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513A -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513A
CN113539513A CN202110885779.XA CN202110885779A CN113539513A CN 113539513 A CN113539513 A CN 113539513A CN 202110885779 A CN202110885779 A CN 202110885779A CN 113539513 A CN113539513 A CN 113539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tracing
track
traced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7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蕾
赵景越
陈旭
许合银
周卫民
丁高海
郝忠华
陈肖涛
赵素妹
黄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ning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ning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ning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ning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57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95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9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8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e.g. flu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方案涉及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根据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查询到追溯事件单,进而生成追溯关系图,无需人工整理,使得行踪追溯更加快捷;通过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与被追溯患者接触过人员。

Description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医院是传染病患者的聚集地,属于避免交叉感染的重地,因此在传染病防治防控中,对感染患者进行行踪追溯和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行踪追溯是通过被追溯人自己进行口述、工作人员人工整理得到;也有通过人主动进行二维码扫描进行标记得到行踪记录;或者是通过被追溯人的手机定位功能实现追溯。然而,近年来大型三甲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服务于医院、患者、临床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追溯来院患者的行踪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传统的追溯方法不仅操作繁琐,信息遗漏率高,增大了统计工作者的工作量,且数据统计准确率低,容易出现差错。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使得行踪追溯更加快捷。
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并将所述行踪节点对应到所述时间轴列表上;
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在所述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
根据所述时间轴列表从所述接触人员中确定所述目标接触人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包括:
获取与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在所述追溯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获取半径距离;
将以所述行踪节点为圆心,以所述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所述位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各个所述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并将所述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分别采集各个所述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并将所述非患者数据与所述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所述非患者数据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患者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接诊时间、业务类型;所述非患者数据包括接诊人员信息、护工人员信息、患者家属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
根据所述行踪查看指令展示所述追溯关系图。
一种患者行踪追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轨迹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人员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关系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上述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根据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查询到追溯事件单,进而生成追溯关系图,无需人工整理,使得行踪追溯更加快捷;通过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与被追溯患者接触过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追溯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患者行踪追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计算机设备110。计算机设备110可以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计算机设备110可以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计算机设备110可以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计算机设备110可以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其中,计算机设备110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飞行器、平板电脑等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其中,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可以是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设备输入的,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可以是被追溯患者的身份证号码,还可以是被追溯患者的面部特征,还可以是被追溯患者的指纹特征,还可以是被追溯患者的就诊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计算机设备连接的外部设备采集输入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例如,当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是面部特征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被追溯患者的面部特征。
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工作人员输入的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其中,追溯时间段可以用于表示被追溯患者出现在医院的时间段。举例说明,计算机设备获取到的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可以是被追溯患者的身份证号:2010119*******532,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身份证号查找到被追溯患者出现在医院的时间段为2020-12-01至2020-12-05。
步骤204,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行踪轨迹可以用于表示被追溯患者在医院的行踪,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到被追溯患者的轨迹,例如,计算机设备查询到的被追溯患者的轨迹可以是入院-取号-就诊-缴费-发药-离开。
进一步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其中,行踪节点可以用于表示医院中具体的位置点,例如,行踪节点可以用于表示入院扫码处、挂号窗口、医生接诊点、收费窗口、取药窗口等具体位置。
步骤206,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行踪节点以及追溯时间段查询到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其中目标接触人员可以是在行踪节点处与被追溯人同一时间段出现的人员,还可以是在行踪节点处晚于被追溯人出现的人员。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在查询在目标接触人员后,可以将目标接触人员作为被追溯人,根据追溯时间段以及目标接触人员的行踪轨迹查询到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步骤208,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根据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查询到追溯事件单,进而生成追溯关系图,无需人工整理,使得行踪追溯更加快捷;通过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与被追溯患者接触过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还可以包括查找目标接触人员的过程,具体过程包括:获取与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并将行踪节点对应到时间轴列表上;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根据时间轴列表从接触人员中确定目标接触人员。
