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3972B - 空气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3972B
CN113613972B CN201980092997.9A CN201980092997A CN113613972B CN 113613972 B CN113613972 B CN 113613972B CN 201980092997 A CN201980092997 A CN 201980092997A CN 113613972 B CN113613972 B CN 113613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y
air
regeneration
ecu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29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3972A (zh
Inventor
杉尾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Automotiv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13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3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02Air treatment devices
    • B60T17/004Draining and dry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6Pollut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66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1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dsor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压缩机的驱动所涉及的燃烧消耗率的提高的空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进行使从压缩机(4)供给的压缩空气经由具有过滤器(17)和单向阀(19)的空气干燥器(11)从上流流向下游的供给动作。空气供给系统具备ECU(80),ECU(80)对在供给开始值以下时进行的供给动作以及在供给停止值以上时进行的不向单向阀(19)的下游供给压缩空气的非供给动作进行切换,在非供给动作中进行使过滤器(17)再生的再生动作。在包括未处于再生动作中、检测空气压力比供给开始值高且比供给停止值低、以及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ECU(80)执行回生供给。

Description

空气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设备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卡车、公共汽车、工程机械等车辆中,利用从压缩机输送的压缩空气来控制包括制动器和悬架等的空气压力系统。在该压缩空气中含有大气中所含的水分以及用于润滑压缩机内的油分等液状的杂质。如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油分的压缩空气进入到空气压力系统内,则会导致生锈以及橡胶构件溶胀等,成为工作不良的原因。因此,在压缩机的下游设置有用于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油分等杂质的空气干燥器。
空气干燥器进行从压缩空气去除油分和水分的除湿动作、以及从干燥剂去掉吸附于干燥剂的油分和水分并将该油分和水分作为排液进行排出的再生动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用于空气干燥器进行再生动作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气供给系统将由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贮存在气罐中。在气罐内的空气压力为第一压力以下时,空气供给系统驱动空气压缩机来向气罐供给压缩空气,直到空气压力上升而达到第二压力为止。当空气压力达到第二压力时,空气供给系统停止由空气压缩机向气罐供给压缩空气,并且使排出阀(吹扫阀)开阀。之后,空气供给系统进行以下的再生动作直到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三压力为止:通过维持该开阀状态来使气罐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干燥器后排出到大气中。在气罐内的空气压力达到第三压力时,空气供给系统使排出阀闭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91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气供给系统中,利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来进行空气干燥器的再生动作。
