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8462A -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8462A
CN113648462A CN202110923323.8A CN202110923323A CN113648462A CN 113648462 A CN113648462 A CN 113648462A CN 202110923323 A CN202110923323 A CN 202110923323A CN 113648462 A CN113648462 A CN 113648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gen
reaction box
reaction
disc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33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一波
刘小娇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ngel Wing Health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ngel Wing Health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ngel Wing Health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ngel Wing Health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33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84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8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846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1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7/22Polypept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degradation products
    • A61L27/24Collag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02Inorganic materials
    • A61L27/025Other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A61L27/04 - A61L27/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7/00Materials for grafts or prostheses or for coating grafts or prostheses
    • A61L27/5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27/60Materials for use in artificial sk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73Sea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7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e.g. brushes, scrap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新鲜动物的韧带中提取胶原蛋白并去除表面的杂质,切成半厘米尺寸的方块,然后四度冷藏,准备一升至两升的蒸馏水、十毫升乙酸,配置溶液,取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并控制在3~5左右,将胶原蛋白洗净。本发明通设置有搅拌装置带动顶盘、密封圈和带动柱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盘被向下移动的带动柱抵住被离开反应筒的底部开始绕着固定柱转动,使得反应筒中的胶原层进入放置桶中,通过设置有刮擦圈被带动柱带动并对反应筒的内壁进行刮擦,使得反应筒内壁多余的胶原层被刮掉并进入放置桶中,实现了胶原制备的精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约占人体器官总重量的16%,是隔绝外界与人体组织的重要屏障,但由于溃疡、外科创伤等使得皮肤破开,导致人体组织暴露在外面,在伤口愈合的时候,一般采用纱布覆盖未长好皮肤的创口,但纱布为纯棉材料制成,无法替代皮肤为为人体组织提供保护,因此需要进行真皮支架的制备。
目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主要由胶原层和硅胶层组成,配合比例的硅胶层放置在胶原层表面,然后等待固化,形成双层胶原真皮支架,主要用于覆盖受伤而未长好皮肤组织的人体创伤部位;但其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不够精确的问题,制备好的胶原层需要搅拌均匀,同时控制其pH值,然后真空冷冻干燥,而在搅拌过程中无法控制胶原溶液为半固体半液体的状态,可能会造成黏附在搅拌装置的内壁上上,造成胶原层的量不达标;且当胶原层和硅胶层接触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密封措施,造成无法及时施压,导致真皮支架制备失败;硅胶层在接触道胶原层时,胶原层的表面一般不是平整的,导致两者的接触面积不大,一些部分无法接触,导致制备时间过长,增加了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新鲜动物的韧带中提取胶原蛋白并去除表面的杂质,切成半厘米尺寸的方块,然后四度冷藏;
