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0635A -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0635A
CN113670635A CN202110630734.8A CN202110630734A CN113670635A CN 113670635 A CN113670635 A CN 113670635A CN 202110630734 A CN202110630734 A CN 202110630734A CN 113670635 A CN113670635 A CN 113670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train
data
loading
cont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07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0635B (zh
Inventor
王建兵
侯丹丹
张春生
王昱壮
高翔
徐晓鹏
黄继文
欧阳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07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0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0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0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0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0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7Tyres using light, e.g. infrared, ultraviolet or holographic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optical strain gau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从轮缘处开始向胎冠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用刀具垂直切入,各处切口长度、深度保持一致;各切口位沿周向错开不共线;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1、宽度W1的初始数据;2)对轮胎进行充气,每次充气后放置使轮胎变形达到稳定状态;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并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2、宽度W2的试验数据;3)根据应变计算公式计算胎侧不同气压载荷下的应变,确定胎侧不同部位的应变趋势。该方法通过对胎侧裂纹应变的研究能够准确还原轮胎应变情况,并对胎侧应变裂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全钢轮胎在市场使用过程中胎侧裂口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研究裂纹在轮胎胎侧的应变情况及影响因素对轮胎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专门针对轮胎胎侧应变裂纹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装备。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准确模拟胎侧实际使用时的应变情况,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胎侧裂纹应变的研究能够准确还原轮胎应变情况,并对胎侧应变裂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从轮缘处开始向胎冠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用刀具垂直切入,各处切口长度、深度保持一致;各切口位沿周向错开不共线;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1、宽度W1的初始数据;
2)对轮胎进行充气,每次充气后放置使轮胎变形达到稳定状态;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并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2、宽度W2的试验数据;
3)根据应变计算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胎侧不同气压载荷下的应变,确定胎侧不同部位的应变趋势。
作为优选,步骤1)切入的距离为3-8mm,各切口位沿周向错开间距>20mm。
作为优选,步骤2)每次充气后放置20-30小时。
进一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室内测试装备,该装备采用所述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包括安全防护装置、轮胎加载装置、自动拍照装置、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和输出模块,轮胎加载装置用于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自动拍照装置采集胎侧照片,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和输出模块对采集的胎侧照片记录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上传和输出。
进一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轮胎轮廓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对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对轮胎胎侧不同位置进行包括轮胎气压、加载负荷、轮胎轮廓设计的多因素多水平测试分析,分析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3)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
进一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测试计算机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1)对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对轮胎胎侧不同位置进行包括轮胎气压、加载负荷、轮胎轮廓设计的多因素多水平测试分析,分析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3)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
进一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存储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载体介质,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该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1)对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对轮胎胎侧不同位置进行包括轮胎气压、加载负荷、轮胎轮廓设计的多因素多水平测试分析,分析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3)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
进一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将所述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处理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并给出轮胎轮廓及施工优化设计方案。
本申请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可模拟轮胎在实际使用时,轮胎胎侧裂纹的应变变化趋势。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轮胎使用寿命提升了10%,行车安全性也得到同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装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具垂直切入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各个点位沿周向错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变随位置变化测试数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测试装备,该装备采用所述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包括安全防护装置1、轮胎加载装置2、自动拍照装置3、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和输出模块4,轮胎加载装置2用于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自动拍照装置3采集胎侧照片,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和输出模块4对采集的胎侧照片记录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上传和输出。
上述的设备采用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从轮缘处开始向胎冠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用刀具垂直切入,各处切口长度、深度保持一致;各切口位沿周向错开不共线;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1、宽度W1的初始数据;
2)对轮胎进行充气,每次充气后放置使轮胎变形达到稳定状态;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并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2、宽度W2的试验数据;
3)根据应变计算公式
Figure 90100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胎侧不同气压载荷下的应变,确定胎侧不同部位的应变趋势。
以12.00R20规格为例,测试气压分别选取700kPa/800kpa/900kPa/1000kPa/1100kPa,测试部位从距离防水线5mm处开始向胎冠方向每隔5mm垂直切入,如图3所示,各个点位沿周向错开(周向间距≥20mm),如图4所示。测试数据曲线如5所示。
实施例1
利用本申请所述测试方法和测试装备,以12.00R20规格为例进行测试分析。充气压力为50kPa,施加载荷为0kg,轮胎设计轮廓为C1,进行胎侧应变裂纹数据采集分析。
实施例2
利用本申请所述测试方法和测试装备,以12.00R20规格为例进行测试分析。充气压力为50kPa,施加载荷为0kg,轮胎设计轮廓为C2,进行胎侧应变裂纹数据采集分析。
实施例3
利用本申请所述测试方法和测试装备,以12.00R20规格为例进行测试分析。充气压力为800kPa,施加载荷为4000kg,轮胎设计轮廓为C2,进行胎侧应变裂纹数据采集分析。
实施例4
利用本申请所述测试方法和测试装备,以12.00R20规格为例进行测试分析。充气压力为1200kPa,施加载荷为8000kg,轮胎设计轮廓为C2,进行胎侧应变裂纹数据采集分析。
通过上述实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C2轮廓应变小于C1轮廓应变,是应变主要影响因素;高负载的胎侧应变大于低负载的胎侧应变,是应变次要影响因素;高气压胎侧应变大于低气压的胎侧应变,影响程度最大。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胎侧应变在胎圈附近位置最大,在充气断面宽附件位置处最小。
