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5905B -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5905B
CN113655905B CN202110916520.7A CN202110916520A CN113655905B CN 113655905 B CN113655905 B CN 113655905B CN 202110916520 A CN202110916520 A CN 202110916520A CN 113655905 B CN113655905 B CN 113655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area
leads
electrodes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65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5905A (zh
Inventor
靳增建
罗垒垒
巩厚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65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内设有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多条触控引线和多个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其中,本发明中将多条第一触控引线自对应的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显示区的第一侧,以及将多条第二触控引线自对应的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显示区的第二侧,使得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分别延伸至显示区的不同侧,避免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堆积于显示区的同一侧的外围,有效改善了触控面板的边框尺寸过大的缺陷,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触摸屏由于可以实现基本的人机交互功能,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类电子产品中,其中,支持多点触控的电容式触摸屏成为目前主流的触摸屏。
然而,在触控面板中,随着面板尺寸或者触控分辨率的增加,用于将触控电极引出至触控芯片的触控引线的数目也随之增多,导致在显示区的下边框处外围需要预留足够大的空间放置触控引线,造成触控面板的下边框尺寸较大,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屏占比。
因此,有必要提供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触控面板的下边框尺寸较大,及因此导致的触控面板的屏占比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有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
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设有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而设置,多条所述触控引线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芯片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还自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还自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一复用模块,至少一所述第一复用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所述触控芯片之间,所述第一复用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和多个第一输出端;
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包括至少一第一触控引线组,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组和至少一所述第一复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触控引线组包括第一触控主引线和多条第一触控子引线,所述第一触控主引线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和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子引线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二复用模块,至少以所述第二复用模块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而设置,所述第二复用模块包括第二输入端和多个第二输出端;
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包括至少一第二触控引线组,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组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复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触控引线组包括第二触控主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子引线,所述第二触控主引线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子引线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呈矩形,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主引线和所述第一输入端同层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子引线包括:
第一子线,所述第一子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子线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第二子线,所述第二子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同层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布,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另一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所处方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所处方向两者中的任一者,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靠近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同一侧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部和如上文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终端主体部和所述触控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有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其中,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其中,本发明中通过将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分别引出至经过显示区的不同侧,避免显示区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同时堆积有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而造成该侧的边框尺寸过大,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复用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复用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复用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复用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连续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靠近”、“延伸”、“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以及以下实施例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触控面板10包括显示区03,所述显示区03内设有多个触控电极20和多条触控引线30,多条所述触控引线30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电性连接,多条所述触控引线30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301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20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302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20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
其中,触控面板10可以为自容式触控面板或者互容式触控面板。具体的,当触控面板10为互容式触控面板时,多个触控电极20可以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组和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组,多个第一电极组和多个第二电极组相交设置,每一第一电极组可以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触控引线30,每一第二电极组也可以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触控引线30;或者,多个触控电极20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单元,每一触控单元包括多个第三电极和多个第四电极,多个第三电极和多个第四电极一一对应,多个第三电极电性连接至对应的一触控引线30,每一第四电极电性连接至对应的触控引线30。具体的,当触控面板10为自容式触控面板时,多个触控电极20和多条触控引线30一一对应,每一触控电极20电性连接至对应的触控引线30,本方案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无论触控面板10为自容式触控面板或者互容式触控面板,当触控面板10的尺寸或者触控分辨率的增加时,触控电极20的数目均会增加,导致触控引线30的数目也增加。具体的,本方案中通过将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延伸分别经过显示区03的不同侧,避免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堆积于显示区03的同一侧,而造成该侧的边框尺寸过大,提高了触控面板10的屏占比。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对触控面板10和显示区03的形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第一侧01不同于第二侧02即可,进一步的,第一侧01可以为靠近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的一侧,第二侧02可以为靠近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的一侧,以缩短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落入显示区03内的长度,再进一步的,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可以集中且连续排布于显示区03内,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也可以集中且连续排布于显示区03内,以缩短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落入显示区03内的长度,以及避免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交叉设置,以提高触控引线30传输信号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1,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01沿第一方向排布,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01连接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301,另一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01连接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30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所处方向、所述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所处方向两者中的任一者,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01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302靠近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01的同一侧而设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此处以第一侧01和第二侧02相对设置、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靠近第一侧01排布、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靠近第二侧02排布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方向具体的方位不做限制,只需满足第一方向和第一侧01所处方向、第二侧02所处方向相交即可。可以理解的,本方案在将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延伸分别经过显示区03的不同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1的同一侧设置对应的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可以避免触控引线30分散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1的不同侧而造成空间的浪费,触控引线30集中设置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1的同一侧,充分利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1的同一侧的空间,相应的,可以避免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01的其它侧设置触控引线30,进一步减小了盲区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触控面板10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03的非显示区04,所述非显示区04内设有触控芯片40,所述触控芯片40靠近所述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而设置,多条所述触控引线30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和所述触控芯片40之间。
