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8369B -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8369B
CN113568369B CN202110807477.0A CN202110807477A CN113568369B CN 113568369 B CN113568369 B CN 113568369B CN 202110807477 A CN202110807477 A CN 202110807477A CN 113568369 B CN113568369 B CN 113568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axis
height
zero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74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8369A (zh
Inventor
黄加园
陈田田
邵望臻
弗兰克
纳塔朋
赵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74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8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8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8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8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7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design data to control NC machines, e.g. CAD/C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2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before or after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B23Q1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075Predict workpiece measurements from measurements of previous work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利用计算机来测量和校准所有相对的轴和位置的方法,全自动刀具测量传感器通过使用测头传感器,通过使用CNC控制的测量跳转功能,通过使用CNC控制器的计算能力,通过使用CNC系统内定义的参数,通过使用CNC系统内的系统宏程序。通过系统宏程序(G代码,M代码程序)实现全自动化,并且只要参数在CNC系统中设置良好,该系统宏程序可以用于所有类似的机器人系统。

Description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操作方式精度相对不高,导致雕刻产品的精度不高,附加值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来测量和校准所有相对的轴和位置的方法,全自动刀具测量传感器通过使用测头传感器,通过使用CNC控制的测量跳转功能,通过使用CNC控制器的计算能力,通过使用CNC系统内定义的参数,通过使用CNC系统内的系统宏程序的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硬件结构配置:
包括一个六轴以上的机器人、一个包含电主轴的装夹、一个旋转台和一个刀具长度测量传感器,机器人设在旋转台上且沿旋转台进行旋转,机器人的头部设有包含电主轴的装夹,装夹的下方设有与装夹呈对应分布的刀具长度测量传感器;
(二)、软件控制配置:
①、七轴伺服控制器:机器人本体轴(5b),一个旋转台(5c),一个电主轴控制器(5a))来控制所有轴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5d)CNC通过一个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去读取传感器的开/关信号;
②、一个由人机交互界面软件,插补软件(6c)组成的CNC主控制器来控制所有轴的同步性,PLC软件来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6a)一个数控程序代码标准(EIA-ISO)的程序由G代码和M代码组成,其可以用来编写加工雕塑,同样在本发明专利中我们用来执行全自动化测量系统宏程序;(6b)CNC使用G31这个跳过指令和一个测量传感器结合起来使用去测量准确的测量位置;(6d)一个有着可以计算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和关节坐标系的计算能力和切换两个坐标系能力的CNC主控制器;(6e)一个有着可以计算机器人所有可能的姿态的计算能力的CNC主控制器;
