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8086A -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8086A
CN113628086A CN202110927058.0A CN202110927058A CN113628086A CN 113628086 A CN113628086 A CN 113628086A CN 202110927058 A CN202110927058 A CN 202110927058A CN 113628086 A CN113628086 A CN 113628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target user
emission
carbon
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70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涛
何嘉翔
张果
蔡鸿萍
张炳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rui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grui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grui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grui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70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8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8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8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将结算对象细化到个体,提高了碳排放结算精度。

Description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如何计算碳排放量,以便以此作为指标进行决策,如指导有节制的生活:少用空调和暖气、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能源、杜绝资源浪费等等,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目前碳排放结算,行业内主要针对的实体是国家与企业,其衡量标准主要是以国家或者企业的总体排放为主,导致最终计算所得碳排放量可参考价值不大,在进行相关决策时,仅停留在国家层面或者企业层面,无法对真正的实体——个人进行限制,也即,碳排放无法有效传导到用户侧,造成碳排放价格扭曲,同时,用户无法感受到其行为导致的碳排放,因此没有动力参与节能减排。
因此,如何计算更为精准的碳排放量,以进行相关决策,从而实现国家2030碳达峰,205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碳排放结算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季节、地域、性别和年龄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预设排放表,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社区市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社区各类食材的食材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社区的社区人数;
基于所述食材消耗量和所述社区人数,计算所述社区的人均饮食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水电气网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家庭的水电气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家庭的家庭人数;
基于所述水电气消耗量和所述家庭人数,计算所述家庭的人均居住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所述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
基于所述行程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工具,以及所述出行工具对应的出行参数;
基于所述私家车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私家车类型,以及所述私家车类型对应的私家车参数;
基于所述出行工具和所述出行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出行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私家车类型和所述私家车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出行碳排放量;
将所述第一出行碳排放量与所述第二出行碳排放量相加,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的步包括:
定时将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预设时间段下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的步骤之后,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并以所述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
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正,则生成个人碳交易指导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鼓励所述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负,则生成节能减排建议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提醒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节能减排。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季节、地域、性别和年龄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预设排放表,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社区市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社区各类食材的食材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社区的社区人数;
基于所述食材消耗量和所述社区人数,计算所述社区的人均饮食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水电气网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家庭的水电气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家庭的家庭人数;
基于所述水电气消耗量和所述家庭人数,计算所述家庭的人均居住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所述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
基于所述行程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工具,以及所述出行工具对应的出行参数;
基于所述私家车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私家车类型,以及所述私家车类型对应的私家车参数;
基于所述出行工具和所述出行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出行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私家车类型和所述私家车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出行碳排放量;
将所述第一出行碳排放量与所述第二出行碳排放量相加,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定时将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预设时间段下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
获取预设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并以所述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
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
优选地,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正,则生成个人碳交易指导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鼓励所述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负,则生成节能减排建议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提醒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节能减排。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本发明将结算对象细化到个体,通过网格划分,获取目标用户的大数据,不需要等待目标用户自行上报,且数据真实性更可靠,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提高了碳排放结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设备可以是PC机或服务器设备。
如图1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
