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4040B -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4040B
CN113614040B CN202080023312.8A CN202080023312A CN113614040B CN 113614040 B CN113614040 B CN 113614040B CN 202080023312 A CN202080023312 A CN 202080023312A CN 113614040 B CN113614040 B CN 113614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glass
processing system
mode
upp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3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4040A (zh
Inventor
小詹姆斯·P·施纳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ass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ass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asstech Inc filed Critical Glasstech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614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4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4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4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03B23/0307Press-bending involving applying local or additional heating, cool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03B23/0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between opposing full-face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03B23/03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 C03B23/035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by blowing without suction directly on the glass she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2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involving applying local or additional heating, cool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03B23/03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 C03B23/0357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by suction without blowing, e.g. with vacuum or by venturi effec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C03B35/14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 C03B35/20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by gripping tongs or supporting frames
    • C03B35/202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by gripping tongs or supporting frames by supporting fra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25/00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 C03B2225/02Means for positioning, aligning or orientating the sheets during their travel, e.g. sto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处理可以包括加热站和弯曲站,所述加热站加热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设置在所述加热站的下游,以弯曲加热的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独立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和第二独立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第一和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二模式操作时协作移动第三模具。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使得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它们独立地操作,并且使得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它们同时操作。

Description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弯曲玻璃片材的玻璃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号7,958,750和9,452,948中公开了用于处理玻璃片的现有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玻璃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加热站和弯曲站,所述加热站加热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设置在所述加热站的下游,以弯曲所述加热的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独立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和第二独立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第一和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二模式操作时协作移动第三模具。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使得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它们独立地操作,并且使得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它们同时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玻璃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加热站和弯曲站,所述加热站加热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设置在所述加热站的下游,以弯曲所述加热的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可以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第一和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移动第三模具。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装置,以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所述第一和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移动所述第三模具.
还提供了一种使用玻璃处理系统处理玻璃片材的方法,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具有弯曲站,所述弯曲站具有第一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第一模式操作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一和第二模具;以及以第二模式操作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三模具。所述第一模式包括独立地操作所述移动机构以独立地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具,并且所述第二模式包括同时操作所述移动机构以移动所述第三模具。
虽然图示并公开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种公开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可以预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玻璃处理系统的示意性顶视图,该玻璃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加热玻璃片材的加热站、用于将每个加热的玻璃片材成形或弯曲成所需形状的成形或弯曲站、被配置为冷却每个玻璃片材的冷却站、以及用于控制加热站、弯曲站和冷却站的操作的控制系统;
