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2934A -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2934A
CN113552934A CN202110758740.1A CN202110758740A CN113552934A CN 113552934 A CN113552934 A CN 113552934A CN 202110758740 A CN202110758740 A CN 202110758740A CN 113552934 A CN113552934 A CN 113552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frequency
signal
processing unit
centr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87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87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2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2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该供电电路包括: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将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中央处理器;控制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直流转换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输出至直流转换模块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直流转换模块调节供电信号的频率。该供电电路能够使供电信号的动态调节速率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的需求,保证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的供电信号电压保持稳定,避免影响中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电子设备而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其实现各种复杂运算和控制功能的核心器件,为了保证中央处理器能够可靠工作,需要为其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能够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
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输出至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调节所述供电信号的频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供电电路。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
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调节供电信号的频率;
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所述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供电控制方法。
上述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输出至直流转换模块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改变直流转换模块调节供电信号的频率,使供电信号的动态调节速率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的需求,保证直流转换模块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的供电信号电压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影响中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相关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结构框图之一;
图3为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结构框图之二;
图4为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结构框图之三;
图5为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结构框图之四;
图6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又一实施例的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发生改变时,容易出现电压不稳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央处理器的供电电路仅能通过自身的电压反馈环路来检测中央处理器的电压变化,在发生变化后将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该过程仅为电压的被动调整。当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增大,电压调整的速率可能无法匹配,则会使得中央处理器的供电信号出现电压不稳影响其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130应用于电子设备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或其他具有中央处理器140的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可包括射频(RF,Radio Frequency)电路16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80、输入单元190、显示单元150、音频电路120、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11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中央处理器140、以及电源17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0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射频电路16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存储器180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80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中央处理器14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80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输入单元19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显示单元15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1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音频电路330可通过扬声器121、传声器122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10之间的音频接口。无线保真(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10通过无线保真模块11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中央处理器140是电子设备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80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8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10进行整体监控。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为中央处理器140供电的供电电路130,供电电路130包括直流转换模块132和控制模块131。其中,控制模块131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0、直流转换模块132连接,直流转换模块132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在控制模块131的驱动下将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中央处理器140为其供电。控制模块131还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调整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直流转换模块132对供电信号动态调节的速率。
其中,电源信号可以是由电子设备10中的电源(即电池)提供,也可以由接入电子设备10的外部电源提供。
在为中央处理器140供电时,控制模块131会根据中央处理器140的电压向直流转换模块132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2输出供电信号至中央处理器140。例如,当中央处理器140的电压较低时,中央处理器140可能无法继续稳定工作,此时控制模块131则通过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2将供电信号的电压升高,以保证中央处理器140的正常工作。
具体的,控制模块131通过与中央处理器140通信,获取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信息,并确定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在该工作频率切换时间,控制模块131对输出至直流转换模块132的驱动信号的频率进行切换。示例性的,在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一工作频率时,控制模块131将驱动信号的频率切换为第一驱动频率;在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控制模块131将驱动信号的频率切换为第二驱动频率。
由于直流转换模块132的动态响应能力(即对供电信号动态调节的速率)受驱动信号的频率的影响,驱动信号的频率越高,直流转换模块132的动态响应能力越好。但是直流转换模块132采用高频率的驱动信号驱动,会使供电电路130的能耗提高,不利于电子设备的续航。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实时电压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驱动信号,并且控制模块131根据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调整切换驱动信号的频率,使供电信号的动态调节速率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140的需求,保证直流转换模块131为中央处理器140提供的供电信号电压能够保持稳定,避免影响中央处理器140的正常工作。
