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343B -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343B
CN113573343B CN202011637079.0A CN202011637079A CN113573343B CN 113573343 B CN113573343 B CN 113573343B CN 202011637079 A CN202011637079 A CN 202011637079A CN 113573343 B CN113573343 B CN 113573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reference signal
coordinates
networ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70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343A (zh
Inventor
梁宁
蒲涛
陈炜
朱强
李翔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应用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该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Description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4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356292.8、发明名称为“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的天线阵面的朝向简称为天面朝向。运营商为了优化信号在不同小区间的覆盖情况,以及防止不同小区间的信号相互干扰,运营商需要调整各个基站的天面朝向。天面朝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参数,运营商一般可以通过天面的方位角以及天面的俯仰角等相关位置参数来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
为了实现基站天面朝向的定位,基站的天面顶端会安装两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天线,GNSS天线之间的连线与天面顶端长边平行。天面的法线方向定义为与天面垂直且指向天面正面的方向。天面的法线方向与两个GNSS天线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这样,运营商可以利用GNSS的高精度测向能力来估计出两个GNSS天线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进而,运营商可以计算出基站天面法向方向所对应的方位角,也即常说的基站天面的方位角。同理可以得到基站天面法线方向所对应的俯仰角。这样,便实现了基站的天面朝向的定位。
现有的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案中,运营商通过了基站的天面顶端安装两个GNSS天线来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这两个GNSS天线需要分别配置不同的GNSS接收机才可以实现定位。因此,为了实现基站的天面朝向的定位,每个基站的天面均需配置两个GNSS天线和两套GNSS接收机,使得现有基站的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该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该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视线关系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为接收模式。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后,将自身配置为接收模式。进而,可以实现第一网络设备处于接收模式时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指定的时间进行天面朝向的定位。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网络设备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位置信息主动校正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提升网络设备的实用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宏基站或微基站。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在该方法中: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之后,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然后,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管理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分别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进而,管理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来获取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确认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来确定第三位置信息。进而,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三位置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来获取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确认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确认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根据一个第二位置信息来确定目标位置信息。因此管理设备可以快速实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方向的定位。该种实现方式可以加快管理设备的响应速度,节约了管理设备的计算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管理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上述步骤: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加权平均处理;所述管理设备确认所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将多个第二位置信息做加权平均处理,加权平均处理之后得到的结果为目标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管理设备的准确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管理设备剔除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异常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采用投票的方式剔除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中的异常信息。落入有效范围内的第二位置信息为有效的第二位置信息,落入有效范围之外的第二位置信息为无效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管理设备的准确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管理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上述步骤: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聚簇处理;所述管理设备确认所述聚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将多个第二位置信息做聚簇处理,聚簇处理之后得到的结果为目标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管理设备的准确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现方式还包括:所述管理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目标位置信息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位置信息主动校正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提升管理设备的实用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在该方法中: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由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得到;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管理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管理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信号分为已知信号与未知信号,管理设备可以根据已知信号,和/或,未知信号进行AOA估计,进而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管理设备可以根据已知信号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管理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分别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进而,管理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来获取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确认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来确定第三位置信息。进而,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三位置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来获取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确认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信号分为已知信号与未知信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已知信号,和/或,未知信号进行AOA估计,进而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已知信号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分别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进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来获取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确认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来确定第三位置信息。进而,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位置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来获取第二位置信息。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确认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管理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管理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管理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设备,该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设备,该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本申请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本申请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该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系统(英文: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简称:NB-IoT)、长期演进系统(英文: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英文:Ultra-reliable and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海量机器连接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MTC)或者将来出现的新的通信系统。
