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5306A -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5306A
CN113545306A CN202110795896.7A CN202110795896A CN113545306A CN 113545306 A CN113545306 A CN 113545306A CN 202110795896 A CN202110795896 A CN 202110795896A CN 113545306 A CN113545306 A CN 113545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fish
pond
feeding
f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58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中华
张翠丽
惠晴晴
李龙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uanc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uanc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uanc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uanc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58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5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5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3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fish dise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7Hatching, e.g. incub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包括亲鱼的挑选、培养、催产,鱼苗的孵化、培育和防病,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通过培育机构能够对摄食的鱼苗进行分散培养,鱼苗在培育机构中培育时,通过对鱼苗进行定期定量的喂食,将饵料从丰年虾活体逐渐转变成颗粒饲料的科学喂食方法,同时在对鱼苗培育的过程中,利用培育机构中的拢料机构和抽料机构对培育机构底部残留的饵料碎屑进行收集,为培育机构中的鱼苗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该培育机构结构简单,管理起来较为方便,无需人工过多的干预,能够自动实现培育机构内部环境的清理,使鱼苗在培育机构中的生长速度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鱼是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常见的淡水鱼有鲫鱼、鳙鱼、鲤鱼、草鱼、鲈鱼、鲟鱼、青鱼等。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较多国家之一,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淡水鱼的生长。
目前我国的池塘养殖,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养殖模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病害的频发,喂料模式的落后,鱼种搭配比例的不合理,以及错误的养殖方法等问题,造成了淡水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淡水鱼的成活率低,为此,提出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解决了目前淡水鱼繁育存在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成活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亲鱼的挑选和培养:挑选体表光滑无伤,鳞片整齐无脱落,鳍条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亲鱼,将挑选的亲鱼放入亲鱼池进行产前培养,亲鱼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第二步、产卵池的准备:选择直径5米的圆形锅底状帆布养殖池,养殖池配备两台3千瓦增氧机,用清水将产卵池冲洗干净后,注入干净的清水,在产卵池中铺设棕榈片,将棕榈片背面用粗铁丝固定半周,制作成产卵巢,每个产卵巢的内部放入两条亲鱼,在产卵巢中加入清水;
第三步、成熟亲鱼的选择和催产:选择腹部粗糙、腹部膨大,轻压腹部可挤出乳白色精液的雄鱼,选择腹部光滑、生殖孔红润、腹部膨大的雌鱼,在4月-5月之间进行成熟亲鱼催产,对雌鱼采用胸鳍腹腔进行1次注射,雄鱼注射计量减半;