③、(7)一个允许操作者去建立、修改和执行标定系统宏程序的操作面板;
此机器人系统配备由一个刀具长度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加工过程中的刀具长度测量,以保证加工过程的精度。通常刀具安装在自动换刀器上或者手动安装在刀柄上,CNC将会通过使用系统宏程序在Z方向和垂直方向控制刀具去触摸传感器同时当传感器将信号从关切换到开(or opposite)时传给CNC,CNC于是便可以在精度1微米或者几微米下的准确位置,然后便可以计算得出实际的刀具长度。
(三)、解耦的对称位置步骤:
使用刀具测量设备通过两个对称的位置来测量刀具的直径,使用跳过指令G31来测量刀具的Z向高度或者测头水平位置,与测量刀具长度所用的垂直方式不同,在水平位置找到两个对称的位置,通过这个位置我们可以测量在高度上的误差,然后从中导出机器人单轴全局零点的漂移;
全局零点漂移含义:单个轴的漂移+电主轴支架的不完美性造成的角度偏移;通过CNC控制器的计算能力推荐出一个更恰当的偏移数值给那个轴;
我们将机器人的六个轴定义为C1到C6;
ZR:代表机器人末端的Z轴;
ZS:代表电主轴的Z轴;
对刀仪的坐标由CNC的参数中定义,这个坐标跟随后用到的所有测量坐标都是一样的;
对于对刀仪的坐标并不需要一个十分精确的数值,通过手动移动机器人到那个位置后进行设定,且可以通过眼睛观察是否已经到达对刀仪的中心;
各个轴i的零点漂移由标签δCi来表示;
Z方向上和末端δz的改变,
由于轴iδCi上对于微小的改变是十分敏感的,且标签定义为:Si=δz/δCi;
将会定义若干个对称位置组,通过这些来计算在测量的对刀仪高度上的每个轴的零点漂移的影响;
第一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零;
C6为90度;
机器人的Z轴ZR为垂直于地面;
C1,C2,C3和C5在满足上述条件下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
②、位置B:
C2,C3,C4(=0)和C5在位置-A处于相同位置;
C4同样为零;
C6现在为-90度;
C1被重新计算为使得末端到达对刀仪位置的右侧;
③、高度Z的敏感性:用对刀仪的位置来测量高度Z,同时考虑机器人每个轴C1到C6的敏感度,我们可以发现:
C1对于高度没有影响,C1的旋转并不意味着机器人高度Z会产生任何的变化;
C2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位置A和位置B是一模一样的;
C3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位置A和位置B也是一摸一样的;
C4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此外在位置A和位置B这个影响是相反的;
C5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我们控制着机器人的Z轴垂直于地面,在C5上微小的改变对高度Z造成一个圆周影响,圆周的底部刚好在对刀仪坐标上;
C6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我们控制着机器人的Z轴垂直于地面,这就意味着C6的旋转就跟C1轴一样;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验证和计算C4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上的差异得出的零点漂移;
由于它仅仅关系到一个轴,使用一个试错法去校准,对C4改变一点点零点偏移然后再重新测量一遍;
利用CNC控制器,最好计算偏移的准确值的具体步骤:
假设第i轴在高度Z下的敏感度为:
Si=δz/δCi;
然后在位置A和对称的位置B的敏感度差异为:
2.Si=2.δz/δCi;
假设我们测得高度Z
of Za在位置A;
和Zb在位置B;
于是第i轴的偏移δCi可以被计算为:
2.δz/δCi=(Za-Zb);
δCi=2.δz/(Za-Zb);
第二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90度,C5为-90度,在这个状态下机器人的Z轴平行于地面;
C1,C2,C3和C6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末端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且刀具的Z轴平行于地面;
②、位置B:
C1,C2和C3完全一模一样;
C4,C5和C6在互补的镜像位置;
C4=-90度,C5=90度,C6b=C6a–180;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我们可以验证和计算C5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
第三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
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零;
C6为90度;
机器人的Z轴ZR平行与地面;
