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1000A -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1000A
CN113681000A CN202010424277.2A CN202010424277A CN113681000A CN 113681000 A CN113681000 A CN 113681000A CN 202010424277 A CN202010424277 A CN 202010424277A CN 113681000 A CN113681000 A CN 113681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sliding plate
height
standard
feed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42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1000B (zh
Inventor
刘锦荣
吴鹤
陈涛
王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42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1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1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1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1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1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14Closures
    • B22D41/22Closures sliding-gate type, i.e. having a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selective registry of their openings
    • B22D41/28Plates therefor
    • B22D41/34Supporting, fixing or center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中间包的水口部位处固定安装上水口托圈;在上水口托圈内固定安装上水口;在上水口的下端固定安装滑板机构;使用间隙量具验证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是否超出标准间隙,间隙量具具有钩针部,钩针部的直径为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标准间隙的最大值;若钩针部不能插入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则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若钩针部能插入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则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超标,则拆下滑板机构、并重新安装,直至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本申请确保上滑板和上水口之间的间隙达到标准要求,保障连铸中间包的生产顺利。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连铸中间包的上水口与滑板机构的安装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中间包在水口部位处安装有上水口、以及设置在上水口下端处的钢流控制机构。钢流控制机构通常为滑板机构或塞棒机构,其中,滑板机构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控流机构,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进一步地,滑板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滑板、中间滑板、以及下滑板,上滑板、中间滑板和下滑板都由机构框架固定,上滑板和上水口的下端相配合,且上滑板和上水口之间的间隙应严格满足要求。但上滑板和上水口之间的间隙会受安装工艺、操作手法等因素的影响,若上滑板和上水口之间的间隙超标,则导致滑板机构渗钢,严重时还会发生恶性漏钢事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能够确保上滑板和上水口之间的间隙达到标准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间包的水口部位处固定安装上水口托圈,并控制上水口托圈向下突出于中间包的下凸高度在标准高度范围内;
S2、在所述上水口托圈内固定安装上水口;
S3、在所述上水口的上端固定安装上水口座砖;
S4、在所述上水口的下端固定安装滑板机构,所述滑板机构中具有与上水口下端相配合的上滑板;
S5、使用间隙量具验证所述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是否超出标准间隙,所述间隙量具具有平直延伸且呈圆柱状的钩针部,所述钩针部的直径为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标准间隙的最大值;
使所述间隙量具的钩针部沿上水口和上滑板间的间隙旋转一圈,若所述钩针部不能插入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则所述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至此完成上水口和滑板机构的安装;若所述钩针部能插入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则所述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超标,则执行下述步骤S6;
S6、拆下所述滑板机构,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直至所述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上水口托圈固定前后、都使用高度量具验证上水口托圈向下突出于中间包的下凸高度是否在标准高度范围内;所述高度量具包括第一高度量具和第二高度量具,所述第一高度量具和第二高度量具都具有抵接横梁、从抵接横梁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的量臂、以及形成在抵接横梁和量臂之间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能够容置上水口托圈向下突出于中间包的这部分,所述第一高度量具的量臂高度为标准高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高度量具的量臂高度为标准高度范围内的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度量具和第二高度量具还都具有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抵接横梁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量具还包括手持部、以及连接在手持部和钩针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上水口的轴向上下延伸,所述钩针部垂直于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量具由钢丝弯折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高度范围为27~29mm。