受控于控制电路104而在第二侦测期间进入导通状态,其中第二侦测期间可为储能装置100完成开机程序后的使用期间。对应于第一侦测期间,在第二侦测期间,第一电压转换开关311、第二电压转换开关312、第三电压转换开关313及第四电压转换开关314受控于控制电路104而于交流输出电压VAC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一段预设时间t。在预设时间t内,由于开关电路206为导通状态,输出电容C1上的交流输出电压VAC仅与负载110有关。控制电路104可获取交流输出电压VAC对应第二侦测期间的第二电压变化值,第二电压变化值表示为储能装置100与负载110使用的情况。在负载110连接到储能装置100的情形下,交流输出电压VAC的波形类似于图4所示的波形,而在负载110未连接到储能装置100或负载110已充饱电的情形下,交流输出电压VAC的波形类似于图5所示的波形。
控制电路104可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100。当此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表示在第二侦测期间交流输出电压VAC有显著下降的情形,亦即负载110仍连接至使用储能装置100。类似地,控制电路104可周期性地执行禁能电压转换开关电路310,以及依据输出电容C1上的交流输出电压VAC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以周期性地获取第二电压变化值,来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100的动作,直到差值小于预设差值。
当前述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表示在第二侦测期间交流输出电压VAC未有显著下降的情形,亦即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间的连接已断开或者负载110已经充饱电。此时,控制电路104可关闭储能装置100,以减少功率损耗。
如此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来判断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的连接情形或是负载110的充电情形,可不需利用式(1)的计算电阻值RL,而可以更简单的方式判断负载110的充电情形或是负载110与储能装置100的连接情形,进而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100。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将电池模组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输出电压,以提供交流输出电压至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负载进行供电。,其中交流输出电压可例如产生于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容上,电源转换电路可包括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直流交流逆变器,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输出电容。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感测电源转换电路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步骤S602),进一步来说,交流输出电压可先藉由控制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并控制直流交流逆变器转换第二直流电压而得到。接着,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步骤S604),例如,在预设时间内可断开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的多个电压转换开关,以禁能电源转换电路,在上述多个电压转换开关被断开时,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负载有关,其中预设相角可为接近0度或180度,以降低波形失真对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的影响,然不以此为限。然后依据感测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步骤S606),进一步来说,可依据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化判断负载的电阻值,并依据负载的电阻值判断负载的连接情形或是负载的充电状况,以决定是否关闭储能装置。当负载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阻值时,可周期性地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以及依据交流输出电压于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的动作,亦及周期性地执行S604、S606,直到负载的电阻值大于预设电阻值,而关闭储能装置。
图7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储能装置更包括开关电路。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感测电源转换电路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步骤S702)。接着,控制开关电路于第一侦测期间进入断开状态(步骤S704)。在第一侦测期间,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以获取输出电容上的交流输出电压的第一电压变化值(步骤S706)。接着,控制开关电路于第二侦测期间进入导通状态(步骤S708)。在第二侦测期间,于交流输出电压处于预设相角时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以获取输出电容上的交流输出电压的第二电压变化值(步骤S710)。然后依据第一电压变化值与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步骤S712)。其中,当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可周期性地重复执行步骤S710以及步骤S712,而当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关闭储能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可藉由在禁能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内所撷取的交流输出电压来判断负载的连接情况或充电情况,以进一步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而可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如此可在不需配置检测负载组件的情形下,检测负载与储能装置间的连接是否断开或是负载是否已经充饱电,并依据判断结果关闭储能装置,进而实现低功率损耗。在部分实施例中,还可依据不同侦测期间的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化值的差值来判断负载与储能装置间的连接情形或负载的充电情况,而可以更简单的方式判断是否关闭储能装置,以降低功率损耗。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池模组,提供一第一直流电压;
一电源转换电路,耦接所述电池模组,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一交流输出电压,以提供所述交流输出电压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一负载进行供电;
一感测电路,耦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感测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与所述感测电路,于所述交流输出电压处于一预设相角时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依据所述感测电路感测到的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于所述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
一输出电容,耦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产生于所述输出电容上,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所述负载有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
一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耦接所述电池模组及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一第二直流电压;以及
一直流交流逆变器,耦接所述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所述输出电容,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换为所述交流输出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断开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的多个电压转换开关,以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其中所述多个电压转换开关被断开时,所述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所述负载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依据所述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化判断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并依据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一预设电阻值时,所述控制电路周期性地执行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以及依据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于所述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的动作,当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阻值时,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开关电路,耦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以及所述负载,受控于所述控制电路于一第一侦测期间进入断开状态并于一第二侦测期间进入导通状态,所述控制电路分别在所述第一侦测期间与所述第二侦测期间,于所述交流输出电压处于所述预设相角时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一段所述预设时间,以获取所述交流输出电压对应所述第一侦测期间的一第一电压变化值与对应所述第二侦测期间的一第二电压变化值,所述控制电路依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差值时,所述控制电路周期性地执行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并获取所述第二电压变化值,以及依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值的所述差值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的动作,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预设相角为接近0度或180度。