C1,C2,C3和C5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末端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
②、位置B:
C2,C3,C4(=0)和C5跟位置A一样;
C4也为零;
C6现在为-90度;
C1被重新计算为使得末端到达对刀仪位置的右侧;
这个跟第一对对称位置十分相似,除了ZR现在并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平行与地面;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我们可以验证和计算C6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上的差异得出的零点漂移;
(四)、耦合的位置分析:
步骤(三)中对三对对称的位置分析,几乎都是解耦的,从中直接推导出轴C4,C5和C6的零点漂移;
使用五个耦合的位置对来解一个5x5的矩阵来找到每个轴的零点漂移;
不需要去设置C1的零点,这个零点将会被集成再机器人的Z轴和转台的Z轴对齐的时候;
假设我们有两个位置A和B且由敏感度S2a…S6a和S2b…S6b;
且敏感度差值表示为S2ba…S6ba,依次为:
C2:S2ba=S2b-S2a;
C3:S3ba=S3b-S3a;
C4:S4ba=S4b-S4a;
C5:S5ba=S5b-S5a;
C6:S6ba=S6b-S6a;
假设我们测量Z的高度在位置A有Za和在位置B有Zb;
然后高度Z的差取决于所有轴且表示为:
S2ba.δC2+S3ba.δC3+S4ba.δC4+S5ba.δC5+S6ba.δC6=(Zb-Za)=Zba
总共定义了五个任意位置对A,B,C,D和E,且测量获得高度Za,Zb,Zc,Zd and Ze,
有五个方程和五个变量:
S2ba.δC2+S3ba.δC3+S4ba.δC4+S5ba.δC5+S6ba.δC6=Zba;
S2cb.δC2+S3cb.δC3+S4cb.δC4+S5cb.δC5+S6cb.δC6=Zcb;
S2dc.δC2+S3dc.δC3+S4dc.δC4+S5dc.δC5+S6dc.δC6=Zdc;
S2ed.δC2+S3ed.δC3+S4ed.δC4+S5ed.δC5+S6ed.δC6=Zed;
S2ae.δC2+S3ae.δC3+S4ae.δC4+S5ae.δC5+S6ae.δC6=Zae;
矩阵形式:
Figure BDA0003167136580000071
所有的位置都是“独立的”或者“不耦合的”,敏感度矩阵的逆是存在的,且关于每个轴的零点漂移可以由以下给出:
Figure BDA0003167136580000072
这个方法有效的提供了找到独立的位置;
能够测量机器人在相反的姿态,C2表明能够为负值,C1能够被旋转180度去使得机器人的末端到达对刀仪的位置;
(五)、旋转台对齐方式:
需要测量旋转台的中心和转台轴;将一个测头安装在机器人上;
选择一个点在转台的一侧,测量他的XY坐标在机器人的世界坐标系系统中;这个转台可以为圆形或者正方形甚至任意形状;
选择一个点,机器人跟着转台一起旋转,同时测量同一个点的XY坐标在不同的8个转台的角度上;从这8个点我们可以计算出转台最佳拟合圆的圆心;
从数学理论上3个点已经满足,随着点数的增加更好的精度也会获得;
选择一个在转台表面上的点来测量其在机器人坐标系系统下的Z坐标;转台的表面没有必要必须为平面的;
选择一个点然后让机器人跟着转台一起旋转,随后测量在同一个点在不同的8个角度上的Z坐标,从这些8个点中计算得出最佳拟合平面的法向量。
效果:
它可以通过系统宏程序(G代码,M代码程序)实现全自动化,并且只要参数在CNC系统中设置良好,该系统宏程序可以用于所有类似的机器人系统。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机器人的CNC数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机器人轴定义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测量坐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硬件结构配置:
包括一个六轴以上的机器人、一个包含电主轴的装夹、一个旋转台和一个刀具长度测量传感器,机器人设在旋转台上且沿旋转台进行旋转,机器人的头部设有包含电主轴的装夹,装夹的下方设有与装夹呈对应分布的刀具长度测量传感器;
(二)、软件控制配置:
①、七轴伺服控制器:机器人本体轴(5b),一个旋转台(5c),一个电主轴控制器(5a))来控制所有轴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5d)CNC通过一个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去读取传感器的开/关信号;
②、一个由人机交互界面软件,插补软件(6c)组成的CNC主控制器来控制所有轴的同步性,PLC软件来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6a)一个数控程序代码标准(EIA-ISO)的程序由G代码和M代码组成,其可以用来编写加工雕塑,同样在本发明专利中我们用来执行全自动化测量系统宏程序;(6b)CNC使用G31这个跳过指令和一个测量传感器结合起来使用去测量准确的测量位置;(6d)一个有着可以计算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和关节坐标系的计算能力和切换两个坐标系能力的CNC主控制器;(6e)一个有着可以计算机器人所有可能的姿态的计算能力的CNC主控制器;
