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4714B -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4714B
CN113674714B CN202110970188.2A CN202110970188A CN113674714B CN 113674714 B CN113674714 B CN 113674714B CN 202110970188 A CN202110970188 A CN 202110970188A CN 113674714 B CN113674714 B CN 113674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p
chip
circuit board
films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01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4714A (zh
Inventor
耿伟彪
冯天一
任璟睿
张玉佳
盖欣
罗雯倩
田雪
贾媛
韩天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01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4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4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4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连接源极驱动电路覆晶薄膜,设置有第一电源;覆晶薄膜包括第一覆晶薄膜和第二覆晶薄膜;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连接,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电路;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和/或,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应用本发明的驱动电路板,CEDS接口产品能够满足竖向切割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标牌、游戏机、商超零售、轨道交通等领域通常需要各种各样尺寸的显示屏,为了降低显示屏的制作成本,通常会采用将已经制作完成的大尺寸的显示屏进行切割,以形成不同尺寸要求的显示屏,早期显示屏切割均为横向切割,但是随着显示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产生了竖向切割屏幕的需求,竖向切割受限因素较多,如显示面板必须是双边驱动(栅极驱动电路需要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以及时序控制器电路(TCON IC)和源极驱动电路(Source IC)之间的信号接口切割后需要能正常使用。
目前电视(TV)类显示模组中,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源极驱动电路之间常用的信号接口为CEDS(Clock Embedded Differential Signal,时钟嵌入差分信号)和USIT(UnifiedStandard Interface for TV,电视统一标准接口),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CEDS接口产品竖向切割后,接口握手信号LOCK信号无法正常反馈给TCON IC,TCON IC无法输出有效显示信号,进而会导致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CEDS接口TV类产品竖向切割后会导致显示异常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设置有第一电源;所述覆晶薄膜包括第一组覆晶薄膜和第二组覆晶薄膜,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覆晶薄膜;
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连接,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和/或,所述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导通。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每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拨码开关、第二拨码开关和拨码开关组,所述拨码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三拨码开关;
所述第一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拨码开关的一端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拨码开关、所述第二拨码开关和所述第三拨码开关并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拨码开关和第二拨码开关;所述第一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值相等。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驱动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
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电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绑定;
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子电路板和第二子电路板;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子电路板,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连接;
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中,至少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且绑定有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覆晶薄膜包括第一组覆晶薄膜和第二组覆晶薄膜,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覆晶薄膜;
制作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覆晶薄膜连接,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制作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电路,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和/或,所述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
可选的,制作第二电路板之后,还包括:沿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形成预设尺寸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形成预设尺寸的第一子电路板和第二子电路板;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个数为两个;
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导通;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绑定;
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连接;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中,至少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剩余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绑定,剩余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与所述控制电路断开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板,第一电源与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和/或,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因此,当采用该驱动电路板驱动的显示面板被竖向切割后,在第一组覆晶薄膜传输的LOCK信号仍然能正常反馈给时序控制器电路,在第二组覆晶薄膜传输的LOCK信号也能够正常反馈给时序控制器电路,时序控制器电路能够分别输出有效显示信号,从而使得竖向切割后形成的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进而能够满足市场及客户端多样化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板及该驱动电路板包括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电路板及该驱动电路板包括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2竖向切割后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于1/2竖向切割后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介绍如下:
1-驱动电路板;2-显示面板;3-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5-覆晶薄膜;6-连接器
21-第一显示面板;22-第二显示面板;31-第一子电路板;32-第二子电路板;33-第一电源;41-第二电源;42-控制电路;43-时序控制器电路;421-第一拨码开关;422-第二拨码开关;423-拨码开关组;51-第一组覆晶薄膜;52-第二组覆晶薄;511-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2-第二个第一覆晶薄膜;513-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21-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2-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3-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目前TV类显示模组中,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源极驱动电路之间常用的信号接口为CEDS和USIT,两种接口的控制信号及握手机制不同,CEDS接口握手信号是LOCK信号,USIT接口握手信号是SRF信号,两者均用于实时监视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源极驱动电路之间的握手状态,当监视到异常信号后,握手信号电压被接收端源极驱动电路由高电平拉低为低电平,告诉信号发送端时序控制器电路信号发送出现异常,需要重新发送正确的信号,可以保证显示模组不出现异常显示内容。
