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6468A -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6468A
CN113586468A CN202110846274.2A CN202110846274A CN113586468A CN 113586468 A CN113586468 A CN 113586468A CN 202110846274 A CN202110846274 A CN 202110846274A CN 113586468 A CN113586468 A CN 113586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mode
current mode
height difference
swi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62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6468B (zh
Inventor
王祺
何振斌
张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China Carbon Integra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China Carbon Integra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China Carbon Integra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China Carbon Integrated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62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6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6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6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6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6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5/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ling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系统实时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然后调取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并根据冷却塔高度差、工作参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运行功率。控制系统控制水泵按照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本申请中,系统基于当前模式下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模式后的水泵流量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相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功率,实现对开式冷却水系统的管路流量的精准控制。

Description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泵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及工业领域,而由于水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少对管路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因此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模式运行,无法实现对管路流量的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水泵在应用时无法精准控制管路流量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调取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计算模块,用于调取所述水泵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系统实时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然后调取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并根据冷却塔高度差、工作参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运行功率。控制系统控制水泵按照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本申请中,系统基于当前模式下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模式后的水泵流量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相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功率,实现对开式冷却水系统的管路流量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S2: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S3:调取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S4: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开式冷却水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实时监听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模式切换指令。当系统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自动获取当前模式下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其中,该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以及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的具体值由用户即时输入,或者由用户指定的切换后的工作模式对应得到;本实施例中,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工作参数可以由用户预先定义,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即时输入的水泵流量计算相应的水泵运行功率,并根据即时输入的水泵流量和水泵运行功率生成新的工作模式(即假设系统当前为工作模式A,对应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当前模式水泵流量a以及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a;在根据即时输入的水泵流量b调整水泵为运行功率b,则水泵流量b和水泵运行功率b以及水泵扬程b对应为系统的工作模式B)。系统调取预先录入的冷却塔高度差(冷却塔高度差表征冷却塔布水器及塔液位的高度差),将冷却塔高度差和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统,该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接着,系统将比例系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进行计算,得到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功率。系统控制水泵按照计算所得的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完成对系统的管路流量(即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的精准控制。
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当前模式下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模式后的水泵流量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相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功率,实现对开式冷却水系统的管路流量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包括:
S301:将所述冷却塔高度差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41
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所述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
S302:将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42
N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所述运行功率,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本实施例中,系统首先调取第一计算式,并将冷却塔高度差和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其中,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43
h为冷却塔高度差,P1为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比例系数。接着,系统调取第二计算式(第一计算式和第二计算式由设计人员预先录入系统内),并将比例系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以及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进行计算,得到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功率。其中,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51
N1为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切换模式后的水泵的运行功率,Q1为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本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式、第二计算式的计算逻辑结合了当前模式下系统的运行状态(即当前模式下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调整后期望的水泵流量,使得最终计算得到的水泵的运行功率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相对应,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S201:调取管路阻尼系数,并采集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
S202:将所述管路阻尼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三计算式,计算得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其中,所述第三计算式为:P1=h+SQ1 2,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S为所述管路阻尼系数;
S203:将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作为所述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中,系统调取预先录入的管路阻尼系数,并采集当前模式下水泵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系统调取预设的第三计算式,并将管路阻尼系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三计算式,从而计算得到下一步计算所得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其中,第三计算式为:P1=h+SQ1 2,P1为当前模式水泵扬程,h为冷却塔高度差,Q1为当前模式水泵流量,S为管路阻尼系数。系统综合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以及计算所得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作为与当前模式水泵对应的工作参数,方便做下一步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之后,包括:
S5:判断所述运行功率是否大于功率阈值;
S6: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则输出提醒信息。
本实施例中,系统内部预先录入有功率阈值,该功率阈值表征水泵的保护功率值;当水泵长时间以超过功率阈值的运行功率工作时,会对水泵造成损伤,甚至是损毁。在计算得到切换后的模式下的水泵运行功率后,系统调取功率阈值,并将该运行功率与功率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运行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则系统输出提醒信息,以提醒控制人员注意水泵的运行功率,及时对水泵的运行功率进行调整,避免对水泵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提醒信息的步骤,包括:
S601:调取预先关联的若干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
S602: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及时监控水泵的运行状态,系统预先关联有多个控制终端,各个控制终端均可以通过输入指令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整。系统在生成提醒信息后,调取预先关联的若干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并将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比如wifi信号、无线网络信号等)发送至各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使得各个控制终端的持用者及时了解水泵当前的运行功率超过功率阈值,及时对水泵的运行功率进行调整,避免水泵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S7:监测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
S8:若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则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中,系统监测在提醒信息发出后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任意一个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若接收到任意一个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则根据该控制指令对水泵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水泵的运行功率下降至功率阈值以下。优选的,该控制指令可以携带具体的运行功率值,系统接收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后,将当前模式下的水泵的运行功率调整至与控制指令中的运行功率值相同,实现对水泵的工作参数的调整。
参照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1,用于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获取模块2,用于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计算模块3,用于调取所述水泵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所述计算模块3,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冷却塔高度差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71
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所述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72
N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所述运行功率,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2,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调取管路阻尼系数,并采集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管路阻尼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三计算式,计算得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其中,所述第三计算式为:P1=h+SQ1 2,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S为所述管路阻尼系数;
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作为所述工作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所述运行功率是否大于功率阈值;
输出模块6,用于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则输出提醒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模块6,包括:
调取单元,用于调取预先关联的若干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监测模块7,用于监测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
调整模块8,用于若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则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用于对应执行与上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其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做详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系统实时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然后调取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并根据冷却塔高度差、工作参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切换后的模式下水泵的运行功率。控制系统控制水泵按照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本申请中,系统基于当前模式下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模式后的水泵流量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到与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相对应的水泵的运行功率,实现对开式冷却水系统的管路流量的精准控制。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冷却塔高度差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S1: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S2: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S3:调取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S4: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包括:
S301:将所述冷却塔高度差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91
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所述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
S302:将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092
N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所述运行功率,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S201:调取管路阻尼系数,并采集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
S202:将所述管路阻尼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三计算式,计算得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其中,所述第三计算式为:P1=h+SQ1 2,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S为所述管路阻尼系数;
S203:将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作为所述工作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之后,包括:
S5:判断所述运行功率是否大于功率阈值;
S6: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则输出提醒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提醒信息的步骤,包括:
S601:调取预先关联的若干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
S602: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S7:监测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
S8:若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则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为:
S1: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S2: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S3:调取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S4: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包括:
S301:将所述冷却塔高度差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111
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所述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
S302:将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BDA0003180867650000112
N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所述运行功率,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S201:调取管路阻尼系数,并采集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
S202:将所述管路阻尼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三计算式,计算得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其中,所述第三计算式为:P1=h+SQ1 2,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S为所述管路阻尼系数;
S203:将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作为所述工作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之后,包括:
S5:判断所述运行功率是否大于功率阈值;
S6: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则输出提醒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提醒信息的步骤,包括:
S601:调取预先关联的若干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
S602: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S7:监测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
S8:若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则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第一物体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第一物体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第一物体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调取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冷却塔高度差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3180867640000011
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所述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
将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3180867640000012
N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所述运行功率,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调取管路阻尼系数,并采集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当前模式水泵流量;
将所述管路阻尼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三计算式,计算得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其中,所述第三计算式为:P1=h+SQ1 2,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S为所述管路阻尼系数;
将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作为所述工作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运行功率是否大于功率阈值;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则输出提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提醒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取预先关联的若干个控制终端联系方式;
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提醒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与各所述控制终端联系方式分别对应的控制终端的步骤之后,包括:
监测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任意一个所述控制终端反馈的控制指令,则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
7.一种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是否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后,获取当前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工作参数,以及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计算模块,用于调取所述水泵的冷却塔高度差,根据所述冷却塔高度差、所述工作参数、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切换后的模式下所述水泵的运行功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水泵按照所述运行功率进行工作,实现与所述切换后的模式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当前模式水泵扬程、当前模式水泵流量和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冷却塔高度差和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代入第一计算式,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其中,所述第一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3180867640000031
h为所述冷却塔高度差,P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扬程,a为所述比例系数,所述比例系数表征当前模式下冷却塔高度差占水泵压差的比例系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比例系数、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代入第二计算式,计算得到所述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式为:
Figure FDA0003180867640000032
N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运行功率,N2为所述运行功率,Q1为所述当前模式水泵流量,Q2为所述切换后模式水泵流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46274.2A 2021-07-26 2021-07-26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3586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274.2A CN113586468B (zh) 2021-07-26 2021-07-26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274.2A CN113586468B (zh) 2021-07-26 2021-07-26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6468A true CN113586468A (zh) 2021-11-02
CN113586468B CN113586468B (zh) 2023-06-06