③、一个允许操作者去建立、修改和执行标定系统宏程序的操作面板;(六)、解耦的对称位置步骤:
使用刀具测量设备通过两个对称的位置来测量刀具的直径,使用跳过指令G31来测量刀具的Z向高度或者测头水平位置,与测量刀具长度所用的垂直方式不同,在水平位置找到两个对称的位置,通过这个位置我们可以测量在高度上的误差,然后从中导出机器人单轴全局零点的漂移;
全局零点漂移含义:单个轴的漂移+电主轴支架的不完美性造成的角度偏移;通过CNC控制器的计算能力推荐出一个更恰当的偏移数值给那个轴;
我们将机器人的六个轴定义为C1到C6;
ZR:代表机器人末端的Z轴;
ZS:代表电主轴的Z轴;
对刀仪的坐标由CNC的参数中定义,这个坐标跟随后用到的所有测量坐标都是一样的;
对于对刀仪的坐标并不需要一个十分精确的数值,通过手动移动机器人到那个位置后进行设定,且可以通过眼睛观察是否已经到达对刀仪的中心;
各个轴i的零点漂移由标签δCi来表示;
Z方向上和末端δz的改变,
由于轴iδCi上对于微小的改变是十分敏感的,且标签定义为:Si=δz/δCi;
将会定义若干个对称位置组,通过这些来计算在测量的对刀仪高度上的每个轴的零点漂移的影响;
第一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零;
C6为90度;
机器人的Z轴ZR为垂直于地面;
C1,C2,C3和C5在满足上述条件下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
②、位置B:
C2,C3,C4(=0)和C5在位置-A处于相同位置;
C4同样为零;
C6现在为-90度;
C1被重新计算为使得末端到达对刀仪位置的右侧;
③、高度Z的敏感性:用对刀仪的位置来测量高度Z,同时考虑机器人每个轴C1到C6的敏感度,我们可以发现:
C1对于高度没有影响,C1的旋转并不意味着机器人高度Z会产生任何的变化;
C2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位置A和位置B是一模一样的;
C3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位置A和位置B也是一摸一样的;
C4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此外在位置A和位置B这个影响是相反的;
C5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我们控制着机器人的Z轴垂直于地面,在C5上微小的改变对高度Z造成一个圆周影响,圆周的底部刚好在对刀仪坐标上;
C6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我们控制着机器人的Z轴垂直于地面,这就意味着C6的旋转就跟C1轴一样;
在第一对对称位置中每个轴的敏感度表:
机器人轴 δz/δCi位置A δz/δCi位置B δz/δCi位置A-B
C1 0 0 0
C2 S2 S2 0
C3 S3 S3 0
C4 S4 -S4 2.S4
C5 0 0 0
C6 0 0 0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验证和计算C4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上的差异得出的零点漂移;
由于它仅仅关系到一个轴,使用一个试错法去校准,对C4改变一点点零点偏移然后再重新测量一遍;
利用CNC控制器,最好计算偏移的准确值的具体步骤:
假设第i轴在高度Z下的敏感度为:
Si=δz/δCi;
然后在位置A和对称的位置B的敏感度差异为:
2.Si=2.δz/δCi;
假设我们测得高度Z
of Za在位置A;
和Zb在位置B;
于是第i轴的偏移δCi可以被计算为:
2.δz/δCi=(Za-Zb);
δCi=2.δz/(Za-Zb);
第二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90度,C5为-90度,在这个状态下机器人的Z轴平行于地面;
C1,C2,C3和C6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末端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且刀具的Z轴平行于地面;
②、位置B:
C1,C2和C3完全一模一样;
C4,C5和C6在互补的镜像位置;
C4=-90度,C5=90度,C6b=C6a–180;
在第二对对称位置中每个轴的敏感度表:
机器人轴 δz/δCi位置A δz/δCi位置B δz/δCi位置A-B
C1 0 0 0
C2 S2 S2 0
C3 S3 S3 0
C4 S4 S4 0
C5 S5 -S5 2.S5
C6 0 0 0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我们可以验证和计算C5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
第三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
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零;