第四步、鱼苗的孵化和收集:选择孵化池,用5-7厘米宽的长方形木条做成带有挂钩的木条框放到孵化池中,加水木条框漂浮在水面,控制孵化池的水温在20-24℃,在产卵后将棕榈片捞出挂到孵化池中木条框的钩上,在孵化池中放入10-15个氧气头进行充氧,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7-29℃,孵化三天,将摄食的鱼苗收集到培育机构;
第五步、鱼苗的培育和防病:利用培育机构对收集的鱼苗进行定期定量的喂食,每天对鱼苗喂食丰年虾活体2-3次,持续投喂至鱼苗1.5厘米长度后进行转料培育,在转料培育前一周对鱼苗逐级喂食丰年虾活体和颗粒饲料的混合料,每天缩减初始投喂量的1/5,第6天将丰年虾活体的投喂量缩减至0,停止喂食24h后,全部投喂经粉碎后的颗粒饲料,将体长2厘米以上的鱼苗转移至水泥池中进行为地下水微流水循环饲养,日投饵3-4次,每2天对水泥池换1/4水,在鱼苗体长达到4-5厘米时,过筛分塘,将鱼苗转入土池放养,在5月份时,每周向饲料中添加一次大蒜素和维生素C,预防小瓜虫病和熟身病。
优选的,第三步,选择雌雄亲鱼的比例为1:1,催产的注射药物为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药物混合注射;注射剂量为:4g/kg的LRH-A2+2mg/kg的DOM+800IU/kg的HCG。
优选的,第四步,孵化池为长20米,宽2米,深60厘米的水泥池,在棕榈片捞出后,向棕榈片上泼洒复合碘溶液,防治水霉病。
优选的,第五步,治疗小瓜虫病通过将水温升至27-29℃,24h后,再配备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一天2次。
优选的,第五步,治疗熟身病,配备40ppm的甲醛溶液泼洒,12h后彻底换水,换水后,按20kg饲料拌150g土霉素投喂,1天2次,投喂量为平时的1/2。
优选的,培育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实现培育桶中水流的循环,将摄食的鱼苗放入培育桶中,向培育桶中投放饵料,1-2天对培育桶中进行清污处理,启动伺服马达,伺服马达输出轴驱动蜗杆,利用蜗轮和蜗杆的配合关系,使转动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转动环和拢料板随之转动,拢料板将滤网上的饵料碎屑从底座的边缘推至底座的中心,最后通过抽料管利用虹吸原理将饵料碎屑吸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培育机构能够对摄食的鱼苗进行分散培养,鱼苗在培育机构中培育时,通过对鱼苗进行定期定量的喂食,将饵料从丰年虾活体逐渐转变成颗粒饲料的科学喂食方法,同时在对鱼苗培育的过程中,利用培育机构中的拢料机构和抽料机构对培育机构底部残留的饵料碎屑进行收集,为培育机构中的鱼苗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该培育机构结构简单,管理起来较为方便,无需人工过多的干预,能够自动实现培育机构内部环境的清理,使鱼苗在培育机构中的生长速度得到提升。
(2)通过在鱼苗过筛分塘之前对鱼苗进行病害的防治处理,采取每周向饲料中添加一次大蒜素和维生素C,预防小瓜虫病和熟身病,在治疗小瓜虫病时,通过将水温升至27-29℃,24h后,再配备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一天2次;在治疗熟身病时,通过配备40ppm的甲醛溶液泼洒,12h后彻底换水,换水后,按20kg饲料拌150g土霉素投喂,1天2次,投喂量为平时的1/2,避免了鱼苗病虫害的发生,显著的增加鱼苗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也有效提高鱼苗的产量和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培育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培育桶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培育桶、涡轮与蜗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拢料板与滤网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培育桶和底座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0、培育桶;20、进水管;30、出水管;40、底座;50、滤网;1、抽料组件;11、安装架;12、抽料管;2、拢料组件;21、拢料板;22、转动环;23、传动齿轮;24、转动杆;25、蜗轮;26、伺服马达;27、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亲鱼的挑选和培养:挑选体表光滑无伤,鳞片整齐无脱落,鳍条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亲鱼,将挑选的亲鱼放入亲鱼池进行产前培养,亲鱼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第二步、产卵池的准备:选择直径5米的圆形锅底状帆布养殖池,养殖池配备两台3千瓦增氧机,用清水将产卵池冲洗干净后,注入干净的清水,在产卵池中铺设棕榈片,将棕榈片背面用粗铁丝固定半周,制作成产卵巢,每个产卵巢的内部放入两条亲鱼,在产卵巢中加入清水;
第三步、成熟亲鱼的选择和催产:选择腹部粗糙、腹部膨大,轻压腹部可挤出乳白色精液的雄鱼,选择腹部光滑、生殖孔红润、腹部膨大的雌鱼,在4月-5月之间进行成熟亲鱼催产,对雌鱼采用胸鳍腹腔进行1次注射,雄鱼注射计量减半,选择雌雄亲鱼的比例为1:1,催产的注射药物为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药物混合注射;注射剂量为:4g/kg的LRH-A2+2mg/kg的DOM+800IU/kg的HCG;
