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8832A -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8832A
CN113658832A CN202110923416.0A CN202110923416A CN113658832A CN 113658832 A CN113658832 A CN 113658832A CN 202110923416 A CN202110923416 A CN 202110923416A CN 113658832 A CN113658832 A CN 113658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contact assembly
switching
du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34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建业
程锐
范伟波
李立志
肖建业
张博
谢志鹏
梁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34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8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8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24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扣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动力脱扣器,该双动力脱扣器包括静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设有两个,均设于支撑座。动触头组件设于支撑座,动触头组件具有与两个静触头组件接触以导通两个静触头组件的合闸位置、与两个静触头组件分离以断开两个静触头组件的分闸位置和与两个静触头组件即将分离的临界位置。磁芯设于支撑座,输入线缆绕设于磁芯且连接至其中一个静触头组件,输出线缆连接于另一个静触头组件;输入线缆的电流大于阈值时,磁芯吸附动触头组件由合闸位置切换至分闸位置。第一弹性件设于动触头组件和支撑座之间,第一弹性件使动触头组件止动于合闸位置或者分闸位置。上述设置提高了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分离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扣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背景技术
脱扣器是与断路器机械上相连的,用以释放保持机构并使断路器自动断开的装置。
低压微型断路器中主要是热磁脱扣器,热磁脱扣器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且保护范围比较全面,因此,应用特别广泛,但是热磁脱扣器无论是热脱扣还是磁脱扣,均为间接驱动脱扣,即主回路的动作不是由电流的过流或者短路直接驱动,而是通过弹簧的拉力,热磁的作用只是驱动扳机来间接控制,因此,其相互配合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虽然时间极短,但是在短路状态下不可忽略,越早脱扣切断回路,短路造成的后果就越小,器件受到的伤害就越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脱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扣过程间接控制,导致存在时间延迟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力脱扣器,该双动力脱扣器包括:
支撑座;
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设有两个,均设于所述支撑座;
动触头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座,具有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接触以导通两个静触头组件的合闸位置、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分离以断开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的分闸位置和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即将分离的临界位置;
磁芯,设于所述支撑座,输入线缆绕设于所述磁芯且连接至其中一个所述静触头组件,输出线缆连接于另一个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磁芯被配置为所述输入线缆的电流大于阈值时,吸附所述动触头组件由所述合闸位置切换至所述分闸位置;
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动触头组件止动于所述合闸位置或者所述分闸位置。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支架和连接杆,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座,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动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合闸位置和所述临界位置时,所述连接杆同时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撑座。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件,所述支撑座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调节件能沿所述条形槽滑动,且能固定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第二安装件铰接于所述调节件。
优选地,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吸附件能被绕设有所述输入线缆的所述磁芯吸附。
优选地,所述吸附件设有螺孔,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有螺杆,所述吸附件和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螺杆和所述螺孔螺接。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支撑杆、接触头、第二弹性件和止挡件;所述接触头设于所述静支撑杆的一端,所述静支撑杆和所述止挡件均设于所述支撑座,所述静支撑杆具有均能使所述接触头与所述动触头组件连接的止挡位置和退让位置,所述静支撑杆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与所述止挡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静支撑杆和所述支撑座之间,使所述静支撑杆止动于所述止挡位置。
