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1719A -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1719A
CN113631719A CN201980090510.3A CN201980090510A CN113631719A CN 113631719 A CN113631719 A CN 113631719A CN 201980090510 A CN201980090510 A CN 201980090510A CN 113631719 A CN113631719 A CN 113631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ject
mds
telomerase inhibitor
weeks
pati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05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里索
J·C·布索拉里
黄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e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ron Corp filed Critical Ge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31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4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cancer
    • G01N33/57407Specifically defined cancers
    • G01N33/57426Specifically defined cancers leukem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27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439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omepraz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5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 A61K31/706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88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nucleosides or nucleotides
    • A61K31/7125Nucleic acids or oligonucleotides having modified internucleoside linkage, i.e. other than 3'-5' phosphodi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90Enzymes; Proenzymes
    • G01N2333/91Transferases (2.)
    • G01N2333/912Transferases (2.) transferring phosphorus containing groups, e.g. kinases (2.7)
    • G01N2333/91205Phosphotransferases in general
    • G01N2333/91245Nucleotidyltransferases (2.7.7)
    • G01N2333/9125Nucleotidyltransferases (2.7.7) with a definite EC number (2.7.7.-)
    • G01N2333/9128RNA-directed DNA polymerases, e.g. RT (2.7.7.49)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52Predicting 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e.g. for selec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assay results in personalised medicine; Progno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enzymes or isoenzym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Onc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在患有MDS的受试者中监测治疗疗效的方法。还提供了鉴定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方法,和治疗MDS的方法。所述主题方法可以包含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并评估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在一些情况下,hTERT表达水平降低50%或更多鉴定了受益于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受试者。所述受试者可以未使用过HMA、来那度胺或两者进行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受试者被归类为患有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和/或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复发性的/难治性的MDS。在一些情况下,端粒酶抑制剂为伊美司他钠。

Description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772,861号、2019年2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11,271号和2019年6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860,557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公开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引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包含血液和骨髓的癌症的一组症状。它们还包含诸如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单系发育不良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疾病。MDS是涉及髓系类血细胞的无效产生的血液医疗病症的集合。在MDS中,未成熟的血液干细胞(原始细胞)不会变成健康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原始细胞在骨髓中死亡,或在进入血液后不久死亡,这给健康的白细胞、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在骨髓中的形成留下了更少的空间。
MDS主要影响老年人,并且其特征是贫血和其他血细胞减少症以及白血病转化的高风险(Cheson等人,《血液(Blood)》2006;108:419-425)。在临床实践中,当其他原因不明的贫血与其他血细胞减少症、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或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相关时,怀疑为MDS。诊断涉及骨髓检查和细胞遗传学研究。骨髓通常是过度增殖的。诊断基于10%或更多的信息细胞中表现出红系、粒细胞或巨核细胞发育不良(Vardiman等人,《血液》2009;114(5):937-951)。MDS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例如,患有MDS的患者经常发展为严重贫血,并且需要频繁输血。出血和感染的风险也分别由低的或功能异常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引起。在一些情况下,疾病会恶化,并且患者会发展由进行性骨髓衰竭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症(低血细胞计数)。在其他情况下,疾病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如果骨髓成髓细胞的总百分比上升到高于特定截止值(世界卫生组织(WHO)为20%,法国-美国-英国(FAB)亚型为30%),则据说已经发生了向AML的转化。对于患有复发性或对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难治性的较低风险MDS的患者,治疗选项有限。
用于评估MDS的标准预后工具是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所述系统根据几个预后变量(包含骨髓母细胞、细胞遗传学和血细胞减少症的存在)将患者分为低、中等1、中等2和高风险类别。这四组的中位生存期已经分别被估计为5.7年、3.5年、1.2年和0.4年。这些组中25%的患者发展AM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4年、3.3年、1.1年和0.2年(Greenberg等人,《血液》1997;89(6):2079-2088)。患有低和中等1风险MDS的患者可以被称为患有“低风险”疾病,而患有中等2风险和高风险MDS的患者可以被称为患有“较高风险”疾病的患者。
在西方国家≥70岁的患者中,保守估计MDS的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0,000人口30至40例。由于人口老龄化,MDS病例的数量预计将上升。尽管较低风险患者的白血病转化率降低,但大多数患者受到贫血和贫血相关症状的影响,对患者报告的结果具有深远的影响(Almeida等人,《白血病研究(Leukemia Res.)》2017;52:50-57)。许多患有MDS的贫血患者最终对红细胞(“RBC”)输血产生依赖;有证据表明,由慢性RBC输血导致的铁超载可能是所述疾病的总发病率的促成因素(Malcovati等人,《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2005;23:7594-7603;Malcovati等人,《血液学(Haematologica)》,2006;91:1588-1590;SteensmaDP.,《梅奥临床程序(Mayo Clinic Proc.)》2015;90(7):969-983)。对在意大利1992年至2004年间根据WHO标准诊断为MDS的426例患者的回顾性数据的分析表明,每月2个单位的输血要求使患有MDS的患者的预期寿命缩短约50%(Malcovati等人,《血液学》2006)。
MDS的治疗策略主要基于IPSS评分。在归类为IPSS中等2或高风险(较高风险MDS)的患者中,其中如果未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约12个月,则治疗目标是改变病程,避免进展为AML,并延长生存期。在归类为IPSS低或中等1风险(较低风险MDS)的患者中,生存期较长,但许多患者死于除MDS以外的原因。对这些患者进行的治疗主要旨在改善血细胞减少症和输血的后果,并提高生活质量(Ades等人,《柳叶刀(Lancet)》2014;383(9936):2239-2252)。
对于患有较低风险的非del(5q)MDS的患者,贫血的一线治疗通常涉及使用红细胞生成促进剂(ESA)或其他造血生长因子。含或不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高剂量ESA(例如,阿法依泊汀)已经产生在30%至50%范围内的红系应答率和2年的中位持续时间(同上)。对ESA应答的关键有利的预后因素是低或无RBC输血需要量(<2浓缩红细胞单位/月)和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500单位/L)(Hellstrom-Lindberg等人,《英国血液学杂志(Br JHaematol.)》2003;120(6):1037-1046)。研究已经表明,ESA对进展为较高风险MDS和AML的风险没有影响,并且强烈地表明,与单独的RBC输注相比,ESA甚至可能改善较低风险MDS的生存率(Garcia-Manero等人,《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29(5):516-523)。在没有伴随进展为较高风险MDS或AML的情况下,观察到对ESA原发性难治或在应答实现的6个月内复发的患者具有相对高的AML转化风险(23.1%)和短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3年),而对治疗有应答并在超过6个月后复发的患者在失败后具有更有利的结果,其中在7年时AML风险为9%,并且中位总生存期为4.5年(Kelaidi等人,《白血病》2013;27(6):1283-1290)。
对于患有对ESA无应答的较低风险非del(5q)MDS的患者,在美国没有经批准的疗法;并且ESA失败后的治疗选项是有限的。大多数患有较低风险MDS的患者最终将需要长期RBC输注,这通常伴随铁超载(Ades等人,《柳叶刀》2014;Fenaux等人,《血液》2013;121:4280-4286;Steensma等人,《梅奥临床程序》2015)。患有MDS的患者的预期寿命已经示出与RBC输注负担负相关(Malcovati等人,《血液学》2006)。尽管经常输注RBC,但患有慢性贫血的患者可能处于相关病态(例如,心力衰竭、跌倒、疲劳)和生活质量降低的风险(Crawford等人,《癌症(Cancer)》2002;95:888-895)。
低甲基化药剂(HMA)(例如,阿扎胞苷(azacitidine)和地西他滨(decitabine))已经被批准作为所有法国-美国-英国(FAB)亚型(其包含一些较低风险的MDS患者)的治疗药物。虽然这些药物降低了较高风险MDS患者的输血需求,但并没有证据表明ESA失败后接受HMA的较低危患者的长期结果的改善。在一项对1,698例患有用ESA治疗的非del(5q)较低风险MDS的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ESA失败后接受HMA的后续治疗的患者(n=194)在5年总生存期方面没有显著改善(Park等人,《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35(14):1591-1597)。根据其他报告,在ESA失败后依赖输血的患有较低风险MDS的患者队列中,阿扎胞苷在大约14%至33%的患者中诱导RBC-TI(Fili等人,《临床癌症研究(Clin Cancer Res.)》2013;19:3297-3308;Thepot等人,《血液学》2016;101:918-925;Tobiasson等人,《血液癌杂志(BloodCancer J.)》2014:4,e189)。鉴于有限的益处和观察到的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不推荐阿扎胞苷作为这些患者的治疗药物(Tobiasson等人,《血液癌杂志》2014)。
