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2407B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2407B
CN113542407B CN202110795500.9A CN202110795500A CN113542407B CN 113542407 B CN113542407 B CN 113542407B CN 202110795500 A CN202110795500 A CN 202110795500A CN 113542407 B CN113542407 B CN 113542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ot
acquisition
internet
acquisi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55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2407A (zh
Inventor
李健忠
骆友良
杜晓旭
郑坤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gchu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gchu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gchu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gchu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55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2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2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2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2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3/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r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or other apparatus, other than vehicl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2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thing itsel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50Safety; Security of things, users, data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4Access security using delegated authorisation, e.g. open authorisation [OAuth]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系统状态信息执行物联网数据采集,并通过合理设计物联网采集终端的采集对应关系,有利于故障发生时,系统数据下行自查和比对。同时,使用采集数据加工清洗模块,来基于监控平台系统的准入准则,设定相互协同的多套数据筛选方法,再次,通过使用令牌来确保用户的采集授权,提升了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的采集自主控制性能,从而在降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数据采集和监控对象数据大小的同时,充分保障了用户对物联网数据的自适应采集,同时保障了采集终端的协同工作性能,并且对系统数据安全有较佳的保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符合预期的运行阶段,以及超出运行预期,可能或已经造成系统故障的运行阶段。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电器设备实施信息监控,保障电器设备的顺利稳定运行,已成为电器设备管理系统的重要技术目标和诉求。
通俗而言,物联网即可视作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简单来说,互联网仅仅连接了手机电脑,而物联网可以连接生活中的各种设备、物件、乃至于生物体,可以说无处不在,比如商场里的自动门,楼道里的声控灯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智能家居,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运动手环等等。因此了解物联网是现代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目前主流研究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网络)层和应用层。
何为感知层?感知层主要指一些嵌入在终端里的底层元器件,包括各类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一种基于电磁波的数字条码识别技术)、芯片和MCU(微控制器,可以近似理解为主芯片助手)等,主要功能是感知和收集有各种声光电和生物信息。传输层主要指信息传递所需的通信模组和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又细分为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前者包括2G-5G网络、NB-IoT、eMTC等,后者包括蓝牙、Wi-Fi、ZigBee、LoRa(Long Range Radio,远距离无线电)等等。平台层主要指云平台和操作系统,所有的终端入网后,数据需要在一个平台或者从操作系统下进行存储计算,作出相应的分析、管理。应用层主要指针对不同需求所产生的各类应用以及设备终端,比如智能电表、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等等。从物联网的分层可以看出,物联网产业是一个由下至上发展的过程,需要先有底层的海量数据以及相应的通讯网络,在以大数据中心等形式进行计算分析,最后根据终端需求生成不同的应用和硬件设备。物联网概念与5G概念一样,需要先做5G基建,才有大规模的5G应用。感知层器件种类众多,不论是工业还是生活消费都需要用到,比如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各类电子标签等等,同时还包括相应的芯片,来处理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
而之于传输层,传输层的通信网络部分其实和5G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5G技术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够真正让物联网成为现实。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uRLLC),其中有两大是物联网场景。物联网按照通信距离可以分为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短距离通信主要是Wi-Fi和蓝牙通信,其中高速率传输主要使用Wi-Fi,低速主要使用蓝牙。长距离通信除了大家熟悉的2G-5G通信网络外,还有一类叫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无线网),它的特点主要是功耗低,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远。目前国内主要是使用NB-IoT(Narrow Band 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同时NB-IoT也是目前全球主流运营商支持的标准技术。短距离通信方面主要的新概念就是Wi-Fi6,其优势主要在更高的网络传输速率与更低的延迟、更大的带机量、降低丢包率以及延长电池寿命等方面,从而让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传输效率、能耗表现和物联网优化都有显著提升。应用层又可以细分为平台层和应用层。平台层主要是指一些数据分析计算的平台,主要是依靠三大运营商和第三方云服务实现,为最终的应用层提供决策与执行支持。
监控平台结合了现代音、视频压缩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理念,将不同客户的需求以组件模块的方式实现;以网络集中管理和网络传输为核心,完成信息采集、传输、控制、管理和储存的全过程,能够架构在各种专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之上,超视科技与市场主流硬件厂商配合,兼容多种品牌硬件产品。真正实现了监控联网、集中管理,授权用户可在网络的任何计算机上对监控现场实时监控,提供了强大的、灵活的网络集中监控综合解决方案。
一般而言,监控平台分为四大模块:管理服务器模块:管理服务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是整个系统的主服务器,桥接了其他的各个服务模块。主要用于管理系统平台所有的设备和与其它的管理服务器进行通讯和同步。可以实现对远程数字视频设备的机构、人员、设备、任务、报警、日志等的配置、设备巡检和实时访问权限控制等管理。流媒体转发模块:当多个客户端需要同时查看某监控点的相同画面时,势必会造成在一条通讯网络线路上的数据拥堵,严重浪费网络资源。流媒体服务器支持视音频流的转发,当有多个客户端需要同时访问同一远程画面时,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转发,在转发服务与前端视频通道之间只占用一个通道带宽的网络资源,再由转发服务器将数据分发给多个客户端。流媒体服务模块分为实时流媒体服务模块和回放流媒体服务模块。实时流媒体服务模块用于对本地的实时视频流进行转发。回放流媒体服务模块用于对本地的回放视频流进行转发。报警主机管理模块:可对报警主机进行管理。通过串口或网络通讯的方式,将分散在各个地方的独立的报警子系统进行联网,报警管理中心可对任何一个子系统进行报警控制,如:报警布防、撤防、旁路、清除报警、报警输出的打开、关闭等。当任何一个报警子系统有报警发生时,报警管理中心能快速准确的显示出报警的详细信息,如:报警地点、名称、类型、子系统号、防区号等,并会自动根据预先设置的报警预案进行联动操作,如:视频弹出播放、播放指定声音、视频群组播放、视频群组沦陷、联动报警输出、报警布撤防、电视墙切换、联动云台预置位、巡航、发送手机短信、LED屏显示、打印机打印等。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是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供用户操作使用的模块,客户端通过与各个服务组件进行通讯,用于实现电子地图、显示实时视频和回放录像、控制云台镜头动作、控制报警输入输出等监控操作,以及配置电子地图、外部设备及用户权限等管理功能。
