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8072B -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8072B
CN113548072B CN202110849547.9A CN202110849547A CN113548072B CN 113548072 B CN113548072 B CN 113548072B CN 202110849547 A CN202110849547 A CN 202110849547A CN 113548072 B CN113548072 B CN 113548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duct
guide member
supply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95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8072A (zh
Inventor
林鹏
李鹏
王胜光
张从慧
潘薇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95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8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8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8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8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空调机组位置偏移存在向客室送风不均匀的问题,具有保证客室送风均匀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送风风道内沿其横向设有横向分隔件,横向分隔件一端同送风风道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另一侧具有设定的距离,横向分隔件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侧道腔,两侧道腔内分别设置纵向隔板以使得各道腔分为主风道和静压腔,横向分隔件同纵向隔板之间有设定的距离,两侧道腔内在纵向隔板和横向分隔件之间分别设置导流部件,以使得空调送风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或两侧进行导流,送风风道在两侧静压腔之间设置用于将部分空调送风进入客室的通风口。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中每辆车设置两台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位置设置在整车纵向方向1/4和3/4的位置,进一步,将风道沿车辆纵向方向均匀的分为4段,可保证客室的送风均匀性。
发明人发现,首先,由于空调机组下方风道入口处空气的风速较大,静压小,空气很难进入静压腔并送入客室,导致空调机组下方没有送风或送风较少。另外,由于整车布置的需求,空调机组很难保证一定会设置在轨道车辆的1/4和3/4的位置,如果空调机组位置偏移较大,风道分配不均匀,导致风道的送风量不均匀,客室的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使得空调机组风道送风较为均匀,而且保证空调机组下方是有足够送风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能够有效保证车辆轨道送风的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包括设于空调机组下方的送风风道,送风风道顶部开有同空调机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
送风风道内沿其横向方向设有横向分隔件,横向分隔件一端同送风风道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另一侧具有设定的距离,横向分隔件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侧道腔,送风口与道腔相通,两侧道腔内分别设置纵向隔板以使得各道腔分为主风道和静压腔,横向分隔件同纵向隔板之间有设定的距离,两侧道腔内在纵向隔板和横向分隔件之间分别设置导流部件,以使得空调送风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或两侧进行导流,而使得空气向送风道和\或静压腔方向流动,送风风道在两侧静压腔之间设置用于将部分空调送风进入客室的通风口。
上述的送风道结构中,通过横向分隔件和纵向隔板的设置,将送风风道分成主风道和静压腔,再通过导流部件的设置,可将空气分流降低空气流速,使得静压增大,有利于空气朝向静压腔流动,由通风口向空调下方的客室处输送,进而保证空调下方的送风量;同时,通过横向分隔件两侧的导流部件,可使得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部分空气进入主风道,部分朝向静压腔流动,保证客室送风均匀性。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静压腔位于所述送风风道端部,且静压腔位于所述主风道的侧部,静压腔的作用是将动压转换为静压,静压腔的长度短于主风道的长度;
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风道下表面,且通风口处设置送风格栅,静压腔同送风格栅之间设置带有通孔的隔板,位于送风风道下表面通风口的设置,保证空调机组下方的送风量。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中一侧的道腔内在送风风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件,第一导流件位于所述导流部件的侧部;
所述第一导流件的截面为人字型,第一导流件的尖端同横向分隔件、纵向隔板之间均具有设定的距离,第一导流件相对于尖端的另一端面同送风风道固连,第一导流件的截面为人字型,由此通过第二导流件导流的部分空气被第一导流件分流成两拨,分别朝向两侧的静压腔流动,由此通过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口不仅可向该侧的主风道送风,还可向第一导流件两侧的送风格栅送风,充分利用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以保证送风风道两侧主风道进入客室的送风量根据空调机组的位置而具有差异,保证客室的送风均匀性;
