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16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161A
CN113539161A CN202110741567.4A CN202110741567A CN113539161A CN 113539161 A CN113539161 A CN 113539161A CN 202110741567 A CN202110741567 A CN 202110741567A CN 113539161 A CN113539161 A CN 113539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display
pixel circuit
data lin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15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9161B (zh
Inventor
王美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15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6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8425 priority patent/WO20232728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9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三显示区以及第四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像素电路和第二发光元件;第三像素电路和第三发光元件;第四像素电路和第四发光元件,每行第四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排布单元,每个第一排布单元包括N个第四像素电路以及第一间隔空间,N为正整数,其中,N个第四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第一间隔空间沿第一方向位于N个第四像素电路的一侧;以及多条第一数据线,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经过第一间隔空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提高了显示面板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括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中,对具有更优视觉体验的高屏占比的追求已成为当前显示技术发展的潮流之一。
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例,在目前的全面屏方案中,显示面板至少部分显示区复用为感光元件集成区。此时,诸如前置摄像头、红外感应元件的感光元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感光元件集成区的背部,光线能够穿过感光元件集成区到达感光元件,实现前置摄像、红外感应等相应的功能。
在上述方案中,复用为感光元件集成区的一部分显示区的发光元件亮度通常小于其它显示区的发光元件的亮度,产生亮度显示不均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高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三显示区以及第四显示区,第三显示区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包围第一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复用为感光元件集成区,第四显示区沿第二方向位于第三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以及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三显示区;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和第二发光元件,位于第二显示区;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电路和第三发光元件,位于第三显示区;相互电连接的第四像素电路和第四发光元件,位于第四显示区,第四像素电路在第四显示区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第四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排布单元,每个第一排布单元包括N个第四像素电路以及第一间隔空间,N为正整数,其中,N个第四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第一间隔空间沿第一方向位于N个第四像素电路的一侧;以及多条第一数据线,每条第一数据线与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经过第一间隔空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第四像素电路在第四显示区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第四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排布单元,每个第一排布单元包括第一间隔空间,即去掉第四显示区中至少部分无需连接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从而空余得到第一间隔空间。第一间隔空间可以作为第一数据线的绕线空间,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经过第一间隔空间,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第一数据线经过第一显示区,减少多条第一数据线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至第一显示区的布线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交叠,减弱这些布线对第一数据线产生负载影响。此时,第一数据线在第三显示区的部分与在第二显示区的部分之间负载差异减小,使得第一发光元件与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更趋于相同,提高了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四显示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将图7中发光元件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将图9中发光元件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将图11中发光元件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2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
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区DA1、第二显示区DA2、第三显示区DA3以及第四显示区DA4。第三显示区DA3沿第一方向X位于第一显示区DA1的至少一侧。第二显示区DA2至少部分包围第一显示区DA1和第三显示区DA3。第一显示区DA1复用为感光元件集成区。第四显示区DA4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三显示区DA3与第二显示区DA2之间以及第一显示区DA1与第二显示区DA2之间,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围绕第一显示区DA1、第二显示区DA2、第三显示区DA3以及第四显示区DA4的非显示区(图中未示出)。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C1和第一发光元件P1、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C2和第二发光元件P2、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电路C3和第三发光元件P3、相互电连接的第四像素电路C4和第四发光元件P4。
第一发光元件P1位于第一显示区DA1,第一像素电路C1位于第三显示区DA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像素电路C1通过对应的连接线CL与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P1电连接。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C2和第二发光元件P2位于第二显示区DA2。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电路C3和第三发光元件P3位于第三显示区DA3。相互电连接的第四像素电路C4和第四发光元件P4,位于第四显示区DA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显示区DA3中,除排布有第一像素电路C1、第三像素电路C3外,还可以排布有虚拟像素电路CD,虚拟像素电路CD可以均衡不同显示区的刻蚀图案密度,提升刻蚀均一性或者显示均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DA3中也可以不设置虚拟像素电路CD。可以理解的,为了保障第一显示区DA1能正常显示画面,第一显示区DA1中的发光元件需要满足一定数量,因此连接线CL的数量较多,且在第一显示区DA1和第三显示区DA3相邻位置处会设置的比较密集集中。