对于中央处理器140能够在不同工作频率间进行切换时,控制模块131能够对应调节直流转换模块132的驱动信号频率,从而调节供电电路130的动态响应能力。在供电电路130需要具备高动态响应能力时,控制模块131选择高频率的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2,使直流转换模块132在电压调节过程中能够更快响应,避免在中央处理器140电压突变时由于供电电路130输出的供电信号的电压无法及时调整至目标电压,使得中央处理器140宕机。同时在供电电路130的动态响应能力要求较低时,控制模块131能够选择低频率的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2,降低供电电路130的能耗。
具体的,控制模块131可以通过获取中央处理器140当前时刻和下一时刻的工作频率,并在当前时刻与下一时刻的工作频率不同时,判定下一时刻为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进而在该时刻切换驱动信号的频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40直接将下一次发生工作频率切换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发送至控制模块131,控制模块131在对应的时间切换驱动信号的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与驱动信号的频率成正相关关系。成正相关关系是指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增大,控制模块则将驱动信号的频率增大;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减小,控制模块则将驱动信号的频率减小。具体的,第一工作频率小于第二工作频率,对应地,第一驱动频率小于第二驱动频率。示例性的,第一工作频率为600MHz,第二工作频率为1GHz;第一驱动频率为50Hz,第二驱动频率为60Hz,当中央处理器140由600MHz切换为1GHz,控制模块将驱动信号的频率由50Hz切换为60Hz。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1对于中央处理器140不同的工作频率,预设有不同的驱动信号的频率。控制模块131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在确定中央处理器140将要切换的工作频率时,即可对应调整驱动信号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1可以根据中央处理器140变换前后的工作频率的差值,以及预设的工作频率与驱动信号频率的变化关系(例如函数关系),计算出需要对应调整的驱动信号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流转换模块132用于根据控制模块131输出的驱动信号以第一驱动频率或第二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的电压进行转换,以向中央处理器140输出供电信号。控制模块131在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一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2以第一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的电压进行转换;控制模块131在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2以第二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的电压进行转换。控制模块131输出的驱动信号根据中央处理器140的实时电压进行调节,以使直流转换模块132输出的供电信号的电压为目标电压,满足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电压需求,即由于中央处理器140发生负载变化所产生的电压变化,控制模块131需要对驱动信号进行调节,以改变供电信号的电压,例如,中央处理器140上的电压降低,控制模块131通过调节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133提高输出的供电信号的电压。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30还包括电流补偿模块133,电流补偿模块133分别与控制模块131、直流转换模块132连接。控制模块131在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高于预设频率时输出电流补偿信号驱动电流补偿模块133输出补偿信号。电流补偿模块133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模块131输出的电流补偿信号时输出补偿电流至直流转换模块132,对直流转换模块132输出的供电信号的电流进行补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流是指将电流补偿模块输出的补偿电流加至直流转换模块132输出的电流上,以使提供给中央处理器140的供电信号的电流满足工作需求。
具体的,直流转换模块132在驱动频率增大时,内部损耗也会提高,进而提高供电电路130的能耗,不利于电子设备的续航,为了降低直流转换模块132的能耗,本实施例设置电流补偿模块133为直流转换模块132补流,进而实现降低直流转换模块132的输入电流,使得直流转换模块132上的功耗降低,进而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电路130的能耗。同时电流补偿模块133输出的补偿信号能够对供电信号的电流进行补偿,保证供电信号的电流满足中央处理器140的供电要求。以供电信号的目标电压为5V,目标电流为10mA为例,直流转换模块132将电源信号的电压转换为5V,为了避免在高驱动信号频率下直流转换模块132的损耗过大,电源信号的电流为2mA,因此直流转换模块132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后信号的电压为5V,电流为2mA,此时由电流补偿模块133向直流转换模块132输出一个8mA的补偿信号,能够使得最终输出至中央处理器140的供电信号的电压为5V,电流为10mA。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流转换模块132包括第一开关组件Q1、储能组件1321和续流组件1322,第一开关组件Q1分别与储能组件1321、控制模块131连接,储能组件1321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0、电流补偿模块133连接,续流组件1322的第一端与储能组件1321连接,续流组件1322的第二端接地,控制模块131向第一开关组件Q1输出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开关组件Q1工作,第一开关组件Q1导通时,储能组件1321经第一开关组件Q1接收电源信号,此时电源信号用于为储能组件1321的同时向中央处理器140供电;第一开关组件Q1关断时,储能组件1321与续流组件1322、中央处理器140构成放电回路,以使此时由储能组件1321继续向中央处理器140供电,即继续向中央处理器140输出电压值为目标电压的供电信号。控制模块131通过输出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开关组件Q1在导通和关断状态之间切换,实现对电源信号的降压处理。
由于直流转换模块132的损耗主要在第一开关组件Q1上,因此将电流补偿模块133与储能组件1321连接,向储能组件132输出补偿信号,使得输入至储能组件1321的电流不变,但又降低了输入至第一开关组件Q1的电流,不影响直流转换模块132的工作,最终向中央处理器140输出供电信号,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组件Q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31电连接,第一开关组件Q1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电源信号,第一开关组件Q1的第二端与储能组件1321连接。具体的,第一开关组件Q1可以采用如图4中所示的NMOS管,也可以采用其他开关管,例如PMOS管、三极管等。当第一开关组件Q1为NMOS管时,该NMOS管的栅极可作为第一开关组件Q1的控制端,该NMOS管的漏极可作为第一开关组件Q1的第一端,该NMOS管的源极可作为第一开关组件Q1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组件1321包括电感L和电容C,电感L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组件Q1的第二端、续流组件1322的第一端电连接,电感L的第二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0、电容C的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续流组件1322为二极管,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续流组件1322的第一端,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续流组件1322的第二端。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续流组件1322为第二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31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与储能组件1321连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接地。控制模块131还用于向第二开关组件输出续流驱动信号,续流驱动信号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组件与第一开关组件Q1交替导通,在第一开关组件Q1导通时,第二开关组件关断;在第一开关组件Q1关断时,第二开关组件导通。具体的,第二开关组件可以采用如图5中所示的NMOS管,也可以采用其他开关管,例如PMOS管、三极管等。当第二开关组件为NMOS管时,该NMOS管的栅极可作为第二开关组件的控制端,该NMOS管的漏极可作为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该NMOS管的源极可作为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流补偿模块133包括电流源或直流变换器。具体的,电流补偿模块133可以采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或其他恒流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流补偿模块133也可以采用直流变换器,例如BUCK电路,对于直流变换器,控制模块131可以输出低频驱动信号驱动其输出补偿信号,避免直流变换器产生较高损耗。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如上述的供电电路130,通过供电电路130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140供电,供电电路130能够根据中央处理器140的工作频率变换调节供电电路130的动态响应能力,以适应不同工作频率下中央处理器140的供电要求,保证输出至中央处理器140的供电信号的电压稳定,避免影响中央处理器140的正常工作。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供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该供电方法包括步骤702-步骤704。
