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1417B -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1417B
CN113651417B CN202110994662.5A CN202110994662A CN113651417B CN 113651417 B CN113651417 B CN 113651417B CN 202110994662 A CN202110994662 A CN 202110994662A CN 113651417 B CN113651417 B CN 113651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preset
aeration
aeration ta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46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1417A (zh
Inventor
艾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an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an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an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an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46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1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1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1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1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1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05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1Multistep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05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15Combinations of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with precipitation, flocculation, coagulation and separation of 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1Turb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水池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BOD监测仪实时检测三个曝气池内的污水的BOD信息;第一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一表曝机和第一加热器,第二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二表曝机和第二加热器,第三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三表曝机和第三加热器,三个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有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在三个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以向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从而通过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结合,以及其共同作用,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污水的处理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合流制城市管道污水由于纳管水质复杂,存在较为严峻的有机物降解和脱氮压力;此外,部分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处理液)的流入也带来污水水质水量的大范围波动,冲击生化处理系统,影响污水处理稳定性;上述问题加剧了城市污水厂达标处理的难度,将破坏受纳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周边环境的快速恶化。
现有技术中,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来处理城市污水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通过大量菌胶团及游离微生物的吸附-生物氧化来降解有机分子,另一方面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废水脱氮处理;但活性污泥法受水质波动影响较大,且通常占地面积较大。生物膜法由于生成较高密度的生物膜,可降低设备容积,减小进水冲击;但相同反应时间下,其有机物去除率(在70-90%)却很难达到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有机物去除率在90-98%)处理效果。从最终出水来看,生物膜法由于其微生物种群较为丰富,最优出水BOD可达10mg/L,优于活性污泥法。
移动床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载体的稳定性和密度特性(通常为0.95-0.98g/cm3),能将生物膜输送至全反应器,加大生物膜、氧气和反应底物的接触几率,较其他生物膜法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如何有效地将活性污泥与移动床生物膜结合,以共同处理污水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如何将活性污泥与移动床生物膜结合,以共同处理污水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BOD监测仪和控制单元,所述污水池用于容纳污水,所述污水池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所述污水池与所述第一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分别与所述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还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曝气池分别与所述第三曝气池和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曝气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与净水池连通,所述BOD监测仪用于实时的检测三个所述曝气池内的污水的BOD信息;
所述第一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一表曝机和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二表曝机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三表曝机和第三加热器,三个所述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有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所述活性污泥加料单元用于分别向三个所述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所述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用于分别向三个所述曝气池内添加生物膜填料;
所述污水池的一侧设置有浊度监测仪,以检测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浊度信息,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进行预加热;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三个所述表曝机、三个所述加热器、预加热器、BOD监测仪、浊度监测仪、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电连接,以对其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进行数据采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控制指令;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污水池内注入污水后,通过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浊度监测仪测定的当前所述污水池内的实时污水浊度ΔD,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所述BOD监测仪测定的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第一初始BOD值E0,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同时还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中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后,设定所述第一表曝机对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并在曝气完成后,使所述BOD监测仪再次测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以获取此时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一曝气后BOD值E1,并将所述第一曝气后BOD值E1与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后,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二表曝机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二曝气后BOD值E2,将所述第二曝气后BOD值E2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后,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三表曝机对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三曝气后BOD值E3,将所述第三曝气后BOD值E3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E3≥Ea,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获取E3与E2之间的差值,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当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将曝气后的污水经所述沉淀池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浊度D1、第二预设浊度D2、第三预设浊度D3和第四预设浊度D4,且D1<D2<D3<D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和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且H1<H2<H3<H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实时污水浊度ΔD与各预设浊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Δ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1≤Δ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2≤Δ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3≤Δ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后,i=1,2,3,4,则使所述预加热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后,则将经预加热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BOD值E01、第二预设BOD值E02、第三预设BOD值E03和第四预设BOD值E04,且E01<E02<E03<E0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且X1<X2<X3<X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且Y1<Y2<Y3<Y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与各预设BOD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E01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和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1≤E0<E02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和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2≤E0<E03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3≤E0<E04时,分别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1、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2、第三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3和第四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4