C6为90度;
机器人的Z轴ZR平行与地面;
C1,C2,C3和C5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末端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
②、位置B:
C2,C3,C4(=0)和C5跟位置A一样;
C4也为零;
C6现在为-90度;
C1被重新计算为使得末端到达对刀仪位置的右侧;
这个跟第一对对称位置十分相似,除了ZR现在并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平行与地面;
在第三对对称位置中每个轴的敏感度表:
机器人轴 δz/δCi位置A δz/δCi位置B δz/δCi位置A-B
C1 0 0 0
C2 S2 S2 0
C3 S3 S3 0
C4 S4 S4 2.S4
C5 S5 S5 0
C6 S6 -S6 2.S6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我们可以验证和计算C6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上的差异得出的零点漂移;
(七)、耦合的位置分析:
步骤(三)中对三对对称的位置分析,几乎都是解耦的,从中直接推导出轴C4,C5和C6的零点漂移;
使用五个耦合的位置对来解一个5x5的矩阵来找到每个轴的零点漂移;
不需要去设置C1的零点,这个零点将会被集成再机器人的Z轴和转台的Z轴对齐的时候;
在任务位置对的敏感度表:
Figure BDA0003167136580000131
Figure BDA0003167136580000141
假设我们有两个位置A和B且由敏感度S2a…S6a和S2b…S6b;
且敏感度差值表示为S2ba…S6ba,依次为:
C2:S2ba=S2b-S2a;
C3:S3ba=S3b-S3a;
C4:S4ba=S4b-S4a;
C5:S5ba=S5b-S5a;
C6:S6ba=S6b-S6a;
假设我们测量Z的高度在位置A有Za和在位置B有Zb;
然后高度Z的差值取决于所有轴且表示为:
S2ba.δC2+S3ba.δC3+S4ba.δC4+S5ba.δC5+S6ba.δC6=(Zb-Za)=Zba
总共定义了五个任意位置对A,B,C,D和E,且测量获得高度Za,Zb,Zc,Zd and Ze,
有五个方程和五个变量:
S2ba.δC2+S3ba.δC3+S4ba.δC4+S5ba.δC5+S6ba.δC6=Zba;
S2cb.δC2+S3cb.δC3+S4cb.δC4+S5cb.δC5+S6cb.δC6=Zcb;
S2dc.δC2+S3dc.δC3+S4dc.δC4+S5dc.δC5+S6dc.δC6=Zdc;
S2ed.δC2+S3ed.δC3+S4ed.δC4+S5ed.δC5+S6ed.δC6=Zed;
S2ae.δC2+S3ae.δC3+S4ae.δC4+S5ae.δC5+S6ae.δC6=Zae;
矩阵形式:
Figure BDA0003167136580000142
所有的位置都是“独立的”或者“不耦合的”,敏感度矩阵的逆是存在的,且关于每个轴的零点漂移可以由以下给出:
Figure BDA0003167136580000151
这个方法有效的提供了找到独立的位置;
能够测量机器人在相反的姿态,C2表明能够为负值,C1能够被旋转180度去使得机器人的末端到达对刀仪的位置;
(八)、旋转台对齐方式:
需要测量旋转台的中心和转台轴;将一个测头安装在机器人上;
选择一个点在转台的一侧,测量他的XY坐标在机器人的世界坐标系系统中;这个转台可以为圆形或者正方形甚至任意形状;
选择一个点,机器人跟着转台一起旋转,同时测量同一个点的XY坐标在不同的8个转台的角度上;从这8个点我们可以计算出转台最佳拟合圆的圆心;
从数学理论上3个点已经满足,随着点数的增加更好的精度也会获得;
选择一个在转台表面上的点来测量其在机器人坐标系系统下的Z坐标;转台的表面没有必要必须为平面的;
选择一个点然后让机器人跟着转台一起旋转,随后测量在同一个点在不同的8个角度上的Z坐标,从这些8个点中计算得出最佳拟合平面的法向量。

Claims (1)

1.一种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硬件结构配置:
包括一个六轴以上的机器人、一个包含电主轴的装夹、一个旋转台和一个刀具长度测量传感器,机器人设在旋转台上且沿旋转台进行旋转,机器人的头部设有包含电主轴的装夹,装夹的下方设有与装夹呈对应分布的刀具长度测量传感器;
(二)、软件控制配置:
①、七轴伺服控制器:机器人本体轴(5b),一个旋转台(5c),一个电主轴控制器(5a)来控制所有轴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CNC通过一个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去读取传感器的开/关信号(5d);
②、一个由人机交互界面软件,插补软件(6c)组成的CNC主控制器来控制所有轴的同步性,PLC软件来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一个数控程序代码标准(6a)的程序由G代码和M代码组成,其可以用来编写加工雕塑,用来执行全自动化测量系统宏程序;CNC使用G31这个跳过指令和一个测量传感器结合起来使用去测量准确的测量位置(6b);一个有着可以计算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和关节坐标系的计算能力和切换两个坐标系能力的CNC主控制器(6d);一个有着可以计算机器人所有可能的姿态的计算能力的CNC主控制器(6e);