del(5q)染色体异常在10%至15%的患有MDS的患者中观察到,并且与良好的预后相关(Oliva等人,《血液学年鉴(Ann Hematol.)》2013;92(1):25-32)。用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的治疗导致大约三分之二的此类患者具有输血非依赖性(Ades等人,《柳叶刀》2014;Fenaux等人,《血液》2013;121(21):4280-4286)。在3期研究中,未达到TI的中位持续时间(中位随访,1.55年)(Fenaux等人,《血液》2011;118(14):3765-3776)。骨髓抑制是最经常报告的3级或4级毒性,并且在来那度胺疗法的前几周需要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同上)。
还已经研究了来那度胺作为输血依赖性非del(5q)MDS的治疗药物,所述MDS代表MDS群体的85%至90%。这些受试者中的大多数对来那度胺无应答。与患有del(5q)MDS的患者相比,血液学毒性(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较轻(Loiseau等人,《实验血液学(Exp Hematol)》2015;43(8):661-72)。与HMA一样,当用于治疗较低风险非del(5q)MDS患者时,在ESA失败后使用来那度胺治疗未示出对总体生存期的显著改善(Park等人,《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
虽然免疫抑制疗法是某些较低风险非del(5q)患者的治疗选项,但未观察到对无转化生存期的显著影响;并且已经报道了不良事件,包括血液学毒性和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诸如出血和感染(Almeida等人,《白血病研究(Leukemia Res.)》2017)。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通常保留用于医学上适合的较高风险MDS患者,但如果替代的治疗方案无效,则可以考虑选择较低风险患者,诸如年龄<60至70岁的患有IPSS中等1风险MDS、低风险细胞遗传学或持续性原始细胞增多的患者的选项(同上)。
发明内容
提供了在患有MDS的受试者中监测治疗疗效的方法。还提供了鉴定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方法,和治疗MDS的方法。所述主题方法可以包含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并评估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在一些情况下,hTERT表达水平降低50%或降低更多鉴定受益于用端粒酶抑制剂的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受试者。受试者可以未使用过HMA、来那度胺或两者进行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被归类为患有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和/或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复发性/难治性的MDS。在某些情况下,受试者为非del5q。在一些情况下,端粒酶抑制剂为伊美司他(imetelstat)或伊美司他钠。
提供了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受试者中的MDS的方法。端粒酶抑制剂为伊美司他或伊美司他钠。受试者可以未使用过HMA、来那度胺或两者进行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被归类为患有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和/或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复发性/难治性的MDS。在某些情况下,受试者为非del5q。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被归类为IPSS-R中等和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前述发明内容以及以下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发明,附图展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示的精确布置、示例和手段。
图1A和1B(第一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如在本文实验部分中所述的红细胞(RBC)输血依赖性(TD)患者中进行的伊美司他钠研究中,最长无输血间隔(图1A)和最佳8周间隔内输血量的绝对变化(图1B)的瀑布图。HI-E=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基于Hb至少在8周内比预处理水平至少升高1.5g/dL,或与先前的RBC输注负担相比,每8周至少减少4个单位的RBC输注(标准改编自IWG 2006);HI-E Hb=在8周内血红蛋白持续升高至少1.5g/dL的HI-E;TI=输血非依赖性;TR=8周内输血减少至少4个单位。
图2(第一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示例性24周输血非依赖性(TI)应答者的血液学和伊美司他钠施用时间线。
图3A和3B(第二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如在本文实验部分中所述的红细胞(RBC)输血依赖性(TD)患者中伊美司他钠的研究中最长无输血间隔时间(图3A)和最佳8周间隔时间内输血量的绝对变化(图3B)的瀑布图。HI-E=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其基于Hb至少在8周内比预处理水平至少升高1.5g/dL,或与先前的RBC输注负担相比,每8周至少减少4个单位的RBC输注(标准改编自IWG 2006);TI=输血非依赖性;TR=8周内输血减少至少4个单位。
图4(第二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EPO和RS亚组中的疗效结果。
图5(第二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示例性24周输血非依赖性(TI)应答者的长达115周的血液学和伊美司他钠施用时间线。
图6(第二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在具有持续性TI的患者中的血红蛋白和伊美司他钠给药。
图7(第四个数据剪切图)示出了在研究的第1和第2周期期间,患者中平均hTERTRNA表达水平在治疗前自基线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在患有MDS的受试者中监测治疗疗效的方法。还提供了鉴定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方法,和治疗MDS的方法。所述主题方法可以包含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并评估从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在一些情况下,hTERT表达水平降低50%或降低更多鉴定受益于用端粒酶抑制剂的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受试者。受试者可以未使用过HMA、来那度胺或两者进行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所治疗的受试者被分类为患有:低IPSS风险MDS、中等1IPSS风险MDS、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复发性的MDS、对MS是难治性的MDS或其组合。受试者也可能不是del5q。为了公开的清楚,而不是作为限制,本发明的详细描述被分成描述或说明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实施例或应用的子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
A.定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约”当指可测量的值诸如量、时间段等时,是指涵盖与规定的值的±20%至±0.1%,优选地±20%或±10%,更优选地±5%,甚至更优选地±1%,并且还更优选地±0.1%的变化,因为这样的变化适合于执行所公开的方法。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对于施用于患者诸如哺乳动物是可接受的盐(对于给定的给药方案,含有具有可接受的哺乳动物安全性的抗衡离子的盐)。这类盐可以衍生自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碱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酸。“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这种盐衍生自本领域中熟知的多种有机和无机抗衡离子,并且仅作为示例包含钠等;以及当分子包含碱性官能团时,有机或无机酸的盐,诸如盐酸盐等。感兴趣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含但不限于铝盐、铵盐、精氨酸盐、钡盐、苄星(benzathine)盐、钙盐、胆酸盐、乙二胺盐、赖氨酸盐、锂盐、镁盐、葡甲胺(meglumine)盐、普鲁卡因盐、钾盐、钠盐、氨丁三醇(tromethamine)盐、N-甲基葡糖胺盐、N,N′-二苄基乙二胺盐、氯普鲁卡因盐、二乙醇胺盐、乙醇胺盐、哌嗪盐、锌盐、二异丙基胺盐、二异丙基乙胺盐、三乙胺盐和三乙醇胺盐。
术语“其盐”是指当酸的质子被阳离子诸如金属阳离子或有机阳离子等取代时形成的化合物。优选地,盐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例如,本发明化合物的盐包含其中化合物被无机或有机酸质子化以形成阳离子,具有无机或有机酸的共轭碱作为盐的阴离子组分的那些。感兴趣的盐包含但不限于铝盐、铵盐、精氨酸盐、钡盐、苄星盐、钙盐、铯盐、胆酸盐、乙二胺盐、锂盐、镁盐、葡甲胺盐、普鲁卡因盐、N-甲基葡糖胺盐、哌嗪盐、钾盐、钠盐、氨丁三醇盐、锌盐、N,N′-二苄基乙二胺盐、氯普鲁卡因盐、二乙醇胺盐、乙醇胺盐、哌嗪盐、二异丙胺盐、二异丙基乙胺盐、三乙胺盐和三乙醇胺盐。应当理解,对于本文所述的包含核苷间连接(internucleoside linkage)的主链的任何寡核苷酸结构,此类寡核苷酸也可以包含任何方便的盐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单起见,描述了核苷间连接的酸性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主题化合物的盐是单价阳离子盐。在某些情况下,主题化合物的盐是二价阳离子盐。在一些情况下,主题化合物的盐是三价阳离子盐。“溶剂化物”是指通过溶剂分子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的络合物。溶剂可以是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或两者的混合物。溶剂的一些示例包含但不限于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和水。当溶剂是水时,所形成的溶剂化物是水合物。
“立体异构体(stereoisomer)”和“多种立体异构体(stereoisomers)”是指在空间上原子连接性相同但原子排列不同的化合物。立体异构体包含例如顺反异构体、E和Z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关于本文公开的含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的任何基团,当然可以理解,此类基团不含任何空间上不切实际和/或合成上不可行的取代或取代模式。所有立体异构体都旨在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文所述的基团的其他互变异构排列是可能的。应当理解,主题化合物的所有互变异构形式都被其中描述了所述化合物的基团的一种可能的互变异构排列的结构涵盖,即使没有特别指出。
旨在包含主题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的互变异构体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化物。这些旨在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在更详细地描述某些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某些实施例,因此当然可以改变。也应当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某些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因为本发明的范围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在提供数值范围的情况下,应当理解,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述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与所述范围内的任何其他所述的或中间值之间的每一个中间值,直至下限单位的十分之一,都涵盖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以独立地被包含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且也被涵盖在本发明内,受制于所述范围内的任何具体排除的限值。当所述范围包含一个或两个限值时,排除任一个或两个所包含的限值的范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尽管类似于或等同于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材料的任何方法和材料也可用于本发明的实践或测试中,但现在描述有代表性的说明性方法和材料。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专利据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犹如每个单独的出版物或专利被具体地和单独地指出通过引用被并入,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以公开和描述与引用出版物有关的方法和/或材料。任何出版物的引用都是为了在申请日之前的其公开,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承认本发明无权凭借先前的发明先于所述出版物。此外,所提供的公布日期可能与实际公布日期不同,这可能需要独立确认。