,且1<a1<a2<a3<a4<1.5;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与各预设BOD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温度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E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1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1≤E0<E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2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2≤E0<E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3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3≤E0<E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4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曝气时长S1、第二预设曝气时长S2、第三预设曝气时长S3和第四预设曝气时长S4,且S1<S2<S3<S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1、第二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2、第三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3和第四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4,且H01<H02<H03<H0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再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设定为Hi*ai时,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根据Hi*a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一表曝机对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
当Hi*a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S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S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S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S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BOD差值b1、第二预设BOD差值b2、第三预设BOD差值b3和第四预设BOD差值b4,且b1<b2<b3<b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和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且0.8<c1<c2<c3<c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且0.8<d1<d2<d3<d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分别选定所述第i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i和第i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i=1,2,3,4,对污水进行曝气后,并当E2≥Ea,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以分别对所述第i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i和第i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数值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E1|<b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1≤|E0-E1|<b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2≤|E0-E1|<b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3≤|E0-E1|<b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和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且1<f1<f2<f3<f4<1.2;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五预设BOD差值b5、第六预设BOD差值b6、第七预设BOD差值b7和第八预设BOD差值b8,且b5<b6<b7<b8<b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补偿系数,以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Hi*ai进行补偿后,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a-E1|<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5≤|Ea-E1|<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6≤|Ea-E1|<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7≤|Ea-E1|<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和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0.8<e1<e2<e3<e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为Hi*ai*fi后,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根据Hi*ai*f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选定曝气时长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i=1,2,3,4,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i*ai*f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f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f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f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E2≥Ea,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各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各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中选定调节系数,再次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时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添加量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分别选定所述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和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对污水进行曝气后,并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E1与E2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以分别对所述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和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数值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1-E2|<0.8b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1≤|E1-E2|<0.8b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2≤|E1-E2|<0.8b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3≤|E1-E2|<0.8b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补偿系数,以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Hi*ai*fi进行补偿后,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a-E2|<1.2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5≤|Ea-E2|<1.2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6≤|Ea-E2|<1.2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7≤|Ea-E2|<1.2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为Hi*ai*fi*fi后,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根据Hi*ai*fi*f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选定曝气时长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i*ai*fi*f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fi*f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fi*f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fi*f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温度T1、第二预设温度T2、第三预设温度T3和第四预设温度T4,且T1<T2<T3<T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平均差值Q1、第二预设平均差值Q2、第三预设平均差值Q3和第四预设平均差值Q4,且Q1<Q2<Q3<Q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修正系数g1、第二预设修正系数g2、第三预设修正系数g3和第四预设修正系数g4,且0.8<g1<g2<g3<g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当E3≥Ea时,并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E2-E3|<0.8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5≤|E2-E3|<0.8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6≤|E2-E3|<0.8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7≤|E2-E3|<0.8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与各预设平均差值之间的关系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1-E2|+|E1-E3|+|E2-E3|)/3<Q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和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修正系数g1对X1和Y1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1*g1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g1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1≤(|E1-E2|+|E1-E3|+|E2-E3|)/3<Q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和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修正系数g2对X2和Y2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2*g2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g2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2≤(|E1-E2|+|E1-E3|+|E2-E3|)/3<Q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修正系数g3对X3和Y3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3*g3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g3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3≤(|E1-E2|+|E1-E3|+|E2-E3|)/3<Q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修正系数g4对X4和Y4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4*g4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g4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污水池污水池、BOD监测仪和控制单元,污水池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曝气池与沉淀池和净水池相连通,并在三个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以向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从而通过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结合,以及其共同作用,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污水的处理速度。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的多个曝气池进行的多级污水处理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方法,本方法采用上述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污水池内注入污水后,采集浊度监测仪测定的当前所述污水池内的实时污水浊度ΔD,并根据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污水输送至第一曝气池内;