近年来,已知以下的回生供给的技术:为了降低压缩机的驱动所涉及的发动机负荷,在作为发动机的旋转不被使用于行驶的定时的发动机的无燃料喷射时等无负荷运转时,利用该发动机的旋转来驱动压缩机。但是,回生供给的开始条件与车辆状态相关,另一方面,上述的再生动作的开始条件与空气压力相关。因此,有时这两者的开始条件都成立。当这两者的开始条件都成立时,再生动作与回生供给被同时进行。在该情况下,存在回生供给的压缩空气被排出而失去了使发动机负荷降低的效果的风险,或者存在因空气干燥器的再生时间达不到规定值而不能进行充分的再生从而发生空气干燥器的再生不良的风险。即,再生动作和回生供给的执行定时的调整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压缩机的驱动所涉及的燃烧消耗率的提高的空气供给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达成上述目的的空气供给系统进行使从压缩机供给的压缩空气经由具有过滤器和止回阀的空气干燥器从上游流向下游的供给动作,所述空气供给系统具备: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止回阀的下游的空气压力;以及控制装置,其在所述供给动作与非供给动作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非供给动作中进行使所述过滤器再生的再生动作,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具备供给开始值和供给停止值,所述供给开始值用于基于所述供给开始值与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空气压力的比较来使所述供给动作开始,所述供给停止值比所述供给开始值高,所述供给停止值用于基于所述供给停止值与所述检测空气压力的比较来使所述非供给动作开始,所述控制装置还在包括以下情形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通过回生供给来执行所述供给动作,所述情形是:未进行所述再生动作;所述检测空气压力比所述供给开始值高且比所述供给停止值低;以及驱动所述压缩机的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
在该情况下,当在车辆处于减速中等发动机从动于车轮的旋转那样的无负荷运转中时,执行通过利用该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压缩机来供给压缩空气的回生供给。回生供给在通过通常的供给动作进行的压缩空气的供给之前进行,来对通过通常的供给动作进行的压缩空气的供给进行补充。另外,在该回生供给中,在发动机中不产生用于驱动压缩机的燃料消耗,因此能够实现发动机的燃烧消耗率的提高。因此,能够实现压缩机的驱动所涉及的燃烧消耗率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的无负荷运转可以包括所述发动机的无燃料喷射时。
在该情况下,当发动机处于无燃料喷射时的时候,发动机的旋转被有效利用于空气供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使所述回生供给持续10秒以上。
在该情况下,当压缩机从无负荷运转切换为负荷运转时,能够避免因压缩空气的供给延迟而未供给压缩空气的定时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还可以包括所述检测空气压力为规定的空气压力以下。
在该情况下,在压缩机从无负荷运转切换为负荷运转时,能够抑制因压缩空气的供给延迟而未供给压缩空气的定时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当所述再生动作正被进行时,所述控制装置不开始所述回生供给。
在该情况下,再生动作不会因为回生供给而变得徒劳。另外,也不会由于因回生供给而再生动作中断导致再生性能降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从车辆的控制装置获取所述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能够从车辆的控制装置获取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空气制动系统中使用的空气供给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空气供给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空气干燥器的动作模式的图,(a)是示出供给动作的图,(b)是示出吹扫动作的图,(c)是示出再生动作的图。
图4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等的定时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进行该实施方式的回生动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来说明空气压力系统中包括的空气供给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空气供给系统被搭载于卡车、公共汽车、工程机械等汽车。
参照图1来说明空气压力系统的概要。
在空气压力系统中,压缩机4、空气干燥器11、保护阀12、气罐13、制动阀14以及制动室15依次经由空气供给路径4E、11E、12E、13E、14E连接。其中,压缩机4、空气干燥器11以及保护阀12构成空气供给系统10。
压缩机4被汽车的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驱动,对空气进行压缩来向空气供给系统10供给压缩空气。压缩机4经由空气供给路径4E与空气干燥器11连接。
在空气干燥器11中,使从压缩机4输送来的空气通过过滤器17(参照图2),由此捕捉空气中的杂质,净化空气。像这样净化后的空气从空气干燥器11经由空气供给路径11E、保护阀12以及空气供给路径12E被供给到气罐13。
气罐13经由空气供给路径13E与由驾驶员操作的制动阀14连接。制动阀14经由空气供给路径14E与制动室15连接。因此,响应于制动阀14的操作,空气被供给到制动室15,由此行车制动器进行工作。