现有的监控平台,在执行物联网设备监控过程中,往往采用特定的采集监控终端对应特定的监控对象,系统灵活性不强,同时未合理设计监控数据的准入准则及其变换规则,导致系统采集的物联网监控数据繁杂、多余,且数据采集的出口不可控、系统自适应能力较差,且在采集终端故障时,对应的电气设备数据采集就需要系统设置额外的备份步骤或中继中转,同时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损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系统状态信息执行物联网数据采集,并通过合理设计物联网采集终端的采集对应关系,确保采集数据在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冗余采集,并在物联网采集终端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而不上送所有数据,有利于系统内部数据流转的去冗余,同时有利于故障发生时,系统数据下行自查和比对。同时,使用采集数据加工清洗模块,来基于监控平台系统的准入准则,设定相互协同的多套数据筛选方法,再次,通过使用令牌来确保用户的采集授权,提升了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的采集自主控制性能,从而在降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数据采集和监控对象数据大小的同时,充分保障了用户对物联网数据的自适应采集,同时保障了采集终端的协同工作性能,并且对系统数据安全有较佳的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优于现有技术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多个电器设备,每个所述电器设备均执行电器工作指令,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并产生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电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所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为具有特定数值的6位十六进制数据序列;
多个IoT采集终端,每个IoT采集终端包含特定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其中,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具体为:
每个IoT采集终端N用于同时采集与对应特定电器设备M的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n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差额为1的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所述IoT采集终端,还用于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并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采集数据清洗模块,用于接收多个所述IoT采集终端上传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上传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执行数据清洗;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至少包括物联网筛选模块,以及令牌确定模块;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物联网筛选模块,基于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以及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以及,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令牌确定模块,来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是否持有动作令牌;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基于筛选结果和令牌确定判断结果,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不持有动作令牌时,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并自动忽略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持有动作令牌时,自动忽略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并筛选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用于将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发送至电气设备监控端;
电气设备监控端,基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发送的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得到第三采集数据,并基于第三采集数据执行电气设备监控;
其中,第三采集数据为基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发送的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解析得到的图形化可视数据类型。
较佳地,各个电器设备的所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取值连续。
较佳地,多个所述IoT采集终端包含的特定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数值取值连续。
较佳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用户K操作时,将用户的用户标识K以及用户K的令牌持有信息发送至采集数据清洗模块。
较佳地,所述令牌持有信息至少包含用户K是否持有动作令牌的相关信息。
较佳地,所述电气设备监控平台还包含平台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三采集数据。
较佳地,每个IoT采集终端之间,通过NFC方式互联。
较佳地,所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各个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
较佳地,所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各个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
较佳地,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接收电器设备监控端的指令,用于在特定时长内暂停上传采集数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系统状态信息执行物联网数据采集,并通过合理设计物联网采集终端的采集对应关系,确保采集数据在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冗余采集,并在物联网采集终端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而不上送所有数据,有利于系统内部数据流转的去冗余,同时有利于故障发生时,系统数据下行自查和比对。同时,使用采集数据加工清洗模块,来基于监控平台系统的准入准则,设定相互协同的多套数据筛选方法,再次,通过使用令牌来确保用户的采集授权,提升了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的采集自主控制性能,从而在降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数据采集和监控对象数据大小的同时,充分保障了用户对物联网数据的自适应采集,同时保障了采集终端的协同工作性能,并且对系统数据安全有较佳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一种基本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IoT采集终端与对应电器设备关系的结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的一种基本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的又一种较佳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电气设备监控端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互联的一种优选显示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描述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的若干实施例和有益效果,以有助于对本发明进行更细致的审查和分解。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方法和相应装置,但这些关键词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关键词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器设备、第一采集数据等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电器设备、第二采集数据,类似地,第二电器设备、第二采集数据等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电器设备、第一采集数据。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说明书附图1-2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及其具体内含模块实施例之一,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电器设备,每个所述电器设备均执行电器工作指令,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并产生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电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所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为具有特定数值的6位十六进制数据序列;