应当注意,如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the)”包含复数指代物,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进一步应当注意,权利要求可以被起草为排除任何任选的要素。因此,所述陈述旨在作为与权利要求要素的叙述或“否定”限制的使用相关的诸如“单独”、“仅”等此类排他性术语的使用的前提基础。
本文描述和说明的每个单独的实施例具有分立的部件和特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这些部件和特征可以容易地与其他几个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特征分离或组合。任何列举的方法都可以按照列举的事件的顺序或者逻辑上可能的任何其他顺序来实施。
如通篇所使用的,“MDS”是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或多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B.药效动力学(PD)
本公开部分地基于药效动力学效应,所述药效动力学效应证明了患有MDS的受试者中对端粒酶抑制疗法的应答与受试者中的端粒酶hTERT表达水平自基线水平的降低之间的关联。例如,在本文所述的临床研究中,与无应答者中的相比,在8周的输血非依赖性(TI)应答者中,较高百分比的受试者实现了hTERT RNA表达水平的50%或更多的降低。
本公开提供了对可能受益于MDS的端粒酶抑制疗法的患者进行分层和鉴定或选择,并且提供了在经历治疗的受试者中监测应答、复发和预后的方法。
本公开的方面包含鉴定或选择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方法,和治疗MDS的方法。还提供了在患有MDS的受试者中监测治疗疗效的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本主题方法的实施例所基于的药效动力学效应是hTERT RNA表达减少50%或更多,诸如60%或更多、70%或更多、80%或更多或90%或更多。
端粒酶核糖核蛋白由组分或亚基组成,其中两个为端粒酶RNA模板(hTR),和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hTERT)。可以使用任何方便的方法来评估、测定和/或测量hTERT表达水平。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扩增、检测和测定体液中端粒酶组分或相关蛋白的mRNA。可以适用于本主题方法的感兴趣的方法和测定包含但不限于实时定量RT-PCR测定,例如基于TaqMan荧光方法;用于蛋白质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由以下描述的方法,美国专利第6,607,898号,Bieche等人,《临床癌症研究》2000年2月1日(6)(2)452-459,Terrin等人(“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端粒酶表达可预测生存率,并可划分出具有相同igVH突变状态和不同结果的患者的分组(Telomerase expression in B-cell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predicts survival and delineates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same igVHmutation status and different outcome.)”《白血病》2007;21:965-972)和Palma等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剪接变体的端粒长度和表达(Telomerelength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splicevariants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实验血液学》2013;41:615-626)。
可以在任何方便的靶细胞中评估或测量hTERT的表达水平。靶细胞可以是患者的任何方便的细胞,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的细胞。在一些情况下,从患者的骨髓样品中分离靶细胞。在一些情况下,从患者的外周血样品中分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是粒细胞。
可以使用任何方便的方法来评估或测量RNA样品中的hTERT RNA表达水平。RNA样品可以通过以下来获得:首先获得骨髓样品、外周血样品或两者,然后从骨髓样品、外周血样品或两者中分离RNA。在一个实施例中,从患者获得样品的步骤包括:从患者获得骨髓样品,从骨髓样品中分离细胞,以及从分离的细胞中提取RNA和/或DNA。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从患者获得RNA样品的步骤包括:从患者获得外周血样品;从外周血样品中分离细胞(例如,粒细胞);以及从分离的细胞中提取RNA和/或DNA。
C.治疗
本公开的方面包含在未使用过特定药剂治疗的受试者中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方法,所述特定药剂例如选自低甲基化药剂(HMA)和来那度胺的药剂。如果受试从者未针对疾病经历进行特定治疗,则受试者被视为“未治疗过的”。用伊美司他对患有对ESA疗法是复发性/难治性的MDS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结果,包括较低的贫血发生率。
受试者是需要癌症治疗的哺乳动物。通常,受试者是人类患者。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试者可以是非人类哺乳动物,诸如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例如,用于筛选、表征和评价药物的动物,诸如小鼠和大鼠)和其他哺乳动物。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患者、受试者和个体可互换地使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以及如本领域中所熟知的,“治疗”是用于获得有益的或期望的结果(包括临床结果)的方法。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有益的或期望的临床结果包含但不限于减轻或改善一种或多种症状、减轻疾病程度、稳定(即,不恶化)疾病的状态、防止疾病的传播、延迟或减慢疾病进展、改善或减轻疾病状态以及缓解(无论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无论是可检测的还是不可检测的。“治疗”也可以指与如果未接受治疗的预期的生存期相比延长生存期。
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于先前如此治疗的受试者,本主题方法在先前未曾用低甲基化药剂(HMA)或来那度胺治疗的那些受试者中提供了增强的治疗应答。“增强的治疗应答”是指相对于适当的对照,MDS疗法的主要和/或次要终点的统计学上显著的改进和/或MDS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改善(例如,如本文所述),例如,红细胞(RBC)输血依赖性(TI)的速率和/或持续时间,或血液学改善(HI)速率。在一些情况下,本主题方法提供红细胞(RBC)输血依赖性(TI)的治疗效果,例如持续4周或更长,诸如5周或更长、6周或更长、7周或更长、8周或更长、9周或更长、10周或更长、12周或更长、16周或更长、20周或更长、24周或甚至更长。在一些情况下,达到TI的时间和/或TI的持续时间显著改善。在某些情况下,本主题方法提供的TI持续时间为24周或更长,诸如30周或更长、36周或更长、42周或更长、48周或更长、60周或更长,或甚至更长。
低甲基化药剂(HMA)是抑制DNA甲基化的药剂,例如通过阻断DN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NMT抑制剂)。感兴趣的HMA包含但不限于地西他滨(CAS注册号:2353-33-5;5-氮杂-2'-脱氧胞苷)、阿扎胞苷(CAS注册号:320-67-2,5-阿扎胞苷)和guadecitabine(SGI-110)。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未使用过地西他滨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未使用过阿扎胞苷治疗。在其他情况下,受试者未使用过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治疗。
来那度胺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炎性障碍和癌症(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和MDS)的药物。来那度胺(CAS注册号:191732-72-6;2,6-哌啶二酮,3-(4-氨基-1,3-二氢-1-氧代-2H-异吲哚-2-基)-);3-(4-氨基-1-氧代异吲哚啉-2-基)哌啶-2,6-二酮)是沙利度胺的衍生物。来那度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所述多种作用机制提供了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血液学和实体癌。
缺失5q(del5q)是指在特定形式的MDS受试者中发现的染色体异常(Adema等人,《血液学》2013年12月;98(12):1819-1821;Sole等人,《血液学》2005;90(9):1168-78)。在本主题方法的一些情况下,受试者是患有del5q的人类患者。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为非del5q的人类患者。非del5q受试者是没有del5q染色体异常的受试者。在某些情况下,非del5q受试者是人。
在某些情况下,受试者未接受过低甲基化药剂(HMA)或来那度胺的先前治疗,并且没有del(5q)染色体异常(例如,为非del5q)。在某些情况下,非del5q受试者是人。
在某些实施例中,受试者是具有中等或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的人类患者。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是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受试者是患有嵌合性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在其他情况下,受试者是患有无嵌合性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术语“嵌合性”在本文中以其常规意义用于指受试者内的细胞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状况。在诊断为患有嵌合性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中,受试者的一些细胞具有三个拷贝的8号染色体,而其他细胞具有两个拷贝的8号染色体。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包含鉴定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其中所述方法包含:鉴定患有8三体性(有或无嵌合性)的受试者;在施用端粒酶抑制剂后,测量从患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以及将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与施用端粒酶抑制剂之前的基线hTERT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生物样品中hTERT表达水平的降低鉴定了受益于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患者。
在其他实施例中,方法包含在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受试者中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其中所述方法包含:鉴定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受试者;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以及在施用端粒酶抑制剂后评估从患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
在又其他实施例中,方法包含监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中的治疗疗效,其中所述方法包含:在施用端粒酶抑制剂后,测量从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患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以及将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与施用端粒酶抑制剂之前的基线hTERT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生物样品中hTERT表达水平的50%或更多的降低鉴定了受益于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受试者。