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间隙为1~3mm,所述钩针部的直径为3mm。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上水口和滑板机构安装完成后,能够将上水口和上滑板间的间隙严格控制在所要求的标准间隙内,确保上滑板和上水口之间的间隙达到标准要求,保障连铸中间包的生产顺利,也确保中间包后续上线使用安全,避免发生渗钢、漏钢事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中间包在水口部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步骤S1中上水口托圈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步骤S3中上水口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步骤S5中使用间隙量具验证上水口和上滑板之间的实际间隙是否超出标准间隙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间隙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第一高度量具和第二高度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中间包
11 水口部位
20 上水口
30 上水口托圈
40 上水口座砖
50 滑板机构
51 上滑板
52 中间滑板
53 下滑板
60 间隙量具
61 钩针部
62 手持部
63 连接部
71 第一高度量具
72 第二高度量具
73 抵接横梁
74 量臂
75 收容腔
76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中间包10的上水口20与上滑板51间隙的施工方法,用于中间包10水口部位11处上水口20和滑板机构50的安装施工工艺,使滑板机构50中上滑板51和上水口20之间的间隙达到标准要求。下述提供一种控制中间包10的上水口20与上滑板51间隙的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
首先,中间包10在其水口部位11处的结构如下:如图1所示,中间包10在其水口部位11处设有上水口20、上水口托圈30、上水口座砖40、以及滑板机构50,滑板机构50具有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上滑板51、中间滑板52和下滑板53;上水口托圈30固定安装于中间包10,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上水口20的下端固定在上水口托圈30内;上水口座砖40固设在上水口20的上端;滑板机构50中的上滑板51与上水口20的下端相配合、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基于上述中间包10在其水口部位11处的结构,本申请涉及的控制中间包10的上水口20与上滑板51间隙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如图2所示,在中间包10的水口部位11处固定安装上水口托圈30,并控制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在标准高度范围内,该标准高度范围为27~29mm。
步骤S2、如图3所示,在上水口托圈30内固定安装上水口20,并在上水口20的外周用捣打料填实。另外,上水口20安装之前,应确保上水口托圈30稳固,且把上水口托圈30中和上水口20相结合的部位处的残渣清理干净,从而顺利完成上水口20的安装。
步骤S3、在上水口20的上端固定安装上水口座砖40,在上水口座砖40的外周用捣打料填实。
步骤S4、在上水口20的下端固定安装组装好的滑板机构50,滑板机构50中具有与上水口20下端相配合的上滑板51,在滑板机构50中上滑板51上均匀涂抹滑板火泥,然后顶升安装滑板机构50,如图1所示。
步骤S5、使用间隙量具60验证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是否超出标准间隙,标准间隙为1~3mm;特别地,当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为27mm时,则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间的间隙为3mm;当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为29mm时,则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间的间隙为1mm。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间隙量具60具有平直延伸且呈圆柱状的钩针部61,钩针部61的直径为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标准间隙的最大值、为3mm。测量时,如图4所示,使间隙量具60的钩针部61沿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间的间隙旋转一圈,若钩针部61在任一点处都不能插入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则说明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未超出3mm,至此完成上水口20和滑板机构50的安装;若钩针部61在某一点处能插入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则说明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超标、超出3mm,则执行下述步骤S6。
步骤S6、拆下滑板53机构50,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即重新安装滑板机构50、并重新用间隙量具60验证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是否超出标准间隙,直至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
因此,本申请在上水口20和滑板机构50安装完成后,能够将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间的间隙严格控制在所要求的标准间隙内,确保上滑板51和上水口20之间的间隙达到标准要求,避免因滑板机构50在安装时的顶升而使上水口20上浮导致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超标,最终保障连铸中间包10的生产顺利,也确保中间包10后续上线使用安全,避免发生渗钢、漏钢事件。
较优地,如图5所示,间隙量具60还包括手持部62、以及连接在手持部62和钩针部61之间的连接部63,连接部63沿上水口20的轴向上下延伸,钩针部61垂直于连接部63。间隙量具60优选由一钢丝弯折而成。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中,在上水口托圈30固定前后、都使用高度量具验证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是否在标准高度范围内。高度量具包括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的结构相同、但尺寸大小有所不同。具体说,如图6所示,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都具有抵接横梁73、从抵接横梁73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的量臂74、以及形成在抵接横梁73和量臂74之间的收容腔75,抵接横梁73和两个量臂74构成凹字形结构,收容腔75能够容置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这部分,即两个量臂74间的间距应大于上水口托圈30的外径;特别地,第一高度量具71的量臂74高度为标准高度范围内的最小值、为27mm,第二高度量具72的量臂74高度为标准高度范围内的最大值、为29mm,量臂74的高度也是量臂74高出于抵接横梁73的高度。另外,两个量臂74间的间距为240mm。
