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6695B -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6695B
CN113626695B CN202110885378.4A CN202110885378A CN113626695B CN 113626695 B CN113626695 B CN 113626695B CN 202110885378 A CN202110885378 A CN 202110885378A CN 113626695 B CN113626695 B CN 113626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demar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sch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3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6695A (zh
Inventor
吴砥
陈敏
徐建
李亚婷
钟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853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6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6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6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6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6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具体为:(1)创建画像标签体系;(2)构建情境测评工具;(3)确定等级划界方案。本发明构建科学有效的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体系;将画像标签体系内容转化为具体测评要点,依据情境测评原理,构建了基于情境测评的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支持校长信息素养画像相关数据的有效抓取和分析;提出一种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得分等级划分标准,使用折线图、饼状图、雷达图可视化方式表示测评结果,填补了校长信息素养画像研究空白,有助于准确刻画和分析校长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及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校长培训和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 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与引领者,其信息素养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构建科学、精准的校长信息素养画像不仅有利于对校长信息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诊断,还能为培养与发展校长信息素养找准方向。借助个体画像,可促进校长对自身信息素养发展更加客观和深层次认知与评价;基于群体画像可以呈现本区域全体校长信息素养总体情况,支持校长信息素养循证化管理和培养。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关于校长画像的研究,且并未聚焦于校长信息素养,校长信息素养画像的系统性研究尚属空白。当前校长信息素养画像中存在的困难:(1)画像标签体系中信息素养特征不明显且针对性弱,没有系统化分析校长的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情况;(2)缺乏获取校长信息素养相关数据的工具和手段,缺少规范化的流程,致使教育管理部门无法有效构建及分析校长信息素养画像;(3)没有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难以准确界定与描述校长信息素养发展状态,对校长信息素养培训、均衡发展的参考价值较低。本画像方法及系统将克服现有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的若干缺陷,有助于准确分析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及特征,促进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科学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其目的在于,对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诊断,为培养与发展校长信息素养找准方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建画像标签体系。基于我国中小学校长角色的定位分析,建立由多个维度和多个层级组成的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画像的维度标签包括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六个维度;将每个维度标签再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拓展层三个层级。
(2)构建情境测评工具。依据情境测试法原理,确定可体现校长信息素养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情境;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内容,结合校长所处的真实情境,确定测评要点、题目类型、题干内容和题目选项;综合考虑测评工具难度、区分度因素,设置各题目分值、评分方式与具体的评分规则。
(3)确定等级划界方案。依据正态分布法,确定等级划界方案的划界范围与划界间隔,建立多项等级划界备选方案;根据原始测评数据,计算各划界方案的等级划界分值,并将原始测评数据转化为等级序列数据;针对各项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计算其与原始测评数据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最高的划界方案为最佳划界方案;最终,依据校长信息素养测评结果和最佳划界方案,生成校长信息素养画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画像标签模块,用于创建多维度多层级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体系;
测评工具模块,用于构建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所需的测评情境、测评题目和评分标准;
情境测评模块,用于支持校长参与情境测评,填写测评工具,并将校长的填报数据存入原始测评数据表中;
备选划界方案设置模块,用于基于给定划界范围和划界间隔,生成划界备选方案,并存储到划界方案表中;
等级序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和划界方案表中调取数据,生成相对应的等级序列数据,并存储到等级序列数据表中;
相似度计算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和等级序列数据表中调取数据,计算两列数据的相似度,并存储到数据相似度表中;
最佳划界方案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划界方案表和数据相似度表中调取数据,选取相似度最大的方案,将其存入最佳划界方案表中;
