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2755B -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2755B
CN113542755B CN202110852239.1A CN202110852239A CN113542755B CN 113542755 B CN113542755 B CN 113542755B CN 202110852239 A CN202110852239 A CN 202110852239A CN 113542755 B CN113542755 B CN 113542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mask
wedge
dimensional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22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2755A (zh
Inventor
王景新
张斐然
陈泰全
柯逸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22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2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2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2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9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encoding parameters, e.g. by averaging previously computed encod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04N19/42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rrangements
    • H04N19/42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rrangements using memory downsiz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选择一维阵列在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在缓冲阵列中读取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读取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将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直接生成实际遮罩大小的楔形遮罩,所需要占用缓冲存储的空间更小,并且能够节省翻转判断所需的算法,提高每次生成楔形遮罩的速度,节省硬件资源。

Description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压缩标准中,定义了二维楔形遮罩(以下用楔形遮罩简称)来区分物件与背景或是物件与物件在区块内的区域分布。常用的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为产生一个较大的楔形遮罩,再从这个较大的楔形遮罩内选取所需的区块。以AV1视频标准为例,楔形遮罩的产生方式为先产生64x64的区块,接着再将所需的楔形遮罩大小从这个64x64的区块内取出,但在AV1视频标准中会被使用到楔形遮罩的大小最大为32x32的区块,以此算法来实现硬件就需要用64x64缓冲产生楔形遮罩,会造成硬件上缓冲空间的浪费,增加了硬件所需成本。此外如果楔形遮罩还可以翻转,翻转判定在一些视频压缩标准中需要计算楔形遮罩的平均值,这也增加了硬件所需的逻辑电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浪费硬件缓冲空间和增加硬件成本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根据所述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所述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所述一维阵列在所述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在所述缓冲阵列中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和起始点的位置序号,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所述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直接在缓冲存储中生成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通过将一维阵列与视频标准中的各个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进行比较,直接得出填写算法所需的条件,进而直接在缓冲阵列中填入一维阵列的数值进而形成楔形遮罩,所占用的缓冲存储中的片区大小远远小于常规手段中的64*64的占用空间大小,且能够直接根据一维阵列是否为翻转阵列直接生成翻转的楔形遮罩,省去了翻转判断的计算,节省了硬件资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所述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确定所述缓冲阵列的区域大小以及相邻两个所述一维阵列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时起始点的位差;
根据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确定向所述缓冲阵列中填写数值的方向为行方向还是列方向;
根据所述起始点的位置序号以及相邻两个起始点的位差,确定在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中填写所述一维阵列的值之前,分别填写0值或64值的数量;
根据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确定在所述一维阵列之前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0值还是64值;
向所述缓冲阵列中各个位置填写数值及所述一维阵列;
其中,所述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行填写数值;
所述摆放方式为垂直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列填写数值;
当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为正常阵列时,在所述一维阵列之前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0值;
当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为翻转阵列时,在所述一维阵列之前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64值。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根据一维阵列的内容、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相邻两个起始点的位差以及翻转结果这五个条件,执行填写算法将一维阵列直接填入缓冲阵列中,计算过程简单,获取楔形遮罩的信息容易,占用缓冲存储的资源少,能够很方便、很快捷地在所需的位置生成楔形遮罩,很适合大批量的计算和楔形遮罩的生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的位差为-2,0,+2中的一个。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填写一维阵列的数值的起始点之间形成位差,从而模拟楔形遮罩不同的遮罩角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生成的一维阵列为第一阵列或第二阵列;其中,第一阵列为M1[16]={01,01,02,04,06,11,18,27,37,46,53,58,60,62,63,63},第二阵列为M2[6]={02,07,21,43,57,62}。