步骤b: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采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第一初始BOD值E0,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同时还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步骤c:在向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中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后,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并在曝气完成后,测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以获取此时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一曝气后BOD值E1,并将所述第一曝气后BOD值E1与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d:在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后,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二表曝机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二曝气后BOD值E2,将所述第二曝气后BOD值E2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e: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后,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三表曝机对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三曝气后BOD值E3,将所述第三曝气后BOD值E3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f:在E3≥Ea,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获取E3与E2之间的差值,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当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将曝气后的污水经所述沉淀池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处理模块设定第一预设浊度D1、第二预设浊度D2、第三预设浊度D3和第四预设浊度D4,且D1<D2<D3<D4;还通过所述处理模块设定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和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且H1<H2<H3<H4;
根据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实时污水浊度ΔD与各预设浊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Δ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1≤Δ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2≤Δ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3≤Δ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后,i=1,2,3,4,则使所述预加热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后,则将经预加热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系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1、BOD监测仪7和控制单元10,所述污水池1用于容纳污水,所述污水池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2、第二曝气池3和第三曝气池4,所述污水池1与所述第一曝气池2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2分别与所述第二曝气池3和第三曝气池4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2还与沉淀池8连通,所述第二曝气池3分别与所述第三曝气池4和沉淀池8连通,所述第三曝气池4与所述沉淀池8连通,所述沉淀池8与净水池9连通,所述BOD监测仪7用于实时的检测三个所述曝气池内的污水的BOD信息。第一曝气池2、第二曝气池3和第三曝气池4之间通过输水管道11相连通,并且,三者在与污水池1、沉淀池8和净水池9之间同样通过输水管道11相连通,并且,在污水传输的过程中,通过水泵提供动力,以进行水源的传输。
具体而言,沉淀池8与第三曝气池4之间设置有回流管道,以将沉淀池8内的污水回流至第三曝气池4内在此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曝气池2内设置有第一表曝机21和第一加热器22,所述第二曝气池3内设置有第二表曝机31和第二加热器32,所述第三曝气池4内设置有第三表曝机41和第三加热器42,三个所述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有活性污泥加料单元5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6,所述活性污泥加料单元5用于分别向三个所述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所述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6用于分别向三个所述曝气池内添加生物膜填料。
具体而言,活性污泥加料单元5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6均为自动加料单元,通过控制单元10的控制,能够控制向曝气池添加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具体而言,所述污水池1的一侧设置有浊度监测仪,以检测所述污水池1内的污水浊度信息,所述污水池1内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污水池1内的污水进行预加热。
具体而言,上述预加热器、第一加热器22、第二加热器32和第三加热器42均为电加热器,并与控制单元10相连接,通过控制单元10对其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10分别与三个所述表曝机、三个所述加热器、预加热器、BOD监测仪7、浊度监测仪、活性污泥加料单元5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6电连接,以对其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
结合图2所示,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10包括处理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进行数据采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输出控制指令,以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控制指令。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单元10为一集中控制系统,其可以为plc、工控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等具备数据采集与控制能力的装置。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污水池污水池、BOD监测仪和控制单元,污水池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曝气池与沉淀池和净水池相连通,并在三个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以向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从而通过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结合,以及其共同作用,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污水的处理速度。同时,通过设置的多个曝气池进行的多级污水处理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污水池内注入污水后,通过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浊度监测仪测定的当前所述污水池内的实时污水浊度ΔD,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所述BOD监测仪测定的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第一初始BOD值E0,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同时还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中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后,设定所述第一表曝机对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并在曝气完成后,使所述BOD监测仪再次测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以获取此时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一曝气后BOD值E1,并将所述第一曝气后BOD值E1与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后,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二表曝机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二曝气后BOD值E2,将所述第二曝气后BOD值E2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后,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三表曝机对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三曝气后BOD值E3,将所述第三曝气后BOD值E3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E3≥Ea,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获取E3与E2之间的差值,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当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将曝气后的污水经所述沉淀池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浊度D1、第二预设浊度D2、第三预设浊度D3和第四预设浊度D4,且D1<D2<D3<D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和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且H1<H2<H3<H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实时污水浊度ΔD与各预设浊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Δ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1≤Δ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2≤Δ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3≤Δ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后,i=1,2,3,4,则使所述预加热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后,则将经预加热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BOD值E01、第二预设BOD值E02、第三预设BOD值E03和第四预设BOD值E04,且E01<E02<E03<E0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且X1<X2<X3<X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且Y1<Y2<Y3<Y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与各预设BOD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E01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