画像呈现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等级序列数据表和最佳划界方案表中调取数据,可视化呈现校长在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各维度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合教育学和数据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理论和特点,构建科学有效的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体系;将画像标签体系内容转化为具体测评要点,依据情境测评原理,构建了基于情境测评的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支持校长信息素养画像相关数据的有效抓取和分析;提出一种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得分等级划分标准,使用折线图、饼状图、雷达图可视化方式表示测评结果,填补了校长信息素养画像研究空白,有助于准确刻画和分析校长信息素养发展现状及特征,为开展针对性的校长培训和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体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构建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测评情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等级划分方案确定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群体总得分画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群体各维度得分画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校长信息素养个体画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创建画像标签体系。基于我国中小学校长角色的定位分析及信息素养的要求,建立由多个维度和多个层级组成的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
(1-1)标签维度划分。中小学校长在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数字公民、学校发展的管理者和学生培养的教学者三种角色。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不仅包含普通公民的基本信息素养要求,还包含管理、教学等工作对信息素养提出的要求。因此,根据校长角色特征和职能将校长信息素养画像划分为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六个维度。
(1-2)标签层级划分。为增强画像标签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将六个标签维度细化为多级标签。标签体系共包括核心层、紧密层、拓展层三个层级,其中核心层标签(一级标签)包括六个标签维度,即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
每个核心层标签均包含多个紧密层标签(二级标签),每个紧密层标签也包含若干个拓展层标签(三级标签)。
(1-3)所述标签体系如图2所示,具体内容如下:
(1-3-1)基本特征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个人信息和区域信息。
其中:
个人信息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和学历;
区域信息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所属区域、任职学校、学校名称、学校属性、学校类型。
(1-3-2)发展认识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信息化认识和发展动态追踪。其中:
信息化认识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信息化发展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
发展动态追踪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政策动态、信息技术发展和典型案例关注。
(1-3-3)统筹规划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其中:
发展方向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发展目标和信息化发展任务;
建设路径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规章制度和信息化建设计划。
(1-3-4)建设管理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信息化环境、数字资源、人员素养和网络安全。其中:
信息化环境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基础环境和校园文化;
数字资源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数字图书资源和校本教学资源;
人员素养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信息素养;
网络安全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网络安全制度和网络安全应用。
(1-3-5)组织协同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协同研究。其中:
校企合作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建设资金支持和信息化服务支持;
校际合作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对口帮扶和资源共建共享;
协同研究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课堂合作研究。
(1-3-6)绩效评价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学校管理和信息化教学。其中:
学校管理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制度评价和建设成效评价;
信息化教学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和师生信息素养发展评价。
(2)构建情境测评工具。依据情境测试法原理,确定可体现校长信息素养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情境;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内容,结合校长所处的真实情境,确定测评要点、题目类型、题干内容和题目选项;综合考虑测评题目难度、区分度因素,设置各题目分值、评分方式与具体的评分规则。
如图3所示,所述测评工具构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测评情境确定。根据中小学校长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场景,确定校长信息素养的测评情境,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教学情境、管理情境和和生活情境。
教学情境:校长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相关情境,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在线教学、课后答疑、考试与测评;
管理情境:校长开展各类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境,主要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推动;
生活情境:校长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相关情境,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校长培训和专家讲座。
(2-2)测评题目确定。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内容,结合校长所处的真实情境,确定测评要点、题目类型、题干内容和题目选项。
(2-2-1)测评要点确定。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的测评要求,将拓展层标签具体内容延伸为明确的测评要点,如拓展层标签“信息化认识”转化为测评要点:意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各拓展层标签及其对应测评要点如表1所示。
表1校长信息素养测评要点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081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091
(2-2-2)题目类型确定。根据测评要点设置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多种类型的测评题目。
其中单选题包括两类:一是常规单选题,题目共有四个选项,仅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均为干扰项;二是单选程度题,该题型类似于李克特量表,题目共有四个选项,包括一个最佳选项、一个错误选项和多个次佳选项。
多选题仅有常规多选题,题目共有四个选项,其中正确选项数目为2个或以上。
