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4969B -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4969B
CN117334969B CN202311352486.0A CN202311352486A CN117334969B CN 117334969 B CN117334969 B CN 117334969B CN 202311352486 A CN202311352486 A CN 202311352486A CN 117334969 B CN117334969 B CN 117334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value
cooling liquid
characteristic curve
temperature
ac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24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34969A (zh
Inventor
麦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 Ris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 Ris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 Ris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 Ris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24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4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4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4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34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4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992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al or computational algorithms, e.g. feedback control loops, fuzzy logic, neural networks 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01M8/04358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417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858Electric variables
    • H01M8/04865Voltage
    • H01M8/04873Voltage of the individual fuel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858Electric variables
    • H01M8/04895Current
    • H01M8/04902Current of the individual fuel ce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根据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该方法相对于目前的特性曲线控制策略,由于目标特性曲线是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所确定出的,使得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时,通过对燃料电池生成水量的合理调整,使燃料电池保持在最佳的含水量状态,因此在电堆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可实现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特性曲线控制策略中,通常设定一条固定的特性曲线,然后将膜电极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控制至趋近于该特性曲线。然而,燃料电池的排气含水量通常会受到电堆温度的影响,目前这种通过一条固定的特性曲线对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的方式,难以直接控制生成水与排出水,在电堆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存在运行不稳定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
优选的,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与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优选的,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
利用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对基准特性曲线进行修正,以生成所述目标特性曲线。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具体包括冷却液实际温度和冷却液实际流量;以及,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流量计算出流量修正值;
根据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计算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
优选的,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与基准冷却液温度之间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属于预设范围;
在所述差值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温度修正值确定为0;
在所述差值不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
优选的,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具体包括: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至如下所示的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
ΔU1=m1tan/h(n1(T-T0))+l1tanh(p1(T-T0))I
其中,ΔU1为所计算出的温度修正值;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函数符号;m1和l1均为修正系数;n1和p1均为预设常数;T-T0为所述差值,其中,T为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T0为基准冷却液温度;I为所述燃料电池所输出的实际电流。
优选的,根据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计算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和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应存储至特性曲线库。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中设置有膜电极燃料电池;以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对该膜电极燃料电池所输出工作参数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以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以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包括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然后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然后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该方法相对于目前的特性曲线控制策略,由于目标特性曲线是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所确定出的,使得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时,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更容易达到该目标特性曲线上的电流和电压,因此更加适用于电堆温度剧烈变化的场景,从而在电堆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燃料电池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先后顺序。
如前所述,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通常会受到电堆温度的影响,目前的特征曲线控制策略中,通过一条固定的特性曲线对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的方式,难以应用于电堆温度剧烈变化的场景。
比如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通过向电堆中输入冷却液的方式来控制电堆的温度,因此可以燃料电池中设置冷却管理系统,该冷却管理系统的作用在于根据燃料电池中电堆的温度,来管理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的工况参数,包括冷却液温度和冷却液流量。具体来说,该冷却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堆温度的变化趋势,来反向调控冷却液的工况参数,比如,当电堆温度升高时,冷却管理系统通常会控制增大冷却液流量和/或降低冷却液温度,从而部分平衡电堆温度的升高;反之,当电堆温度降低时,冷却管理系统通常会控制降低冷却液流量和/或升高冷却液温度,从而部分平衡电堆温度的降低。