第一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用于吸收噪音。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设于所述横向分隔件一侧的所述导流部件为第二导流件,设于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导流部件为第三导流件,考虑到空调机组在轨道车辆的设置位置会发生偏移,第二导流件和第三导流件结构设置不同,由此保证横向分隔件两侧进入主风道的风量不同,进而保证客室送风的均匀性。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横向分隔件的两侧,这样两侧的道腔各对应一个送风口,由此分别向两侧的道腔送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截面为人字型,第二导流件具有设定的长度,第二导流件的尖端朝向纵向隔板一侧的送风口,第二导流件的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底面固连,这样空调机组通过送风口送风,第二导流件为人字型,有利于空气向第二导流件的两侧均送风;
第二导流件内部填充有吸音件,用于吸收噪音。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横向分隔件的两侧,所述第三导流件的其中一侧面为弧形面或斜面,弧面或斜面朝向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送风口,由此一侧的送风口送入空气时,通过第三导流件,直接将空气全部送入横向分隔件一侧的主风道内;
第三导流件的一端同送风风道的顶面固连或接触,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底面固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第二导流件一侧面的斜率大于另一侧面的斜率,斜率较大的侧面朝向第二导流件所在道腔的主风道设置,由此使得该横向分隔件一侧进入的空气大部分流向主风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主风道内在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一侧设置第四导流件,第四导流件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第四导流件的一侧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接触,第四导流件的其中一侧为第四导流板,第四导流板相对于纵向隔板倾斜设置,第四导流件与第一导流件同向设置,第四导流件设于第二导流件的一侧,能够保证第二导流件对空气进行导流,保证空气向第二导流件的两侧分流,再通过第四导流板的设置,使得空气进入主风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主风道内在所述第三导流件的一侧设置第五导流件,第五导流件同第四导流件同向设置,但第四导流件和第五导流件设于横向分隔件的两侧,第五导流件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第五导流件的一侧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接触,第五导流件的其中一侧为第五导流板,第五导流板相对于纵向隔板倾斜设置;
第五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用于吸收噪音。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横向分隔件具有设定的宽度,横向分隔件内设置隔音材料,所述第四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所述横向分隔件靠近送风风道连接的端部均为圆弧过渡。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
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横向分隔件和纵向隔板的设置,将送风风道分成主风道和静压腔,再通过导流部件的设置,可将空气分流降低空气流速,使得静压增大,有利于空气朝向静压腔流动,由送风格栅向空调下方的客室处输送,进而保证空调下方的送风量;同时,考虑到空调机组的布置位移会发生偏移,通过横向分隔件两侧的导流部件和第一导流件配合,可使得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部分空气进入主风道,部分朝向静压腔流动,保证客室送风均匀性。
2)本发明通过第一导流件的设置,能够使得部分朝向静压腔流动的空气分流,向两侧的静压腔均流动,由此有利于客室送风的均匀性。
3)本发明通过第二导流件的设置,能够对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进行有效分流,使得部分空气进入横向分隔件一侧的主风道,部分空气通过第二导流件向静压腔方向流动;而且在第四导流件的配合下,能够有效使得送风口处的压力梯度与空调机组的送风机叶片垂直,可较快地将送风口处的动压转换为静压,利于部分空气快速流动朝向静压腔流动;有效提高送风机每个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均匀,降低送风机的气动噪声。
4)本发明通过第三导流件的设置,能够使得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送风均进入该侧的主风道,主风道向客室内送风,大于另一侧主风道的送风情况,符合空调机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再配合第五导流件的设置,同样能够有效使得送风口处的压力梯度与空调机组的送风机叶片垂直,有效提高送风机每个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均匀,降低送风机的气动噪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C-C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压力分布方向与送风机叶片分布方向示意图。
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
其中:1.第一导流板,2.第二导流板,3.第四导流板,4.第五导流板,5.第一导流件,6.第二导流件,7.第三导流件,8.吸音件,9.送风格栅,10.送风风道,11.送风口,12.纵向隔板,13.主风道,14.静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发明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因空调机组位置偏移存在向客室送风不均匀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包括设于空调机组下方的送风风道10,送风风道10顶部开有同空调机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11,送风风道10内沿其横向设有横向分隔件,横向分隔件一端同送风风道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同送风风道10的另一侧具有设定的距离,横向分隔件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侧道腔,送风口11与道腔相通,两侧道腔内分别设置纵向隔板12以使得各道腔分为主风道13和静压腔14,横向分隔件同纵向隔板之间有设定的距离,两侧道腔内在纵向隔板和横向分隔件之间分别设置导流部件,以使得空调送风向第一导流件5的一侧或两侧进行导流而朝向主风道和\或静压腔流动,其中一侧的道腔内在送风风道内一侧面设有第一导流件,送风风道10在第一导流件5的两侧均设置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送风格栅以使得部分空调送风通过送风格栅进入客室,实现空调机组下方向客室内送风。