以上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从轮缘处开始向胎冠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用刀具垂直切入,各处切口长度、深度保持一致;各切口位沿周向错开不共线;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1、宽度W1的初始数据;
2)对轮胎进行充气,每次充气后放置使轮胎变形达到稳定状态;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并记录包括切口长度L2、宽度W2的试验数据;
3)根据应变计算公式
Figure RE-FDA0003267819200000011
计算胎侧不同气压载荷下的应变,确定胎侧不同部位的应变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切入的距离为3-8mm,各切口位沿周向错开间距>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每次充气后放置20-30小时。
4.一种室内测试装备,其特征在于,该装备采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包括安全防护装置、轮胎加载装置、自动拍照装置、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和输出模块,轮胎加载装置用于对达到稳定状态的轮胎进行加载,自动拍照装置采集胎侧照片,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和输出模块对采集的胎侧照片记录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上传和输出。
5.一种轮胎轮廓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对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对轮胎胎侧不同位置进行包括轮胎气压、加载负荷、轮胎轮廓设计的多因素多水平测试分析,分析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3)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
6.一种测试计算机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1)对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对轮胎胎侧不同位置进行包括轮胎气压、加载负荷、轮胎轮廓设计的多因素多水平测试分析,分析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3)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
7.一种存储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载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1)对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对轮胎胎侧不同位置进行包括轮胎气压、加载负荷、轮胎轮廓设计的多因素多水平测试分析,分析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3)根据模拟结果,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
8.一种基于大数据对轮胎轮廓及施工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处理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并给出轮胎轮廓及施工优化设计方案。
CN202110630734.8A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Active CN113670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0734.8A CN113670635B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0734.8A CN113670635B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0635A true CN113670635A (zh) 2021-11-19
CN113670635B CN113670635B (zh) 2024-02-09

Family

ID=7853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0734.8A Active CN113670635B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06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204A (zh) * 2021-12-23 2022-05-17 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充气后应力应变测量方法
CN116026280A (zh) * 2023-03-29 2023-04-28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侧应力应变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61885B1 (en) * 2012-09-11 2014-03-0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sidewall load est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8287080A (zh) * 2018-01-26 2018-07-17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沟裂及延展问题的路试评价方法
CN108367617A (zh) * 2015-12-16 2018-08-0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改进的磨损和滚动阻力性能的轮胎
CN111780994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
JP2021060270A (ja) * 2019-10-07 2021-04-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方法
JP2021063733A (ja) * 2019-10-15 2021-04-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61885B1 (en) * 2012-09-11 2014-03-0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sidewall load est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8367617A (zh) * 2015-12-16 2018-08-0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改进的磨损和滚动阻力性能的轮胎
CN108287080A (zh) * 2018-01-26 2018-07-17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沟裂及延展问题的路试评价方法
JP2021060270A (ja) * 2019-10-07 2021-04-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方法
JP2021063733A (ja) * 2019-10-15 2021-04-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方法
CN111780994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耐切割和耐刺扎的室内测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204A (zh) * 2021-12-23 2022-05-17 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充气后应力应变测量方法
CN114509204B (zh) * 2021-12-23 2024-01-02 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充气后应力应变测量方法
CN116026280A (zh) * 2023-03-29 2023-04-28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侧应力应变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0635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0635B (zh) 一种胎侧应变裂纹测试方法、装备和应用
CN108573125B (zh) 一种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检测方法及包含该方法的装置
CN116823826B (zh) 一种数控机床刀具崩刃异常检测方法
CN107480470B (zh) 基于贝叶斯与泊松分布检验的已知变异检出方法和装置
CN104302781B (zh) 一种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48721B (zh) 针对外显子捕获技术检测拷贝数变异的方法及装置
JP6623400B2 (ja) 染色体異数性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キット、装置及び方法
US2016015493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hromosomal aneuploidy
CN111126449A (zh) 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电池故障分类诊断方法
CN115762636A (zh) 一种动态突变拷贝数的方法和系统
CN114703263B (zh) 一种群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201609A (zh) 一种电压波动一致性故障诊断方法
KR20190114351A (ko) 비침습적 산전 검사에 의한 태아 염색체의 미세결실 또는 미세증폭의 확인 방법
CN113983947A (zh) 一种轮胎花纹深度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89136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极化曲线测试数据自动切片方法
CN112522387A (zh) 一种无创产前检测染色体异常的装置
CN116214263A (zh) 一种刀具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
CN109979535A (zh) 一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装置
CN117524301B (zh) 一种拷贝数变异的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16682503U (zh) 一种宠物饲料加工用切割刀
JP7120476B1 (ja) 加工条件管理システム、加工制御装置、加工システム、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
CN113593629B (zh) 基于半导体测序的降低无创产前检测假阳性假阴性的方法
CN112204153A (zh) 估计皮肤外在年龄的表观遗传学方法
CN115064212B (zh) 基于wgs数据的预设区域人群肿瘤特异突变识别方法
CN112488196B (zh) 一种轨迹数据参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08 No. 1, No. 1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Zhongce Rubb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8 No. 1,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NGCE RUBBER GROUP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