在根据某些实施例的方法中,受试者是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患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受试者是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患者,并且未使用过选自低甲基化药剂(HMA)、来那度胺及其组合的药剂进行治疗。在其他实施例中,受试者是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患者并且是非del5q人类患者。在又其他实施例中,受试者是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的患者,并且所述MDS是复发性的或难治性的MDS,诸如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MDS。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包含血液和骨髓的癌症的疾病,在一些情况下,其特征可以在于无效造血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多种MDS可以使用本主题方法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诸如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单系发育不良、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有分离的del(5q)的MDS和不可分类MDS的疾病。
MDS的特征在于由具有较短端粒和多重克隆遗传异常的恶性祖细胞克隆产生的克隆性骨髓增殖。端粒酶活性(TA)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在MDS中显著增加,并且可以在细胞生长失调中起作用,导致恶性祖细胞克隆持续和不受控制地增殖。较高的TA和hTERT以及较短的端粒长度是患有低风险MDS的患者的不良预后特征,导致较短的总生存期。对于在ESA疗法后复发或对ESA疗法是难治性的较低风险MDS的贫血,治疗选项有限。使用伊美司他靶向MDS克隆可以改善患有对ESA疗法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MDS的患者中的结果,包括贫血。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主题方法发现用于减轻至少一种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的症状,诸如例如,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单系发育不良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在一些实施例中,症状包含气短、疲劳、虚弱、晕厥、流鼻血、瘀伤、来自口腔或牙龈的出血、血便、瘀点或中风。
在一些情况下,受试者患有复发性的或难治性的MDS。“难治性的MDS”是指在用任何方便的MDS相关疗法治疗后在其骨髓中仍具有MDS细胞的患者。“复发性的MDS”是指在其骨髓中MDS细胞恢复并且在缓解后正常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受试者患有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MDS。在一些MDS病例中,ESA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并消除输血依赖性。感兴趣的ESA包含但不限于促红细胞生成素α、促红细胞生成素β和达贝泊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试者被鉴定为患有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受试者是患有嵌合性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在其他情况下,受试者是患有无嵌合性8三体性的人类患者。
在本主题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受试者被分类为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受试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可以被分为较低风险组(低和中等1[INT-1]IPSS),其中骨髓中的凋亡事件很普遍,并且对细胞因子(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有缺陷;和较高风险组(中等2[INT-2]和高IPSS),其中骨髓祖细胞的成熟的阻滞是主要改变。在一些情况下,输血依赖为阴性预后性变量。因此,在所述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受试者为红细胞(RBC)输血依赖性的。在一些情况下,输血依赖性受试者在8周内的RBC输血需求为约4个单位或更多;或在8周期间的4-14个单位,或在根据本主题方法施用前每8周约6个单位或更多。浓缩红细胞(PRBC)的单位可以为约300mL/单位。全血的单位可以是约450–500mL/单位。
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是为分期MDS而开发的系统。IPSS率有3个因素:骨髓细胞中白血病原始细胞的百分比(根据0到2量表的评分);骨髓细胞中的染色体异常(如果有的话)(评分从0到1);以及存在一个或多个低血细胞计数(评分为0或0.5)。每个因素都给出一个评分,其中最低的评分具有最好的前景。然后,将这些因素的评分相加,以得到IPSS评分。IPSS将患有MDS的人分为4组:低风险组;中等1风险;中等2风险;和高风险。
E.端粒酶抑制剂
任何方便的端粒酶抑制剂都可以在本主题方法中找到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粒酶抑制剂是具有端粒酶抑制活性的寡核苷酸,特别是如在WO 2005/023994和/或WO2014/088785(其公开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定义的寡核苷酸。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对哺乳动物施用一种或多于一种端粒酶抑制剂(例如,两种或三种端粒酶抑制剂)以治疗血液恶性肿瘤。
伊美司他
在某些实施例中,端粒酶抑制剂是伊美司他,包含其互变异构体及其盐,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伊美司他是一种新型的一流的端粒酶抑制剂,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具有临床活性(Baerlocher等人,《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2015;373:920-928;Tefferi等人,《新英格兰医学期刊》2015;373:908-919)(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131
其中“nps”代表硫代磷酸酰胺键—NH—P(═O)(SH)—O—,其将一个核苷的3’-碳连接至相邻核苷的5’-碳。
在某些情况下,端粒酶抑制剂是伊美司他钠,包含其互变异构体。伊美司他钠是伊美司他的钠盐,伊美司他是一种合成的脂质缀合的13-mer寡核苷酸N3'→P5'-硫代磷酰胺。伊美司他钠是一种端粒酶抑制剂,其是一种与人端粒酶RNA(hTR)模板区互补的共价脂质化的13-mer寡核苷酸(如下所示)。伊美司他钠的化学名称为:DNA,d(3’-氨基-3’-脱氧-P-硫代)(T-A-G-G-G-T-T-A-G-A-C-A-A),5’-[O-[2-羟基-3-(十六烷酰氨基)丙基]硫代磷酸)钠盐(1:13)(SEQ ID NO:1)。伊美司他钠不会通过反义机制发挥作用,并且因此没有通常在此类疗法中观察到的副作用。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141
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清楚的,否则本文提及的伊美司他也包含其互变异构体及其盐,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如前所述,尤其是伊美司他钠是伊美司他的钠盐。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清楚的,否则本文提及的伊美司他钠也包含其所有互变异构体。
如其他地方所述,可以生产、配制或获得伊美司他和伊美司他钠(参见,例如Asai等人,《癌症研究》63:3931-3939(2003),Herbert等人,《癌基因(Oncogene)》,24:5262-5268(2005),和Gryaznov,《化学与生物多样性(Chem.Biodivers.)》7:477-493(2010))。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清楚的,否则本文提及的伊美司他还包含其盐。如前所述,尤其是伊美司他钠是伊美司他的钠盐。
在小鼠中的各种癌细胞系和肿瘤异种移植物中,伊美司他靶向端粒酶的RNA模板并抑制端粒酶活性恶细胞增殖。涉及患有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实体瘤、多发性骨髓瘤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的1期研究提供了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信息。随后涉及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的2期研究示出,血小板降低活性伴随着JAK2V617F和CALR突变等位基因负担的显著降低。每日静脉内施用伊美司他钠。预期在本主题方法的实践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施用途径,诸如鞘内施用、瘤内注射、口服施用等。可以以与临床常规使用的剂量相当的剂量来施用伊美司他钠。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本文其他地方所述施用伊美司他钠。
一个特定的实施例是根据其他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其中伊美司他限于伊美司他钠。
F.药物组合物
为了易于施用,可以将端粒酶抑制剂(例如,如本文所述)配制成用于施用目的的各种药物形式。在一些情况下,端粒酶抑制剂作为药物组合物施用。药物组合物的载体或稀释剂必须在与组合物的其他成分相容且对其接受者无害的意义上是“可接受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单位剂型,所述单位剂型特别适合于口服、直肠、经皮、通过肠胃外注射或通过吸入施用。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施用。例如,在制备口服剂型的组合物时,可以使用任何常用的药物介质,诸如例如水、二醇、油、醇等(在口服液体制剂诸如悬浮液、糖浆剂、酏剂、乳剂和溶液的情况下);或固体载体诸如淀粉、糖、高岭土、稀释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等(在粉末、丸剂、胶囊和片剂的情况下)。由于其易于施用,片剂和胶囊代表了最有利的口服剂量单位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使用固体药物载体。对于肠胃外组合物,载体通常将包括无菌水,至少大部分包括无菌水,尽管也可以包含其他例如有助于溶解度的成分。例如,可以制备可注射溶液,其中载体包括盐水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物。例如,可以制备可注射溶液,其中载体包括盐水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物。含有本文所述的端粒酶抑制剂的可注射溶液可以被配制在油中以延长作用。用于此目的的合适的油是例如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玉米油、大豆油、长链脂肪酸的合成甘油酯以及这些油和其他油的混合物。也可以制备可注射悬浮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液体载体、悬浮剂等。此外,还包含固体形式制剂,所述固体形式制剂旨在在使用前不久被转化为液体形式制剂。在适合于经皮施用的组合物中,载体任选地包括渗透增强剂和/或合适的润湿剂,任选地与任何性质的合适的添加剂以较小的比例组合,所述添加剂不会对皮肤产生显著的有害作用。所述添加剂可以促进对皮肤的施用和/或可以有助于制备所需的组合物。组合物可以以各种方式施用,例如作为透皮贴剂、作为喷滴剂(spot-on)、作为软膏。
为了易于施用和剂量的均匀性,将上述药物组合物配制成单位剂型是特别有利的。如本文所用的单位剂型是指物理上离散的适合作为单一剂量的单位,每个单位含有计算产生所需治疗效果的预定量的活性成分以及所需的药物载体。此类单位剂型的示例是片剂(包含刻痕的或包衣的片剂)、胶囊、丸剂、粉末包、植入剂(wafer)、栓剂、可注射溶液或悬浮液等及其分离的多种形式。
为了提高本文所述的药物在药物组合物中的溶解度和/或稳定性,使用α环糊精、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或其衍生物,特别是羟烷基取代的环糊精,例如2-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基丁基-β-环糊精可能是有利的。而且,共溶剂诸如醇可以改善端粒酶抑制剂在药物组合物中的溶解度和/或稳定性。
根据施用方式,药物组合物将优选地包括0.05-99重量%,更优选地0.1-70重量%,甚至更优选地0.1-50重量%的本文所述的端粒酶抑制剂,和1-99.95重量%,更优选地30-99.9重量%,甚至更优选地50-99.9重量%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有百分比均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G.施用和施用方案
施用的频率可以是在不对受试者产生显著毒性的情况下减轻MDS(例如,如本文所述)的症状的严重程度的任何频率。例如,施用的频率可以是约每两个月一次至约每周一次,可替代地约每月一次至约每月两次,可替代地约每六周一次,约每5周一次,可替代地约每4周一次,可替代地约每3周一次,可替代地约每2周一次或可替代地约每周一次。施用的频率可以在治疗的持续时间期间保持不变或者可以是可变的。使用含有一种或多种端粒酶抑制剂的组合物的治疗疗程可以包含休息期。例如,含有端粒酶抑制剂的组合物可以在三周时间内每周施用,随后是两周的休息期,并且这种方案可以重复多次。与有效量一样,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用于特定应用的实际施用频率。例如,有效量、治疗的持续时间、多种治疗药剂的使用、施用途径以及MDS和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施用频率。