第四像素电路C4在第四显示区DA4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排布单元U1。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包括N个第四像素电路C4以及第一间隔空间K1,N为正整数。其中,N个第四像素电路C4沿第一方向X依次相邻设置,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位于N个第四像素电路C4的一侧。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110。每条第一数据线110与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C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C2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使得多条第一数据线110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第四像素电路C4在第四显示区DA4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包括第一排布单元U1,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包括第一间隔空间K1,即去掉第四显示区DA4中至少部分无需连接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从而空余得到第一间隔空间K1。第一间隔空间K1可以作为第一数据线110的绕线空间,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一显示区DA1,减少多条第一数据线110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至第一显示区的布线(例如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避免密集且与第一数据线110交叠的布线对第一数据线110产生负载影响,影响数据信号。此时,第一数据线110在第三显示区DA3的部分与在第二显示区DA2的部分之间负载差异大大减小,同时也能减小不同显示区之间的数据线的负载差异,降低诸如连接线CL的布线对第一数据线110耦合串扰的影响,使得第一发光元件P1与第二发光元件P2的发光亮度更趋于相同,提高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亮度的均一性。一般情况下,为了使不同区域的发光元件亮度匹配,会提高亮度较低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电流,但是提高驱动电流会降低发光元件的寿命,从而影响整个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以及显示效果,此时,通过改变显示面板结构设计,可以减小第一数据线110在第三显示区DA3的部分与在第二显示区DA2的部分之间的负载差异,减小第一发光元件P1与第二发光元件P2之间的发光亮度差异,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均一性,同时还可以改善第一发光元件P1点寿命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像素电路C4在第四显示区DA4排布为一行,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像素电路C4可以在第四显示区DA4排布为两行、三行等其它数量的行。
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排布单元U1。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包括第一间隔空间K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中,第一排布单元U1的数量为多个,使得第一间隔空间K1的数量也为多个。
图3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3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包括一个第一排布单元U1,使得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中第一间隔空间K1的数量也为一个。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中第一间隔空间K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等其它任意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中的至少一个第四像素电路C4可以替换为不用于实现发光元件发光的虚拟像素电路。
如图2或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像素电路C1通过对应的连接线CL与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P1电连接。每条第一数据线110包括第一子数据线111、第二子数据线112以及第三子数据线113,第一子数据线111沿第二方向Y延伸于第三显示区DA3,并与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C1电连接,第二子数据线112沿第二方向Y延伸于第二显示区DA2,并与多个第二像素电路C2电连接,第三子数据线113经过第四显示区DA4,并将第一子数据线111与第二子数据线112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第三子数据线113将第一子数据线111与第二子数据线112电连接,使得第一像素电路C1与第二像素电路C2能够经由同一第一数据线110供应数据信号,延伸于第四显示区DA4的第三子数据线113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避免第三子数据线113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产生交叠,避免连接线CL对第一数据线110产生负载影响,便于提高显示面板100显示亮度的均一性。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IC以及显示画面匹配性的因素,与同一条第一数据线110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C1和第二像素电路C2中,在第二方向Y上,至少部分与第一像素电路C1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元件P1和第二像素电路C2电连接的第二发光元件P2位于同一列。
图4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四显示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位于第四显示区DA4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PU1。每个第一像素单元PU1包括M个第四发光元件P4,其中,N为M的正整数倍。例如,每个第一像素单元PU1包括三个第四发光元件P4,可以分别为红色第四发光元件P4、绿色第四发光元件P4以及蓝色第四发光元件P4。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包括三个第四像素电路C4。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当每个第一像素单元PU1包括三个第四发光元件P4时,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可以包括六个、九个等其它数量的第四像素电路C4。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排布单元U1的第一间隔空间K1,可以是在像素电路无间隔排布的结构基础上,去掉第四显示区DA4中至少部分无需连接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从而空余得到第一间隔空间K1。当第一排布单元U1中依次相邻设置的第四像素电路C4的数量N为M的正整数倍时,形成第一排布单元U1时,可以将与第一像素单元PU1邻近的第四像素电路C4保留,去除其余像素电路,使得第四像素电路C4与对应第四发光元件P4的物理位置更近,减短第四像素电路C4与第四发光元件P4之间的导线对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空余面积更大且形状更规则的第一间隔空间K1。