进一步地,两纵向隔板12之间间隔设定的距离,且两纵向隔板12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横向分隔件沿着送风风道的横向方向设置,横向分隔件具有设定的宽度,横向分隔件内部中空设置,而且横向分隔件靠近送风风道连接的端部均为圆弧过渡,形成圆角,这样横向分隔件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导流板1和第二导流板2,纵向隔板12沿着送风风道10的纵向方向设置,横向分隔件内设置隔音材料,第四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
其中,静压腔14位于送风风道端部,且静压腔14位于主风道13的侧部,静压腔14的作用是将动压转换为静压,静压腔14的长度短于主风道13的长度,静压腔14的宽度小于主风道的宽度,且静压腔14同送风格栅之间设置带有通孔的隔板,送风格栅设于送风风道的下表面,以便于送风格栅的设置,保证空调机组下方的送风量。
需要解释地是,动压指的是将气体流动中所需动能转化成压力的形式;静压指的是气体对平行于气流的物体表面作用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设于横向分隔件一侧的导流部件为第二导流件6,设于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导流部件为第三导流件7,考虑到空调机组在轨道车辆的设置位置会发生偏移,第二导流件6和第三导流件7结构设置不同,由此保证横向分隔件两侧进入相应主风道的风量不同,进而保证客室送风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送风口设于横向分隔件的两侧,且送风口11突出于送风风道10上表面设置,这样两侧的道腔各对应一个送风口,由此分别向两侧的道腔送风,参考图3所示,第二导流件6的截面为人字型,第二导流件6具有设定的长度,第二导流件6的尖端朝向纵向隔板一侧的送风口,第二导流件6的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底面固连,这样空调机组通过送风口送风,第二导流件为人字型,有利于空气向第二导流件的两侧均送风;
其中,第二导流件6内部填充有吸音件,用于吸收噪音。
针对第三导流件,参考图4所示,第三导流件7的其中一侧面为弧形面或斜面,弧面或斜面朝向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送风口,即第三导流件7的一端位于该侧送风口的一侧,不会对进入该送风口的空气进行分流,由此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口送入空气时,通过第三导流件,直接将空气全部送入横向分隔件一侧的主风道内;
具体地,第三导流件7的一端同送风风道10的顶面固连或接触,另一端同送风风道10的底面固连,且第三导流件7同送风风道10底面的连接端同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口相对设置。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导流件7具有设定的厚度,第三导流件7相对于弧形面或斜面的另一侧可为斜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不做强制限定。
其中,需要说明地是,第二导流件2一侧面的斜率大于另一侧面的斜率,斜率较大的侧面朝向第二导流件6所在道腔的主风道13设置,由此使得该横向分隔件一侧进入的空气大部分流向主风道13。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件5的截面为人字型,第一导流件5的两侧面斜率一致,或者第一导流件5一侧面的斜率大于另一侧面的斜率,第一导流件5斜率较大的一侧朝向第一导流件的尖端同横向分隔件、纵向隔板12之间均具有设定的距离,第一导流件5相对于尖端的另一端面同送风风道固连;第一导流件5的截面为人字型,由此通过第二导流件6导流的部分空气被第一导流件6分流成两拨,分别朝向两侧的静压腔流动,由此通过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口不仅可向该侧的主风道送风,还可向第一导流件两侧的送风格栅送风,充分利用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以保证送风风道两侧主风道进入客室的送风量根据空调机组的位置而具有差异,保证客室的送风均匀性;
而且,第一导流件5内填充有隔音件,用于吸收噪音。
容易理解地是,第一导流件5两侧均设置送风格栅9,且因第一导流件是偏心设置的,自然第一导流件一侧的送风格栅长度长于另一侧,且在一些示例中,考虑到空调机组的设置,两侧的静压腔长度可不同,与第一导流件距离较近的静压腔的长度长于另一侧静压腔的长度,第二导流部件位于第一导流件的侧部,且第一导流部件的尖端同第二导流件之间有设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主风道13内在第二导流件6的一侧设置第四导流件,第四导流件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第四导流件的一侧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接触,第四导流件的其中一侧为第四导流板3,第四导流板3相对于纵向隔板12倾斜设置,第四导流件与第一导流件同向设置,第四导流件设于第二导流件的一侧,能够保证第二导流件对空气进行导流,保证空气向第二导流件的两侧分流,再通过第四导流板的设置,使得空气进入主风道。
第四导流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四导流件的一侧边通过纵向隔板支撑,另一侧边设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且第四导流件的其中一侧直角边长于第二导流板设置。
由此,通过第二导流件6的设置,能够对横向分隔件一侧的送风口处的送风进行有效分流,使得部分空气进入横向分隔件一侧的主风道,部分空气通过第二导流件向静压腔方向流动;而将第四导流件设于第二导流件的侧部,进一步对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限定,参考图5所示,能够有效使得送风口处的压力梯度与空调机组的送风机叶片垂直,较快地将横向分隔件一侧送风口处的动压转换为静压,利于部分空气快速流动朝向静压腔流动;有效提高送风机每个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均匀,降低送风机的气动噪声。