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与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时间轴列表可以用于表示被追溯患者出现在各个行踪节点排列的时间顺序。计算机设备可以将行踪节点对应到时间轴列表上,以便明确被追溯患者出现在各个行踪节点的时间点。例如,将行踪节点对应到时间轴列表上的数据信息可以是:
2020-12-0108:00:21入院 医院门诊入口A
2020-12-0108:10:21取号 门诊A座一楼3号自助机
2020-12-0108:20:27就诊 门诊A座三楼305室
2020-12-0108:25:27缴费 门诊A座三楼走廊南侧
2020-12-0108:27:27发药 门诊A座三楼药房2窗口
接着,计算机设备可以进一步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其中,接触人员可以是去过行踪节点处的人员,接触人员可以是在被追溯患者去行踪节点之前去的,还可以是与被追溯患者同时去的行踪节点,还可以是在被追溯患者去行踪节点之后去的。
接着,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时间轴列表从接触人员中确定目标接触人员,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时间轴列表,将与被追溯患者同时去以及在被追溯患者之后去行踪节点的接触人员作为目标接触人员。其中,目标接触人员可以是其他患者、患者家属、医院工作人员、护工、陪诊人等。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通过根据时间轴列表确定目标接触人员,可以准确查找到与被追溯患者接触比较密切的人员,提高了接触人员的查找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还可以包括查询目标接触人员的过程,具体过程包括:获取与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追溯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与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行踪节点对应的坐标位置,进而查找到在追溯时间段内出现在行踪节点处的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位置信息的过程,具体过程包括:采集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根据坐标信息获取半径距离;将以行踪节点为圆心,以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位置信息。
计算机设备可以采集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在显示界面中展示行踪节点以及坐标信息,工作人员可以输入半径距离,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输入检索范围为半径10M。接着,计算机设备可以将以行踪节点为圆心,以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还可以包括采集数据的过程,具体过程包括: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并将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分别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并将非患者数据与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非患者数据以及对应关系存储至数据库中。
计算机设备可以与其他终端连接,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与医院在各个入口设立的入院登记移动终端、患者的移动终端、医院的自助操作业务终端、医生就诊时记录病情的终端、收费窗口处的终端、药房窗口处的终端、医技科室处的终端等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数据可以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接诊时间、业务类型;非患者数据可以包括接诊人员信息、护工人员信息、患者家属信息。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各个终端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接收医院在各个入口设立的入院登记移动终端数据,数据包括:来院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健康码、入口位置、扫码时间等;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在移动端操作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所操作业务类型(挂号、缴费、预约等)、所在位置信息、操作时间,其中位置信息根据医院内导航系统将移动端获取的GPS定位信息转换成对应楼层区域信息;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在自助机操作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所操作业务类型(取号、缴费、预约等)、自助机位置、操作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在医生就诊时记录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诊室位置、就诊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收费窗口办理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办理业务类型(挂号、收费、退费、补打凭证、建档、出院结算等)、窗口位置、操作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药房窗口办理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办理业务类型(签到、发药、退药等)、窗口位置、操作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医技科室就检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执行业务类型(预约、签到、执行)、科室位置、执行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住院登记办理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陪诊人信息、办理业务类型、住院处位置、办理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住院出入转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办理业务类型、病区位置、办理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医院在各病区对陪诊人出入病区移动终端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陪诊人信息、出入病区位置、出入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移动护理系统扫码腕带执行业务的患者数据,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执行业务类型、病区位置、执行时间;计算机设备还可以接收陪护管理系统中护工信息,护工与患者绑定信息,护工信息包括:护工出勤位置、出勤时间、护工出入病区信息等。接着,计算机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其中,计算机设备还可以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非患者数据可以包括各个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操作人员、接诊医师、发药人员、执行人员、办理人员、办理护士、执行护士等非患者的数据。计算机设备可以将非患者数据与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非患者数据以及对应关系存储至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还可以包括关系图展示过程,具体过程包括:获取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根据行踪查看指令展示追溯关系图。
行踪查看指令可以是工作人员通过触发计算机设备显示界面中的控件产生的,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进而根据行踪查看指令在显示界面中展示追溯关系图,追溯关系图如图3所示。
通过在显示界面中展示追溯关系图,可以直观的看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迅速查找到与被追溯患者接触过的各个人员,提高看查找与被追溯患者接触人员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还可以包括生成追溯监控报告的过程,具体过程包括: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监控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中,可以根据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例如就诊号、身份证号等,通过被追溯患者主索引,选择追溯时间段,可生成被追溯患者在医院的就诊行踪追溯和监控报告。其中,追溯的主线可以是以时间轴形式展示被追溯患者行为路径,包括每个就诊业务节点的具体时间、所在位置;追溯的副线可以是:联动追溯在每个就诊业务节点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联动追溯在每个就诊业务节点前后时间段内直接接触的就诊人员、根据追溯层次的预制参数,联动追溯每个直接接触就诊人员的主线行踪报告和全部副线联动追溯内容;根据搜索半径的预制参数,联动在每个业务节点同时刻范围半径内所有就诊场所位置进行就诊业务的患者及其行踪轨迹;可联动追溯其陪诊人在院行踪;可联动追溯护工的在院行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中,可以根据位置范围半径距离,检索出在范围内所有就诊业务场所,比如诊室、自助机等,再根据选择追溯时间段,追溯出每个就诊业务场所的就诊患者。