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2;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中,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并执行下述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各个实施例中的操作。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步骤S20,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步骤S30,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步骤S40,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步骤S50,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本实施例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运用于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中,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可以是终端、机器人或者PC设备,为描述方便,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以计算设备进行描述。
可知目前碳排放结算交易行业内主要针对的实体是国家与企业,而真正的实体——个人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限制。在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关键指标时,现有措施显得华而不实、后劲不足。甚至在现有交易中存在较大利润企业肆无忌惮购买碳排放量权而降低减排进展,因此,本实施例将结算方案对象细化到个人,实现从源头控制碳排放量,解决华而不实问题,真正落实到个人。同时可定时,如月小结,年大结等,分时间段结算,增加紧迫感,预留调整空间,能每时每刻提醒每个人控制碳排放,从头至尾保持低排强度。并且可引入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主控,国家政策辅控,增加个人交易兴趣的同时,国家可控制减排进展。
在计算个人碳排放的过程中,本实施例考虑到个体新陈代谢无法控制的碳排放,以及衣食住行排放的碳排放,做到数据的完整,其中,由于衣这一块不是时刻消耗的,因此可忽略不计,当然,出于数据准确性考虑,也可将其考虑进去,具体以每一件衣服消耗5.7kg二氧化碳作为标准,计算目标用户在一定时期,如一个月内买了多少件衣服等。而在食住行方面,本实施例不是采用个人上报的形式来统计,而是通过大数据,通过社区数据、出行数据等来计算个人碳排放量,避免了个人虚报瞒报等造成的数据错误,同时通过社区数据和出行数据等大数据,可时刻计算得到个人碳排放量,无需等待个人自行上报,且数据更加客观可信。
以下将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设备先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该基础排放量是指人体新陈代谢造成的不可控、不可或缺的碳排放量,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实验跟踪测算,定一个固定值作为每个人的基础排放量,因此,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可直接获取。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步骤a1,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季节、地域、性别和年龄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a2,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预设排放表,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时,可先通过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其中,基础信息至少包括季节、地域、性别和年龄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再以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得出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基础排放量是不同的,大人与小孩的新陈代谢不同,男孩与女孩的新陈代谢也不同,同一个体在夏天和在冬天的新陈代谢也不同,同一个体在干旱地区和在寒冷地区新陈代谢也不同......因此,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是一个动态调整的值。
在实际实施时,可事先测算不同个体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的基础排放量,并制作预设排放表,后续在测算某一目标用户个体时,可根据该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在预设排放表中,映射得知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步骤S20,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设备接着获取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其中,地址信息是指目标用户的生活居住信息,接着,通过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也即,通过用户生活居住的位置,确定其所在的社区碳排放情况,其中,社区市场是目标用户整个社区的食材供应地,可反映目标用户所在社区的食材消耗情况;社区网格是按照一定范围、人口、户数及楼宇数量,将社区划分为一个个小块,使这些小块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可反映目标用户所在社区的总人数或家庭人数等;水电气网格是按照家庭为单元划分的水电气使用情况,可反映目标用户所在家庭水电气的使用情况。
步骤S30,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社区市场反映的目标用户所在社区的食材消耗情况、社区网格反映的目标用户所在社区的总人数,以及水电气网格反映的目标用户所在家庭水电气的使用情况,计算目标用户个人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b1,基于所述社区市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社区各类食材的食材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社区的社区人数;
步骤b2,基于所述食材消耗量和所述社区人数,计算所述社区的人均饮食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
在一实施例中,在计算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时,先通过确定目标用户所在社区,再确定该社区的社区市场各类食材的食材消耗量,其中,食材包括肉食和素食。
再获取该社区的社区人数,从而可根据社区市场总的食材消耗量除以社区人数,得到人均食材消耗量,再以此计算人均饮食碳排放量。
具体的:
肉食的碳排放量(kg)=肉食量(kg)*1.24kg/kg/实际使用人数
素食的碳排放量(kg)=素食量(kg)*1.24kg/kg/2.5/实际使用人数
其中,素食碳排放量公式中的2.5是因为肉食碳排放量是素食碳排放的2.5倍。
计算所得该社区人均饮食碳排放量记为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
也即,在一实施例中,先通过网格划分,确定目标用户所在的社区,再计算该社区的人均饮食碳排放量,以此确定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在数据获取上相较等待个人上传会更方便,同时,数据真实性更加可靠,且由于网格划分,数据误差情况在可接受范围内,也即计算所得结果准确性更高。
步骤b3,基于所述水电气网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家庭的水电气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家庭的家庭人数;
步骤b4,基于所述水电气消耗量和所述家庭人数,计算所述家庭的人均居住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
在一实施例中,在计算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时,先通过确定目标用户所在社区的家庭,再通过水电气网格,获取该家庭水电气消耗量,其中,水电气消耗量包括烹饪所需的家用天然气、生活所用家居用电和家用自来水等。
再获取该家庭中的家庭人数,从而可根据该家庭总的水电气消耗量除以家庭人数,得到该家庭人均水电气消耗量,再以此计算人均居住碳排放量。
具体的:
家用天然气碳排放量(kg)=天然气使用量(m3)*0.19kg/m3/实际使用人数
家居用电的碳排放量(kg)=耗电量(kWh)*0.785kg/kWh/实际使用人数
家用自来水碳排放量(kg)=自来水使用量(m3)*0.91kg/m3/实际使用人数
计算所得该家庭人均居住碳排放量记为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
也即,在一实施例中,先通过网格划分,确定目标用户所在的家庭,再计算该家庭的人均居住碳排放量,以此确定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在数据获取上相较等待个人上传会更方便,同时,数据真实性更加可靠,且由于网格划分,数据误差情况在可接受范围内,也即计算所得结果准确性更高。
步骤S40,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设备继续计算目标用户关于出行的碳排放量,具体获取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根据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计算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其中,可以理解的,在出行方面,有的人选择搭公共交通工具,也有的人选择自驾,因此,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囊括所有有关目标用户出行的数据,确保出行数据完整准确。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
步骤c1,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所述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
步骤c2,基于所述行程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工具,以及所述出行工具对应的出行参数;
步骤c3,基于所述私家车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私家车类型,以及所述私家车类型对应的私家车参数;