在中间包10的水口部位11安装上水口托圈30时,先将上水口托圈30放置好,将第一高度量具71沿上水口托圈30的直径方向放置在上水口托圈30的外周、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并且在两个垂直的方向(比如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分别测量;若第一高度量具71的抵接横梁73抵接在上水口托圈30的下端、且第一高度量具71的量臂74的上端未抵接到中间包10的下端面,则说明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大于27mm。之后,将第二高度量具72沿上水口托圈30的直径方向放置在上水口托圈30的外周、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并且在两个垂直的方向(比如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分别测量;若第二高度量具72的量臂74的上端抵接在中间包10的下端面、但第二高度量具72的抵接横梁73未抵接在上水口托圈30的下端,而是第二高度量具72的抵接横梁73位于上水口托圈30的下方,则说明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小于29mm。因此,通过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的放置就可以控制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在27~29mm这一标准高度范围内,然后将上水口托圈30与中间包10焊接固定即可。焊接固定上水口托圈30后,再使用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验证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是否在27~29mm范围内。
本申请采用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能够直接、快速且方便地验证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是否在27~29mm范围内,测量过程不依赖于刻度尺,大大提高操作便捷度。同时,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且成本低。较优地,如图6所示,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还都具有把手76,把手76固定在抵接横梁73的下端面上,把手76便于握持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从而便于上述上水口托圈30的下凸高度的验证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间包(10)的水口部位(11)处固定安装上水口托圈(30),并控制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在标准高度范围内;
S2、在所述上水口托圈(30)内固定安装上水口(20);
S3、在所述上水口(20)的上端固定安装上水口座砖(40);
S4、在所述上水口(20)的下端固定安装滑板机构(50),所述滑板机构(50)中具有与上水口(20)下端相配合的上滑板(51);
S5、使用间隙量具(60)验证所述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是否超出标准间隙,所述间隙量具(60)具有平直延伸且呈圆柱状的钩针部(61),所述钩针部(61)的直径为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标准间隙的最大值;
使所述间隙量具(60)的钩针部(61)沿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间的间隙旋转一圈,若所述钩针部(61)不能插入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则所述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至此完成上水口(20)和滑板机构(50)的安装;若所述钩针部(61)能插入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则所述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超标,则执行下述步骤S6;
S6、拆下所述滑板机构(50),重复步骤S4和步骤S5,直至所述上水口(20)和上滑板(51)之间的实际间隙达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上水口托圈(30)固定前后、都使用高度量具验证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下凸高度是否在标准高度范围内;所述高度量具包括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所述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都具有抵接横梁(73)、从抵接横梁(73)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的量臂(74)、以及形成在抵接横梁(73)和量臂(74)之间的收容腔(75),所述收容腔(75)能够容置上水口托圈(30)向下突出于中间包(10)的这部分,所述第一高度量具(71)的量臂(74)高度为标准高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高度量具(72)的量臂(74)高度为标准高度范围内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量具(71)和第二高度量具(72)还都具有把手(76),所述把手(76)固定在抵接横梁(73)的下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量具(60)还包括手持部(62)、以及连接在手持部(62)和钩针部(61)之间的连接部(63),所述连接部(63)沿上水口(20)的轴向上下延伸,所述钩针部(61)垂直于连接部(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量具(60)由钢丝弯折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高度范围为27~2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间隙为1~3mm,所述钩针部(61)的直径为3mm。
CN202010424277.2A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681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4277.2A CN113681000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4277.2A CN113681000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1000A true CN113681000A (zh) 2021-11-23