优选地,所述静支撑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设于所述静支撑杆和所述支撑座。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沿所述静支撑杆由所述退让位置向所述止挡位置运动的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止挡件择一穿接于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接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组件接触的一端设有球形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力脱扣器,该双动力脱扣器通过将输入线缆绕设于磁芯后连接于一个静触头组件,输出线缆连接于另一个静触头组件,当输入线缆的电流大于阈值时,磁芯产生较大的磁力,吸附动触头组件至分闸位置,输入线缆和磁芯配合产生的磁力直接将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分离,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磁力吸附扳机以和动触头组件脱扣,再通过弹簧使得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分离的环节,消除了时间延迟的问题,提高了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分离的速度。同时,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动触头组件自临界位置运动至分闸位置过程向动触头组件施力,在磁力和弹力的共同作用下驱动的动触头组件迅速运动至分闸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分离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动力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件位于合闸位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动力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件位于临界位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动力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动触头组件位于分闸位置。
图中:
100、输入线缆;200、输出线缆;
1、支撑座;
2、静触头组件;21、静支撑杆;22、接触头;23、第二弹性件;24、止挡件;
3、动触头组件;31、支架;32、连接杆;33、吸附件;34、第一弹性件;4、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动力脱扣器,该双动力脱扣器包括支撑座1、静触头组件2、动触头组件3、磁芯4和第一弹性件34。其中,静触头组件2,静触头组件2设有两个,均设于支撑座1。动触头组件3设于支撑座1,动触头组件3具有与两个静触头组件2接触以导通两个静触头组件2的合闸位置、与两个静触头组件2分离以断开两个静触头组件2的分闸位置和与两个静触头组件2即将分离的临界位置。磁芯4设于支撑座1,输入线缆100绕设于磁芯4且连接至其中一个静触头组件2,输出线缆200连接于另一个静触头组件2;磁芯4被配置为输入线缆100的电流大于阈值时,吸附动触头组件3由合闸位置切换至分闸位置。第一弹性件34设于动触头组件3和支撑座1之间,第一弹性件34使动触头组件3止动于合闸位置或者分闸位置。其中,输入线缆100绕设于磁芯4的匝数越多,电流越大,磁芯4产生的磁力越大。
本实施例中,该双动力脱扣器通过将输入线缆100绕设于磁芯4后连接于一个静触头组件2,输出线缆200连接于另一个静触头组件2,正常时,动触头组件3将两个静触头组件2连通,当输入线缆100的电流大于阈值时,磁芯4产生较大的磁力,吸附动触头组件3至分闸位置,输入线缆100和磁芯4配合产生的磁力直接将静触头组件2和动触头组件3分离,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磁力吸附扳机以和动触头组件3脱扣,再通过弹簧使得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2分离的步骤,消除了时间延迟的问题,提高了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2分离的速度。同时,第一弹性件34的设置使得动触头组件3自临界位置运动至分闸位置过程中,向动触头组件3施力,在磁力和弹力的共同作用下驱动动触头组件3迅速运动至分闸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2分离的速度。
关于动触头组件3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动触头组件3包括支架31和连接杆32,支架3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支撑座1,连接杆32设于支架31的一端,动触头组件3位于合闸位置和临界位置时,连接杆32同时能与两个静触头组件2接触;第一弹性件34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架31和支撑座1。该设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其中,第一弹性件34为压簧,动触头组件3位于临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4的中心线和支架31的轴线垂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31可以铰接于支撑座1。第一弹性件34的位置相应调整即可。
为提高第一弹性件34的适应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双动力脱扣器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件与支架31铰接,第二安装件与支撑座1铰接,第一弹性件3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该设置使得第一弹性件34在支架31移动过程中,始终不会变形,保持稳定的弹力输出;另外,还能提高第一弹性件34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双动力脱扣器还包括调节件,支撑座1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槽,调节件能沿条形槽滑动,且能固定于条形槽内,第二安装件铰接于调节件。可选地,条形槽为T型槽,调节件的横截面为T形,调节件设有螺孔,螺钉穿过螺孔抵接于条形槽的底部,以固定调节件。借助调节件,使得第一弹性件34的初始长度可以调节,能调节第一弹性件34的初始弹力,进而控制动触头组件3切换至分闸位置的速度。另外,可以调节第一弹性件34与支架31之间的角度,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弹性件34沿第一方向的分力大小,以调整动触头组件3由合闸位置切换至临界位置的时间以及由临界位置切换至分闸位置的时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座1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条形槽,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优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动触头组件3还包括吸附件33,吸附件33设于支架31的另一端,吸附件33能被绕设有输入线缆100的磁芯4吸附。具体地,吸附件33的截面积大于支架31的截面积,该设置能扩大磁芯4的吸附面积,改善吸附效果,进而提高支架31的移动速度。吸附件33为铁或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吸附件33设有螺孔,支架31的另一端设有螺杆,吸附件33和支架31通过螺杆和螺孔螺接。该设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横截面积的吸附件33,以调整吸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附件33可以和支架31一体成型。
