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4825B -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4825B
CN113644825B CN202110921129.6A CN202110921129A CN113644825B CN 113644825 B CN113644825 B CN 113644825B CN 202110921129 A CN202110921129 A CN 202110921129A CN 113644825 B CN113644825 B CN 113644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module
sampling
circui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11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4825A (zh
Inventor
王绍煦
黎文权
陈亚梯
王少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11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4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4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4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包括: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LLC模块包括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以及变压器T1;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到谐振电感Lr,到谐振电容Cr,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到接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作为LLC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驱动输出模块的对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进行采样以及对驱动输出模块的谐振腔电压进行采样;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通过采样谐振腔电容电压与环路输出值经比较器输出,控制MOS管的导通时间;当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增大,环路输出值也将增大,对应开关频率下降;保护及时可靠,具有输出动态指标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LC输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整流电路(rectifying circuit)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它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解、电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整流电路通常由主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组成。主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滤波器接在主电路与负载之间,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变压器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的电隔离。
LLC拓扑电路可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副边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损耗小,效率高,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电力电源、充电模块、服务器电源等。
目前的,LLC电路其数字控制方案一般采用图4所示;模块可工作在恒压或恒流输出状态。电压环路计算值或电流环路计算值对应的开关频率关系如图5所示,在上述控制策略中,其小信号模型含有2级极点,它的存在将导致带宽偏低,也就是环路响应速度下降,最终影响动态输出指标,由于环路中不含原边输入变量,导致保护时间较慢,影响产品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包括: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包括:方波产生模块,LLC模块,整流输出模块,驱动输出模块;
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LLC模块;
所述LLC模块,包括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以及变压器T1;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到所述谐振电感Lr,到所述谐振电容Cr,到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到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作为所述LLC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负载;
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第一采样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第二采样端连接到谐振电感Lr与所述谐振电容Cr之间;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波产生模块,包括:输入滤波单元,开关输出单元;
所述输入滤波单元与所述开关输出单元并联连接到所述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滤波单元至少包括一个输入滤波电容Cin;
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in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输出单元,包括两个D极与S极串联的MOS管,具体的,第一MOS管的D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连接第二MOS管的D极,作为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S极接地;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为MOS管的G极;
两个所述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包含有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其中,所述寄生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D极,正极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具体的,第一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包第一寄生二极管D1和第一寄生电容C1,第二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包第二寄生二极管D2和第二寄生电容C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采样环路、第二采样环路、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二比较电路;
所述第一采样端包括第一采样电压端和第一采样电流端;
所述第一采样电压端的采样电压输出到第一采样环路;所述第一采样电流端的采样电流输出到第二采样环路;
所述第一采样环路和第二采样环路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为比较取小电路;
所述比较取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正输入端;
所述第二采样端为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负输入端,用于接收LLC模块的谐振腔电压;
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为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采样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第一环路计算电路;
第一采样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压端采样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并输出所述采样电压到所述第一环路计算电路;所述第一环路计算电路将第一环路计算值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采样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二环路计算电路;
第二采样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流端采样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并输出所述采样电流到所述第二环路计算电路;所述第二环路计算电路将第二环路计算值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另一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输出模块包括由四个高频二级管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具体的,第一高频二极管D4与第二高频二极管D3同向串联,且串联位置为整流输出模块的一输入端;
第三高频二极管D5与第四高频二极管D6同向串联,且串联位置为整流输出模块的另一输入端;
所述第一高频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三高频二极管D5的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