图2是以第一操作模式示出的图1的玻璃处理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弯曲站包括第一和第二上模具;
图3是沿着线3-3截取并在箭头方向上观察的图2的玻璃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上模具被示出为处于从弯曲站的传送器系统接收玻璃片材的降低位置,并且第二上模具被示出为处于升高位置;
图4是类似于图3的示意图,示出了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一上模具,其中下模具定位在第一上模具下方以接收来自第一上模具的玻璃片材;
图5是类似于图3的示意图,示出了定位在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下模具,并且第二上模具移动到降低位置以在第二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挤压玻璃片材,其中第一上模具示出为处于降低位置以从弯曲站的传送器系统接收第二玻璃片材;
图6是类似于图3的示意图,示出了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二上模具和定位在第二上模具下方以从第二上模具接收成形的玻璃片材的递送模具,其中第一上模具被示出为处于升高位置,其中第二玻璃片材保持抵靠第一上模具;
图7是以第二操作模式示出的图1的玻璃处理系统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弯曲站包括单个上模具,其可以称为第三上模具;
图8是沿着线8-8截取并在箭头方向上观察的图7的玻璃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第三上模具被示出为处于从弯曲站的传送器系统接收玻璃片材的降低位置;
图9是类似于图8的示意图,示出了定位在第三上模具下方的下模具,其中示出了第三上模具处于用于在第三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挤压玻璃片材的中间位置;
图10是类似于图8的示意图,其中递送模具位于第三上模具下方以从第三上模具接收成形的玻璃片材;以及
图11是包括多个曲线图的时序图,所述多个曲线图指示玻璃处理系统的各个部件在第一模式下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可以以各种和替代形式体现的本发明的示例。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读为限制性的,而仅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示出了用于处理玻璃片材G、G'的玻璃处理系统10。系统10包括用于加热玻璃片材G、G'的加热设备或站,例如炉子12;用于将每个加热的玻璃片材G、G'成形或弯曲成所需形状的成形或弯曲站14;被配置为冷却每个玻璃片材G、G'的冷却站,例如退火站或淬火站16;以及用于控制炉子12、弯曲站14和淬火站16的操作的控制系统18。如下文详细解释的,玻璃处理系统10被配置为以至少第一和第二模式操作,并且弯曲站14有利地被配置为利用不同的工具或模具操作以便根据操作模式执行不同的模制或弯曲操作。
炉子12可以具有用于加热玻璃片材G、G'的任何合适的构造。例如,炉子12可以包括具有任何合适的加热元件(未示出)的壳体19,所述加热元件定位在传送器装置或传送器系统20的上方和/或下方(壳体19在图1中被剖开以示出传送器系统20的两个滚柱或辊,传送器系统20可以延伸炉子12的整个长度),所述传送器装置或传送器系统可以用于沿着传送工具C的水平平面将玻璃片材G、G'传送通过炉子12。作为更详细的示例,加热元件可以包括辐射加热元件(诸如电加热器)和/或对流加热元件(诸如热气体或热空气分配器)。传送器系统20可以是辊式传送器类型,包括如美国专利号3,806,312(McMaster)、3,934,970(McMaster等人)、3,947,242(McMaster等人)和3,994,711(McMaster等人)中公开的那些,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弯曲站14设置在炉子12的下游,并且包括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工具或模具的壳体23,所述工具或模具用于执行弯曲操作,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如图1所示,弯曲站14的壳体23相对于炉子12的壳体19偏移,并且比壳体19更宽(例如,宽至少12或15英寸)以容纳各种工具或模具,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弯曲站14还包括传送器装置或传送器系统24,其可以是单独的传送器系统或传送器系统20的一部分,用于从炉子12接收加热的玻璃片材G、G'和用于在弯曲站14内沿着传送器C的水平面传送加热的玻璃片材G、G'。壳体23在图1中被剖开以示出传送器系统24的滚柱或辊,传送器系统24可以从炉子12延伸到接收在弯曲站14中的任何工具或模具的下游边缘。此外,弯曲站14包括移动装置,例如提升装置25,用于在与特定操作模式相关联的特定弯曲操作期间移动一个或多个工具或模具。例如,上述第一操作模式可以包括多阶段(例如,三阶段)弯曲操作,并且上述第二操作模式可以包括单阶段弯曲操作。
参考图2和3,第一操作模式可以包括在弯曲站14中分别使用第一和第二模具26和28,并且提升装置25可以被配置为在该第一模式下独立地移动(例如,升高和/或降低)第一和第二模具。参考图7和8,第二操作模式可以涉及在弯曲站14中使用单个模具,例如第三模具30,并且提升装置25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移动(例如,升高和降低)第三模具30。
回到图3,弯曲站14的提升装置25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独立移动机构,诸如分别为第一和第二提升机构32和34,其被配置为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分别独立地移动(例如提升和/或降低)第一和第二模具26和28。参考图8,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第一和第二提升机构32和34可以分别协作以移动(例如提升)第三模具30。提升机构32和34均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提升机构,例如致动器。此外,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提升机构32和34,使得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它们独立地操作,并且使得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二模式操作时,它们同时操作。
参考图3,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第一和第二模具26和28可以分别是第一和第二上模具,其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或驱动构件36和38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提升机构32和34。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模具26安装在一个或多个第一支撑件39上,使得第一模具26横向固定。并且第二模具28安装在允许第二模具28横向移动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件40上。例如,第一支撑件39可以是刚性引导件,诸如柱或杆,其引导第一模具26的垂直移动并抑制第一模具26的横向移动。相比之下,第二支撑件40可以被配置为摇摆以允许第二模具28的横向移动。例如,第二支撑件40均可以包括柔性构件(例如,链、缆、带等)或其他可移动构件。第二模具28和第二提升机构34之间的连接件38同样可以是柔性的,以允许第二模具28的横向移动。
当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玻璃处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下模具,例如压环42,其安装在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诸如压环梭或支撑件43)上,并且可分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模具26和28下方。压环支撑件43还连接到致动器44,致动器44可操作以将压环支撑件43和压环42移入和移出弯曲站14的壳体23。在所示实施例中,压环42可从压环支撑件43解锁、释放或拆卸(例如,不可夹紧)和/或可相对于压环支撑件43移动(例如,滑动),以在压环42定位在第一模具26下方并且第一模具26朝向压环42移动时允许压环42与第一模具26对准。此外,当压环42定位在第二模具28下方并且第二模具28可横向移动以与压环42对准时,压环42被配置为固定地附接或锁定(例如,夹紧)到压环支撑件43。例如,压环42和/或压环支撑件4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合适的锁定装置,例如可枢转的锁或夹具,其可致动(例如,通过电致动器)以将压环42固定到压环支撑件43,并且其可解锁或可释放以允许压环42相对于压环支撑件43移动。在美国专利号5,900,034中公开了示例性可致动锁定或夹持装置,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此外,第一模具26和第二模具28以及压环42的合适构造和其他细节的附加细节可以在美国专利No.9,452,948中找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参考图8,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第三模具30可以是上模具,其通过连接或驱动元件45连接到提升机构32和34。此外,如上所述,控制系统18可以控制提升机构32和34的操作,使得它们同时操作以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三模具30。