可选地,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等于第四像素电路C4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0.5倍至3倍。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单个第四像素电路C4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0.5倍。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单个第四像素电路C4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3倍。当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过小时,无法形成有效的布线容纳空间,从而难以将第一数据线110配置为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当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过大时,将会挤压第四像素电路C4的布置空间,使得第四显示区DA4中第四像素电路C4数量过少,不利于实现高像素密度显示面板的驱动。通过将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设置为单个第四像素电路C4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0.5倍至3倍,能够平衡第一数据线110的绕线空间和第四像素电路C4的布置空间,在保证具有较佳驱动性能的同时减小其它布线对第一数据线110的负载影响。
图5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5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DA3中设有多个行单元RX,每个行单元RX中,第一像素电路C1和/或第三像素电路C3和/或虚拟像素电路以预设规则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多个行单元RX沿第二方向Y排列。
多个行单元RX包括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行单元R1。每个第一行单元R1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二排布单元U2。每个第二排布单元U2包括P个第一预设像素电路以及第二间隔空间K2,P为正整数。第一预设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C1、第三像素电路C3、或第一虚拟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者。其中,P个第一预设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X依次相邻设置,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位于P个第一预设像素电路的一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排布单元U2包括三个第一预设像素电路,有的第二排布单元U2中第一预设电路为第一像素电路C1,有的第二排布单元U2中第一预设电路为第三像素电路C3。由于第三显示区DA3中存在第二间隔空间K2,使得第一数据线110也可以经过第二间隔空间K2,进一步增大第一数据线110的布线空间,从而减少第一数据线110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面积。同时,将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二间隔空间K设置,即,可以将第一数据线110中的第一子数据线111至少部分设在第二间隔空间K中,可以增大第一数据线110与位于第三显示区D3中的第三像素电路C3电连接的数据线之间的距离,降低相邻数据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至少部分第二间隔空间K2与第一间隔空间K1连通,使得第二间隔空间K2与第一间隔空间K1连接为带状的布线空间,便于第一数据线110在第二间隔空间K2与第一间隔空间K1的布线。
可选地,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等于第一像素电路C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0.5倍至3倍。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单个第一像素电路C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0.5倍。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单个第一像素电路C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3倍。当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过小时,无法形成有效的布线容纳空间,从而难以将第一数据线110配置为经过第二间隔空间K2。当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过大时,将会挤压第一像素电路C1以及第三像素电路C3的布置空间,降低第一显示区DA1、第三显示区DA3的像素密度,不利于实现高像素密度显示面板的驱动。通过将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设置为单个第一像素电路C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0.5倍至3倍,能够平衡第一数据线110的绕线空间和第一像素电路C1以及第三像素电路C3的布置空间,在保证具有较佳驱动性能的同时减小其它布线对第一数据线110的负载影响。另外,当第二间隔空间K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与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相当,且第二间隔空间K2与第一间隔空间K1连通时,便于形成规则的布线空间,便于容纳更多的第一数据线110的绕线结构。
图6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6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行单元RX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行单元R2,第二行单元R2位于第一行单元R1背离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
每个第二行单元R2中,多个第二预设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X依次相邻设置,第二预设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C1、第三像素电路C3、或第二虚拟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行单元R2中的第二预设像素电路同时包括第一像素电路C1、第三像素电路C3以及第二虚拟像素电路CD2。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行单元R1可以是在显示面板原有结构上选择性去掉部分像素电路得到,而第二行单元R2无需进行筛选去除像素电路,当显示面板100仍然包括一些第二行单元R2时,可以省去筛选待去除的像素电路的过程,提高版图设计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三显示区DA3中,第一行单元R1的数量等于与第三显示区DA3相邻的第四显示区DA4的数量,每个第一行单元R1与对应一个第四显示区DA4相邻。例如在图6涉及的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DA3沿第二方向的其中一侧设有一个第四显示区DA4,即对于该第三显示区DA3,与之相邻的第四显示区DA4的数量为一个,则该第三显示区DA3包括一个第一行单元R1,且该第一行单元R1与对应第四显示区DA4相邻设置。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DA3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四显示区DA4,即对于该第三显示区DA3,与之相邻的第四显示区DA4的数量为两个,则该第三显示区DA3包括两个第一行单元R1,每个第一行单元R1对应相邻一个第四显示区DA4设置。
图7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7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8是将图7中发光元件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第一数据线110包括第一子数据线111、第二子数据线112以及第三子数据线113。第一子数据线111沿第二方向Y延伸于第三显示区DA3,并与多个第一像素电路C1电连接。第二子数据线112沿第二方向Y延伸于第二显示区DA2,并与多个第二像素电路C2电连接。第三子数据线113经过第四显示区DA4,并将第一子数据线111与第二子数据线112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一个第一行单元R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E1和第二侧E2,第一侧E1朝向第四显示区DA4。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第四显示区DA4中全部第二子数据线112所电连接的全部第三子数据线113,均位于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第一行单元R1的第一侧E1。