网络设备的天线阵面的朝向简称为天面朝向。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包括了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这样,对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便是确定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参数。通常,运营商可以获取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这样,运营商便可以根据各个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勘测情况对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进行优化。进而,可以优化网络设备的信号在小区间覆盖的情况,还可以防止各个小区间的信号发生相互干扰。
在网络设备的天面的安装过程中,施工队通常借助罗盘和坡度仪来确定和调整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然而,施工队通过罗盘读出的方位角以及施工队通过坡度仪读出的俯仰角的准确度比较差。此外,施工队的安装质量良莠不齐,因而导致现网中的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与工程设计之间差距巨大。网络设备的天面定位不准确将会减小网络设备所产生的信号的覆盖范围。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强风环境下,网络设备天面朝向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运营商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人工巡检。传统的人工巡检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巡检时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技术自动获取准确的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那么在网络设备的天面的安装过程中,便可以通过天面朝向的定位来指导安装工人校正天面朝向,进而可以提升网络设备天面安装的准确性。此外,运营商也可以在网络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实时监测天面朝向,为网络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实现基站天面朝向的定位,基站的天面顶端会安装两个GNSS天线,GNSS天线之间的连线与天面顶端长边平行。天面的法线方向定义为与天面垂直且指向天面正面的方向。天面的法线方向与两个GNSS天线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这样,运营商可以利用GNSS的高精度测向能力来估计出两个GNSS天线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进而,运营商可以计算出基站天面法向方向所对应的方位角,也即常说的基站天面的方位角。同理可以得到基站天面法线方向所对应的俯仰角。这样,便实现了基站的天面朝向的定位。
现有的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案中,运营商通过了基站的天面顶端安装两个GNSS天线来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这两个GNSS天线需要分别配置不同的GNSS接收机才可以实现定位。因此,为了实现基站的天面朝向的定位,每个基站的天面均需配置两个GNSS天线和两套GNSS接收机,使得现有基站的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针对现有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能够降低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组成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包括:管理设备101,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以及网络设备104。
其中,网络设备102与管理设备101进行数据交互,网络设备103与管理设备101进行数据交互,网络设备104与管理设备101进行数据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一个管理设备和三个网络设备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实际应用中,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包括多个管理设备,以及比图1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更多或者更少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管理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数目不进行限定。
管理设备是一种安装有运营支持系统(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OSS)的设备。管理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进行调度。管理设备可以决定哪个网络设备何时发送参考信号,同时,管理设备还可以决定哪些网络设备何时接收参考信号。此外,管理设备还管理着所有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网络设备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可以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能够和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基站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和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基站可以是5G系统中的基站或LTE系统中的基站,其中,5G系统中的基站还可以称为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下一代节点B(generation NodeB,gNB或gNodeB)。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或者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2,图2是一个一般性的蜂窝网络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宏蜂窝网络、微蜂窝网络、以及宏微异构蜂窝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实现宏基站或微基站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宏蜂窝网络由宏基站构成,微蜂窝网络由微基站构成,宏微异构蜂窝网络由宏基站和微基站构成。宏基站的规格要比微基站高,覆盖范围要比微基站大,一般用于大范围连续覆盖,而微基站主要提供热点地区覆盖。
基于图1所描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20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是第一网络设备已知的一种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一段长度为T的测试参考信号s[t],t=1,…,T,该测试参考信号对所有网络设备来说都是已知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记为w(j→k)[t]∈C(N×1),其中N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所具有的数字通道数,C(N×1)表示由所有N维复矢量构成的集合,w(j→k)[t]∈C(N×1)表示w(j→k)[t]是一个N维复矢量。
2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局部坐标系(Local Coordinate)是第一网络设备内部定义的坐标系,坐标系的X、Y、Z轴的方向都由第一网络设备自行定义。
203、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第一位置信息,相应的,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第一位置信息,可以使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该目标位置信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204、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205、管理设备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位置信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该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02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有具体的实现方式,该具体的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获取视线关系(line of sight,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网络设备j向第一网络设备k发送测试参考信号s[t],第一网络设备k接收第二网络设备j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记为w(j→k)[t]。其中,s[t]与w(j→k)[t]之间具有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如下公式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公式中,为第二网络设备j的天面到第一网络设备k的天面之间的LOS径的复增益,/>为第一位置信息,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第一网络设备k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第一网络设备k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其中,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便是第一网络设备k与第二网络设备j之间的LOS径的方向。/>为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为LOS径时延。类似的,为第二网络设备j的天面到第一网络设备k的天面之间的第l条非直达(non-line ofsight,NLOS)径的复增益、/>为第一设备的天面的法向方向相对于第l条NLOS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为第l条N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为第l条NLOS径的时延。LOS径最短,因此LOS径时延小于NLOS径时延,即/>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w(j→k)[t]、第一网络设备已知的测试参考信号s[t]以及w(j→k)[t]与s[t]之间的关联关系来获取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进而可以通过该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将第一位置信息/>记为(φ″j→k,θ″j→k)。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参考信号直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该种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直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k可以利用已知的测试参考信号s[t]和接收到的参考信号w(j→k)[t]进行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联合估计,获得LOS径和各NLOS径的时延和角度信息,并提取时延最小的径,也就是LOS径的角度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方位面示意图如4所示,其中箭头的指向为第一网络设备k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将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到的第一位置信息记为(φ″j→k,θ″j→k)。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分为已知信号与未知信号,根据不同的信号类型,步骤202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场景1: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和/或,未知信号。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可以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未知信号可以是任意信号,且网络设备无需知道未知信号的具体内容。已知信号是一段事先定义好的、所有网络设备均知道其内容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和未知信号两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采用被广泛使用的AOA估计算法,如多重信号分离(multiple signal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根据已知信号和/或未知信号实现对第一位置信息的准确估计。