和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1≤E0<E02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和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2≤E0<E03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3≤E0<E04时,分别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1、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2、第三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3和第四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4,且1<a1<a2<a3<a4<1.5;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与各预设BOD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温度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E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1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1≤E0<E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2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2≤E0<E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3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3≤E0<E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4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曝气时长S1、第二预设曝气时长S2、第三预设曝气时长S3和第四预设曝气时长S4,且S1<S2<S3<S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1、第二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2、第三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3和第四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4,且H01<H02<H03<H0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再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设定为Hi*ai时,i=1,2,3,4,根据Hi*a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一表曝机对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
当Hi*a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S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S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S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S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BOD差值b1、第二预设BOD差值b2、第三预设BOD差值b3和第四预设BOD差值b4,且b1<b2<b3<b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和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且0.8<c1<c2<c3<c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且0.8<d1<d2<d3<d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分别选定所述第i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i和第i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i=1,2,3,4,对污水进行曝气后,并当E2≥Ea,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以分别对所述第i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i和第i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数值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E1|<b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1≤|E0-E1|<b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2≤|E0-E1|<b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3≤|E0-E1|<b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和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且1<f1<f2<f3<f4<1.2;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五预设BOD差值b5、第六预设BOD差值b6、第七预设BOD差值b7和第八预设BOD差值b8,且b5<b6<b7<b8<b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补偿系数,以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Hi*ai进行补偿后,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a-E1|<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5≤|Ea-E1|<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6≤|Ea-E1|<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7≤|Ea-E1|<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和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0.8<e1<e2<e3<e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为Hi*ai*fi后,i=1,2,3,4,根据Hi*ai*f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选定曝气时长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i=1,2,3,4,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i*ai*f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f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f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f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E2≥Ea,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各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各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中选定调节系数,再次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时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添加量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分别选定所述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和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i=1,2,3,4,对污水进行曝气后,并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E1与E2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以分别对所述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和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数值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1-E2|<0.8b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1≤|E1-E2|<0.8b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2≤|E1-E2|<0.8b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3≤|E1-E2|<0.8b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补偿系数,以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Hi*ai*fi进行补偿后,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a-E2|<1.2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5≤|Ea-E2|<1.2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6≤|Ea-E2|<1.2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7≤|Ea-E2|<1.2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为Hi*ai*fi*fi后,i=1,2,3,4,根据Hi*ai*fi*f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选定曝气时长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i=1,2,3,4,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i*ai*fi*f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fi*f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fi*f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fi*f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温度T1、第二预设温度T2、第三预设温度T3和第四预设温度T4,且T1<T2<T3<T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平均差值Q1、第二预设平均差值Q2、第三预设平均差值Q3和第四预设平均差值Q4,且Q1<Q2<Q3<Q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修正系数g1、第二预设修正系数g2、第三预设修正系数g3和第四预设修正系数g4,且0.8<g1<g2<g3<g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当E3≥Ea时,并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E2-E3|<0.8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5≤|E2-E3|<0.8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6≤|E2-E3|<0.8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7≤|E2-E3|<0.8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与各预设平均差值之间的关系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1-E2|+|E1-E3|+|E2-E3|)/3<Q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和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修正系数g1对X1和Y1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1*g1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g1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1≤(|E1-E2|+|E1-E3|+|E2-E3|)/3<Q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和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修正系数g2对X2和Y2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2*g2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g2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2≤(|E1-E2|+|E1-E3|+|E2-E3|)/3<Q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修正系数g3对X3和Y3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3*g3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g3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3≤(|E1-E2|+|E1-E3|+|E2-E3|)/3<Q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修正系数g4对X4和Y4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4*g4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g4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方法,本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污水池内注入污水后,采集浊度监测仪测定的当前所述污水池内的实时污水浊度ΔD,并根据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污水输送至第一曝气池内;