10.一种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一电池模组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所述电池模组提供的一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一交流输出电压,以提供所述交流输出电压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一负载进行供电,所述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包括:
感测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产生的所述交流输出电压;
于所述交流输出电压处于一预设相角时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一段预设时间;以及
依据感测到的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于所述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书10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耦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的一输出电容,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产生于所述输出电容上,于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所述负载有关。
12.根据权利要求书11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一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一直流交流逆变器,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所述输出电容,所述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直流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将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一第二直流电压;以及
控制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换为所述交流输出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书12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预设时间内断开所述直流交流逆变器包括的多个电压转换开关,以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其中所述多个电压转换开关被断开时,所述输出电容上的电压仅与所述负载有关。
14.根据权利要求书10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所述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压变化判断所述负载的电阻值;以及
依据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书14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小于或等于一预设电阻值时,周期性地执行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以及依据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于所述预设时间内的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的动作;以及
当所述负载的电阻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阻值时,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书10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耦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间,所述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于一第一侦测期间进入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侦测期间,于所述交流输出电压处于所述预设相角时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一段所述预设时间,以获取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于所述预设时间内的一第一电压变化值;
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于一第二侦测期间进入导通状态;
在所述第二侦测期间,于所述交流输出电压处于所述预设相角时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一段所述预设时间,以获取所述交流输出电压于所述预设时间内的一第二电压变化值;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值的差值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书16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差值时,周期性地执行禁能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并获取所述第二电压变化值,以及依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值的所述差值判断是否关闭所述储能装置的动作;以及
当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关闭所述储能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书10所述的储能装置的电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预设相角为接近0度或180度。
CN202110834164.4A 2021-07-06 2021-07-21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Pending CN1136909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4786 2021-07-06
TW110124786A TWI762372B (zh) 2021-07-06 2021-07-06 儲能裝置及其電源供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0961A true CN113690961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777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4164.4A Pending CN113690961A (zh) 2021-07-06 2021-07-21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CN202210543713.7A Pending CN114938045A (zh) 2021-07-06 2022-05-19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3713.7A Pending CN114938045A (zh) 2021-07-06 2022-05-19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8320A1 (zh)
CN (2) CN113690961A (zh)
TW (1) TWI76237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5086A (ja) * 2008-02-18 2009-08-27 Sanken Electric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JP2011188627A (ja) * 2010-03-09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2457086A (zh) * 2010-10-29 2012-05-16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可控制电池充电并保护电池放电的系统及方法
CN202815145U (zh) * 2012-10-12 2013-03-20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Ups蓄电池断路检测装置
TWI525980B (zh) * 2014-12-31 2016-03-11 萬國半導體(開曼)股份有限公司 在反激轉換器中判斷負載狀態的電路及方法
KR101674469B1 (ko) * 2016-02-16 2016-11-09 엘이디라이팅 주식회사 전원공급부의 사용최고허용온도 경고기능 및 온오프 인식 기능이 향상된 led 조명등기구
US20170283866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Genia Technologies, Inc. Non-destructive bilayer monitoring using measurement of bilayer response to electrical stimulus
