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264A -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264A
CN113676264A CN202110886881.1A CN202110886881A CN113676264A CN 113676264 A CN113676264 A CN 113676264A CN 202110886881 A CN202110886881 A CN 202110886881A CN 113676264 A CN113676264 A CN 113676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satellite
simulator
terminal
link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68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6264B (zh
Inventor
李侠宇
马玉娟
柳明
刘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to CN2021108868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6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6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0082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 H04B17/0087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or channel si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通过射频线缆分别在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建立连接,并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装置、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关站、卫星通信载荷和用户终端组成,是一种利用卫星通信载荷作为通信载体,实现地面和空中、地面和地面通信的有效手段。它能够为陆地、海洋和天空等各类用户提供信息网络服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通常,将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通信链路称为用户链路,将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通信链路称为馈电链路,由于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存在例如信号衰落、时延、多径、多普勒效应等多种信道特征,并且会出现风雨雷电等各种极端天气,使得信道环境对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影响巨大。所以,设计卫星通信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信道环境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从而需要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现有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需要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利用在轨试验卫星传输卫星与终端、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信号,进而对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测试。由于发射试验卫星的价格高昂,进而对卫星通信性能的测试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以降低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终端模拟器和终端射频装置;所述终端模拟器用于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所述终端射频装置设置有终端天线,所述终端射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终端天线发送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卫星通信载荷,所述卫星通信载荷包括卫星模拟器和卫星射频装置;所述卫星模拟器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所述卫星射频装置设置有卫星天线,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卫星天线接收发送给所述卫星通信载荷的信号和发送通过所述卫星模拟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所述信关站,所述信关站包括信关站模拟器和信关站射频装置;所述信关站模拟器用于生成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所述信关站的信号;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设置有射频接口;用户链路,所述用户链路包括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链路信道;馈电链路,所述馈电链路包括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馈电链路信道;第一射频线缆,所述第一射频线缆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终端射频装置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第二射频线缆,所述第二射频线缆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与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第三射频线缆,所述第三射频线缆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卫星射频装置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第四射频线缆,所述第四射频线缆被配置为将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与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的射频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根据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根据预设的用户链路信道参数模拟用户链路信道;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根据预设的馈电链路信道参数模拟馈电链路信道;所述第一射频线缆用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所述第二射频线缆用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与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第三射频线缆用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与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所述第四射频线缆用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与所述信关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在所述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信关站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或,在所述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包括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射频线缆分别在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建立连接,并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信关站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终端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01,卫星通信载荷102,信关站103,用户链路104,馈电链路105,第一射频线缆106,第二射频线缆107,第三射频线缆108和第四射频线缆109。用户终端101包括终端模拟器和终端射频装置;终端模拟器用于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终端射频装置设置有终端天线,终端射频装置用于通过终端天线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信号。卫星通信载荷102包括卫星模拟器和卫星射频装置;卫星模拟器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卫星射频装置设置有卫星天线,卫星射频装置用于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发送给卫星通信载荷的信号和发送通过卫星模拟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信关站103包括信关站模拟器和信关站射频装置;信关站模拟器用于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信关站射频装置用于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信关站的信号;信关站射频装置设置有射频接口。用户链路104包括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卫星通信载荷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链路信道。馈电链路105包括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馈电链路信道。第一射频线缆106被配置为连接终端射频装置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第二射频线缆107被配置为连接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与卫星射频装置。第三射频线缆108被配置为连接卫星射频装置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第四射频线缆109被配置为将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与信关站射频装置的射频接口连接。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通过射频线缆分别在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建立连接,并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