同样地,当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玻璃处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下模具,诸如压环42’,其安装在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诸如压环梭或支撑件43’)上,并且可定位在第三模具30的下方。压环42'可以与压环42相同或不同,和/或压环支撑件43'可以与压环支撑件43相同或不同,这取决于模具和/或待处理的玻璃片材的构造。此外,玻璃处理系统10可以包括加热区域,例如热站或箱46,其连接到弯曲站14并且被配置为当压环未定位在弯曲站14中时接收压环42或42',以便将压环保持在升高的温度。
另外,参考图3和8,弯曲站14可以包括真空系统48,该真空系统48与控制系统18连通,并且被配置为与模具26、28和30配合,以将加热的玻璃片材G、G'从传送器系统24或其他部件拉出并抵靠一个或多个模具,和/或将加热的玻璃片材保持抵靠模具26、28和30。例如,当弯曲站14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真空系统48的真空源50可以与第一模具26流体连通,并且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真空系统48以将玻璃片材G从传送器系统24向上拉向第一模具26的模具表面和/或通过形成在第一模具26的模具表面中的孔抽吸空气,保持玻璃片材G抵靠第一模具26的模具表面。同样地,当弯曲站14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真空源50可以与第三模具30流体连通,并且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真空系统48以从传送器系统24向上并朝向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拉动玻璃片材G'和/或通过将空气抽吸通过形成在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中的孔而将玻璃片材G'保持在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上。
弯曲站14还可以包括提升装置或系统52,该提升装置或系统52具有定位传送器系统24下方的气体提升喷射器阵列54,并被配置为便于将玻璃片材G、G’从传送器系统24上提升出来并朝向或抵靠一个或多个模具。例如,当弯曲站14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提升喷射器阵列54可以定位成靠近弯曲站14的左侧或左侧边缘,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多个间隔开的提升喷射器出口或气体喷射器出口56(例如喷嘴、喷口或泵)提供加压气体(例如空气)喷射,用于从传送器系统24向上并朝向第一模具26提升玻璃片材G。同样地,当弯曲站14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提升喷射器阵列54可以定位成靠近弯曲站14的中心部分,并且被配置为提供加压气体喷射器,用于将玻璃片材G'从传送器系统24向上并朝向第三模具30提升。
提升系统52可以是用于将玻璃片材从传送器系统24转移到模具26或30中的一个的主要系统或机构,并且然后真空系统48可以用来将每个玻璃片材保持抵靠特定模具。在另一实施例中,真空系统48可以是用于将玻璃片材从传送器系统24转移到模具26或30中的一个并且还用于将每个玻璃片材保持抵靠特定模具的主要系统或机构。
提升系统52对于每种操作模式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这取决于例如模具结构和/或待弯曲的玻璃片材。例如,如果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待处理的玻璃片材G'大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待处理的玻璃片材G,则与第一操作模式相比,提升喷射器阵列54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可以更大。然而,即使提升喷射器阵列54对于每种操作模式是相同的,但是提升喷射器阵列54的位置在操作模式之间可以是不同的。在这方面,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提升喷射器阵列54可以设置在第一上模具26下方(例如,靠近弯曲站14的左侧),并且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提升喷射器阵列54可以设置在第三模具30下方(例如,靠近弯曲站14的中心部分)。
此外,参考图3和8,提升喷射器阵列54可以定位在弯曲站14的下腔室58的第一部分57中,该第一部分57在传送器装置24下方延伸。弯曲站14的壳体23限定下腔室58以及用于接收模具26、28、30的上腔室。弯曲站14还可以包括分隔壁59,该分隔壁59将下腔室58的第一部分57与下腔室58的第二部分60分开,该第二部分60定位在淬火站16附近。间隔壁59被配置为阻止空气从第二部分60传递到第一部分57,从而当玻璃片材移出弯曲站14时,第一部分57可以保持在升高的温度。弯曲站14可进一步包括定位在第二部分60中用于加热可进入第二部分60的相对较冷的空气的一个或多个加热装置61a(诸如一个或多个气体燃烧器或辐射加热元件)和/或定位在第一部分57中(例如附接到分隔壁59)以确保第一部分57保持在升高的温度的一个或多个加热装置61b(诸如一个或多个气体燃烧器或辐射加热元件)。另外,弯曲站1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件62、62',诸如柱,当压环定位在第二模具28或第三模具30下方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件62、62'可以支撑压环支撑件43、43'和/或压环42、42'。尽管仅在图3和8中示出了与下腔室58相关联的上述特征,但是那些特征也可以包括在图4-6、9和10中。
此外,玻璃处理系统10可以包括递送模具,诸如淬火环64,当弯曲站14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递送模具从第二模具28接收成形的玻璃片材G,用于从弯曲站14递送到淬火站16,或当弯曲站14以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递送模具从第三模具30接收成形的玻璃片材G',用于从弯曲站14递送到淬火站16。淬火环64可以安装在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例如淬火环梭或支撑件65)上,模具支撑件连接到用于在弯曲站14和淬火站16之间移动淬火环64的致动器66。此外,淬火环64和/或淬火环支撑件65对于每种操作模式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这取决于例如模具构造和/或玻璃片材构造。弯曲站14还具有形成在壳体23中的开口68和门70,开口68用于允许每个玻璃片材G、G'在淬火环64上从弯曲站14传递到淬火站16,门70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覆盖开口68。
参考图1、3和8,淬火站16定位在弯曲站14附近,并且可以具有用于在弯曲之后冷却玻璃片材G、G'的任何合适的构造。例如,淬火站16可以分别包括下淬火头72和上淬火头74,如图3和8所示。淬火头72和74对于每种操作模式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例如,淬火头72和74均可以具有特定的尺寸和/或形状,其基于针对每种操作模式所成形的玻璃片材的尺寸和/或形状。如图1所示,玻璃处理系统10还可以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冷却站,诸如分别用于进一步冷却每个玻璃片材的第一和第二吹出站76和78。
控制系统18可以具有用于控制上述部件的操作的任何合适的构造。例如,控制系统18可以包括(直接或无线地)连接到系统10的各种部件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单元或控制器。在所示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8包括控制单元或控制器80,其具有一束连接件82,用于与玻璃处理系统10的各种部件连接,诸如炉子12的加热元件、传送器系统20、传送器系统24、第一提升机构32、第二提升机构34、致动器44和66、真空系统48、提升系统52和淬火站16。此外,控制器80可以包括适当的电路,诸如一个或多个适当编程的处理器(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和相关联的存储器,其可以包括存储的操作系统软件和/或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应用软件,用于控制其操作并用于执行由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操作表示的特定算法,包括彼此之间的交互和/或协作。这样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其他电路和/或硬件可以包括在单个ASIC(专用集成电路)中,或若干处理器和各种电路和/或硬件可以分布在若干单独的组件中,无论是单独封装还是组装到SoC(片上系统)中。代替连接件82,控制器80可以替代地无线连接到上述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控制器8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彼此通信的多个控制单元或控制器。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玻璃处理系统10的操作。如上文所述,玻璃处理系统10被配置为以至少第一和第二模式操作。此外,第一和第二模式可以分别用于处理第一和第二组玻璃片材,其中第一和第二组玻璃片材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不同的玻璃片材尺寸和/或形状)和/或所需的处理配置在组之间可以是不同的。