判断题仅有常规判断题,题目仅有两个选项,分别为“正确”和“错误”。
(2-2-3)题干内容及题目选项确定。结合测评情境、测评要点、题目类型,依据“[测评情境Context]+[测评要点Keyword]+[选项限定词]”的原则,确定单选题和多选题的题干;然后列举校长在该情境下的真实反应作为题目选项。依据“[测评情境Context]+[测评要点Keyword]的真命题或假命题”的原则创建判断题。
(2-3)评分标准设置。综合考虑测评工具难度、区分度因素,设置各题目分值、评分方式与具体的评分规则。
(2-3-1)题目分值设置。根据不同题目类型的难易程度与区分度,设置各类题目分值。其中判断题2分、单选题3分、多选题4分。
(2-3-2)评分方式设置。鉴于各类题目都是有规定答案的客观测评题,将校长作答与题目正确答案是否匹配作为评分依据。
(2-3-3)评分规则设置。为各类题目设计多种评分规则。具体如下:
Rule1:适用于判断题。选择正确选项得2分,否则得0分。
Rule2:适用于常规单选题。选择正确选项得3分,否则得0分。
Rule3:适用于单选程度题。选择最佳选项得3分,次佳选项得2分,错误选项得0分。
Rule4:适用于多选题。选择全部正确选项得4分,选择部分正确选项且不包含错误选项得2分,选择错误选项得0分。
(2-4)测评题目检验。计算测评题目的难度与区分度系数,以验证测评有效性。测评题目难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12
其中,Pi是指第i题的题目难度,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13
是指第i题的平均得分,而Fi则是指该题的满分值。当Pi大于0.8时表示该题目过于容易,需要修改或删除。
测评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14
其中,Di表示第i道题目的区分度,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15
表示该题目所得分数在前27%的高分组的平均得分,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16
表示该题目所得分数在后27%的低分组的平均得分,而Fi则表示该题目的满分值。当Di小于0.2时表示该题目区分度较差,需要修改或删除。
测评工具部分内容如表2所示。
表2测评工具测试集部分内容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11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21
(3)如图5所示,通过确定等级划界备选方案,计算原始测评数据与各项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的相关度,依据相关度最大原则确定最佳划界方案,具体步骤为:
(3-1)确定划界范围。依据正态分布法,确定等级划界方案的划界范围为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22
划界间隔为0.5S。各划界方案可选的划界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23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24
(3-2)制定各类等级划界方案。将标签划分为较差、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并使各划界值与标签等级自由匹配,生成多组划界方案(P1~Pn),如表3所示。
表3校长信息素养等级划界方案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25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31
(3-3)确定最佳等级划界方案P*。根据原始测评数据X,计算各划界方案的等级划界分值,将原始测评数据X转化为等级序列数据Y;针对各项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计算其与原始测评数据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最高的划界方案为最佳划界方案。
(3-3-1)计算等级序列数据。收集校长填写测评工具得到的原始测评数据X,计算原始测评数据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41
标准差S,如表4所示;并进一步计算各等级划界分值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42
如表5所示。根据各划界方案(P1~Pn)将原始测评数据转化为等级序列数据(Y1~Yn)。
表4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得分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43
表5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得分划界值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44
(3-3-2)计算相似度。针对各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计算其与原始测评数据的相似度。以原始测评数据X=(x1,x2,…,xn)与Y’=(y1,y2,…,yn)为例,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3-3-2-1)分别计算X与Y’对应的秩向量。将x1,x2,…,xn根据数值大小计算排序(秩),记作J1,J2,…,Jn;y1,y2,…,yn根据数值大小计算排序(秩),记作K1,K2,…,Kn。对于相同数值或等级的变量,将变量排序的平均值作为秩。如y1,y2,…,yn中有m个变量均为等级A,则这m个变量秩序相同,均为(1+2+…+m)/m。
(3-3-2-2)根据秩向量计算相似度。相似度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51
其中,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52
(3-3-3)相似度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选取相似度系数最高的划界方案作为最佳划界方案P*,将该方案的划界分值作为等级划分依据。
表6各划界方案的等级数据与原始数据的相似度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53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61
注:*p<0.05,**p<0.01
结果显示,方案23的相关系数最高,因此,确定该方案为校长信息素养等级划分方案。据此,校长信息素养得分将以方案23即[0,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62
)划分为“较差”水平,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63
划分为“良好”水平,
Figure BDA0003193879340000164
划分为“优秀”水平。
(3-4)生成校长信息素养画像。依据确定的划界方案,通过分析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的填报数据,结合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多种可视化方式,生成并呈现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的群体画像(如图6、图7所示)和个体画像(如图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画像标签模块,用于创建多维度多层级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体系;
测评工具模块,用于构建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所需的测评情境、测评题目和评分标准;
情境测评模块,用于支持校长参与情境测评,填写测评工具,并将校长的填报数据存入原始测评数据表中;
备选划界方案设置模块,用于基于给定划界范围和划界间隔,生成划界备选方案,并存储到划界方案表中;
等级序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和划界方案表中调取数据,生成相对应的等级序列数据,并存储到等级序列数据表中;
相似度计算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和等级序列数据表中调取数据,计算两列数据的相似度,并存储到数据相似度表中;
最佳划界方案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划界方案表和数据相似度表中调取数据,选取相似度最大的方案,将其存入最佳划界方案表中;