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根据楔形遮罩不同的遮罩特性,可以在视频标准的两个一维阵列中选取符合需求的一维阵列,从而形成不同形状、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的楔形遮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摆放方式包括水平摆放和垂直摆放,当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行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当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为垂直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列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水平摆放或垂直摆放的摆放方式,模拟出楔形遮罩和实际图像之间的摆放关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翻转结果包括正常阵列或翻转阵列,所述正常阵列中的数值排列顺序与所述翻转阵列中的数值排列顺序相反。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正常阵列或翻转阵列的取值方式,模拟出楔形遮罩和实际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遮罩特性包括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大小、遮罩角度以及遮罩方向;
其中,所述遮罩大小包括32x32、32x16、32x8、16x32、16x16、16x8、8x32、8x16、8x8中的一种,所述遮罩角度包括0°、27°、63°、90°、117°、153°中的一种,所述遮罩方向包括正向方向和翻转方向中的一种。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适应视频标准64*64大小以内各种遮罩大小的楔形遮罩的产生需求和应用需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互相通信的阵列构建模块、摆放选择模块、数值读取模块、翻转读取模块以及数值填写模块;
阵列构建模块,用于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根据所述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所述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
摆放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所述一维阵列在所述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
数值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在所述缓冲阵列中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
翻转读取模块,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和起始点的位置序号,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
数值填写模块,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所述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五个模块直接在缓冲存储中生成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通过将一维阵列与视频标准中的各个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进行比较,直接得出填写算法所需的条件,进而直接在缓冲阵列中填入一维阵列的数值进而形成楔形遮罩,所占用的缓冲存储中的片区大小远远小于常规手段中的64*64的占用空间大小,且能够直接根据一维阵列是否为翻转阵列直接生成翻转的楔形遮罩,省去了翻转判断的计算,节省了硬件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能够直接生成实际遮罩大小的楔形遮罩,所需要占用缓冲存储的空间更小,并且能够节省翻转判断所需的算法,提高每次生成楔形遮罩的速度,节省硬件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步骤Step500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通过填写算法获得的第一种楔形遮罩;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通过填写算法获得的第二种楔形遮罩;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通过填写算法获得的第三种楔形遮罩;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通过填写算法获得的第四种楔形遮罩;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所提供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阵列构建模块;2-摆放选择模块;3-数值读取模块;4-翻转读取模块;5-数值填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芯片和芯片的实现方法的实施例,其中,该芯片可以是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等,该芯片可以接入各种类型的硬件系统中,例如:CPU、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主机板、各种卡及整机中的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调制解调器等等。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该方法不同于现有常用方法为产生一个较大的楔形遮罩,再从这个较大的楔形遮罩内选取所需的区块,即先在缓冲存储内按照视频标准选取一块64*64的区域作为待填入楔形遮罩的区域,再通过计算楔形遮罩的楔形遮罩平均值,再通过判断是否超过标准阈值32来确定楔形遮罩是否翻转,最后再计算楔形遮罩需要填入至64*64的区域内的实际大小的楔形遮罩值的方法。这种现有方法会造成硬件上缓冲空间的浪费,增加了硬件所需成本。此外如果楔形遮罩还可以翻转,翻转判定在一些视频压缩标准中需要计算楔形遮罩的平均值,这也增加了硬件所需的逻辑电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包括:
Step100: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根据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
Step200: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一维阵列在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
Step300: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在缓冲阵列中读取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
Step400: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和起始点的位置序号,读取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