参考图1-6,首先描述玻璃处理系统10在第一模式下的操作。如图1所示,并且如上所述,弯曲站14可以相对于炉子12偏移。例如,弯曲站14的壳体23的左侧可以与炉子12的壳体19的最左侧大致对准,弯曲站14的壳体23的右侧可以向炉子12的壳体19的最右侧的右侧延伸10至20英寸(例如13至15英寸,或至少12英寸)。同样地,第一模具26和第二模具28可以分别相对于炉子12的纵向中心线84偏移,如图2所示。例如,第一模具26的中心线86可以定位在炉子中心线84的左侧至少2或6英寸(例如,约12 3/4英寸)处,并且第二上模具28的中心线88定位在炉子中心线84的右侧至少12或16英寸(例如,约21 3/4英寸)处。利用这样的构造,以第一模式操作玻璃处理系统10的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组玻璃片材G传送通过炉子12并沿着传送器系统20,使得第一组玻璃片材的每个玻璃片材G的中心定位在炉子12的中心线84的第一侧(例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左侧)。例如,控制系统18可以控制传送器系统20的操作,以将第一组玻璃片材传送通过炉子12,使得第一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的中心定位在第一侧上远离炉子12的中心线84至少2英寸处,和/或使得第一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定位在炉子12的可用空间的左边缘附近。作为另一示例,可以操作传送器系统20以将第一组玻璃片材传送通过炉子12,使得第一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的中心与第一模具26的中心线86对准。此外,在传送期间,第一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可以在进入弯曲站14之前被充分加热。
参考图3,当第一组的特定玻璃片材G定位在弯曲站14中的气体喷射器阵列54上方时,第一模具26通过第一提升机构32移动(例如降低)到传送器系统24上的玻璃片材G附近的位置(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可以操作气体喷射器阵列54以将玻璃片材G提升离开传送器系统24并朝向并抵靠第一模具26的模具表面,以初始地抵靠第一模具26成形玻璃片材G(在图3中玻璃片材G以实线抵靠第一模具26示出)。还可以操作真空系统48以在第一模具26的模具表面处产生真空,以帮助将玻璃片材G拉向模具表面和/或将玻璃片材保持抵靠模具表面。第一模具26的模具表面可以具有直线元件(例如,横向延伸的直线元件),并且可以形成为具有部分圆柱形形状或部分圆锥形形状,例如,诸如美国专利号9,452,948中所公开的。
参考图4,然后可以通过第一提升机构32将第一模具26提升到中间位置,使得压环42可以通过致动器44移动到第一上模具26下方的位置。然后,如果需要,可以通过第一提升机构32略微降低第一上模具26,使得玻璃片材G可以从第一上模具26转移到压环42,使得可以在压环42上发生玻璃片材G的进一步成形,诸如通过重力下垂。在图4中,玻璃片材以实线被示出为抵靠第一模具26,以虚线被示出为转移到压环42。如上所述,当压环42定位在第一模具26下方并且第一模具26朝向压环42移动时,压环42可以从压环支撑件43可解锁(例如,不可夹紧)和/或相对于压环支撑件43可移动(例如,可滑动),以允许压环42与第一模具26对准。
接下来,参考图5,压环42可以通过致动器44横向移动到第二模具28下方的位置,使得玻璃片材G可以在第二模具28和压环42之间挤压成形。在挤压成形之前,压环42可以重新锁定到压环支撑件43,使得压环42不相对于压环支撑件43移动。在挤压成形期间,第二提升机构34操作以使第二上模具28朝向压环42移动,并且由于上述第二支撑件40的构造,第二模具28可以横向移动,使得第二模具28可以与压环42对准。此外,第二模具28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构造的模具表面,例如凸表面构造,使得玻璃片材G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对复杂的3-D形状。另外,真空系统48可以在挤压成形期间操作,以便于玻璃片材G抵靠第二模具28成形。
在挤压成型期间,第一模具26也可以通过第一提升机构32降低到其降低位置,以便从传送器系统24接收第一组的另一个(例如,第二)玻璃片材G(第二玻璃片材G在传送器系统24上以虚线示出,并且在第一模具26上以实线示出)。然后,在门70移动到打开位置之前,可以将第一模具26与第二玻璃片材G一起移动到升高位置,以允许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离开弯曲站14。
参考图6,第二模具28然后可以通过第二提升机构34充分升高,使得压环42可以返回到热箱46,并且使得淬火环64可以通过致动器66移动到第二模具28下方的位置,以从第二模具28接收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然后,如果需要,可以稍微降低第二模具28,以将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转移到淬火环64(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以实线被示出为抵靠第二模具28,并且以虚线被示出为转移到淬火环64)。还可以操作真空系统48以在第二模具28的模具表面处抽真空,使得当第二模具28升高时,玻璃片材可以保持抵靠模具表面,并且然后可以停用真空系统48以在第二模具28降低到靠近淬火环64的位置之后将玻璃片材从第二模具28转移到淬火环64。
还如图6所示,在第一模具26与第二玻璃片材G一起移动到升高位置之后,当门70处于打开位置并且淬火环64移入和移出弯曲站14时,第一模具26保持在升高位置,该升高位置在形成于壳体23中的开口68上方。因此,当门70处于打开位置时,通过真空系统48保持抵靠第一模具26的第二玻璃片材G可以定位在弯曲站14的上部分中,使得第二玻璃片材G受到热保护(例如,可以最小化或抑制第二玻璃片材G的任何无意冷却)。例如,控制系统18可以被配置为当第一模具26处于升高位置并且门70处于打开位置时,控制真空系统48以将第二玻璃片材G保持抵靠第一模具26至少3、4、5、6或7秒。与门70处于打开位置的时间相比,第一模具26也可以与第二玻璃片材G一起保持在升高位置更长的时间段。例如,门70可以处于打开位置至少3秒(例如,3至5秒),并且第一模具26和第二玻璃片材G可以保持在升高位置至少5秒(例如,5至8秒),包括当门70处于打开位置时的时间。此外,当玻璃处理系统10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第一组玻璃片材G可以在传送器装置24上传送,使得当门7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组的任何玻璃片材仅以与开口68横向对准的方式定位在传送器装置24上。
仍然参考图6,在玻璃片材G已经转移到淬火环64之后,淬火环64然后可以横向移出弯曲站14并进入淬火站16以淬火玻璃片材G。例如,淬火环64可以定位在淬火头72和74之间(诸如图5所示),使得淬火头72和74可以向玻璃片G提供淬火流体(例如空气),以便对玻璃片G进行充分淬火。玻璃处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冷却站,例如图1所示的吹出站76和78。图中未示出的另外的冷却站可以用于将每个玻璃片材G进一步冷却到环境温度。
可以针对第一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重复上述过程。此外,通过分别使用可通过独立控制提升机构32和34而独立移动的第一和第二模具26和28,可以操作玻璃处理系统10,使得每个玻璃片材G通过弯曲站14和淬火站16的循环时间小于30秒(例如,约28.5秒)。此外,新的玻璃片材G可以约每12秒进入弯曲站14。
参见图11,示出了一个示例时序图,该时序图包括指示玻璃处理系统10的各种部件在第一模式下的操作的多个曲线图。标记CON的曲线图指示传送器系统24随着时间的速度廓线,其中S指示慢速,I指示中间速度(例如,慢速的至少两倍和/或与炉子12的传送器系统20相同的速度),并且H指示高速(例如,中间速度的至少三倍或四倍)。标记LJA的曲线图示出了何时可以打开或关闭提升喷射器阵列54。标记MOLD1的曲线图示出了第一模具26随着时间的竖直位置。对于MOLD1曲线图,CLEAR指示第一模具26的升高的竖直位置(如图6所示),PR指示当压环42定位在第一模具26下方以将玻璃片材从第一模具26转移到压环42时第一模具26的中间竖直位置(如图4所示),并且PU指示当第一模具26定位在传送器系统24附近以便玻璃片材取拾时第一模具26的降低位置(如图3所示)。标记PR的曲线图指示压环42随着时间的横向位置。对于PR曲线图,HB指示压环42何时定位在热箱46中(如图3所示),M1指示压环42何时定位在第一模具26下方(如图4所示),M2指示压环42何时定位在第二模具28下方(如图5所示)。标记MOLD2的曲线图示出了第二模具28随着时间的竖直位置。对于MOLD2的曲线图,CLEAR指示第二模具28的升高的竖直位置(如图3和4所示),PR指示当压环42定位在第二模具28下方用于挤压成形并且玻璃片材从压环42转移到第二模具28时第二模具28的降低的竖直位置(如图5所示),并且QR指示当淬火环64定位在第二模具28下方以将玻璃片材从第二模具28转移到淬火环64时第二模具28(图6中所示)的中间位置。标记DOOR的曲线图指示弯曲站14的门70何时打开或关闭。最后,标记QR的曲线图示出了淬火环64随着时间的横向位置。对于QR图,M2指示淬火环64何时定位在第二模具28下方(图6所示)用于将玻璃片材从第二模具28转移到淬火环64,QS指示淬火环64何时定位在淬火头72和74之间的淬火站16中,并且B1指示淬火环64何时定位在第一吹出站76中。
图11中的每个曲线图的加厚实线部分或节段指示当特定玻璃片材G随时间前进穿过弯曲站14和淬火站16的各种工具时特定玻璃片材G的位置。如图11所示,该特定玻璃片材G从传送器系统24前进到淬火站16花费少于24秒(例如,约23.24秒)。此外,参考MOLD1曲线图和DOOR曲线图,当第一模具26处于升高的竖直位置(即,CLEAR位置)并且门70处于打开位置时,玻璃片材G保持抵靠第一模具26,使得当门70打开时玻璃片材受到热保护。