步骤c4,基于所述出行工具和所述出行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出行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私家车类型和所述私家车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出行碳排放量;
步骤c5,将所述第一出行碳排放量与所述第二出行碳排放量相加,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在一实施例中,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其中,行程大数据是指目标用户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数据,私家车大数据是指目标用户自驾出行的数据。
若有行程大数据,则根据行程大数据,获取目标用户的出行工具,其中,出行工具包括飞机、铁路、轮船、公共汽车等,并获取出行工具对应的出行参数,其中,飞机对应的出行参数包括飞行时间、每小时油耗和核载量;铁路对应的出行参数包括铁路内燃机里程、百公里油耗和核载量;轮船对应的出行参数包括轮船里程、百海里油耗和核载量;公共汽车对应的出行参数包括公交车里程、百公里油耗和核载量。再根据出行工具和出行参数,计算目标用户的第一出行碳排放量。
具体的:
飞机:飞行时间(h)S1*每小时油耗(t)E1*航空煤油排放系数EF1/核载量(人)
铁路:
铁路内燃机里程(百公里)S2*百公里油耗(L)E2*柴油排放系数EF2/核载量(人)
铁路电机里程(百公里)S3*百公里耗电量(kWh)E3*电力排放系数EF3/核载量(人)
轮船:轮船里程(海里)S8*百海里油耗(L)E8*柴油排放系数EF4/核载量(人)
公共汽车:
柴油公交车里程(百公里)S4*百公里油耗(L)E4*柴油排放系数EF4/核载量(人)
汽油公交车里程(百公里)S5*百公里油耗(L)E5*汽油排放系数EF5/核载量(人)
天然气公交车里程(百公里)S6*百公里油耗(L)E6*天然气排放系数EF6/核载量(人)
电动公交车里程(百公里)S7*百公里耗电量(千瓦时)E7*电力排放系数EF3/核载量(人)
需要解释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Ei*EFi,其中,E表示燃料消耗量,EF表示燃料的排放因子,i表示交通燃料的类型。
若有私家车大数据,则根据私家车大数据,获取目标用户的私家车类型,其中,私家车类型包括柴油车、汽油车、天然气、电动车等,并获取私家车类型对应的私家车参数,其中,私家车参数包括里程、百公里油耗和核载量。再根据私家车类型和私家车参数,计算目标用户的第二出行碳排放量。
具体的:
柴油车里程(百公里)S9*百公里油耗(L)E9*柴油排放系数EF4/核载量(人)
汽油车里程(百公里)S10*百公里油耗(L)E10*汽油排放系数EF5/核载量(人)
天然气车里程(百公里)S11*百公里油耗(L)E11*天然气排放系数EF6/核载量(人)
电动车里程(百公里)S12*百公里耗电量(千瓦时)E12*电力排放系数EF3/核载量(人)
步骤S50,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在本实施例中,将计算所得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饮食碳排放量、居住碳排放量和出行碳排放量进行相加,即可得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50还可包括:
定时将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预设时间段下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也即,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定时进行结算,如月结算,季度结算,年度结算等,定时算出目标用户的月度个人碳排放量、季度个人碳排放量、年度个人碳排放量等。
本实施提供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本发明将结算对象细化到个体,通过网格划分,获取目标用户的大数据,不需要等待目标用户自行上报,且数据真实性更可靠,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提高了碳排放结算精度。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第二实施例。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3,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获取预设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并以所述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
步骤S70,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
本实施例在对目标用户进行结算后,结合相关政策鼓励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或者进行节能减排,将国家级任务分解到个人,使得个人有动力,且有目标的去执行碳中和策略。相较于以往个人毫无观念,也不知道做什么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提示到终端的方式,直接告知个人目标与动力,更能让个体参与到碳中和计划中。
以下将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60,获取预设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并以所述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国家节能减排标准计算的总碳排放量除以人口基数,从而获取人均标准碳排量配额,再以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从而得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该碳排放配额余额可能为正数,也可能为负数。
也即,计算设备会根据国家分配到个人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配额,判断当前目标用户的碳排放是否超标,将碳排放任务下发的到个人,而不再是停留在国家层面或者企业层面,更加细致化。
步骤S70,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设备根据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目标用户的终端,使得目标用户知道自己的碳排放情况,且可以参与进来。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70包括:
步骤d1,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正,则生成个人碳交易指导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鼓励所述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
在一实施例中,若碳排放配额余额为正,说明当前目标用户的碳排放未超标,则生成个人碳交易指导的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具体可包括碳排放余额,碳交易指导价,碳交易市场链接等,并将该提示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的终端,如手机等,以鼓励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勃发。
步骤d2,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负,则生成节能减排建议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提醒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节能减排。
在一实施例中,若碳排放配额余额为负,说明当前目标用户的碳排放已超标,高于平均水平,则生成节能减排建议的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具体可包括使用公共交通替代私家车出行、使用可持续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荤素合理搭配替代全肉食主义等,并将该提示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的终端,如手机等,以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节能减排,使目标用户知道自己的碳排放情况,且知道自己如何做能减少碳排放,调动个体积极性。
在具体实施时,可先基于国家节能减排标准计算的总碳排放量除以人口基数,获取年度人均标准碳排量配额,再基于大数据的每月个人碳排放量结算,每月计算年度碳排放配额余额,其中,年度碳排放配额余额=上月余额-本月碳排放量。年度结算,余额为正,政府机构低于市场均价回收;余额为负,高于市场均价按量罚款,从而鼓励个人碳排放量进入市场交易。在余额足够,消费不完时,可进入交易市场交易;在余额不足时,鼓励交易补充余额,促进整个碳交易市场循环。
本实施例在对目标用户进行结算后,结合相关政策鼓励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或者进行节能减排,将国家级任务分解到个人,使得个人有动力,且有目标的去执行碳中和策略。相较于以往个人毫无观念,也不知道做什么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提示到终端的方式,直接告知个人目标与动力,更能让个体参与到碳中和计划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住址信息、出行信息及饮食消费信息等,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季节、地域、性别和年龄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预设排放表,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社区市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社区各类食材的食材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社区的社区人数;
基于所述食材消耗量和所述社区人数,计算所述社区的人均饮食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水电气网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家庭的水电气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家庭的家庭人数;
基于所述水电气消耗量和所述家庭人数,计算所述家庭的人均居住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所述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
