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2139B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2139B
CN113642139B CN202010392646.4A CN202010392646A CN113642139B CN 113642139 B CN113642139 B CN 113642139B CN 202010392646 A CN202010392646 A CN 202010392646A CN 113642139 B CN113642139 B CN 113642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
equipment
simulator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26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2139A (zh
Inventor
刘栋
叶灵
庄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26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2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2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2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2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2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分析和预测。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装备是运输行业中的运输工具,对于移动装备的运输过程通常需要进行监控。
一种现有的移动装备监控方式是利用车载录像对车辆的行为进行监控,在车辆运输完成后,提取车辆运输过程中的车载录像,并对车载录像的录像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车辆的运输行为。
但是在一些移动装备中,移动装备所装载的物品的状态也是十分重要,如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车辆装载的混凝土不凝固。若利用车载录像监控的方式监控车辆的行为,则无法监控车辆上的运输物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移动装备的运输情况。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用以保证上述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仿真页面;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接收所述仿真结果并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仿真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仿真页面;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接收所述仿真结果并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处理页面;在所述处理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接收所述处理结果并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仿真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仿真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仿真器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仿真计算处理模块,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页面展示模块,用于提供仿真页面;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仿真结果并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设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第一数字体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第一数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数字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第一数字体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第一数字计算模块,用于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仿真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数字页面展示模块,用于提供仿真页面;第一数字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第一数字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第一数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仿真结果并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设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第二数字体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第二数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数字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第二数字体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第二数字体计算模块,用于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数字页面展示模块,用于提供处理页面;第二数字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第二数字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第二数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结果并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以通过第一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分析和预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可应用于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技术的各种处理领域中,例如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仿真测试领域,基于数字孪生的设备处理领域等。其中,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数字版的“克隆体”,因此可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设备的物理模型、传感器数据、运行历史数据等,进行设备的仿真,在虚拟空间中映射得到能够反映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克隆体,也可称为数字体,或者数字对象等。
其中,该设备可为各种物理设备,如设备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危险品运输车、移动箱式变电站运输车等移动装备,又如设备为3D打印机等设备,打印机、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各种类型的车辆等设备,以及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家居设备、安防设备,快递柜等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各种类型的物联网设备等。设备还可包括加工场景的加工设备、存储场景的各种储存设备以及传输场景的各种传输设备等。从而可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仿真各种设备,得到设备的数字体,从而可基于该数字体模拟设备的处理过程、处理结果,便于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得到移动装备的数字体,并基于该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为例。在仿真场景中,以移动装备的仿真为例,可以将移动装备的数字体称为装备仿真器。移动装备指的是运输指定对象的专用设备,例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危险品运输车、移动箱式变电站运输车等,兼具移动和指定对象运输功能的装备。移动装备需要将指定对象运输到相应的位置,并且要保证所运输对象的状态,因此移动、空间的变换,所运输对象本身的形态等均可能会造成影响,因此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来模拟移动装备、所运输对象等,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还可给出相应的建议。本申请实施例可仿真移动装备所运输对象的物理特征等各种特征,因此运输对象也可称为运输物质。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移动装备进行仿真,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来仿真移动装备以及所运输物质,并且能够对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进行仿真,模拟物质在移动装备中运输的过程,从而更加准确的进行仿真处理,获取准确的仿真结果。
该系统包括:服务端、边缘计算端和设备端。其中,服务端用于提供仿真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接入,例如提供各种接口、页面等,从而通过服务端可连接用户端和边缘计算端。边缘计算端提供各种仿真服务的计算,其可以包括各种接口、算法以及对于算法的计算引擎等,边缘计算端还可包括与设备端交互的接口,从而能够直接获取设备端的数据。设备端可以包括各种物联网设备,例如在移动装备上安装的各种物联网设备,如网络设备、传感器设备等。服务端可提供接口来获取所需的各种数据,也可连接设备端来获取数据。在一些示例中,服务端可提供页面给用户操作,从而用户可方便的通过接口进行仿真处理,查看仿真结果,还可通过接口连接边缘计算端,从而调用边缘计算端的计算资源进行仿真处理。
其中,服务端可以看作是各种服务和处理端接入的平台,可提供各种仿真器的管理接口,从而能够对各种分析器进行管理,也可包括第三方服务接口,例如连接地图服务的接口,提供第三方查询的接口等。服务端还可提供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模块,可以接入各种所需的物联网设备。