现有技术中,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覆晶薄膜(S-COF),对于USIT接口的控制信号SRF信号,SRF信号在各个S-COF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当有某一个S-COF的SRF信号断开的时候,并不会影响时序控制器输出给其它S-COF的SRF信号,因此,USIT接口产品在竖向切割后仍然可以正常点亮使用。
而对于CEDS接口的控制信号LOCK信号,LOCK信号在各个S-COF之间并非是独立的,LOCK信号是一个闭环反馈回路,一端与电源端连接,被上拉到高电平,然后串联所有的S-COF后,从另一端反馈至时序控制器电路,只有当时序控制器电路接收到高电平的时候,才会正常输出有效显示信号,因此,CEDS接口产品在竖向切割后,LOCK信号的闭环反馈回路被切断,LOCK信号无法正常反馈给TCON IC,TCON IC无法输出有效显示信号,进而会导致显示异常。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CEDS接口产品竖向切割后会导致显示异常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使得CEDS接口产品在竖向切割后,LOCK信号仍然能形成反馈给TCON IC的闭环反馈回路。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板1,驱动电路板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驱动电路板1用于驱动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路板3和第二电路板4。第一电路板3与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5连接,设置有第一电源33,覆晶薄膜5包括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第二组覆晶薄膜52,第一组覆晶薄膜51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覆晶薄膜,第二组覆晶薄膜52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覆晶薄膜,具体地,第一组覆晶薄膜51包括依次级联的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第二个第一覆晶薄膜512和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第二组覆晶薄膜52包括依次级联的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和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
继续参考图1所示,第二电路板4与第一电路板3连接(具体地,通过连接器6完成连接),包括控制电路42和时序控制器电路43;第一电源33与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的输入端连接,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连接,时序控制器电路43与控制电路42连接;控制电路42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导通,以及控制电路42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导通;时序控制器电路43与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图1所示设置方式,还可以单独设置控制电路42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连接或单独设置控制电路42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级联具体指在源极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上(如图1中从右向左的方向),上一个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下一个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即可以认为所有的第一覆晶薄膜串联连接,所有的第二覆晶薄膜串联连接,第一覆晶薄膜具体的串联连接方式,以及第二覆晶薄膜具体的串联连接方式均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覆晶薄膜5的个数不限于图1中的6个,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6个覆晶薄膜5为例进行介绍,实际设计时,可以设计不同个数的覆晶薄膜5,例如50英寸的电视设计的覆晶薄膜5的个数为12个。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电路板4还设置有第二电源41,第二电源41与控制电路42连接;控制电路42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得第二电源41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的连接线及二者与控制电路的连接线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设置,保证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连接,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可以通过控制电路42连接时序控制器43,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可以通过控制电路42连接第二电源41即可。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板,第一电源33与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的输入端连接,时序控制器电路43与控制电路42连接;控制电路42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导通,和/或,控制电路42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导通;时序控制器电路43与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的输出端连接,因此,当采用该驱动电路板驱动的显示面板被竖向切割后,在第一组覆晶薄膜传输的LOCK信号仍然能正常反馈给时序控制器电路,在第二组覆晶薄膜传输的LOCK信号也能够正常反馈给时序控制器电路,时序控制器电路能够分别输出有效显示信号,从而使得竖向切割后形成的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进而能够满足市场及客户端多样化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控制电路42分别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外每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42还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导通;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得每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均能够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导通,以满足多种竖向切割的需要,如竖向切割位置在显示面板中心线左侧的设置位置(该种切割方式将在后面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42包括第一拨码开关421、第二拨码开关422和拨码开关组423,拨码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三拨码开关;第一拨码开关421的一端与第二电源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拨码开关422的一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连接,另一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拨码开关的一端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外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连接。基于此,客户端人员可方便控制第一拨码开关421、第二拨码开关422、第三拨码开关的开关状态以控制第二电源41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的连接状态、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的连接状态、以及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外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的连接状态。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具体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3个第一覆晶薄膜(如图中的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第二个第一覆晶薄膜512和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3个第二覆晶薄膜(如图中的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和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此时拨码开关组423有两个第三拨码开关S1和S2,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出端与第三拨码开关S1连接,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的输出端与第三拨码开关S2连接,所有第三拨码开关另一端均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连接。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类型开关,只要能达到控制电路开关的目的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采用拨码开关是为了使得客户端人员可以方便操作。