场景2: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k可以利用已知的测试参考信号s[t]和接收到的参考信号w(j→k)[t]进行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联合估计,获得LOS径和各NLOS径的时延和角度信息,并提取时延最小的径,也就是LOS径的角度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可以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首先通过AOA估计算法(如MUSIC)可以获得LOS径以及NLOS径的来波方向。然后,通过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滤波可以分别提取接收信号中各条径的成分。之后分别对每条径的成分进行TOA估计(如采用MUSIC算法)获取该条径的时延。这样,便可以获得每条径的来波方向和时延,从中选择时延最小的径,其来波方向即为第一位置信息。
可选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可以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首先通过TOA估计算法(如MUSIC)可以获得LOS径以及NLOS径的时延。然后通过MVDR滤波可以分别提取接收信号中各条径的成分。之后分别对各条径的成分进行AOA估计获取该条径的来波方向。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每条径的时延和来波方向,从中选择时延最小的径,其来波方向即为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04所提及的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有具体的实现方式,该具体的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301、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302、管理设备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位置信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示例性的,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k的天面的GNSS坐标(xk,yk,zk)和第二网络设备j的天面的GNSS坐标(xj,yj,zj)来计算第二网络设备j的天面第一网络设备K的天面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φ′j→k,θ′j→k)。如下公式为第三位置信息的方位角坐标φ′j→k的计算方法。
类似地,如下公式为第三位置信息的俯仰角坐标θ′j→k的计算方法。
303、管理设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管理设备由φ′j→k和φ″j→k计算得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φj→k,利用θ′j→k和θ″j→k计算得出待测天面法向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俯仰角θj→k。以图4为例,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为φj→k=φ′j→k-φ″j→k。同理可知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俯仰角θj→k=θ′j→k-θ″j→k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05所提及的管理设备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该不同的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可选的,管理设备确认第二位置信息为目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获取到一个第二位置信息之后,管理设备可以将该获取到的第二位置信息作为目标位置信息。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管理设备将一个第二位置信息作为目标位置信息的方案,可选的,管理设备还可以根据多个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位置信息,该种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401、管理设备可以获取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多个不同的时隙中,管理设备将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为接收模式。然后,管理设备可以将多个第二网络设备配置为发射模式,重复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1至步骤204,管理设备可以获取多个第二位置信息。
402、管理设备剔除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中的异常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可以对多个第二位置信息进行甄别。示例性的,管理设备可以采用投票的方式对多个第二位置信息进行甄别。落入票选有效范围内的第二位置信息被认为是有效第二位置信息,落入票选有效范围之外的第二位置信息被认为是无效的第二位置信息。
403、管理设备对剔除异常信息之后的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加权平均处理。
404、管理设备确认加权平均处理后的结果为目标位置信息。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管理设备将多个第二位置信息进行加权平均处理之后确定目标位置信息。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之后,管理设备还可以对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聚簇处理,管理设备可以将聚簇处理后的结果确认为目标位置信息。可选的,管理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根据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位置信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管理设备除了执行骤201至步骤205所提及操作之外,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管理设备还可以执行其他的操作,该种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可选的,管理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目标位置信息,相应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管理设备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管理设备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位置信息来调整自身的天面方向。这样,便可以实现天面方向的校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除了执行骤201至步骤205所提及操作之外,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执行其他的操作,该种实现方式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相应的,管理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设备收发数据之前,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形式,该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时间,该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其他的内容,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配置信息将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为接收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配置信息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将自身配置为接收模式。第二网络设备为发送模式。这样,第一网络设备便可以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然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该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从而实现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朝向的定位。在实现天面朝向的定位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无需单独配置天线以及接收机,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提升了网络设备推广的可行性。
基于图1所描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进行描述。
本申请中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5。
S101、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由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得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将该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管理设备。
S102、管理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S103、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S104、管理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位置信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分为已知信号与未知信号,根据不同的信号类型,步骤S102所提及的管理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场景1: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和/或,未知信号。