参考图7-10,现在将描述玻璃处理系统10在第二模式下的操作。如图7和8所示,弯曲站14被重新配置用于以第二模式操作。在这方面,第一模具26和第二模具28被移除,并且替代地提供第三上模具30。此外,第三模具30连接到提升机构32和34两者以及真空系统48。第三模具30还可以包括模具支撑件或框架90,以便于与提升机构32和34以及真空系统48连接。参考图8,第三模具30(例如,模具框架90)可以在一端由一个或多个第一支撑件39引导,并且在另一端由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件40引导,这在上面分别结合第一模具26和第二模具28描述。如上所述,由于第二支撑件40可以横向移动,因此它们可以适应第三模具30的热膨胀。另外,第三模具30可以定位成使得第三模具30的中心相对于炉子12的中心线84偏移。例如,第三上模具30的中心可以定位在中心线84右侧约2至7英寸(例如,4.5英寸)处。利用这样的构造,第二操作模式可以包括将第二组玻璃片材G'传送通过炉子12并沿着传送器系统20,使得第二组玻璃片材的每个玻璃片材G'的中心定位在炉子12的中心线84的第二侧(例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右侧)。例如,控制系统18可以控制传送器系统20沿着炉子12传送第二组玻璃片材G',使得第二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的中心定位在第二侧上远离炉子12的中心线84至少2英寸处。作为另一示例,可以操作传送器系统20以将第二组玻璃片材传送通过炉子12,使得第二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的中心与第三模具30的中心线或中心对准。此外,在传送期间,第二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可以在进入弯曲站14之前被充分加热。
当第二组的特定玻璃片材G'定位在气体喷射器阵列54上方时,其中第三模具30移动到传送器系统24上靠近玻璃片材G'的位置(图8中虚线所示),可以操作气体喷射器阵列54以将玻璃片材G'从传送器系统24提起并朝向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图8中玻璃片材G'以实线被示出为抵靠第三模具30)。还可以操作真空系统48以在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处产生真空,以帮助将玻璃片材G'拉向模具表面和/或保持玻璃片材G'抵靠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
参考图9,然后可以将第三模具30升高到中间位置,使得可以通过致动器44将压环42’移动到第三模具30下面的位置,并且然后可以将第三模具30降低,使得可以在第三模具30和压环42’之间挤压成形玻璃片材G’。如图9所示,两个提升机构32和34连接到第三模具30,并且控制系统18被配置为同时操作提升机构32和34,使得第三模具30可以根据需要升高和降低。此外,类似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的压环42,压环42'可以相对于压环支撑件43'是可解锁的、可释放的或可拆卸的(例如,不可夹紧的)和/或可移动的(例如,可滑动的),以在压环42'定位在第三模具30下方并且第三模具30朝向压环42'移动时允许压环42'与第三模具30对准。
参考图10,然后可以通过提升机构32和34将第三模具30充分提升,使得压环42'可以返回到热箱46,并且使得淬火环64可以定位在第三模具30下方,以接收来自第三模具30的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在将压环42'返回到热箱46之前,压环42'也可以重新锁定或重新附接(例如,重新夹紧)到压环支撑件43'。然后,如果需要,可以稍微降低第三模具30,以将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转移到淬火环64(挤压成形的玻璃片材G'以实线示出在第三模具30上,并且以虚线示出转移到淬火环64)。
也可以操作真空系统48以在第三模具30的模具表面抽真空,使得当第三模具30升高时,玻璃片材G'可以保持抵靠模具表面,并且然后可以停用真空系统48以将玻璃片材G'从第三模具30转移到淬火环64。
接下来,可以操作致动器66以将淬火环64横向移出弯曲站14并进入淬火站16以便玻璃片材G’的淬火。例如,淬火环64可以定位在淬火头72和74之间,使得淬火头72和74可以向玻璃片材提供淬火流体(例如空气),以便对玻璃片材G'进行充分淬火。如上所述,玻璃处理系统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冷却站,例如图1所示的吹出站76和78。可以使用图中未示出的另外的冷却站来将每个玻璃片材G'进一步冷却至环境温度。
在具有玻璃片材G’的淬火环64已经移出弯曲站14并且门70已经移动到关闭位置之后,第二组的另一玻璃片材G’可以通过传送器系统24移动到第三模具30下方的位置,使得可以重复上述过程。此外,可以针对第二组的每个玻璃片材G'重复上述过程。
利用上述构造,玻璃处理系统10可以以不同的模式操作,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处理玻璃片材。例如,如上所述,第一操作模式可以提供三阶段弯曲操作,这可以有益于有效地实现每个成形的玻璃片材G的复杂三维形状(具有相对高曲率半径的成形部分)。三阶段弯曲操作的其他细节公开于美国专利号9,452,948中,如上所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第二操作模式可以提供单阶段弯曲操作,这可以有益于有效地实现每个成形的玻璃片材G'的不太复杂的形状,例如机动车辆的大致平坦或略微弯曲的后窗。
此外,在玻璃处理系统10的第一种操作模式下,其中炉子12的可用空间宽度小于50英寸(例如48英寸)并且弯曲站14的可用空间宽度小于62英寸(例如60英寸),可以处理具有高达22.5英寸的高度或横向宽度的玻璃片材G。此外,在玻璃处理系统10的第二操作模式下,可以利用与炉子12和弯曲站14相同的可用宽度来处理具有高达46英寸的高度或横向宽度的玻璃片材G'。
如上所述,许多系统部件在操作模式之间可以是相同的。例如,对于每种操作模式,炉子12、淬火站16、控制系统18、提升机构32和34、压环支撑件43、43'、致动器44、66和真空系统48可以是相同的。此外,可以根据操作模式有效地改变其他系统部件。例如,当在第一和第二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时,模具26和28可以用第三模具30替换。同样地,当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压环42可以用压环42'代替。此外,提升喷射器阵列54和淬火环64可以根据需要来依据操作模式改变。
还应当注意,压力环支撑件43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的行程可以不同于压力环支撑件43'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的行程。在这方面,参考图5和9,由于第二模具28的位置与第三模具30在弯曲站14中的位置相比,压环支撑件43的行程可以比压环支撑件43'的行程大,诸如大5%至10%(例如,大7%)。同样地,递送模具64的行程可以根据操作模式而不同。例如,参考图5、6、9和10,由于第三模具30的位置与第二模具28在弯曲站14中的位置相比,递送模具64在第二操作模式下的行程可以比递送模具64在第一操作模式下的行程更大,例如大10%至20%(例如,大14.6%)。
此外,如上所述,提升喷射器阵列54的位置在两种操作模式之间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可以选择或调整提升喷射器阵列54的位置,以便将提升喷射器阵列54与炉子12的传送器系统20上的每个玻璃片材G或G'的位置对准,和/或基于第一模具26的位置(当以第一模式操作时)或第三模具30的位置(当以第二模式操作时)。
如果提升喷射器阵列54对于每种操作模式是不同的,则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传送器系统24的传送器辊的位置,以考虑出口56的不同位置和/或构造。在这方面,如图3所示,每个传送器辊可以延伸穿过弯曲站14的整个宽度,使得传送器辊可接近以例如利用辊移位器来调节传送器辊之间的间隔。
虽然上面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所有可能的形式。在这方面,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词语而不是限制性词语,并且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另外,可以组合各种实现实施例的特征以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的实施例。

Claims (31)

1.一种玻璃处理系统,包括:
加热站,所述加热站用于加热玻璃片材;