US10170975B1 (en) * 2018-02-27 2019-01-01 Dialog Semiconductor Inc. AC line detection and X capacitor discharge using a single terminal
CN110429702A (zh) * 2019-01-25 2019-11-08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输出装置及电源输出方法
CN210517868U (zh) * 2019-07-22 2020-05-12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源
CN111999662A (zh) * 2020-09-18 2020-11-27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不间断电源的电池的外部开关状态的新方法
CN112803385A (zh) * 2021-01-22 2021-05-1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电路的放电控制方法、车载充电电路、车载充电机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3503B2 (ja) * 1997-09-12 2006-09-20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充電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充電装置
US7193872B2 (en) * 2005-01-28 2007-03-20 Kasemsan Siri Solar array inverter with maximum power tracking
JP4356685B2 (ja) * 2005-11-18 2009-11-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発電制御装置および発電システム
TWI321392B (en) * 2006-08-16 2010-03-01 Univ Hungkuang A high-efficiency current-source inverter using resonant technique
US10090777B2 (en) * 2011-05-08 2018-10-02 Koolbridge Solar, Inc. Inverter with independent current and voltage controlled outputs
US8884464B2 (en) * 2011-08-29 2014-11-11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Twin boost 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charger for UPS system
US8786371B2 (en) * 2011-11-18 2014-07-2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oltage converters
US9780636B2 (en) * 2015-01-19 2017-10-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Protection from hard commutation events at power switches
CN105244981B (zh) * 2015-11-20 2017-12-26 深圳市祝你快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断电的节能充电器
WO2017129264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Toyota Motor Europe Nv/Sa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WO2021038877A1 (ja) * 2019-08-30 2021-03-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モータ駆動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5086A (ja) * 2008-02-18 2009-08-27 Sanken Electric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JP2011188627A (ja) * 2010-03-09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2457086A (zh) * 2010-10-29 2012-05-16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可控制电池充电并保护电池放电的系统及方法
CN202815145U (zh) * 2012-10-12 2013-03-20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Ups蓄电池断路检测装置
TWI525980B (zh) * 2014-12-31 2016-03-11 萬國半導體(開曼)股份有限公司 在反激轉換器中判斷負載狀態的電路及方法
KR101674469B1 (ko) * 2016-02-16 2016-11-09 엘이디라이팅 주식회사 전원공급부의 사용최고허용온도 경고기능 및 온오프 인식 기능이 향상된 led 조명등기구
US20170283866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Genia Technologies, Inc. Non-destructive bilayer monitoring using measurement of bilayer response to electrical stimulus
US10170975B1 (en) * 2018-02-27 2019-01-01 Dialog Semiconductor Inc. AC line detection and X capacitor discharge using a single terminal
CN110429702A (zh) * 2019-01-25 2019-11-08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输出装置及电源输出方法
CN210517868U (zh) * 2019-07-22 2020-05-12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源
CN111999662A (zh) * 2020-09-18 2020-11-27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不间断电源的电池的外部开关状态的新方法
CN112803385A (zh) * 2021-01-22 2021-05-1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电路的放电控制方法、车载充电电路、车载充电机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淼磊;李志忠;王振民;罗伟伟;: "数字化有限双极性软开关电镀电源的研究", 电力电子技术, no. 07, 20 July 2012 (2012-07-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2372B (zh) 2022-04-21
CN114938045A (zh) 2022-08-23
US20230008320A1 (en) 2023-01-12
TW202304110A (zh) 202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98505B1 (ja) 電源のアイドル時の電力消費を減少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電源のアイドル時の電力を減少する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685975B (zh) 不间断电源中母线电压软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7959421B (zh) Buck-boost型直流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08675B (zh) Dc-dc转换器,包括dc-dc转换器的供电系统以及用于控制dc-dc转换器的方法
CN115149623A (zh) 多端口ac/dc开关电源的体系结构
CN104767270A (zh) 一种具有负载检测功能的移动充电电源
US10355506B2 (en) Power supply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9963394A (zh) 一种闪断开关检测电路和智能灯具
CN115189585A (zh) 电源电路、电路控制方法、电源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189584A (zh) 电源电路、电路控制方法、电源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870063A (zh) 减少家用电器备用模式能量消耗的装置
CN211930498U (zh) 启动电路、串联谐振变换装置和开关电源
CN113690961A (zh) 储能装置及其电源供应方法
Jou et al. Novel line-interactiv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CN101741263A (zh) 绝缘型开关电源装置
US11496067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ith dual-mode control
CN115528790A (zh) 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490689B (zh) 降低待机功耗的控制方法、开关电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09022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upplying power
TWI829161B (zh) 儲能裝置及其電源供應方法
CN220570331U (zh) 电源输送装置、电源转换装置及光伏系统
CN116937958A (zh) 启动控制电路、电源适配器和启动控制方法
US11990837B2 (en) Power converter and power convers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18678542U (zh) 电池管理电路、供电电路及家电设备
US20230352970A1 (en) High efficiency control method for u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