另外,空气供给系统10具备作为控制装置的ECU 80。ECU 80经由布线E62、E63与空气干燥器11电连接。另外,ECU 80经由布线E65与压力传感器65电连接。ECU 80通过压力传感器65来检测保护阀12的空气压力。根据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信号,来得到与气罐13的空气压力相当的检测空气压力。另外,ECU 80经由布线E66与温湿度传感器66连接。ECU 80通过温湿度传感器66来检测气罐13的压缩空气的湿度。并且,ECU 80与车辆ECU 100电连接,使得能够获取搭载空气供给系统10的车辆的各种信号。
ECU 80具备未图示的运算部、易失性存储部、非易失性存储部,按照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部中的程序来向空气干燥器11提供用于指定各种动作的信号等。另外,ECU 80具有用于测量再生动作所涉及的期间的计时器。
参照图2来说明空气供给系统10。
空气干燥器11具有维护用端口P12。维护用端口P12是用于在维护时向空气干燥器11的过滤器17的上游供给空气的端口。
ECU 80经由布线E63与空气干燥器11的再生控制阀21电连接,经由布线E62与空气干燥器11的调节器26电连接。
当参照图3时,空气干燥器11的内部空间11A具备过滤器17。过滤器17设置在空气供给通路18的中途,空气供给通路18将从位于上游的压缩机4起的空气供给路径4E与同位于下游的保护阀12相连的空气供给路径11E连接。
过滤器17容纳有干燥剂并且具备过滤部。过滤器17使空气通过干燥剂,由此从空气中去除空气所含的水分从而使空气干燥,并且还通过过滤部从空气中去除空气所含的油分来净化空气。通过了过滤器17的空气经由仅容许空气流向过滤器17的下游的作为止回阀的单向阀19被供给到保护阀12。也就是说,在将过滤器17设为上游且将保护阀12设为下游时,单向阀19仅容许空气从上游流向下游。
当返回而参照图2时,绕过(旁通)单向阀19的旁通流路20以与单向阀19并联的方式设置于单向阀19。再生控制阀21与旁通流路20连接。
再生控制阀21是由ECU 80控制的电磁阀。ECU 80经由布线E63控制再生控制阀21的电源的接通/切断(驱动/非驱动),由此切换再生控制阀21的动作。再生控制阀21在电源被切断的状态下闭阀而将旁通流路20封闭,在电源被接通的状态下开阀而使旁通流路20连通。例如,再生控制阀21在检测空气压力的值超过供给停止值时被驱动。
在旁通流路20中的再生控制阀21与过滤器17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节流孔22。当再生控制阀21被通电时,气罐13的压缩空气通过保护阀12后经由旁通流路20以被节流孔22限制了流量的状态被输送到过滤器17。被输送到过滤器17的压缩空气从下游朝向上游在过滤器17中进行逆流。这样的处理是使过滤器17再生的处理,称为空气干燥器的再生处理。此时,气罐13内的被干燥和净化后的压缩空气逆流过过滤器17,由此从过滤器17中去除被过滤器17捕捉到的水分和油分。例如,再生控制阀21被控制为开阀规定期间。该规定期间是能够使过滤器17再生的期间,理论性地、实验性地或经验性地被设定。
从压缩机4与过滤器17之间的部分分支出分支通路16。在分支通路16设置有排液排出阀25,排液排出口27与分支通路16的末端连接。
含有从过滤器17去除的水分和油分的排液与压缩空气一起被输送到排液排出阀25。排液排出阀25是被空气压力驱动的空气压力驱动式的阀,设置在分支通路16中的过滤器17与排液排出口27之间的部分。排液排出阀25是使位置在闭阀位置与开阀位置之间变更的二位二通阀。在排液排出阀25处于开阀位置时,排液被输送到排液排出口27。从排液排出口27排出的排液也可以被未图示的油分离器回收。
通过调节器26来控制排液排出阀25。调节器26是由ECU 80控制的电磁阀。ECU 80经由布线E62控制调节器26的电源的接通/切断(驱动/非驱动),由此切换调节器26的动作。当电源被接通时,调节器26向排液排出阀25输入规定的空气压力的卸载信号,由此使排液排出阀25开阀。另外,当电源被切断时,调节器26不向排液排出阀25输入卸载信号,使排液排出阀25的端口向大气压开放,由此使排液排出阀25闭阀。
排液排出阀25在没有从调节器26输入卸载信号的状态下维持在闭阀位置,当从调节器26输入卸载信号时切换到开阀位置。另外,在排液排出阀25的与压缩机4连接的输入端口超过上限值而成为高压的情况下,排液排出阀25被强制地切换到开阀位置。
压缩机4进行供给压缩空气的负荷运转以及不供给压缩空气的无负荷运转。调节器26对压缩机4的负荷运转与无负荷运转之间的切换进行控制。当电源被接通时,调节器26向压缩机4输送卸载信号,由此使压缩机4进行无负荷运转。另外,当电源被切断时,调节器26不向压缩机4输入卸载信号,使压缩机4的端口向大气开放,由此使压缩机4进行负荷运转。
ECU 80基于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空气压力来接通(驱动)调节器26的电源,由此将调节器26切换到输出卸载信号的供给位置。另外,ECU 80基于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空气压力来切断(不驱动)调节器26的电源,由此将调节器26切换到不输出卸载信号的非供给位置。
再次参照图3来说明空气干燥器11的供给动作、吹扫动作以及再生动作。供给动作是向气罐13供给压缩空气的动作。吹扫动作是使压缩机停止以进行吹扫处理等的动作。再生动作是使过滤器17进行再生处理的动作。再生动作和吹扫动作构成非供给动作。
参照图3的(a),在供给动作中,ECU 80分别使再生控制阀21和调节器26闭阀(图中记载为“CLOSE”)。此时,不向再生控制阀21和调节器26分别供给来自ECU 80的驱动信号(电源)。因此,调节器26使与下游连接的压缩机4的端口以及排液排出阀25的端口分别向大气开放。在供给动作中,压缩机4供给压缩空气(图中记载为“ON”)。向空气干燥器11供给的压缩空气(图中记载为“IN”)在水分和油分被过滤器17去除后,经由保护阀12被供给到气罐13(图中记载为“OUT”)。
参照图3的(b),在吹扫动作中,ECU 80将再生控制阀21闭阀,将调节器26开阀(图中记载为“OPEN”)。此时,调节器26由于被供给来自ECU 80的驱动信号(电源)而开阀,使与下游连接的压缩机4的端口以及排液排出阀25的端口分别与上游(保护阀12)连接。在吹扫动作中,由于来自调节器26的卸载信号(图中记载为“CONT”)而压缩机4为无负荷运转状态(图中记载为“OFF”),并且处于过滤器17和空气供给通路18中的压缩空气与水分及油分等一起从排液排出口27被排出。
