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210B - 双弧双箱古筝 - Google Patents

双弧双箱古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210B
CN113539210B CN202110821533.6A CN202110821533A CN113539210B CN 113539210 B CN113539210 B CN 113539210B CN 202110821533 A CN202110821533 A CN 202110821533A CN 113539210 B CN113539210 B CN 113539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zither
box
board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15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9210A (zh
Inventor
田泉
田步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Development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Development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Development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Development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15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9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9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9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00General design of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04Plucked or strummed string instruments, e.g. harps or lyr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02Resonating means, horns or diaphrag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e.g. slide-bars
    • G10D3/22Material for manufacturing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弧双箱古筝,包括筝箱、面板和底板,所述筝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筝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筝箱的头部安装有筝首盒,所述外筝边板和内筝边板之间安装有共鸣音板,所述共鸣音板上从靠近大头板的一侧向小头板一侧依次安装有弦钉板、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所述支撑框架、面板和底板组成共鸣音箱,所述共鸣音板的两侧分别与外筝边板以及内筝边板的内侧面的二分之一处通过木胶固定连接,所述共鸣音板的所在面将共鸣音箱分成上音箱和下音箱,通过上音箱和下音箱进行复合振动,上音箱与下音箱将音波协调共振使古筝的发音更加圆润而松透。

Description

双弧双箱古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筝领域,具体涉及双弧双箱古筝。
背景技术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独特而又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
公开号为CN102254545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古筝,包括箱体和弦,箱体包括内筝边、外筝边、底板和面板,在面板上设有前岳山、后岳山和筝柱,弦设在所述前岳山和后岳山之间,后岳山包括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后岳山单体呈截面为梯形的条柱状,且固定附着在古筝尾部的面板上;至少三个后岳山单体中在横向上最接近古筝外筝边的、在纵向上最接近筝尾端位置,其它后岳山单体以前述最接近古筝外筝边的后岳山单体为基准、呈阶梯状依次朝向古筝头部位置设置,与本发明相比,该古筝的音色不够圆润,且结构复杂,与现有的乐器规格差异较大,音色难以调整,组装时间长。
现有技术中的古筝,其结构主要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传统的“天圆地平”共鸣箱结构,即“上面圆似天,下底平似地,中空准六合”的共鸣箱结构,这样的共鸣箱发音有时尖脆、亮丽而单薄,中低音有时干涩,不够圆润、松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双弧双箱古筝,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现有的古筝发音时中低音比较干涩,不够圆润、松透;
