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2859B -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2859B
CN113552859B CN202110852528.1A CN202110852528A CN113552859B CN 113552859 B CN113552859 B CN 113552859B CN 202110852528 A CN202110852528 A CN 202110852528A CN 113552859 B CN113552859 B CN 113552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main controller
target function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25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2859A (zh
Inventor
祖海霞
余坚强
唐文
赵龙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25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2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2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2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2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3Modular or universal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e.g. monitoring system having modules that may be combined to build monitoring program;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egacy systems; adaptab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在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的最小通信周期内,检测需要与主控制器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以及若在最小通信周期内存在多个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主控制器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预设时间阈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温控器可以检测所在环境的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其他设备(比如制冷设备、供暖设备)工作,使所在环境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但现在有些温控器存在容易死机的问题,表现为屏幕无触摸反应,屏幕显示无刷新。产品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功能控制器的最小通信周期内,检测需要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以及
若在所述最小通信周期内存在多个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控制器与各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多个功能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功能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控器,包括:
功能控制器,包括触摸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触摸控制器和所述显示控制器。
本申请的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控制方法在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的最小通信周期内,通过控制主控制器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其中,预设时间阈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可以降低主控制器与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电子设备受干扰信号影响较小,从而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控器的示意图;
图2是一些技术中的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通信的时序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通信的时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通信的时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通信的时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与功能控制器通信的时序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控器100的示意图。
参见图1,温控器100包括主控制器11、功能控制器12、显示区域13、触摸区域14。电源15用于给主控制器11和功能控制器12供电。功能控制器12包括显示控制器121和触摸控制器122。显示控制器121用于控制显示区域13的显示内容。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温控器100感测到的环境温度、用户设置的环境温度、时间等。触摸控制器122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触摸区域14输入的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上调温度、下调温度的信号。主控制器11分别与显示控制器121和触摸控制器122通信连接。主控制器11每隔一定时长(比如每隔50毫秒),分别与显示控制器121和触摸控制器122进行一次通信,以对显示区域13的显示内容进行刷新,或从触摸控制器122接收用户的触摸信号。
在一些技术中,温控器100存在容易死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显示区域13的显示无刷新、触摸区域14无触摸反应。温控器100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通过对这种温控器100进行抗干扰测试时发现,在电源15施加仅为+/-1KV的EFT(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时,温控器100便会出现上述问题。由此可见,造成温控器100死机的原因应该是由干扰信号造成的。再进一步测试发现,显示无刷新、无触摸反应的问题,通常是发生在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过程中,即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通信过程中,遇到了干扰信号,导致温控器100功能异常。因此,一个提高温控器100可靠性的方法是在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过程中,尽量降低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可以达到减少死机的目的。
基于以上相关描述,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对相关技术中的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时序图进行了分析。结合参考图2,图2是一些技术中的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时序示意图。
在图2中,时序图1表示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的时序示意图,时序图2表示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的时序示意图,时序图3表示EFT干扰信号的时序特性示意图。
参见图2,假设EFT干扰信号的一个周期为100毫秒,在该100毫秒内的任一时间点,均有可能随机出现EFT干扰信号,EFT干扰信号的持续时长为10毫秒。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的通信周期以及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的通信周期均为50毫秒。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每次的通信持续时长以及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每次的通信持续时长均为1毫秒。以其中一个通信周期为例。假设在该通信周期内,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完成通信后,再与触摸控制器122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这两次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的差值,本申请又称作通信时间差值,达到甚至超过了EFT干扰信号的持续时长。这种情况,会使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较高。为便于理解,以下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
比如假设在图2中的时间点A,主控制器11开始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则若在时间点A之前10毫秒内以及时间A之后1毫秒内产生EFT干扰信号(即在时间点B和时间点C之间产生到的EFT干扰信号),会影响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同理,假设在图2中的时间点A1,主控制器11开始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则若在时间点A1之前10毫秒内以及时间A1之后1毫秒内产生EFT干扰信号(即在时间点B1和时间点C1之间产生的EFT干扰信号),会影响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由于两次通信中,通信时间差值达到甚至超过了EFT干扰信号的持续时长,因此,图2中,时间点B和时间点C之间的时间段,与时间点B1和时间点C1之间的时间段,没有重合,该两个时间段内的时长一共为22毫秒。即一个通信周期内,若在该22毫秒内产生EFT干扰信号,均会影响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通信,这个时长过长,从而增加了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
两次通信中,通信时间差值过大的原因在于,在相关技术中,针对不同的功能控制器12,主控制器11侧分别设置对应的通信控制程序来控制主控制器11与相应的功能控制器12通信。比如显示控制器121对应有通信控制程序1,用于在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的每个通信周期内,控制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触摸控制器122对应有通信控制程序2,用于在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的每个通信周期内,控制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不同的通信控制程序之间相互独立,将通信数据通过主控制器11的端口依次发送给对应的功能控制器12。如此,这就使得主控制器11与各功能控制器12的通信时间点并不能统一控制,从而可能造成前后两次通信的通信时间差值过大。
基于以上描述,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电子设备的多个功能控制器通信连接。本申请以电子设备为图1中的温控器100为例,对通信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1和步骤S32。