步骤b: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采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第一初始BOD值E0,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同时还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步骤c:在向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中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后,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并在曝气完成后,测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以获取此时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一曝气后BOD值E1,并将所述第一曝气后BOD值E1与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d:在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后,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二表曝机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二曝气后BOD值E2,将所述第二曝气后BOD值E2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e: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后,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三表曝机对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三曝气后BOD值E3,将所述第三曝气后BOD值E3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f:在E3≥Ea,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获取E3与E2之间的差值,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当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将曝气后的污水经所述沉淀池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处理模块设定第一预设浊度D1、第二预设浊度D2、第三预设浊度D3和第四预设浊度D4,且D1<D2<D3<D4;还通过所述处理模块设定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和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且H1<H2<H3<H4;
根据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实时污水浊度ΔD与各预设浊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Δ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1≤Δ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2≤Δ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3≤Δ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后,i=1,2,3,4,则使所述预加热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后,则将经预加热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污水池污水池、BOD监测仪和控制单元,污水池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曝气池与沉淀池和净水池相连通,并在三个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以向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从而通过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结合,以及其共同作用,以对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污水的处理速度。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的多个曝气池进行的多级污水处理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BOD监测仪和控制单元,所述污水池用于容纳污水,所述污水池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曝气池、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所述污水池与所述第一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分别与所述第二曝气池和第三曝气池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还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曝气池分别与所述第三曝气池和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三曝气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与净水池连通,所述BOD监测仪用于实时的检测三个所述曝气池内的污水的BOD信息;
所述第一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一表曝机和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二表曝机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三表曝机和第三加热器,三个所述曝气池的上方设置有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所述活性污泥加料单元用于分别向三个所述曝气池内添加活性污泥,所述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用于分别向三个所述曝气池内添加生物膜填料;
所述污水池的一侧设置有浊度监测仪,以检测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浊度信息,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进行预加热;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三个所述表曝机、三个所述加热器、预加热器、BOD监测仪、浊度监测仪、活性污泥加料单元和生物膜填料加料单元电连接,以对其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模块、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进行数据采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控制指令;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污水池内注入污水后,通过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浊度监测仪测定的当前所述污水池内的实时污水浊度ΔD,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所述BOD监测仪测定的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第一初始BOD值E0,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同时还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向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中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后,设定所述第一表曝机对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并在曝气完成后,使所述BOD监测仪再次测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以获取此时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一曝气后BOD值E1,并将所述第一曝气后BOD值E1与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后,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二表曝机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二曝气后BOD值E2,将所述第二曝气后BOD值E2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后,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三表曝机对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三曝气后BOD值E3,将所述第三曝气后BOD值E3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E3≥Ea,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获取E3与E2之间的差值,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当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将曝气后的污水经所述沉淀池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浊度D1、第二预设浊度D2、第三预设浊度D3和第四预设浊度D4,且D1<D2<D3<D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和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且H1<H2<H3<H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实时污水浊度ΔD与各预设浊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Δ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1≤Δ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2≤Δ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3≤Δ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后,i=1,2,3,4,则使所述预加热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后,则将经预加热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BOD值E01、第二预设BOD值E02、第三预设BOD值E03和第四预设BOD值E04,且E01<E02<E03<E0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且X1<X2<X3<X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且Y1<Y2<Y3<Y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与各预设BOD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E01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和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1≤E0<E02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和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2≤E0<E03时,分别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3≤E0<E04时,分别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1、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2、第三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3和第四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4,且1<a1<a2<a3<a4<1.5;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与各预设