步骤702,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
步骤704,在工作频率切换时间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输出至直流转换模块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直流转换模块调节供电信号的频率。
步骤706,根据中央处理器的电压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直流转换模块将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中央处理器。
结合图2的供电电路进行说明,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根据中央处理器发送的工作信息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在该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同步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频率,实现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变换调节供电电路的动态响应能力,以适应不同工作频率下的中央处理器的供电要求,使直流转换模块能够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稳定的供电信号。同时,控制模块提前确定了工作频率切换时间,能够同步调整驱动信号的频率,避免由于驱动信号的频率调整滞后而影响中央处理器的正常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与驱动信号的频率成正相关关系。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频率的步骤包括步骤802-步骤806。
步骤802,确定中央处理器在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将切换的工作频率。
步骤804,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一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一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步骤806,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二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其中,第一驱动频率低于第二驱动频率;第一工作频率低于第二工作频率。
结合图2的供电电路进行说明,控制模块通过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获取的工作信息确定中央处理器在最近一次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将要切换的工作频率,若为第一工作频率,则控制模块输出第一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一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若为第二工作频率,则控制模块输出第二驱动信号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二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如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频率的步骤还包括步骤902:
步骤902,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电流补偿信号至电流补偿模块;其中,电流补偿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流补偿信号时输出补偿信号至直流转换模块,以为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电流进行分流,并对供电信号的电流进行补流,以降低直流转换模块在第二驱动频率下进行电压转换的功耗。
结合图3进行说明,控制模块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电流补偿信号驱动电流补偿模块输出补偿信号,为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电流进行分流,降低能耗,同时,保证供电信号的电流满足中央处理器的供电要求。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7-图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7-图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702,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
步骤704,在工作频率切换时间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频率。
步骤706,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实时电压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驱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702,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
步骤802,确定中央处理器在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将切换的工作频率。
步骤804,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一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一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步骤806,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二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步骤706,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实时电压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驱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702,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
步骤802,确定中央处理器在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将切换的工作频率。
步骤804,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一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一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步骤806,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二驱动频率对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步骤902,在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电流补偿信号至电流补偿模块。
步骤706,根据中央处理器的实时电压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驱动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具体的”、“示例性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及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输出至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调节所述供电信号的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与所述驱动信号的频率成正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为第一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一驱动频率对所述电源信号的电压进行转换;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直流转换模块以第二驱动频率对所述电源信号的电压进行转换;所述第一工作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低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高于预设频率时输出电流补偿信号;
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
电流补偿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流补偿信号时,输出补偿电流至所述直流转换模块,以对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电流进行补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组件、储能组件和续流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分别与所述储能组件、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所述电源信号输入至所述储能组件;
所述储能组件用于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在经所述第一开关组件接收到所述电源信号时储能,对所述电源信号的电压进行分压,以将所述电源信号的电压值降低至目标电压;
所述续流组件与所述储能组件连接,所述续流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关断时与所述储能组件、所述中央处理器构成放电回路,以使所述储能组件继续向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电压值为所述目标电压的所述供电信号;
