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3131A -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3131A
CN113673131A CN202110994780.6A CN202110994780A CN113673131A CN 113673131 A CN113673131 A CN 113673131A CN 202110994780 A CN202110994780 A CN 202110994780A CN 113673131 A CN113673131 A CN 113673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late
deformation
main pip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47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3131B (zh
Inventor
屈讼昭
李泉赓
袁俊
卫思彤
唐光辉
孙清
姬中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9947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3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3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3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3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3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内力分析及设计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考虑到明确多环板节点协同作用,建立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准确地反映出各个加劲板与主管、节点板之间的力学关系,准确得到了各个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与节点的真实受力相符,避免了日本规范关于加劲环板设计结果中存在的过于保守或强度不足。考虑到主管整体弯曲变形对加劲板荷载分配的影响,针对不同节点布置形式,建立了弹性模型、刚性模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刚—弹性模型的弯曲刚度计算方法。通过将主管变形刚度与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的弹簧支座刚度串联,实现了主管弯曲对环板力分配的影响,使得最终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内力分析及设计计算技术领域,针对输电钢管塔—环形加劲节点在外荷载作用下,基于环形加劲肋和主管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各环形加劲肋内力分配的计算模型,具体涉及一种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国家战略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特高压是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能源利用和为5G、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等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能源供给的重要举措,电力已成为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城市电力供应增长速度相对滞后,绿色能源占比偏低,特别是2020年冬季我国南方多省出现“拉闸限电”,使得持续加强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成为必然趋势,城市周边规模性配套建设高电压、大容量(多回路)输电线路尤为迫切,但输电塔荷载的增大导致传统角钢难以满足承载需求。钢管塔因构件风压小、刚度大、结构简洁等优势,已在输电线路工程中成为了主力塔型,表现出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考虑到输电塔建设环境的特殊性,通常以管板节点代替传统钢管结构中的相贯节点,以降低野外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质量。作为结构的传力枢纽,管板节点的受力性能决定了输电钢管塔结构的可靠性和国家电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管板节点典型的失效模式为主管在轴向压力和支管侧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发生局部屈曲,为了保证管板节点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通常在主管上增设环形加劲板以对节点进行加固。与主管管壁的变形刚度相比,环形加劲板的面内刚度高,节点板上的荷载向加劲环板处集中然后传递给主管,最终节点的失效发生在加劲环板及其所在的区域。因此,为了能够得到更合理的节点设计方案,需要首先揭示各个加劲环板协同作用下力的分配机制。
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规程和规范,发现目前针对管板节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加劲和双加劲板管板节点的极限承载性能等方面。而针对设有多道环形加劲板的管板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传力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较匮乏。现阶段对多环板节点设计时主要参考日本规范(The Japanese Steel Tubular Association.Electricity transmittingsteel tubular tower manufacture norm,Tokyo:Maruzen Co.Ltd.,1985)对其各个环板分配力进行计算,但是日本规范具有以下缺点:(1)日本规范中假定各加劲环板为刚体,作用在节点板上的荷载主要通过中间加劲板传递到主管上,并且无论尺寸和位置各加劲环板所分配的力均相等。但是基于验证后的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发现,节点两端环板所分配荷载较大,中间环板分配荷载较小,并且环板越高、越厚其刚度越大,分配的荷载越多,这就造成了采用日本规范确定的各加劲环板分配的力与节点实际受力相差较大。(2)日本规范中采用所有环板分配力的最大值作为各个环板的设计荷载。由于传力分配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存在差异,导致个别环板设计结果存在过于保守或强度不足等问题。(3)随着主管长度的增加,主管的整体弯曲变形将进一步引起各个加劲板荷载分配关系的变化,日本规范中并没有考虑该因素对节点力传递路径的影响,与实际情况不符。
综上,迫切需要研究提出一种更加合理和可靠的多环板节点加劲板分配力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数值分析更加吻合,进一步提高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发明内容