Step500: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是对现有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步骤Step100观察视频压缩标准的楔形遮罩特性,产生一维阵列,通过步骤Step200依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垂直或水平的摆放方式,通过步骤Step300在缓冲阵列中读取行或列的起始点,通过步骤Step400读取一维阵列是否为翻转阵列,由于是否翻转判断再楔形遮罩内为固定值,所以可以先用极小的缓冲存储所有翻转判断结果,最后通过步骤Step500将一维阵列依据算法摆放到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中,即可得到楔形遮罩。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采用直接在缓冲存储中生成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通过将一维阵列与视频标准中的各个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进行比较,直接得出填写算法所需的条件,进而直接在缓冲阵列中填入一维阵列的数值进而形成楔形遮罩,所占用的缓冲存储中的片区大小远远小于常规手段中的64*64的占用空间大小,且能够直接根据一维阵列是否为翻转阵列直接生成翻转的楔形遮罩,省去了翻转判断的计算,节省了硬件资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在步骤Step500“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Step501: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确定缓冲阵列的区域大小以及相邻两个一维阵列填入缓冲阵列中时起始点的位差。
Step502:根据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确定向缓冲阵列中填写数值的方向为行方向还是列方向。
Step503:根据起始点的位置序号以及相邻两个起始点的位差,确定在向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中填写一维阵列的值之前,分别填写0值或64值的数量。
Step504:根据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确定在一维阵列之前向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0值还是64值。
Step505:向缓冲阵列中各个位置填写数值及一维阵列。
其中,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时,在缓冲阵列中逐行填写数值;摆放方式为垂直摆放时,在缓冲阵列中逐列填写数值;当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为正常阵列时,在一维阵列之前向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0值;当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为翻转阵列时,在一维阵列之前向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64值。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根据一维阵列的内容、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相邻两个起始点的位差以及翻转结果这五个条件,如果一维阵列是水平摆放,就读取行的起始点,并在一维阵列的左上和右下两侧分别填写0值或64值(如图3所示),如果一维阵列垂直摆放,就读取列的起始点,并在一维阵列的左上和右下两侧分别填写0值或64值(如图4所示).执行填写算法将一维阵列直接填入缓冲阵列中,计算过程简单,获取楔形遮罩的信息容易,占用缓冲存储的资源少,能够很方便、很快捷地在所需的位置生成楔形遮罩,很适合大批量的计算和楔形遮罩的生成。
参见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相邻两个一维阵列的起始点的位差为-2,0,+2中的一个。其中,图3和图4表示当一维阵列以非垂直及非水平的角度27°和63°摆放在缓冲阵列中时,相邻两个一维阵列的起始点(01)的位差为-2;图5和图6表示当一维阵列以垂直或水平的角度0°和90°摆放在缓冲阵列中时,相邻两个一维阵列的起始点(02)的位差为0。相邻两个以为阵列的起始点(01)的位差为+2的情况可以通过图3和图4进行翻转可知,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通过在填写一维阵列的数值的起始点之间形成位差,从而模拟楔形遮罩不同的遮罩角度。
在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生成的一维阵列为第一阵列或第二阵列;其中,第一阵列为M1[16]={01,01,02,04,06,11,18,27,37,46,53,58,60,62,63,63},第二阵列为M2[6]={02,07,21,43,57,62}。在AV1视频压缩标准中,楔形遮罩都是有两种一维阵列组成的。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根据楔形遮罩不同的遮罩特性,可以在视频标准的两个一维阵列中选取符合需求的一维阵列,从而形成不同形状、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的楔形遮罩。
在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摆放方式包括水平摆放和垂直摆放,当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时,在缓冲阵列中逐行读取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当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为垂直摆放时,在缓冲阵列中逐列读取一维阵列的起始点。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通过水平摆放或垂直摆放的摆放方式,模拟出楔形遮罩和实际图像之间的摆放关系。
在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翻转结果包括正常阵列或翻转阵列,正常阵列中的数值排列顺序与翻转阵列中的数值排列顺序相反。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通过正常阵列或翻转阵列的取值方式,模拟出楔形遮罩和实际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中,遮罩特性包括楔形遮罩的遮罩大小、遮罩角度以及遮罩方向;
其中,遮罩大小包括32x32、32x16、32x8、16x32、16x16、16x8、8x32、8x16、8x8中的一种,遮罩角度包括0°、27°、63°、90°、117°、153°中的一种,遮罩方向包括正向方向和翻转方向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能够适应视频标准64*64大小以内各种遮罩大小的楔形遮罩的产生需求和应用需求。
下面以图3为例,说明本实施例1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是如何通过填写算法将数值和一维阵列一一填写如缓冲阵列中的。根据步骤Step500的五个详细步骤克制(参见图2),在缓冲阵列16×16中,填写算法需要五个条件,即一维阵列的种类、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是水平摆放还是垂直摆放、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缓冲阵列的每一行或每一列中的位置序号、一维阵列是正常阵列还是翻转阵列以及相邻两个起始点之间的位置序号的位差。在图3中,一维阵列的种类为M1[16]={01,01,02,04,06,11,18,27,37,46,53,58,60,62,63,63},是一种正常阵列,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一维阵列的起始点(01)在第一行的位置序号为15,一维阵列是正常阵列,相邻两个起始点之间的位差为-2,故根据上述五个条件,在每一行的一维阵列之前的左方填写(15+(-2×(行数-1)))个0值,再填入一维阵列M1,而当(15+(-2×(行数-1)))为负值时,则在该行不填0值,从一维阵列M1中序号为该负值绝对值的一维阵列数值开始填写M1,代入填写算法的计算式:填写数值=原图数值×一维阵列数值÷64,最终填写出图3所示的缓冲阵列,获得楔形遮罩。若一维阵列为翻转阵列,M1’[16]={63,63,62,60,58,53,46,37,27,18,11,06,04,02,01,01},而其他四个条件不变的话,则在图3的基础上进行翻转,即可得到翻转楔形遮罩。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系统,系统包括互相通信的阵列构建模块1、摆放选择模块2、数值读取模块3、翻转读取模块4以及数值填写模块5;其中,阵列构建模块1与摆放选择模块2通信连接,摆放选择模块2与数值读取模块3通信连接,数值读取模块3与翻转读取模块4通信连接,阵列构建模块1、摆放选择模块2、数值读取模块3及翻转读取模块4分别与数值填写模块5通信连接。