可选的,管理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可以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未知信号可以是任意信号,且网络设备无需知道未知信号的具体内容。已知信号是一段事先定义好的、所有网络设备均知道其内容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和未知信号两种情况下,管理设备可以采用被广泛使用的AOA估计算法,如多重信号分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根据已知信号和/或未知信号实现对第一位置信息的准确估计。
场景2: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
可选的,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k可以利用已知的测试参考信号s[t]和接收到的参考信号w(j→k)[t]进行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联合估计,获得LOS径和各NLOS径的时延和角度信息,并提取时延最小的径,也就是LOS径的角度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
可选的,管理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可以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首先通过AOA估计算法(如MUSIC)可以获得LOS径以及NLOS径的来波方向。然后,通过MVDR滤波可以分别提取接收信号中各条径的成分。之后分别对每条径的成分进行TOA估计(如采用MUSIC算法)获取该条径的时延。这样,便可以获得每条径的来波方向和时延,从中选择时延最小的径,其来波方向即为第一位置信息。
可选的,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可以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理设备首先通过TOA估计算法(如MUSIC)可以获得LOS径以及NLOS径的时延。然后通过MVDR滤波可以分别提取接收信号中各条径的成分。之后分别对各条径的成分进行AOA估计获取该条径的来波方向。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每条径的时延和来波方向,从中选择时延最小的径,其来波方向即为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3所提及的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4中管理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相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基于图1所描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进行描述。
S20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S2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S2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S2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位置信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分为已知信号与未知信号,根据不同的信号类型,步骤S202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具体的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02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来获取第一位置信息的方式相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3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具有具体的实施方式。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位置信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位置信息以及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3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的方式与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至步骤303所示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方式相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4所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与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01至步骤404所示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方式相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50,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5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该执行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请参照上述相应的实施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该网络设备50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发送单元503,用于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视线关系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
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为接收模式。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宏基站或微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50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了一种管理设备60,如图8所示,该管理设备6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执行的步骤,该执行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请参照上述相应的实施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该管理设备60包括: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处理单元602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确认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加权平均处理;
确认所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剔除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异常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聚簇处理;
确认所述聚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管理设备60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2、通信接口703、存储器701以及总线704。其中,通信接口703、处理器702以及存储器701通过总线704相互连接;总线704可以是外围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充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该网络设备700可以实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处理器702和通信接口703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
下面结合图9对网络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存储器7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用于存储可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程序代码、配置文件或其他内容。
处理器702是控制器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通信接口703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接口703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接口703用于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接口703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接口703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该处理器702可以执行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管理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存储器801以及总线804。其中,通信接口803、处理器802以及存储器801通过总线804相互连接;总线804可以是外围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充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该管理设备800可以实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的功能。处理器802和通信接口803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管理设备的相应功能。
下面结合图10对管理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存储器8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用于存储可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程序代码、配置文件或其他内容。
处理器802是控制器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通信接口803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接口803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接口803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该处理器802可以执行前述图8所示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转发设备或控制设备实现其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接收或处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报文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4)

1.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视线关系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为接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宏基站或微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8.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确认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加权平均处理;
所述管理设备确认所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剔除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异常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聚簇处理;