步骤S31,在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最小通信周期内,检测需要与主控制器11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比如假设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的通信周期为50毫秒,与触摸控制器122的通信周期为100毫秒,则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最小通信周期为50毫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相关技术,本申请的各个目标功能控制器对应的通信控制程序在最小通信周期内生成通信数据后,会进行等待,不立即通过主控制器11的通信端口进行数据发送。主控制器11侧可以设置通信主程序,用于在最小通信周期内进行逐一扫描,以检测在相应的最小通信周期内,需要与主控制器11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
步骤S32,若在最小通信周期内存在多个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主控制器11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预设时间阈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干扰信号包括EFT干扰信号。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干扰信号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干扰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以下是以EFT干扰信号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制器11与各个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可以由主控制器11的通信主程序进行统一控制。而根据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的物理连接方式的不同,具体的控制方法又存在差别,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目标功能控制器通过相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即多个目标功能控制器通过同一个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主控制器1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依次与各个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
结合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时序示意图。图4与图2基本类似,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基于图4,根据步骤S31相关的描述可知,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最小通信周期为50毫秒。在每个最小通信周期内,显示控制器121和触摸控制器122均需要与主控制器11通信,因此,显示控制器121和触摸控制器122均为目标控制器。
图4与图2主要区别在于:图2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可能大于或等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而图4中,通过控制主控制器11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
依然假设EFT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为10毫秒。在图4中,假设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内,依然在时间点A控制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则若在时间点A之前10毫秒内以及时间点A之后1毫秒内产生EFT干扰信号(即在时间点B和时间点C之间产生的EFT干扰信号),会影响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在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完成后,间隔小于10毫秒的时长,在时间点A1开始控制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比如假设在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结束的时间点C之后间隔5毫秒的时间点A1,开始控制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此时,若在时间点C到时间点A1,以及时间点A1到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结束的时间点C1之间产生EFT干扰信号,会对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之间的通信产生影响。基于以上描述可知,在上述假设条件,在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内,只有在上述时间点B到时间点C1之间的共17毫秒的时长内产生干扰信号,会对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而图2中,基于与图4同样的假设条件,则有22毫秒的时长内产生的干扰信号,会对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由于EFT干扰信号在每个时间点出现的概率相同,因此,本申请通过控制主控制器11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使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缩短了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时长,降低了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通过相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主控制器11与该些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为0。
结合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时序示意图。图5和图4基本类似,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内,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为0,即后一个通信与前一个通信在时间上连续。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图4中,是假设在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结束的时间点C之后间隔5毫秒的时间点A1,开始控制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通信,则在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存在17毫秒的时长内产生的干扰信号会对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图5中,则在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只有12毫秒的时长内产生的干扰信号会对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进一步降低了主控制器11与目标控制器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目标功能控制器通过不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对于通过不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可以控制主控制器11与该些目标功能控制器在相同时间点开始通信。
结合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时序示意图。图6和图5基本类似,主要区别在于:控制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以及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在同一时间点A开始通信。如此,在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只有11毫秒的时长内产生的干扰信号会对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造成影响,进一步降低了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对于与主控制器11在相同时间点开始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来说,其中一个通信,可以为另外任一个通信的前一个通信。比如对于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之间的通信,其前一个通信可以是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之间的通信。这种情况,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为负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与主控制器11具有不同通信持续时长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来说,若这些目标功能控制器与主控制器11通过不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则在具有最大通信持续时长的目标功能控制器与主控制器11通信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其他目标功能控制器与主控制器11开始通信的时间,使其他目标功能控制器与主控制器11在该过程中完成通信即可。
结合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通信的时序示意图。图7和图6基本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在一个最小通信周期内,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的通信持续时长为6毫秒,而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2的通信持续时长为1毫秒。若在时间点A控制主控制器11与显示控制器121通信,则在时间点A之后的5秒内,控制主控制器11与触摸控制器121通信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过不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11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来说,也可以根据上述图4至图6中描述的相关方法,来控制主控制器11与该些目标功能控制器之间开始通信的时间。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控制方法在主控制器11与功能控制器12的最小通信周期内,通过控制主控制器11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其中,预设时间阈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可以缩短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时长,降低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的概率,电子设备受干扰信号影响较小,从而可靠性更高。另外,一些技术中的通过修改硬件的方式来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一方面,硬件修改的方式,耗时比较长,且不确定是否可以完全解决问题。而本申请通过修改软件的方式来降低了电子设备受干扰信号影响的程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耗时短,且可靠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主控制器11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的过程中,若检测到主控制器11与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异常的时长超过异常时长阈值,发送复位命令给通信异常的目标功能控制器,以对通信异常的目标功能控制器进行复位操作。如此,若在目标功能控制器与主控制器11通信过程中遇到干扰信号,干扰信号使目标功能控制器无法继续正常工作,通过复位操作,可以使目标功能控制器重新正常工作,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更高。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800的模块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包括主控制器81和多个功能控制器82。主控制器81与多个功能控制器82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功能控制器82通过相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81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功能控制器82通过不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主控制器81连接。