第四步、鱼苗的孵化和收集:选择孵化池,用5-7厘米宽的长方形木条做成带有挂钩的木条框放到孵化池中,加水木条框漂浮在水面,控制孵化池的水温在20℃,在产卵后将棕榈片捞出挂到孵化池中木条框的钩上,在孵化池中放入10-15个氧气头进行充氧,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7℃,孵化三天,将摄食的鱼苗收集到培育机构,孵化池为长20米,宽2米,深60厘米的水泥池,在棕榈片捞出后,向棕榈片上泼洒复合碘溶液,防治水霉病;
第五步、鱼苗的培育和防病:利用培育机构对收集的鱼苗进行定期定量的喂食,每天对鱼苗喂食丰年虾活体2-3次,持续投喂至鱼苗1.5厘米长度后进行转料培育,在转料培育前一周对鱼苗逐级喂食丰年虾活体和颗粒饲料的混合料,每天缩减初始投喂量的1/5,第6天将丰年虾活体的投喂量缩减至0,停止喂食24h后,全部投喂经粉碎后的颗粒饲料,将体长2厘米以上的鱼苗转移至水泥池中进行为地下水微流水循环饲养,日投饵3-4次,每2天对水泥池换1/4水,在鱼苗体长达到4-5厘米时,过筛分塘,将鱼苗转入土池放养,在5月份时,每周向饲料中添加一次大蒜素和维生素C,预防小瓜虫病和熟身病,治疗小瓜虫病通过将水温升至27℃,24h后,再配备0.1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一天2次;治疗熟身病,配备40ppm的甲醛溶液泼洒,12h后彻底换水,换水后,按20kg饲料拌150g土霉素投喂,1天2次,投喂量为平时的1/2,鱼苗的存活率为85.33%。
实施例2: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亲鱼的挑选和培养:挑选体表光滑无伤,鳞片整齐无脱落,鳍条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亲鱼,将挑选的亲鱼放入亲鱼池进行产前培养,亲鱼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第二步、产卵池的准备:选择直径5米的圆形锅底状帆布养殖池,养殖池配备两台3千瓦增氧机,用清水将产卵池冲洗干净后,注入干净的清水,在产卵池中铺设棕榈片,将棕榈片背面用粗铁丝固定半周,制作成产卵巢,每个产卵巢的内部放入两条亲鱼,在产卵巢中加入清水;
第三步、成熟亲鱼的选择和催产:选择腹部粗糙、腹部膨大,轻压腹部可挤出乳白色精液的雄鱼,选择腹部光滑、生殖孔红润、腹部膨大的雌鱼,在4月-5月之间进行成熟亲鱼催产,对雌鱼采用胸鳍腹腔进行1次注射,雄鱼注射计量减半,选择雌雄亲鱼的比例为1:1,催产的注射药物为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药物混合注射;注射剂量为:4g/kg的LRH-A2+2mg/kg的DOM+800IU/kg的HCG;
第四步、鱼苗的孵化和收集:选择孵化池,用5-7厘米宽的长方形木条做成带有挂钩的木条框放到孵化池中,加水木条框漂浮在水面,控制孵化池的水温在24℃,在产卵后将棕榈片捞出挂到孵化池中木条框的钩上,在孵化池中放入10-15个氧气头进行充氧,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9℃,孵化三天,将摄食的鱼苗收集到培育机构,孵化池为长20米,宽2米,深60厘米的水泥池,在棕榈片捞出后,向棕榈片上泼洒复合碘溶液,防治水霉病;
第五步、鱼苗的培育和防病:利用培育机构对收集的鱼苗进行定期定量的喂食,每天对鱼苗喂食丰年虾活体2-3次,持续投喂至鱼苗1.5厘米长度后进行转料培育,在转料培育前一周对鱼苗逐级喂食丰年虾活体和颗粒饲料的混合料,每天缩减初始投喂量的1/5,第6天将丰年虾活体的投喂量缩减至0,停止喂食24h后,全部投喂经粉碎后的颗粒饲料,将体长2厘米以上的鱼苗转移至水泥池中进行为地下水微流水循环饲养,日投饵3-4次,每2天对水泥池换1/4水,在鱼苗体长达到4-5厘米时,过筛分塘,将鱼苗转入土池放养,在5月份时,每周向饲料中添加一次大蒜素和维生素C,预防小瓜虫病和熟身病,治疗小瓜虫病通过将水温升至29℃,24h后,再配备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一天2次;治疗熟身病,配备40ppm的甲醛溶液泼洒,12h后彻底换水,换水后,按20kg饲料拌150g土霉素投喂,1天2次,投喂量为平时的1/2,鱼苗的存活率为87.33%。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5所示,培育机构包括培育桶10,培育桶10内腔的深度为80cm,培育桶10的顶部设置有抽料组件1,培育桶10的内部设置有拢料组件2,培育桶10正面的上下方分别连通有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培育桶10内部的下方螺纹连接有底座40,底座40和培育桶10之间设置有60目的滤网50,通过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实现培育桶10中水流的循环;
拢料组件2包括位于培育桶10内部的拢料板21,拢料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环22,转动环22位于培育桶10的内部转动,拢料板21的底部与底座40的顶面接触,转动环22的内圈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23,传动齿轮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蜗轮25,培育桶10背面的上方设置有伺服马达26,伺服马达26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27,蜗杆27与蜗轮25的表面之间相配合,伺服马达26输出轴驱动蜗杆27,利用蜗轮25和蜗杆27的配合关系,使转动杆24带动传动齿轮23转动,转动环22和拢料板21随之转动,拢料板21将滤网50上的饵料碎屑从底座40的边缘推至底座40的中心,方便对饵料碎屑的集中抽取;