容易理解地是,压力梯度指的是压降的方向。
进一步地,主风道13内在第三导流件的一侧设置第五导流件,第五导流件同第四导流件同向设置,但第四导流件和第五导流件设于横向分隔件的两侧,第五导流件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第五导流件的一侧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接触,第五导流件的其中一侧为第五导流板4,第五导流板4相对于纵向隔板12倾斜设置;
第五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用于吸收噪音。
其中,各隔音件均为现有的隔音材料,如海绵或隔音棉等。
需要说明地是,为了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第四导流板3同第四导流件靠近第二导流件的一侧圆弧过渡,第五导流板4同第五导流件靠近第三导流件的一侧同样圆弧过渡。
相应地,第五导流板4的截面同样为直角三角形,第五导流板4的一侧边通过纵向隔板12支撑,另一侧边设于第三导流件的一端,第五导流板靠近纵向隔板的侧边短于第三导流件。
需要解释地是,空调机组一台送风机有两个出风口,一个出风口往右侧送风即通过一侧的主风道出风,另一个出风口往左侧送风即通过另一侧的主风道出风,考虑到轨道车辆空调机组的位置偏移,通过第一导流件的设置,参考图2所示,将部分空气往右侧导流输送,通过第一导流件两侧的送风格栅向空调机组下方送风,有利于增加右侧的整体送风量。
另外,本实施例中,送风格栅为现有的调缝格栅,既有利于均匀送风,又可降低送风机噪声的传递。
通过整体结构的设置,保证送风风道送风口处的压力梯度与空调机组中送风机的叶片垂直,可较快的把主风道内的动压转换为静压,增大横向分隔件处的送风夹角,有利于空气进入静压腔并送入客室;导流板的设置有效提高送风机每个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均匀,再配合吸音部件充分降低送风机的气动噪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导流件和第三导流件的位置发生改变,相应,第一导流件位于横向分隔件侧部的位置也发生改变,即第一导流件设于横向分隔件的右侧。
容易理解地是,在另一些示例中,如果轨道车辆空调机组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中的位置发生反向偏移,则通过第二导流件和第三导流件位置的调换,同样可保证两侧主风道向客室送风量是不同的,由此第一导流件设于送风风道的右侧。
相应地,第四导流件和第五导流件的位置同样发生调换,使得第四导流件始终位于第二导流件的侧部,第五导流件位于第三导流件的侧部。
相应地,左侧送风格栅的数量多于右侧送风格栅的数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安装于轨道车辆车顶,空调机组的下方,具体地,送风风道沿着轨道车辆车顶的纵向方向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包括设于空调机组下方的送风风道,送风风道顶部开有同空调机组出风口连通的送风口,其特征在于,
送风风道内沿其横向设有横向分隔件,横向分隔件一端同送风风道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另一侧具有设定的距离,横向分隔件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侧道腔,送风口与道腔相通,两侧道腔内分别设置纵向隔板以使得各道腔分为主风道和静压腔,横向分隔件同纵向隔板之间有设定的距离,两侧道腔内在纵向隔板和横向分隔件之间分别设置导流部件,其中一侧的道腔内在送风风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件,第一导流件位于所述导流部件的侧部,以使得空调送风向第一导流件的一侧或两侧进行导流,送风风道在两侧静压腔之间设置用于将部分空调送风进入客室的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腔位于所述送风风道端部,且静压腔位于所述主风道的侧部,静压腔的长度短于主风道的长度;
所述通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风道下表面,且通风口处设置送风格栅,静压腔同送风格栅之间设置带有通孔的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截面为人字型,第一导流件的尖端同横向分隔件、纵向隔板之间均具有设定的距离,第一导流件相对于尖端的另一端面同送风风道固连;
第一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横向分隔件一侧的所述导流部件为第二导流件,设于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导流部件为第三导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横向分隔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导流件的截面为人字型,第二导流件具有设定的长度,第二导流件的尖端朝向纵向隔板一侧的送风口,第二导流件的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底面固连;
第二导流件内部填充有吸音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横向分隔件的两侧,所述第三导流件的其中一侧面为弧形面或斜面,弧面或斜面朝向横向分隔件另一侧的送风口;
第三导流件的一端同送风风道的顶面固连或接触,另一端同送风风道的底面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件一侧面的斜率大于另一侧面的斜率,斜率较大的侧面朝向第二导流件所在道腔的主风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内在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一侧设置第四导流件,第四导流件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第四导流件的一侧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接触,第四导流件的其中一侧为第四导流板,第四导流板相对于纵向隔板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内在所述第三导流件的一侧设置第五导流件,第五导流件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第五导流件的一侧与第二导流件的一端接触,第五导流件的其中一侧为第五导流板,第五导流板相对于纵向隔板倾斜设置;