主控制器81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11,用于实现如上描述的设备管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可读存储介质89,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可被处理器811调用的程序,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内存88和接口8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包括其他硬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89,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811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描述的设备管理方法。
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功能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功能控制器的最小通信周期内,检测需要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以及
若在所述最小通信周期内存在多个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控制器与各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小于干扰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长;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为影响主控制器与目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些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通过相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主控制器与各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包括:
对于通过相同的所述物理通信线路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控制器与该些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以使相邻两个通信中,后一个通信的开始时间与前一个通信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为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些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通过不同的物理通信线路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主控制器与各所述目标功能控制器开始通信的时间,包括:
对于通过不同的所述物理通信线路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的目标功能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控制器与该些目标功能控制器在相同时间点开始通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主控制器与各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主控制器与目标功能控制器通信异常的时长超过异常时长阈值,发送复位命令给通信异常的目标功能控制器,以对通信异常的目标功能控制器进行复位操作。
7.一种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多个功能控制器;
主控制器,与所述功能控制器通信连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9.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括:
功能控制器,包括触摸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器;
主控制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触摸控制器和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
CN202110852528.1A 2021-07-27 2021-07-27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52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2528.1A CN113552859B (zh) 2021-07-27 2021-07-27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2528.1A CN113552859B (zh) 2021-07-27 2021-07-27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859A CN113552859A (zh) 2021-10-26
CN113552859B true CN113552859B (zh) 2022-11-25

Family

ID=7810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2528.1A Active CN113552859B (zh) 2021-07-27 2021-07-27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28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786B (zh) * 2018-03-23 2021-06-01 深圳市华奥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时间窗口的信号收发方法及系统
CN108989996B (zh) * 2018-07-03 2021-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0155012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上海飞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7094B (zh) * 2019-04-30 2024-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511479B (zh) * 2019-09-16 2023-05-09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通信方法
CN112769663B (zh) * 2020-12-30 2022-08-19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2859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9566B2 (en) Memory system with a programmable refresh cycle
KR101046304B1 (ko) 메모리 장치 및 리프레시 조정 방법
CN1707694B (zh) 用于多线程流水线总线系统的存储控制器
CN102906717B (zh) 对管理控制器的存储器子系统进行初始化
US10181345B2 (en) Memory management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emory management device
JP5751354B1 (ja) メモリ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メモリ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20245077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ystem control device including same
RU2388157C2 (ru) Способ исключения конфликтов в технологии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ой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CN113552859B (zh) 通信控制方法、主控制器、设备、温控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US9529536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memor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252418A (zh) 储存控制装置、储存装置及其储存控制方法
JP591576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メモリ試験方法
CN105183398B (zh) 一种存储设备、电子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US8930776B2 (en) Implementing DRAM command timing adjustments to alleviate DRAM failures
KR20230039127A (ko) Ssd에 포함된 존의 병렬성을 탐지하는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0389882B (zh) 一种系统事件的日志记录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20230133458A1 (en) Memory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for memory controll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027765B (zh) 一种内存访问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US11977465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command, an apparatus for testing a command and a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037610B2 (en) Read time-out managers and memory systems including the read time-out managers
EP4283477A1 (en) Methods of operating a near memory processing-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 (nmp-dimm) for performing a read operation and an adaptive latency module and a system thereof
KR101451747B1 (ko) 이중화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5145922B2 (ja) Sdramリフレッシュ制御装置
JP377111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監視制御装置及び監視制御方法
CN116643157A (zh) 芯片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