优选地,静触头组件2包括静支撑杆21、接触头22、第二弹性件23和止挡件24,接触头22设于静支撑杆21的一端,静支撑杆21和止挡件24均设于支撑座1,静支撑杆21具有均能使接触头22与动触头组件3连接的止挡位置和退让位置,静支撑杆21位于止挡位置时与止挡件24抵接,第二弹性件23设于静支撑杆21和支撑座1之间,使静支撑杆21止动于止挡位置。该设置使得动触头组件3在临界位置和合闸位置均能与接触头22抵接。其中,动触头组件3位于合闸位置时,静支撑杆21位于退让位置。动触头组件3位于临界位置时,静支撑杆21位于止挡位置。
关于静支撑杆21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静支撑杆21的另一端和支撑座1铰接,第二弹性件23的两端设于静支撑杆21和支撑座1。该设置使得第一弹性件34、第二弹性件23和磁芯4共同作用下,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2均处于平衡位置。静支撑杆21铰接于支撑座1,使得静支撑杆21在止挡位置和退让位置切换过程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可选地,支撑座1沿静支撑杆21由退让位置向止挡位置运动的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止挡件24择一穿接于安装孔。优选地,止挡件24螺接于安装孔的侧壁。该设置使得静支撑杆21的位置可调,进而使得接触头22的位置能调整以适配动触头组件3的调节。
优选地,接触头22和动触头组件3接触的一端设有球形倒角,该设置使得静支撑杆21在转动过程中,接触头22和动触头组件3接触稳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动力脱扣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静支撑杆21固定于支撑座1,接触头22为沿第一方向延伸长条状结构,且沿第二方向滑动设于静支撑杆21,接触头22和静支撑杆21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使接触头22远离静支撑杆21以抵接动触头组件3。示例性地,动触头组件3处于合闸位置或临界位置时,接触头22和动触头组件3的连接杆32抵接。优选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接下来对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在分闸位置时,静触头组件2止动于止挡件24,和动触头组件3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
此时磁芯4无电流流过,无吸引力,动触头组件3受到第一弹性件34的水平向右的分量,紧靠磁芯4,此时合闸需要手动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合闸的过程及结构与传统的短路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合闸位置时,磁芯4上的输入线缆100有一定的电流,具备一定的磁性,第一弹性件34、第二弹性件23和磁芯4形成一个动态平衡,至于动触头组件3停留在哪一个位置,取决于磁芯4的磁力,即主回路的电流的大小,直至电流到达临界值时,磁芯4与第一弹性件34、第二弹性件23的水平分量的合力将会处于同一个方向,均向右牵动动触头组件3向右运动,这个过程就是过载保护的脱扣过程,短路保护的过程与此相似,在短路电流发生的瞬间,磁芯4外输入线缆100的电流较大,产生强大的磁力,将动触头组件3向右吸引,在脱扣的瞬间(过临界位置),第一弹性件34的水平分量与磁力同时作用,将动触头组件3向右拉开,迅速的切断短路电流。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
静触头组件(2),所述静触头组件(2)设有两个,均设于所述支撑座(1);
动触头组件(3),设于所述支撑座(1),具有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接触以导通两个静触头组件(2)的合闸位置、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分离以断开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的分闸位置和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即将分离的临界位置;
磁芯(4),设于所述支撑座(1),输入线缆(100)绕设于所述磁芯(4)且连接至其中一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输出线缆(200)连接于另一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所述磁芯(4)被配置为所述输入线缆(100)的电流大于阈值时,吸附所述动触头组件(3)由所述合闸位置切换至所述分闸位置;
动触头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4),所述第一弹性件(34)设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和所述支撑座(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34)使所述动触头组件(3)止动于所述合闸位置或者所述分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包括支架(31)和连接杆(32),所述支架(31)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支撑座(1),所述连接杆(32)设于所述支架(31)的一端,所述动触头组件(3)位于所述合闸位置和所述临界位置时,所述连接杆(32)同时与两个所述静触头组件(2)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31)和所述支撑座(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支架(31)铰接,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支撑座(1)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所述支撑座(1)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调节件能沿所述条形槽滑动,且能固定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第二安装件铰接于所述调节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还包括吸附件(33),所述吸附件(33)设于所述支架(31)的另一端,所述吸附件(33)能被绕设有所述输入线缆(100)的所述磁芯(4)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33)设有螺孔,所述支架(31)的另一端设有螺杆,所述吸附件(33)和所述支架(31)通过所述螺杆和所述螺孔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组件(2)包括静支撑杆(21)、接触头(22)、第二弹性件(23)和止挡件(24);所述接触头(22)设于所述静支撑杆(21)的一端,所述静支撑杆(21)和所述止挡件(24)均设于所述支撑座(1),所述静支撑杆(21)具有均能使所述接触头(22)与所述动触头组件(3)连接的止挡位置和退让位置,所述静支撑杆(21)位于所述止挡位置时与所述止挡件(24)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3)设于所述静支撑杆(21)和所述支撑座(1)之间,使所述静支撑杆(21)止动于所述止挡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支撑杆(21)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座(1)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件(23)的两端设于所述静支撑杆(21)和所述支撑座(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沿所述静支撑杆(21)由所述退让位置向所述止挡位置运动的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止挡件(24)择一穿接于所述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动力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22)和所述动触头组件(3)接触的一端设有球形倒角。