所述管理设备确认所述聚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16.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由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得到;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21.一种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天面方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2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具体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发送单元,用于向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视线关系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LOS径对应的信道矢量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为接收模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宏基站或微基站。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33.一种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加权平均处理;
确认所述加权平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剔除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中的异常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位置信息做聚簇处理;
确认所述聚簇处理后的结果为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41.一种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由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得到;
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4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具体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参考信号的来波方向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定的局部坐标系中所构成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到的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根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认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天面的法线方向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以及俯仰角。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为已知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获取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AOA和TOA联合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AOA估计、多径提取以及T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或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依次进行TOA估计、首径提取以及AOA估计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获取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坐标之间的连线在全局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5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后,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2.一种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后,使得所述管理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37079.0A 2020-04-29 2020-12-31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573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292 2020-04-29
CN2020103562928 2020-04-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43A CN113573343A (zh) 2021-10-29
CN113573343B true CN113573343B (zh) 2024-03-15

Family

ID=7815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7079.0A Active CN113573343B (zh) 2020-04-29 2020-12-31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33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2115A1 (en) * 2009-02-11 2010-04-29 Certusview Technologies, Llc Locate apparatus having enhanced features for underground facility locate oper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3812546A (zh) * 2012-11-07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参考信号映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90111813A (ko) * 2018-03-23 2019-10-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58685A (zh) * 2018-09-26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以及装置
CN111279724A (zh) * 2017-11-13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移动终端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11356145A (zh) * 2018-12-20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测量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12354A (ja) * 2017-05-11 2020-07-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ロ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および端末装置におけ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92115A1 (en) * 2009-02-11 2010-04-29 Certusview Technologies, Llc Locate apparatus having enhanced features for underground facility locate oper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3812546A (zh) * 2012-11-07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参考信号映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79724A (zh) * 2017-11-13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移动终端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KR20190111813A (ko) * 2018-03-23 2019-10-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58685A (zh) * 2018-09-26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以及装置
CN111356145A (zh) * 2018-12-20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测量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43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660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satellite network
JP6820427B2 (ja) チャネル待ち時間決定方法、測位方法および関連機器
CN111818634B (zh) 一种5g场景下的定位方法、定位平台及用户终端
CN111417188A (zh)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1057737B2 (en) Indoor positioning for mobile devices
CN109842890B (zh) 信号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858781B (zh) 毫米波信号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119656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53146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ccess nod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3573343B (zh) 一种天面朝向的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9661029B (zh) 确定通信设备位置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EP4044627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184877A1 (en) Positioning a Terminal Device
CN110392387B (zh) 无线信号的角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9001673B (zh) 一种无人机探测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12243192A (zh) 毫米波信号的通信路径确定方法、测量装置及测量控制器
WO2019090527A1 (zh) 一种采用可重构天线进行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1614A1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adio beams
CN113395763A (zh) 基于5G/NB-IoT簇节点信息融合的NB终端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
EP4214529A1 (en) Position determina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Wu et al. Indoor localization using FM radio and DTMB signals
CN112235757B (zh) 用于定位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834B (zh) 定位方法、wlan设备、存储介质
US20230362875A1 (en) Correcting for antennae spatial distortions in radio frequency (rf) localizations
US2023022473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