准备一升至两升的蒸馏水、十毫升乙酸,配置溶液,取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并控制在3~5左右,将胶原蛋白洗净,然后放置在提前准备的75%酒精溶液内部浸泡五分钟;
然后将胶原蛋白放置在反应筒中,倒入乙酸十毫升,然后倒入冰水,使得乙酸与冰水的体积比为1:5,然后转动搅拌装置并搅拌,搅拌完毕后,冷藏,得到胶原层;
将盛有硅胶层的放置桶沿着卡槽的正面开口向反应箱的内部推进,向上提拉提块并带动卡板上移,使得放置桶进入反应箱内部;
然后,刮平器对放置桶的顶部进行刮擦,使得放置桶内部的硅胶层平整,放置桶推动移动件向内侧移动并压缩固定弹簧;
然后带滑块在导向柱的外表面移动,待放置桶完全到位时,松开提块,使得卡接弹簧向下推卡板并卡在密封槽中,完成对反应箱内部的密封;
向下推动搅拌装置并带动顶盘和密封圈下移,带动带动柱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盘被带动柱推动开始绕着固定柱转动,使得反应筒的底部开口被打开,胶原层掉下来并掉到放置桶中与硅胶层接触并交联;
刮擦圈被带动柱带动从而完成对反应筒内壁的刮擦,实现胶原层的精确给料,启动真空泵对反应箱的内部抽气,然后等待胶原真皮成型即可。
优选的,所述乙酸可更换为醋酸,所述乙酸溶液的pH值可通过添加蒸馏水进行调节,乙酸可以调节制备溶液的酸碱度,醋酸也可以,这样具备多种选择性,在使用不同种类的酸进行制备后,发现制备结果并无太大偏差,这就说明了酸的使用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选择使用。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箱、反应筒和真空泵,所述反应筒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和内槽,所述反应筒的内部设置有顶盘和密封圈,所述顶盘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内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刮擦圈,所述刮擦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带动柱,所述反应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的上端面密封套接在反应筒的底部开口,所述反应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密封盘活动安装在固定柱的外表面,所述密封盘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反应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桶和固定组件,所述放置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反应箱的正面设置有卡板,所述反应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刮平器,当胶原层位于反应筒的内部时,密封盘外表面的顶部与反应筒内部的底部保持密封套接,通过设置有连接弹簧对密封盘进行拉伸紧迫用力,避免在密封盘遭遇胶原层按压时往下掉,然后可以转动搅拌装置并进行搅拌板工作,使得反应筒内部的胶原溶液充分反应,同时与反应筒内壁顶部密封套接的密封圈可以保持顶盘不动,以便对搅拌装置形成有效支撑,在前期的胶原层制备过程提供有效的密封,保持了制备工作的高效性。
优选的,所述反应筒固定安装在反应箱的顶部并与反应箱连通,所述真空泵固定安装在反应箱的背面,所述密封圈活动套接在顶盘的外表面,所述密封圈密封套接在反应筒内壁的顶部,所述内槽开设在反应筒内壁的中部,所述刮擦圈活动套接在内槽的内部,所述顶盘外表面的底部与带动柱固定连接,所述带动柱与刮擦圈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桶活动卡接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卡槽的内部开口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活动卡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卡板的底部活动卡接在密封槽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密封盘保持了反应筒内部的密封性,同时,配合卡板和移动块保持了反应箱内部的密封性,当推动移动块并带动放置桶沿着放置槽向反应箱的内侧移动时,固定组件被挤压然后与移动块一同配合并进行限位,当放置桶到位后,卡板将在卡接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卡接在密封槽中,使得移动块被卡接限位,保持放置桶的居中位置,方便后续反应筒中完成制备的胶原层掉下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导向柱、滑块、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内侧面与固定件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件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与反应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当推动移动块时会带动放置桶一起沿着放置槽向反应箱的内侧移动,使得放置桶的外表面与移动件接触并向反应箱的内侧方向移动,此时,固定弹簧被压缩,然后进入弹簧槽的内部,移动件逐渐向固定件的方向靠近,滑块同时被带动沿着导向柱的外表面移动,固定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来越大,从而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对移动件形成推动力,最终推动放置桶使得放置桶固定在指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