(2)其他改进的古筝结构较为复杂,不容易组装。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双弧双箱古筝,包括筝箱、面板和底板,所述筝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筝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筝箱的头部安装有筝首盒。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筝箱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外筝边板和内筝边板,所述外筝边板的一端和内筝边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头板,所述外筝边板的另一端和内筝边板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小头板。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筝边板和内筝边板之间安装有共鸣音板,所述共鸣音板上从靠近大头板的一侧向小头板一侧依次安装有弦钉板、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均为音梁机构,所述第一音梁、第二音梁和第三音梁均包括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下侧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上中音柱,所述上横梁的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音柱。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音梁机构还包括下横梁,所述下横梁设置在上横梁的正下方,所述下横梁的上侧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下中音柱,所述下横梁的两端上侧均安装有下支撑音柱。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架、面板和底板组成共鸣音箱,所述共鸣音板的两侧分别与外筝边板以及内筝边板的内侧面的二分之一处通过木胶固定连接,所述共鸣音板的所在面将共鸣音箱分成上音箱和下音箱。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共鸣音板上依次开设有第一音孔、第二音孔和第三音孔。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音孔的直径为76毫米到81毫米,所述第二音孔的直径为91毫米到99毫米,所述第三音孔的直径为104毫米到111毫米。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的弧度为十度到十二度,所述共鸣音板的弧度为六度到八度。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共鸣音板采用十年生整块桐木制作而成,所述共鸣音板的厚度为4.8毫米到5.4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面板将音波振动传递到上音箱中,上音箱再通过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上中音柱和下中音柱传到下音箱,通过上音箱和下音箱进行复合振动,上音箱与下音箱将音波协调共振使古筝的发音更加圆润而松透;
(2)共鸣音板与弦钉板、第一音梁、第二音梁以及第三音梁之间均通过木胶进行胶合,弦钉板、第一音梁、第二音梁以及第三音梁与支撑框架之间也通过木胶进行胶合,每个部件上均刻画有定位槽并填充木胶,使得整体在无钉的情况下组装而成,防止成琴后弹奏出沙音;
(3)通过共鸣音板将共鸣音箱一分为二成上音箱和下音箱,使得上音箱与下音箱在复合振动的同时,共鸣音板也跟随古筝进行共振,高音孔、中音孔和低音孔分别与古筝的各个音区相对应且分别设在所对应的音区的正下方,并根据高音、中音和低音分别进行不同直径的开设,从而在确保传音准确的同时对音色进行滤波和调谐处理,并通过底板的音孔传出古筝,从而使产生的音质具有饱满、宏大、清越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筝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筝箱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共鸣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横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筝箱;2、面板;3、底板;4、外筝边板;5、大头板;6、小头板;7、内筝边板;8、弦钉板;9、第一音梁;10、第二音梁;11、第三音梁;12、共鸣音板;13、第一音孔;14、第二音孔;15、第三音孔;16、上横梁;17、上中音柱;18、上支撑音柱;19、下横梁;20、下中音柱;21、下支撑音柱;22、中定位槽;23、侧定位槽;24、筝首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6所示:双弧双箱古筝,包括筝箱1、面板2和底板3,所述筝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板2,所述筝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筝箱1的头部安装有筝首盒24。
实施例一
所述筝箱1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外筝边板4和内筝边板7,所述外筝边板4的一端和内筝边板7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头板5,所述外筝边板4的另一端和内筝边板7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小头板6。
所述外筝边板4和内筝边板7之间安装有共鸣音板12,所述共鸣音板12上从靠近大头板5的一侧向小头板6一侧依次安装有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所述共鸣音板12的端部与弦钉板8固定连接,所述弦钉板8与大头板5相距十五厘米。
所述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均为音梁机构,所述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均包括上横梁16、上中音柱17、上支撑音柱18、下横梁19、下中音柱20和下支撑音柱21,所述上横梁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筝边板4的上端,所述上横梁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筝边板7的上端,所述上横梁16的下侧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上中音柱17,所述上横梁16的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音柱18,所述下横梁19设置在上横梁16的正下方,所述下横梁19的两端分别与外筝边板4的内侧以及内筝边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梁19的上侧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下中音柱20,所述下横梁19的两端上侧均安装有下支撑音柱21。