其中,追溯的主线可以是以坐标轴形式展示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就诊业务场所的就诊患者;副线可以是:根据患者就诊信息,追溯被追溯患者行踪轨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患者行踪追溯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410、轨迹查询模块420、人员查询模块430和关系图生成模块440,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轨迹查询模块420,用于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人员查询模块430,用于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关系图生成模块440,用于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系统,可以采用旁路监听模式对多个系统数据进行监控,以探针方式接入到网络中,一般不会主动向当前网络发送回复数据,不会影响当前系统及网络的正常工作,同时这种方式也不对业务系统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便能实现较为完备的数据获取,因此不会影响当前工作的系统、设备性能,网络结构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旁路监听方式实时监控、采集各系统数据信息,不必改变现有网络结构,只需要在交换机上配置镜像端口即可。旁路模式分析的是镜像端口拷贝过来的数据,对原始传递的数据包不会造成延时,不会对网速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对各业务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因此不会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员查询模块430还用于获取与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并将行踪节点对应到时间轴列表上;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根据时间轴列表从接触人员中确定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员查询模块430还用于获取与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追溯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员查询模块430还用于采集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根据坐标信息获取半径距离;将以行踪节点为圆心,以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410还用于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并将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分别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并将非患者数据与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非患者数据以及对应关系存储至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接诊时间、业务类型;非患者数据包括接诊人员信息、护工人员信息、患者家属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患者行踪追溯系统还可以包括关系图展示模块,用于获取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根据行踪查看指令展示追溯关系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并将行踪节点对应到时间轴列表上;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根据时间轴列表从接触人员中确定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追溯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采集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根据坐标信息获取半径距离;将以行踪节点为圆心,以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并将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分别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并将非患者数据与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非患者数据以及对应关系存储至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接诊时间、业务类型;非患者数据包括接诊人员信息、护工人员信息、患者家属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根据行踪查看指令展示追溯关系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查找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根据追溯时间段查询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行踪轨迹确定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查询与追溯时间段以及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根据行踪轨迹、行踪节点、目标接触人员、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并将行踪节点对应到时间轴列表上;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根据时间轴列表从接触人员中确定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查询被追溯患者在追溯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采集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根据坐标信息获取半径距离;将以行踪节点为圆心,以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并将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分别采集各个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并将非患者数据与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非患者数据以及对应关系存储至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患者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接诊时间、业务类型;非患者数据包括接诊人员信息、护工人员信息、患者家属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与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根据行踪查看指令展示追溯关系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包括:
获取与所述追溯时间段对应的时间轴列表,并将所述行踪节点对应到所述时间轴列表上;
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在所述行踪节点处对应的接触人员;
根据所述时间轴列表从所述接触人员中确定所述目标接触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包括:
获取与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在所述追溯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位置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行踪节点的坐标信息,并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获取半径距离;
将以所述行踪节点为圆心,以所述半径距离为半径的面积作为所述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各个所述行踪节点处的患者数据,并将所述患者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
分别采集各个所述行踪节点处与患者对应的非患者数据,并将所述非患者数据与所述患者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将所述非患者数据以及所述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数据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就诊信息、接诊时间、业务类型;所述非患者数据包括接诊人员信息、护工人员信息、患者家属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行踪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查看指令;
根据所述行踪查看指令展示所述追溯关系图。
8.一种患者行踪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追溯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查找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时间段;
轨迹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追溯时间段查询所述被追溯患者的行踪轨迹,并根据所述行踪轨迹确定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行踪节点;
人员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所述追溯时间段以及所述行踪节点对应的目标接触人员,并查询与所述目标接触人员对应的其他接触人员;