四个且以每两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柱分别固定安装反应箱的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活动套接在两组导向柱的外表面,在移动件带动固定弹簧移动并压缩固定弹簧时,为了确保移动件能沿着直线移动,保证固定弹簧在被压缩后能完整进入弹簧槽的内部,因此,将移动件与滑块固定连接,使得移动件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块沿着导向柱的外表面做稳定的直线运动,使得移动件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同时移动件与放置桶的连接也更加紧密,使得放置桶在进入反应箱内部的时候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密封盘由密封圆盘和矩形转动柱组成,所述连接弹簧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密封盘的矩形柱顶部,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箱和密封盘固定连接,密封盘外表面的顶部密封套接在反应筒内部的底部,一方面,用以支撑正在制备的胶原层,同时密封状态保持着反应筒内部的空气不会被外界污染,有利于提供无菌的制备环境,另一方面,密封盘的转动柱部分活动套接在固定柱的外表面,同时依靠连接弹簧为密封盘与反应箱提供连接保证,在带动柱向下移动并抵住密封盘然后带动密封盘绕着固定柱转动时,连接弹簧被压缩,然后连接弹簧还可以带动密封盘复位。
优选的,所述顶盘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搅拌装置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所述搅拌装置由圆柱和圆盘组成,所述搅拌装置的圆柱部穿过圆盘并延伸至反应筒的内部,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与密封盘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搅拌装置的圆盘部分位于活动孔的上方且与活动孔保持密封,搅拌装置一方面以其圆柱部分提供搅拌混合功能,当制备胶原层的原料进入反应筒的内部后,工作人员即可转动搅拌装置并搅拌,实现胶原层的搅拌制备,同时,搅拌装置的圆盘部分与活动孔保持密封,有效保证了反应筒内部空间在制备过程中的密封性,在转动搅拌搅拌装置的过程中,搅拌装置始终与活动孔保持着密封,避免反应筒内部的制备原料被外界因素影响。
优选的,所述刮擦圈由橡胶块制成,所述刮擦圈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所述刮擦圈为缺口圆,所述刮擦圈的缺口部分与带动柱的两侧固定连接,刮擦圈平时密封套接在内槽的内部并与反应筒的内壁浑然一体,在需要将制备好的胶原层倒下去时,搅拌装置会带动顶盘和密封圈向下移动,然后带动带动柱下移,然后带动刮擦圈移动出内槽的内部,在刮擦圈被带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刮擦圈的外表面与反应筒的内部紧密贴合,同时对反应筒的内部进行刮擦,将多余黏附在反应筒内部的胶原层刮掉并带下去,保证胶原层的精确制备。
优选的,所述刮平器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刮平器的左侧底部做削尖处理,放置桶在沿着放置槽进入到反应箱的内部时,其内部制备完毕的硅胶层会突出放置桶,然后在被放置桶带动而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被刮平器进行刮擦和压制,使得放置桶内部的硅胶层上表面被刮平,然后来自反应筒中的胶原层便能与放置桶中的硅胶层完美结合并交联,由于被刮擦后的放置桶中的硅胶层表面平整,结合后的胶原层和硅胶层之间接触面积最大化,从而加快了制备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顶盘、密封圈、搅拌装置、刮擦圈、密封盘、固定柱、卡接弹簧、卡槽和移动块等实现了精确制备的功能,通过设置有搅拌装置对制备原料进行搅拌,使得胶原层的制备在反应筒中完成,通过设置有密封盘密封套接在反应筒内壁的底部,然后通过连接弹簧和固定柱的配合完成支撑密封的功能,通过设置有搅拌装置带动顶盘、密封圈和带动柱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盘被向下移动的带动柱抵住被离开反应筒的底部开始绕着固定柱转动,使得反应筒中的胶原层进入放置桶中,通过设置有刮擦圈被带动柱带动并对反应筒的内壁进行刮擦,使得反应筒内壁多余的胶原层被刮掉并进入放置桶中,实现了胶原制备的精确性。
2、向下移动的密封圈与反应筒的内壁保持着紧密贴合的状态,而向下按压的搅拌装置的圆盘部分也通过紧压保持着其与活动孔的密封性,从而保持了密封盘在转动过程中反应箱顶部开口的密封性,通过设置有卡接弹簧向下推动卡板并卡在密封槽的内部,使得放置桶在进入反应箱的内部时,提块与移动块配合保持着反应箱正面开口的密封性,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移动块、放置槽、放置桶、固定组件和刮平器等实现了硅胶层的改平功能,通过设置有移动块向反应箱的内侧面方向推动放置桶,使得放置桶带动其内部的硅胶层进入反应箱的内部,在经过刮平器时,被刮平器进行刮平和压制,使得被刮平后的放置桶内部的硅胶层其顶面保持齐平,从而使得其在与胶原层接触并交联时获得更大的反应面积,通过设置有固定弹簧向反应箱的外侧作用并带动移动件向放置桶推动,使得放置桶在被固定后更加稳定,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制备快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正面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顶盘、活动孔、密封圈、搅拌装置、卡槽、固定柱、密封盘、刮擦圈和带动柱的分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反应箱内部结构的分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5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反应箱;2、反应筒;3、真空泵;4、移动槽;5、顶盘;51、活动孔;6、密封圈;7、搅拌装置;8、卡槽;9、卡板;10、提块;11、移动块;111、密封槽;12、放置槽;13、放置桶;14、固定组件;141、导向柱;142、滑块;143、移动件;144、固定件;145、弹簧槽;146、固定弹簧;15、固定柱;16、密封盘;161、连接弹簧;17、内槽;18、刮擦圈;19、带动柱;20、刮平器;21、卡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新鲜动物的韧带中提取胶原蛋白并去除表面的杂质,切成半厘米尺寸的方块,然后四度冷藏;