施用含有端粒酶抑制剂(例如,伊美司他或伊美司他钠)的组合物的有效持续时间可以是减轻MDS(例如,如本文所述)的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不对受试者产生显著毒性的任何持续时间。因此,有效持续时间可以从一个月到几个月或几年变化(例如,一个月到两年,一个月到一年,三个月到两年,三个月到十个月,或三个月到18个月)。一般来说,治疗MDS的有效持续时间可以在两个月至二十个月的持续时间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有效持续时间可以是个体受试者存活的时间。多种因素可以影响用于特定治疗的实际有效持续时间。例如,有效持续时间可以随施用频率、有效量、多种治疗药物的使用、施用途径以及MDS和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变化。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监测治疗进程以及与MDS有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严重程度。任何方法均可以用于确定MDS的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减轻。例如,可以使用活检技术来评估MDS(例如,如本文所述)的症状的严重程度。
如在本主题方法中使用的端粒酶抑制剂可以以任何治疗有效的剂量(诸如与临床上常规使用的剂量相当的剂量)施用。已知的和已批准的抗癌药剂的具体剂量方案(例如,推荐的有效剂量)对于医生是已知的,并且例如在《内科医生案头参考(PHYSICIANS’DESKREFERENCE)》2003,第57版,医疗经济有限公司(Medical Economics Company,Inc.),新泽西州奥拉德尔(Oradell,N.J.);Goodman&Gilman的《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THE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2001,第10版,纽约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New York)中发现的产品描述中给出;和/或可从联邦药品管理局(Federal DrugAdministration)获得和/或在医学文献中讨论。
在一些方面,施用于受试者的端粒酶抑制剂,伊美司他钠的剂量为约1.0mg/kg至约13.0mg/kg。在其他方面,端粒酶抑制剂的剂量为约4.5mg/kg至约11.7mg/kg或约6.0mg/kg至约11.7mg/kg或约6.5mg/kg至约11.7mg/kg。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粒酶抑制剂的剂量包含至少约以下中的任何一种:4.7mg/kg、4.8mg/kg、4.9mg/kg、5.0mg/kg、5.5mg/kg、6.0mg/kg、6.1mg/kg、6.2mg/kg、6.3mg/kg、6.4mg/kg、6.5mg/kg、6.6mg/kg、6.7mg/kg、6.8mg/kg、6.9mg/kg、7mg/kg、7.1mg/kg、7.2mg/kg、7.3mg/kg、7.4mg/kg、7.5mg/kg、7.6mg/kg、7.7mg/kg、7.8mg/kg、7.9mg/kg、8mg/kg、8.1mg/kg、8.2mg/kg、8.3mg/kg、8.4mg/kg、8.5mg/kg、8.6mg/kg、8.7mg/kg、8.8mg/kg、8.9mg/kg、9mg/kg、9.1mg/kg、9.2mg/kg、9.3mg/kg、9.4mg/kg、9.5mg/kg、9.6mg/kg、9.7mg/kg、9.8mg/kg、9.9mg/kg、10mg/kg、10.1mg/kg、10.2mg/kg、10.3mg/kg、10.4mg/kg、10.5mg/kg、10.6mg/kg、10.7mg/kg、10.8mg/kg、10.9mg/kg、11mg/kg、11.1mg/kg、11.2mg/kg、11.3mg/kg、11.4mg/kg、11.5mg/kg、11.6mg/kg、11.7mg/kg、11.8mg/kg、11.9mg/kg、12mg/kg、12.1mg/kg、12.2mg/kg、12.3mg/kg、12.4mg/kg、12.5mg/kg、12.6mg/kg、12.7mg/kg、12.8mg/kg、12.9mg/kg或13mg/kg。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用于个体的端粒酶抑制剂的有效量包含至少约1mg/kg、2.5mg/kg、3.5mg/kg、4.7mg/kg、5mg/kg、6.0mg/kg、6.5mg/kg、7.5mg/kg、9.4mg/kg、10mg/kg、15mg/kg或20mg/kg中的任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施用于个体的端粒酶抑制剂的有效量为约1mg/kg、2.5mg/kg、3.5mg/kg、5mg/kg、6.5mg/kg、7.5mg/kg、9.4mg/kg、10mg/kg、15mg/kg或20mg/kg中的任一种。在各种实施例中,施用于个体的端粒酶抑制剂的有效量包含小于约350mg/kg、300mg/kg、250mg/kg、200mg/kg、150mg/kg、100mg/kg、50mg/kg、30mg/kg、25mg/kg、20mg/kg、10mg/kg、7.5mg/kg、6.5mg/kg、5mg/kg、3.5mg/kg、2.5mg/kg、1mg/kg或0.5mg/kg的端粒酶抑制剂中的任一种。
包含端粒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的示例性施用频率包含但不限于每天;每隔一天;每周两次;每周三次;每周不间断;每周,四周中的三周;每三周一次;每两周一次;每周一次,三周中的两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施用约每周一次、每2周一次、每3周一次、每4周一次、每5周一次、每6周一次、每7周一次或每8周一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每周施用1x、2x、3x、4x、5x、6x或7x(即,每日)中的至少约任一种,或每日三次,每日两次。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次施用之间的间隔小于约6个月、3个月、1个月、20天、15天、12天、10天、9天、8天、7天、6天、5天、4天、3天、2天或1天中的任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次施用之间的间隔大于约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8个月或12个月中的任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给药时间表中没有中断。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次施用之间的间隔不超过约一周。
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来施用端粒酶抑制剂,诸如伊美司他(例如,伊美司他钠)。例如,可以每4周一次在一段时间(例如,一、二、三、四或五小时)内静脉内施用端粒酶抑制剂诸如伊美司他(例如,伊美司他钠)。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周一次在约2小时的时间内,以7-10mg/kg静脉内施用伊美司他。在某些实施例中,每3周一次在约2小时的时间内,以2.5-7mg/kg静脉内施用伊美司他。在一个实施例中,每4周一次在约2小时的时间内,以0.5-5mg/kg静脉内施用伊美司他。在一个实施例中,每3周一次在约2小时的时间内,以约2.5-10mg/kg静脉内施用伊美司他。可替代地,每4周一次在约2小时的时间内,以约0.5-9.4mg/kg静脉内施用伊美司他。
在所述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伊美司他被施用持续1、2、3、4、5、6、7、8个或多于8个剂量周期,每个周期包括: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10mg/kg伊美司他,每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10mg/kg伊美司他,持续四周,每三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2.5-10mg/kg伊美司他,或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0.5-9.4mg/kg伊美司他。在某些情况下,每个剂量周期包括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10mg/kg的伊美司他。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施用周期包括约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5mg/kg的伊美司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或两者进行术前用药后,伊美司他以约7-10mg/kg伊美司他的剂量静脉内施用,每四周一次。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或两者进行术前用药后,伊美司他以约7.5mg/kg,可替代地约7.0mg/kg至约7.7mg/kg伊美司他的剂量静脉内施用,每四周一次。
在某些实施例中,伊美司他以约7.5mg/kg,可替代地约7.0mg/kg至约7.7mg/kg的剂量施用,每四周一次,持续至少三个周期,然后增加剂量。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ANC和血小板最低点没有分别下降至约1.5x109/L与约75x109/L之间,并且不存在≥3级非血液学毒性,则伊美司他的剂量可以增加至约9.4mg/kg,可替代地从约8.8mg/kg增加至约9.6mg/kg。
应当理解,癌症的治疗有时涉及多个“轮次”或“周期”的药物施用,其中每个周期包括根据指定的时间表施用药物一次或多次(例如,每三周一次,连续三天;每周一次;等等)。例如,抗癌药物可以施用1至8个周期,或更长时间。当向受试者施用多于一种的药物(例如,两种药物)时,每种药物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时间表(例如,每周;每三周一次;等等)施用。将明显的是,药物的施用,甚至是那些以不同周期施用的药物的施用,可以进行协调,使得两种药物在同一天至少某些时间施用,或者可替代地,使得药物在连续几天至少某些时间施用。
如本领域所理解的,如果观察到毒性,或者为了方便患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中止用癌症治疗药物的治疗,然后恢复。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方法中的端粒酶抑制剂,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其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其中受试者未使用过选自低甲基化药剂(HMA)和来那度胺的药剂进行治疗。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方法中的端粒酶抑制剂,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其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其中受试者未使用过选自HMA、来那度胺及其组合的药剂进行治疗。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如在任何其他实施例中定义的方法的端粒酶抑制剂。
H.示例性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治疗MDS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表A中示出,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其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由此受试者未使用过选自低甲基化药剂(HMA)和来那度胺的药剂进行治疗。
示例性的实施例包含使用表A中的任何一种端粒酶抑制剂来治疗在表A所示的任何一例受试者中的表A所示的任何一种MDS,由此受试者未使用过表A所示的任何一种治疗。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表A所述的施用方案之一。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用于使用伊美司他(伊美司他钠)治疗在表A所示的任何一例受试者中的表A所示的任何一种MDS,由此受试者未使用过表A所示的任何一种治疗。当使用伊美司他(伊美司他钠)时,可以使用表A所示的任何施用方案。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01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11
通过说明而不是限制的方式提供了下面的实例。
实例
实例1伊美司他在患有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低/中等1风险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症(其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IMergeTM)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的输血依赖性 (TD)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介绍
IMergeTM:在红细胞(RBC)输血依赖性(TD)患者、ESA复发性的/难治性的和较低风险MDS的患者中进行的伊美司他钠的2部分全局研究。第1部分由使用伊美司他钠单疗法的开放性单臂设计组成。本实例提供了来自纳入第1部分的32例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发现。还对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低甲基化药剂(HMA)进行治疗以及没有del(5q)的患者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患者中疗效得到改善。
方法
资格:本研究的资格要求如下:
·诊断为MDS的成人;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低或Int-1
·输血依赖性(TD),被定义为在研究进入前8周内≥4个单位的红细胞(RBC)输血需求。
·每周40,000U的阿法依泊汀或150mcg的阿法达贝泊汀(或等效物)或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500mU/mL至少8周后,ESA复发或是难治性的
·允许任何先前的疗法(包含来那度胺或HMA)。允许具有del(5q)核型的患者进入,而与先前的治疗无关。
·东部合作肿瘤小组(ECOG)评分0-2。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x109/L和血小板≥7 5x109/L,而与生长因子或输血支持无关。
·肝功能测试:AST、ALT和ALP≤2.5倍正常值上限(x ULN),总胆红素≤3x ULN,和直接胆红素≤2x ULN(除非是由于吉尔伯特综合征)。