在另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服务端来将待分析数据传输给边缘计算端进行计算。具体的,在服务端提供仿真页面,并在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之后发送待分析数据给边缘计算端,边缘计算端对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后返回仿真结果,服务端接收仿真结果并显示。通过服务端可以提供待分析数据的输入的接口,并将待分析数据发送给边缘计算端做计算处理,能够利用边缘计算端的计算能力做计算处理。服务端还可提供配置页面,该配置页面可支持用户配置装备仿真器,从而用户能够基于场景需求自行设计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并通过服务端部署到边缘计算端中,相应用户可自己使用或者基于一定的条件共享给其他用户使用该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边缘计算端按照层级划分可包括:驱动层、容器层以及服务层。按照层级划分,服务端可以理解为应用层。其中,驱动层用于提供设备的驱动接口,从而能够连接设备端,获取设备端所需传输的各种数据;容器层可提供各种容器,容器可以理解为能够承载其他控件、组件的对象,其可以承载各种仿真的算法、算法引擎,还可提供相应的接口,从而能够实现对算法的调用以及结果的反馈等。如图1中,容器层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每个容器可承载相应的算法计算引擎、算法所生成的仿真器以及相应的数据接口等。服务层包括各种用于预测、分析的模型或分析器等,还可包括各种第三方服务的接口,从而能够连接服务端对应的管理接口、第三方服务接口等,实现服务端和边缘计算端的交互。
设备端可包括各种物联网设备,从而能够传输数据给边缘计算端。例如,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等,从而能够在相应的移动装备采集数据,便于仿真处理。例如网络设备可包括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等设备。监控设备可以理解为视频采集设备,如摄像头等。
本申请实施例,上述与移动装备相关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包括安装在移动装备上物联网设备,如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头、传感器等。还可以位于能够采集到移动装备相关的数据的其他位置,如移动装备经过道路的道路监控摄像头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服务端提供部署仿真器的服务,从而用户可基于自身的仿真需求设置装备仿真器,并通过服务端将其部署到边缘计算端,使用边缘计算端的计算能力进行仿真计算,从而节省用户的计算资源。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202,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
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其可以理解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移动装备所生成的数字体,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用户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自行设计所需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包括所使用的物理模型,各种历史数据等,服务端也可提供一些通用的装备仿真器,从而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并进行装备仿真器的部署。其中,装备仿真器可基于移动的算法,通过建模处理等得到,从而能够仿真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也能够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便于基于装备仿真器进行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仿真器包括移动装备模型和物理过程模型,移动装备模型根据移动装备及其装载对象的物理结构构建,物理过程模型根据装载对象在运输过程中的物理变化过程构建,如根据移动变电站和运输车辆的物理结构构建移动装备模型,根据移动变电站中的变压器的电磁场、变压器散热的热交换过程构建物理过程模型。其中,移动装备模型可以通过modelica、matlab等建模语言进行构建。
其中,对于第一仿真器可以理解为对于移动装备的物理仿真或称物理孪生,对于第二仿真器可以理解为针对时空场景的仿真或称为场景孪生,从而通过物理孪生和场景孪生的结合,实现了对设备的智能管理,各种装备仿真器还可提供基于立体(3D)模型的展示等,能够结合地理位置信息来控制物理仿真计算以及运行逻辑的执行,提供依赖于地理信息的只能分析和预测能力。
步骤204,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步骤206,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
在获取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之后,可基于服务端和边缘计算端的接口进行交互,将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的容器层,从而能够提供基于装备仿真器的仿真处理。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边缘计算端的容器层可以承载装备仿真器,在一个示例中,装备仿真器可以通过服务端部署到边缘计算端。具体的,服务端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服务端获取到装备仿真器之后,将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边缘计算端(计算设备)中,能够利用边缘计算端的计算能力对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在一个示例中,装备仿真器可以为服务端构建的,装备仿真器也可以为其他服务器上传的。
如图1的示例中,装备仿真器可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在服务端中,可以利用容器技术将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分别打包,并部署到边缘计算端。其中,容器技术是指有效的将单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划分到孤立的组中的技术,容器技术能够更好的在孤立的组之间平衡有冲突的资源使用需求。
容器层还可包括仿真计算引擎,仿真计算引擎用于对仿真的数据进行解析计算。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还可获取装备仿真器的仿真计算引擎,并将仿真计算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中。可以利用容器技术将仿真计算引擎打包到装备仿真器中,并将其部署到边缘计算端(计算设备)中。
其中,仿真计算引擎可包括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可以理解为求解器,第一引擎用于对第一仿真器的仿真数据进行解析,第二引擎用于对第二仿真器的仿真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仿真结果。在一个示例中,求解器可以采用OpenModelica开源软件的求解器。
服务端可以分别将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打包到不同的容器中,具体来说,将所述第一仿真器和第一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一容器中;将所述第二仿真器和第二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二容器中。可以利用容器技术将第一仿真器和第一引擎打包为第一容器,并部署到边缘计算端,利用容器技术将第二仿真器和第二引擎到打包为第二容器,并部署到边缘计算端,以在边缘计算端完成计算。其中,第一容器还可以称为物理孪生容器,第二容器还可以称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算法容器,在一个示例中,第二仿真器可以将表格型数据转换成地理图形显示。
从而各种数据服务使用方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部署所需的装备仿真器,也可使用服务端所提供的装备仿真器,用户也可将自己的装备仿真器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基于该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对于仿真基础的部署以及仿真处理。
在完成仿真器的部署之后,可基于所部署的仿真器进行移动装备的仿真,得到相应的仿真结果。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302中,获取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
待分析数据可以包括仿真所需的各种数据,例如移动装备的各种参数,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等,外部环境的参数也可基于第三方的接口从服务端获取,具体可依据需求设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可由分析方上传,也可由移动装备关联的物联网设备上传,还可基于接口从第三方获取,例如获取地图、天气等外部环境的参数等。
对于仿真处理,可包括对于结果的仿真、对于过程的仿真等各种仿真处理。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确定移动装备的初始数据以及外部环境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该初始数据包括移动装备的型号等参数,还可包括运输物质的参数如数量、质量等,还可包括移动装备对运输物质的关联参数,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可包括混凝土搅拌频率等参数,外部环境数据可依据实际的外部环境确定,例如途径的路线、外部天气等各种数据,从而基于这些数据可进行仿真处理,确定出移动装备达到目的地时的状态等仿真结果。
在另外一些示例中,可以将移动装备的初始数据、结果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从而基于初始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仿真要达到结果数据的过程对应的条件等,例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的混凝土搅拌频率,加水的频率,加油次数等。
在另外一些示例中,在进行结果仿真的过程中,还可实时从移动装备中获取各种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例如监控数据、传感器数据等,从而可分析一定时间后移动装备的状态等信息。另外,还可在达到一定时间后将移动装备的状态信息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差异的原因并给出建议等。
服务端可将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的发送到边缘计算端,从而相应的边缘计算设备可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当然边缘计算设备也可从设备端获取相应的实时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
步骤304,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步骤306,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在一些示例中,待分析数据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与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述运输物质的相关,第二数据与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相关。边缘计算端在接收到待分析数据之后,可以对待分析数据进行分类,以确定待分析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具体的,可以按照待分析数据对应的物联网设备将待分析数据划分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如对应传感器传输数据可以划分为第一数据,对应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传输的地理位置数据可以划分为第二数据。