其中,触控芯片40可以通过多条触控引线30向多个触控电极20传输驱动信号,多个触控电极20可以通过多条触控引线30向触控芯片40传输触控信号。其中,本方案中可以将触控芯片40设置在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以发出驱动信号和接收触控信号,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对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和第二侧02不做限定,即触控芯片40可以靠近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和第二侧02中的任一者设置即可,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触控引线30的总长度,以提高触控引线30传输信号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301还自所述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40,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302还自所述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40。
具体的,如图1所示,由于触控芯片40靠近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而设置,第一触控引线301可以自对应的触控电极20的一端延伸依次到达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和触控芯片40,即第一触控引线301可以避免围绕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以外的侧边而设置。当然,第二触控引线302可以自对应的触控电极20的一端延伸依次到达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显示区03的过渡侧L、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和触控芯片40,其中,显示区03的过渡侧L可以包括连接于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和第一侧01之间的至少一侧,其中,第二侧02的一端和第一侧01中对应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过渡侧L,第二侧02的另一端和第一侧01中对应的另一端之间也连接有一另过渡侧L。
可以理解的,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二触控引线302设置为自所述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40,即通过将第二触控引线302围绕显示区03的外侧的方式以电性连接于触控芯片40,避免在靠近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的区域再设置另一触控芯片,节省了触控芯片40的数目,同时也减小了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的尺寸,提高了触控面板10的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非显示区04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一复用模块50,至少一所述第一复用模块50位于所述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和所述触控芯片40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复用模块50包括第一输入端501和多个第一输出端502;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301包括至少一第一触控引线组3011,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组3011和至少一所述第一复用模块5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组3011包括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和多条第一触控子引线3013,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40和所述第一输入端501之间,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子引线3013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和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502之间。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触控引线组3011的数目和第一复用模块50的数目可以相等,且每一第一复用模块50的第一输入端50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组3011中的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每一第一复用模块50的多个第一输出端502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多个第一触控子引线3013。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复用模块5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控制端503和多个第一开关元件504,其中,第一控制端503的数目、第一开关元件504的数目和第一输出端502的数目相同,此处对三者的数目不做限制,图3仅以三者的数目为4进行说明;进一步的,每一第一开关元件504可以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依次和对应的第一输入端501、对应的第一输出端502和对应的第一控制端503连接,当然,同一第一复用模块50中的多个第一端子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第一输入端501。
具体的,在任一第一复用模块50中,第一输入端501虽然同时向多个第一端子传输驱动信号,但是多个第一控制端503中的电信号不同,可以控制每一时刻开启其中一第一开关元件504,使得驱动信号通过对应的第一开关元件504及其第一输出端502传输至对应的第一触控引线301。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复用模块50中的多个第一开关元件504的排列情况可以一致,如图3所示,在对应的第一复用模块50中位置相同的多个第一开关元件504以及对应的多个第一控制端503可以相连设置以具有相同的电信号,同时也可以节省线路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非显示区04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二复用模块60,至少一所述第二复用模块60靠近所述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而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复用模块60包括第二输入端601和多个第二输出端602;结合图1和图4所示,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302包括至少一第二触控引线组3021,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组3021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复用模块60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组3021包括第二触控主引线3022和多条第二触控子引线3023,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触控主引线3022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40和所述第二输入端601之间,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子引线3023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和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602之间。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触控引线组3021的数目和第二复用模块60的数目可以相等,且每一第二复用模块60的第二输入端601连接于对应的第二触控引线组3021中的第二触控主引线3022,每一第二复用模块60的多个第二输出端602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多个第二触控子引线3023。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二复用模块6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控制端603和多个第二开关元件604,其中,第二控制端603的数目、第二开关元件604的数目和第二输出端602的数目相同,此处对三者的数目不做限制,图4仅以三者的数目为4进行说明。具体的,第二输入端601、第二输出端602、第二控制端603、第二开关元件604可以参考上文中关于第一输入端501、第一输出端502、第一控制端503、第一开关元件504的相关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区03呈矩形,所述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和所述显示区03的第二侧02相对设置。结合上文论述可知,当显示区03呈矩形时,显示区03的两过渡侧L也相对设置,具体的,在触控芯片靠近显示区03的第一侧01的前提下,在非显示区04中靠近至少一过渡侧L的区域可以设置栅极驱动电路,进一步的,靠近两过渡侧L的区域均可以设置栅极驱动电路以进行双向驱动。可以理解的,本方案中的第一侧01和第二侧02相对设置,即将多条第一触控引线30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分别向显示区03中相对的两侧延伸,结合上文论述可知,这样可以避免多条第二触控引线302占用栅极驱动电路的空间,降低对于栅极驱动电路的干扰,以及避免两过渡侧L的尺寸过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和所述第一输入端501同层设置。其中,第一开关元件504可以为但不限于晶体管,当第一开关元件504为晶体管时,第一输入端501、对应的多个第一输出端502可以和对应的多个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同层设置,并且第一输入端501电性连接至多个晶体管的源极,多个第一输出端502分别电性连接至或者配置为多个晶体管的漏极。具体的,如图5所示,触控面板10可以包括基板101和位于基板101上的晶体管层102,所述晶体管层102包括位于显示区03内的多个显示晶体管和位于非显示区04内被配置为多个第一开关元件504的晶体管,进一步的,显示晶体管可以和被配置为多个第一开关元件504的晶体管的同层设置,即显示晶体管的源漏极层103可以和第一输入端501、对应的多个第一输出端502同层设置。结合上文论述可知,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和第一开关元件504均位于非显示区04,可以理解的,本方案中将位于非显示区04中的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和第一输入端501同层设置,不仅可以避免挖孔以及分层制备,提高了制程的效率,进一步的,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可以和第一输入端501接触设置以电性连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触控子引线3013包括:第一子线30131,所述第一子线30131位于所述显示区03,所述第一子线30131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同层设置;第二子线30132,所述第二子线30132位于所述非显示区04,所述第二子线30132和所述第一输出端502同层设置。