虽然冷却管理系统的这种反向调控能够部分平衡电堆温度的变化趋势,但电堆温度的变化通常更加迅速,而冷却管理系统通过调控冷却液的工况参数相对于电堆温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电堆温度剧烈变化的场景下,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仍然会受到温度剧烈变化的影响(只是温度剧烈变化的幅度会被冷却管理系统进行了部分的平衡)。此时若采用目前的特性曲线控制策略,即通过一条固定的特性曲线对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由于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仍受到影响,可能使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实际上往往难以达到该固定特性曲线中的电流和电压,因此使得该特性曲线控制策略难以应用于电堆温度剧烈变化的场景,导致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燃料电池往往会出现运行不稳定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用电设备,能够在电堆温度剧烈变化的场景下对燃料电池工作参数进行控制。其中,该燃料电池可设置于车辆等用电设备,从而通过燃料电池所提供的电能来支撑用电设备的运行。
另外,该燃料电池可以包括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后续称之为电池单体),这些电池单体可以以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组合成该燃料电池,比如,各个电池单体依次串联,从而组合成该燃料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后续所提供的方法,这里可以先对本申请中的燃料电池的整体控制策略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燃料电池的工作参数(指电流和电压)是进行周期性控制的。比如,每秒可以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1000次控制,因此控制周期可以为0.001秒,也就是每0.001秒,对该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一次控制;当然,该控制周期还可以为0.0008秒、0.0015秒、0.002秒等,从而周期性地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调控。因此在对燃料电池所输出工作参数进行连续控制的过程中,由于每秒均被划分为了比如1000个控制周期,此时可以将各个控制周期分别作为本控制周期,进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对燃料电池在本控制周期所输出的工作参数进行控制。当然,对于本控制周期而言,可以将前一个控制周期称之为前一控制周期。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
其中,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可以是冷却液实际温度和冷却液实际流量。
对于该步骤S11中,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比如可以在燃料电池的冷却液入口处设置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从而通过该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得到冷却液实际温度,通过该流量计来测量得到冷却液实际流量。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由于冷却管理系统是用于反向调控冷却液的工况参数,因此也可以直接从冷却管理系统中获取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
步骤S12: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是采用一条固定的特性曲线来对燃料电池的工作参数进行控制,而是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来确定对应的特性曲线(即该目标特性曲线),其中,对于该步骤S12中,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这里可以列举其中的几种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一,根据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与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其中,在该特性曲线库中存储有多个不同冷却液工况参数分别所对应的特性曲线,因此在该方式一中,能够根据步骤S11所确定出的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与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对应的特性曲线,作为该目标特性曲线。
比如,该特性曲线库中存储有冷却液工况参数1、冷却液工况参数2、冷却液工况参数3…冷却液工况参数n,并且分别对应的特性曲线1、特性曲线2、特性曲线3…特性曲线n。此时在该方式一中,若根据步骤S11所确定出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为该冷却液工况参数2,此时能够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特性曲线2作为该目标特性曲线。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该方式一中,由于特性曲线库中的多个不同冷却液工况参数通常为离散的点,此时若这些离散的点并不包括有步骤S11所确定出的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也就是说该特性曲线库中的多个不同冷却液工况参数不包括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比如在上述示例中,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为冷却液工况参数m(该m指不为1~n中的值),此时特性曲线库中的冷却液工况参数1~冷却液工况参数n并不包括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
此时第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后续的方式二进行处理;第二方面还可以先根据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与特性曲线库中各个冷却液工况参数之间的偏差,然后选取出偏差绝对值最小的冷却液工况参数,进而将该偏差绝对值最小的冷却液工况参数所对应的特性曲线,作为该目标特性曲线;第三方面还可以先根据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与特性曲线库中各个冷却液工况参数之间的偏差,然后选取出偏差绝对值最小的多个冷却液工况参数,然后进一步选取出该偏差绝对值最小的多个冷却液工况参数分别所对应的特性曲线,然后以这些特性曲线为基准,采用插值运算的方式确定出目标特性曲线。其中,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与特性曲线库中各个冷却液工况参数之间的偏差,可以是两者之间的差值,比如冷却液实际流量与特性曲线库中各个冷却液流量之间的差值,作为该偏差,又比如冷却液实际温度与特性曲线库中各个冷却液温度之间的差值,作为该偏差。
因此,可以先判断特性曲线库中的多个不同冷却液工况参数是否包括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若包括,则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与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对应的特性曲线,作为该目标特性曲线;若不包括,则可以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方式进行处理。
方式二,先根据冷却液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然后利用该特性曲线修正值对基准特性曲线进行修正,从而生成该目标特性曲线。
在实际应用中,该基准特性曲线可以为前一调控周期的特性曲线,此时在本控制周期对工作参数进行控制过程中,是以该前一调控周期的特性曲线作为基准特性曲线来进行控制的;当然也可以设定一条固定的特性曲线,该固定的特性曲线可以称之为预设特性曲线,并将该预设特性曲线作为基准特性曲线,这样在各个控制周期对工作参数进行控制过程中,均是以该预设特性曲线作为基准特性曲线,来进行控制的。
如前所述,将各个控制周期分别作为本控制周期,进而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来对燃料电池在本控制周期的工作参数进行控制。在该方式二中,根据本控制周期的冷却液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进而对基准特性曲线进行修正,从而生成该目标特性曲线。
其中,根据本控制周期的冷却液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可以具体是,根据冷却液工况参数中的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并且根据冷却液工况参数中的冷却液实际流量计算出流量修正值,然后根据温度修正值和流量修正值,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也就是说,由于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量均为影响到电堆温度,因此通过温度修正值和流量修正值来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
其中,对于根据冷却液工况参数中的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的方式,可以直接将该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至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修正值;对于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可以为如公式一所示的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
ΔU1=m1tanh(n1(T-T0))+l1tanh(p1(T-T0))I 公式一
在该公式一中,ΔU1为所计算出的温度修正值;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函数符号;m1和l1均为修正系数;n1和p1均为预设常数;T为该冷却液实际温度,T0为基准冷却液温度,该基准冷却液温度的取值范围可以是燃料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因此T-T0为冷却液实际温度和基准冷却液温度两者之间的差值;I为燃料电池所输出的实际电流。