可选地,信关站射频装置设置有可拆卸的抛物面天线,该抛物面天线连接信关站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与信关站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连接的抛物面天线,将该射频端口通过第四射频线缆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使得信关站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进行连接,进而建立卫星通信系统。
可选地,在终端射频装置的终端天线为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终端射频装置还设置有射频端口,终端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第一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射频装置的终端天线为可拆卸天线,例如抛物面天线、全向天线等,终端天线连接终端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拆卸与终端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连接的终端天线,并将终端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第一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使得用户终端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进行信号传输,进而建立卫星通信系统。
可选地,在终端射频装置的终端天线为不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还包括:终端暗室,用户终端设置于终端暗室内;终端射频装置还设置有第一收发天线;第一收发天线用于与终端天线进行信号传输;第一收发天线通过第一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射频装置设置的终端天线为不可拆卸天线,例如相控阵天线。将用户终端设置于终端暗室内,通过终端射频装置的第一收发天线与终端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并将第一收发天线通过第一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进行连接,从而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解决了由于终端射频装置的终端天线无法拆卸,使得用户终端无法通过射频端口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进行信号传输的问题。
可选地,在终端天线为相控阵天线的情况下,终端天线通过控制该终端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改变信号的传播方向。这样,不需要通过改变终端天线的物理方向来改变其信号传播方向,便于终端天线与第一收发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地,终端暗室为由金属屏蔽体和吸波材料组建的空间,能够隔绝外界电磁波,并且不产生空间内的信号反射。这样,在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在该终端暗室内的用户终端能够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杂波干扰,并且减少在终端暗室内的信号反射,提高测试精度。
可选地,第一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或多组收发天线。
可选地,在第一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该组收发天线固定在终端暗室内壁的预设位置。
可选地,在第一收发天线为多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各组收发天线分别固定在其终端暗室内壁的不同位置。这样,通过不同位置的收发天线来测试终端天线与其之间的通信性能,扩大测试范围,并且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第一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终端暗室内壁设置有第一二维导轨,第一二维导轨上设置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通过可程控电机在第一二维导轨的横向导轨、纵向导轨进行移动,第一收发天线固定在活动装置上。这样,使得第一收发天线在第一二维导轨的活动范围内进行自由移动,以测试不同位置的第一收发天线与终端天线之间的通信性能,扩大测试范围,并且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卫星射频装置的卫星天线为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卫星射频装置还设置有射频端口,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第二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第三射频线缆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卫星射频装置的卫星天线为可拆卸天线,例如抛物面天线、全向天线等,卫星天线连接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拆卸与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连接的卫星天线,并将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第二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并将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第三射频线缆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使得卫星通信载荷分别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进行信号传输,进而建立卫星通信系统。
可选地,在卫星射频装置的卫星天线为不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还包括:卫星暗室,卫星通信载荷设置于卫星暗室内;卫星射频装置还包括第二收发天线和第三收发天线;第二收发天线和第三收发天线用于与卫星天线进行通信;第二收发天线通过第二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第三收发天线通过第三射频线缆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卫星射频装置设置的卫星天线为不可拆卸天线,例如相控阵天线。将卫星通信载荷设置于卫星暗室内,通过第二收发天线、第三收发天线分别与卫星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将第二收发天线通过第二射频线缆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并将第三收发天线通过第三射频线缆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从而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解决了由于卫星射频装置的卫星天线无法拆卸,使得卫星通信载荷无法通过射频端口分别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进行信号传输的问题。
可选地,在卫星天线为相控阵天线的情况下,卫星天线通过控制该卫星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改变信号的传播方向。这样,不需要通过改变卫星天线的物理方向来改变其信号传播方向,便于卫星天线分别与第二收发天线、第三收发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地,卫星暗室为由金属屏蔽体和吸波材料组建的空间,能够隔绝外界电磁波,并且不产生空间内的信号反射。这样,在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在该卫星暗室内的卫星通信载荷能够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杂波干扰,并且减少在卫星暗室内的信号反射,提高测试精度。
可选地,第二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或多组收发天线。
可选地,在第二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该组收发天线固定在卫星暗室内壁的预设位置。
可选地,在第二收发天线为多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各组收发天线分别固定在其卫星暗室内壁的不同位置。这样,通过不同位置的收发天线来测试卫星天线与其之间的通信性能,扩大测试范围,并且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第二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卫星暗室内壁设置有第二二维导轨,第二二维导轨上设置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通过可程控电机在第二二维导轨的横向导轨、纵向导轨进行移动,第二收发天线固定在活动装置上。这样,使得第二收发天线在第二二维导轨的活动范围内进行自由移动,以测试不同位置的第二收发天线与卫星天线之间的通信性能,扩大测试范围,并且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地,第三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或多组收发天线。
可选地,在第三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该组收发天线固定在预设卫星暗室内壁位置。
