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6437A -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6437A
CN113536437A CN202110854514.3A CN202110854514A CN113536437A CN 113536437 A CN113536437 A CN 113536437A CN 202110854514 A CN202110854514 A CN 202110854514A CN 113536437 A CN113536437 A CN 113536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odel
parameters
platform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45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光
陈沉
余勇飞
张业星
赵杏英
魏志云
汪洋
李成翔
孙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45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6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6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6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通用、简单的跨BIM平台模型交换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解决BIM模型跨平台交互不畅,设计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BIM平台创建设备模型库,导致重复建模、工作效率低下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A平台和B平台创建统一编码和构件参数的构件库;S2:A平台调取构件库(Ⅰ)并建立模型S3:A平台创建交换文件(IV),并记录建立模型(III)时调取构件库(I)的顺序、编码和构件参数S4:B平台加载交换文件(Ⅳ),并调取构件库(Ⅱ)还原模型。本发明适用于各种BIM平台间的模型交换。

Description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以及推广应用,BIM建模深度也越来越精细,随之带来的问题便是需要创建的设备模型对象也越来越多,这给设计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此外,由于BIM主流设计软件的底层图形引擎各异,对几何图形的描述算法不一,导致几何模型跨平台交互不畅,使得设计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BIM平台创建设备模型库,这一现象更加加剧了BIM设计工程师的负担。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人提出了中间格式,例如IFC格式就是常用的一种中间格式。中间格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型交换问题,但中间格式本身逻辑结构复杂,难以理解,且不可编辑,文件体积大,难以完美解决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以解决模型跨平台无法完美实现数据交流与交换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A平台和B平台创建统一编码和构件参数的构件库,所创建的构件库分别为构件库Ⅰ和构件库Ⅱ;
步骤S2:A平台调取构件库Ⅰ的构件并建立模型,所创建的模型(III)由平台A以先后顺序调取构件库Ⅰ中的构件,经过对构件参数调整、空间定位旋转、布尔运算操作创建而成;
步骤S3:A平台创建交换文件(IV),并记录建立模型(III)时调取构件库I的构件顺序、编码和构件参数;所述交换文件(IV)由建立模型(III)时所记录的调取信息按照交换文件生成规则创建而成,具有体积小、可编辑、易移植、能被任何平台解析加载的特点;
步骤S4:B平台加载交换文件(Ⅳ),并调取构件库Ⅱ的构件还原模型,还原模型(Ⅴ)由平台B根据解析交换文件(Ⅳ)得到的调取信息,调取构件库Ⅱ中构件还原得到;所述还原模型(Ⅴ)与模型(III)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以及外观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统一编码即对构件库Ⅰ和构件库Ⅱ中构件,按照相同的编码标准进行编码;所述构件参数由构件长度、宽度、高度组成,构件大小是由构件参数驱动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构件参数调整即调整构件长度、宽度、高度;所述空间定位旋转即对构件空间坐标、旋转角度等空间定位旋转参数进行调整;所述布尔运算操作包括构件相互间做必要的交、并、减布尔运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记录的调取信息包括调取构件库I的构件顺序、编码、构件参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布尔运算操作参数;所述的交换文件生成规则即调取信息在交换文件中的存储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还原模型(Ⅴ)的还原步骤具体如下所述:首先B平台加载并解析交换文件(Ⅳ),得到调用构件库I的调取信息,所述调取信息包括构件顺序、编码、构件参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布尔运算操作参数,所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包括空间坐标、旋转角度;其次,依据解析得到的构件编码从构件库Ⅱ中调取编码对应的构件,并按照解析得到的构件库调取顺序依次调取;接着依据解析得到的构件参数,调整构件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大小,并根据解析得到的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将构件调整到位;最后根据解析得到的布尔运算操作参数,对构件进行必要的布尔交、并、减运算,最终得到还原模型(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用户只需在不同BIM平台创建好统一编码和构件参数的构件库,借助交换文件即可完成模型的跨BIM平台交换,而无需用户在新的BIM平台重新创建模型。相比于借助模型中间格式,例如IFC等中间格式实现的模型跨BIM平台交互,本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所借助的交换文件具有体积小、可编辑、易移植、能被任何平台解析加载的优点;在新的BIM平台还原得到的模型还可再次进行编辑修改;本方法将大幅度减少用户重复建模的工作量,提高模型的利用率,从而完美解决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变压器模型总装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变压器模型构件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变压器的三维模型为例,选用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以及Autodesk公司的Revit作为模型跨BIM平台交换的两个不同平台。