参照图3的(c),在再生动作中,ECU 80将再生控制阀21和调节器26分别开阀。此时,向再生控制阀21和调节器26供给来自ECU 80的驱动信号(电源)。在再生动作中,由于来自调节器26的卸载信号而压缩机4为无负荷运转状态。另外,在再生动作中,再生控制阀21和排液排出阀25开阀,由此相对于过滤器17而言位于保护阀12侧的压缩空气从下游朝向上游逆流过过滤器17(容纳着的干燥剂)来进行过滤器17的再生处理。
参照图4来说明空气供给系统10的动作。
在ECU 80中设置供给开始值CI和供给停止值CO,供给开始值CI1是与使由压缩机4进行的空气供给开始的空气压力对应的值,供给停止值CO是与使由压缩机4进行的空气供给停止的空气压力对应的值。另外,在ECU 80中设置回生阈值Cth,回生阈值Cth为小于供给停止值CO且比供给开始值CI高的值。例如,供给停止值CO、供给开始值CI以及回生阈值Cth可以存储在ECU 80的非易失性存储部等中。另外,ECU 80能够使用计时器来测量回生动作的期间。
在图4中,在车速正在下降的定时,有可能判定为发动机处于无燃料喷射时等无负荷运转中。另外,在制动器开度大的定时,也有可能判定为发动机处于无燃料喷射时等无负荷运转中。压缩机4的状态还与空气干燥器11的动作关联。在压缩机4的状态为“停止”时,空气干燥器11进行吹扫动作,在压缩机4的状态为“再生”时,空气干燥器11进行再生动作,在压缩机4的状态为“通常”时,空气干燥器11进行供给动作,在压缩机4的状态为“回生”时,空气干燥器11也进行供给动作。此外,通常,以空气压力在供给开始值CI以下为条件来开始供给动作。特别将在空气压力比供给开始值CI高时以规定的条件成立为条件而开始的动作设为回生动作。在此,规定的条件如下:空气干燥器11未进行再生动作,并且检测空气压力为高于供给开始值CI且低于供给停止值CO的回生阈值Cth以下,并且驱动压缩机4的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其中,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包括发动机的无燃料喷射时。
ECU 80将压力传感器65检测出的空气压力、即检测空气压力与供给开始值CI进行比较。ECU 80当检测空气压力变为供给开始值CI以下(时间t0)时,将空气干燥器11切换为供给动作以向气罐13供给压缩空气。由此,空气干燥器11的调节器26闭阀而停止卸载信号的输出。压缩机4根据卸载信号的停止而进行负荷运转。由于持续空气干燥器11的供给动作而针对气罐13的检测空气压力上升(时间t0至时间t1)。
当通过供给压缩空气而检测空气压力变为供给停止值CO以上(时间t1)时,ECU 80将空气干燥器11切换为再生动作。由此,在空气干燥器11中调节器26开阀而输出卸载信号。压缩机4根据卸载信号的输入而进行无负荷运转。另外,在空气干燥器11中调节器26向排液排出阀25输出卸载信号。排液排出阀25根据卸载信号的输入而开阀,空气干燥器11的过滤器17内的空气沿再生方向流动。再生方向是从下游到上游的方向,是与作为净化空气时的空气的流动的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其结果,在规定的期间,被过滤器17捕捉到的杂质与沿再生方向流动的空气一起作为排液从排液排出阀25被排出,从而过滤器17被再生(时间t1至时间t2)。
另外,在像这样过滤器17被再生时,压缩机4根据卸载信号的输入而进行无负荷运转,因此压缩后的空气不会被白白地消耗。
在再生动作中,与压缩空气被再生动作和制动室15消耗相应地,空气压力下降(时间t1至时间t2)。当结束再生动作时,ECU 80将空气干燥器11切换为吹扫动作。由此,与压缩空气不在过滤器17中流通而被制动室15消耗相应地,气罐13的空气压力下降(时间t2至时间t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非供给动作中,ECU 80基于回生动作开始条件成立来开始回生动作(时间t3)。回生动作开始条件包括:空气干燥器11未进行再生动作,并且检测空气压力为回生阈值Cth以下,并且检测到驱动压缩机4的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例如,在时间t3,车速正在下降,因此检测到发动机的无负荷运转。
ECU 80使回生动作持续规定的期间(时间t3至时间t4)。在持续回生动作的规定的期间,避免短时间内的负荷运转与无负荷运转之间的切换,由此能够避免向压缩机施加高负荷。规定的期间例如是10秒的期间。因此,在从开始回生动作起的规定的期间内,即使在该期间的中途发动机切换为负荷运转也继续回生动作。然后,在持续规定的期间后,ECU 80根据发动机处于负荷运转中等来停止回生运转(时间t4)。
当结束回生动作时,与结束再生动作时同样地,ECU 80将空气干燥器11切换为吹扫动作。由此,与压缩空气不在过滤器17中流通而被制动室15消耗相应地,气罐13的空气压力下降(时间t4至时间t5)。
当到达时间t5时,ECU 80检测出检测空气压力变为供给开始值CI以下,而进行供给动作(时间t5至时间t6)。另外,ECU 80根据检测空气压力成为供给停止值CO,来停止供给动作并且开始再生动作(时间t6)。在再生动作中,与压缩空气被再生动作和制动室15消耗相应地,空气压力下降(时间t6至时间t7)。在时间t6至时间t7的期间,车速处于下降中,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但是空气干燥器11处于再生动作中。因此,即使空气压力成为再生阈值Cth以下,也继续再生动作(直到时间t7为止)。
ECU 80在结束再生动作时(时间t7),基于回生动作开始条件成立来开始回生动作。此时,ECU 80基于在持续规定的期间后回生动作开始条件仍成立,来继续回生动作。ECU80根据发动机切换为负荷运转来停止回生运转(时间t8)。当结束回生运转时,ECU 80将空气干燥器11切换为吹扫动作。由此,与压缩空气被制动室15等消耗相应地,气罐13的空气压力下降(时间t8以后)。
参照图5~图11来详细说明为了进行回生动作而由ECU 80进行的各种判定处理。