抽料组件1包括设置在培育桶10顶部的安装架11以及位于安装架11内部的抽料管12,抽料管12的直径为1cm,安装架11的底部与培育桶10的顶部卡接,抽料管12的底端延伸至底座40中心上方的1-2cm处,通过抽料管12利用虹吸原理将饵料碎屑吸出。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原理,培育机构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实现培育桶10中水流的循环,将摄食的鱼苗放入培育桶10中,向培育桶10中投放饵料,1-2天对培育桶10中进行清污处理,启动伺服马达26,伺服马达26输出轴驱动蜗杆27,利用蜗轮25和蜗杆27的配合关系,使转动杆24带动传动齿轮23转动,转动环22和拢料板21随之转动,拢料板21将滤网50上的饵料碎屑从底座40的边缘推至底座40的中心,最后通过抽料管12利用虹吸原理将饵料碎屑吸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产卵池的准备:选择帆布养殖池,用清水将产卵池冲洗干净后,注入干净的清水,在产卵池中铺设棕榈片,将棕榈片背面用粗铁丝固定半周,制作成产卵巢,每个产卵巢的内部放入两条亲鱼,在产卵巢中加入清水;
第二步、成熟亲鱼的选择和催产:选择合格的雄鱼和雌鱼,在4月-5月之间进行成熟亲鱼催产,对雌鱼采用胸鳍腹腔进行1次注射,雄鱼注射计量减半;
第三步、鱼苗的孵化和收集:选择孵化池,将带有挂钩的木条框放到孵化池中,控制孵化池的水温在20-24℃,在产卵后将棕榈片捞出挂到孵化池中木条框的钩上,向孵化池中持续充氧,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7-29℃,孵化三天,将摄食的鱼苗收集到培育机构中;
第四步、鱼苗的培育和防病:利用培育机构对收集的鱼苗进行定期定量的喂食,每天对鱼苗喂食丰年虾活体2-3次,持续投喂至鱼苗1.5厘米长度后进行转料培育,在转料培育前一周对鱼苗逐级喂食丰年虾活体和颗粒饲料的混合料,每天缩减初始投喂量的1/5,第6天将丰年虾活体的投喂量缩减至0,停止喂食24h后,全部投喂经粉碎后的颗粒饲料,将体长2厘米以上的鱼苗转移至水泥池中进行为地下水微流水循环饲养,日投饵3-4次,每2天对水泥池换1/4水,在5月份时,预防小瓜虫病和熟身病,每周向饲料中添加一次大蒜素和维生素C,在鱼苗体长达到4-5厘米时,过筛分塘,将鱼苗转入土池放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选择雌雄亲鱼的比例为1:1,催产的注射药物为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药物混合注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孵化池为长20米,宽2米,深60厘米的水泥池,在棕榈片捞出后,向棕榈片上泼洒复合碘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治疗小瓜虫病通过将水温升至27-29℃,24h后,再配备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一天2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治疗熟身病,配备40ppm的甲醛溶液泼洒,12h后彻底换水,换水后,按20kg饲料拌150g土霉素投喂,1天2次,投喂量为平时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机构的喂食过程如下:将摄食的鱼苗放入培育桶(10)中,通过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实现培育桶(10)中水流的循环,向培育桶(10)中投放饵料,1-2天对培育桶(10)中进行清污处理,启动伺服马达(26),伺服马达(26)输出轴驱动蜗杆(27),利用蜗轮(25)和蜗杆(27)的配合关系,使转动杆(24)带动传动齿轮(23)转动,转动环(22)和拢料板(21)随之转动,拢料板(21)将滤网(50)上的饵料碎屑从底座(40)的边缘推至底座(40)的中心,最后通过抽料管(12)利用虹吸原理将饵料碎屑吸出。
CN202110795896.7A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Pending CN113545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896.7A CN113545306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896.7A CN113545306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5306A true CN113545306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0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5896.7A Pending CN113545306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530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952A (zh) * 2013-12-26 2014-12-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卡拉白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6614120A (zh) * 2016-10-29 2017-05-10 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黄颡鱼苗种培育方法
