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5978A -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5978A
CN113555978A CN202010326561.6A CN202010326561A CN113555978A CN 113555978 A CN113555978 A CN 113555978A CN 202010326561 A CN202010326561 A CN 202010326561A CN 113555978 A CN113555978 A CN 113555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working frequency
charging base
charged
frequency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65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5978B (zh
Inventor
胡启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65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597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7894 priority patent/WO20212132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5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5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支持无线充电,例如,手机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电动公交车也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等。在无线充电过程中,需要对电子设备的位置进行检测确保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充电。
然而,目前无线充电根据功率来检测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放偏,导致放偏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效率的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包括:
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确定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
当接收到所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且所述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频率大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生成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用于将所述工作频率设置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所述工作频率对所述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所述工作频率对所述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
当所述工作频率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所述抖动频率对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对应的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提示模块,用于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已检测次数;
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上述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通过先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当无线充电底座在稳定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小于工作频率阈值时,根据无线充电底座的检测次数可以检测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是否充电异常,缩短了放偏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放偏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待充电设备102通过网络与无线充电底座104进行通信。待充电设备102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其中,待充电设备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待充电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其中,无线充电底座是指不需要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待充电设备上的充电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无线充电的协议标准主要包括:Qi标准、电源事物联盟标准(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A4WP标准等。工作频率阈值是无线充电底座能满足额定充电功率需求的最小工作频率;不同类型的无线充电底座对应的工作频率阈值不同。
无线充电的步骤包括检测阶段、通信阶段和充电阶段三个过程。其中,检测阶段用于检测可供电设备及异物,例如,待充电设备在充电之前,待充电设备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可供充电的无线充电底座以及无线充电底座上是否存在异物待充电设备可以但不仅限于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待充电设备;通信阶段用于对待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底座进行身份认证,例如,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数据包,根据无线充电底座响应的数据包完成身份认证,例如,响应的数据包为预设数据包,则表示认证通过,即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若响应的数据包中不是预设数据包,则表示认证未通过,即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不匹配。充电阶段是根据响应的数据包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状态和相应的功率参数,根据相应的功率参数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功率参数可以包括频率、电压、电流等;无线充电底座的状态包括支持放偏检测和不支持放偏检测。
具体地,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身份认证数据包,当响应数据包为预设数据包时,则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相匹配,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状态和相应的功率参数,当无线充电底座支持支持放偏检测和支持放偏检测的初始工作频率阈值时,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步骤204,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具体地,在充电过程中,待充电设备通过检测电能传输阶段的控制误差包(Control Error Packet,CEP)的数据来判断无线充电底座是否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控制误差包中数据可以是实际功率与目标功率的功率差值,当功率差值在预设功率差值范围内时,则表明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通过无线充电接收芯片来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可选地,预设功率差值范围为(-127~127),当功率差值在预设功率差值范围的±6范围内时,则表明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步骤206,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可选地,待充电设备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为2KHZ(千赫兹),工作频率阈值为3KHZ时,则工作频率小于工作频率阈值,从待充电设备的存储器中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步骤208,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其中,预设检测次数是预先设置的检测次数。提示信息可以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在待充电设备的显示界面上,也可以以语音的形式通过待充电设备的扬声器播放。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可以是待充电设备不在预设充电位置上、待充电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等。
可选地,预设检测次数可以为5次,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已检测次数为6时,将生成的“待充电设备不在预设充电位置上”的提示信息显示在待充电设备的显示界面上,用户根据提示信息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位置进行调整,直到待充电设备处于预设充电位置上。
上述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中,上述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通过先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当无线充电底座在稳定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小于工作频率阈值时,根据无线充电底座的检测次数可以检测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是否充电异常,缩短了放偏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放偏检测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待充电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
其中,无线充电底座的设备类型不同对应的工作频率不同,每种类型的无线充电底座只支持对应的待充电设备。
具体地,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底座之间基于Qi协议进行通讯,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
步骤304,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
其中,预设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底座匹配。预设响应数据可以是数字和/或字母组合的字符串,例如,预设响应数据为001,则表明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底座匹配。
具体地,待充电设备接收无线充电底座响应识别指令的私有数据包,其中,私有数据包中包括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底座是否匹配的响应数据,根据无响应数据判断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待充电设备匹配。
步骤306,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具体地,待充电设备在充电过程,随着充电时间的不断增加,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随着充电时间成规律性变化。获取待充电设备的实时电压,根据实时电压对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初始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当前点电池电压对应的工作频率阈值。可选地,用户可以根据历史电池电压和历史工作频率阈值的数据对当前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当前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应的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步骤308,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步骤310,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时,生成设置指令,设置指令用于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具体地,当检测到无线充电底座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时,基于Qi通信协议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设置指令,当无线充电底座接收到设置指令时,把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不需要继续执行无线充电放偏检测,减少无线充电底座和待充电设备的功耗损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且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其中,预设检测次数是预先设置的检测次数,预设检测次数可以是5次、6次等。
