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4715B -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4715B
CN113534715B CN202110821984.XA CN202110821984A CN113534715B CN 113534715 B CN113534715 B CN 113534715B CN 202110821984 A CN202110821984 A CN 202110821984A CN 113534715 B CN113534715 B CN 113534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wearable
target device
equipment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19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4715A (zh
Inventor
崔文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19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471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601 priority patent/WO20230005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4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4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4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4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控制组件,设置于设备本体;控制组件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使目标设备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穿戴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通过遥控器等终端对电器设备进行手动控制,或者通过麦克风等对电器设备进行语音控制,实现了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的交互,有利于提高电器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得被大家所使用,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穿戴设备通常实现的是与用户本身的信息交互,整体功能比较单一,并且需要用户手动或者语音懂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操作,有时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实现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自动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可朝向外部设备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通讯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上;所述通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通讯信号,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包括:
第一镜框及第二镜框,所述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第一镜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镜框,第二镜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镜框;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框及第二镜框上;和/或,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腿和第二镜腿上。
可选地,所述通讯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输出的反馈信号;
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主控制器,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时,输出指示控制信号;
指示电路,在接收到所述指示控制信号时工作,以示出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用户输入电路,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用户输入电路被用户触发时,产生对应的输入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输入信号时,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输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目标设备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控制所述目标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通讯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距离,以及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距离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
可选地,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被用户触发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目标设备及如上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
设备电控组件,包括通讯单元及目标设备天线单元,设置于设备主体上;所述通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设备天线单元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设置设备本体及设置于设备本体的控制组件来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使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穿戴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通过遥控器等终端对电器设备进行手动控制,或者通过麦克风等对电器设备进行语音控制,实现了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的交互,有利于提高电器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于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中设备本体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中设备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第一天线单元与目标设备之间通讯信号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天线单元与目标设备之间通讯信号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步骤S200一实施例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10 设备本体 124 主控制器
111 第一镜框 125 指示电路
112 第二镜框 126 用户输入电路
113 第一镜腿 127 供电管理单元
114 第二镜腿 210 目标设备本体
120 控制组件 220 设备电控组件
121 通讯单元 221 通讯单元
122 第一天线单元 222 目标设备天线单元