治疗:在使用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进行术前用药后,每4周以7.5mg/kg的起始剂量输注施用伊美司他钠2小时。如果ANC和血小板最低点未分别降低至1.5x109/L和75x109/L或以下,且无≥3级非血液学毒性,则允许在初始剂量下至少3个周期后将剂量递增至9.4mg/kg,以用于不足的应答。允许支持性护理,包含如临床指示的输血和骨髓生长因子。
终点和分析:
·主要终点:持续≥8周的RBC输血非依赖型(TI)率。
·关键次要终点:
ο安全性
ο≥24周TI率;
ο达到TI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ο血液学改善(HI)率;以及
ο每国际工作组(IWG)的完全应答(CR)和部分应答(PR)率。
结果
患者
·基线中位RBC输血负担,6个单位/8周(范围:4-14)
基线特征在下表1中示出。在表1中使用了以下缩写:东部合作肿瘤小组绩效状态评分0-1(“ECOG PS 0-1”);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或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多系发育异常和环状铁粒幼细胞(“RCMD-RS”)。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31
关键血液学标准:ANC=1,500,PLT=75,000。根据基线RBC输血负担,这是一组大量输血的患者。
结果(第一次数据快照)
暴露
·本分析的中位随访:66.1周
·治疗周期的中位数:6.5(范围:1-20个周期)
·16例患者(50%)剂量减少,19例患者(59%)由于不良事件具有周期延迟
·7例患者的伊美司他钠剂量递增至9.4mg/kg
疗效
下表2示出了关键疗效结果。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41
在12/32(38%)患者中达到了持续≥8周的RBC TI的主要终点。
5/32(16%)达到24周TI(参见图1A、1B和图2)。这些患者还在8周内实现血红蛋白持续升高至少1.5g/dL(HI-E Hb)(HI-E Hb=HI-E,其中在8周内血红蛋白持续升高至少1.5g/dL)。患者的TI持续时间(65.1周)超过一年。
20/32(63%)患者具有红系血液学改善(HI)(参见图1A和图1B)。
在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HMA且缺乏del(5q)的患者的子集中,8周和24周TI率分别为54%和31%(高于总体人群),并且红系HI率为69%(与总体人群中报告的相似)。对2例患者各自报告完全应答(CR)和骨髓CR(mCR),并且不存在部分应答(PR),CR+PR+mCR率为13%。
一个CR和两个mCR在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HMA且缺乏del(5q)的患者的子集中。基于环状铁粒幼细胞(RS)的存在,8周的TI没有差异:对于RS+为38%(6/16),对于RS-为38%(6/16)。应答似乎与sEPO水平无关;在报告的30例具有基线sEPO水平的患者中:sEPO水平≤500mU/L的41%(7/17)达到≥8周TI;并且sEPO水平>500mU/L的38%(5/13)达到≥8周TI。
安全性
血细胞减少症,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是总体上以及在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HMA且缺乏del(5q)的子集中最频繁报告的不良事件(参见下表3)。相对于总体人群,患者的这一子集具有等级≥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较低发生率,但等级≥3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相似(参见下表4)。在大多数情况下,等级≥3血细胞减少症在4周内可逆转,无临床后遗症,并且患者在剂量调整后能够继续伊美司他钠治疗。
1例患者(22例患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例患者(18例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中)患有3级血小板减少症,同时伴有1级出血事件,它们均被认为与伊美司他钠有关;这些事件恢复而没有后遗症。28例患者(88%)肝功能测试(LFT)升高至少一级。这些事件通常为1级或2级并且可逆转。4例患者(包括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HMA且缺乏del[5q]的患者的子集中的3例)具有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的3级恶化,并且这些患者中的1例具有胆红素的3级恶化;所有这些都是可逆的。
表3示出了最常见的治疗引发的不良事件。表4示出了血细胞减少症自基线的最大级别变化。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51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52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61
表4中的结果基于第一次数据快照。
结果(第二次数据快照)
暴露
·本分析的中位随访:95周
·治疗周期的中位数:6.5(范围:1-28个周期)
·16例患者(50%)剂量减少,19例患者(59%)具有周期延迟
·7例患者的伊美司他钠剂量递增至9.4mg/kg
疗效
下表5示出了第二次数据快照的主要疗效结果。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62
应答患者的最长随访时间为115周或26个月。
在剂量递增的7例受试者中,1例受试者达到8周TI,并且3例受试者达到HI-E。亚组的治疗周期中位数为8个周期。总体和亚组疗法的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24周和29周。
图3A示出了第二次数据快照时的最长无输血间隔时间。五例患者中有三例在第24周TI仍在接受治疗。图3A所示的数据总结在下表6中: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71
图3B示出了最佳8周间隔内输血量的绝对变化。1例具有10的输血负担的患者降至0。未达到TI(HI-E(TR))的患者在输血负担方面具有一些相当有意义的降低。图3B所示的数据总结在下面的表7中: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72
图4示出了第二次数据快照时EPO和RS亚组的疗效结果。在这些亚组中观察到了相似的疗效。图5示出了在第二次数据快照时患者随时间的血液学和伊美司他钠施用。图6示出了在具有持续性TI的患者中的血红蛋白和伊美司他钠给药。图6中前三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图6中前两例受试者具有最长的随访时间。
安全性
未使用过来那度胺/HMA/非del(5q)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与总体研究人群相似。
表8示出了第二次数据快照时最常见的治疗紧急不良事件。表9示出了3/4级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和可逆性。表10示出了最大基线后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等级,自第二次数据快照时通过人群和安全性分析设定血细胞减少症的基线以来恶化。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73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81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82
在研究期间11例患者接受G-CSF,以用于治疗不良事件或持续病史(n=10)或作为预防措施(n=1)。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83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291
观察结果(基于两次数据快照)
本研究第1部分中32例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支持继续使用目前的7.5mg/kg剂量方案(每4周一次)研究伊美司他钠。
在第一次数据快照时,在对ESA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IPSS低/中等1RBC输血依赖性MDS患者中,38%的患者表现出8周RBC TI,63%的患者表现出红系HI。在16%的患者中观察到持续24周的TI,同时Hb持续升高。
在第一次数据快照时,在13例没有del(5q)且先前没有暴露于来那度胺或HMA的患者中观察到54%的RBC TI(与总体人群中的38%相比),并且应答更持久(24周TI率为31%)。
总体而言,在所有患者的34%中观察到8周TI,其中24周TI率为16%。到达TI的中位时间为8.0周。TI的中位持续时间为23.1周。
对于未使用过来那度胺/HMA且非del(5q)的患者,8周和24周TI率分别为54%和31%。对于这些患者,TI的中位持续时间为42.9周。
总体而言,在所有患者的59%中观察到TR(HI-E)。RBC输血负担自基线的平均相对减少为60%。
这些结果支持在IPSS低/中等1,TD,ESA-复发性的/难治性的MDS中伊美司他钠(7.5mg/kg/4周)的进一步研究。在患有LR-MDS(中位值:6U/8周)的RBC TD患者中,伊美司他钠治疗导致大多数患者的红系改善。
对13例患有非del(5q)MDS且先前没有暴露于HMA或来那度胺的受试者的目标人群重复了本研究。与不在目标人群中的其他受试者的21.1%相比,在这一目标人群中,53.8%达到了8周RBC TI的主要终点。应答在目标人群中比在其他受试者中更持久(中位持续时间,42.9周相对于13.9周),并且目标人群中更多的受试者达到了24周RBC TI(30.8%相对于5.3%)。目标人群表现出血细胞减少症和其他不良事件的相当的或更好的安全性概况,并且血细胞减少症在目标人群中似乎消退更快。
实例2:第三次数据快照的结果
进行了第三次数据快照,其中临床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26日。另外纳入了25例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HMA的患者(无del(5q)),并且结合上述最初的13例未使用过来那度胺和HMA的患者(无del(5q)),编制了这一组的更新结果。N=总共38例患者。
最初1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为29.1个月。另外2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为8.7个月。
治疗周期数中位数:8.0(范围:1-34)个周期。平均剂量强度为6.9mg/kg/周期。
表11:IMerge:关键疗效结果
参数 N=38
8周TI率,n(%) 14(37)
24周TI率,n(%) 10(26)
TI发病的中位时间(范围),周 8.1(0.1-33.1)
TI的中位持续时间(范围),周 NE(17.0-NE)
输血减少率(HI-E),n(%) 27(71)
RBC输血负担自基线的平均相对减少,% -68
CR+骨髓CR+PR(每IWG),n(%) 8(21)
CR,完全缓解;HI-E,血液学改善-红系;IWG,国际工作组;NE,不可估计;PR,部分缓解;RBC,红细胞;TI,输血非依赖性。
实例3:第四次数据快照的结果
进行了第四次数据快照,其中临床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23日,以报告在来自IMergeTM研究的开放性单臂第1部分的38例LR非del(5q)MDS患者中(对ESA是复发的/难治性的且未使用过来那度胺/HMA)中位随访为12.1个月的更新的疗效数据。
方法
IMergeTM研究的第1部分包含患有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LR-MDS)的患者,所述患者被大量输血(≥4U/8周)、对ESA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或sEPO>500mU/mL。每隔4周静脉注射一次伊美司他7.5mg/kg。主要终点为8周输血非依赖性(TI)率;关键次要终点包含24周TI率、安全性、TI的持续时间和血液学改善(HI)率。在最初纳入的患者中,在非del5q、未使用过来那度胺/HMA的患者中观察到较高的8周TI率。因此,对研究进行了修订,以随后仅纳入这些患者。在第1部分中纳入的总共57例患者中,38例为非del(5q)、未使用过来那度胺/HMA的患者(13例在初始队列中,25例在扩展队列中)。报告了来自这38例患者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和生物标志物数据。
结果
先前的RBC输血负担中位数为8个单位/8周(范围为4-14),37%的患者具有IPSSInt-1;71%具有WHO 2008RARS(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或RCMD-R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多系发育不良和环状铁粒幼细胞)亚型,并且具有可评估的sEPO(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32%具有>500mU/mL的基线水平。
截至2019年1月23日,中位随访为12.1个月;分别地,最初13例患者为30.4个月,另外25例患者为11.6个月。8周TI率为45%(17/38),并且中位TI持续时间为8.5个月(范围1.8-32.4)。在17例应答患者中,10例(59%)超过6个月无输血。基于环铁粒幼细胞的存在或基线sEPO水平,8周的TI率没有差异。24周TI率为26%(10/38),其中中位持续时间为10.5个月(范围8.3-32.4)。68%(26/38)达到红细胞血液学改善(HI),其被定义为输血负担减少≥50%,持续至少8周。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为可控制且可逆的≥3级血细胞减少症。
总结
在具有对ESA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且未使用过来那度胺/HMA的非del(5q)LR-MDS的高RBC输血负担的患者中,单药剂伊美司他产生45%的8周TI率,其中中位持续时间为8.5个月(范围为1.8-32.4)。24周TI率为26%,其中中位持续时间为10.5个月(范围为8.3-32.4个月)。所有具有IPSS-R中位和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的患者均有应答。端粒酶活性和突变等位基因负担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对恶性突变克隆有影响,如下所述。