具体地,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且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判断无线充电底座是否处于稳定工作状态,直到检测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根据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和工作频率阈值,以及已检测次数进行无线充电放偏检测,不需要检测功率可以缩短无线充电放偏检测的时间以及提高放偏检测的准确性。
步骤312,当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具体地,当工作频率小于工作频率阈值且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计算工作频率和工作频率阈值之间的差值,根据差值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在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之后,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其中,抖动包括人为抖动和工作频率的抖动;人为抖动的抖动频率和工作频率的抖动频率不同;人为抖动是指无线充电底座在充电过程中被人为挪动引起的;工作频率的抖动是指无线充电底座在充电过程中其工作频率会随时间的增长出现改变引起的频率变化。可选地,人为抖动的抖动频率大于工作频率的抖动频率。
具体地,当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当抖动频率为工作频率的抖动频率时,计算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例如,抖动频率为2KHZ,工作频率阈值是140KHZ,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在138-142KHZ之间。通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提高了放偏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充电设备是手机,手机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通过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手机匹配;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手机匹配;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手机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根据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检测次数和工作频率阈值可以提高手机在无线充电放偏检测的效率。
上述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中,通过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根据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检测次数和工作频率阈值,提高了放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步骤包括:
步骤402,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若匹配执行步骤404。
步骤404,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步骤406,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步骤408,判断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是否大于工作频率阈值,若是,执行步骤410,否则执行步骤412。
步骤410,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步骤412,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步骤414,判断已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检测次数,若是,执行步骤416,否则执行步骤418。
步骤416,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步骤418,判断已检测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检测次数,若是,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20。
步骤420,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具体地,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当无线充电底座与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当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判断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是否大于工作频率阈值,若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若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判断已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当已检测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判断已检测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检测次数,若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继续循环无线充电放偏检测。
若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继续循环无线充电放偏检测。在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根据已检测次数快速检测出放偏;通过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提高了放偏检测的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包括:确定模块502、第一获取模块504、第二获取模块506和提示模块508,其中:
确定模块502,用于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第一获取模块504,用于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第二获取模块506,用于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对应的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提示模块508,用于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上述无线充电放偏检测,通过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通过先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当无线充电底座在稳定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小于工作频率阈值时,根据无线充电底座的检测次数可以检测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是否充电异常,缩短了放偏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放偏检测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除包括确定模块502、第一获取模块504、第二获取模块506和提示模块508外,还包括识别模块510、执行模块512、设置模块514和调整模块516,其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504还用于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通过确定模块502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识别模块510用于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
执行模块512,用于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且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设置模块514,用于当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时,生成设置指令,设置指令用于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调整模块516,用于当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516还用于当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当无线充电底座与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当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判断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是否大于工作频率阈值,若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若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判断已检测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检测次数,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当已检测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判断已检测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检测次数,若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继续循环无线充电放偏检测。
若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继续循环无线充电放偏检测。在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根据已检测次数快速检测出放偏;通过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提高了放偏检测的准确性。
关于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待充电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待充电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
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
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且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时,生成设置指令,设置指令用于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
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当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
根据电压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
当接收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无线充电底座与待充电设备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工作频率阈值且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执行获取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工作频率大于工作频率阈值时,生成设置指令,设置指令用于将工作频率设置为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工作频率对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
当工作频率与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抖动频率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包括:
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确定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发送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用于识别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是否与所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匹配;