第一容器在承载第一仿真器和第一引擎的同时,也可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第二容器在承载第二仿真器和第二引擎的同时,也可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连接设备驱动接口,以接收数据。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可以理解为应用程序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该接口能够提供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边缘计算端将待分析数据划分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后,可以将利用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分别对其进行处理。具体的,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的步骤,包括:将待分析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输入到第一仿真器,通过第一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以仿真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将待分析数据中的第二数据输入到第二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以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并依据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仿真器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可以进行相互访问。第一仿真器可以结合第二仿真器的仿真结果,仿真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一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利用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的结合,加入了外部环境对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更准确的分析运输物质的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与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可以互相影响。具体的,边缘计算端执行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通过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能够根据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的影响,调整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以仿真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更准确的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达到对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监控的目的。通过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能够根据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调整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以更准确的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可以利用移动装备初始的运输数据和结果数据,仿真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运输过程,具体的,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目标结果数据,对应的仿真结果包括运输过程数据。初始运输数据可以理解为描述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出发前的初始状态的数据,目标结果数据可以理解为描述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到达目的地的终止状态的数据,运输过程数据可以理解为描述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的数据。将移动装备的初始运输数据和目标结果数据输入到设备仿真器中,设备仿真器根据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初始运输状态和终止运输状态,仿真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运输过程,能够对运输过程的监控和分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还可以利用移动装备初始的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的数据,仿真预测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对应的运输结果,具体的,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结果数据。将移动装备的初始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输入到设备仿真器中,设备仿真器根据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初始状态和运输过程的状态,仿真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到达目的地的终止状态,能够对运输物质的终止状态进行预测和分析。
举例来说,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为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为装载的混凝土加水、搅拌,以保持混凝土不凝固。在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仿真分析时,可以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初始运输数据和目标结果数据,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过程进行分析。如根据装载的混凝土的初始湿度和达到目的地的终止湿度,来仿真混凝土的运输过程,确定需要为装载的混凝土加水的时间节点作为仿真结果。还可以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初始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对混凝土的运输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混凝土到达目的地时的状态作为仿真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以仿真移动装备及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和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通过结合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且能够提高仿真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基于装备仿真器对移动装备进行仿真处理,便于预测和分析移动装备的各种状况。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再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402,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述运输物质的相关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步骤404,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仿真器,通过所述第一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步骤406,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仿真器,通过所述第二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步骤408,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对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一些示例中,可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另外一些示例中,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步骤410,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和所述第二仿真器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一些示例中,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结果数据。从而能够进行结果的仿真处理。
另外一些示例中,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目标结果数据;则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过程数据。从而能够进行过程的仿真处理。
步骤412,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并将其部署到计算设备中,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在计算设备中通过装备仿真器对将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其中,可以通过第一仿真器来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服务端可提供相应的页面给用户操作,从而用户能够便捷的基于页面来进行仿真的设置,指示执行仿真并查看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步骤502、提供仿真页面。
服务端可提供仿真页面,该仿真页面可包括各种控件,从而便于用户上传待分析数据,以及设置装备仿真器。例如一些控件可用于上传待分析数据,或者指示待分析数据对应的数据源,从而便于获取待分析数据,另外一些控件可设置装备仿真器,例如要仿真的移动装备的名称、型号等,从而能够进行装备仿真器的配置。
步骤504、在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步骤506、发送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在仿真页面中设置待分析数据,以及设置装备仿真器之后,可上传仿真器设置信息和待分析数据到服务端,从而服务端可将数据传输给边缘计算端来确定相应的装备仿真器并结合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也可告知边缘计算端相应的数据源,从而边缘计算端可从数据源如物联网设备中获取实时的待分析数据,然后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仿真处理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步骤508、接收仿真结果并显示。