弯曲站,所述弯曲站设置在所述加热站的下游,以弯曲加热的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包括独立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二模式操作时协作移动第三模具;以及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使得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它们独立地操作,并且使得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它们同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别包括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弯曲站还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上,所述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能够横向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从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使得所述下模具在横向上与所述第一上模具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站具有加热站壳体,并且所述弯曲站具有弯曲站壳体,所述弯曲站壳体比所述加热站壳体更宽,以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容纳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壳体比所述加热站壳体宽至少30.48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上模具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使得所述第一上模具横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二上模具安装在第二支撑件上,使得所述第二上模具能够横向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下模具位于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时,所述下模具能够相对于所述模具支撑件移动,以允许所述下模具与所述第一上模具对准,并且当所述下模具位于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上模具能够横向移动以与所述下模具对准时,所述下模具被配置为固定地附接到所述模具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被配置为摇摆以允许所述第二上模具的横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链或柔性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还包括淬火站,所述淬火站定位在弯曲站附近用于冷却玻璃片材,其中所述弯曲站具有开口和门,所述开口用于允许每个玻璃片材从所述弯曲站传递到所述淬火站,所述门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便覆盖所述开口,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弯曲站还包括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与第一上模具流体连通用于将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拉靠在所述第一上模具上,并且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真空系统,以当所述第一上模具处于所述开口上方的升高位置并且所述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将第一组的第一玻璃片材保持抵靠所述第一上模具至少3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还包括淬火站,所述淬火站定位在弯曲站附近用于冷却玻璃片材,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传送器装置、开口和门,所述传送器装置用于沿着传送的水平平面传送所述玻璃片材,所述开口用于允许每个玻璃片材从所述弯曲站传递到所述淬火站,所述门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便覆盖所述开口,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传送器装置的操作以传送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当所述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任何玻璃片材仅被定位在所述传送器装置上与开口横向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弯曲站还包括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的每个玻璃片材提升离开所述传送器装置并朝向所述第一上模具,并且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被配置为当所述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操作所述提升系统以将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第一玻璃片材从所述传送器装置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一上模具提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传送器装置、壳体和分隔壁,所述传送器装置用于沿着传送的水平平面传送玻璃片材,所述壳体在所述传送器装置下方限定下腔室,所述分隔壁将所述下腔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开,其中所述分隔壁被配置为阻止空气从所述第二部分传递到所述第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站包括用于沿着所述加热站纵向传送所述玻璃片材的传送器装置,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传送器装置可操作为传送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纵向中心线的第一侧上,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传送器装置可操作为传送第二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二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加热站的纵向中心线的相对的第二侧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传送器装置可操作为传送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第一侧上远离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至少2英寸,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传送器装置可操作为传送第二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二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第二侧上远离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至少2英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模具包括第三上模具,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第一上模具连接至第一移动机构,并且第二上模具连接至第二移动机构,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第三模具连接至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够被操作以将所述第一上模具定位成接近传送器系统上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玻璃片材能够被转移至第一上模具,模具支撑件能够在横向上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移动到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从而从所述第一上模具接收所述玻璃片材,然后所述模具支撑件能够横向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和所述玻璃片材移动到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并且第二移动机构能够被操作以将所述第二上模具朝向所述下模具移动以在所述第二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使玻璃片材挤压成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模具支撑件能够横向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移动到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以从所述第一上模具接收玻璃片材,并且然后所述模具支撑件能够横向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和所述玻璃片材移动到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能够被操作以将所述第二上模具朝向所述下模具移动,从而当所述下模具在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中时在所述第二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使玻璃片材挤压成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致动器。
18.一种玻璃处理系统,包括:
加热站,所述加热站加热玻璃片材;
弯曲站,所述弯曲站设置在所述加热站的下游,以弯曲加热的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移动第三模具;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装置,以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移动所述第三模具;以及
淬火站,所述淬火站定位在弯曲站附近用于冷却玻璃片材,