画像呈现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等级序列数据表和最佳划界方案表中调取数据,可视化呈现校长在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各维度的情况。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创建画像标签体系;建立由多个维度和多个层级组成的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画像的维度标签包括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六个维度;将每个维度标签再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拓展层三个层级;
(2)构建情境测评工具;依据情境测试法原理,确定可体现校长信息素养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情境;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内容,结合校长所处的真实情境,确定测评要点、题目类型、题干内容和题目选项;综合考虑测评工具难度、区分度因素,确定各题目分值、评分方式与具体的评分规则;
(3)确定等级划界方案;依据正态分布法,确定等级划界方案的划界范围与划界间隔,建立多项等级划界备选方案;根据原始测评数据,计算各划界方案的等级划界分值,并将原始测评数据转化为等级序列数据;针对各项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计算其与原始测评数据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最高的划界方案为最佳划界方案;最终,依据校长信息素养测评结果和最佳划界方案,生成校长信息素养画像;具体为
(3-1)确定划界范围,依据正态分布法,确定等级划界方案的划界范围为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11
划界间隔为0.5S,各划界方案可选的划界值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12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21
(3-2)确定各类等级划界方案,将标签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并使各划界值与标签等级自由匹配,生成多组划界方案(P1~Pn);
(3-3)确定最佳等级划界方案P*,根据原始测评数据X,计算各划界方案的等级划界分值,将原始测评数据X转化为等级序列数据Y;针对各项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计算其与原始测评数据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最高的划界方案为最佳划界方案;
(3-3-1)计算等级序列数据,收集校长填写测评工具的原始测评数据X,计算原始测评数据的平均值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22
标准差S,并进一步计算各等级划界分值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23
根据各划界方案(P1~Pn)将原始测评数据转化为等级序列数据(Y1~Yn);
(3-3-2)计算相似度,针对各划界方案的等级序列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计算其与原始测评数据的相似度;
(3-3-3)选取相似度系数最高的划界方案作为最佳划界方案P*,将该方案的划界分值作为等级划分依据;
(3-4)生成校长信息素养画像,依据确定的最佳划界方案,通过分析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的填报数据,结合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多种可视化方式,生成并呈现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创建画像标签体系的具体过程为:
(1-1)标签维度划分,根据校长角色特征和职能将校长信息素养画像划分为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六个维度;
(1-2)标签层级划分,将各个维度标签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拓展层三个层级;
(1-3)标签内容确定,核心层标签与维度标签一致,包括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结合信息素养内涵将核心层标签具体细化,确定每个核心层标签包含的紧密层标签,确定每个紧密层标签包含的拓展层标签,具体内容如下:
(1-3-1)基本特征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个人信息和区域信息,其中:
个人信息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和学历;
区域信息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所属区域、任职学校、学校名称、学校属性、学校类型;
(1-3-2)发展认识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信息化认识和发展动态追踪,其中:
信息化认识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信息化发展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
发展动态追踪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政策动态、信息技术发展和典型案例关注;
(1-3-3)统筹规划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其中:
发展方向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发展目标和信息化发展任务;
建设路径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规章制度和信息化建设计划;
(1-3-4)建设管理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信息化环境、数字资源、人员素养和网络安全,其中:
信息化环境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基础环境和校园文化;
数字资源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数字图书资源和校本教学资源;
人员素养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信息素养;
网络安全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网络安全制度和网络安全应用;
(1-3-5)组织协同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协同研究,其中:
校企合作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建设资金支持和信息化服务支持;
校际合作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对口帮扶和资源共建共享;
协同研究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课堂合作研究;
(1-3-6)绩效评价包含的紧密层标签为学校管理和信息化教学,其中:
学校管理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制度评价和建设成效评价;
信息化教学包含的拓展层标签为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和师生信息素养发展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构建情境测评工具的具体过程为:
(2-1)测评情境确定,根据中小学校长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场景,确定校长信息素养的测评情境,具体包括教学情境、管理情境和生活情境;
教学情境:校长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相关情境,包括课程设计、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在线教学、课后答疑、考试与测评;
管理情境:校长开展各类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境,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推动;