在仿真完成得到仿真结果后,还可在仿真页面中展示仿真结果,从而便于用户更加直观的确定仿真的结果,另外,在一些仿真过程中,还可分析仿真与实际过程的偏差,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作为仿真结果进行展示。例如提示偏差可能是由于传感器不准确,或者移动装备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警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服务端提供仿真页面来接收待分析数据,并将待分析数据发送给计算设备进行计算。在计算设备中,将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以通过第一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计算设备将仿真结果返回给服务端并显示。服务端为计算平台提供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接口,方便完成数据处理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容器化技术实现设备的物理建模仿真的运行环境,实现数据驱动下的设备物理仿真,利用仿真计算,进行分析和预测。
通过物理孪生和场景孪生的结合,提供了集成开发、部署、计算的架构,实现了对设备的智能管理,各种装备仿真器还可提供基于立体(3D)模型的展示等,能够结合地理位置信息来控制物理仿真计算以及运行逻辑的执行,提供依赖于地理信息的只能分析和预测能力。
上述实施例以数据孪生技术模拟移动装备,得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为例进行论述,实际处理中,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生成各种设备的数字体,并基于数字体进行处理,模拟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2、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步骤604、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步骤606、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数字体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可以理解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所生成的数字克隆体。数字体可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对设备和摄像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进行仿真,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对设备的外部环境进行仿真。在一个示例中,数字体可以理解为仿真处理器,第一子数字体可以理解为第一仿真器,第二子数字体可以理解为第二仿真器。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克隆设备的各种场景中,基于设备的数字体可模拟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分析,以及预测与设备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设备的处理结果,设备的处理过程等。
以应用于生产加工场景为例,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克隆生成加工设备的数字体,该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第一子数字体可以模拟加工设备以及加工设备对应原材料的物理特征,第二子数字体可以模拟加工设备的外部环境,如厂区环境等,从而可以基于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进行产品加工分析,例如预测原材料可生成产品的数量,产品的合格率等质量信息,也可模拟原材料和产品数量确定情况下,加工过程的各种控制措施等,从而能够综合考虑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对于产品加工的影响,以对产品加工过程进行预测、监控。其中,加工场景可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布料生产加工、电力生产(发电站)、汽车生产加工和五金产品加工等加工场景。
以应用于储存场景为例,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克隆生成储存设备的数字体,该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第一子数字体可以模拟储存设备以及储存设备对应储存产品的物理特征,第二子数字体可以模拟储存设备的外部环境,如外部的温度、湿度环境等,从而可以基于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进行产品储存分析,例如预测产品储存不同时间之后的状态,储存设备自身的电量等资源消耗信息等,也可模拟产品在一定时间达到指定状态的储存过程的控制措施等,从而能够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储存设备对于产品存储的影响,以对产品储存过程进行预测、监控。其中,储存场景可包括果蔬海鲜等生鲜产品的存储场景、药品存储场景等。
以应用于产品传输场景为例,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克隆生成传输设备的数字体,该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第一子数字体可以模拟传输设备以及传输设备对应传输产品的物理特征,第二子数字体可以模拟传输设备的外部环境,如外部的温度、湿度环境等,从而可以基于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进行产品传输分析,例如预测产品传输不同时间之后的损失情况、质量情况等,储存设备自身的资源消耗信息等,也可模拟产品在一定时间达到指定状态的传输过程的控制措施等,从而能够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传输设备对于产品传输的影响,以对产品传输过程进行预测、监控。其中,传输场景可包括电力、电缆传输场景,石油、天然气传输场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的输入到数字体中,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环境和设备对于物质的影响,可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模拟,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基于数字体对设备进行仿真处理,便于预测和分析设备的各种状况。参照图7,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702,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第一数据和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设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步骤704,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一子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
步骤706,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二子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
步骤708,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对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一些示例中,可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另外一些示例中,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步骤710,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步骤712,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802、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步骤804、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步骤806、通过部署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设备的仿真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
步骤902、提供仿真页面。
步骤904、在仿真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步骤906、发送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步骤908、接收仿真结果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仿真页面来接收待分析数据,并利用数字体对设备、设备的相关物质和设备的外部环境进行仿真,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1002、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步骤1004、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步骤1006、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本各实施例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的输入到数字体中,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合环境和设备对于物质的影响,可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基于数字体对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便于预测和分析设备的各种状况。
参照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再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1102,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第一数据和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设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步骤1104,将第一数据输入到第一子数字体,通过第一子数字体进行处理。
步骤1106,将第二数据输入到第二子数字体,通过第二子数字体进行处理。
步骤1108,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一些示例中,可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处理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另外一些示例中,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处理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步骤1110,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确定对应的处理结果。
步骤1112,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