多个IoT采集终端,每个IoT采集终端包含特定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其中,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具体为: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具体为:每个IoT采集终端对应一个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例如,IoT采集终端7对应特定电器设备7,该电器设备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000007;且,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具体为:IoT采集终端N用于同时采集与对应特定电器设备N的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n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差额为1的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例如,IoT采集终端7对应特定电器设备7,该电器设备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000007,则IoT采集终端7用于同时采集与对应特定电器设备7的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000007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差额为1的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也即同时采集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未000008与000006的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每个IoT采集终端N用于同时采集与对应特定电器设备M的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n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差额为1的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所述IoT采集终端,还用于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并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IoT采集终端,还用于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并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具体为:IoT采集终端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而不将该类数据上传,仅仅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在特定的采集到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出现故障时,系统可溯源对应的IoT采集终端,并提取对应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执行故障分析,由于系统故障属于低频率时间,因此,合理设置不将该类数据上传而仅在特定的采集到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出现故障时系统溯源对应的IoT采集终端并提取对应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执行故障分析,充分保障了系统数据的瘦身,减轻了系统的传输负担。
以及,由于单个IoT采集终端会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且同时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会由两个IoT采集终端上传,例如IoT采集终端标识为5,7的IoT采集终端均会采集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000006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在单个IoT采集终端故障时,系统同样可以获取到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由于本申请中,采集终端和对应电器设备的非直接关联,而是关联到对应电器设备的上下游电器设备,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抗故障性能,提升了系统的数据稳定性。
如说明书附图3-4所示,说明书附图5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的优选显示实施例示意图。
采集数据清洗模块,用于接收多个所述IoT采集终端上传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上传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执行数据清洗;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至少包括物联网筛选模块,以及令牌确定模块;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物联网筛选模块,基于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以及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以及,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令牌确定模块,来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是否持有动作令牌;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令牌确定模块,来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是否持有动作令牌,具体在以下条件下执行:为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用户群分配一动作令牌,并在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用户群中轮转,所述动作令牌用于使得系统数据采集时,属于第一采集组的IoT采集终端与第二采集组的IoT采集终端,在采集过程中,采集数据选用准则的翻转,也即,所述动作令牌用于授权给平台用户,来判断该用户是否需要执行对所需搜集的采集组的IoT采集终端的数据来源执行轮换或变更。首先,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获取当前系统用户身份,识别其用户ID,例如为用户K,当用户K操作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时,判断K是否持有动作令牌。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物联网筛选模块,基于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以及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具体为:平台设置基于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的采集数据选用准则或采集数据筛选准则,也即平台准入条件,用以区分不同IoT采集终端的采集数据,同时确定存在数据监控需求或数据校正需求的特定IoT采集终端的采集数据才被传送至系统平台侧,例如IoT采集终端标识为1,3,5,7,9的IoT采集终端采集数据被认为符合平台准入条件,而IoT采集终端标识为2,4,6,8,0的IoT采集终端采集数据被认为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存在数据监控需求或数据校正需求的特定IoT采集终端可以被分配至特定的采集组,并设置平台准入条件为例如特定的第一采集组所属的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而其余诸如第二采集组(或第三采集组)所属的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平台准入条件被预存至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以及电器设备监控端,例如,第一采集组包含的IoT采集终端标识为1,3,5,7,9的IoT采集终端采集数据被认为符合平台准入条件,而第二采集组包含的IoT采集终端标识为2,4,6,8,0的IoT采集终端采集数据被认为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基于筛选结果和令牌确定判断结果,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不持有动作令牌时,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并自动忽略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持有动作令牌时,自动忽略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并筛选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用于将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发送至电气设备监控端;