如图5所示,ECU 80以规定的间隔反复进行回生动作的判定处理。在回生动作的判定处理中,依次进行动作判定处理(步骤S10)、适合判定处理(步骤S11)、信号判定处理(步骤S12)、请求判定处理(步骤S13)以及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14)。
如图6所示,ECU 80在动作判定处理(图5的步骤S10)中判定是否能够进行回生动作(即,是否能够开始回生动作)(图6的步骤S20)。例如,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为行驶中(车速大于“0”)、并且空气压力比供给开始值CI高、并且空气干燥器11不处于供给动作中这三种情形成立的情况下,ECU 80判定为能够进行回生动作。相反,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为停止(车速为“0”)、空气压力为再生阈值Cth以上、以及空气干燥器11处于供给动作这三种情形中的至少一个情形成立的情况下,ECU 80判定为无法进行回生动作。然后,ECU 80在判定为“能够进行回生动作”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20:“是”),将动作标志设定为“真”(图6的步骤S21),结束动作判定处理。另一方面,ECU 80在判定为“无法进行回生动作”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20:“否”),将动作标志设定为“假”(图6的步骤S22),结束动作判定处理。
如图7所示,ECU 80在适合判定处理(图5的步骤S11)中,判定针对回生动作的适合性。ECU 80判定发动机是否处于工作中(图7的步骤S30)。例如,ECU 80基于从车辆ECU 100获取到的信号来判定发动机是否处于工作中。具体地说,ECU 80基于表示车辆处于行驶中的信号、表示车辆处于停止中的信号等,来判定发动机处于工作中。相反,ECU 80基于表示车辆处于驻车中的信号,来判定发动机未处于工作中。
另外,ECU 80判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无燃料喷射中(步骤S31)。例如,ECU 80基于来自车辆ECU 100的信号来判定下面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是否成立,基于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方成立,来判定发动机处于无燃料喷射中。第一条件与燃料喷射量相关,包括换档动作状态为未换档动作、并且燃料喷射量为喷射量阈值以下、并且发动机转速为转速阈值以上。第二条件与燃料喷射量无关,包括换档动作状态为未换档动作、并且加速踏板开度为踏板开度阈值以下、并且发动机转矩输出为转矩输出阈值以下、并且发动机转速为转速阈值以上。在此,转速阈值是用于检测车辆行驶状态的阈值,例如为700rpm。踏板开度阈值是用于检测发动机的无负荷状态的阈值,例如为0%。转矩输出阈值是用于检测发动机的无负荷状态的阈值,例如为0Nm。
另外,ECU 80判定车辆(速度)是否处于减速中(车速下降中)(步骤S32)。例如,ECU80基于根据来自车辆ECU 100的信号判定排气制动器输出大于排气制动器输出阈值以及减速制动器(retarder brake)输出大于减速制动器输出阈值这两种情形中的至少一方成立,来判定车速处于减速中。在此,排气制动器输出阈值是用于检测制动器工作状态的阈值,是能够检测出有意义的制动器动作的值,例如为1%~2%。减速制动器输出阈值是用于检测制动器工作状态的阈值,是能够检测出有意义的制动器动作的值,例如为1%~2%。
另外,ECU 80判定车速是否为可回生速度阈值以上(步骤S33)。例如,ECU 80基于将与来自车辆ECU 100的信号对应的值同可回生速度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车速是否为可回生速度阈值以上。在此,可回生速度阈值是用于检测车辆行驶状态的阈值,例如为5km/h。
另外,ECU 80判定压缩空气的空气压力是否为回生适合压力阈值以上(步骤S34)。例如,ECU 80通过将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空气压力与回生适合压力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压缩空气的空气压力是否为回生适合压力阈值以上。在此,回生适合压力阈值是持续规定的最低限度的回生供给时间所需的压力的值,例如,高于供给开始值CI且低于回生阈值Cth。ECU 80在步骤S30~S34的全部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34:“是”),将适合标志设定为“真”(步骤S35),结束适合判定处理。另一方面,ECU 80在判定为五个步骤S30~S34中的某一个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30~S34中的某一个:“否”),将适合标志设定为“假”(步骤S36),结束适合判定处理。
此外,适合判定处理也可以是基于图7的步骤S31~步骤S34中的一个以上的判定的处理。
如图8所示,ECU 80在信号判定处理(图5的步骤S12)中,基于与回生动作关联的信号来进行设定。ECU 80判定是否处于回生动作中(图8的步骤S40)。ECU 80在判定为处于回生动作中的情况下(步骤S40:“是”),回生供给持续计时器进行计时(步骤S41)。ECU 80在判定为未处于回生动作中的情况下(步骤S40:“否”),对回生供给持续计时器进行复位(步骤S42)。
另外,ECU 80判定回生供给持续计时器是否为规定的持续时间以上(步骤S43)。规定的持续时间是回生供给动作的持续时间,例如设定为10秒。ECU 80在判定为回生供给持续计时器为规定的持续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43:“是”),将受理标志设为“真”(步骤S44),结束信号判定处理。另一方面,ECU 80在判定为回生供给持续计时器不为规定的持续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43:“否”),将受理标志设为“假”(步骤S45),结束信号判定处理。