步骤1202、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步骤1204、将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步骤1206、通过部署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设备的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3所示,包括:
步骤1302、提供处理页面。
步骤1304、在处理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步骤1306、发送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步骤1308、接收处理结果并显示。
本各实施例的步骤,与上述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类似,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仿真页面来接收待分析数据,并利用数字体对设备、设备相关的物质和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获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4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数据获取模块1402,用于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仿真处理模块1404,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结果输出模块1406,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以通过第一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述运输物质的相关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所述仿真处理模块1404,包括:
第一仿真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仿真器,通过所述第一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第二仿真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仿真器,通过所述第二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仿真处理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和所述第二仿真器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模块: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目标结果数据;则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过程数据。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结果数据。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5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仿真器获取模块1502,用于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仿真器部署模块1504,用于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仿真计算处理模块1506,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并将其部署到计算设备中,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在计算设备中将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以通过第一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引擎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装备仿真器的仿真计算引擎,所述仿真计算引擎包括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
引擎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仿真计算引擎部署到所述计算设备中。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引擎部署模块,包括:
第一引擎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仿真器和第一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一容器中;
第二引擎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仿真器和第二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二容器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页面展示模块1602,用于提供仿真页面;
数据确定模块1604,用于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1606,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数据接收模块1608,用于接收所述仿真结果并显示。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服务端提供仿真页面来接收待分析数据,并将待分析数据发送给计算设备进行计算。在计算设备中,将移动装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输入到装备仿真器中,以通过第一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仿真器仿真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影响,能够对移动装备和运输物质的运输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计算设备将仿真结果返回给服务端并显示。服务端为计算平台提供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接口,方便完成数据处理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7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设备数据获取模块1702,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一数字体处理模块1704,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第一数字结果输出模块1706,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的输入到数字体中,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环境和设备对于物质的影响,可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模拟,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分析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第一数据和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设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第一数字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一子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
第二数字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二子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
第一数字数据调整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对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一些示例中,可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另外一些示例中,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第一数字结果获取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第一数字结果确定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8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数字体获取模块1802,用于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第一数字体部署模块1804,用于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第一数字计算模块1806,用于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仿真处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9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数字页面展示模块1902,用于提供仿真页面。
第一数字数据确定模块1904,用于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一数字数据发送模块1906,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第一数字数据接收模块1908,用于接收所述仿真结果并显示。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仿真页面来接收待分析数据,并利用数字体对设备、设备的相关物质和设备的外部环境进行仿真,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仿真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通过第二子数字体仿真设备的外部环境。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20所示,包括:
第二设备数据获取模块2002,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二数字体处理模块2004,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第二数字结果输出模块2006,用于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的输入到数字体中,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合环境和设备对于物质的影响,可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分析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第一数据和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设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第三数字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第一数据输入到第一子数字体,通过第一子数字体进行处理。