123 第二天线单元 223 主控制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 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参照图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110;
控制组件120,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10;所述控制组件120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使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是智能音箱、电视、空调、饮水机、智能灯等电器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控制这些电器设备工作,例如开/关智能音箱、电视、调节音箱、电视的音量,开/关空调,调节温度等,具体可以根据目标设备进行控制,此次不作限制。
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头戴式耳机、项戴式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不同,设备本体110也就不同,在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眼镜时,设备本体110包括但不限于镜框、镜片、镜腿,以及连接镜框和镜腿的连接件等,在智能穿戴设备为头戴式耳机、项戴式耳机时,设备本体110包括但不限于头戴(项戴)条、左耳机及右耳机等。在智能受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手环)时,设备本体110包括但不限于表头及表带等。
控制组件120包括安装载体,安装载体可以使FPC板、PCB板等,FPC板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110的壳体内,具体可以设置于头戴条的壳体内,或者眼镜的眼镜腿的壳体内,或者智能手表(手环)的表头壳体内。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设置于设备本体110上的两个天线发出,两个天线在设备本体110上间隔设置,并且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110可以朝向目标设备的同一安装面上,在该安装面上两个天线对称设置。控制组件120可以将通讯信号输出至在设备本体110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天线上,在两个天线的辐射下,分别向目标设备发出,以使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建立如下联系: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这两个天线发出的通讯信号,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相当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信号,目标设备根据该通讯信号得到两个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正对智能穿戴设备还是与智能穿戴设备成角度设置,当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正对设置时,确定智能穿戴设备需要控制目标设备工作,也即选中目标设备。如此,当用户需要控制目标设备时,用户只需要将智能穿戴设备正对电器设备,目标设备在接收到通讯信号并确定被选中后,自动工作,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智能穿戴设备,使得对目标设备的控制操作简便。例如,当用户佩戴着智能眼镜、头戴式耳机时,如果想要唤醒智能音箱,不需要再说唤醒词,只需要看向音箱,音箱就可以被唤醒,音箱被唤醒后,即可进入待机工作状态,并持续接收智能穿戴设备输出的控制指令,也即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现与目标设备的定向通讯,并在用户触发时产生与用户需求对应的控制指令并输出至目标设备,实现电器设备的自动控制。其中,对电器设备的选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处于佩戴状态,也可以处于未佩戴状态,例如被用户抓取等,仅需将智能穿戴设备正对需要选中的目标设备即可。
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设置设备本体110及设置于设备本体110的控制组件120来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使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穿戴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自动控制,无需用户通过遥控器等终端对电器设备进行手动控制,或者通过麦克风等对电器设备进行语音控制,实现了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器设备之间的交互,有利于提高电器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具有可朝向外部设备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
所述控制组件120,包括通讯单元121、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第二天线单元123,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上;所述通讯单元121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单元122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123发送通讯信号,以使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第一天线单元122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第二天线单元123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处于同一安装面上,具体可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施例中,通讯单元121可以包括一个UWB模块和两个切换开关,UWB模块包括两个射频接收器和两个射频发送器,UWB模块包括两个射频接口,两个射频接口分别与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第二天线单元123连接,每一天线单元通过一个切换开关与UWB模块连接,具体而言,切换开关的公共端与一射频接口连接,切换开关的两个输入/输出端分别与一个射频接收器和一个射频发送器连接。
或者,通讯单元121包括两个UWB模块,每个UWB模块包括一个射频接收器和射频发送器,其中,每个UWB模块包括两个射频接口,这两个射频接口分别连接UWB模块中的射频接收器和射频发送器。通讯单元121通过射频接收器和射频发送器与目标设备实现通讯和定位,以向目标设备发送通讯信号,或者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通讯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设备中对应地至少设置有一个UWB模块和至少一个天线单元,在智能穿戴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通讯信号时,通讯信号被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接收,根据通讯信号确定目标设备与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智能穿戴设备的通讯单元121分别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位的第一天线单元122和设置在第二天线单元123同时向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发送通讯信号,第一天线单元122称为A1节点,第二天线单元123称为A2节点,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称为B节点,智能穿戴设备的通讯单元121通过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目标设备的通讯单元121的通讯过程具体为:在T0时刻(A1节点时钟为基准)A1节点对外发送数据,T1时刻(B节点时钟为基准)B节点接收到数据,之后B节点等待固定的时间TreplyB,然后对A1发送数据,A1节点在T3时刻接收到数据,再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TreplyA1后,在T4时刻对B0+发送数据,B节点在T5时刻接收到数据,其中,Ttof代表信号从A1节点到B节点或从B节点到A1节点的传输时间,TroundA1代表数据从A1节点发送,到B节点接收,再到返回A1节点所用的时间,TroundB代表数据从B节点发送,到A节点接收,再到返回B节点所用的时间;根据电磁波传输速度即可计算出A2节点和B节点(也即第二天线单元123和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D1,D1=c*[(TroundA1-TreplyB)+(TroundB-TreplyA1)]/4=c*{[(T3-T0)-(T2-T1)]+[(T5-T2)-(T4-T3)]}/4。