据节点的变形特点和荷载传递机理,阐明了多环板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的协同作用机制,建立了节点板上荷载在各个加劲板上内力分配的计算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各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克服了日本规范关于加劲环板设计结果中存在的过于保守或强度不足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模型中考虑了主管整体弯曲刚度对节点内力分配的影响,在进行多环板节点内力分配计算时,考虑环板尺寸、主管整体变形以及环板布置形式等因素对环板、加劲板与主管间协同工作机制的影响,使得计算模型与实际输电塔布置形式更加吻合,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钢管塔多环板节点环板分配力计算方法,其包括步骤:
S1、建立刚梁—弹簧支座模型;
S2、建立刚梁的力平衡和弯矩平衡方程;
S3、求解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
S4、求解主管整体弯曲刚度;
S5、计算多环板节点各加劲板分配力。
步骤S1为:
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作用在节点板上的荷载主要通过加劲板传递到主管管壁上,再由主管传递至临近的其他节点上,而每个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大小受其自身平面内变形刚度和其所在位置处的主管整体弯曲刚度的影响,刚度越大,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也就越多,根据这一特点提出刚梁—弹簧支座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假定:
1)节点板等效为面内弯曲刚度无穷大的连续梁,环形加劲板所在截面处视为弹簧支座,各支座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2)节点板在支管荷载作用下产生微小的转动,即连续梁产生微小的转动;
3)节点板上沿主管轴向的荷载均转换成主管的轴力,忽略主管在该部分荷载作用下轴向压缩变形,从而忽略模型中水平方向上的整体移动;
4)荷载作用点为主管管壁与支管轴线延长线的交点;
5)主管作为整体进行受弯分析时,当节点区域内加劲环板间距较小时,可以将该区域视为局部刚体。
步骤S2为:
以刚梁作为研究对象,在外荷载和弹簧支座的作用下保持力的平衡与弯矩的平衡,应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3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32
当刚梁的转动角度C很小时,它可以近似取值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33
各个弹簧支座处的竖向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34
由于竖向变形,弹簧支座传递给刚梁的反力为
Ri=bi·ki (5)
将式(4)和式(5)代入到式(1)和式(2)中可以得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4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42
在上述等式中,未知量b1和bk可以通过联立式(6)和式(7)求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43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44
通过式(8)转换,得到下式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45
将式(10)带入式(9)得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46
通过式(10)和式(9)可以求得未知量b1和bk,然后带入式(4)求得每一个弹簧支座的竖向变形,通过式(5)可以求得各个弹簧支座的反力大小,下面需要计算每个弹簧支座的ki,对于多环板节点,加劲板所在区域的变形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T型环梁的弯曲变形,另一方面是来自主管的整体弯曲变形。
步骤S3为:
在多环板节点中,将加劲板与主管焊接在一起共同承担荷载,两者共同产生下凹或上凸变形以达到变形协调,荷载作用下加劲板的面内变形理论计算模型应同时考虑加劲板以及与其连接一定区域内的主管管壁,由加劲板和主管管壁共同组成了一个倒T型截面的圆环,倒T型环梁的腹板为加劲板、翼缘为一定宽度的主管管壁;
首先需要确定有效计算宽度(翼缘宽度)Be
在参考以往关于钢管局部稳定性的相关研究,为了兼顾加劲板自身尺寸以及加劲板与主管的厚度比值的影响,决定采用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51
其中折减系数的计算如下:
ξ=1-1.07e-αβ (13)
系数α=0.073(tr/t)0.23,β=(R/t)1.03
然后计算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T型环梁处于弹性状态,圆环的变形与外荷载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对称集中力作用下的等效结构求解,则T型环梁的刚度可通过下式求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52
其中公式(14)中的有关系数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53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54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55
T型梁截面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56
步骤S4为:
当荷载作用在节点板时,除了步骤三中求解的T型环梁产生变形之外,主管还会发生整体弯曲,需要将环形T梁的弯曲刚度与主管整体弯曲刚度进行串联,得到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弹簧支座的刚度;
在模型中弹簧支座的支承反力Ri的作用下,多环板节点的钢管整体弯曲变形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1
其中dij由各个弹簧支座的支承反力Ri作用下,在Rj位置处发生的变形,所以由主材弯曲变形所产生的等效弹簧刚度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2
在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的支座弹簧刚度变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3
根据Bg和B的关系,可以将修正后的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Bg=B时,可以视为刚性模型;当Bg=0时,可以视为弹性模型;当0<Bg<B时,视为半刚性模型,根据多环板节点的具体布置形式来选择相应的计算模型,当节点整体刚度较大时,可选用刚性模型,当整体刚度较小时,可以使用弹性模型,半刚性模型则在其他情况下使用,下面介绍以上几种模型的变形计算:
弹性模型变形计算
在设计荷载下,节点满足线弹性和小变形的基本假定,可以将多个荷载的组合作用下的变形计算等效为每个荷载单独作用下产生位移的叠加,荷载以左区段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4
荷载以右区段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5
其中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6
刚性模型变形计算,中间的刚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处刚体两端的竖向位移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67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7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72