第四数字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第二数据输入到第二子数字体,通过第二子数字体进行处理。
第二数字数据调整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其中,一些示例中,可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处理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另外一些示例中,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处理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第二数字结果获取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确定对应的处理结果。
第二数字结果确定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21所示,包括:
第二数字体获取模块2102,用于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第二数字体部署模块2104,用于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第二数字体计算模块2106,用于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处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并将其部署从而能够基于部署在计算设备中的数字体进行处理,以利用计算设备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在计算设备中通过数字体对设备相关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22所示,包括:
第二数字页面展示模块2202,用于提供处理页面;
第二数字数据确定模块2204,用于在所述处理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二数字数据发送模块2206,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第二数字数据接收模块2208,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结果并显示。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仿真页面来接收待分析数据,并利用数字体对设备、设备相关的物质和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获其中,可以通过第一子数字体来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第二子数字体对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外部环境对设备和相关物质的影响,能够对设备和相关物质进行监控、分析和预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programs),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应用在设备时,可以使得该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方法步骤的指令(instruction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服务器、终端设备等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被实现为使用任意适当的硬件,固件,软件,或及其任意组合进行想要的配置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服务器(集群)、终端等电子设备。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可被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装置2300。
对于一个实施例,图23示出了示例性装置2300,该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被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模块(芯片组)2304、被耦合到控制模块2304的存储器2306、被耦合到控制模块2304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存储设备2308、被耦合到控制模块2304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2310,以及被耦合到控制模块2304的网络接口2312。
处理器23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处理器2302可包括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基频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2300能够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终端等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2300可包括具有指令2314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2306或NVM/存储设备2308)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相合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2314以实现模块从而执行本公开中所述的动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
对于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2304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接口控制器,以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控制模块2304通信的任意适当的设备或组件提供任意适当的接口。
控制模块2304可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模块,以向存储器2306提供接口。存储器控制器模块可以是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和/或固件模块。
存储器2306可被用于例如为装置2300加载和存储数据和/或指令2314。对于一个实施例,存储器2306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适当的D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306可包括双倍数据速率类型四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4SDRAM)。
对于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23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器,以向NVM/存储设备2308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2310提供接口。
例如,NVM/存储设备2308可被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2314。NVM/存储设备2308可包括任意适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和/或可包括任意适当的(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HDD)、一个或多个光盘(CD)驱动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通用光盘(DVD)驱动器)。
NVM/存储设备2308可包括作为装置2300被安装在其上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存储资源,或者其可被该设备访问可不必作为该设备的一部分。例如,NVM/存储设备2308可通过网络经由(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2310进行访问。
(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2310可为装置2300提供接口以与任意其他适当的设备通信,输入/输出设备2310可以包括通信组件、音频组件、传感器组件等。网络接口2312可为装置2300提供接口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通信,装置2300可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标准和/或协议中的任意标准和/或协议来与无线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5G等,或它们的组合进行无线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2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存储器控制器模块)的逻辑封装在一起。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2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级封装(SiP)。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2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2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在各个实施例中,装置2300可以但不限于是:服务器、台式计算设备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等终端设备。在各个实施例中,装置23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和/或不同的架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2300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机、键盘、液晶显示器(LCD)屏幕(包括触屏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个天线、图形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扬声器。
其中,检测装置中可采用主控芯片作为处理器或控制模块,传感器数据、位置信息等存储到存储器或NVM/存储设备中,传感器组可作为输入/输出设备,通信接口可包括网络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36)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述运输物质的相关的第一数据和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
所述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仿真器,通过所述第一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仿真器,通过所述第二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