智能穿戴设备的通讯单元121通过第二天线单元123和目标设备的通讯单元121的通讯过程具体为:在T0时刻(A2节点时钟为基准)节点A2节点对外发送数据,T1时刻(B节点时钟为基准)B节点接收到数据,之后B节点等待固定的时间TreplyB,然后对A2节点发送数据,A2节点在T3时刻接收到数据,再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TreplyA2后,在T4时刻对B节点发送数据,B节点在T5时刻接收到数据,Ttof代表信号从A2节点到B节点或从B节点到A2节点的传输时间,TroundA2代表数据从A2节点发送,到B节点接收,再到返回A2节点所用的时间,TroundB代表数据从B节点发送,到A2节点接收,再到返回B节点所用的时间;根据电磁波传输速度即可计算出A2节点和B节点(也即第二天线单元123和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之间)之间的距离D2,D2=c*[(TroundA2-TreplyB)+(TroundB-TreplyA2)]/4=c*{[(T3-T0)-(T2-T1)]+[(T5-T2)-(T4-T3)]}/4。其中,c为光速。
由于A1节点、A2节点的数据是同时发出的,上述T1~T5时刻处于同一时刻,并且,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第二天线单元123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设备本体110上对称设置,因此目标设备在计算确定节点A2和节点B的距离D1,以及节点A2和节点B的距离D2,一致或者基本一致,也即D1和D2之间的距离差小于一定范围值时,则可以确定智能穿戴设备正对目标设备,进而确定目标设备被选中。还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第一天线单元122之间的距离已知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三者之间的距离确定两个第一天线单元122之间的距离与D1、D2形成的夹角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时,也可以确定目标设备被选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空间内,可能会存在多个电器设备,并且多个电器设备的摆放使得智能穿戴设备会同时与多个电器设备相对,各个多个目标设备向智能穿戴设备发送计算的距离差值,智能穿戴设备在接收到多个距离差值时,可以选取其中距离差值最小的一个目标设备,并向该目标设备发送确定信号,以使该目标设备确定被选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110包括:
第一镜框111及第二镜框112,所述第一镜框111和第二镜框112通过第一连接件(图未表示)固定连接;
第一镜腿11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镜框111,第二镜腿11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镜框112;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122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12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框111及第二镜框112上;和/或,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122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123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腿113和第二镜腿114上。
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110为智能眼镜,智能眼镜自身为高度对称的设备,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第二天线单元123天线对称设置,并且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例如可以在两个镜框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形成的公共点上,或者在每个镜框的中心点上。第一镜腿113和第二镜腿114分别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通过固定部与对应的镜框连接,两个天线单元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镜腿的固定部上。其中,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第二天线单元123可以采用贴片天线来实现,贴片天线可以通过粘性材料贴设于设备本体110的壳体内,或者采用塑封的形式将天线塑封在设备本体110的壳体内。在设备本体110为头戴式耳机时,两个天线单元可以设置于左右耳机可以朝向目标设备的一面,在设备本体110为智能手表时,两个天线单元可以设置于表盘设置有旋钮的一侧,并且两个天线单元分设于与旋钮的两端,例如靠近表带与表盘的连接件处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讯单元121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输出的反馈信号;
所述控制组件120还包括:
主控制器124,与所述通讯单元121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时,输出指示控制信号;
指示电路125,在接收到所述指示控制信号时工作,以示出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124可以包括SOC、MCU等微处理器,以及单片机、DSP、FPGA、CODEC等数据处理器来实现,主控制器124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的数据,执行智能穿戴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整体监控。主控制器12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地,主控制器124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可选地,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选地,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主控制器124中。指示电路12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E D灯、蜂鸣器、震动马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正对目标设备并向目标设备发送通讯信号,以使目标设备通讯信号传输的速度计算出D1和D2,且确定D1和D2的差值在一定范围值内时,确定被选中后,根据通讯信号中的控制指令被触发执行唤醒、开机/关机等操作。在目标设备执行唤醒、开机/关机等操作的同时,目标设备可以向智能穿戴设备输出一个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被第一天线单元122和/或第二天线单元123接收后,输出至通讯单元121,经通讯单元121进行信号处理后,输出至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控制器124,主控制器124根据该反馈信号确定目标设备后,控制指示电路125工作,以使指示电路125发出指示信息,实现人机交互,从而使用户获知智能穿戴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通讯状态。