准备一升至两升的蒸馏水、十毫升乙酸,配置溶液,取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并控制在3~5左右,将胶原蛋白洗净,然后放置在提前准备的75%酒精溶液内部浸泡五分钟;
然后将胶原蛋白放置在反应筒中,倒入乙酸十毫升,然后倒入冰水,使得乙酸与冰水的体积比为1:5,然后转动搅拌装置并搅拌,搅拌完毕后,冷藏,得到胶原层;
将盛有硅胶层的放置桶沿着卡槽的正面开口向反应箱的内部推进,向上提拉提块并带动卡板上移,使得放置桶进入反应箱内部;
然后,刮平器对放置桶的顶部进行刮擦,使得放置桶内部的硅胶层平整,放置桶推动移动件向内侧移动并压缩固定弹簧;
然后带滑块在导向柱的外表面移动,待放置桶完全到位时,松开提块,使得卡接弹簧向下推卡板并卡在密封槽中,完成对反应箱内部的密封;
向下推动搅拌装置并带动顶盘和密封圈下移,带动带动柱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盘被带动柱推动开始绕着固定柱转动,使得反应筒的底部开口被打开,胶原层掉下来并掉到放置桶中与硅胶层接触并交联;
刮擦圈被带动柱带动从而完成对反应筒内壁的刮擦,实现胶原层的精确给料,启动真空泵对反应箱的内部抽气,然后等待胶原真皮成型即可。
其中,乙酸可更换为醋酸,乙酸溶液的pH值可通过添加蒸馏水进行调节,乙酸可以调节制备溶液的酸碱度,醋酸也可以,这样具备多种选择性,在使用不同种类的酸进行制备后,发现制备结果并无太大偏差,这就说明了酸的使用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选择使用。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装置,包括反应箱1、反应筒2和真空泵3,反应筒2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4和内槽17,反应筒2的内部设置有顶盘5和密封圈6,顶盘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搅拌装置7,内槽17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刮擦圈18,刮擦圈18的外表面设置有带动柱19,反应箱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盘16,密封盘16的上端面密封套接在反应筒2的底部开口,反应箱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15,密封盘16活动安装在固定柱15的外表面,密封盘1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弹簧161,反应箱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桶13和固定组件14,放置桶1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1,反应箱1的正面设置有卡板9,反应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刮平器20,当胶原层位于反应筒2的内部时,密封盘16外表面的顶部与反应筒2内部的底部保持密封套接,通过设置有连接弹簧161对密封盘16进行拉伸紧迫用力,避免在密封盘16遭遇胶原层按压时往下掉,然后可以转动搅拌装置7并进行搅拌板工作,使得反应筒2内部的胶原溶液充分反应,同时与反应筒2内壁顶部密封套接的密封圈6可以保持顶盘5不动,以便对搅拌装置7形成有效支撑,在前期的胶原层制备过程提供有效的密封,保持了制备工作的高效性。
其中,反应筒2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的顶部并与反应箱1连通,真空泵3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的背面,密封圈6活动套接在顶盘5的外表面,密封圈6密封套接在反应筒2内壁的顶部,内槽17开设在反应筒2内壁的中部,刮擦圈18活动套接在内槽17的内部,顶盘5外表面的底部与带动柱19固定连接,带动柱19与刮擦圈18固定连接,反应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2,放置桶13活动卡接在放置槽12的内部,卡槽8的内部开口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21,卡接弹簧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9,卡板9活动卡接在卡槽8的内部,移动块11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111,卡板9的底部活动卡接在密封槽111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密封盘16保持了反应筒2内部的密封性,同时,配合卡板9和移动块11保持了反应箱1内部的密封性,当推动移动块11并带动放置桶13沿着放置槽12向反应箱1的内侧移动时,固定组件14被挤压然后与移动块11一同配合并进行限位,当放置桶13到位后,卡板9将在卡接弹簧2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卡接在密封槽111中,使得移动块11被卡接限位,保持放置桶13的居中位置,方便后续反应筒2中完成制备的胶原层掉下来。