Family

ID=78250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6274.2A Active CN113586468B (zh) 2021-07-26 2021-07-26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646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428A (zh) * 2004-09-09 2005-03-23 贵州汇诚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92564A (zh) * 2011-05-11 2011-09-21 杭州福鼎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输送冷却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法
CN104633857A (zh) * 2014-10-16 2015-05-20 联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9210820A (ja) * 2018-05-31 2019-12-1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給水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制御ユニット、及び給水装置
CN112902293A (zh) * 2021-02-03 2021-06-04 威瑞(天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泵站以及循环泵站控制系统、热循环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8428A (zh) * 2004-09-09 2005-03-23 贵州汇诚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92564A (zh) * 2011-05-11 2011-09-21 杭州福鼎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输送冷却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法
CN104633857A (zh) * 2014-10-16 2015-05-20 联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9210820A (ja) * 2018-05-31 2019-12-1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給水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制御ユニット、及び給水装置
CN112902293A (zh) * 2021-02-03 2021-06-04 威瑞(天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泵站以及循环泵站控制系统、热循环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6468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5310B (zh) 汽车远程诊断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684247A (zh) 用户窃电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6552A (zh) 燃料电池发动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541276B (zh) 充电自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861533A (zh) 多功能阀门压力控制系统
CN115036978B (zh) 分布式光伏集群的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586468A (zh) 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301840B (zh) 无功补偿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7334969B (zh)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4336969A (zh) 基于虚拟电厂的储能电站集中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3375302B (zh) 空调电压波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CN115841173A (zh) 用电量预测与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9962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81141A (zh) 海上风电机组阴极保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18239B (zh)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633617A (zh) 维保策略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68216A (zh) 基于物联网的空调ba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8493982B (zh)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63945A (zh) 一种叶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49634B (zh) 换流站协同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10360B (zh) 电机驱动器载波频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7703728A (zh) 一种供水变频器休眠状态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EP4008976A1 (en) Output inductance value control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of multi-tap reactor
CN116720789B (zh) 一种制氢电解槽容量配置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43549B (zh) 电机扭矩的预测方法、装置、电机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