阵列构建模块1,用于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根据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摆放选择模块2,用于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一维阵列在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数值读取模块3,用于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在缓冲阵列中读取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翻转读取模块4,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和起始点的位置序号,读取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数值填写模块5,根据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
本实施例2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系统,采用五个模块直接在缓冲存储中生成与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通过将一维阵列与视频标准中的各个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进行比较,直接得出填写算法所需的条件,进而直接在缓冲阵列中填入一维阵列的数值进而形成楔形遮罩,所占用的缓冲存储中的片区大小远远小于常规手段中的64*64的占用空间大小,且能够直接根据一维阵列是否为翻转阵列直接生成翻转的楔形遮罩,省去了翻转判断的计算,节省了硬件资源。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1所公开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本申请实施例1所公开的转换方法被执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能够直接生成实际遮罩大小的楔形遮罩,所需要占用缓冲存储的空间更小,并且能够节省翻转判断所需的算法,提高每次生成楔形遮罩的速度,节省硬件资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根据所述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所述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所述一维阵列在所述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在所述缓冲阵列中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和起始点的位置序号,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所述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所述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确定所述缓冲阵列的区域大小以及相邻两个所述一维阵列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时起始点的位差;
根据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确定向所述缓冲阵列中填写数值的方向为行方向还是列方向;
根据所述起始点的位置序号以及相邻两个起始点的位差,确定在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中填写所述一维阵列的值之前,分别填写0值或64值的数量;
根据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确定在所述一维阵列之前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0值还是64值;
向所述缓冲阵列中各个位置填写数值及所述一维阵列;
其中,所述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行填写数值;
所述摆放方式为垂直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列填写数值;
当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为正常阵列时,在所述一维阵列之前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0值;
当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为翻转阵列时,在所述一维阵列之前向所述缓冲阵列的各行/各列填写64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的位差为-2,0,+2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的一维阵列为第一阵列或第二阵列;
其中,第一阵列为M1[16]={01,01,02,04,06,11,18,27,37,46,53,58,60,62,63,63},第二阵列为M2[6]={02,07,21,43,57,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方式包括水平摆放和垂直摆放,当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为水平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行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当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为垂直摆放时,在所述缓冲阵列中逐列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果包括正常阵列或翻转阵列,所述正常阵列中的数值排列顺序与所述翻转阵列中的数值排列顺序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特性包括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大小、遮罩角度以及遮罩方向;
其中,所述遮罩大小包括32x32、32x16、32x8、16x32、16x16、16x8、8x32、8x16、8x8中的一种,所述遮罩角度包括0°、27°、63°、90°、117°、153°中的一种,所述遮罩方向包括正向方向和翻转方向中的一种。
8.一种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互相通信的阵列构建模块、摆放选择模块、数值读取模块、翻转读取模块以及数值填写模块;
阵列构建模块,用于采集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根据所述遮罩特性在缓冲存储中产生一维阵列及与所述楔形遮罩大小相同的缓冲阵列;
摆放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选择所述一维阵列在所述缓冲阵列中的摆放方式;
数值读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在所述缓冲阵列中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起始点在每一行/每一列中所处的位置序号;
翻转读取模块,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和起始点的位置序号,读取所述一维阵列的翻转结果;
数值填写模块,根据所述楔形遮罩的遮罩特性以及所述一维阵列的摆放方式、起始点的位置序号和翻转结果,将所述一维阵列通过填写算法填入所述缓冲阵列中,得到楔形遮罩。
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产生方法被执行。