可选地,在第三收发天线为多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各组收发天线分别固定在其卫星暗室内壁的不同位置。这样,通过不同位置的收发天线来测试卫星天线与其之间的通信性能,扩大测试范围,并且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第三收发天线为一组收发天线的情况下,卫星暗室内壁设置有第三二维导轨,第三二维导轨上设置有活动装置,活动装置通过可程控电机在第三二维导轨的横向导轨、纵向导轨进行移动,第三收发天线固定在活动装置上。这样,使得第三收发天线在第三二维导轨的活动范围内进行自由移动,以测试不同位置的第三收发天线与卫星天线之间的通信性能,扩大测试范围,并且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包括用户终端201,卫星通信载荷202,信关站203,用户链路204,馈电链路205,第一射频线缆206,第二射频线缆207,第三射频线缆208,第四射频线缆209,终端暗室210和卫星暗室211。用户终端201包括终端模拟器,终端射频装置;终端模拟器用于生成反向链路信号;终端射频装置设置有终端天线和第一收发天线;终端射频装置用于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信号。卫星通信载荷202包括卫星模拟器和卫星射频装置;卫星模拟器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卫星射频装置设置有卫星天线、第二收发天线和第三收发天线;卫星射频装置用于接收发送给卫星通信载荷的信号和发送通过卫星模拟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信关站203包括信关站模拟器和信关站射频装置;信关站模拟器用于生成前向链路信号;信关站射频装置用于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信关站的信号;信关站射频装置设置有射频接口。用户链路204包括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卫星通信载荷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链路信道。馈电链路205包括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馈电链路信道。第一射频线缆206被配置为连接终端射频装置与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第二射频线缆207被配置为连接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与卫星射频装置。第三射频线缆208被配置为连接卫星射频装置与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第四射频线缆209被配置为将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与信关站射频装置的射频接口连接。终端暗室210,用户终端设置于终端暗室内。卫星暗室211,卫星通信载荷设置于终端暗室内。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通过射频线缆分别在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信关站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建立连接,并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并且,通过该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建立语音、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不同的卫星通信场景,在不同场景下模拟注册、激活、寻呼、随机接入等不同的协议流程,并对这些流程中的系统性能开展验证,扩大了该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适用范围。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实现,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根据预设的用户链路信道参数模拟用户链路信道;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根据预设的馈电链路信道参数模拟馈电链路信道;
步骤S302,第一射频线缆用于用户链路信道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第二射频线缆用于用户链路信道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信号传输;第三射频线缆用于馈电链路信道与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信号传输;第四射频线缆用于馈电链路信道与信关站之间的信号传输;
步骤S303,在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信关站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或,在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实现,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并通过射频线缆进行信号传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用户终端的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的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获取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
可选地,用户链路信道参数包括用户链路信道特性和用户链路环境参数;其中,用户链路信道特性包括传播时延、时延变化率、多普勒频移、多普勒码偏、自由空间损耗、大气吸收、云雨衰落、多径衰落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链路环境参数包括轨道高度、载波频段,波束特性、天气、地理环境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用户链路信道包括第一子信道和第二子信道;所述第一子信道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并输出给卫星通信载荷;所述第二子信道用于接收卫星通信载荷发送的信号并输出给用户终端。
可选地,馈电链路信道参数包括馈电链路信道特性和馈电链路环境参数;其中,馈电链路信道特性包括传播时延、时延变化率、多普勒频移、多普勒码偏、自由空间损耗、大气吸收、云雨衰落、多径衰落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馈电链路环境参数包括轨道高度、载波频段,波束特性、天气、地理环境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馈电链路信道包括第三子信道和第四子信道;所述第三子信道用于接收信关站发送的信号并输出给卫星通信载荷;所述第四子信道用于接收卫星通信载荷发送的信号并输出给信关站。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信关站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终端模拟器根据预设的终端业务参数生成第一反向链路信号;
步骤S402,终端模拟器通过终端射频装置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
步骤S403,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将第一反向链路信号输入用户链路信道,获得第二反向链路信号;
步骤S404,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第二反向链路信号给卫星模拟器;
步骤S405,卫星模拟器通过卫星射频装置接收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的第二反向链路信号,对第二反向链路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获得第三反向链路信号;
步骤S406,卫星模拟器通过卫星射频装置发送第三反向链路信号给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
步骤S407,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卫星模拟器发送的第三反向链路信号,将第三反向链路信号输入馈电链路信道,获得第四反向链路信号;
步骤S408,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第四反向链路信号给信关站射频装置;
步骤S409,信关站射频装置接收第四反向链路信号。
可选地,终端业务参数包括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的通信速率、随机接入成功率、语音通话质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信号处理包括去噪、变频、信号放大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在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信关站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包括:在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信关站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接收终端模拟器生成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与信关站射频装置接收到的第四反向链路信号;通过服务器对终端模拟器生成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与信关站射频装置接收到的第四反向链路信号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终端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1,信关站模拟器根据预设的信关站业务参数生成第一前向链路信号;
步骤S502,信关站模拟器通过信关站射频装置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
步骤S503,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将第一前向链路信号输入馈电链路信道,获得第二前向链路信号;
步骤S504,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第二前向链路信号给卫星模拟器;
步骤S505,卫星模拟器通过卫星射频装置接收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的第二前向链路信号,将第二前向链路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获得第三前向链路信号;
步骤S506,卫星模拟器通过卫星射频装置发送第三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
步骤S507,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卫星模拟器发送的第三前向链路信号,将第三前向链路信号输入用户链路信道,获得第四前向链路信号;
步骤S508,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第四前向链路信号至终端射频装置;
步骤S509,终端射频装置接收第四前向链路信号。
可选地,信关站业务参数包括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的通信速率、随机接入成功率、语音通话质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信号处理包括去噪、变频、信号放大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在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包括:在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接收信关站模拟器生成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与终端射频装置接收到的第四前向链路信号;通过服务器对信关站模拟器生成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与终端射频装置接收到的第四前向链路信号进行对比,获得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