所述电流补偿模块与所述储能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储能组件输出所述补偿信号,以降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接收的所述电源信号的电流,并为所述储能组件输出的所述供电信号的电流进行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补偿模块包括电流源或直流变换器。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供电电路。
8.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时间;
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调整输出至直流转换模块的驱动信号的频率,以调整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调节供电信号的频率;
其中,所述直流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将所述电源信号转换为供电信号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与所述驱动信号的频率成正相关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频率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将切换的工作频率;
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一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直流转换模块以所述第一驱动频率对所述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直流转换模块以所述第二驱动频率对所述电源信号进行转换;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低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所述第一工作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作频率切换时间切换向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频率时输出电流补偿信号至电流补偿模块;
其中,所述电流补偿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流补偿信号时输出补偿电流至所述直流转换模块,以对所述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电流进行补流。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58740.1A 2021-07-05 2021-07-05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52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8740.1A CN113552934A (zh) 2021-07-05 2021-07-05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8740.1A CN113552934A (zh) 2021-07-05 2021-07-05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934A true CN113552934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8740.1A Pending CN113552934A (zh) 2021-07-05 2021-07-05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293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6646A (ja) * 2006-05-09 2007-11-22 Rohm Co Ltd 起動回路、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低電圧誤動作防止回路、電源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80059823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At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powered device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304057A (zh) * 2017-10-09 2018-07-20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arm系统的合并供电电路
CN109951061A (zh) * 2019-04-11 2019-06-28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去纹波电路、芯片、电路系统及方法
CN110149060A (zh) * 2019-05-07 2019-08-20 深圳威富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居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CN11115845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供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6646A (ja) * 2006-05-09 2007-11-22 Rohm Co Ltd 起動回路、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低電圧誤動作防止回路、電源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80059823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At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powered device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304057A (zh) * 2017-10-09 2018-07-20 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arm系统的合并供电电路
CN109951061A (zh) * 2019-04-11 2019-06-28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去纹波电路、芯片、电路系统及方法
CN110149060A (zh) * 2019-05-07 2019-08-20 深圳威富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居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CN111158451A (zh) * 2019-12-31 2020-05-15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供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3517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electronic component, mobile phone terminal,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KR102352890B1 (ko) 플라잉 커패시터 전압 제어를 위한 회로들을 가지는 dc-dc 컨버터 및 그에 따른 전압 제어 방법
US10642329B2 (en) Peak current support for a power rail system via a shared secondary power supply
KR102031534B1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및 비교기를 이용한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의 제로 커런트 감지 방법
JP6262478B2 (ja) 電源回路およびその制御回路、電子機器
JP5965905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US20110115454A1 (en) Voltage regulator
US11431251B2 (en) Power converter, synchronous power conver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switching frequency
KR101263579B1 (ko) 전자 장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전력 관리 장치
US7782222B2 (en) Voltage regulating power supply for noise sensitive circuits
EP36940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13552934A (zh) 供电电路、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369942A (zh) 驱动电压调整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237192A (zh) 电压调节电路、方法、芯片、模组、供电系统和电子设备
WO2019067147A1 (en) DYNAMIC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INTERNAL IMPEDANCE OF THE BATTERY
CN116711197A (zh) 用于输入电流调节的方法以及具有输入电压前馈和输出负载前馈的有源功率滤波器
CN115514191A (zh) 供电系统、电子设备和供电调节方法
CN116501152A (zh) 供电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216056362U (zh) 电源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16505768A (zh) 供电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67253A (zh) 电源、电子设备、芯片以及供电方法
CN110277911B (zh) 应用于音响的供电电路及音响
CN115981450A (zh)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存储介质
US20190017798A1 (en) Position Indicator and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7318749A (zh)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