生活情境:校长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相关情境,包括自主学习、校长培训和专家讲座;
(2-2)测评题目确定,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内容,结合校长所处的真实情境,确定测评要点、题目类型、题干内容和题目选项;
(2-2-1)测评要点确定,根据校长信息素养的测评要求,将拓展层标签具体内容延伸为明确的测评要点;
(2-2-2)题目类型确定,根据测评要点设置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多种类型的测评题目;
其中单选题包括两类:一是常规单选题,题目共有四个选项,仅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均为干扰项;二是单选程度题,题目共有四个选项,包括一个最佳选项、一个错误选项和多个次佳选项,最佳选项和次佳选项对应分值不同;
多选题仅有常规多选题,题目共有四个选项,其中正确选项数目为2个或以上;
判断题仅有常规判断题,题目仅有两个选项,分别为“正确”和“错误”;
(2-2-3)题干内容及题目选项确定,结合测评情境、测评要点、题目类型,依据“[测评情境Context]+[测评要点Keyword]+[选项限定词]”的原则,确定单选题和多选题的题干;然后列举校长在该情境下的真实反应作为题目选项,依据“[测评情境Context]+[测评要点Keyword]的真命题或假命题”的原则创建判断题;
(2-3)评分标准设置,综合考虑测评工具难度、区分度因素,设置各题目分值、评分方式与具体的评分规则;
(2-3-1)题目分值设置,根据不同题目类型的难易程度与区分度,设置各类题目分值,其中判断题2分、单选题3分、多选题4分;
(2-3-2)评分方式设置,将校长作答与题目正确答案是否匹配作为评分依据;
(2-3-3)评分规则设置,根据不同题目类型及选项情况设置多种评分规则Rule;
Rule1:适用于判断题,选择正确选项得2分,否则得0分;
Rule2:适用于常规单选题,选择正确选项得3分,否则得0分;
Rule3:适用于单选程度题,选择最佳选项得3分,次佳选项得2分,错误选项得0分;
Rule4:适用于多选题,选择全部正确选项得4分,选择部分正确选项且不包含错误选项得2分,选择错误选项得0分;
(2-4)测评题目检验,计算测评题目的难度与区分度系数,以验证测评有效性,测评题目难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71
其中,Pi是指第i题的题目难度,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72
是指第i题的平均得分,而Fi则是指该题的满分值,当Pi大于0.8时表示该题目过于容易,需要修改或删除;
测评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73
其中,Di表示第i道题目的区分度,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74
表示该题目所得分数在前27%的高分组的平均得分,
Figure FDA0003587083270000075
表示该题目所得分数在后27%的低分组的平均得分,而Fi则表示该题目的满分值,当Di小于0.2时表示该题目区分度较差,需要修改或删除。
4.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画像构建方法,包括:
画像标签模块,用于创建多维度多层级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标签体系;
测评工具模块,用于构建校长信息素养测评工具所需的测评情境、测评题目和评分标准;
情境测评模块,用于支持校长参与情境测评,填写测评工具,并将校长的填报数据存入原始测评数据表中;
备选划界方案设置模块,用于基于给定划界范围和划界间隔,生成划界备选方案,并存储到划界方案表中;
等级序列数据转换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和划界方案表中调取数据,生成相对应的等级序列数据,并存储到等级序列数据表中;
相似度计算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和等级序列数据表中调取数据,计算两列数据的相似度,并存储到数据相似度表中;
最佳划界方案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划界方案表和数据相似度表中调取数据,选取相似度最大的方案,将其存入最佳划界方案表中;
画像呈现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原始测评数据表、等级序列数据表和最佳划界方案表中调取数据,可视化呈现校长在基本特征、发展认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协同、绩效评价各维度的情况。
CN202110885378.4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626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378.4A CN113626695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378.4A CN113626695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6695A CN113626695A (zh) 2021-11-09
CN113626695B true CN113626695B (zh) 2022-06-10

Family

ID=7838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378.4A Active CN113626695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6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9077A (zh) * 2021-11-12 2022-04-12 北京鹏燊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单数据评价系统
CN115600834A (zh) * 2022-10-18 2023-01-13 华中师范大学(Cn) 一种基于过程性数据的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方法及系统
CN115796692A (zh) * 2022-12-10 2023-03-14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整合动静态数据的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855A (zh) * 2019-09-23 2020-01-17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一种企业环境画像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2559749A (zh) * 2020-12-18 2021-03-26 深圳赛安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在线教育师生智能匹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91700A (zh) * 2021-07-01 2021-07-3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员工画像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1994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stem教育测评系统及方法
CN110910038A (zh) * 2019-12-02 2020-03-24 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师教学画像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1652767B (zh) * 2020-05-21 2021-12-31 上海松鼠课堂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画像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7836A (zh) * 2020-06-11 2020-11-20 甘肃和润智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人才“全息数字画像”的生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17002B (zh) * 2020-11-19 2023-04-07 华中师范大学 应用于教育信息化的信息素养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