图9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9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10是将图9中发光元件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子数据线113通过第一连接点D1与第一子数据线111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所连接的第一连接点D1位于第二侧E2。此时,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连接至第一行单元R1远离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使得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对应的第一连接点D1向第三显示区DA3内部靠拢而远离第四显示区DA4,一定程度减少第三子数据线113对第四显示区DA4的占用,便于缩减第四显示区DA4的宽度,提高作为正常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DA2的占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三显示区DA3与第一显示区DA1之间设有第一分界线F1。在每个第三显示区DA3与第一显示区DA1之间,沿远离第一分界线F1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P1所对应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C1,在第三显示区DA3沿远离第一分界线F1的方向依次排列。
如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最远离第一显示区DA1的第一子数据线111所对应的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延伸至第二侧E2。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呈阶梯状延伸。呈阶梯状延伸的第三子数据线113可以避免其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交叠,避免连接线CL对第三子数据线113产生负载影响,从而降低连接线CL对第一数据线110负载的影响。
在图9涉及实施例中,以多个行单元RX包括多个第二行单元R2以及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行单元R1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行单元RX可以是其它设置方式,例如,多个行单元RX包括多个第一行单元R1而不包括第二行单元R2。
如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CL通过第二连接点D2与第一像素电路C1电连接。在第一行单元R1中,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点D2位于第二侧E2。例如本实施例中,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第一行单元R1中的各第二连接点D2均位于第二侧E2。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第一行单元R1中,可以一部分第二连接点D2位于第二侧E2,另一部分第二连接点D2位于第一侧E1。当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点D2位于第二侧E2时,连接线CL从第二侧E2接入像素电路,连接线CL可以布置在第二侧E2,从而减少连接线CL在第一侧E1的空间占用,从而便于部分第三子数据线113在第一侧E1的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第三显示区DA3,与该第三显示区DA3相邻的第四显示区DA4的数量为单个。第三显示区DA3中,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第一行单元R1中的各第二连接点D2均位于第二侧E2,使得与该第一行单元R1连接的多个连接线CL均位于该第一行单元R1的远离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DA3中,与剩余的每个行单元RX连接的多个连接线CL均位于该行单元RX的朝向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显示区DA3中,剩余的行单元RX中,至少部分行单元RX连接的多个连接线CL位于该行单元RX的远离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在一个示例中,第三显示区DA3中的每个行单元RX连接的多个连接线CL均位于该行单元RX的远离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从而避免存在相邻行单元RX之间需要布置两个行单元RX对应的连接线CL,使得各行单元RX之间的间距更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单元R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C1,与剩余行单元RX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C1关于预设对称轴镜像,预设对称轴平行于第一方向X。例如本实施例中,多个行单元RX第一行单元R1和第二行单元R2,其中第一行单元R1中的第一像素电路C1与第二行单元R2中的第一像素电路C1关于预设对称轴镜像,预设对称轴平行于第一方向X。例如,在第二行单元R2的第一像素电路C1中,第二连接点D2位于第一像素电路C1沿第二方向Y的下侧,则在第一行单元R1的第一像素电路C1中,第二连接点D2位于第一像素电路C1沿第二方向Y的上侧。第一行单元R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C1与剩余行单元RX中的第一像素电路C1相比,相当于沿第二方向X倒置设置,便于将其对应的第二连接点D2设置在远离第四显示区DA4的一侧,降低连接线CL与第一数据线110交叉的可能。
图11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11例如是将图1中Q1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12是将图11中发光元件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最靠近第一显示区DA1的至少一条第一子数据线111所对应的至少一条第三子数据线113,延伸至第二侧E2,并经过位于对应第一子数据线111的远离第一显示区DA1一侧的第二间隔空间K2。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三子数据线113从远离第一显示区DA1一侧的第二间隔空间K2绕过,能够缩小多条第一数据线110的第三子数据线113的长度差异,对多条第一数据线110分别进行对应的负载补偿,提高多条第一数据线110的负载一致性,进而提高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在图11、图12涉及实施例中,以多个行单元RX包括多个第二行单元R2以及与第四显示区DA4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行单元R1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行单元RX可以是其它设置方式,例如,多个行单元RX包括多个第一行单元R1而不包括第二行单元R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显示区DA1、第二显示区DA2、第三显示区DA3以及第四显示区DA4。第三显示区DA3沿第一方向X位于第一显示区DA1的至少一侧。第二显示区DA2至少部分包围第一显示区DA1和第三显示区DA3。第一显示区DA1复用为感光元件集成区。第四显示区DA4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三显示区DA3与第二显示区DA2之间以及第一显示区DA1与第二显示区DA2之间,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C1和第一发光元件P1、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C2和第二发光元件P2、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电路C3和第三发光元件P3、相互电连接的第四像素电路C4和第四发光元件P4。
第一发光元件P1位于第一显示区DA1,第一像素电路C1位于第三显示区DA3,每个第一像素电路C1通过对应的连接线CL与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P1电连接。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C2和第二发光元件P2位于第二显示区DA2。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电路C3和第三发光元件P3位于第三显示区DA3。相互电连接的第四像素电路C4和第四发光元件P4,位于第四显示区DA4。