BOD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温度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E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1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1≤E0<E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2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2≤E0<E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3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03≤E0<E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调节系数a4对H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温度Hi*a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曝气时长S1、第二预设曝气时长S2、第三预设曝气时长S3和第四预设曝气时长S4,且S1<S2<S3<S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1、第二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2、第三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3和第四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H04,且H01<H02<H03<H0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再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设定为Hi*ai时,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根据Hi*a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一表曝机对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
当Hi*a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S1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S2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S3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S4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BOD差值b1、第二预设BOD差值b2、第三预设BOD差值b3和第四预设BOD差值b4,且b1<b2<b3<b4;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和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且0.8<c1<c2<c3<c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且0.8<d1<d2<d3<d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分别选定所述第i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i和第i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作为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i=1,2,3,4,对污水进行曝气后,并当E2≥Ea,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以分别对所述第i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i和第i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数值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0-E1|<b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1≤|E0-E1|<b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2≤|E0-E1|<b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b3≤|E0-E1|<b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对X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对Y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和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且1<f1<f2<f3<f4<1.2;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五预设BOD差值b5、第六预设BOD差值b6、第七预设BOD差值b7和第八预设BOD差值b8,且b5<b6<b7<b8<b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补偿系数,以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Hi*ai进行补偿后,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a-E1|<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5≤|Ea-E1|<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6≤|Ea-E1|<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b7≤|Ea-E1|<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对Hi*a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和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0.8<e1<e2<e3<e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为Hi*ai*fi后,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根据Hi*ai*f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选定曝气时长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i=1,2,3,4,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i*ai*f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1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f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2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f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3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f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对所述第i预设曝气时长S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4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E2≥Ea,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各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各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中选定调节系数,再次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时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添加量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分别选定所述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和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作为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对污水进行曝气后,并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所述处理模块根据E1与E2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预设的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和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以分别对所述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和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数值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1-E2|<0.8b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1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1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1≤|E1-E2|<0.8b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2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2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2≤|E1-E2|<0.8b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3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3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0.8b3≤|E1-E2|<0.8b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调节系数c4再次对Xi*c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i*ci*c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添加量,选定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调节系数d4再次对Yi*d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i*di*d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选定补偿系数,以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Hi*ai*fi进行补偿后,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Ea-E2|<1.2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补偿系数f1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5≤|Ea-E2|<1.2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补偿系数f2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6≤|Ea-E2|<1.2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补偿系数f3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当1.2b7≤|Ea-E2|<1.2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补偿系数f4对Hi*ai*fi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温度Hi*ai*fi*f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为Hi*ai*fi*fi后,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根据Hi*ai*fi*fi与各预设加热温度比对值之间的关系选定曝气时长调节系数,以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i=1,2,3,4,其中各个i的取值为独立取值;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i*ai*fi*fi<H0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1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1≤Hi*ai*fi*fi<H0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2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2≤Hi*ai*fi*fi<H0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3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当H03≤Hi*ai*fi*