本实施例按照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MicroStation以及Revit平台分别创建构件库Ⅰ和构件库Ⅱ,用于存放变压器构件。变压器构件包括:爬梯(1)、压力释放装置(2)、高压套管(3)、中压套管(4)、中性点套管(5)、低压套管(6)、油枕(7)、设备本体(8)、端子箱(9)、散热器(10)、土建接口(11)。按照相同的编码标准对构件库Ⅰ和构件库Ⅱ中的构件进行统一编码,本实施例中构件的编码为:爬梯(PT)、压力释放装置(YLSFZZ)、高压套管(GYTG)、中压套管(ZYTG)、中性点套管(ZXDTG)、低压套管(DYTG)、油枕(YZ)、设备本体(SBBT)、端子箱(DZX)、散热器(SRQ)、土建接口(TJJK)。构件参数包括: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参数,构件的大小是由构件参数驱动的,通过调整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参数可以调整构件的长、宽、高尺寸;
S2:MicroStation平台根据创建变压器模型的实际需要,从构件库Ⅰ中依次调取设备爬梯(1)、压力释放装置(2)、高压套管(3)、中压套管(4)、中性点套管(5)、低压套管(6)、油枕(7)、设备本体(8)、端子箱(9)、散热器(10)、土建接口(11),并调整构件的构件参数、对构件进行空间定位旋转以及构件间做必要的布尔运算操作。
S3:MicroStation平台创建交换文件Ⅳ,并记录建立变压器模型时的调取信息,调取信息包括,调取构件库Ⅰ的顺序、编码、构件参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布尔运算参数。本实施例中:
第1个调取的构件为设备本体(8),记录信息为:调用顺序编号(001)、编码(SBBT)、构件参数(长度7450mm、宽度3520mm、高度4113mm)、空间定位旋转参数(X坐标0mm、Y坐标0mm、Z坐标0mm、X轴旋转0°、Y轴旋转0°、Z轴旋转0°)、布尔运算参数(无);
第2个调取的构件为爬梯(1),记录信息为:调用顺序编号(002)、编码(PT)、构件参数(长度1236mm、宽度1252mm、高度4074mm)、空间定位旋转参数(X坐标-540mm、Y坐标1895mm、Z坐标0mm、X轴旋转0°、Y轴旋转0°、Z轴旋转90°)、布尔运算参数(布尔对象编码SBBT、布尔对象调用顺序编号001、布尔并运算);
对其他构件的调取信息进行类似的记录,并将调取信息按照交换文件生成规则存储在交换文件中,交换文件命名为“500kv变压器”。
S3:在Revit平台加载交换文件Ⅳ,并根据解析得到的调取信息从构件库Ⅱ中调取构件还原变压器模型。解析“500kv变压器”交换文件得到的调取信息包括:调取构件库Ⅰ的顺序、编码、构件参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布尔运算参数。
第1步:根据构件调用顺序以及构件编码,从构件库Ⅱ中调用构件。本实施例第1个调取的构件为设备本体(8)、编码为SBBT,根据编码SBBT从构件库Ⅱ调取对应的设备本体(8)构件;
第2步:根据解析得到的设备本体(8)构件参数,调整从构件库Ⅱ调取的设备本体(8)构件大小。本实施例中,将所调取的第1个设备本体(8)构件长度、宽度、高度分别设置为1236mm、1252mm、4074mm。
第3步:根据解析得到的设备本体(8)空间定位旋转参数,调整从构件库(Ⅱ)调取的设备本体(8)构件的空位定位以及旋转参数,本实施例中,将所调取的第1个设备本体(8)构件X坐标、X坐标、X坐标分别设置为0mm、0mm、0mm;X轴旋转、Y轴旋转、Z轴旋转角度分别设置为0°、0°、0°。
第4步:根据解析得到的设备本体(8)布尔运算参数,对从构件库Ⅱ所调取的设备进行布尔运算操作。
对于其他构件重复以上步骤,便能在Revit平台还原出变压器设备模型。

Claims (5)

1.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A平台和B平台创建统一编码和构件参数的构件库,所创建的构件库分别为构件库Ⅰ和构件库Ⅱ;
步骤S2:A平台调取构件库Ⅰ的构件并建立模型,所创建的模型(III)由平台A以先后顺序调取构件库Ⅰ中的构件,经过对构件参数调整、空间定位旋转、布尔运算操作创建而成;
步骤S3:A平台创建交换文件(IV),并记录建立模型(III)时调取构件库I的构件顺序、编码和构件参数;所述交换文件(IV)由建立模型(III)时所记录的调取信息按照交换文件生成规则创建而成;
步骤S4:B平台加载交换文件(Ⅳ),并调取构件库Ⅱ的构件还原模型,还原模型(Ⅴ)由平台B根据解析交换文件(Ⅳ)得到的调取信息,调取构件库Ⅱ中构件还原得到;所述还原模型(Ⅴ)与模型(III)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以及外观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统一编码即对构件库Ⅰ和构件库Ⅱ中构件,按照相同的编码标准进行编码;所述构件参数由构件长度、宽度、高度组成,构件大小是由构件参数驱动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构件参数调整即调整构件长度、宽度、高度;所述空间定位旋转对构件空间定位旋转参数进行调整;所述布尔运算操作包括构件相互间做必要的交、并、减布尔运算;所述构件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包括空间坐标、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记录的调取信息包括调取构件库I的构件顺序、编码、构件参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布尔运算操作参数;所述的交换文件生成规则即调取信息在交换文件中的存储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还原模型(Ⅴ)的还原步骤具体如下所述:首先B平台加载并解析交换文件(Ⅳ),得到调用构件库I的调取信息,所述调取信息包括构件顺序、编码、构件参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布尔运算操作参数,所述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包括空间坐标、旋转角度;其次,依据解析得到的构件编码从构件库Ⅱ中调取编码对应的构件,并按照解析得到的构件库调取顺序依次调取;接着依据解析得到的构件参数,调整构件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大小,并根据解析得到的空间定位旋转参数将构件调整到位;最后根据解析得到的布尔运算操作参数,对构件进行必要的布尔交、并、减运算,最终得到还原模型(Ⅴ)。