可选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拨码开关421、第二拨码开关422和第三拨码开关并联连接,即各个拨码开关间的控制互不影响。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42包括第一拨码开关421和第二拨码开关422,第一拨码开关421的一端与第二电源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拨码开关422的一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连接。其中控制电路42仅设置两个拨码开关,分别用于控制第二电源42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的连接状态,以及控制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的连接状态,采用该驱动电路板驱动的显示产品可以实现1/2竖向切割使用,并且由于设置的拨码开关数目少,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减少控制电路对第二电路板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源33和第二电源41的电压值相等,例如第一电源33和第二电源41的电压值可以为1.8伏(V),具体设计时,第一电源33和第二电源41与现有技术的电源设计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电路板,显示面板绑定有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第一电路板与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连接,具体地,覆晶薄膜绑定在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具体绑定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可以为竖向切割前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竖向切割后形成的预定尺寸的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时,对显示面板的竖向切割方式可以包括沿着显示面板中心线切割(即1/2切割)的切割方式,也可以包括沿着预设切割线切割(与显示面板中心线不重叠,即小于1/2切割)的切割方式。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2为竖向切割前的大尺寸显示面板时,如图4所示,第一组覆晶薄膜51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第二组覆晶薄膜52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显示面板2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第二组覆晶薄膜52绑定;第一电路板3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第二组覆晶薄膜52连接;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输入端与第一电源33连接,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42连接,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42连接,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连接。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为经过1/2竖向切割后形成的显示面板时,如图5所示,第一组覆晶薄膜51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第二组覆晶薄膜52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驱动电路板包括两个第二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4包括第二电源41,显示面板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第一显示面板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隔开的具体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第一显示面板2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绑定,第二显示面板22与第二组覆晶薄膜52绑定,显示面板与覆晶薄膜的具体绑定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5所示,第一电路板3包括第一子电路板31和第二子电路板32,第一子电路板31和第二子电路板32隔开设置,第一子电路板3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连接,第二子电路板32与第二组覆晶薄膜52连接,第一子电路板31与其中一个第二电路板4连接;第二子电路板32与另一个第二电路板4连接,第一显示面板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的具体工作过程将在下面的方法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在又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为经过小于1/2竖向切割后形成的显示面板时,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采用这种切割方式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由于第二显示面板22切割后无法点亮,因此需要丢弃,最终仅保留第一显示面板21,同时,在切割过程中,第一电路板3切割后形成第一子电路板31和第二子电路板32,第二子电路板32同样需要丢弃,本申请实施例中保留的第一显示面板2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部分第二覆晶薄膜(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和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绑定;第一子电路板3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部分第二覆晶薄膜(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和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连接,与第一子电路板31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中,至少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即第二覆晶薄膜522)与控制电路42连接,该第一显示面板21的具体工作过程将在下面的方法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由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了上述的显示模组,使得该显示装置具有与显示模组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该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不再重复赘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等显示装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制作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且绑定有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覆晶薄膜包括第一组覆晶薄膜和第二组覆晶薄膜,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覆晶薄膜,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覆晶薄膜;
S102、制作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覆晶薄膜连接,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源与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S103、制作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连接,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电路,时序控制器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和/或,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均可以为GOA电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设置能够使得显示面板采用双边驱动的驱动方式,以使得显示面板竖向切割后,仍然能够完成对栅极线的扫描,GOA电路的具体双边驱动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制作第二电路板还可以选择设置第二电源,第二电源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得第二电源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导通,并使得第二电路板同时有: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外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以该种结构量产的第二电路板可以适用于本申请提供的任意显示模组,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实施例对照S103制作第二电路板的方法选择性制造第二电路板。