fi<H0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曝气时长调节系数e4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Si*ei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曝气时长Si*ei*e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曝气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温度T1、第二预设温度T2、第三预设温度T3和第四预设温度T4,且T1<T2<T3<T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平均差值Q1、第二预设平均差值Q2、第三预设平均差值Q3和第四预设平均差值Q4,且Q1<Q2<Q3<Q4;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设定第一预设修正系数g1、第二预设修正系数g2、第三预设修正系数g3和第四预设修正系数g4,且0.8<g1<g2<g3<g4<1;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当E3≥Ea时,并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与各预设BOD差值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E2-E3|<0.8b5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5≤|E2-E3|<0.8b6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6≤|E2-E3|<0.8b7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当0.8b7≤|E2-E3|<0.8b8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4作为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时的污水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与各预设平均差值之间的关系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当(|E1-E2|+|E1-E3|+|E2-E3|)/3<Q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1和第一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修正系数g1对X1和Y1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1*g1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1*g1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1≤(|E1-E2|+|E1-E3|+|E2-E3|)/3<Q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2和第二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修正系数g2对X2和Y2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2*g2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2*g2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2≤(|E1-E2|+|E1-E3|+|E2-E3|)/3<Q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3和第三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修正系数g3对X3和Y3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3*g3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3*g3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当Q3≤(|E1-E2|+|E1-E3|+|E2-E3|)/3<Q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活性污泥添加量X4和第四预设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修正系数g4对X4和Y4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活性污泥添加量X4*g4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添加量,将修正后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Y4*g4作为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生物膜填料添加量。
9.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污水池内注入污水后,采集浊度监测仪测定的当前所述污水池内的实时污水浊度ΔD,并根据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污水输送至第一曝气池内;
步骤b:在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后,采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第一初始BOD值E0,并根据所述实时污水浊度ΔD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同时还根据所述第一初始BOD值E0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
步骤c:在向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中添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后,设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时的曝气时长,并在曝气完成后,测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以获取此时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一曝气后BOD值E1,并将所述第一曝气后BOD值E1与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1≥Ea时,则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第二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d:在将所述第一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二曝气池内后,根据E1与E0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1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二表曝机对所述第二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二曝气后BOD值E2,将所述第二曝气后BOD值E2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2≥Ea时,则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e:在将所述第二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后,根据E2与E1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还根据E2与Ea之间的差值设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在所述第三表曝机对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BOD监测仪测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BOD值,并获取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第三曝气后BOD值E3,将所述第三曝气后BOD值E3与所述预设的标准BOD值Ea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的输出位置: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并使污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当E3≥Ea时,则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
步骤f:在E3≥Ea,将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曝气后的污水输出至所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输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进行处理时,获取E3与E2之间的差值,根据E3与E2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三曝气池内污水的加热温度,并根据E1与E2、E1与E3以及E2与E3之间的平均差值设定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填料的添加量,当再次回流至所述第三曝气池内的污水曝气预设时长后,将曝气后的污水经所述沉淀池沉淀后溢流至所述净水池内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处理模块设定第一预设浊度D1、第二预设浊度D2、第三预设浊度D3和第四预设浊度D4,且D1<D2<D3<D4;还通过所述处理模块设定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和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且H1<H2<H3<H4;
根据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实时污水浊度ΔD与各预设浊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Δ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预加热温度H1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1≤Δ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预加热温度H2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2≤Δ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预加热温度H3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当D3≤Δ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预加热温度H4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选定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作为所述污水池内污水的预加热温度后,i=1,2,3,4,则使所述预加热器将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加热至所述第i预设预加热温度Hi后,则将经预加热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曝气池内。
CN202110994662.5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651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4662.5A CN11365141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4662.5A CN11365141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1417A CN113651417A (zh) 2021-11-16
CN113651417B true CN113651417B (zh) 2022-07-15

Family

ID=7849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4662.5A Active CN113651417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1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9501A (zh) * 2022-03-07 2022-04-12 海安县恒益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迷宫式有色金属水平连铸结晶器
CN115611449A (zh) * 2022-09-02 2023-01-17 广东中发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黑臭水体的微纳米气泡在线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682A (en) * 1982-01-29 1985-08-27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Technology Activated sludge wastewater treating process
JPH10235386A (ja) * 1997-02-25 1998-09-08 Mitsubishi Chem Corp 曝気槽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966426A (zh) * 2006-11-21 2007-05-23 北京工业大学 Orbal氧化沟生物脱氮工艺溶解氧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KR100751002B1 (ko) * 2006-06-01 2007-08-22 주식회사 비엠비메카 피라미드리액터를 이용한 유기오폐수 고도처리장치