例如,在唤醒、开机/关机成功后,可以通过震动马达向用户发出震动的指示信息,以使用户获知目标设备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接收到目标设备发出的反馈信号,再向目标设备发送确认信号,以使目标设备确定被选中。目标设备还可以设置接收确认信号的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确认信号,则说明用户并不需要选中该目标设备,或者仅仅是误触发,反之则可以确认被选中,并响应智能穿戴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该确认信号可以是智能穿戴设备持续正对目标设备,使得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持续接收到两个距离相等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在预设时间内用户进一步地触发的控制指令。具体而言,目标设备在确认被选中,也即与智能穿戴设备握手成功,例如唤醒成功后,自动进入被唤醒状态,此时用户可以根据指示电路125发出的指示信息确定目标设备可控,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进一步地控制指令,使得智能穿戴设备响应使用者提出的问题或者发出的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
用户输入电路126,与所述主控制器124连接,所述用户输入电路126被用户触发时,产生对应的输入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124,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输入信号时,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121输出。
本实施例中,用户输入电路126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按键、麦克风、触摸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110的壳体内,按键、麦克风、触摸屏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110的壳体上在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正对的方式,使得目标设备确定被选中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电路126触发智能穿戴设备,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进一步地控制指令。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加速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智能眼镜看向电视机,使电视机确认被选中(此时可以理解问先唤醒电视)后,智能眼镜内置的加速传感器在检测到用户手指轻拍眼镜腿一下,则控制电视开机;手指轻拍眼镜腿两下,则电视关机。同理,在其他电器设备、例如智能灯具、空调、音箱中,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控制,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模块还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超声波收发模块等,通讯模块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传输数据,例如控制指令、音频数据、视频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智能穿戴设备具有WIFI、蓝牙功能、超声波收发模块等通讯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时,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用户触发输入信号,并生成控制指令后可以先将控制指令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响应对应的操作。智能终端设备还可以应用于物联网系统中,物联网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器,物联网服务器与各个房间的电器设备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生成控制指令,直接通过4G或5G等网络发送至,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网服务器,以便物联网服务器将控制指令转发至相应地电器设备,最终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或者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与终端连接,智能穿戴设备生成控制指令后,通过蓝牙等发送至终端,终端再通过网络例如WiFi、4G、5G等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网服务器,最后物联网服务器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地电器设备,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在智能穿戴设备具有AP时,智能穿戴设备在生成控制指令后,可以将控制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UWB模块相较于蓝牙、WIFI等通讯模块,具有穿透力强、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精确定位精度的优点。本实施例可以将UBW模块与蓝牙、WIF等进行结合,采用UWB模块来实现目标设备的唤醒,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在唤醒目标设备后,再通过蓝牙、WIFI等通讯模块实现目标设备的开机/关机、音量调节、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由于智能穿戴设备中的UWB模块和目标设备中的UW B模块直接进行通讯并进行目标设备的唤醒,因此在目标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或者待机状态时,可以关闭蓝牙、WIFI、通讯模块以及其他电路模块,直至目标设备被唤醒后,再上电正常工作,有利于实现目标设备的低功耗待机。
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供电管理单元127,供电管理单元127可以采用PMIC、DC-DC和LDO等电源处理器来实现,供电管理单元127可以基于主控制器124的控制,供电管理单元127可以给主控制器124、通讯单元121等进行供电。
为了降低智能穿戴设备自身的功耗,在智能穿戴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电源开关,或者用于检测智能穿戴设备的佩戴与否的传感器,用户在需要控制目标设备时,可以通过电源开关控制智能穿戴设备供电,以使控制组件120在得电之后,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等,或者通过佩戴传感器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若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则可以直接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等,在智能穿戴设备正对目标设备时,目标设备可以确定被选中之后响应智能穿戴设备。若智能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则可以控制供电管理单元127停止给其他功能模块供电,仅维持智能穿戴设备低功耗工作模式,直至智能穿戴设备重现佩戴,再恢复正常供电。在未佩戴状态下,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确定智能穿戴设备的状态,并在检测到用户抓握智能穿戴设备时开始工作,并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设置于设备本体上的两个天线发出,两个天线在设备本体上间隔设置,并且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可以朝向目标设备的同一安装面上,在该安装面上两个天线对称设置。