对于该预设常数n1和p1,其取值通常可以为大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100;修正系数m1和l1均为的大小,通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冷却液温度的微小扰动对特性曲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燃料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因此针对冷却液温度通常设置有预设范围。在根据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的过程中,可以先确定冷却液实际温度与基准冷却液温度之间的差值(即上述的T-T0),然后判断该差值是否属于该预设范围,在该差值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说明冷却液温度的变化可能为微小扰动,此时可以将温度修正值确定为0,反之,在该差值不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说明冷却液温度的变化不为微小扰动,此时可以将该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比如上述的公式一,进而计算出该温度修正值,从而防止冷却液温度的微小扰动对特性曲线造成影响。其中,该预设范围通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
根据冷却液工况参数中的冷却液实际流量计算出流量修正值的方式,也可以直接将该冷却液实际流量代入至流量修正值计算公式,从而计算出该流量修正值;对于该流量修正值计算公式可以为如公式二所示的流量修正值计算公式。
ΔU2=m2tamh(n2(F-F0))+l2tanh(p2(F-F0))I 公式二
在该公式二中,ΔU2为所计算出的流量修正值;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函数符号;m2和l2也均为修正系数;n2和p2也均为预设常数;F为冷却液实际流量,F0为基准冷却液流量,该基准冷却液流量的取值范围可以是燃料电池工作流量范围,因此F-F0为冷却液实际流量和基准冷却液流量两者之间的差值;I为燃料电池所输出的实际电流。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冷却液流量的微小扰动对特性曲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燃料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因此针对冷却液流量通常设置有第二预设范围。在根据冷却液实际流量计算出流量修正值的过程中,可以先确定冷却液实际流量与基准冷却液流量之间的差值(即上述的F-F0),然后判断该差值是否属于该第二预设范围,在该差值属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说明冷却液流量的变化可能为微小扰动,此时可以将流量修正值确定为0,反之,在该差值不属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说明冷却液流量的变化不为微小扰动,此时可以将该冷却液实际流量代入流量修正值计算公式,比如代入上述的公式二,进而计算出该流量修正值,从而防止冷却液流量的微小扰动对特性曲线造成影响。其中,该第二预设范围通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
在根据上述方式计算出温度修正值和流量修正值之后,可以根据温度修正值和流量修正值,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比如计算该温度修正值和流量修正值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作为该特性曲线修正值。其中,对于温度修正值和流量修正值各自的权重,可以根据燃料电池的额定功率、负载功率等实际情况来设定。
在计算出该特性曲线修正值之后,可以利用该特性曲线修正值对基准特性曲线进行修正,从而生成该目标特性曲线,并且在生成该目标特性曲线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该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和该目标特性曲线,对应存储至特性曲线库,从而便于后续控制过程中,能够通过上述的方式一来快速得到该目标特性曲线。
步骤S13: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
在通过上述的步骤S12得到目标特性曲线之后,可以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比如将燃料电池在本控制周期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调整为符合该目标特性曲线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对应关系。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包括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然后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然后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该方法相对于目前的特性曲线控制策略,由于目标特性曲线是根据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所确定出的,使得根据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时,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更容易达到该目标特性曲线上的电流和电压,因此更加适用于电堆温度剧烈变化的场景,从而在电堆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燃料电池运行更加稳定。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装置,对于该控制装置实施例,如有不清楚之处,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的相应内容。如图2所示为该控制装置2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20包括:参数确定单元201、特性曲线确定单元202和控制单元203,其中:
参数确定单元201,用于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
特性曲线确定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控制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装置20,由于该控制装置20采用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在该控制方法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下,该控制装置20也能够解决技术问题,这里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该控制装置20具体硬件设备、云技术等相结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特性曲线确定单元202可以具体包括特性曲线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与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其中,特性曲线确定单元202还可以具体包括修正值确定子单元和修正单元,其中:
修正值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修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对基准特性曲线进行修正,以生成所述目标特性曲线。
其中,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具体包括冷却液实际温度和冷却液实际流量;以及,修正值确定子单元还可以包括温度修正值计算子模块、流量修正值计算子模块和修正值计算子模块,其中:
温度修正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流量修正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流量计算出流量修正值;修正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计算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
其中,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可以具体包括:确定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与基准冷却液温度之间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属于预设范围;在所述差值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温度修正值确定为0;在所述差值不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
其中,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具体包括: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至如下所示的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
ΔU2=m2tanh(n2(F-F0))+l2tanh(p2(F-F0))I 公式一
在该公式一中,ΔU1为所计算出的温度修正值;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函数符号;m1和l1均为修正系数;n1和p1均为预设常数;T为该冷却液实际温度,T0为基准冷却液温度,因此T-T0为两者的差值;I为燃料电池所输出的实际电流。
对于该预设常数n1和p1,其取值通常可以为大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100;修正系数m1和l1均为的大小,通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其中,根据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计算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具体包括:计算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