具体的,如图5所示,触控面板10还可以包括位于基板101上的挡墙104、位于多个显示晶体管上的发光层105、位于发光层和挡墙104上的封装层106,其中,第一子线30131和多个触控电极20可以位于封装层106上。可以理解的,本方案中将第一子线30131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同层设置,进一步的,两者可以接触设置以电性连接,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子线30131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20的制程效率以及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同理,本方案中将第二子线30132和第一输出端502同层设置,也可以提高第二子线30132和第一输出端502的制程效率以及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二子线30132、第一输出端502、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和第一输入端501均可以同层设置,即第二子线30132、第一触控主引线3012和第一开关元件504均可以包含于晶体管层102,以提高触控面板10的制程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晶体管层102和第一子线30131位于异层,第一子线30131可以通过打孔设置以及在孔中设置连接线107,连接线107横跨显示区03和非显示区04且连接于第一子线30131和第二子线30132之间,可以理解的,连接线107可以自第二子线30132延伸以依次经过晶体管层102、基板101、晶体管层102、封装层106之中,以及延伸至封装层106之上以连接至第一子线30131。可以理解的,第二触控引线30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文关于第一触控引线301的相关描述,第二触控引线302和第二复用模块60的相对位置、连接关系也可以参考上文关于第一触控引线301和第一复用模块50的相对位置、连接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部和如上文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终端主体部和所述触控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有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其中,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其中,本发明中通过将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分别引出至经过显示区的不同侧,避免显示区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同时堆积有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而造成该侧的边框尺寸过大,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屏占比。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有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电性连接,多条所述触控引线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
多条第二触控引线,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自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端延伸以经过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设有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而设置,多条所述触控引线电性连接于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芯片之间;
所述非显示区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一复用模块,至少一所述第一复用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所述触控芯片之间,所述第一复用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和多个第一输出端;
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包括至少一第一触控引线组,至少一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组和至少一所述第一复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触控引线组包括第一触控主引线和多条第一触控子引线,所述第一触控主引线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和所述第一输入端之间,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子引线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
所述非显示区内还设有至少一第二复用模块,至少以所述第二复用模块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而设置,所述第二复用模块包括第二输入端和多个第二输出端;
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包括至少一第二触控引线组,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组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复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触控引线组包括第二触控主引线和多条第二触控子引线,所述第二触控主引线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子引线连接于对应的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还自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还自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延伸至所述触控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呈矩形,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和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主引线和所述第一输入端同层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触控子引线包括:
第一子线,所述第一子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子线和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第二子线,所述第二子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子线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同层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布,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另一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于对应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所处方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所处方向两者中的任一者,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引线靠近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同一侧而设置。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部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终端主体部和所述触控面板组合为一体。
CN202110916520.7A 2021-08-11 2021-08-11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13655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6520.7A CN113655905B (zh) 2021-08-11 2021-08-11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6520.7A CN113655905B (zh) 2021-08-11 2021-08-11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05A CN113655905A (zh) 2021-11-16
CN113655905B true CN113655905B (zh) 2023-11-28

Family

ID=7847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6520.7A Active CN113655905B (zh) 2021-08-11 2021-08-11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5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5963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母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8574A (zh) * 2017-05-10 2017-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79742A (zh) * 2017-07-12 2017-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cell型触控显示器
CN209417703U (zh) * 2019-03-21 2019-09-2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103B (zh) * 2012-11-27 2018-04-01 林志忠 觸控面板
CN107193421A (zh) * 2017-05-31 2017-09-22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9634459B (zh) * 2018-12-06 2022-03-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97450B (zh) * 2020-07-15 2024-01-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模组及其控制方法、触控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8574A (zh) * 2017-05-10 2017-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79742A (zh) * 2017-07-12 2017-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cell型触控显示器
CN209417703U (zh) * 2019-03-21 2019-09-2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05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4042B (zh) 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
US10418437B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63445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981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7826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281453U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185741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55905B (zh) 触控面板和移动终端
CN109062441B (zh) 阵列基板
CN111708466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30133924A (ko) 터치 제어 패널 및 터치 제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718128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1138413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3217537U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9597514A (zh)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CN105954952A (zh)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15606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68015B (zh)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1556958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7458014U (zh)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US1185350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electrode connecting pads disposed in arc shape
CN220554271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20399920U (zh) 一种单层电极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
US20240053850A1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