基于所述行程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工具,以及所述出行工具对应的出行参数;
基于所述私家车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私家车类型,以及所述私家车类型对应的私家车参数;
基于所述出行工具和所述出行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出行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私家车类型和所述私家车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出行碳排放量;
将所述第一出行碳排放量与所述第二出行碳排放量相加,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定时将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预设时间段下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优选地,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
获取预设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并以所述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
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
优选地,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正,则生成个人碳交易指导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鼓励所述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负,则生成节能减排建议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提醒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节能减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与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至少包括季节、地域、性别和年龄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预设排放表,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社区市场,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社区各类食材的食材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社区的社区人数;
基于所述食材消耗量和所述社区人数,计算所述社区的人均饮食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水电气网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家庭的水电气消耗量,并基于所述社区网格,获取所述家庭的家庭人数;
基于所述水电气消耗量和所述家庭人数,计算所述家庭的人均居住碳排放量,记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居住碳排放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所述出行大数据包括行程大数据和私家车大数据;
基于所述行程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工具,以及所述出行工具对应的出行参数;
基于所述私家车大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私家车类型,以及所述私家车类型对应的私家车参数;
基于所述出行工具和所述出行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出行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私家车类型和所述私家车参数,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出行碳排放量;
将所述第一出行碳排放量与所述第二出行碳排放量相加,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的步包括:
定时将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预设时间段下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的步骤之后,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并以所述人均标准碳排放量配额减去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碳排放配额余额;
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正,则生成个人碳交易指导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鼓励所述目标用户进行碳交易;
若所述碳排放配额余额为负,则生成节能减排建议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以提醒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节能减排。
8.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基础排放量,所述基础排放量为目标用户新陈代谢排放量;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地址信息,并基于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社区市场、社区网格和水电气网格,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饮食碳排放量和居住碳排放量;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大数据,并基于所述出行大数据,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出行碳排放量;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基础排放量、所述饮食碳排放量、所述居住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的个人碳排放量。
9.一种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个人碳排放计算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27058.0A 2021-08-12 2021-08-12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628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7058.0A CN113628086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7058.0A CN113628086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8086A true CN113628086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5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7058.0A Pending CN113628086A (zh) 2021-08-12 2021-08-12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808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0984A (zh) * 2022-01-07 2022-02-08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碳数据处理、交互与展示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58637A (zh) * 2022-01-07 2022-04-15 天津大学 个人碳排放行为的可视化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455742A (zh) * 2022-10-24 2022-12-09 湖南工商大学 基于用户信息可信度的燃油车出行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16681323A (zh) * 2023-04-20 2023-09-01 浙江大学 基于个人出行链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电子设备、介质
CN116933966A (zh) * 2023-07-05 2023-10-24 九郡绿建管理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乡村碳账户的计算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9721A (zh) * 2011-04-22 2011-12-21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服务系统
CN103793775A (zh) * 2012-11-02 2014-05-14 王亚利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7341330A (zh) * 2016-04-29 2017-11-10 苏州碳阻迹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公众碳排放监测计算系统
CN109727000A (zh) * 2019-01-22 2019-05-07 浙江爱立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碳排放量监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241465A (zh) * 2020-03-06 2020-06-05 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电表耦合碳排放量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1445060A (zh) * 2020-03-06 2020-07-24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一种社区碳排放监测和预测系统及方法