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和所述第二仿真器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目标结果数据;则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过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初始运输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所述仿真结果包括:运输结果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从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物联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监控设备、传感器设备、网络设备。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装备仿真器的仿真计算引擎,所述仿真计算引擎包括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
将所述仿真计算引擎部署到所述计算设备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设备中部署装备仿真器和仿真计算引擎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仿真器和第一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一容器中;
将所述第二仿真器和第二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二容器中。
9.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仿真页面;
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接收装备仿真器的仿真结果并显示。
1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与所述设备相关的第一数据和与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
所述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一子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
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二子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
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和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确定对应的仿真结果。
12.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仿真处理,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体的计算引擎,所述计算引擎包括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
将所述计算引擎部署到所述计算设备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设备中部署数字体和计算引擎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一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一容器中;
将所述第二子数字体和第二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二容器中。
1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仿真页面;
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接收装备仿真器的仿真结果并显示。
1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与所述设备相关的第一数据和与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相关的第二数据;
所述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一子数字体进行处理;
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子数字体,通过所述第二子数字体进行处理;
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和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确定对应的处理结果。
18.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处理,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字体的计算引擎,所述计算引擎包括第一引擎和第二引擎;
将所述计算引擎部署到所述计算设备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设备中部署数字体和计算引擎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一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一容器中;
将所述第二子数字体和第二引擎部署到计算设备的第二容器中。
2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处理页面;
在所述处理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接收数字体的处理结果并显示。
22.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仿真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23.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仿真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
仿真器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装备的装备仿真器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仿真计算处理模块,通过部署所述装备仿真器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移动装备的仿真处理,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2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页面展示模块,用于提供仿真页面;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移动装备的待分析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移动装备对应的装备仿真器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装备仿真器包括第一仿真器和第二仿真器,所述第一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及所运输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仿真器用于仿真所述移动装备的外部环境;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仿真器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仿真器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仿真器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装备仿真器的仿真结果并显示。
25.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一数字体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第一数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2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字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
第一数字体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第一数字计算模块,用于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仿真处理,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2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字页面展示模块,用于提供仿真页面;
第一数字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仿真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一数字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仿真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物理特征,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仿真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仿真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仿真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仿真过程进行调整;
第一数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装备仿真器的仿真结果并显示。
2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二数字体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分析数据输入到所述设备对应的数字体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第二数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对应的处理结果。
2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数字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数字体,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
第二数字体部署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备的数字体部署到计算设备中;
第二数字体计算模块,用于通过部署所述数字体的计算设备,提供针对所述设备的处理,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30.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数字页面展示模块,用于提供处理页面;
第二数字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页面中接收设备的待分析数据;
第二数字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待分析数据,以便通过设备对应的数字体对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数字体包括第一子数字体和第二子数字体,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及所述设备的相关物质的相关数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用于处理所述设备的外部环境的相关数据;处理中依据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第一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或,依据所述第二子数字体的第二过程数据,对所述第一子数字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调整