CN101113063A (zh) * 2006-07-28 2008-01-3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高氯高温稠油污水处理方法
JP2011230069A (ja) * 2010-04-28 2011-11-17 Kiyomi Yamaura 汚水処理装置の曝気運転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曝気運転制御方法
CN103011407A (zh) * 2012-12-03 2013-04-03 北京工业大学 初沉污泥内碳源开发强化城市污水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CN103896399A (zh) * 2014-03-29 2014-07-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反应装置
CN104787872A (zh) * 2015-04-29 2015-07-22 梁锐振 一种曝气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33618A (zh) * 2017-11-30 2018-05-15 湖州欣格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多级净化处理装置
CN109502747A (zh) * 2018-12-18 2019-03-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无锡分所 一种污水处理节能控制系统
CN208802890U (zh) * 2018-08-30 2019-04-30 青海环能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0577275A (zh) * 2019-08-30 2019-12-17 绍兴海坤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智能化曝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2646667U (zh) * 2020-05-23 2021-03-02 北京金凯达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生态养殖水环境实时在线监测设备
CN112811577A (zh) * 2020-12-23 2021-05-18 武汉水天一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厂MC-MBBR工艺水泵和曝气机的plc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5997A (ja) * 1988-07-22 1990-02-06 Kyoto Suiken Kk 汚水の処理方法
JP3331623B2 (ja) * 1992-06-08 2002-10-0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好気性処理装置
JP2001025791A (ja) * 1999-07-13 2001-01-30 Nitto Denko Corp 排水処理方法
EP1343063A2 (en) * 2002-03-06 2003-09-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Wastewater treatment control system, terminal, computer program and accounting method
CN100522838C (zh) * 2002-09-24 2009-08-05 先进充气控制有限公司 控制废水处理工艺
EP1559687A1 (en) * 2004-01-21 2005-08-03 Hiroshi Kishi Waste water treatment
CN104556412B (zh) * 2015-01-28 2017-01-18 浙江全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JP5996819B1 (ja) * 2016-04-23 2016-09-21 株式会社 小川環境研究所 活性汚泥における曝気量制御方法
JP6977953B2 (ja) * 2018-03-22 2021-12-08 住友重機械エンバイロメント株式会社 水質状態判別装置
CN211644966U (zh) * 2019-12-11 2020-10-09 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排放废水cod值的活性污泥回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682A (en) * 1982-01-29 1985-08-27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Technology Activated sludge wastewater treating process
JPH10235386A (ja) * 1997-02-25 1998-09-08 Mitsubishi Chem Corp 曝気槽の温度制御装置
KR100751002B1 (ko) * 2006-06-01 2007-08-22 주식회사 비엠비메카 피라미드리액터를 이용한 유기오폐수 고도처리장치
CN101113063A (zh) * 2006-07-28 2008-01-3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高氯高温稠油污水处理方法
CN1966426A (zh) * 2006-11-21 2007-05-23 北京工业大学 Orbal氧化沟生物脱氮工艺溶解氧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JP2011230069A (ja) * 2010-04-28 2011-11-17 Kiyomi Yamaura 汚水処理装置の曝気運転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曝気運転制御方法
CN103011407A (zh) * 2012-12-03 2013-04-03 北京工业大学 初沉污泥内碳源开发强化城市污水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CN103896399A (zh) * 2014-03-29 2014-07-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反应装置
CN104787872A (zh) * 2015-04-29 2015-07-22 梁锐振 一种曝气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33618A (zh) * 2017-11-30 2018-05-15 湖州欣格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多级净化处理装置
CN208802890U (zh) * 2018-08-30 2019-04-30 青海环能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9502747A (zh) * 2018-12-18 2019-03-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无锡分所 一种污水处理节能控制系统
CN110577275A (zh) * 2019-08-30 2019-12-17 绍兴海坤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智能化曝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2646667U (zh) * 2020-05-23 2021-03-02 北京金凯达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生态养殖水环境实时在线监测设备
CN112811577A (zh) * 2020-12-23 2021-05-18 武汉水天一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厂MC-MBBR工艺水泵和曝气机的plc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投加悬浮填料改善活性污泥法处理性能的试验研究";孙华等;《重庆环境科学》;20011231;第23卷(第06期);37-40 *
"模糊控制在SBR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戴倩等;《自动化与仪表》;20110731(第07期);42-44、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1417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rhon Evolution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the first 50 years
CN113651417B (zh) 一种用于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Lamine et al.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grey water using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arioglu et al. Model evaluation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operated without an anoxic reactor
CN111847634A (zh) 一种用于泥膜复合污水处理工艺的曝气和碳源投加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MX2010010532A (es) Sistemas y metodos hibridos de tratamiento aerobico y anaerobico de aguas residuales y lodos.
Izadi et al. Performance of an integrated fixed bed membrane bioreactor (FBMBR) applied to pollutant removal from paper-recycling wastewater
WO201113373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JP5833791B1 (ja) 活性汚泥における曝気量制御方法
JP7153135B2 (ja) バイパスの一次排水およびステップ供給を使用したメインストリームの脱アンモニアプロセス
JP6939724B2 (ja) 汚水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Asadi et al. High rate simultaneous nutrients removal in a single air lift bioreactor with continuous feed and intermittent discharge regim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effect of feed characteristics
KR20130118682A (ko) 인 농도 예측을 통한 최적 응집제 주입장치
Ranjan et al. Co-treatment of old landfill leachate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effect of landfill leachate concentration
CA2852298A1 (en) Using continuous nitrate measurement to control aeration in an aerated-anoxic process
Gernaey et al. On-line estimation of Nitrosomonas kinetic parameters in activated sludge samples using titration in-sensor-experiments
KR20220024245A (ko) 하수처리장용 통합제어 시스템
JP4678577B2 (ja) 廃水処理システム
KR20090055160A (ko) 유량 조정조를 생물반응조로 활용하는 하수처리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KR20180117340A (ko) 하수 처리 시스템
Guglielmi et al. Alternate anoxic/aerobic operation for nitrogen removal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atel et al. Optimization of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
Forouzesh et al. Partially aerated submerged fixed-film bioreactor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arbon and nutrients from high-strength nitrogen wastewaters: effect of aeration rate and C: N: P ratio
Çakirgöz et al. How do the influent COD/Nitrogen and internal recirculation ratios affect the oxidation ditch type pre-anoxic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Kopec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to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after trickling fil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4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 5, Huiteng business building, No. 8, zhangjialou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Kunshan Wan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7, building B, western government affairs center, 1801 Qianjin West Road, Kunshan, Suzhou, Jiangsu 215300

Applicant before: Ai P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