结合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00和存储器(memory)6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02和总线603。其中,处理器600、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00可以调用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6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存储器6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并通过射频线缆进行信号传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用户终端的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的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获取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包含上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可选地,该设备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服务器等。该设备通过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和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分别模拟用户链路和馈电链路的传输信道,并通过射频线缆进行信号传输,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进而通过用户终端的终端模拟器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或通过信关站的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以获取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通过发射在轨试验卫星建立卫星通信系统,降低了对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终端模拟器和终端射频装置;所述终端模拟器用于生成发送给信关站的第一反向链路信号;所述终端射频装置设置有终端天线,所述终端射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终端天线发送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信号;
卫星通信载荷,所述卫星通信载荷包括卫星模拟器和卫星射频装置;所述卫星模拟器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所述卫星射频装置设置有卫星天线,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卫星天线接收发送给所述卫星通信载荷的信号和发送通过所述卫星模拟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信关站,所述信关站包括信关站模拟器和信关站射频装置;所述信关站模拟器用于生成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前向链路信号;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和接收发送给所述信关站的信号;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设置有射频接口;
用户链路,所述用户链路包括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链路信道;
馈电链路,所述馈电链路包括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馈电链路信道;
第一射频线缆,所述第一射频线缆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终端射频装置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
第二射频线缆,所述第二射频线缆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与所述卫星射频装置;
第三射频线缆,所述第三射频线缆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卫星射频装置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
第四射频线缆,所述第四射频线缆被配置为将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与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的射频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射频装置的终端天线为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射频装置还设置有射频端口,所述终端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线缆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射频装置的终端天线为不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还包括:
终端暗室,所述用户终端设置于所述终端暗室内;
所述终端射频装置还设置有第一收发天线;所述第一收发天线用于与所述终端天线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第一收发天线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线缆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的卫星天线为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所述卫星射频装置还设置有射频端口,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所述第二射频线缆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的射频端口通过所述第三射频线缆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卫星射频装置的卫星天线为不可拆卸天线的情况下,还包括:
卫星暗室,所述卫星通信载荷设置于所述卫星暗室内;
所述卫星射频装置还包括第二收发天线和第三收发天线;所述第二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三收发天线用于与卫星天线进行通信;
第二收发天线通过所述第二射频线缆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所述第三收发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射频线缆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连接。
6.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根据预设的用户链路信道参数模拟用户链路信道;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根据预设的馈电链路信道参数模拟馈电链路信道;
所述第一射频线缆用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所述第二射频线缆用于所述用户链路信道与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第三射频线缆用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与所述卫星通信载荷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所述第四射频线缆用于所述馈电链路信道与所述信关站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所述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信关站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或,在所述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对应的对比结果,以实现对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信关站,包括:
所述终端模拟器根据预设的终端业务参数生成第一反向链路信号;
所述终端模拟器通过所述终端射频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
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将所述第一反向链路信号输入所述用户链路信道,获得第二反向链路信号;
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二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卫星模拟器;
所述卫星模拟器通过所述卫星射频装置接收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的第二反向链路信号,对所述第二反向链路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获得第三反向链路信号;
所述卫星模拟器通过所述卫星射频装置发送所述第三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
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卫星模拟器发送的第三反向链路信号,将所述第三反向链路信号输入所述馈电链路信道,获得第四反向链路信号;
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四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
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接收第四反向链路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关站模拟器生成并发送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所述信关站模拟器根据预设的信关站业务参数生成第一前向链路信号;
所述信关站模拟器通过所述信关站射频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
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将所述第一前向链路信号输入所述馈电链路信道,获得第二前向链路信号;
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二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卫星模拟器;
所述卫星模拟器通过所述卫星射频装置接收所述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的第二前向链路信号,将所述第二前向链路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获得第三前向链路信号;
所述卫星模拟器通过所述卫星射频装置发送所述第三前向链路信号给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