将式(25)和式(26)联立就可以求解未知量Δa和Δb,之后任意位置的竖向位移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73
求解出弹簧支座处的竖向变形后,带入公式(20)求出主管整体弯曲刚度。
步骤S5为:
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包括两部分:上部是RBSB模型,下部是主管整体弯曲模型,下部模型的变形取决于上部模型通过弹簧支座所传递的反力,同时下部模型的变形也会影响上部模型的承载力分配情况,所以需要进行非线性迭代来计算环板的分配荷载,首先根据多环板节点尺寸求得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然后计算仅考虑上部RBSB模型情况下的弹簧支座反力,运用所得弹簧支座反力求解下部主管整体弯曲刚度,串联得到修正后的弹簧支座刚度,通过循环迭代最终确定各个环板所分配的荷载。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相较于传统设计中所参考的日本规范,该计算模型克服了日本规范中的缺陷和不足,具体优势如下:
(1)明确多环板节点协同作用机制,建立刚梁—弹簧支座模型。通过此模型,较准确地反映出各个加劲板与主材、节点板之间的力学关系,并通过计算各个弹簧支座的变形与刚度,准确得到了各个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与节点的真实受力相符,克服了日本规范关于加劲环板设计结果中存在的过于保守或强度不足等问题。
(2)考虑到主管整体弯曲变形对加劲板荷载分配的影响,针对不同节点布置形式,以主管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弹性模型、刚性模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刚—弹性模型的弯曲刚度计算方法。通过将主管变形刚度与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的弹簧支座刚度串联,实现了主管弯曲对环板力分配的影响,使得最终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刚梁—弹簧支座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刚梁受力分析图;
图3为多环板节点参数示意图;
图4(a)为T型环梁的拉伸变形图;
图4(b)为T型环梁的截面几何参数示意图;
图5(a)为1/4等效结构;
图5(b)为基本体系;
图6为等强度梁两端固结的计算模型;
图7为两端固结的变刚度梁计算模型;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流程图;
图9为三环板算例;
图10为四环板算例;
图11为五环板算例;
图12(a)为工况1下三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2(b)为工况2下三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3(a)为工况1下三环板节点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3(b)为工况2下三环板节点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4(a)为工况1下四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4(b)为工况2下四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5(a)为工况1下四环板节点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5(b)为工况2下四环板节点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6(a)为工况1下五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6(b)为工况2下五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7(a)为工况1下五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图17(b)为工况2下五环板节点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首先建立刚梁—弹簧支座模型。
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作用在节点板上的荷载主要通过加劲板传递到主管上,而每个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大小受其自身平面内弯曲刚度和主管整体弯曲刚度的影响。刚度越大,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也就越多。根据这一特点提出刚梁—弹簧支座模型(RBSB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满足以下基本假定:
1)节点板等效为面内弯曲刚度无穷大的连续梁,环形加劲板所在截面视为弹簧支座,各支座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2)节点板在支管荷载作用下产生微小的转动,即连续梁产生微小的转动。
3)节点板上沿主管轴向的荷载均转换成主管的轴力,忽略主管在该部分荷载作用下轴向压缩变形,从而忽略模型中水平方向上的整体移动。
4)荷载作用点为主管管壁与支管荷载作用线的交点。
5)主管作为整体进行受弯分析时,当节点区域内加劲环板间距较小时,可以将该区域视为局部刚体。
步骤二、建立平衡方程。
以刚梁作为研究对象,如图2所示,在外荷载和弹簧支座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力与弯矩的平衡,如公式(1)和(2)所示,其中R为弹簧支座的支座反力,P为外荷载: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2
当刚梁的转动角度C很小时,它可以近似取值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3
各个弹簧支座处的竖向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4
根据竖向变形,弹簧支座传递给刚梁的反力为
Ri=bi·ki (5)
将式(4)和式(5)代入到式(1)和式(2)中可以得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5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6
在上述等式中,未知量b1和bk可以通过联立式(6)和式(7)求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7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8
通过式(8)转换,得到下式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099
将式(10)带入式(9)得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01
通过式(10)和式(9)可以求得未知量b1和bk,然后带入式(4)求得每一个弹簧支座的竖向变形,通过式(5)可以求得各个弹簧支座的反力大小。下面需要计算每个弹簧支座的ki,对于多环板节点,加劲板所在区域的变形主要来两方面:一方面是T型环梁的面内弯曲变形,另一方面是主管的整体弯曲变形。然后将两者进行串联,得到弹簧支座的刚度ki
步骤三、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求解
在多环板节点中,将加劲板与主管焊接在一起共同承担荷载,两者共同产生下凹或上凸变形以达到变形协调。所以,荷载作用下加劲板的面内变形理论计算模型应同时考虑加劲板以及一定区域内的主管管壁,由加劲板和主管管壁共同组成了一个倒T型截面的圆环,如图3所示。倒T型环梁的腹板为加劲板、翼缘为一定宽度的主管管壁。
