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3775A -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3775A
CN103793775A CN201210433577.2A CN201210433577A CN103793775A CN 103793775 A CN103793775 A CN 103793775A CN 201210433577 A CN201210433577 A CN 201210433577A CN 103793775 A CN103793775 A CN 103793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emission reduction
behavioural information
amount data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3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占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335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3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3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 Y02P90/845Inventory and reporting systems for greenhouse gases [GH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指的是温室气体排放或温室气体减排行为。该方法包括: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进入登录申请所对应账户系统中的主系统,其中,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和至少两个子系统,子系统从属于主系统,至少两个子系统分别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获取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保存至账户系统中。本发明通过账户系统能够有效管理个人或社会组织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类型的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操作简单,易于普及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管理及其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际社会的碳排放或碳减排管理以及监测,主要采用基于项目的减排促进机制,包括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和VER(C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自愿减排机制)。CDM机制重点关注能源项目、产业改造项目以及废弃物处理等项目,主要目的在于通过CDM的交易补偿机制,提高产业项目或公共项目应用碳排放或碳减排技术的意愿。
VER是与CDM平行的减排促进机制,省却EB核准环节,一般仅需由EB指定的认证审核实体签发。存在审核简化、周期短、节省费用的特点,提高了减排项目开发成功率。
然而,项目减排促进机制重点关注项目减排,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各种类型的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缺少关联或相关性不大,无法有效解决上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监测、管理和减排促进机制;此外在发展中国家,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产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持续增加,社会总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简单的运用项目减排促进机制无法真实反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在碳减排领域中做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探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针对覆盖面广泛的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促进机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能够从促进全民减排意识及行为的基础性方向来有效管理及监控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操作简单,易于普及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包括: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进入登录申请所对应账户系统中的主系统,其中,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和至少两个子系统,子系统从属于所述主系统,至少两个子系统分别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获取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保存至账户系统中。
其中,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包括:机动车停驶、新能源车充电、慢速交通、社区生活减排以及自愿减排活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获取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步骤包括:在主系统中获取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主系统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至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并获取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主系统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相比较,以验证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有效,则主系统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子系统。
其中,获取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步骤包括:在主系统中接受用户的进入子系统指令,进入相应的子系统;在进入的子系统中获取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子系统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至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并获取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子系统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相比较,以验证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完成有效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获取。
其中,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的步骤包括:在子系统中搜寻计量模型,计量模型用于计量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运用计量模型,计量得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其中,运用计量模型,计量得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子系统中搜寻转换模型,转换模型用于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为具有评分标准的数值,数值为积分;运用转换模型,转换得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对应的积分。
其中,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保存至账户系统中的步骤包括: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保存至对应的子系统中;将多个子系统中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以及积分之和保存至主系统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其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和至少两个子系统,子系统从属于主系统,至少两个子系统分别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设备还包括:登录模块,用于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进入登录申请对应的主系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计量模块,设置于子系统中,用于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保存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其中,设备还包括验证模块和转换模块,验证模块用于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至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并获取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且将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相比较,以验证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转换模块用于将计量模块得到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为具有评分标准的数值,数值为积分。