当接收到所述识别指令的响应数据为预设响应数据时,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与所述待充电设备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且所述已检测次数小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频率大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时,生成设置指令,所述设置指令用于将所述工作频率设置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稳定工作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所述工作频率对所述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已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根据所述工作频率对所述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检测次数等于预设检测次数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抖动频率;
当所述工作频率与所述工作频率阈值的频率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时,根据所述抖动频率对所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工作频率阈值。
8.一种无线充电放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无线充电底座的工作频率阈值;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工作频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工作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工作频率对应的工作频率阈值时,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底座放偏检测的已检测次数;
提示模块,用于当所述已检测次数大于预设检测次数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充电底座上待充电设备充电异常。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26561.6A 2020-04-23 2020-04-23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55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561.6A CN113555978B (zh) 2020-04-23 2020-04-23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087894 WO2021213285A1 (zh) 2020-04-23 2021-04-16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561.6A CN113555978B (zh) 2020-04-23 2020-04-23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978A true CN113555978A (zh) 2021-10-26
CN113555978B CN113555978B (zh) 2022-10-21

Family

ID=7812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6561.6A Active CN113555978B (zh) 2020-04-23 2020-04-23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5978B (zh)
WO (1) WO2021213285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304A (zh) * 2014-07-30 2014-11-19 华南理工大学 移动式自适应能量与信息同步无线传输方法与传输装置
US20150238110A1 (en) * 2014-02-27 2015-08-27 Weinberg Medical Physics Llc Neuroparticle with a spin-torque device
CN105634144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侦测充电质量的方法
EP3098939A1 (en) * 2013-10-29 2016-11-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06532969A (zh) * 2016-11-03 2017-03-22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中实现fsk信号高效解调的电路结构
CN208539663U (zh) * 2018-08-20 2019-02-22 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充电谐波干扰的电路
CN109494888A (zh) * 2018-11-27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端、终端、系统、方法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4731A (zh) * 2019-12-20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提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0158B2 (ja) * 2013-01-31 2017-02-1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5053794A (ja) * 2013-09-06 2015-03-19 ローム株式会社 位置ずれ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618608B (zh) * 2013-12-02 2017-06-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多负载合法性判定方法
CN104201738B (zh) * 2014-08-20 2017-01-1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KR101846715B1 (ko) * 2016-09-26 2018-04-10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CN106451803B (zh) * 2016-09-29 2020-05-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接收端
CN108233465B (zh) * 2017-12-19 2021-09-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柔性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84001A (zh) * 2018-07-25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149695A (zh) * 2018-09-05 2019-01-04 四川知创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无线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98939A1 (en) * 2013-10-29 2016-11-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20150238110A1 (en) * 2014-02-27 2015-08-27 Weinberg Medical Physics Llc Neuroparticle with a spin-torque device
CN104158304A (zh) * 2014-07-30 2014-11-19 华南理工大学 移动式自适应能量与信息同步无线传输方法与传输装置
CN105634144A (zh) * 2014-10-31 2016-06-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侦测充电质量的方法
CN106532969A (zh) * 2016-11-03 2017-03-22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中实现fsk信号高效解调的电路结构
CN208539663U (zh) * 2018-08-20 2019-02-22 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充电谐波干扰的电路
CN109494888A (zh) * 2018-11-27 2019-03-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端、终端、系统、方法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4731A (zh) * 2019-12-20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提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3285A1 (zh) 2021-10-28
CN113555978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57488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US10498156B2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terminal
US2016019086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battery
US101035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peration of battery
US201502370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KR102564363B1 (ko) 외부 전자 장치로부터 수신된 식별 정보에 기반하여 무선 충전과 관련된 통신 채널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2507530B1 (ko) 스마트키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140258128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fund security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17185926A1 (zh) 移动支付方法和装置
US9602969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cognizing area
US20130331098A1 (en)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and Alerting Users to Available Wireless Networks
WO2012129641A1 (en) Interrogating an authentication device
US202100647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US93984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mergency call in electronic device
KR2020014055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듀얼 스탠바이 모드 및 싱글 스탠바이 모드의 전환 방법
EP312876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1157061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SIM of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68382A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200107089A (ko) 위치 기반 서비스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채널 스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555978B (zh) 无线充电放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69803B (zh) 便携式应急储能电源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629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n basis of state of battery
KR20200097100A (ko) 어플리케이션의 무결성을 검증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어플리케이션의 무결성을 검증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9844688B (zh) 片上系统、包括该片上系统的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7238066B (zh) 一种开锁方法、无源电子锁、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