第二数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字体的处理结果并显示。
3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10-11、16-17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2.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10-11、16-17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8、12-14、18-20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4.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8、12-14、18-20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9、15、21所述的方法。
36.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9、15、21所述的方法。
CN202010392646.4A 2020-05-11 2020-05-1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42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2646.4A CN113642139B (zh) 2020-05-11 2020-05-1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2646.4A CN113642139B (zh) 2020-05-11 2020-05-1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2139A CN113642139A (zh) 2021-11-12
CN113642139B true CN11364213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841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2646.4A Active CN113642139B (zh) 2020-05-11 2020-05-1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213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4742A (ja) * 1998-12-28 2000-07-14 Hitachi Eng Co Ltd 大気環境シミュレ―ションシステム
WO2015158742A1 (fr) * 2014-04-14 2015-10-22 Tetrane Procédé d'analyse du fonctionnement d'un programme exécutable binaire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US10475350B1 (en) * 2016-04-11 2019-11-12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riving simulator on a mobil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2269B2 (en) * 2017-03-09 2020-08-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for vehicle subsystem control
CN102902205A (zh) * 2012-10-18 2013-01-30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长距离管道输煤DMS管网仿真系统(SimS)
US10762475B2 (en) * 2015-02-25 2020-09-01 Siemens Schweiz Ag Digital twins for energy efficient asset maintenance
CN104933490B (zh) * 2015-07-03 2018-09-07 浙江大学 一种考虑社会车辆的土石坝工程的土石方调配优化方法
US20170286572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gital twin of twinned physical system
CN105678042A (zh) * 2016-04-06 2016-06-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输油管道的仿真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8229034A (zh) * 2018-01-08 2018-06-2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山井下物流运输的仿真方法及系统、装置
US11468215B2 (en) * 2018-06-13 2022-10-1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igital twin for vehicle risk evaluation
CN110097325A (zh) * 2019-05-14 2019-08-06 天津破风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的存储运输环境监控云服务系统
CN110737986B (zh) * 2019-10-15 2023-08-08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无人船能效智能优化仿真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4742A (ja) * 1998-12-28 2000-07-14 Hitachi Eng Co Ltd 大気環境シミュレ―ションシステム
WO2015158742A1 (fr) * 2014-04-14 2015-10-22 Tetrane Procédé d'analyse du fonctionnement d'un programme exécutable binaire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US10475350B1 (en) * 2016-04-11 2019-11-12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riving simulator on a mobile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便携式实时红外动态场景仿真器设计与实现;陈元林等;《激光与红外》;20100120(第01期);71-74 *
实时数字仿真器 RTDS 及其应用;梁志成等;《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1010(第10期);61-6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2139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493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a 3D CAD point-cloud to automatically create a fluid model
US20240037875A1 (e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US11947882B2 (en) Optimization of prototype and machine design within a 3D fluid modeling environment
US202100648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laying and integrat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drawings with fluid models
EP3623946A1 (en)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n energy optimization builder and generic data model designer
US11538591B2 (en) Training and refining fluid models using disparate and aggregated machine data
US20160357522A1 (en) Physical space map overlay and interaction for an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ed developer environment
CN108573525B (zh) 用于跨学科流体建模的多流体模型工具
CN107844858B (zh) 一种用于智能驾驶场景确定定位特征及布局的方法与系统
Jones et al. Does industry 4.0 pose a challenge for the sme machine builder? A case study and reflection of readiness for a uk sme
CN114881989A (zh) 基于小样本目标对象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3484851A (zh) 车载激光雷达的仿真测试系统、方法和整车在环测试系统
CN115879323B (zh)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51526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4213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4325A (zh) 设备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55234B (zh) 基于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的调距桨控制器测试平台
CN107924423B (zh) 模型确定设备和模型确定方法
Rodríguez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low-cost rain gauge with Arduino and Thingspeak
CN115630510A (zh) 汽车制动噪音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56873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Setialana et al.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Gunungkidul cultural potential application based on progressive web apps
CN112990633A (zh) 指标数据生成方法、物流成本仿真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6610906B (zh)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Klöppel-Gersdorf et al. A hybrid real and virtual testing framework for v2x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28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