CN202110852239.1A 2021-07-27 2021-07-27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542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2239.1A CN113542755B (zh) 2021-07-27 2021-07-27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2239.1A CN113542755B (zh) 2021-07-27 2021-07-27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755A CN113542755A (zh) 2021-10-22
CN113542755B true CN113542755B (zh) 2022-06-21

Family

ID=7808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2239.1A Active CN113542755B (zh) 2021-07-27 2021-07-27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275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2509A (en) * 2006-12-29 2008-11-01 Sandisk Corp Hybrid mas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WO2010149577A1 (en) * 2009-06-25 2010-12-29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coding a block of an image using a first block, a different second block and a yet different third block and corresponding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213935A (zh) * 2006-09-06 2013-07-24 伊利诺伊大学评议会 二维器件阵列
CN105791867A (zh) * 2016-03-23 2016-07-20 北京大学 基于边界自适应变换的优化视频数据编码方法
TW201901611A (zh) * 2017-05-15 2019-01-01 美商谷歌有限責任公司 二維遮罩移位指令
CN110809888A (zh) * 2017-06-30 2020-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视频序列帧的编码器、解码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3935A (zh) * 2006-09-06 2013-07-24 伊利诺伊大学评议会 二维器件阵列
TW200842509A (en) * 2006-12-29 2008-11-01 Sandisk Corp Hybrid mask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WO2010149577A1 (en) * 2009-06-25 2010-12-29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coding a block of an image using a first block, a different second block and a yet different third block and corresponding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5791867A (zh) * 2016-03-23 2016-07-20 北京大学 基于边界自适应变换的优化视频数据编码方法
TW201901611A (zh) * 2017-05-15 2019-01-01 美商谷歌有限責任公司 二維遮罩移位指令
CN110809888A (zh) * 2017-06-30 2020-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视频序列帧的编码器、解码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st-structures for wafer level microsystems characterization;Alexey Shaporin等;《 2nd European Conference & Exhibition on Integration Issues of Miniaturized Systems - MOMS, MOEMS, IC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20110601;全文 *
虚拟环境下人物图像边缘检测及背景分离的研究;陈晓龙;《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20150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755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41842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20756B (zh) 遥感影像实时地图服务发布方法和装置
CN113542755B (zh) 二维楔形遮罩的产生方法及系统
CN104318538A (zh) 一种二维序列帧图片拼接成大图片的方法及其所用的装置
US9514155B1 (en) Data present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tail
JPS6053373A (ja) 階調情報処理方法
CN115100341A (zh) 一种用于超大规模数字孪生结构化模型的多层级资源加载优化方法
CN102542528B (zh) 一种图像转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510441B (zh) 一种基于交错网格的影像多分辨率显示方法
WO2021052478A1 (en) Affine predication methodandcomputing device
CN108133094B (zh) 用于反熔丝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布局布线显示方法
CN113867862B (zh) 列表页面布局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2437307B (zh)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620321A (zh) 表格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32292B (zh) 一种大范围遥感影像快速多分辨率调度显示方法
JP2002304623A (ja) タイル・マップをベースとする多重レベルのスーパーセル式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5929869A (en) Texture map storage with UV remapping
CN1691557A (zh) 生成随机用户的实现方法及通信网络的仿真方法
CN117011146B (zh) 图像缩放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682707A (zh) 符合h.265标准的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图像划分系统
CN117436399B (zh) 电路原理图器件的自动布局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185312B (zh)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076972A (zh) 芯片失效类型的数据分类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7785759B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读取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47856B (zh) 一种表格信息提取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