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传送器装置、开口和门,所述传送器装置用于沿着传送的水平平面传送所述玻璃片材,所述开口用于允许每个玻璃片材从所述弯曲站传递到所述淬火站,所述门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便覆盖所述开口,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传送器装置可操作为传送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当所述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任何玻璃片材仅被定位在所述传送器装置上与所述开口横向对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独立的第一提升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分别独立地提升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彼此协作以提升所述第三模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站具有加热站壳体,并且所述弯曲站具有弯曲站壳体,所述弯曲站壳体比所述加热站壳体更宽,以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容纳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别包括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弯曲站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安装在可移动的压环支撑件上并且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所述第一上模具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使得所述第一上模具横向固定,并且所述第二上模具安装在第二支撑件上,使得所述第二上模具能够横向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压环能够相对于所述压环支撑件移动,以当所述压环定位在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时允许所述压环与所述第一上模具对准,并且所述压环被配置为当所述压环定位在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压环支撑件,并且所述第二上模具能够横向移动以与所述压环对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被配置为摇摆以允许所述第二上模具的横向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别包括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并且所述弯曲站还包括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与第一上模具流体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拉靠在所述第一上模具上,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真空系统,以当所述第一上模具处于所述开口上方的升高位置时,将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第一玻璃片材保持抵靠第一上模具至少5秒,包括当所述门处于打开位置时至少3秒。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在所述传送器装置下方延伸的下腔室,所述下腔室包括由分隔壁分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分隔壁被配置为阻止空气从所述第二部分传递到所述第一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加热站包括用于沿着传送平面纵向传送所述玻璃片材的传送器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加热站的所述传送器系统可操作为传送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纵向中心线的第一侧上,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加热站的所述传送器系统可操作为传送第二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二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相对的第二侧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加热站的所述传送器系统可操作为传送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第一侧上远离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至少2英寸,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加热站的所述传送器系统可操作为传送第二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二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第二侧上远离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至少2英寸。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分别包括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第二上模具各自连接至所述移动装置,使得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第二上模具能够独立地移动,并且所述弯曲站还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上,所述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能够横向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从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
28.一种使用玻璃处理系统处理玻璃片材的方法,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具有弯曲站,所述弯曲站具有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以第一模式操作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包括独立地操作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以独立地移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以及
以第二模式操作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弯曲站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第三模具,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包括同时操作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以移动所述第三模具,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别包括第一上模具和第二上模具,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弯曲站还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上,所述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能够横向移动以将所述下模具从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使得所述下模具在横向上与所述第一上模具间隔开。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模具包括第三上模具,并且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弯曲站还包括额外的下模具,所述额外的下模具安装在所述可移动的模具支撑件上并且能够定位在所述第三上模具下方。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所述玻璃处理系统包括:使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将所述第一上模具定位成接近传送器系统上的玻璃片材,使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提升所述第一上模具与所述玻璃片材,将所述下模具移动至所述第一上模具下方的位置,将所述玻璃片材从所述第一上模具转移至所述下模具,然后将所述下模具横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上模具下方的位置,并且使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在所述第二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之间使玻璃片材挤压成形。
31.一种玻璃处理系统,包括:
加热站,所述加热站用于加热玻璃片材;
弯曲站,所述弯曲站设置在所述加热站的下游,以弯曲加热的玻璃片材,所述弯曲站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移动第三模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移动装置,以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独立地移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移动所述第三模具,