所述第二高频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第四高频二极管D6的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进一步的,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
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至少由一个输出滤波电容Cout组成;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out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包括:
驱动输出模块依据第一采样端采样的输出电压和第一采样端采样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取小运算,生成环路计算值;
驱动输出模块,依据环路计算值,以及第二采样端采样的谐振腔电压进行比较运算,输出驱动信号到方波产生模块;
所述方波产生模块依据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第一电压到LLC模块;
所述LLC模块输出所述谐振腔电压到所述驱动输出模块,以及输出第二电压到整流输出模块;
所述整流输出模块,对所述第二电压进行整流,输出第三电压到负载,并将第三电压作为输出电压输出到第一采样端,以及由所述输出电压产生的电流输出到第一采样端。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所述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所述装置执行上述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
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方波产生模块,LLC模块,整流输出模块,驱动输出模块;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LLC模块;所述LLC模块,包括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以及变压器T1;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到所述谐振电感Lr,到所述谐振电容Cr,到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到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作为所述LLC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负载;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第一采样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第二采样端连接到谐振电感Lr与所述谐振电容Cr之间;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通过采样谐振腔电容电压与环路输出值经比较器输出,控制MOS管的导通时间。当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增大,环路输出值也将增大,对应开关频率下降;特别的,由于采样了谐振电容电压,可以对其设定阈值进行快速保护处理,从而实现可靠LLC控制;保护及时可靠,具有输出动态指标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的驱动输出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的方波产生模块、LLC模块和整流输出模块;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驱动输出电路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驱动输出电路的环路计算值波形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LLC是由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串联于电路中组成的谐振电路;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多种脉冲宽度调制),MOS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包括:方波产生模块1,LLC模块2,整流输出模块3,驱动输出模块4;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LLC模块2;
所述LLC模块2,包括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以及变压器T1;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输出端,到所述谐振电感Lr,到所述谐振电容Cr,到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到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作为所述LLC模块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所述整流输出模块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负载(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输出模块4的第一采样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3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4的第二采样端连接到谐振电感Lr与所述谐振电容Cr之间;所述驱动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控制端。
通过采样谐振腔电容电压与环路输出值经比较器输出,控制MOS管的导通时间。当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增大,环路输出值也将增大,对应开关频率下降;特别的,由于采样了谐振电容电压,可以对其设定阈值进行快速保护处理,从而实现可靠LLC控制;保护及时可靠,具有输出动态指标的优势。输出动态优势是产品输出处于动态负载时,其电压调整响应时间快。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包括:输入滤波单元,开关输出单元;所述输入滤波单元与所述开关输出单元并联连接到所述电源。
进一步,所述输入滤波单元至少包括一个输入滤波电容Cin;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in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另一端接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输入滤波电容Cin对电源进行滤波,从而去除电源供电时的杂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输出单元,包括两个D极与S极串联的MOS管,具体的,第一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所述第一MOS管Q1的S极连接第二MOS管Q2的D极,作为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Q2的S极接地;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控制端为MOS管的G极;两个所述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包含有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其中,所述寄生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D极,正极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具体的,第一MOS管Q1的D极与S极之间包第一寄生二极管D1和第一寄生电容C1,第二MOS管Q2的D极与S极之间包第二寄生二极管D2和第二寄生电容C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输出模块4,包括,第一采样环路、第二采样环路、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二比较电路48;所述第一采样端包括第一采样电压端和第一采样电流端;所述第一采样电压端的采样电压输出到第一采样环路;所述第一采样电流端的采样电流输出到第二采样环路;所述第一采样环路和第二采样环路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为比较取小电路47;所述比较取小电路4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二采样端为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负输入端,用于接收LLC模块2的谐振腔电压;所述第二比较电路48的输出端为驱动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方波产生模块1的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采样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41、第一滤波电路43以及第一环路计算电路45;第一采样电路41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压端采样整流输出模块3的输出电压,并输出所述采样电压到所述第一环路计算电路45;所述第一环路计算电路45将第一环路计算值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采样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42、第二滤波电路44、第二环路计算电路46;所述第二采样电路42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流端采样整流输出模块3的输出电流,并输出所述采样电流到所述第二环路计算电路46;所述第二环路计算电路46将第二环路计算值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另一输入端。