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说明书附图5为本发明示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电气设备监控端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互联的一种优选显示实施例示意图。
电气设备监控端,基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发送的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得到第三采集数据,并基于第三采集数据执行电气设备监控;
其中,第三采集数据为基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发送的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解析得到的图形化可视数据类型。
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用户K操作时,将用户的用户标识K以及用户K的令牌持有信息发送至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作为一种可叠加的实施例,所述令牌持有信息至少包含用户K是否持有动作令牌的相关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各个电器设备的所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取值连续。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多个所述IoT采集终端包含的特定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数值取值连续。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用户K操作时,将用户的用户标识K以及用户K的令牌持有信息发送至采集数据清洗模块。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令牌持有信息至少包含用户K是否持有动作令牌的相关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气设备监控平台还包含平台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三采集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每个IoT采集终端之间,通过NFC方式互联。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各个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各个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
作为另一种可叠加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接收电器设备监控端的指令,用于在特定时长内暂停上传采集数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系统状态信息执行物联网数据采集,并通过合理设计物联网采集终端的采集对应关系,确保采集数据在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冗余采集,并在物联网采集终端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而不上送所有数据,有利于系统内部数据流转的去冗余,同时有利于故障发生时,系统数据下行自查和比对。同时,使用采集数据加工清洗模块,来基于监控平台系统的准入准则,设定相互协同的多套数据筛选方法,再次,通过使用令牌来确保用户的采集授权,提升了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的采集自主控制性能,从而在降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数据采集和监控对象数据大小的同时,充分保障了用户对物联网数据的自适应采集,同时保障了采集终端的协同工作性能,并且对系统数据安全有较佳的保护效果。
在所有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一些特殊的数据传输、读/写功能的要求,上述方法操作过程中及其相应装置可以增加装置、模块、器件、硬件、引脚连接或存储器、处理器差异来扩展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方法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或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方法的各个步骤、装置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逻辑或物理上分开的,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方法步骤及其实现、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NV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更清晰地解释、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多个电器设备,每个所述电器设备均执行电器工作指令,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并产生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电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所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为具有特定数值的6位十六进制数据序列;
多个IoT采集终端,每个IoT采集终端包含特定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其中,所述多个IoT采集终端的每个IoT采集终端与具有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的特定电器设备存在对应关系,并用于采集与所述特定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存在关联关系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所对应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具体为:
每个IoT采集终端N用于同时采集与对应特定电器设备M的特定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n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差额为1的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以及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
由于单个IoT采集终端会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且同时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会由两个IoT采集终端上传,在单个IoT采集终端故障时,系统同样可以获取到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由于采集终端和对应电器设备的非直接关联,而是关联到对应电器设备的上下游电器设备,提升系统抗攻击能力和抗故障性能,提升了系统的数据稳定性;
所述IoT采集终端,还用于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并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所述IoT采集终端,还用于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并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具体为:IoT采集终端本地存储采集到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而不将此数据上传,仅仅向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上传采集到的所述两个特定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在特定的采集到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出现故障时,系统可溯源对应的IoT采集终端,并提取对应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执行故障分析,由于系统故障属于低频率,因此合理设置不将此类数据上传而仅在特定的采集到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出现故障时系统溯源对应的IoT采集终端并提取对应的运行稳定性曲线数据执行故障分析,充分保障了系统数据的瘦身,减轻了系统的传输负担;