关系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踪轨迹、所述行踪节点、所述目标接触人员、所述其他接触人员,生成与所述被追溯患者对应的追溯关系图。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85779.XA 2021-08-03 2021-08-03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39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779.XA CN113539513A (zh) 2021-08-03 2021-08-03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779.XA CN113539513A (zh) 2021-08-03 2021-08-03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513A true CN113539513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779.XA Pending CN113539513A (zh) 2021-08-03 2021-08-03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951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6921A (zh) * 2018-07-04 2018-12-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疾病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90514A (zh) * 2019-12-03 2020-04-10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行为轨迹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7525A (zh) * 2020-03-09 2020-04-1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疫情期间公共场所潜在被感染者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98354A (zh) * 2020-06-17 2020-10-20 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的乘车人员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8450A (zh) * 2020-07-01 2020-10-23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人员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6204A (zh) * 2020-06-29 2020-10-27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隔离人员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597188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 基于乘车记录的乘客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12687401A (zh) * 2020-12-31 2021-04-20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聚集风险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67814A (zh) * 2020-09-18 2021-06-15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行动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13160956A (zh) * 2021-04-21 2021-07-2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基于多身份数据融合的患者管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6921A (zh) * 2018-07-04 2018-12-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疾病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90514A (zh) * 2019-12-03 2020-04-10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行为轨迹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7525A (zh) * 2020-03-09 2020-04-1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疫情期间公共场所潜在被感染者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98354A (zh) * 2020-06-17 2020-10-20 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的乘车人员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36204A (zh) * 2020-06-29 2020-10-27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隔离人员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18450A (zh) * 2020-07-01 2020-10-23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人员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7814A (zh) * 2020-09-18 2021-06-15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行动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12597188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 基于乘车记录的乘客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12687401A (zh) * 2020-12-31 2021-04-20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聚集风险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160956A (zh) * 2021-04-21 2021-07-2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基于多身份数据融合的患者管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5414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ly monitoring activities in a tracking environment
US20190295725A1 (en) Patient Tracking and Diagnosis System of Transmissible Disease
US201700245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ar-real or real-time contact tracing
CN103488880A (zh) 智慧城市中的远程医疗康复系统
US20080058615A1 (en) Home care logistics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O2016201595A1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化就诊系统
Portela et al. Enabling a pervasive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in critical health care
US11328815B2 (en) Physical measurement of empir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related outcome value using time and motion sensor results
CN103294916A (zh) 一种远程用户多诊断方式选择的医疗系统
CN103258139A (zh) 一种远程用户多诊断方式选择的医疗方法
KR100996721B1 (ko) 알 에프 아이디 태그와 휴대용 정보 수신장치를 이용한건강 검진 운영 시스템 및 이에 적합한 방법
CN112802571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紧急就诊方法和系统
CN109545392B (zh)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uresh et al. “Mobile Medical Card”–An Android Application For Medical Data Maintenance
CN113096820A (zh) 一种流行病与急诊一体化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70177A (zh) 一种辅助患者就医的导航系统及辅助方法
CN113539513A (zh) 患者行踪追溯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umar et al. A framework of real-time wandering management for person with dementia
CN114155922A (zh) 数据展示方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bd-Ali et al. Web based e-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Arunraja et al. POSTGRESQL bas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arameters for patients
CN113192587A (zh) 一种基于人员流动实现区域数据共享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5831298B (zh) 基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临床试验患者招募方法及装置
Chang Ubiquitous healthcare system management based on agent platform with application of PLD
Zalzala et al. Management of mobile health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empirical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