1)确定有效计算宽度Be
在参考以往关于钢管局部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本发明为了兼顾加劲板自身尺寸以及加劲板与主管的厚度比值的影响,决定采用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02
其中折减系数的计算如下
ξ=1-1.07e-αβ (13)
系数α=0.073(tr/t)0.23,β=(R/t)1.03
式(12)与式(13)引用了文章(陈梁金,陈勇,夏华丽,欧晓晖,胡中正,郭勇,关士杰.大跨越钢管塔加劲节点外环板的有效翼缘宽度[J].工业建筑,2019,49(01):170-176.)中的结论。
2)计算T型环梁的内力
如图4所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T型环梁处于弹性状态,圆环在对称位置A点和C点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以采用1/4等代结构,如图5所示。
力法方程如式(14)所示
δ11X11P=0, (14)
其中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03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2
当X1=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3
将公式(17)和(18)带入公式(15)和(16)可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4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5
将公式(19)和(20)带入公式(14)可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6
在荷载P/2作用下曲梁的内力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7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8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9
当作用荷载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10
时,曲梁在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1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12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113
3)计算T型环梁的变形
T型环梁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1
将公式(22)—(27)带入公式(28)可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2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3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4
其中公式(29)—(31)中的参数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5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6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7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28
公式(31)中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可以按照下式求解: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2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3
公式(37)可以简化为下式: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4
将公式(38)带入公式(36)可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5
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ξ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6
4)环梁的刚度
将作用在环梁上的荷载与相应的变形的比值作为环梁的刚度,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37
步骤四、主管整体弯曲刚度求解。
当荷载作用在节点板时,除了步骤三中求解的T型环梁产生变形之外,主管还会发生整体弯曲。所以需要将环形T梁的弯曲刚度与主管整体弯曲刚度进行串联,得到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弹簧支座的刚度。
模型中在弹簧支座的支承反力Ri的作用下,多环板节点的主管整体弯曲变形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41
其中dij由各个弹簧支座的支承反力Ri作用下,在Rj位置处发生的变形
所以由主材弯曲变形所产生的等效弹簧刚度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42
在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的支座弹簧刚度变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43
根据Bg和B的关系,可以将修正后的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Bg=B时,可以视为刚性模型;当Bg=0时,可以视为弹性模型;当0<Bg<B时,视为半刚性模型。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多环板节点的具体布置形式来选择相应的计算模型,当节点整体刚度较大时,可选用刚性模型,当整体刚度较小时,可以使用弹性模型。半刚性模型则在其他情况下使用。下面介绍以上几种模型的变形计算:
1)弹性模型变形计算
在设计荷载下,节点满足线弹性和小变形的基本假定,可以将多个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变形计算等效为每个荷载单独作用下产生位移的叠加,如图6所示。
AC部分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44
CB部分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45
其中,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46
2)刚性模型变形计算
如图7所示,中间的刚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处刚体两端的竖向位移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5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52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53
将式(48)和式(49)联立就可以求解未知量Δa和Δb,之后任意位置的竖向位移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54
求解出弹簧支座位置的竖向变形后,可以对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实现主管整体弯曲变形的修正。
步骤五、计算多环板节点各加劲板分配力