CN106614125A (zh) * 2016-11-14 2017-05-10 广州市德力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鲷鱼的繁育方法
CN108901949A (zh) * 2018-07-12 2018-11-3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鲈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方法
CN209390862U (zh) * 2019-01-17 2019-09-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能收集污物且方便拆卸的鱼类孵化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952A (zh) * 2013-12-26 2014-12-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卡拉白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6614120A (zh) * 2016-10-29 2017-05-10 天津蕴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黄颡鱼苗种培育方法
CN106614125A (zh) * 2016-11-14 2017-05-10 广州市德力渔业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鲷鱼的繁育方法
CN108901949A (zh) * 2018-07-12 2018-11-3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鲈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方法
CN209390862U (zh) * 2019-01-17 2019-09-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能收集污物且方便拆卸的鱼类孵化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1949B (zh) 一种鲈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方法
CN103283652B (zh)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104798698B (zh) 一种适于河口区的海鲈人工育苗方法
CN106234270B (zh) 一种循环流水养鱼系统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方法
CN101669452A (zh) 一种美国鲥鱼养殖亲鱼的仿生态繁殖方法
CN101569292B (zh) 一种罗非鱼围栏越冬保种方法
CN107581106B (zh) 一种圆燕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4600806B (zh) 一种利用虾塘藻培育西施舌亲贝的促熟方法
CN1440647A (zh) 一种日本对虾高产养殖方法及养殖池
CN111543363A (zh) 一种红螯螯虾的繁殖育苗方法
CN112939229A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水污分离和处理方法
CN101960996A (zh) 一种多鳞铲颌鱼鱼苗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4621019B (zh) 解放眉足蟹人工养殖方法
CN104170778A (zh) 胭脂鱼循环水控温规模繁育方法
CN106942096A (zh) 一种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培育方法
CN104041457A (zh) 一种秦岭细鳞鲑人工繁殖方法
CN106359195A (zh) 一种南方白甲鱼的苗种繁育方法
CN104054597A (zh) 一种黄姑鱼苗种人工配合饲料驯化方法
CN115251010B (zh) 一种雌性马口鱼与雄性宽鳍鱲杂交繁育的方法
CN113545306A (zh) 一种淡水鱼的繁育方法
CN114982685B (zh) 一种罗氏沼虾的池塘生态养殖方法
CN105724298A (zh) 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
CN202680227U (zh) 一种泥鳅受精卵孵化装置
CN209749482U (zh) 一种水产养殖自动投料装置
CN213095563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分散式投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