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在制作第二电路板之后,还包括:沿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显示面板和第一电路板,使得显示面板形成预设尺寸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第一电路板形成预设尺寸的第一子电路板和第二子电路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时,预设的切割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如该位置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中心线的位置,也可以位于中心线一侧的某一位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对显示面板沿该显示面板的中心线进行切割时,切割后形成第一显示面板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面板2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绑定,第二显示面板22与第二组覆晶薄膜52绑定;第一子电路板3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连接,第二子电路板32与第二组覆晶薄膜52连接;包括两个第二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4包括第二电源41,第一子电路板31与其中一个第二电路板4连接;第二子电路板32与另一个第二电路板4连接。
继续参阅图5所示,记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1,第二个第一覆晶薄膜512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2,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3,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4,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5,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6,当进行1/2切割后,第一显示面板21点亮的时候,通过闭合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的输出端连接的拨码开关(与第一子电路板31连接的第二电路板4上的拨码开关),使LOCK3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输入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进行LOCK信号检测,这样可使第一显示面板21的LOCK信号形成闭环反馈,正常点亮第一显示面板21;第二显示面板22点亮的时候,通过闭合与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连接的拨码开关(与第二子电路板32连接的第二电路板4上的拨码开关),使第二覆晶薄膜52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41连通,作为LOCK信号输入高电平,且LOCK6信号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连接,这样第二显示面板22的LOCK信号也形成一个闭环反馈,可以正常点亮第二显示面板22。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切割线的位置位于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与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之间的位置时,沿着该切割线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时(即小于1/2切割),切割后形成第一显示面板21和第二显示面板22,以及同时形成第一子电路板31和第二子电路板32,第一显示面板2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部分第二覆晶薄膜(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和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绑定;第一子电路板31与第一组覆晶薄膜51和部分第二覆晶薄膜(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和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连接;与第一子电路板31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中,至少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与控制电路42连接;第二显示面板22与剩余的第二覆晶薄膜(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绑定,剩余的第二覆晶薄膜与控制电路42断开连接。
继续参阅图6所示,记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1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1,第二个第一覆晶薄膜512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2,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513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3,第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1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4,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5,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523输出的LOCK信号为LOCK6,当进行小于1/2切割后,第二显示面板22由于与控制电路42断开连接,且与时序控制器电路43、第一电源33和第二电源41均断开连接,因此无法实现点亮,只能丢弃;而第一显示面板21点亮的时候,通过闭合与第二个第二覆晶薄膜522的输出端连接的拨码开关,使LOCK5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输入时序控制器电路43进行LOCK信号检测,这样第一显示面板21的LOCK信号形成另一个闭环反馈,从而能够正常点亮第一显示面板21。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板,第一电源与第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和/或,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最后一个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因此,当采用该驱动电路板驱动的显示面板被竖向切割后,在第一组覆晶薄膜传输的LOCK信号仍然能正常反馈给时序控制器电路,在第二组覆晶薄膜传输的LOCK信号也能够正常反馈给时序控制器电路,时序控制器电路能够分别输出有效显示信号,从而使得竖向切割后形成的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进而能够满足市场及客户端多样化需求。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驱动电路板,用于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设置有第一电源;所述覆晶薄膜包括第一组覆晶薄膜和第二组覆晶薄膜,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覆晶薄膜;
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连接,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所述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
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每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拨码开关、第二拨码开关和拨码开关组,所述拨码开关组包括多个第三拨码开关;
所述第一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拨码开关的一端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码开关、所述第二拨码开关和所述第三拨码开关并联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拨码开关和第二拨码开关;
所述第一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拨码开关的一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
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值相等。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板;
所述显示面板与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绑定;
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
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电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绑定;
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子电路板和第二子电路板;
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连接;
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一覆晶薄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的第二覆晶薄膜的个数相等;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绑定;