所述下支撑音柱21的上端和下中音柱2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共鸣音板12的下侧面,所述上支撑音柱18的下端和上中音柱1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共鸣音板12的上侧面。
所述支撑框架、面板2和底板3组成共鸣音箱。
所述共鸣音板12的两侧分别与外筝边板4以及内筝边板7的内侧面的二分之一处通过木胶固定连接,所述共鸣音板12的所在面将共鸣音箱分成上音箱和下音箱。
所述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分别与外筝边板4以及内筝边板7依次组成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所述共鸣音板12上从高音区向低音区依次开设有第一音孔13、第二音孔14和第三音孔15,所述第一音孔13为高音孔,所述第一音孔13靠近内筝边板7,所述第二音孔14为中音孔,所述第二音孔14位于共鸣音板12的中心处,所述第三音孔15为低音孔,所述第三音孔15靠近外筝边板4。
所述第一音孔13的直径为76毫米到81毫米,所述第二音孔14的直径为91毫米到99毫米,所述第三音孔15的直径为104毫米到111毫米。
所述面板2的弧度为十度到十二度,所述共鸣音板12的弧度与面板2的弧度为六度到八度。
所述共鸣音板12的上侧面中部和下侧面中部均设置有三对中定位槽22,所述共鸣音板12的上侧面两边和下侧面两边均设置有三对侧定位槽23,所述中定位槽22分别与每个上中音柱17和每个下中音柱20一一对应,所述侧定位槽23分别与每个上支撑音柱18以及下支撑音柱21一一对应,所述中定位槽22和侧定位槽23中均填充有木胶,从而将共鸣音板12分别与上中音柱17、上支撑音柱18、下中音柱20以及下支撑音柱21固定连接。
所述上横梁16的上侧面、弦钉板8的上侧面均呈弧状,所述上横梁16的上侧面的弧度、弦钉板8上侧面的弧度均与面板2的弧度保持一致。
所述外筝边板4的一端和内筝边板7的一端均设为筝箱1的头部,所述外筝边板4的一端和内筝边板7的一端均设有缺角,且缺角为与筝首盒24的截面相适应的矩形,所大头板5的上端外表面与筝首盒24通过合页铰接。
所述共鸣音板12采用十年生整块桐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共鸣音板12的厚度为4.8毫米到5.4毫米之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上横梁16与下横梁19之间只设置有一个上中音柱17和一个下中音柱20。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上横梁16与下横梁19之间不设置上中音柱17和下中音柱20。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面板2将音波振动传递到上音箱中,上音箱再通过第一音孔13、第二音孔14、第三音孔15、上中音柱17和下中音柱20传到下音箱,通过上音箱和下音箱进行复合振动,上音箱与下音箱将音波协调共振使古筝的发音更加圆润而松透;共鸣音板12与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以及第三音梁11之间均通过木胶进行胶合,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以及第三音梁11与支撑框架之间也通过木胶进行胶合,使得整体在无钉的情况下组装而成,防止成琴后弹奏出沙音;通过共鸣音板12将共鸣音箱一分为二成上音箱和下音箱,使得上音箱与下音箱在复合振动的同时,共鸣音板12也跟随古筝进行共振,高音孔、中音孔和低音孔分别与古筝的各个音区相对应且分别设在所对应的音区的正下方,并根据高音、中音和低音分别进行不同直径的开设,从而在确保传音准确的同时对音色进行滤波和调谐处理,并通过底板3的音孔传出古筝,从而使产生的音质具有饱满、宏大、清越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

1.双弧双箱古筝,其特征在于,包括筝箱(1)、面板(2)和底板(3),所述筝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板(2),所述筝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筝箱(1)的头部安装有筝首盒(24),所述筝箱(1)中安装有共鸣音板(12);
所述筝箱(1)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外筝边板(4)和内筝边板(7),所述外筝边板(4)的一端和内筝边板(7)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头板(5),所述外筝边板(4)的另一端和内筝边板(7)的另一端均安装有小头板(6);
所述共鸣音板(12)安装在外筝边板(4)和内筝边板(7)之间,所述共鸣音板(12)上从靠近大头板(5)的一侧向小头板(6)一侧依次安装有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
所述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为音梁机构,所述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和第三音梁(11)均包括上横梁(16),所述上横梁(16)的下侧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上中音柱(17),所述上横梁(16)的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支撑音柱(18);
所述音梁机构还包括下横梁(19),所述下横梁(19)设置在上横梁(16)的正下方,所述下横梁(19)的上侧中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下中音柱(20),所述下横梁(19)的两端上侧均安装有下支撑音柱(21);
所述支撑框架、面板(2)和底板(3)组成共鸣音箱,所述共鸣音板(12)的两侧分别与外筝边板(4)以及内筝边板(7)的内侧面的二分之一处通过木胶固定连接,所述共鸣音板(12)的所在面将共鸣音箱分成上音箱和下音箱;