其中,存储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存储模块和多个第二存储模块,第一存储模块设置于主系统中,第二存储模块设置于子系统中,第二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和积分,第一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多个第二存储模块保存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及积分之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面向个人或社会组织的账户系统,将个人或社会组织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类型的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转换为可计量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通过标准化、通用化方式来记录减排成果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使参与者乐于接受且容易形成减排的趋势和日常习惯,无需复杂的管理机制,即可完成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管理以及监控,操作简单,易于普及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账户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网页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主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网页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发明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进入登录申请所对应账户系统中的主系统,其中,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和至少两个子系统,子系统从属于主系统,至少两个子系统分别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本发明的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是一个面向个人、家庭或社会组织建立的、用以反映日常生产生活中一项或多项类型的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数据平台。该数据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具有监测可行性及必要性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在获取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即何种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规模实施)后,进行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验证核实,继而按照某些特定的公式算法进行计算,并且计算结果可记录、可查询、可管理,本发明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可直观表现为一个可管理、可维护、可扩展的网页界面(如图2所示)。
在本发明中,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指的是机动车停驶、新能源车充电、慢速交通、社区生活减排、自愿减排活动以及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用户在首次使用网页界面时,需遵循操作流程完成账户系统的注册,具体如下:
用户登录网页界面200,在账号登录界面210通过点击注册框211进入注册系统填报注册信息,并提交注册申请。其中,注册信息包括个人用户的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固定电话、联系地址、邮箱地址和投递地址,以及机构用户的机构名称、机构组织代码、机构联系人、机构通讯方式、机构地址和机构邮箱地址。
网页界面200的后台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注册申请后,对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是否有效进行验证,并在验证其有效后为用户建立一个账户系统,然后以短信、邮件或电话的方式通知用户,其申请的账户系统已经注册成功以及对应的账号和其它使用操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提交注册申请后,对于注册信息是否有效的验证需要与公民身份信息查询系统、各类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以及其他记录注册信息的管理方进行数据交互,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账户系统并不一定能即时通知用户注册是否成功。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网页界面200的后台管理系统也可以设置有与公民身份信息查询系统、各类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以及其他记录注册信息的管理方的数据库相连接的信息交互模块,通过即时对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进而即时通知用户注册是否成功。
注册成功的用户在账号登录界面210的账号输入框213输入账号、在密码输入框214输入密码,点击登录212提交登录申请,即可进入登录申请对应的账户系统的主系统。
图3是本发明主系统250的界面示意图。参阅图3,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不同类型,主系统250对应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子系统300,反应在界面上即为机动车停驶框310、新能源车充电框320、慢速交通框330、社区生活减排框340、自愿减排活动框350以及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框360。
步骤S102:获取所述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请再次参阅图3,用户在主系统250的界面上根据自身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类型,通过点击机动车停驶框310、新能源车充电框320、慢速交通框330、社区生活减排框340自愿减排活动框350、以及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框360中的至少一种,选择输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例如: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是机动车停驶,用户在主系统250的界面上通过点击机动车停驶框310,进入机动车停驶对应的子系统300,然后用户输入机动车的车牌号码以及该车牌号码的机动车何时何地停驶的时间长短。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操作简便和管理更加有效化,本实施方式优选指引用户按照设定格式、选择账户系统已经评估具有监测价值的特定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例如:机动车停驶,账户系统的机动车停驶框310设置有交通繁忙路段在早上八点至十点、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或晚上六点至八点的时间段,停驶时间三十分钟、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的选择框,用户通过点击进行选择。
本实施方式的子系统300获取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后,会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检测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管理方的记录是否一致,从而验证其是否有效。
例如: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是机动车停驶,后台管理系统向交警局发送用户的车牌号码,交警局在接收到该车牌号码后,通过路面监控系统查询该车牌号码对应的机动车驾驶行为记录,并反馈给账户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将接收到的交警局反馈的信息与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相比较,若一致则验证该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获得有效实施,若不一致则验证该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未得到有效实施,不存在有效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综合上述举例,用户输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后,对于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是否有效实施的验证需要与交警局等管理方进行数据交互,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账户系统并不一定能即时通知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实施。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账户系统也可以设置与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管理方的数据库相连接的数据交互模块,即时对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实施有效性进行验证,确定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有效。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进入主系统250后,在其操作界面上通过选择的方式输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而后主系统250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检测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的记录是否一致,以验证其是否有效。若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有效,则主系统250将有效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子系统300。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是由主系统250验证用户输入的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然后将有效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对应的子系统300;而上述实施方式是主系统250将用户输入的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全部发送给子系统300,由子系统300验证用户输入的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哪一部分是有效的哪一部分是无效的。