采集数据清洗模块,用于接收多个所述IoT采集终端上传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上传的电器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执行数据清洗;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至少包括物联网筛选模块,以及令牌确定模块;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物联网筛选模块,基于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以及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以及,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使用令牌确定模块,来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是否持有动作令牌;
为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用户群分配一动作令牌,并在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用户群中轮转,所述动作令牌用于使得系统数据采集时,属于第一采集组的IoT采集终端与第二采集组的IoT采集终端,在采集过程中,采集数据选用准则的翻转,也即,所述动作令牌用于授权给平台用户,来判断此用户是否需要执行对所需搜集的采集组的IoT采集终端的数据来源执行轮换或变更;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获取当前系统用户身份,识别其用户ID,当用户操作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时,判断是否持有动作令牌;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基于筛选结果和令牌确定判断结果,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不持有动作令牌时,筛选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并自动忽略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当前采集数据清洗模块持有动作令牌时,自动忽略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一采集数据,并筛选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IoT采集终端及其对应的第二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用于将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发送至电气设备监控端;
电气设备监控端,基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发送的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得到第三采集数据,并基于第三采集数据执行电气设备监控;
其中,第三采集数据为基于采集数据清洗模块发送的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第一采集数据或第二采集数据解析得到的图形化可视数据类型;
各个电器设备的所述电器设备工作标识数值取值连续;
多个所述IoT采集终端包含的特定的IoT采集终端标识数值取值连续;
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用户K操作时,将用户的用户标识K以及用户K的令牌持有信息发送至采集数据清洗模块;
所述令牌持有信息至少包含用户K是否持有动作令牌的相关信息;
所述电气设备监控平台还包含平台数据库,用于存储第三采集数据;
所述采集数据清洗模块还接收电器设备监控端的指令,用于在特定时长内暂停上传采集数据;
每个IoT采集终端之间,通过NFC方式互联;
所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各个IoT采集终端的IoT采集终端标识;
所述电器设备监控端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设置各个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工作标识。
CN202110795500.9A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Active CN113542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500.9A CN11354240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500.9A CN11354240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407A CN113542407A (zh) 2021-10-22
CN113542407B true CN113542407B (zh) 2023-09-26

Family

ID=7809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5500.9A Active CN113542407B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240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50435B2 (en) * 2016-05-24 2019-04-02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discovery and rescue of devices in an internet-of-things network
CN111970346A (zh) * 2020-08-05 2020-11-20 深圳市中物互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165501A (zh) * 2020-08-05 2021-01-01 宁夏无线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品远程运维系统及运维方法
CN112084529A (zh) * 2020-09-09 2020-12-15 清华大学 用于社区的基于区块链技术隐私数据加密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13110314A (zh) * 2021-03-29 2021-07-13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控制设备的物联网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2407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95616A1 (zh) 一种变电站在线智能巡视系统及方法
CN108040081A (zh) 一种地铁车站数字孪生监控运维系统
CN105610904B (zh) 一种统一接入设备的接入服务系统
US20200145917A1 (en) Wireless sens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168148A (zh) 一种多接口数据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5790990B (zh) 一种监管配用电通信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374709B (zh) 基于边云协同的5g视频与物联网配网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094244A (zh) 可集中管控的智能客流监测装置与方法
WO2017076256A1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
WO2011157003A1 (zh) 管理无线传感网终端的方法和管理网元及网络节点
CN109547875A (zh) 一种fc交换网络任意端口接入设计方法
CN103905219A (zh) 一种业务平台中通信信息的监控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060219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校园物联网系统
CN110445762A (zh) 在高速路网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保监控管理系统
CN110389555B (zh) 一种船用变压器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3535232B (zh) 暖通云边协同系统
CN102740058A (zh) 工业图像监控方法、系统、服务器及监控终端
CN11354240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气设备监控平台
CN114374710B (zh) 5g超高清视频与物联网监测的配网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2747787A (zh) 一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Zhuang et al. [Retracted] Braking Control System of Oilfield Minor Repair Machine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15484214A (zh) 一种工控网络终端类型检测及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
CN104994343A (zh) 一种智能视频分析系统
CN209845008U (zh) 基于片上系统的集群监控系统
CN112055084A (zh) 一种安防物联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