其中所述加热站包括用于沿着传送平面纵向传送所述玻璃片材的传送器系统,其中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操作时,所述传送器系统可操作为传送第一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一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纵向中心线的第一侧上,并且当所述玻璃处理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操作时,所述传送器系统可操作为传送第二组玻璃片材,使得所述第二组玻璃片材中的每个玻璃片材的中心定位在所述加热站的所述纵向中心线的相对的第二侧上。
CN202080023312.8A 2019-03-22 2020-03-19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Active CN113614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361,361 US11230487B2 (en) 2019-03-22 2019-03-22 Glass processing system with variable bending station
US16/361,361 2019-03-22
PCT/US2020/023497 WO2020197911A1 (en) 2019-03-22 2020-03-19 Glass processing system with variable bending st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4040A CN113614040A (zh) 2021-11-05
CN113614040B true CN113614040B (zh) 2023-09-15

Family

ID=7251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312.8A Active CN113614040B (zh) 2019-03-22 2020-03-19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0487B2 (zh)
EP (1) EP3941882A4 (zh)
JP (1) JP7488278B2 (zh)
KR (1) KR20210138741A (zh)
CN (1) CN113614040B (zh)
MX (1) MX2021011485A (zh)
TW (1) TW202039381A (zh)
WO (1) WO2020197911A1 (zh)
ZA (1) ZA202108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185664A1 (fi) * 2018-07-31 2020-02-01 Taifin Glass Machinery Oy Menetelmä laitteessa lasilevyjen taivuttamiseksi ja laite lasilevyjen taivuttamiseksi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2177A (en) * 1990-01-11 1992-06-1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essing sheet glass
CN106170461A (zh) * 2014-02-06 2016-11-30 玻璃技术公司 具有横向曲率的玻璃板的三阶段成形
CN108349771A (zh) * 2015-11-02 2018-07-31 玻璃技术公司 用于玻璃加工系统的抬升装置
WO2018220394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Pilkington Group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ping a glass she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6312A (en) 1972-04-17 1974-04-23 Larimer F Roller hearth furnace
US3947242A (en) 1975-02-19 1976-03-30 Mcmaster Harold Roller hearth furnace for glass sheets
US3934970A (en) 1975-02-19 1976-01-27 Mcmaster Harold Glass tempering system
US3994711A (en) 1975-09-15 1976-11-30 Mcmaster Harold Glass tempering system including oscillating roller furnace
US4518411A (en) 1983-09-30 1985-05-21 Ppg Industries, Inc. Shaping glass sheets to complicated shapes using special lift mold
FR2606383B1 (fr) 1986-11-06 1989-01-13 Saint Gobain Vitrage Positionnement de plaques de verre en vue notamment de leur bombage
DE3715151A1 (de) 1987-05-07 1988-11-17 Ver Glaswerk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biegen von glasscheiben
US5900034A (en) 1997-11-20 1999-05-04 Glasstech, Inc. Support and actuating mechanism for mold support assembly used for heated glass sheet forming
US6425269B1 (en) * 2000-06-15 2002-07-30 Glasstech, Inc. Method for glass sheet forming
US7958750B2 (en) 2005-10-21 2011-06-14 Glasstech, Inc. Glass sheet form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2177A (en) * 1990-01-11 1992-06-1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pressing sheet glass
CN106170461A (zh) * 2014-02-06 2016-11-30 玻璃技术公司 具有横向曲率的玻璃板的三阶段成形
CN108349771A (zh) * 2015-11-02 2018-07-31 玻璃技术公司 用于玻璃加工系统的抬升装置
WO2018220394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Pilkington Group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ping a glass she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38741A (ko) 2021-11-19
ZA202108054B (en) 2023-05-31
MX2021011485A (es) 2022-01-18
JP2022524381A (ja) 2022-05-02
EP3941882A1 (en) 2022-01-26
EP3941882A4 (en) 2022-12-21
WO2020197911A1 (en) 2020-10-01
US20200299176A1 (en) 2020-09-24
US11230487B2 (en) 2022-01-25
CN113614040A (zh) 2021-11-05
TW202039381A (zh) 2020-11-01
JP7488278B2 (ja) 202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01665B2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焼もどし方法及び装置
EP0121258B1 (en) Shaping glass sheets to complicated shapes
US1059002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ping or forming heated glass sheets
JPS583978B2 (ja) ガラスイタノマゲ オヨビ ヤキイレホウホウ オヨビ ソウチ
JPS6132264B2 (zh)
KR20150135344A (ko) 유리 시트 지지 구조체
EP3371118B1 (en) Mold shuttle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 glass sheet forming system
CN108349771B (zh) 用于玻璃加工系统的抬升装置
CN113614040B (zh) 具有可变弯曲站的玻璃处理系统
CN108348974B (zh) 用于玻璃片成形系统的真空模具往复系统
RU276081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ибания пластин
CA3071357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nding panes
RU2811817C2 (ru)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стекла со станцией изменяемого гнутья
CN113272257B (zh) 玻璃板淬火设备
JPS615473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