所述共鸣音板(12)上依次开设有第一音孔(13)、第二音孔(14)和第三音孔(15);
所述第一音孔(13)的直径为76毫米到81毫米,所述第二音孔(14)的直径为91毫米到99毫米,所述第三音孔(15)的直径为104毫米到111毫米;
所述面板(2)的弧度为十度到十二度,所述共鸣音板(12)的弧度为六度到八度;
所述共鸣音板(12)采用十年生整块桐木制作而成,所述共鸣音板(12)的厚度为4.8毫米到5.4毫米;
共鸣音板(12)与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以及第三音梁(11)之间均通过木胶进行胶合,弦钉板(8)、第一音梁(9)、第二音梁(10)以及第三音梁(11)与支撑框架之间也通过木胶进行胶合,使得整体在无钉的情况下组装而成,防止成琴后弹奏出沙音;通过共鸣音板(12)将共鸣音箱一分为二成上音箱和下音箱,使得上音箱与下音箱在复合振动的同时,共鸣音板(12)也跟随古筝进行共振,高音孔、中音孔和低音孔分别与古筝的各个音区相对应且分别设在所对应的音区的正下方,并根据高音、中音和低音分别进行不同直径的开设,从而在确保传音准确的同时对音色进行滤波和调谐处理。
CN202110821533.6A 2021-07-20 2021-07-20 双弧双箱古筝 Active CN113539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533.6A CN113539210B (zh) 2021-07-20 2021-07-20 双弧双箱古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533.6A CN113539210B (zh) 2021-07-20 2021-07-20 双弧双箱古筝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210A CN113539210A (zh) 2021-10-22
CN113539210B true CN113539210B (zh) 2024-02-06

Family

ID=7810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1533.6A Active CN113539210B (zh) 2021-07-20 2021-07-20 双弧双箱古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921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046A (zh) * 2009-03-02 2009-07-29 田步高 双箱高音古筝
CN101499264A (zh) * 2009-03-02 2009-08-05 田步高 双箱古筝
CN201307400Y (zh) * 2008-11-19 2009-09-09 田步高 双弧双箱古筝
CN104485087A (zh) * 2014-12-13 2015-04-01 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有限公司 双箱古筝
CN209747109U (zh) * 2019-01-29 2019-12-06 扬州醉唐乐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古筝
CN110675844A (zh) * 2019-11-07 2020-01-10 刘莎莎 一种双箱古筝
CN210156093U (zh) * 2019-06-06 2020-03-17 田步高 一种双弧双箱古筝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7400Y (zh) * 2008-11-19 2009-09-09 田步高 双弧双箱古筝
CN101494046A (zh) * 2009-03-02 2009-07-29 田步高 双箱高音古筝
CN101499264A (zh) * 2009-03-02 2009-08-05 田步高 双箱古筝
CN104485087A (zh) * 2014-12-13 2015-04-01 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有限公司 双箱古筝
CN209747109U (zh) * 2019-01-29 2019-12-06 扬州醉唐乐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古筝
CN210156093U (zh) * 2019-06-06 2020-03-17 田步高 一种双弧双箱古筝
CN110675844A (zh) * 2019-11-07 2020-01-10 刘莎莎 一种双箱古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210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6964A1 (zh) 一种三角钢琴中带音梁及音隧的音板
CN104778940A (zh) 一种回声古筝
CN113539210B (zh) 双弧双箱古筝
WO2022032951A1 (zh) 一种无音柱双音梁提琴
CN204558002U (zh) 回声古筝
CN212541878U (zh) 一种双音梁古琴
WO2022036963A1 (zh) 一种立式钢琴中带音梁及音隧的音板
CN210200300U (zh) 一种低音古筝
CN212541873U (zh) 一种三角钢琴中带音梁及音隧的音板
CN111951761A (zh) 一种双音梁箜篌
CN111951755A (zh) 一种双音梁伽倻琴
CN111951762A (zh) 一种双音梁柳琴
CN111951758A (zh) 一种双音梁古琴
CN218602076U (zh) 三角钢琴中带音梁的音板
CN201307400Y (zh) 双弧双箱古筝
CN218602077U (zh) 立式钢琴中带音梁的音板
CN218602096U (zh) 带音隧古琴
CN218602095U (zh) 带音隧箜篌
CN212809748U (zh) 一种古筝框架
CN213070584U (zh) 带音梁的阮
CN203118426U (zh) 正面双圆音孔直立音板双音箱拉弦乐器
CN218631349U (zh) 带音隧伽倻琴
CN218631353U (zh) 双音梁古琴
CN218602091U (zh) 双音梁柳琴
CN212541883U (zh) 一种带音梁及音隧的全频段高音质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