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所述卫星模拟器发送的第三前向链路信号,将所述第三前向链路信号输入所述用户链路信道,获得第四前向链路信号;
所述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四前向链路信号至所述终端射频装置;
所述终端射频装置接收所述第四前向链路信号。
9.一种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装置。
CN202110886881.1A 2021-08-03 2021-08-03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Active CN113676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6881.1A CN113676264B (zh) 2021-08-03 2021-08-03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6881.1A CN113676264B (zh) 2021-08-03 2021-08-03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264A true CN113676264A (zh) 2021-11-19
CN113676264B CN113676264B (zh) 2023-06-30

Family

ID=7854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6881.1A Active CN113676264B (zh) 2021-08-03 2021-08-03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62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225A (zh) * 2021-11-30 2022-01-14 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道天线综合指标测试系统
CN114389731A (zh) * 2022-01-19 2022-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通信卫星自动化在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401054A (zh) * 2022-01-17 2022-0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96部队 一种卫星地面站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2481A (en) * 1995-06-06 1997-01-07 Globalstar L.P. Multiple satellite repeater capacity loading with multiple spread spectrum gateway antennas
EP2110967A1 (en) * 2008-04-18 2009-10-21 Astrium Limited Modular digit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payloads
CN101795152A (zh) * 2010-01-15 2010-08-04 清华大学 前向链路基于sc-ofdma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CN106850084A (zh) * 2016-12-12 2017-06-1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制式的移动卫星通信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
CN112019253A (zh) * 2020-08-10 2020-12-01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地面线馈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2187419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一种针对卫星通信的新型harq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2481A (en) * 1995-06-06 1997-01-07 Globalstar L.P. Multiple satellite repeater capacity loading with multiple spread spectrum gateway antennas
EP2110967A1 (en) * 2008-04-18 2009-10-21 Astrium Limited Modular digit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payloads
CN101795152A (zh) * 2010-01-15 2010-08-04 清华大学 前向链路基于sc-ofdma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CN106850084A (zh) * 2016-12-12 2017-06-1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制式的移动卫星通信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
CN112019253A (zh) * 2020-08-10 2020-12-01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轨卫星通信的地面线馈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2187419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一种针对卫星通信的新型harq传输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海峰: "基于LTE的卫星移动通信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225A (zh) * 2021-11-30 2022-01-14 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道天线综合指标测试系统
CN114401054A (zh) * 2022-01-17 2022-0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96部队 一种卫星地面站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4401054B (zh) * 2022-01-17 2024-0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96部队 一种卫星地面站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4389731A (zh) * 2022-01-19 2022-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通信卫星自动化在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389731B (zh) * 2022-01-19 2022-09-23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通信卫星自动化在轨测试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264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6264B (zh)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设备
US11545737B2 (e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platforms
US20220240305A1 (en) Smart repeater systems
CN104660311A (zh) 一种波束赋形方法、确定初始波束索引集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94512B (zh) 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信道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3839722B (zh) 用于测试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系统及方法、装置
CN111246492B (zh) 一种网络架构及资源配置方法
CN107819527A (zh) 一种大规模天线基站设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Leak et al. Distributed transmit beamforming expanding the capacity and range of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WO20170763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rge scal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beamforming
CN108736939A (zh) 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设备
CN115053498A (zh) 预测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4665148B2 (ja) 通信環境を模擬する模擬装置
KR101819318B1 (ko) 제한된 채널 피드백 환경에서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의 효율적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1465682A (zh) 信号接收方法、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接收和发射装置
JP3817558B2 (ja) フェージングシミュレータ
CN113726390A (zh) 基于可重构反射超表面的能量效率最大化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475396A (zh) 全双工通信中有用信号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26389A (zh) 基于可重构反射超表面的无小区组网系统及方法
CN214851221U (zh) 基于5g模组的开发板
KR20230134952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빔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59334A (ko) 송신안테나 모델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모델링 장치
CN105812036A (zh) 一种非时变 mimo 系统的波束赋形实现方法
Dupleich et al. Influence of spatial‐wideband effects in evaluation of mm‐wave communications
CN117221051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