采样谐振腔电容电压与环路输出值经比较器输出,控制第一MOS管Q1(上管)导通时间。电流环路输出值是电流采样值与给定值经环路运算后的输出值;电流环路输出值是电流采样值与给定值经环路运算后的输出值;二者环路输出值进行比较,其较小值再与谐振电容电压采样值进行比较,控制上管导通时间。具体环路是如何计算的,例如,采用PI计算,f=1/2π√LRCR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压环路输出值和电流环路输出值比较取其中较小值a1;采样谐振电容电压后与a1再比较,输出低电平值做为DSP中PWM计数器终止信号。
如图4-5所示的现有技术方案,图4为现有技术中驱动输出,使得开关频频率与环路计算值,无法达到临界的0点值,如图5所示,其波形不能与坐标轴相交。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整流输出模块3包括由四个高频二级管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具体的,第一高频二极管D4与第二高频二极管D3同向串联,且串联位置为整流输出模块的一输入端;第三高频二极管D5与第四高频二极管D6同向串联,且串联位置为整流输出模块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第一高频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三高频二极管D5的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高频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第四高频二极管D6的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高频二极管包括,快恢复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开关特性好、反向恢复时间短特点的半导体二极管,主要应用于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器、变频器等电子电路中,作为高频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或阻尼二极管使用;恢复二极管的内部结构与普通PN结二极管不同,它属于PIN结型二极管,即在P型硅材料与N型硅材料中间增加了基区I,构成PIN硅片。因基区很薄,反向恢复电荷很小,所以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较短,正向压降较低,反向击穿电压(耐压值)较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整流输出模块3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至少由一个输出滤波电容Cout组成;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out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滤波电路,滤除整流输出模块3的输出的高频杂波,从而使输出更加稳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1)时刻A(死区时间),完成了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寄生结电容充放电,为MOS管Q1的软开通提供必要条件;具体的,所述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均处理关断状态,此时,谐振模块LLC向寄生C1和寄生电容C2充电,使所述第一MOS管Q1的D极和S极电压降为0,使得谐振电流能够能过第一寄生二极管D1流通,使所述第一MOS管Q1的ZVS(软开通)提供必要条件。
(2)时刻A(死区时间之后),计数器到零后关断第二MOS管Q2(下管)驱动,计数器向上计数,开通第一MOS管Q1(上管);即,第一MOS管Q1(上管)通过第一寄生二极管D1开通,第二MOS管Q2(下管)关断;开通第一MOS管Q1开通后,谐振电感Lr与谐振电容Cr谐振,谐振电流反向流过第一MOS管Q1,此时电流方向是从接地到变压器T1初级绕组,到谐振电容Cr,到谐振电感Lr,再经过第一MOS管Q1的寄生二极管正极(即第一MOS管的S极),到第一MOS管的D极(即第一MOS管Q1的寄生二极管负极),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输出到整流输出模块3,再经整流输出模块3输出,向负载提供能量。变压器原边(初级绕组)被输出箝位,励磁电流线性增大。
(3)时刻A之后,第一MOS管Q1(上管)正常的正向导通,谐振电流相对于步骤(2)时反向,具体的,电流方向为第一MOS管Q1的D极到S极,到谐振电感Lr,到谐振电容Cr,到变压器T1初级绕组,到接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输出到整流输出模块3,再经整流输出模块3输出,向负载提供能量。
(4)时刻B,环路输出较小值与谐振电容电压相等,关断第一MOS管Q1(上管)的驱动,谐振电感电流与励磁电感电流相等,变压器副边(次级绕组)电流为零,计数器向下计数;具体的,驱动输出模块4输出的驱动,使得第一MOS管Q1关断;第二MOS管Q2(下管)的寄生电容C2充电,使第二MOS管Q2(下管)能实现零电压开通;变压器副边电流为零,整流模块3中的输出二极管自然零电流关断;
(5)时刻C,历经死区时间之后第二MOS管Q2(下管)导通,计数器向上计数,开始另一半周的工作,该过程与(1)时刻A的过程相似,在整流输出模块3之前的电流相反;
(6)由时刻C经过DT时段之后,具体的,第二MOS管Q2(下管)关断,寄生电容C1和寄生电容C1充电,使第一MOS管Q1(上管)两端(D极和S极)电压在死区结束前能降到0。此时谐振电流大于励磁电流(变压器T1初级绕组电流)。因此谐振电流迅速减小到励磁电流。在谐振电流减小到励磁电流前,变压器T1次级绕组仍有电流流动,变压器T1初级绕组仍被箝位,因此谐振电流的下降或上升斜率为(Vc-Vo)/Lr,其中,Vc为谐振电容上的电压,Vo为整流输出电压。变压器T1次级绕组连接的整流输出模块3输出的电流逐渐减小,当谐振电流等于励磁电流的时候,整流输出模块3输出的电流减小到0,实现ZCS。
(7)到时刻D开始重复从(1)至(6)的上述开关过程。
当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增大,环路输出值也将增大,对应开关频率下降;
特别的,由于采样了谐振电容的谐振腔电压,可以对其设定阈值进行快速保护处理。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
所述方法包括:
S310、驱动输出模块依据第一采样端采样的输出电压和第一采样端采样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取小运算,生成环路计算值;
S320、驱动输出模块,依据环路计算值,以及第二采样端采样的谐振腔电压进行比较运算,输出驱动信号到方波产生模块;
S330、所述方波产生模块依据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第一电压到LLC模块;
S340、所述LLC模块输出所述谐振腔电压到所述驱动输出模块,以及输出第二电压到整流输出模块;
S350、所述整流输出模块,对所述第二电压进行整流,输出第三电压到负载,并将第三电压作为输出电压输出到第一采样端,以及由所述输出电压产生的电流输出到第一采样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所述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所述装置执行上述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包括:方波产生模块、LLC模块、整流输出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
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LLC模块;
所述LLC模块,包括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以及变压器T1;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到所述谐振电感Lr,到所述谐振电容Cr,到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到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作为所述LLC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负载;
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第一采样端电性连接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第二采样端连接到所述谐振电感Lr与所述谐振电容Cr之间;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具体的,所述驱动输出模块,包括,第一采样环路、第二采样环路、第一比较电路和第二比较电路;
所述第一采样端包括第一采样电压端和第一采样电流端;
所述第一采样电压端的采样电压输出到第一采样环路;所述第一采样电流端的采样电流输出到第二采样环路;
所述第一采样环路和第二采样环路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为比较取小电路;
所述比较取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正输入端;
所述第二采样端为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负输入端,用于接收LLC模块的谐振腔电压;
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为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到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产生模块,包括:输入滤波单元和开关输出单元;
所述输入滤波单元与所述开关输出单元并联连接到所述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单元至少包括一个输入滤波电容Cin;
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in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输出单元,包括两个D极与S极串联的MOS管,具体的,第一MOS管的D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连接第二MOS管的D极,作为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S极接地;所述方波产生模块的控制端为MOS管的G极;