CN113681000B CN113681000B (zh) 2024-03-19

Family

ID=7857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4277.2A Active CN113681000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100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5358A (ja) * 2004-11-19 2006-06-08 Toyota Motor Corp 環状ベルトの隙間測定装置
CN200995275Y (zh) * 2007-01-09 2007-12-26 鞍山热能滑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
CN201419241Y (zh) * 2009-05-30 2010-03-10 黄筠娣 钢包滑动水口机构
CN202263927U (zh) * 2011-10-17 2012-06-06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用于钢包上水口安装的定位装置
CN202582448U (zh) * 2012-05-23 2012-12-05 襄阳金民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塞尺
KR20130073589A (ko) * 2011-12-23 2013-07-03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턴디쉬의 침지 노즐 조립 장치
CN203132481U (zh) * 2013-04-09 2013-08-14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用转向架轴承外圈与挡键间隙的检测量具
CN204115630U (zh) * 2014-07-16 2015-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空调器风道间隙的检测工装
CN205373602U (zh) * 2016-01-28 2016-07-06 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装壳定位检验工具
CN207779299U (zh) * 2018-01-12 2018-08-2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下挡风板安装径向间隙测量工具
CN209877851U (zh) * 2019-05-16 2019-12-3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插入式旋转测量定转子空气间隙工具
CN110788315A (zh) * 2019-12-09 2020-02-14 徐富裕 一种连铸钢包开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5358A (ja) * 2004-11-19 2006-06-08 Toyota Motor Corp 環状ベルトの隙間測定装置
CN200995275Y (zh) * 2007-01-09 2007-12-26 鞍山热能滑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间包滑动水口机构
CN201419241Y (zh) * 2009-05-30 2010-03-10 黄筠娣 钢包滑动水口机构
CN202263927U (zh) * 2011-10-17 2012-06-06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用于钢包上水口安装的定位装置
KR20130073589A (ko) * 2011-12-23 2013-07-03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턴디쉬의 침지 노즐 조립 장치
CN202582448U (zh) * 2012-05-23 2012-12-05 襄阳金民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塞尺
CN203132481U (zh) * 2013-04-09 2013-08-14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用转向架轴承外圈与挡键间隙的检测量具
CN204115630U (zh) * 2014-07-16 2015-0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空调器风道间隙的检测工装
CN205373602U (zh) * 2016-01-28 2016-07-06 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装壳定位检验工具
CN207779299U (zh) * 2018-01-12 2018-08-2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下挡风板安装径向间隙测量工具
CN209877851U (zh) * 2019-05-16 2019-12-3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插入式旋转测量定转子空气间隙工具
CN110788315A (zh) * 2019-12-09 2020-02-14 徐富裕 一种连铸钢包开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1000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1000A (zh) 一种控制中间包的上水口与上滑板间隙的施工方法
EP292444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flow rate near liquid steel surface
JP4111408B2 (ja) 石英ガラス部材の曲げ加工機
CN108706858B (zh) 一种玻璃窑炉通道喉管安装和定位装置
CN105675406A (zh) 金属材料的高温弯曲检测方法
CN106088756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筒式钢制储罐液压提升倒装的方法
CN109322323A (zh) 一种大角度倾斜设备底板的安装方法
CN108817356A (zh) 一种熔铸设备
CN211178454U (zh) 一种高支模智能安全监控装置
CN213079649U (zh) 一种弯管机
CN204086654U (zh) 一种光机一体化碳化硅反射镜及系统
CN213195155U (zh) 一种全自动弯管机高精度送料折弯机构的折弯组件
CN212843442U (zh) 玻璃弯曲度厚度自动测试仪
CN209513460U (zh) 一种栓钉焊试样弯曲试验装置
CN104947707B (zh) 一种水平预埋件安装方法
JP2019069453A (ja) ラドル給湯装置およびラドル給湯制御方法
CN210712529U (zh) 异型墩柱钢筋骨架异形段定位设备
CN114182768A (zh) 一种桩基桩顶砼标高检测装置
CN208748530U (zh) 预制立柱或盖梁拼装用的调节夹片及其拼装结构
CN207487684U (zh) 一种用于模板垂直度检测的线坠结构
CN214078641U (zh) 锚固钉手工制作工具
CN207570437U (zh) 一种化工设备上液位计安装定位装置
CN212451479U (zh) 一种高炉炉壳直径测控装置
CN218564597U (zh) 一种冷热水管固定卡箍和冷热水管结构
KR102152119B1 (ko) 센서홀을 형성하기 위한 프레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