第四像素电路C4在第四显示区DA4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排布单元U1。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包括N个第四像素电路C4以及第一间隔空间K1,N为正整数。其中,N个第四像素电路C4沿第一方向X依次相邻设置,第一间隔空间K1沿第一方向X位于N个第四像素电路C4的一侧。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110。每条第一数据线110与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C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C2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使得多条第一数据线110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及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100中,第四像素电路C4在第四显示区DA4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第四像素电路C4包括第一排布单元U1,每个第一排布单元U1包括第一间隔空间K1,即去掉第四显示区DA4中至少部分无需连接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从而空余得到第一间隔空间K1。第一间隔空间K1可以作为第一数据线110的接线空间,至少一条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一间隔空间K1,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第一数据线110经过第一显示区DA1,使得多条第一数据线110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连接线CL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避免连接线CL对第一数据线110产生负载影响。此时,第一数据线110在第三显示区DA3的部分与在第二显示区DA2的部分之间负载差异减小,使得第一发光元件P1与第二发光元件P2的发光亮度更趋于相同,提高了显示面板100及显示装置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三显示区以及第四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复用为感光元件集成区,所述第四显示区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和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电路和第三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相互电连接的第四像素电路和第四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四显示区,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在所述第四显示区排布为至少一行,每行所述第四像素电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排布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排布单元包括N个所述第四像素电路以及第一间隔空间,N为正整数,其中,N个所述第四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间隔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N个所述第四像素电路的一侧;以及
多条第一数据线,每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经过所述第一间隔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通过对应的连接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
每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第二子数据线以及第三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并与多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子数据线经过所述第四显示区,并将所述第一子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经过所述第一间隔空间,使得至少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连接线在显示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四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第一像素单元包括M个所述第四发光元件,
其中,N为M的正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0.5倍至3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设有多个行单元,每个所述行单元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或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和/或所述虚拟像素电路以预设规则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多个行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多个行单元包括与所述第四显示区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行单元,
每个所述第一行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排布单元,每个所述第二排布单元包括P个第一预设像素电路以及第二间隔空间,P为正整数,所述第一预设像素电路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或第一虚拟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者,其中,P个所述第一预设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间隔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P个所述第一预设像素电路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间隔空间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0.5倍至3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行单元包括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行单元,所述第二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行单元背离所述第四显示区的一侧,
每个所述第二行单元中,多个第二预设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预设像素电路包括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或第二虚拟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显示区中,所述第一行单元的数量等于与所述第三显示区相邻的所述第四显示区的数量,每个所述第一行单元与对应一个所述第四显示区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四显示区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行单元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四显示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四显示区中全部所述第二子数据线所电连接的全部所述第三子数据线,均位于与所述第四显示区相邻的所述第一行单元的所述第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数据线通过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所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之间设有第一分界线,在每个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之间,沿远离所述第一分界线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三显示区沿远离所述第一分界线的方向依次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最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子数据线所对应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延伸至所述第二侧,