步骤S303: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在验证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有效后,子系统300自动搜寻对应的计量模型,并运用计量模型,计量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其中,计量模型是一种后台独立运行的公式运算算法,其主要用于将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计量为一种直观可读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包括机动车停驶、新能源车充电、慢速交通、社区生活减排、自愿减排活动以及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其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的计量标准有可能不一样,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账户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应至少包括相应数量的不同类型的计量模型,即每一个子系统300的后台管理系统对应包括一种类型的计量模型。
步骤S 104: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保存至账户系统中。
为了使用户更加直观简便的查询自己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所带来的成果,本实施方式的账户系统还设置有转换模型。在计量得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后,子系统300自动搜寻转换模型,并运用转换模型,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积分。其中,转换模型是一种后台独立运行的公式运算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是同一类型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账户系统的子系统300的后台管理系统应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转换模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积分的设置可以为有关机构的奖惩、配额或交易交换提供参考依据。例如:用户使用自有的积分,根据有关社会性或政策性的奖励、配额、交易交换机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优惠、物品或排放配额。
在转换得到积分后,为方便管理以及用户查询,可以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类型,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保存至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子系统300中,将所有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以及所有的积分之和保存至主系统250中。
例如:用户的每一次机动车停驶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单独保存在机动车停驶框310中、用户的每一次新能源车充电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单独保存在新能源车充电框320中、用户的每一次慢速交通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单独保存在慢速交通框330中、用户的每一次社区生活减排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单独保存在社区生活减排框340中、用户的每一次自愿减排活动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单独保存在自愿减排活动框350中,用户的每一次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积分单独保存在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框360中。将机动车停驶框310、新能源车充电框320、慢速交通框330、社区生活减排框340、自愿减排活动框350和其它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框360中所有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以及对应的积分之和保存至主系统250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面向个人或社会组织的账户系统,将个人或社会组织的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类型的经常性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转换为可计量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通过标准化、通用化方式来记录减排成果的变动情况及其结果,使参与者乐于接受且容易形成减排的趋势和日常习惯,无需复杂的管理机制,即可完成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的管理以及监控,操作简单,易于普及且成本较低。
图4是本发明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400的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420和至少两个子系统430(为方便描述,图中只显示一个),子系统430从属于主系统420,子系统430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且设备400包括:登录模块410、获取模块421、验证模块422、计量模块431、转换模块432以及存储模块440。
其中,存储模块440包括第一存储模块441以及多个第二存储模块442。
在本实施方式中,登录模块410用于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并进入登录申请所对应的账户系统的主系统420。
获取模块42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验证模块422设置于主系统420中,用于检测主系统420获取的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管理方600的记录是否一致,以验证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
计量模块431设置于子系统430中,用于计量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模块432设置于子系统430中,用于将计量模块431计量得到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为具有评分标准的数值,即积分。
第二存储模块442设置于子系统430中,用于对应保存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及其对应的积分,第一存储模块441设置于主系统420中,用于保存多个第二存储模块442保存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及其对应的积分之和。
本实施方式的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400的具体工作原理与过程与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描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500中,验证模块522设置于主系统520的从属子系统530中,用于检测子系统530获取的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管理方600的记录是否一致,以验证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本实施方式的登录模块510、获取模块521、计量模块531、转换模块532、存储模块540、第一存储模块541以及多个第二存储模块542均与图4所示对应相同。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账户系统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账户系统的设备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所描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也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各个功能模块作为智能终端的组成部分,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框,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框的形式实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包括:
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进入所述登录申请所对应账户系统中的主系统,其中,所述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和至少两个子系统,所述子系统从属于所述主系统,所述至少两个子系统分别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获取所述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根据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保存至所述账户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包括:机动车停驶、新能源车充电、慢速交通、社区生活减排以及自愿减排活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主系统中获取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所述主系统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至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并获取所述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所述主系统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所述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相比较,以验证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
若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有效,则所述主系统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所述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主系统中接受用户的进入子系统指令,进入相应的所述子系统;