其中,固定组件14包括导向柱141、滑块142、移动件143和固定件144,导向柱14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块142,滑块142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移动件143,移动件143的内侧面与固定件14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弹簧槽145,弹簧槽14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弹簧146,固定弹簧146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件143和固定件144固定连接,固定件144与反应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柱141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当推动移动块11时会带动放置桶13一起沿着放置槽12向反应箱1的内侧移动,使得放置桶13的外表面与移动件143接触并向反应箱1的内侧方向移动,此时,固定弹簧146被压缩,然后进入弹簧槽145的内部,移动件143逐渐向固定件144的方向靠近,滑块142同时被带动沿着导向柱141的外表面移动,固定弹簧146被压缩的程度越来越大,从而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对移动件143形成推动力,最终推动放置桶13使得放置桶13固定在指定位置。
其中,导向柱141的数量为四个且以每两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导向柱141分别固定安装反应箱1的内腔的左右两侧,滑块14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活动套接在两组导向柱141的外表面,在移动件143带动固定弹簧146移动并压缩固定弹簧146时,为了确保移动件143能沿着直线移动,保证固定弹簧146在被压缩后能完整进入弹簧槽145的内部,因此,将移动件143与滑块142固定连接,使得移动件143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块142沿着导向柱141的外表面做稳定的直线运动,使得移动件143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同时移动件143与放置桶13的连接也更加紧密,使得放置桶13在进入反应箱1内部的时候更加稳定。
其中,密封盘16由密封圆盘和矩形转动柱组成,连接弹簧161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密封盘16的矩形柱顶部,连接弹簧161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箱1和密封盘16固定连接,密封盘16外表面的顶部密封套接在反应筒2内部的底部,一方面,用以支撑正在制备的胶原层,同时密封状态保持着反应筒2内部的空气不会被外界污染,有利于提供无菌的制备环境,另一方面,密封盘16的转动柱部分活动套接在固定柱15的外表面,同时依靠连接弹簧161为密封盘16与反应箱1提供连接保证,在带动柱19向下移动并抵住密封盘16然后带动密封盘16绕着固定柱15转动时,连接弹簧161被压缩,然后连接弹簧161还可以带动密封盘16复位。
其中,顶盘5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51,搅拌装置7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搅拌装置7由圆柱和圆盘组成,搅拌装置7的圆柱部穿过圆盘并延伸至反应筒2的内部,搅拌装置7的底部与密封盘16的顶部相接触,搅拌装置7的圆盘部分位于活动孔51的上方且与活动孔51保持密封,搅拌装置7一方面以其圆柱部分提供搅拌混合功能,当制备胶原层的原料进入反应筒2的内部后,工作人员即可转动搅拌装置7并搅拌,实现胶原层的搅拌制备,同时,搅拌装置7的圆盘部分与活动孔51保持密封,有效保证了反应筒2内部空间在制备过程中的密封性,在转动搅拌搅拌装置7的过程中,搅拌装置7始终与活动孔51保持着密封,避免反应筒2内部的制备原料被外界因素影响。
其中,刮擦圈18由橡胶块制成,刮擦圈18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刮擦圈18为缺口圆,刮擦圈18的缺口部分与带动柱19的两侧固定连接,刮擦圈18平时密封套接在内槽17的内部并与反应筒2的内壁浑然一体,在需要将制备好的胶原层倒下去时,搅拌装置7会带动顶盘5和密封圈6向下移动,然后带动带动柱19下移,然后带动刮擦圈18移动出内槽17的内部,在刮擦圈18被带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刮擦圈18的外表面与反应筒2的内部紧密贴合,同时对反应筒2的内部进行刮擦,将多余黏附在反应筒2内部的胶原层刮掉并带下去,保证胶原层的精确制备。
其中,刮平器20的截面形状为」形,刮平器20的左侧底部做削尖处理,放置桶13在沿着放置槽12进入到反应箱1的内部时,其内部制备完毕的硅胶层会突出放置桶13,然后在被放置桶13带动而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被刮平器20进行刮擦和压制,使得放置桶13内部的硅胶层上表面被刮平,然后来自反应筒2中的胶原层便能与放置桶13中的硅胶层完美结合并交联,由于被刮擦后的放置桶13中的硅胶层表面平整,结合后的胶原层和硅胶层之间接触面积最大化,从而加快了制备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新鲜动物的韧带中提取胶原蛋白并去除表面的杂质,切成半厘米尺寸的方块,然后四度冷藏;
准备一升至两升的蒸馏水、十毫升乙酸,配置溶液,取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并控制在3~5左右,将胶原蛋白洗净,然后放置在提前准备的75%酒精溶液内部浸泡五分钟;