实例4:生物标志物数据
在IMergeTM研究过程期间,对各种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监测和评估,包括端粒酶hTERT RNA水平、端粒酶活性(TA)、细胞遗传学数据和突变数据。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从患者采集的全血样品中测量了hTERT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总结如下。
Greenberg等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Revised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for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血液》2012年9月20日;120(12):2454–2465)(其公开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描述了用于评估原发性未治疗的患有MDS的成人患者预后的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Greenberg等人的表2列出了MDS细胞遗传学评分系统,所述系统作为表12复制如下,并且用于对IMergeTM研究的患者进行分类。
表12:Greenberg等人的MDS细胞遗传学评分系统。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21
OS表示总体生存期;NR,未达到。
*来自MDS预后的国际工作组(IWG-PM)数据库中的患者的数据,多变量分析(n=7012)。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23
自Schanz等人(“来自国际数据库合并的在MDS后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少母细胞性AML的新的综合细胞遗传学评分系统(New comprehensive cytogeneticscoring system for primar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oligoblastic AMLfollowing MDS deriv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database merge)”《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30(8):820–829)的数据(n=2754)。
PD效应:端粒酶hTERT RNA水平的降低
表13:第三次数据快照时的hTERT RNA表达分析(hTERT)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22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31
在第四次数据快照时,在具有可用样品的25/34(73.5%)的患者中观察到治疗后端粒酶hTERT RNA水平的降低。还参见图7。
hTERT降低与应答之间的关联
与无应答者相比,在8周输血非依赖性(TI)应答者中,更高百分比的受试者实现hTERT RNA表达水平的≥50%的降低。
表14:第三次数据快照时通过TI应答的hTERT自基线至少降低50%。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32
PD效应:端粒酶活性(TA)
一些患者治疗后TA下降。
表15:在第三次数据快照时端粒酶活性(TA)自基线下降的受试者。
具有数据的N TA≥50%降低 TA≥30%降低
基线 16
周期1第1天-24小时 5 1(20%) 3(60%)
周期1第8天 6 2(33%) 3(50%)
突变变体频率的变化
在第三次数据快照时,6例受试者在基线时具有SF3B1突变,在具有最长的TI持续时间的2例受试者中观察到变体频率的降低。一例受试者具有DNMT3A突变的减少和骨髓环状铁粒母细胞的大量减少(75%至3%)。
在第四次数据快照时,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突变分析的7例患者中,6例在基线时具有SF3B1突变,并且在研究中具有最长TI持续时间的2例患者中观察到突变变体等位基因频率的降低。
细胞遗传学风险
根据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对患者进行分类,如表12所示。
在第四次数据快照时,38例患者中有6例具有IPSS-R中等/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并且6例患者中有5例达到8周TI;2/6的患者达到部分细胞遗传学应答。
总结
在受试者的子集中观察到治疗后端粒酶活性/hTERT RNA水平的降低,这表明了伊美司他的PD效应。与无应答者相比,达到hTERT的>50%降低的受试者在8周TI应答者中富集
大多数受试者为良好或中等细胞遗传学风险类别,已观察到8周输血非依赖性(TI)应答。在第三次数据快照时,两例具有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的受试者没有TI应答。然而,到第四次数据快照时,在38例具有IPSS-R中等/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6例患者中有5例达到8周TI;2/6的患者达到部分细胞遗传学应答。
在7例具有治疗前和治疗后突变样品的受试者中,6例在基线时具有SF3B1突变,并且在具有最长TI持续时间的患者中观察到突变变体频率的变化。
实例5使用伊美司他治疗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是复发性的/难治性的大量 输血的非del(5q)较低风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本实例提供了来自38例纳入IMergeTM的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发现,以上更详细地描述了研究指导。由本实例提供的结果表明,在这一患者组中,使用伊美司他治疗产生有意义且持久的输血非依赖性。
方法
资格:本研究的资格要求如下:
·诊断为MDS的成人;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低或Int-1
·输血依赖性(TD),被定义为在研究进入前8周内≥4个单位的红细胞(RBC)输血需求。
·ESA复发性的或对ESA难治性的或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500mU/mL
·患者为非del(5q)且未使用过来那度胺或HMA。
·患者年龄范围为46-83岁,其中中位值为71.5岁
·东部合作肿瘤小组(ECOG)评分PS 0-1。
治疗:在使用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进行术前用药后,每4周以7.5mg/kg的起始剂量输注施用伊美司他钠2小时。如果ANC和血小板最低点未分别降低至1.5x109/L和75x109/L或以下,且无≥3级非血液学毒性,则允许在初始剂量下至少3个周期后将剂量递增至9.4mg/kg,以用于不足的应答。允许支持性护理,包含如临床指示的输血和骨髓生长因子。
结果
患者
·基线中位RBC输血负担,8个单位/8周(范围:4-14)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51
基线特征在下表16中示出。在表16中使用了以下缩写:东部合作肿瘤小组绩效状态评分0-1(“ECOG PS 0-1”);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或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伴多系发育不良和环状铁粒幼细胞(“RCMD-RS”);RAEB-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52
结果
暴露
·本分析的中位随访:15.7个月
·治疗周期的中位数:9(范围:1-39个周期)
疗效
下表17示出了关键疗效结果。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61
在不同的亚组中实现持续≥8周的RBC TI的主要终点,如表18所示: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62
在34例具有基线细胞遗传学数据的患者中:
·6/34(18%)具有中等或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参见表19)
-5/6(83%)达到8周输血非依赖性(TI),并且所有患者均为环状铁粒幼细胞WHO亚型
-患有8三体性的3/3实现了8周输血非依赖性(TI),并且2/3实现了24周输血非依赖性(TI)
·具有可获得的治疗后细胞遗传学数据的2/3达到部分细胞遗传学应答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71
伊美司他对恶性克隆的影响
具有基线SF3B1突变的2/6患者具有变体等位基因频率的降低,并且维持了持续一年以上的输血非依赖性(TI)(表20)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72
表20:伊美司他对恶性克隆的影响
TI:输血非依赖性
在16例达到8周输血非依赖性(TI)的患者中:
·输血非依赖性(TI)的中位持续时间为86周(范围:8-141周)
·11/16(69%)达到24周输血非依赖性(TI)率
·12/16(75%)具有从治疗前水平的≥3g/dL的Hgb升高
·RBC输血负担自基线的平均相对减少为68%
安全性
不良作用包含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贫血(表21)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81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82
对于中性粒细胞,91%在4周内消退,而9%在4周内未消退。对于血小板,92%在4周内消退,而8%在4周内未消退。2/38患者(5%)患有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38患者(10%)具有出血事件,2/38(5%)为3/4等级。
通过端粒酶活性和hTERT表达的降低证明了靶向活性(表23)。结果示出,具有输血非依赖性(TI)的患者具有较高的hTERT表达降低(表24)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83
*50%的降低是以与来自临床前异种移植物模型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性示出的PD效应
Figure BDA0003182664720000391
*50%的降低是以与来自临床前异种移植物模型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性示出的PD效应
总体而言,在所有患者的42%中观察到8周TI,其中24周TI率为29%。输血非依赖性(TI)的中位持续时间为20个月。总体上,在所有患者的68%中观察到TR(HI-E)。
在不同临床亚组中观察到输血非依赖性,包含具有中等/较差细胞遗传学风险的患者。生物标志物数据表明对恶性克隆和疾病修饰的潜在影响。
虽然为了清楚理解的目的,已经通过说明和示例的方式对特定实施例进行了一些详细描述,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某些改变和修改。
因此,前面仅说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设计各种布置,尽管本文没有明确描述或示出,但是这些布置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并且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此外,本文中所列的所有示例和有条件的语言主要旨在辅助阅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由发明人贡献于促进本领域的概念,且不应当被视为对这类具体所列的示例和条件的限制。此外,本文中列出本发明的原理、方面和实施方式的所有陈述及其具体示例意图涵盖其结构性等效物和功能性等效物。另外,旨在使这类等效物包含当前已知的等效物和在未来开发的等效物,即,开发的执行相同功能的任何元件,不管结构如何。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旨在受限于本文中所示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体现。

Claims (38)

1.一种鉴定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施用端粒酶抑制剂后,测量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和
将所述生物样品中的所述hTERT表达水平与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之前的基线hTERT表达水平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生物样品中hTERT表达水平的降低鉴定了受益于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受试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hTERT表达水平的降低为50%或更多。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嵌合性8三体性。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诊断所述患有8三体性的受试者。
6.一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需要其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和
评估在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后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hTERT表达水平相对于在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之前的基线hTERT表达水平降低50%或更多。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改变所述端粒酶抑制剂的剂量、给药频率或施用于所述受试者的疗法的进程。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嵌合性8三体性。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诊断患有8三体性的所述受试者。