该装置2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和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应存储至特性曲线库。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该电子设备3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图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可以通过总线30连接,存储器32存储有可被处理器3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处理器31执行,以使电子设备3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于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3还可以是设置于用电设备上的控制器,比如,该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等,此时该电子设备3可以是设置于车辆上的控制器,通过该控制器能够对车辆上的燃料电池所输出的工作参数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当其在车辆上的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中设置有膜电极燃料电池;以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对该膜电极燃料电池所输出工作参数进行控制。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燃料电池中冷却液入口处的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燃料电池所输出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
其中,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
利用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对基准特性曲线进行修正,以生成所述目标特性曲线;
其中,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具体包括冷却液实际温度和冷却液实际流量;以及,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计算出特性曲线修正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流量计算出流量修正值;
根据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计算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从特性曲线库中筛选出与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对应的目标特性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修正值,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与基准冷却液温度之间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属于预设范围;
在所述差值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温度修正值确定为0;
在所述差值不属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具体包括:将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代入至如下所示的温度修正值计算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度修正值:
ΔU1=m1tanh(n1(T-T0))+l1tanh(p1(T-T0))I
其中,ΔU1为所计算出的温度修正值;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函数符号;m1和l1均为修正系数;n1和p1均为预设常数;T-T0为所述差值,其中,T为所述冷却液实际温度,T0为基准冷却液温度;I为所述燃料电池所输出的实际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计算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具体包括:计算所述温度修正值和所述流量修正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特性曲线修正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冷却液实际工况参数和所述目标特性曲线,对应存储至特性曲线库。
7.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中设置有燃料电池;以及,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个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方法,对所述燃料电池所输出工作参数进行控制。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以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352486.0A 2023-10-18 2023-10-18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7334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2486.0A CN117334969B (zh) 2023-10-18 2023-10-18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2486.0A CN117334969B (zh) 2023-10-18 2023-10-18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4969A CN117334969A (zh) 2024-01-02
CN117334969B true CN117334969B (zh) 2024-04-26

Family

ID=8928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2486.0A Active CN117334969B (zh) 2023-10-18 2023-10-18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49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7892B (zh) * 2024-02-19 2024-04-26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发热功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用电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9467A (zh) * 2023-01-17 2023-04-07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燃料电池电堆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CN116364976A (zh) * 2022-12-28 2023-06-30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4976A (zh) * 2022-12-28 2023-06-30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CN115939467A (zh) * 2023-01-17 2023-04-07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燃料电池电堆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4969A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34969B (zh)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1082107B (zh) 一种热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301219B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6903882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082095A (zh) 冷却液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80126126A (ko) 연료전지 차량 제어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7096388B (zh) 燃料电池含水量管理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4075677B (zh) 制氢系统的参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6114359A (ja)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の運転方法
CN112140901B (zh) 一种转矩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6154227B (zh) 车辆用燃料电池的排水控制方法和车辆
CN117133950A (zh) 一种针对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参数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599112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769142A (zh) 电压暂降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7169127A1 (ja) 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JP2007012549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4512996B (zh) 配电系统及其电网侧功率波动的平滑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5833179A (zh) 一种低频振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154896A (zh) 储能系统的电池均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800291A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变流器调压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6914199B (zh) 燃料电池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3270876A (zh) 功率平衡方法、装置、控制芯片和存储介质
JP7248004B2 (ja) 燃料電池制御指令装置
CN117352788A (zh) 基于电流的电池参数动态控制方法、用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7747892B (zh) 燃料电池发热功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