然后将胶原蛋白放置在反应筒中,倒入乙酸十毫升,然后倒入冰水,使得乙酸与冰水的体积比为1:5,然后转动搅拌装置并搅拌,搅拌完毕后,冷藏,得到胶原层;
将盛有硅胶层的放置桶沿着卡槽的正面开口向反应箱的内部推进,向上提拉提块并带动卡板上移,使得放置桶进入反应箱内部;
然后,刮平器对放置桶的顶部进行刮擦,使得放置桶内部的硅胶层平整,放置桶推动移动件向内侧移动并压缩固定弹簧;
然后带滑块在导向柱的外表面移动,待放置桶完全到位时,松开提块,使得卡接弹簧向下推卡板并卡在密封槽中,完成对反应箱内部的密封;
向下推动搅拌装置并带动顶盘和密封圈下移,带动带动柱向下移动,使得密封盘被带动柱推动开始绕着固定柱转动,使得反应筒的底部开口被打开,胶原层掉下来并掉到放置桶中与硅胶层接触并交联;
刮擦圈被带动柱带动从而完成对反应筒内壁的刮擦,实现胶原层的精确给料,启动真空泵对反应箱的内部抽气,然后等待胶原真皮成型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可更换为醋酸,所述乙酸溶液的pH值可通过添加蒸馏水进行调节。
3.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包括反应箱(1)、反应筒(2)和真空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2)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4)和内槽(17),所述反应筒(2)的内部设置有顶盘(5)和密封圈(6),所述顶盘(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搅拌装置(7),所述内槽(17)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刮擦圈(18),所述刮擦圈(18)的外表面设置有带动柱(19),所述反应箱(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盘(16),所述密封盘(16)的上端面密封套接在反应筒(2)的底部开口,所述反应箱(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15),所述密封盘(16)活动安装在固定柱(15)的外表面,所述密封盘(1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弹簧(161),所述反应箱(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桶(13)和固定组件(14),所述放置桶(1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1),所述反应箱(1)的正面设置有卡板(9),所述反应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刮平器(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2)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的顶部并与反应箱(1)连通,所述真空泵(3)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的背面,所述密封圈(6)活动套接在顶盘(5)的外表面,所述密封圈(6)密封套接在反应筒(2)内壁的顶部,所述内槽(17)开设在反应筒(2)内壁的中部,所述刮擦圈(18)活动套接在内槽(17)的内部,所述顶盘(5)外表面的底部与带动柱(19)固定连接,所述带动柱(19)与刮擦圈(18)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桶(13)活动卡接在放置槽(12)的内部,所述卡槽(8)的内部开口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21),所述卡接弹簧(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9),所述卡板(9)活动卡接在卡槽(8)的内部,所述移动块(11)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111),所述卡板(9)的底部活动卡接在密封槽(1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4)包括导向柱(141)、滑块(142)、移动件(143)和固定件(144),所述导向柱(14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块(142),所述滑块(142)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移动件(143),所述移动件(143)的内侧面与固定件(144)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弹簧槽(145),所述弹簧槽(14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弹簧(146),所述固定弹簧(146)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件(143)和固定件(14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144)与反应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141)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41)的数量为四个且以每两个为一组共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导向柱(141)分别固定安装反应箱(1)的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块(14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活动套接在两组导向柱(141)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16)由密封圆盘和矩形转动柱组成,所述连接弹簧(161