在所述进入的子系统中获取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所述子系统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至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并获取所述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所述子系统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所述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相比较,以验证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完成有效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子系统中搜寻计量模型,所述计量模型用于计量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运用所述计量模型,计量得到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所述计量模型,计量得到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对应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子系统中搜寻转换模型,所述转换模型用于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为具有评分标准的数值,所述数值为积分;
运用所述转换模型,转换得到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对应的所述积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保存至所述账户系统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以及对应的所述积分保存至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
将多个所述子系统中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以及所述积分之和保存至所述主系统中。
8.一种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账户系统包括主系统和至少两个子系统,所述子系统从属于所述主系统,所述至少两个子系统分别用于对应记录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所述设备还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接受用户的登录申请,进入所述登录申请对应的主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
计量模块,设置于所述子系统中,用于根据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得到对应的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验证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发送至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的管理方,并获取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且将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与所述管理方反馈的验证信息相比较,以验证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信息是否有效;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计量模块得到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转换为具有评分标准的数值,所述数值为积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存储模块和多个第二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存储模块设置于所述主系统中,所述第二存储模块设置于所述子系统中,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对应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和所述积分,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多个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保存的所述碳排放或碳减排量数据之和以及所述积分之和。
CN201210433577.2A 2012-11-02 2012-11-02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3793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3577.2A CN103793775A (zh) 2012-11-02 2012-11-02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3577.2A CN103793775A (zh) 2012-11-02 2012-11-02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3775A true CN103793775A (zh) 2014-05-14

Family

ID=5066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3577.2A Pending CN103793775A (zh) 2012-11-02 2012-11-02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37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8086A (zh) * 2021-08-12 2021-11-09 深圳市明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07899A (zh) * 2021-10-14 2021-12-17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碳排放转化云端碳信用积分查询排名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7520A1 (en) * 2003-02-10 2009-11-19 Zimmerman Patrick R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and reporting reduction i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at a site
CN101832795A (zh) * 2010-04-13 2010-09-15 上海霖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个人的二氧化碳记录和追踪的体系平台
CN102375999A (zh) * 2010-08-11 2012-03-14 索尼公司 温室气体排放量或减少量的管理装置以及管理方法
WO2012060481A1 (ko) * 2010-11-02 2012-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탄소배출권 관리시스템 및 탄소배출권 관리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7520A1 (en) * 2003-02-10 2009-11-19 Zimmerman Patrick R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and reporting reduction i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at a site
CN101832795A (zh) * 2010-04-13 2010-09-15 上海霖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个人的二氧化碳记录和追踪的体系平台
CN102375999A (zh) * 2010-08-11 2012-03-14 索尼公司 温室气体排放量或减少量的管理装置以及管理方法
WO2012060481A1 (ko) * 2010-11-02 2012-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탄소배출권 관리시스템 및 탄소배출권 관리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8086A (zh) * 2021-08-12 2021-11-09 深圳市明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碳排放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07899A (zh) * 2021-10-14 2021-12-17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碳排放转化云端碳信用积分查询排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3776A (zh)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CN103793772A (zh)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CN103793773A (zh)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CN107358305A (zh) 一种智慧社区管理的商业模式
CN102375999B (zh) 温室气体排放量或减少量的管理装置以及管理方法
CN102332120A (zh) 一种电力智能营业厅管理系统
CN106789563A (zh) 用电业务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793774A (zh)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管理的账户系统及方法
CN109214788A (zh) 一种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CN1737839A (zh) 中国通信增值业务卡系统
CN107346465A (zh) 移动补电车智能管理系统
CN116402481A (zh) 智慧能源碳排放管理平台
CN105160481A (zh) 一种企业订单平台的web应用系统
CN102020229A (zh) 无线电子油箱锁、无线电子加油枪及配套加油系统
CN204650660U (zh) 一种电力智能缴费终端及系统
CN114254846A (zh) 一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CN206195832U (zh) 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CN113159849B (zh) 一种基于绿币和蓝币体系的碳交易系统
CN109726999A (zh) 一种家政服务卡管理系统
CN114493098A (zh)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和系统
CN103793775A (zh) 对碳排放或碳减排行为实现账户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CN202167130U (zh) 基于gprs无线网络的远程抄表系统
CN111652493A (zh) 一种基于acm平台的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
CN103562896B (zh) 用于最小化软件应用之间的通信和集成复杂性的装置
CN107346586A (zh) 预约移动补电车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