CN112396497A (zh) * 2020-11-30 2021-02-23 绍兴达道生涯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多种测评结果构建用户画像的方法、装置、介质
CN112419117A (zh) * 2020-12-09 2021-02-2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测评方法及系统
CN112837087A (zh) * 2020-12-16 2021-05-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咨询服务系统的用户画像构建方法
CN113157752B (zh) * 2021-03-12 2022-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画像和情境的科技资源推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855A (zh) * 2019-09-23 2020-01-17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一种企业环境画像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2559749A (zh) * 2020-12-18 2021-03-26 深圳赛安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在线教育师生智能匹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91700A (zh) * 2021-07-01 2021-07-3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员工画像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6695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lin et al. Exploring relations betwee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CN113626695B (zh)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
Heitink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requisites for implementing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classroom practice
Wieman A better way to evaluat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orley English primary traine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geography
Davis et al. Beginning teachers moving toward effective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ing
Osborne et al.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Law et al.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beyond technology: Nurturing leadership and establish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
Schiepe-Tiska School tracks as differenti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quality and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 goals in mathematics
CN108320253A (zh) 学科与专业教育测评系统
Manwa et al. Rural school teaching in Zimbabwe: Mentoring experiences of beginni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ubbard et al. Identifying comprehensive public institutions that develop minority scientists
Krepf et al. Structuring the less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pre-service teacher decision-making during the planning of a demonstration lesson
Haj-Yahya et al.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with digital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Blitz et 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REL 2016-144.
Timm et al. Acculturation in the cognitive style of Laotian Hmong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Muawanah Student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effective schools (a case study at man insan cendekia serpong)
Mumme Holland's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applied to students majoring in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Derre A design for effec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Edelson et al. Designing citizen science for bo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Neagu Understan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Competence for the Education Process in Romania. A Literature Review
Golja et al.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21st century capabilities: A scoping review of critical thinking
Daware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question paper using NLP techniques & taxonomy rules
Sugiantoro et al. Instilling Local Wisdom’s Value in the Learning of Social Studies as an Effort to Increase Social Awar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l Qadhi et al. Impact of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Education of a Preservice Teacher and Pedagogical Sty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Assignee: Beijing Waiyan Online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2000013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Portrai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Based on Situational Test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116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