如图9所示,ECU 80在请求判定处理(图5的步骤S13)中,设定与回生动作的开始请求判定有关的开始标志。ECU 80判定是否存在回生动作的开始请求(图9的步骤S50)。例如,当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空气压力小于供给停止值CO、并且受理标志为“真”、并且适合标志为“真”的条件成立时,判定为存在开始请求。在存在开始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50:“是”),ECU 80将开始标志设定为“真”(步骤S51)。在不存在开始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50:“否”),ECU 80将开始标志设定为“假”(步骤S52)。
另外,ECU 80判定是否存在停止请求(步骤S53)。例如,在开始标志为“假”并且动作标志为“假”的情况下,ECU 80判定为存在停止请求。ECU 80在判定为存在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53:“是”),将停止标志设为“真”(步骤S54),结束请求判定处理。另一方面,ECU80在判定为不存在停止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53:“否”),将停止标志设为“假”(步骤S55),结束请求判定处理。
如图10所示,ECU 80在未执行回生供给动作时,在执行判定处理(图5的步骤S14)中,判定是否执行回生供给动作(步骤S60)。ECU 80基于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空气压力为供给开始值CI以下以及开始标志为“真”这两种情形中的至少一方成立,判定为执行回生供给动作。ECU 80在判定为执行回生供给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60:“是”),执行回生供给动作(步骤S61),结束执行判定处理。另一方面,ECU 80在判定为不执行回生供给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60:“否”),不执行回生供给动作(步骤S62),结束执行判定处理。
如图11所示,ECU 80在正在执行回生供给动作时,进行停止判定处理。在停止判定处理中,判定是否停止回生供给(步骤S70)。ECU 80基于压力传感器65的检测空气压力比供给停止值CO低以及停止标志为“真”这两者成立,判定为停止回生供给。ECU 80在判定为停止回生供给的情况下(步骤S70:“是”),停止回生供给(步骤S71),结束停止判定处理。另一方面,ECU 80在判定为不停止回生供给的情况下(步骤S70:“否”),不停止回生供给(图11的步骤S72),结束停止判定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下面的效果。
(1)例如,当在车辆处于减速中等发动机从动于车轮的旋转那样的无负荷运转中时,执行通过利用该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压缩机4来供给压缩空气的回生供给。回生供给在通过通常的供给动作进行的压缩空气的供给之前进行,对通过通常的供给动作进行的压缩空气的供给进行补充。另外,在该回生供给中,在发动机中不产生用于驱动压缩机4的燃料消耗,因此能够实现发动机的燃烧消耗率的提高。
(2)当发动机处于无燃料喷射时的时候,发动机的旋转被有效利用于空气供给。
(3)在通过使回生供给持续10秒以上而压缩机4从无负荷运转切换为负荷运转时,能够避免因压缩空气的供给延迟而未供给压缩空气的定时的发生。
(4)以在回生阈值Cth以下为条件来执行回生供给,因此能够抑制在回生供给的过程中检测空气压力达到供给停止值CO。
(5)能够从车辆的控制装置获取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的情况。
此外,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并实施。本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并实施。
·气罐13也可以向制动阀14以外的消耗压缩空气的设备、例如驻车制动器等供给压缩空气。
·压力传感器65只要能够检测与气罐13的空气压力相当的空气压力,可以检测比单向阀19靠下游的任意位置处的空气压力。例如,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检测气罐内的空气压力。由此,也可以是,能够基于气罐内的检测空气压力来控制供给动作、非供给动作、再生动作、回生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滤器17具有干燥剂和过滤部这两者,但过滤器17也可以仅具有它们中的某一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有过滤器17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也可以在过滤器17的上游设置油雾分离器。
该油雾分离器具备通过与压缩空气碰撞来进行气液分离的过滤器,捕捉从压缩机4输送的压缩空气所含的油分。过滤器也可以是对金属材料进行压缩成形而得到的,还可以是海绵等多孔质材料。通过设置该油雾分离器,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空气的净化性能。
·也可以是,在正在进行再生动作时不开始回生供给。这样的话,再生动作不会因为回生供给而变得徒劳。另外,回生供给也不会因为再生动作而变得徒劳。