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包括两部分:上部是RBSB模型,下部是主管整体弯曲模型。下部模型的变形取决于上部模型通过弹簧支座所传递的反力,同时下部模型的变形也会影响上部模型的承载力分配情况。所以需要进行非线性迭代来计算环板的分配荷载。具体实施方法如附图8所示。
将本计算模型与日本规范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别选取了三环板、四环板和五环板节点进行对比研究,节点示意图如图9—图11所示,具体参数如表1—表3所示。
表1三环板节点参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55
表2四环板节点参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56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61
表3五环板节点参数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62
以四环板节点为例,将日本规范、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如表4所示,其他对比结果如图12(a)、图12(b)、13(a)、图13(b)、14(a)、图14(b)、15(a)、图15(b)、16(a)、图16(b)、17(a)和图17(b)所示。
表4四环板节点对比计算结果(kN)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63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71
Figure BDA0003233496780000181
通过上述对比可知,主管长度不同,理论计算模型确定各个加劲环板分配力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值均明显优于日本规范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比值。虽然个别受力较小的加劲环板分配力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差别较大,但结合管板节点中关于加劲环板构造的要求,该误差部分对节点的设计结果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确定作用在节点板上的荷载在各个加劲环板上分配的力,克服了日本规范关于加劲环板设计结果中存在的过于保守或强度不足等问题。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变体是可能的。

Claims (6)

1.一种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建立钢梁—弹簧支座模型;
S2、建立刚梁的力平衡和弯矩平衡方程;
S3、求解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
S4、求解主管整体弯曲刚度;
S5、计算多环板节点各加劲板分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为:
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作用在节点板上的荷载主要通过加劲板传递到主管管壁上,再由主管传递至临近的其他节点上,而每个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大小受其自身平面内变形刚度和其所在位置处的主管整体弯曲刚度的影响,刚度越大,加劲板所分配的荷载也就越多,根据这一特点提出刚梁—弹簧支座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假定:
1)节点板等效为面内弯曲刚度无穷大的连续梁,环形加劲板所在截面处视为弹簧支座,各支座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2)节点板在支管荷载作用下产生微小的转动,即连续梁产生微小的转动;
3)节点板上沿主管轴向的荷载均转换成主管的轴力,忽略主管在该部分荷载作用下轴向压缩变形,从而忽略模型中水平方向上的整体移动;
4)荷载作用点为主管管壁与支管轴线延长线的交点;
5)主管作为整体进行受弯分析时,当节点区域内加劲环板间距较小时,可以将该区域视为局部刚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为:
以刚梁作为研究对象,在外荷载和弹簧支座的作用下保持力的平衡与弯矩的平衡,应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1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2
当刚梁的转动角度C很小时,它可以近似取值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3
各个弹簧支座处的竖向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4
由于竖向变形,弹簧支座传递给刚梁的反力为
Ri=bi·ki (5)
将式(4)和式(5)代入到式(1)和式(2)中可以得到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5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6
在上述等式中,未知量b1和bk可以通过联立式(6)和式(7)求得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7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8
通过式(8)转换,得到下式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29
将式(10)带入式(9)得到: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31
通过式(10)和式(9)可以求得未知量b1和bk,然后带入式(4)求得每一个弹簧支座的竖向变形,通过式(5)可以求得各个弹簧支座的反力大小,下面需要计算每个弹簧支座的ki,对于多环板节点,加劲板所在区域的变形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T型环梁的弯曲变形,另一方面是来自主管的整体弯曲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为:
在多环板节点中,将加劲板与主管焊接在一起共同承担荷载,两者共同产生下凹或上凸变形以达到变形协调,荷载作用下加劲板的面内变形理论计算模型应同时考虑加劲板以及与其连接一定区域内的主管管壁,由加劲板和主管管壁共同组成了一个倒T型截面的圆环,倒T型环梁的腹板为加劲板、翼缘为一定宽度的主管管壁;
首先需要确定有效计算宽度(翼缘宽度)Be
在参考以往关于钢管局部稳定性的相关研究,为了兼顾加劲板自身尺寸以及加劲板与主管的厚度比值的影响,决定采用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32
其中折减系数的计算如下:
ξ=1-1.07e-αβ (13)
系数α=0.073(tr/t)0.23,β=(R/t)1.03
然后计算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T型环梁处于弹性状态,圆环的变形与外荷载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对称集中力作用下的等效结构求解,则T型环梁的刚度可通过下式求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41
其中公式(14)中的有关系数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42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43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44
T型梁截面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为:
当荷载作用在节点板时,除了步骤三中求解的T型环梁产生变形之外,主管还会发生整体弯曲,需要将环形T梁的弯曲刚度与主管整体弯曲刚度进行串联,得到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弹簧支座的刚度;
在模型中弹簧支座的支承反力Ri的作用下,多环板节点的钢管整体弯曲变形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51
其中dij由各个弹簧支座的支承反力Ri作用下,在Rj位置处发生的变形,所以由主材弯曲变形所产生的等效弹簧刚度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52
在刚梁—弹簧支座模型中的支座弹簧刚度变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53
根据Bg和B的关系,可以将修正后的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Bg=B时,可以视为刚性模型;当Bg=0时,可以视为弹性模型;当0<Bg<B时,视为半刚性模型,根据多环板节点的具体布置形式来选择相应的计算模型,当节点整体刚度较大时,可选用刚性模型,当整体刚度较小时,可以使用弹性模型,半刚性模型则在其他情况下使用,下面介绍以上几种模型的变形计算:
弹性模型变形计算
在设计荷载下,节点满足线弹性和小变形的基本假定,可以将多个荷载的组合作用下的变形计算等效为每个荷载单独作用下产生位移的叠加,荷载以左区段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54
荷载以右区段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55
其中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61
刚性模型变形计算,中间的刚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处刚体两端的竖向位移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62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63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64
将式(25)和式(26)联立就可以求解未知量Δa和Δb,之后任意位置的竖向位移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Figure FDA0003233496770000065
求解出弹簧支座处的竖向变形后,带入公式(20)求出主管整体弯曲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其特征在,步骤S5为:
刚梁—弹簧支座模型包括两部分:上部是RBSB模型,下部是主管整体弯曲模型,下部模型的变形取决于上部模型通过弹簧支座所传递的反力,同时下部模型的变形也会影响上部模型的承载力分配情况,所以需要进行非线性迭代来计算环板的分配荷载,首先根据多环板节点尺寸求得T型环梁的弯曲刚度,然后计算仅考虑上部RBSB模型情况下的弹簧支座反力,运用所得弹簧支座反力求解下部主管整体弯曲刚度,串联得到修正后的弹簧支座刚度,通过循环迭代最终确定各个环板所分配的荷载。
CN202110994780.6A 2021-08-27 2021-08-27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Active CN113673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4780.6A CN113673131B (zh) 2021-08-27 2021-08-27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4780.6A CN113673131B (zh) 2021-08-27 2021-08-27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3131A true CN113673131A (zh) 2021-11-19
CN113673131B CN113673131B (zh) 2024-03-15

Family

ID=78546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4780.6A Active CN113673131B (zh) 2021-08-27 2021-08-27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313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0069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William Fujimoto System for analyzing fastener loads
JP2010170399A (ja) * 2009-01-23 2010-08-05 Ihi Corp 異方性材の曲げ剛性推定方法
CN103913377A (zh) * 2014-03-10 2014-07-09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钢管塔节点力学试验方法
CN112084555A (zh) * 2020-08-11 2020-12-15 重庆瑜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钢管塔环向加劲肋真型试验数据节点环板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2115625A (zh) * 2020-08-11 2020-12-22 重庆瑜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JP2020204185A (ja) * 2019-06-17 2020-12-24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バラスト軌道におけるレール座屈の発生箇所の予測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予測システム
US20200408626A1 (en) * 2018-11-23 2020-12-31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lculation method of ultimate moment resistance and moment-rotation curve for steel beam to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connections with bidirectional bolts
CN113127997A (zh) * 2021-04-29 2021-07-1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五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CN113221214A (zh) * 2021-04-29 2021-08-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四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CN113239430A (zh) * 2021-04-29 2021-08-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三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0069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William Fujimoto System for analyzing fastener loads
JP2010170399A (ja) * 2009-01-23 2010-08-05 Ihi Corp 異方性材の曲げ剛性推定方法