③、一个允许操作者去建立、修改和执行标定系统宏程序的操作面板(7);
(三)、解耦的对称位置步骤:
使用刀具测量设备通过两个对称的位置来测量刀具的直径,使用跳过指令G31来测量刀具的Z向高度或者测头水平位置,与测量刀具长度所用的垂直方式不同,在水平位置找到两个对称的位置,测量在高度上的误差,然后从中导出机器人单轴全局零点的漂移;
全局零点漂移含义:单个轴的漂移+电主轴支架的不完美性造成的角度偏移;通过CNC控制器的计算能力推荐出一个更恰当的偏移数值给轴;
将机器人的六个轴定义为C1到C6;
ZR: 代表机器人末端的Z轴;
ZS: 代表电主轴的Z轴;
对刀仪的坐标由CNC的参数中定义,这个坐标跟随后用到的所有测量坐标都是一样的;
对于对刀仪的坐标并不需要一个十分精确的数值,通过手动移动机器人到达位置后进行设定,且可以通过眼睛观察是否已经到达对刀仪的中心;
各个轴 i 的零点漂移由标签δCi来表示:
Z方向上和末端δz的改变,
由于轴 i上的δCi上对于微小的改变是十分敏感的,且标签定义为: Si=δz/ δCi;
将会定义若干个对称位置组,通过这些来计算在测量的对刀仪高度上的每个轴的零点漂移的影响;
第一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 为零;
C6 为90度;
机器人的Z轴ZR为垂直于地面;
C1,C2,C3和C5在满足上述条件下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
②、位置B:
C2,C3, C4 (=0) 和 C5 在位置-A处于相同位置;
C4 同样为零;
C6 现在为-90度;
C1 被重新计算为使得末端到达对刀仪位置的右侧;
③、高度Z的敏感性:用对刀仪的位置来测量高度Z,同时考虑机器人每个轴C1到C6的敏感度,可以发现:
C1对于高度没有影响,C1的旋转并不意味着机器人高度Z会产生任何的变化;
C2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位置A和位置B是一模一样的;
C3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位置A和位置B也是一摸一样的;
C4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此外在位置A和位置B这个影响是相反的;
C5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控制着机器人的Z轴垂直于地面,在C5上微小的改变对高度Z造成一个圆周影响,圆周的底部刚好在对刀仪坐标上;
C6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控制着机器人的Z轴垂直于地面,这就意味着C6的旋转就跟C1轴一样;
通过在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验证和计算 C4 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上的差异得出的零点漂移;
由于它仅仅关系到一个轴,使用一个试错法去校准,对C4改变一点点零点偏移然后再重新测量一遍;
利用CNC控制器,最好计算偏移的准确值的具体步骤:
假设第 i 轴在高度Z下的敏感度为:
Si =δz/δCi;
然后在位置A和对称的位置B的敏感度差异为:
2.Si = 2.δz/δCi;
假设测得高度Z
of Za 在位置A;
和 Zb 在位置B;
于是第i轴的偏移δCi可以被计算为:
2.δz/δCi =(Za-Zb);
δCi = 2.δz/(Za-Zb);
第二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90度,C5为-90度,在这个状态下机器人的Z轴平行于地面;
C1,C2,C3和C6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末端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且刀具的Z轴平行于地面;
②、位置B:
C1,C2和C3完全一模一样;
C4,C5和C6在互补的镜像位置;
C4 =-90 度,C5 = 90度,C6b =C6a–180;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可以验证和计算C5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
第三对对称位置分析:
①、位置A:
这六个轴从C1到C6控制如下:
C4为零;
C6为90 度;
机器人的Z轴ZR平行与地面;
C1,C2,C3和C5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末端被计算到到达对刀仪在XYZ坐标系下的位置;
②、位置B:
C2,C3, C4(=0)和C5跟位置A一样;
C4也为零;
C6现在为-90度;
C1被重新计算为使得末端到达对刀仪位置的右侧;
这个跟第一对对称位置十分相似,除了ZR现在并不是垂直于地面而是平行与地面;
通过在这两个位置简单的高度Z检测可以验证和计算C6轴基于在位置A和位置B上的差异得出的零点漂移;