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子电路板,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连接;
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中,至少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2.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且绑定有源极驱动电路的覆晶薄膜,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覆晶薄膜包括第一组覆晶薄膜和第二组覆晶薄膜,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覆晶薄膜;
制作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覆晶薄膜连接,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
制作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包括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电路,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最后一个所述第一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所述控制电路与除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外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导通;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出端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第二电路板之后,还包括:
沿预设的切割位置切割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形成预设尺寸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形成预设尺寸的第一子电路板和第二子电路板;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个数为两个;
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的输入端导通;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绑定;
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组覆晶薄膜连接;
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绑定;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组覆晶薄膜和部分所述第二覆晶薄膜连接;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连接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中,至少最后一个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与剩余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绑定,剩余的所述第二覆晶薄膜与所述控制电路断开连接。
CN202110970188.2A 2021-08-23 2021-08-23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74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0188.2A CN113674714B (zh) 2021-08-23 2021-08-23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0188.2A CN113674714B (zh) 2021-08-23 2021-08-23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714A CN113674714A (zh) 2021-11-19
CN113674714B true CN113674714B (zh) 2023-04-21

Family

ID=7854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0188.2A Active CN113674714B (zh) 2021-08-23 2021-08-23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471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8051A (ja) * 2001-05-31 2002-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94382A (zh) * 2010-03-18 2011-09-21 薄淑英 数字立体广告灯箱
CN103236242A (zh) * 2013-04-23 2013-08-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测试用信号产生装置
CN11312984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板、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703B (zh) * 2013-10-12 2016-08-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的cof封装结构
US9892667B2 (en) * 2014-02-19 2018-02-13 Joled In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CN209216555U (zh) * 2019-01-29 2019-08-06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CN110444135B (zh) * 2019-06-11 2022-12-23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和覆晶薄膜
CN112530379A (zh) * 2019-09-18 2021-03-19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接口类型选择方法
KR102634087B1 (ko) * 2020-01-31 2024-02-06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소스 드라이버 ic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동작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8051A (ja) * 2001-05-31 2002-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94382A (zh) * 2010-03-18 2011-09-21 薄淑英 数字立体广告灯箱
CN103236242A (zh) * 2013-04-23 2013-08-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测试用信号产生装置
CN11312984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板、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714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4454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2117607B (zh) 栅极驱动器和薄膜晶体管衬底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1443700B (zh) 有源矩阵基板、显示装置、和有源矩阵基板的检查方法
CN100585472C (zh) 液晶显示器
US2006006153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0520902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JPS59111197A (ja) 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US9972268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060233003A1 (en) Matrix display device
CN101206843B (zh) 控制板和具有该控制板的显示设备
CN116434689A (zh) 拼接显示系统与拼接显示装置
CN105739208A (zh) 显示装置和驱动装置
CN101123075A (zh) 显示设备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10737140A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JP2008191535A (ja) 表示装置
CN113674714B (zh) 驱动电路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2875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1317960A (zh) 立體影像切換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11429831B (zh) 拼接显示装置
CN1067823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7158128B2 (en) Drive unit and display module including same
US5621554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interconnecting lines between column electrode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230047265A1 (en) Fault tolerant display
JP327229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01002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