CN202110854514.3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Pending CN113536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4514.3A CN113536437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4514.3A CN113536437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6437A true CN113536437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2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4514.3A Pending CN113536437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643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6581A (zh) * 2018-12-12 2019-05-17 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Dynamo软件建立桥梁BIM模型的方法
CN110717213A (zh) * 2019-10-10 2020-01-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750831A (zh) * 2019-10-21 2020-02-04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Revit平台构建隧道BIM模型的方法
CN110765523A (zh) * 2019-10-17 2020-02-07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快速构建方法
CN110781550A (zh) * 2019-11-11 2020-02-1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将桥梁结构计算信息转换和优化为bim信息流的方法
CN112001012A (zh) * 2020-08-17 2020-11-27 宇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预设模型的创建系统
CN112464330A (zh) * 2020-10-19 2021-03-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bim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6581A (zh) * 2018-12-12 2019-05-17 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Dynamo软件建立桥梁BIM模型的方法
CN110717213A (zh) * 2019-10-10 2020-01-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铁路桥梁bim施工模型快速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765523A (zh) * 2019-10-17 2020-02-07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快速构建方法
CN110750831A (zh) * 2019-10-21 2020-02-04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Revit平台构建隧道BIM模型的方法
CN110781550A (zh) * 2019-11-11 2020-02-1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将桥梁结构计算信息转换和优化为bim信息流的方法
CN112001012A (zh) * 2020-08-17 2020-11-27 宇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预设模型的创建系统
CN112464330A (zh) * 2020-10-19 2021-03-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bim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3144B (zh) 图形化编程控制机器人的方法及系统
EP3340084A1 (en) Replica selection
CN111209623A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bim族库构建方法
US7027963B2 (en) Simulation system
KR20150014883A (ko) 3차원 모델링된 오브젝트의 압축
WO2003023559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shape design
CN110781625A (zh) 一种基于abaqus软件的参数化建模仿真分析方法
CN112989482B (zh) Bim模型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和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052611B (zh) 基于几何模型的电力设备的仿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288844B (zh) 一种基于bim的三维工程曲线自动拟合方法
CN108920817B (zh) 基于多要素信息模型的信号联锁系统控制仿真模拟方法
CN109739490A (zh) 一种基于qt图形框架的电气元件模型快速创建方法
CN108875167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三维布置优化方法
CN107436785B (zh) 基于信息系统的Revit软件信息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3093493A (zh) 既有电网设备的高精度三维对象建模方法
CN107301269B (zh) 基于bim技术进行配电装置数据交互的方法
CN110348095A (zh) 一种虚拟现实平台下的柔性电缆仿真分析方法
CN113536437A (zh) 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
CN115115787B (zh) 一种基于DirectVR的二维图纸转3D模型方法
CN113609556B (zh) 一种基础c#的gim格式与xdb格式无损转换方法
CN113297764A (zh) 有限元参数化模型建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hen et al. Research on 3D modeling in scene simulation based on Creator and 3dsmax
CN113032699A (zh) 机器人的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装置和处理器
CN111859589A (zh) 一种适用于整定计算软件的变电站内图元自动布局的方法
US115513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three dimensional animation in gaming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