(四)、耦合的位置分析:
步骤(三)中对三对对称的位置进行分析,从中直接推导出轴C4,C5和C6的零点漂移;
使用五个耦合的位置对来解一个5x5的矩阵来找到每个轴的零点漂移;
不需要去设置C1的零点,这个零点将会被集成再机器人的Z轴和转台的Z轴对齐的时候;
假设有两个位置A和B且由敏感度S2a … S6a和S2b … S6b;
且敏感度差值表示为S2ba … S6ba,依次为:
C2:S2ba=S2b-S2a;
C3:S3ba=S3b-S3a;
C4:S4ba=S4b-S4a;
C5:S5ba=S5b-S5a;
C6:S6ba=S6b-S6a;
假设测量Z的高度在位置A有Za和在位置B有Zb;
然后高度Z的差值取决于所有轴且表示为:
S2ba.δC2 + S3ba.δC3+ S4ba.δC4+S5ba.δC5 + S6ba.δC6 = (Zb-Za) =Zba
总共定义了五个任意位置对A, B, C, D 和 E,且测量获得高度 Za, Zb, Zc, Zd andZe,
有五个方程和五个变量:
S2ba.δC2 + S3ba.δC3 + S4ba.δC4 + S5ba.δC5 + S6ba.δC6= Zba;
S2cb.δC2 + S3cb.δC3 + S4cb.δC4 + S5cb.δ C5 + S6cb.δC6 = Zcb;
S2dc.δC2 + S3dc.δC3 + S4dc.δC4 + S5dc.δ C5 + S6dc.δC6 =Zdc;
S2ed.δC2 + S3ed.δC3 + S4ed.δC4 + S5ed.δC5 + S6ed.δC6 =Zed;
S2ae.δC2 + S3ae.δC3 + S4ae.δC4 + S5ae.δC5 + S6ae.δC6 =Zae;
矩阵形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所有的位置都是“独立的”或者“不耦合的”,敏感度矩阵的逆是存在的,且关于每个轴的零点漂移可以由以下给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这个方法有效的提供了找到独立的位置;
能够测量机器人在相反的姿态,C2表明能够为负值,C1能够被旋转180度去使得机器人的末端到达对刀仪的位置;
(五)、旋转台对齐方式:
需要测量旋转台的中心和转台轴;将一个测头安装在机器人上;
选择一个点在转台的一侧,测量他的XY坐标在机器人的世界坐标系系统中;
这个转台可以为圆形或者正方形甚至任意形状;
选择一个点,机器人跟着转台一起旋转,同时测量同一个点的XY坐标在不同的8个转台的角度上;从这8个点可以计算出转台最佳拟合圆的圆心;
从数学理论上3个点已经满足,随着点数的增加更好的精度也会获得;
选择一个在转台表面上的点来测量其在机器人坐标系系统下的Z坐标;转台的表面没有必要必须为平面的;
选择一个点然后让机器人跟着转台一起旋转,随后测量在同一个点在不同的8个角度上的Z坐标,从这些8个点中计算得出最佳拟合平面的法向量。
CN202110807477.0A 2021-07-16 2021-07-16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Active CN113568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7477.0A CN113568369B (zh) 2021-07-16 2021-07-16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7477.0A CN113568369B (zh) 2021-07-16 2021-07-16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369A CN113568369A (zh) 2021-10-29
CN113568369B true CN113568369B (zh) 2022-09-30

Family

ID=7816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7477.0A Active CN113568369B (zh) 2021-07-16 2021-07-16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836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1728B (zh) * 2013-07-09 2014-07-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一种用于三维柔性阵列触觉传感器标定装置的标定方法
EP3473379B1 (en) * 2017-10-20 2021-01-13 Lapmaster Wolters GmbH Grinding center and method for axis compensation of a grinding center
CN109238199B (zh) * 2018-09-03 2020-04-03 清华大学 一种机器人旋转轴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
CN109773786B (zh) * 2018-12-29 2022-04-19 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机器人平面精度标定方法