US10902484B1 (en) * 2020-07-03 2021-01-26 Morgan Stanley Services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bon footprint deter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9721A (zh) * 2011-04-22 2011-12-21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监测与计量服务系统
CN103793775A (zh) * 2012-11-02 2014-05-14 王亚利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7341330A (zh) * 2016-04-29 2017-11-10 苏州碳阻迹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公众碳排放监测计算系统
CN109727000A (zh) * 2019-01-22 2019-05-07 浙江爱立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碳排放量监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241465A (zh) * 2020-03-06 2020-06-05 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电表耦合碳排放量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1445060A (zh) * 2020-03-06 2020-07-24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一种社区碳排放监测和预测系统及方法
US10902484B1 (en) * 2020-07-03 2021-01-26 Morgan Stanley Services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bon footprint determin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葵等: "个人碳排放基准值的估算方法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vol. 21, pages 140 *
张坤民等: "《低碳发展论 下》",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pages: 861 *
王琴等: "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开发研究, no. 1, pages 19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0984A (zh) * 2022-01-07 2022-02-08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碳数据处理、交互与展示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58637A (zh) * 2022-01-07 2022-04-15 天津大学 个人碳排放行为的可视化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455742A (zh) * 2022-10-24 2022-12-09 湖南工商大学 基于用户信息可信度的燃油车出行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15455742B (zh) * 2022-10-24 2024-01-30 湖南工商大学 基于用户信息可信度的燃油车出行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16681323A (zh) * 2023-04-20 2023-09-01 浙江大学 基于个人出行链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电子设备、介质
CN116681323B (zh) * 2023-04-20 2023-12-05 浙江大学 基于个人出行链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电子设备、介质
CN116933966A (zh) * 2023-07-05 2023-10-24 九郡绿建管理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乡村碳账户的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28086A (zh)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ang et al. Purchasing intentions of Chinese citizens on new energy vehicles: How should one respond to current preferential policy?
Sun et al. The effects of public subsidies on emerging industry: An agent-based model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Zhang et al.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policies: Evolution, comparison and recommendation
Wang et al. Evaluation of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policy texts wi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Dhar et al. Transformation of India's transport sector under global warming of 2 C and 1.5 C scenario
Tucki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mobility in Poland and EU states as a tool for management of CO2 emissions
Zheng et al. Manufacturing decisions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in China: a maximal social welfare perspective
Gnann et al. Can public slow charging accelerate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sales? A simulation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usage and its impact on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sales for Germany
Pearson et al. The European carbon tax: an assessm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proposals
Yang et al. Inequality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ase study of urban China
Zhang Reference-dependent electric vehicle production strategy considering subsidies and consumer trade-offs
Ledna et al. How to support EV adoption: Tradeoffs between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and vehicle subsidies in California
Wang et al. Assessing feasibility of electric buse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unities
Zhang et al. Fuel consumption from vehicles of China until 2030 in energy scenarios
Sheppard et al. Private versus shared, automated electric vehicles for US personal mobility: Energy us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rid integration, and cost impacts
Roca-Puigròs et al. Modeling the transition toward a zero emission car fleet: Integrating electrification, shared mobility, and automation
Zethmayr et al. Charge for less: An analysis of hourly electricity pric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11563696A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营业厅
Ma et 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aths of direct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entral China determin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ngwane et al. Status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South Africa and their carbon mitigation potential
CN114638497A (zh) 一种家庭碳排放核算管理方法
Hu et al. The Chinese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industry in post-COVID-19 era towards 2035: Where is the path to revival?
Danial et al.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Tsakalidis et al. 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ic passenger car uptake in Eur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