·也可以是,在正在进行回生供给时不开始再生动作。例如,也可以是,在回生供给正在持续规定期间时,即使空气压力达到供给停止值CO,也不开始再生动作,直到回生供给的规定期间结束为止。这样的话,回生供给不会因再生动作而变得徒劳。另外,也不会由于因回生供给而再生动作中断导致再生性能降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空气供给系统10被搭载于卡车、公共汽车、工程机械等汽车来进行了说明。作为除此以外的方式,空气供给系统也可以被搭载于轿车、铁道车辆等其它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4:压缩机;10:空气供给系统;11:空气干燥器;11A:内部空间;12:保护阀;13:气罐;14:制动阀;4E、11E、12E、13E、14E:空气供给路径;15:制动室;16:分支通路;17:过滤器;18:空气供给通路;19:单向阀;20:旁通流路;21:再生控制阀;22:节流孔;25:排液排出阀;26:调节器;27:排液排出口;65:压力传感器;66:温湿度传感器;80:ECU;100:车辆ECU;E62、E63、E65、E66:布线;P12:维护用端口。

Claims (6)

1.一种空气供给系统,进行使从压缩机供给的压缩空气经由具有过滤器和止回阀的空气干燥器从上游流向下游的供给动作,所述空气供给系统具备:
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止回阀的下游的空气压力;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供给动作与非供给动作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非供给动作中进行使所述过滤器再生的再生动作,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具备供给开始值和供给停止值,所述供给开始值用于基于所述供给开始值与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空气压力的比较来使所述供给动作开始,所述供给停止值比所述供给开始值高,所述供给停止值用于基于所述供给停止值与所述检测空气压力的比较来使所述非供给动作开始,
所述控制装置还在包括以下情形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通过回生供给来执行所述供给动作,所述情形是:未进行所述再生动作;所述检测空气压力比所述供给开始值高且比所述供给停止值低;以及驱动所述压缩机的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的无负荷运转包括所述发动机的无燃料喷射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回生供给持续10秒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还包括所述检测空气压力为规定的空气压力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再生动作正被进行时,所述控制装置不开始所述回生供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从车辆的控制装置获取所述发动机处于无负荷运转中的情况。
CN201980092997.9A 2018-12-28 2019-12-27 空气供给系统 Active CN1136139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6455 2018-12-28
JP2018246455 2018-12-28
PCT/JP2019/051357 WO2020138391A1 (ja) 2018-12-28 2019-12-27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972A CN113613972A (zh) 2021-11-05
CN113613972B true CN113613972B (zh) 2024-03-29

Family

ID=71129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2997.9A Active CN113613972B (zh) 2018-12-28 2019-12-27 空气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04169B1 (zh)
JP (2) JP7420740B2 (zh)
CN (1) CN113613972B (zh)
WO (1) WO202013839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6626A (ja) * 2005-05-10 2006-11-24 Tajima Seisakusho:Kk 自動車のエネルギー回生装置
CN101466582A (zh) * 2006-08-01 2009-06-24 威伯科有限公司 汽车的压缩空气供应装置
JP2009196457A (ja) * 2008-02-20 2009-09-03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車両の回生制御装置
CN106457129A (zh) * 2014-05-09 2017-02-22 纳薄特斯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JP2018100057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ナブテス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株式会社 トレーラ用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32156A1 (it) * 2003-11-10 2005-05-11 Iveco Spa Mertodo e dispositivo di controllo della regolazione, essiccazione e rigenerazione di un gruppo regolatore-essicatore di un sistema pneumatico o pneumoidraulico di frenatura di un veicolo.