CN109822574B (zh) * 2019-03-20 2021-01-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工业机器人末端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的方法
CN111367236B (zh) * 2020-03-11 2021-08-10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加工过程的移动机器人系统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12264836B (zh) * 2020-10-14 2022-06-24 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 一种cnc刀具智能对刀监控方法
CN112692828B (zh) * 2020-12-18 2022-08-19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机器人标定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8369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argarbashi et al. Single setup estimation of a five-axis machine tool eight link errors by programmed end point constraint and on the fly measurement with Capball sensor
CN103447884B (zh) 数控机床平动轴几何误差的测量装置及测量与辨识方法
US10378872B2 (en)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machine accuracy in machine tool
JP5459486B2 (ja) ロボット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209107B2 (en) Geometric err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multi-axis machine tool and multi-axis machine tool
US6941192B2 (en) Robot machining too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alibration
CN109454281B (zh) 一种机器人铣削加工中的螺旋桨工件坐标系标定方法
CN101249618A (zh) 具有通过接触检测进行工件参考位置设置功能的机床
US20130282328A1 (en) Error measurment device and error measurement method
JP6807599B2 (ja) 工作機械の誤差同定方法
CN106426189A (zh) 打磨抛光机器人工件夹持的自动纠偏方法
CN104044131A (zh) 机器人系统、校正方法及被加工物制造方法
JP2015203567A (ja) 計測システム
US4575802A (en) Robot/workpiece orientation
Chen et al. An identifying method with considering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geometric errors parameters of machine tools
GB2108715A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machine tool
US11312019B2 (en) Method for work piece calibration and robot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3568369B (zh) 全自动机器人零点标定的系统内置测量相对精度方法
US20180203429A1 (en) Controller
CN113319855A (zh) 一种多关节诊疗机器人柔顺力控制模式下的重力补偿方法
JP3880030B2 (ja) V溝形状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EP4134762A1 (en) Machining method
Dassanayake et al. Simultaneous five-axis motion for identifying geometric deviations through simulation in machining centers with a double pivot head
KR20170141092A (ko) 틸팅 헤드용 회전중심 보정장치
JP7412297B2 (ja) 工作機械のタッチプローブの校正方法及び幾何誤差同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