CN103913377A (zh) * 2014-03-10 2014-07-09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钢管塔节点力学试验方法
US20200408626A1 (en) * 2018-11-23 2020-12-31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lculation method of ultimate moment resistance and moment-rotation curve for steel beam to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connections with bidirectional bolts
JP2020204185A (ja) * 2019-06-17 2020-12-24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バラスト軌道におけるレール座屈の発生箇所の予測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予測システム
CN112084555A (zh) * 2020-08-11 2020-12-15 重庆瑜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钢管塔环向加劲肋真型试验数据节点环板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2115625A (zh) * 2020-08-11 2020-12-22 重庆瑜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特高压输电铁塔真型试验数据节点主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CN113127997A (zh) * 2021-04-29 2021-07-1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五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CN113221214A (zh) * 2021-04-29 2021-08-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四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CN113239430A (zh) * 2021-04-29 2021-08-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三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AN GAO 等: "Simulation Analysis of K Node on UHV Transmission Tubular Tower",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488, pages 676 - 680 *
帅群;邓洪洲;李琳;施菁华;: "特高压输电钢管塔主材次应力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 vol. 33, no. 8, pages 109 - 116 *
陈梁金 等: "大跨越钢管塔加劲节点外环板的有效翼缘宽度", 《工业建筑》, vol. 49, no. 1, pages 170 - 17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3131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197B (zh) 一种大规模风电外送系统的无功补偿设备配置方法
CN110866627A (zh) 一种考虑阶梯气价的多区域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Ming et al. Overall review of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Status quo, existing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CN102322071B (zh) 一种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的万能基础结构
CN109583141B (zh) 一种计及电转气耦合的电-气互联系统机组组合线性模型及系统
CN104967126A (zh) 一种面向区域电网的跨流域水电站群多电网联合调峰方法
CN107732982A (zh) 考虑模型预测控制的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
CN102953576B (zh) 一种钢管及角钢混合特高压输电铁塔
CN105098777A (zh) 农村配电网低电压辅助决策方法
CN113673131A (zh) 输电钢管塔管板节点加劲板分配荷载计算方法
CN101793002A (zh) 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整体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
CN103094910A (zh) 多级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avc协调控制方法
CN202090660U (zh) 交流特高压钢管塔对焊连接变坡节点
CN203160795U (zh) 一种钢管塔塔腿的防局部屈服节点
CN108374324B (zh) 大桁拱桥
CN202850569U (zh) 一种超高大跨越塔钢管混凝土主材连接法兰
CN113239430B (zh) 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三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
CN105133751A (zh)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剪连接件设计方法
CN201661107U (zh) 铁塔变截面组合接头
CN212270997U (zh) 简易型海上风电嵌岩单桩加强结构
CN110752597B (zh) 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最小切负荷策略
CN207568298U (zh) 一种嵌套式加固铁塔
CN106208110A (zh) 一种配电网无功补偿最优配置策略的筛选方法
CN206312234U (zh) 一种带有余电利用装置的火力发电厂系统
Miao et al.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Electricity and Natural Gas Integrated 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dering Combined Electricity-gas Demand Respon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467000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city new city Longxiang Road

Applicant after: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pplicant after: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Address before: 467000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city new city Longxiang Road

Applicant befor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