至少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呈阶梯状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子数据线所对应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三子数据线,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并经过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所述第二间隔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通过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行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剩余所述行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关于预设对称轴镜像,所述预设对称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741567.4A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39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1567.4A CN113539161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08425 WO2023272838A1 (zh) 2021-06-30 2021-07-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1567.4A CN113539161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161A true CN113539161A (zh) 2021-10-22
CN113539161B CN113539161B (zh) 2022-05-31

Family

ID=7809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1567.4A Active CN113539161B (zh) 2021-06-30 2021-06-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9161B (zh)
WO (1) WO20232728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382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4178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1115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02743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16486A (zh) * 2020-08-27 2020-1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410921A1 (en) * 2019-06-26 2020-12-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562586A (zh) * 2020-08-28 2021-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92991A (zh) * 2021-02-03 2021-06-18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93782A1 (en) * 2019-12-23 2021-06-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30797A (ja) * 2009-03-26 2010-10-14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265455B (zh) * 2019-06-25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6282B (zh) * 2020-04-28 2022-04-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16393B (zh) * 2020-07-20 2024-05-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71203A (zh) * 2020-10-29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410921A1 (en) * 2019-06-26 2020-12-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0854178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193782A1 (en) * 2019-12-23 2021-06-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21115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02743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16486A (zh) * 2020-08-27 2020-1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62586A (zh) * 2020-08-28 2021-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92991A (zh) * 2021-02-03 2021-06-18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0382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161B (zh) 2022-05-31
WO2023272838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7720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229359B2 (ja) 表示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170505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150599U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31057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3136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63374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9783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33754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390941B (zh)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37232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437233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42128A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CN11353916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6513A (zh) 显示面板母板及显示面板的加工方法
CN11534648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8276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4027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KR20230109622A (ko) 표시 기판,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09550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1417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4410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008297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58110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249523B1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