两个所述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均包含有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其中,所述寄生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D极,正极连接所述MOS管的S极,具体的,第一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包第一寄生二极管D1和第一寄生电容C1,第二MOS管的D极与S极之间包第二寄生二极管D2和第二寄生电容C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采样电路、第一滤波电路以及第一环路计算电路;
第一采样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压端采样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并输出所述采样电压到所述第一环路计算电路;所述第一环路计算电路将第一环路计算值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采样环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采样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二环路计算电路;
第二采样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采样电流端采样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并输出所述采样电流到所述第二环路计算电路;所述第二环路计算电路将第二环路计算值输出到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另一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包括由四个高频二级管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具体的,第一高频二极管D4与第二高频二极管D3同向串联,且串联位置为整流输出模块的一输入端;
第三高频二极管D5与第四高频二极管D6同向串联,且串联位置为整流输出模块的另一输入端;
所述第一高频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三高频二极管D5的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
所述第二高频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第四高频二极管D6的负极电性连接,作为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
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至少由一个输出滤波电容Cout组成;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out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
8.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包括:
驱动输出模块依据第一采样端采样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一采样端采样的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取小运算,生成环路计算值;
驱动输出模块,依据环路计算值,以及第二采样端采样的谐振腔电压进行比较运算,输出驱动信号到方波产生模块;
所述方波产生模块依据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第一电压到LLC模块;
所述LLC模块输出所述谐振腔电压到所述驱动输出模块,以及输出第二电压到整流输出模块;
所述整流输出模块,对所述第二电压进行整流,输出第三电压到负载,并将第三电压作为输出电压输出到所述第一采样端,以及由所述输出电压产生的电流输出到所述第一采样端。
9.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LLC输出全范围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实现整流输出零电流关断,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8 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21129.6A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113644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1129.6A CN113644825B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1129.6A CN113644825B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4825A CN113644825A (zh) 2021-11-12
CN113644825B true CN113644825B (zh) 2022-06-10

Family

ID=7842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1129.6A Active CN113644825B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48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8924B2 (ja) * 2006-08-31 2012-12-05 株式会社ソニック 圧電セラミック素子駆動回路
CN102281047A (zh) * 2010-06-13 2011-12-14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Llc串联谐振联合控制器
CN204290733U (zh) * 2015-01-06 2015-04-22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lc拓扑的超宽输出电压范围充电机
CN106787765A (zh) * 2017-02-06 2017-05-31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lc拓扑的实现超宽输出电压范围的系统及方法
CN110768535B (zh) * 2019-10-22 2021-09-14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拓扑llc谐振变换器的宽增益控制方法
CN112600432B (zh) * 2020-11-17 2021-12-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预测电荷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4825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6054B2 (en) High-gain quasi-resonant DC-DC converter based on voltage doubling rectifier circuit
CN102307017B (zh) 一种应用于有源箝位反激式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Chuang et al. A novel high-efficiency battery charger with a buck zero-voltage-switching resonant converter
CN101854120B (zh) 一种高效率多功能反激变换器
CN103944397A (zh) Boost型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US9306463B2 (en) Full-bridge quasi resonant DC-DC conver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6685242B (zh) 单级交流至直流转换器
CN111478611A (zh) 一种相位关联磁化电流双向复位的辅助谐振换流极逆变器
CN204578376U (zh) 具有限流功能的llc谐振变换器
CN109245545B (zh) 一种高电压增益的lcl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8736756B (zh) 一种改进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CN109149952A (zh) 一种电流谐振型软开关推挽直流变换器
CN101604916A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1854122A (zh) 高压逆变低压斩波式焊接电源
CN111682769B (zh)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自适应同步整流数字控制方法
CN106655839B (zh) 一种隔离型软开关交流直流变换电源
CN113644825B (zh) 一种基于llc控制输出方法、电路及装置
Hsieh et al. An interleav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zero-voltage-switching
CN103633850A (zh) 一种半桥llcpfm变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97867B (zh) 光伏电源系统、逆变器和逆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61523B (zh) 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多功能单相并网逆变系统及方法
CN113472215A (zh) 一种拓宽llc输出电压范围控制方法、电路及装置
CN203457054U (zh) 适用于直流电机驱动的宽输入电压反激式开关电源
Bakeer et al.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 with single-switch full-bridge boost rectifier operating at fixed switching frequency
CN219718107U (zh) 一种有源箝位反激式的光伏逆变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01, Building D1,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ghijklm, block B, 7 / F, building 7,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NQI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