第五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分隔件具有设定的宽度,横向分隔件内设置隔音材料,所述第四导流件内填充有隔音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分隔件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同送风风道连接的端部均为圆弧段。
12.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
CN202110849547.9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113548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9547.9A CN113548072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9547.9A CN113548072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8072A CN113548072A (zh) 2021-10-26
CN113548072B true CN113548072B (zh) 2022-06-24

Family

ID=7813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9547.9A Active CN113548072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80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8852B2 (ja) * 2012-01-19 2014-0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鉄道車両
DE102013203375A1 (de) * 2013-02-28 2014-08-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limatisierungsanordnung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FR3018758B1 (fr) * 2014-03-20 2016-04-29 Alstom Transp Tech Dispositif de climatisation pour un vehicule ferroviaire comportant au moins deux voitures
JP6694329B2 (ja) * 2016-06-03 2020-05-1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空調ダクト
CN106274942B (zh) * 2016-08-29 2018-08-07 金鑫美莱克空调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空调用可调节分配风道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15969B (zh) * 2017-07-31 2019-03-05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用的风量分配结构
CN107901934B (zh) * 2017-10-27 2019-03-05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辆导流送风结构
CN110723157A (zh) * 2019-09-23 2020-01-24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辆复合送风系统
CN111361582B (zh) * 2020-04-09 2021-03-2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音空调风道
CN111976766B (zh) * 2020-08-21 2023-04-07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空调风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8072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1582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音空调风道
US10343699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railcar
CN110723157A (zh) 一种地铁车辆复合送风系统
CN201170645Y (zh) 加湿装置及具有加湿装置的空调器
CN103158730B (zh)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JP6012970B2 (ja) 車両空調ダクト及び鉄道車両
KR20070005263A (ko) 차량용 제상덕트의 유로구조
WO2022037304A1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空调风道
JP2013151224A5 (zh)
CN210062982U (zh) 车辆送回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轨道车辆
CN109720365B (zh) 轨道车辆的空调风道和轨道车辆
CN113548072B (zh)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道结构及轨道车辆
WO2014024318A1 (ja) 屋根上空調装置
CN204750174U (zh) 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
CN202413811U (zh) 高速动车组空调风道系统
CN107696826B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03434522A (zh) 轨道车厢废排装置
CN216185117U (zh) 一种地铁车辆风道结构
CN101410285A (zh) 用于有轨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进气部件和配设有该进气部件的有轨车辆
CN207631255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送风通道
CN104859674A (zh) 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
CN115123326B (zh) 一种地铁车辆风道结构
CN204774487U (zh) 空调过渡分配风道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和拖拉机
CN218431246U (zh) 送回风一体风道结构
CN210680712U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