CN202110923416.0A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Pending CN113658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416.0A CN113658832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416.0A CN113658832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832A true CN113658832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9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3416.0A Pending CN113658832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883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4579A1 (de) * 2000-04-27 2001-11-08 Moeller Gmbh Magnetauslöser zum öffnen eines kontaktsystems
CN204315478U (zh) * 2014-10-28 2015-05-06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分合闸双稳态弹簧保持机构
DE102014117489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Schnellauslöseanordnung zum Trennen eines Strompfads in einem Schaltgerät
CN112437966A (zh) * 2018-07-31 2021-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和断路系统
CN113161209A (zh) * 2021-04-19 2021-07-23 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的脱扣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4579A1 (de) * 2000-04-27 2001-11-08 Moeller Gmbh Magnetauslöser zum öffnen eines kontaktsystems
CN204315478U (zh) * 2014-10-28 2015-05-06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分合闸双稳态弹簧保持机构
DE102014117489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Schnellauslöseanordnung zum Trennen eines Strompfads in einem Schaltgerät
CN112437966A (zh) * 2018-07-31 2021-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和断路系统
CN113161209A (zh) * 2021-04-19 2021-07-23 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的脱扣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30348A (en)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improved operating mechanism
US5585609A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movable main contact multi-force-level biasing element
US8686311B2 (en) Breaking device with arc breaking shield
JP2001520798A (ja) 電磁開閉器
JPH0463489B2 (zh)
US11742165B2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guiding and switching of load currents
US20140262708A1 (en) Single-pole switching unit and switchgear device comprising one such unit
CN1150577C (zh) 断路器
EP1988558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yoke assembly and spring assembly therefor
US20230377824A1 (en) Quick tripping device and circuit breaker
CN104303251A (zh) 线路保护开关
JP4281251B2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1237878A1 (zh) 一种具备高可靠性和高抗振性能的继电器
CN113658832A (zh) 一种双动力脱扣器
CN114242480A (zh) 一种双反力可调开距的智能开关电器及其工作方法
RU2393576C1 (ru)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US7298236B2 (en) Circuit breaker electromagnetic tripping device
JPS62119832A (ja) 引込式スイツチ接点を遠隔制御する電磁石と、電磁石のア−マチユアの変位軸線に中心を置くこの接点の一点でア−マチユアの移動を伝導する手段からなる接点遮断器
CN216597312U (zh) 一种可逆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导电夹调节结构
CN217157979U (zh) 一种双反力可调开距的智能开关电器
CN215496592U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空开的执行控制器
CN219497667U (zh) 一种继电器
CN220526778U (zh) 一种隔弧结构、接触单元和继电器
CN112103150B (zh) 5g用液压电磁断路器及其解锁机构
CN113394047B (zh) 一种快速开关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