)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固定连接在密封盘(16)的矩形柱顶部,所述连接弹簧(161)的两端分别与反应箱(1)和密封盘(1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5)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51),所述搅拌装置(7)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所述搅拌装置(7)由圆柱和圆盘组成,所述搅拌装置(7)的圆柱部穿过圆盘并延伸至反应筒(2)的内部,所述搅拌装置(7)的底部与密封盘(1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搅拌装置(7)的圆盘部分位于活动孔(51)的上方且与活动孔(51)保持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擦圈(18)由橡胶块制成,所述刮擦圈(18)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所述刮擦圈(18)为缺口圆,所述刮擦圈(18)的缺口部分与带动柱(19)的两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平器(20)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刮平器(20)的左侧底部做削尖处理。
CN202110923323.8A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Withdrawn CN113648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323.8A CN113648462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323.8A CN113648462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8462A true CN113648462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7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3323.8A Withdrawn CN113648462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84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5675A (zh) * 2023-02-23 2023-03-28 深圳市迈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蛋白溶液分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5675A (zh) * 2023-02-23 2023-03-28 深圳市迈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蛋白溶液分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8462A (zh) 一种双层胶原真皮支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设备
EP0807807B1 (en) Method of fixedly supporting biopsy specimen, fixedly supporting agent, and embedding cassette
IT1123474B (it) Procedimento per preparare una composizione biologica per l'impiego come controllo di riferimento in analisi diagnostica
CN113102189A (zh) 一种自粘式高分子防水卷材制造加工方法
CN209916063U (zh) 一种肿瘤标本收集装置
CN112716616A (zh) 一种妇科检查器械用后收集预处理装置
CN111920493A (zh) 一种自动化胸腔积液穿刺设备
CN113405878B (zh) 一种适用于医疗病理检测用血液临时装片制作的辅助设备
CN208520881U (zh) 一种床旁即时检验poct葡萄糖乳酸分析仪
CN209894578U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化验标本处理装置
US201101954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In-vitro Wound Healing Model on Cultured Cell Monolayer Employing Stamp Device
US4420358A (e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glued wood joint
CN212978498U (zh) 病理标本切片器
CN210774929U (zh) 一种临床试验医学检测涂片装置
CN214121764U (zh) 一种临床检验用涂片器
CN112006133A (zh) 一种绿茶茶叶加工揉捻设备
CN220854338U (zh) 一种医用活体组织脱水筒
CN219104451U (zh) 乙二醇采样装置
CN220473022U (zh) 一种土壤水分检测取样装置
CN219915074U (zh) 一种全自动染色体玻片制片机
CN215696064U (zh) 一种具有清洁机构的生物试剂制备台
CN211801674U (zh) 一种检验科医生用血液离心装置
CN220270950U (zh) 一种检验科涂片器
CN115041309B (zh) 一种生物基因组织样本离心抽样系统
CN217190598U (zh) 一种新型封片机点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