12.一种监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的治疗疗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施用端粒酶抑制剂后,测量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hTERT表达水平;和
将所述生物样品中的所述hTERT表达水平与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之前的基线hTERT表达水平进行比较;
其中所述生物样品中hTERT表达水平降低50%或更多鉴定了受益于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性增加的受试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的或评估的所述hTERT表达水平是hTERT RNA表达水平。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的或评估的所述hTERT表达水平是hTERT蛋白质表达水平。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未使用过选自低甲基化药剂(HMA)、来那度胺及其组合的药剂进行治疗。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DS是复发性的或难治性的MDS。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DS是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复发性的/难治性的MDS。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分类为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受试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是输血依赖性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血依赖性受试者在所述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之前的8周期间具有约4个单位或更多的输血需求。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是非del5q人类患者。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未使用过来那度胺进行治疗。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未使用过选自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进行HMA治疗。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粒酶抑制剂是伊美司他。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伊美司他是伊美司他钠。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粒酶抑制剂是伊美司他,并且被施用持续1、2、3、4、5、6、7、8个或多于8个剂量周期,每个周期包括:
(a)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10mg/kg的伊美司他;
(b)每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10mg/kg的伊美司他,持续四周;
(c)每三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2.5-10mg/kg的伊美司他;或者
(d)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0.5-9.4mg/kg的伊美司他。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剂量周期包括每四周一次静脉内施用约7-10mg/kg的伊美司他。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DS是复发性的或难治性的MDS,并且其中所述受试者被分类为低或中等1IPSS风险MDS受试者。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是输血依赖性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是非del5q人类患者。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未使用过选自低甲基化药剂(HMA)和来那度胺的药剂进行治疗。
32.根据权利要求12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嵌合性8三体性。
34.根据权利要求32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诊断所述患有8三体性的受试者。
35.一种鉴定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以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诊断患有8三体性的受试者。
36.一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需要其的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端粒酶抑制剂,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
37.端粒酶抑制剂在治疗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中的用途,其中与在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之前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中的基线hTERT表达水平相比,确定在施用所述端粒酶抑制剂之后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hTERT表达水平降低。
38.端粒酶抑制剂在治疗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受试者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被诊断为患有8三体性。
CN201980090510.3A 2018-11-29 2019-11-26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法 Pending CN1136317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2861P 2018-11-29 2018-11-29
US62/772,861 2018-11-29
US201962811271P 2019-02-27 2019-02-27
US62/811,271 2019-02-27
US201962860557P 2019-06-12 2019-06-12
US62/860,557 2019-06-12
PCT/US2019/063372 WO2020112854A1 (en) 2018-11-29 2019-11-26 Methods of treating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1719A true CN113631719A (zh) 2021-11-09

Family

ID=70849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0510.3A Pending CN113631719A (zh) 2018-11-29 2019-11-26 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71072A1 (zh)
EP (1) EP3887537A4 (zh)
JP (2) JP2022513162A (zh)
KR (1) KR20210110303A (zh)
CN (1) CN113631719A (zh)
AU (1) AU2019389005A1 (zh)
BR (1) BR112021010406A2 (zh)
CA (1) CA3120704A1 (zh)
CL (1) CL2021001386A1 (zh)
IL (1) IL283054A (zh)
MX (1) MX2021006131A (zh)
SG (1) SG11202105573PA (zh)
TW (1) TW202038973A (zh)
WO (1) WO20201128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9765A (zh) * 2023-02-23 2023-05-30 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S细胞遗传学风险评估系统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34218C (en) * 2011-04-29 2021-02-16 Sequenom, Inc. Quantification of a minority nucleic acid species using inhibitory oligonucleotides
WO2013056211A2 (en) * 2011-10-13 2013-04-18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 Research Institute, Inc.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deficience as diagnostic marker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US9375485B2 (en) * 2012-12-07 2016-06-28 Geron Corporation Use of telomerase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and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TW201919705A (zh) * 2017-07-28 2019-06-01 美商健生生物科技公司 治療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RON CORPORATION: "Study to Evaluate Imetelstat (GRN163L) in Subjects With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IPSS) Low or Intermediate-1 Risk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CLINICALTRIALS.GOV, pages 1 *
黄世杰: "新药研究与开发",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vol. 45, no. 1, pages 7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9765A (zh) * 2023-02-23 2023-05-30 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S细胞遗传学风险评估系统及应用
CN116189765B (zh) * 2023-02-23 2023-08-15 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S细胞遗传学风险评估系统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7537A1 (en) 2021-10-06
EP3887537A4 (en) 2023-04-12
US20200171072A1 (en) 2020-06-04
WO2020112854A1 (en) 2020-06-04
CA3120704A1 (en) 2020-06-04
SG11202105573PA (en) 2021-06-29
AU2019389005A1 (en) 2021-06-24
KR20210110303A (ko) 2021-09-07
MX2021006131A (es) 2021-06-23
JP2023016965A (ja) 2023-02-02
JP2022513162A (ja) 2022-02-07
TW202038973A (zh) 2020-11-01
IL283054A (en) 2021-06-30
CL2021001386A1 (es) 2021-12-10
BR112021010406A2 (pt)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130682A (ja) 悪性腫瘍の治療のための併用療法
JP2011505336A (ja) 骨髄異形成症候群治療のためのシチジンアナログ
JP2023009229A (ja) 骨髄異形成症候群の治療方法
US20220168333A1 (en) Combination Treatment for Hematological Cancers
WO2015127172A1 (en) Therap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and their methods of use
JP2016504307A (ja) 骨髄増殖性疾患および骨髄増殖性腫瘍を処置するためのテロメラーゼ阻害剤の使用
JP2023016965A (ja) 骨髄異形成症候群を治療する方法
EA045910B1 (ru) Способы лечения миелодиспластического синдрома
EA043524B1 (ru) Способы лечения миелодиспластического синдрома
Jacobs et al.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in the Supportive Care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Neoplasms
JP2020176145A (ja) 血液癌の併用療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32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