DE102008056322A1 (de) * 2008-11-07 2010-05-12 Wabco Gmbh Steuereinrichtung für eine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eines Fahrzeuges, Druckluftaufbereitung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Steuerung
DE102012021597B4 (de) * 2012-11-02 2024-02-22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Verfahren zur Druckluftaufbereitung in Kraftfahrzeugen und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DE102013000275A1 (de) * 2013-01-09 2014-07-10 Wabco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Druckluft-Bremsanlage eines Fahrzeuggespanns
JP2015229127A (ja) 2014-06-03 2015-12-21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供給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6626A (ja) * 2005-05-10 2006-11-24 Tajima Seisakusho:Kk 自動車のエネルギー回生装置
CN101466582A (zh) * 2006-08-01 2009-06-24 威伯科有限公司 汽车的压缩空气供应装置
JP2009196457A (ja) * 2008-02-20 2009-09-03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車両の回生制御装置
CN106457129A (zh) * 2014-05-09 2017-02-22 纳薄特斯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JP2018100057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ナブテス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株式会社 トレーラ用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4169A1 (en) 2021-11-03
EP3904169B1 (en) 2023-09-20
JPWO2020138391A1 (ja) 2021-11-04
JP7420740B2 (ja) 2024-01-23
WO2020138391A1 (ja) 2020-07-02
CN113613972A (zh) 2021-11-05
JP2024026707A (ja) 2024-02-28
EP3904169A4 (en) 202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9004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JP7343673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JP2023059903A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CN113766965B (zh) 空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气供给系统的控制程序
CN113613757B (zh) 空气供给系统
CN113613972B (zh) 空气供给系统
EP3804837A1 (en) Air supply system
JP7263049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及び空気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7476110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CN113710349A (zh) 空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气供给系统的控制程序
JP7226992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JP7483672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空気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空気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36388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JP7148285B2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
WO2023085436A1 (ja) 空気供給システム、空気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空気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3710552A (zh) 空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气供给系统的控制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