控制组件可以将通讯信号输出至在设备本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天线上,在两个天线的辐射下,分别向目标设备发出,以使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建立如下联系: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这两个天线发出的通讯信号,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相当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信号,目标设备根据该通讯信号得到两个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正对智能穿戴设备还是与智能穿戴设备成角度设置,当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正对设置时,确定智能穿戴设备需要控制目标设备工作,也即选中目标设备。如此,当用户需要控制目标设备时,用户只需要将智能穿戴设备正对电器设备,目标设备在接收到通讯信号并确定被选中后,自动工作,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智能穿戴设备,使得对目标设备的控制操作简便。例如,当用户佩戴着智能眼镜、头戴式耳机时,如果想要唤醒智能音箱,不需要再说唤醒词,只需要看向音箱,音箱就可以被唤醒,音箱被唤醒后,即可进入待机状态或者正常工作状态,并持续接收智能穿戴设备输出的控制指令,也即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现与目标设备的定向通讯,并在用户触发时产生与用户需求对应的控制指令并输出至目标设备,实现电器设备的自动控制。其中,对电器设备的选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处于佩戴状态,也可以处于抓取状态,仅需将智能穿戴设备正对需要选中的目标设备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0、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通讯信号;
步骤S220、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S230、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距离,以及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距离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通讯单元分别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位的第一天线单元和设置在第二天线单元同时向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发送通讯信号,第一天线单元称为A1节点,第二天线单元称为A2节点,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称为B节点,智能穿戴设备的通讯单元通过第一天线单元和目标设备的通讯单元的通讯过程具体为:在T0时刻(A1节点时钟为基准)A1节点对外发送数据,T1时刻(B节点时钟为基准)B节点接收到数据,之后B节点等待固定的时间TreplyB,然后对A1发送数据,A1节点在T3时刻接收到数据,再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TreplyA1后,在T4时刻对B0+发送数据,B节点在T5时刻接收到数据。其中,Ttof代表信号从A1节点到B节点或从B节点到A1节点的传输时间,TroundA1代表数据从A1节点发送,到B节点接收,再到返回A1节点所用的时间,TroundB代表数据从B节点发送,到A1节点接收,再到返回B节点所用的时间;根据电磁波传输速度即可计算出A2节点和B节点(也即第二天线单元和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D1,D1=c*[(TroundA1-TreplyB)+(TroundB-TreplyA1)]/4=c*{[(T3-T0)-(T2-T1)]+[(T5-T2)-(T4-T3)]}/4。
智能穿戴设备的通讯单元通过第二天线单元和目标设备的通讯单元的通讯过程具体为:在T0时刻(A2节点时钟为基准)节点A2节点对外发送数据,T1时刻(B节点时钟为基准)B节点接收到数据,之后B节点等待固定的时间TreplyB,然后对A2节点发送数据,A2节点在T3时刻接收到数据,再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TreplyA2后,在T4时刻对B节点发送数据,B节点在T5时刻接收到数据,Ttof代表信号从A2节点到B节点或从B节点到A2节点的传输时间,TroundA2代表数据从A2节点发送,到B节点接收,再到返回A2节点所用的时间,TroundB代表数据从B节点发送,到A2节点接收,再到返回B节点所用的时间;根据电磁波传输速度即可计算出A2节点和B节点(也即第二天线单元和目标设备的天线单元之间)之间的距离D2,D2=c*[(Troun dA2-TreplyB)+(TroundB-TreplyA2)]/4=c*{[(T3-T0)-(T2-T1)]+[(T5-T2)-(T4-T3)]}/4。其中,c为光速。
由于A1节点、A2节点的数据是同时发出的,上述T1~T5时刻处于同一时刻,并且,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设备本体上对称设置,因此目标设备在计算确定节点A1和节点B的距离D1,以及节点A2和节点B的距离D2,一致或者基本一致,也即D1和D2之间的距离差小于一定范围值时,则说明此时智能穿戴设备正对目标设备,可以确定目标设备被选中。还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已知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三者之间的距离确定两个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与D1、D2形成的夹角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时,也可以确定目标设备被选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接收被用户触发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用户触发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电路产生,用户输入电路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按键、麦克风、触摸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的壳体内,按键、麦克风阵列、触摸屏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的壳体上在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正对的方式,使得目标设备确定被选中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输入电路触发智能穿戴设备,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进一步地控制指令。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加速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智能眼镜的眼镜腿上,智能眼镜看向电视机,使电视机确认被选中(此时可以理解问先唤醒电视)后,智能眼镜内置的加速传感器在检测到用户手指轻拍眼镜腿一下,则控制电视开机;手指轻拍眼镜腿两下,则电视关机。同理,在其他电器设备、例如智能灯具、空调、音箱中,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控制,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目标设备及如上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本发明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应用于上述智能穿戴设备,因此,本发明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智能穿戴设备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目标设备本体210;
设备电控组件220,包括通讯单元221及目标设备天线单元222,设置于目标设备本体210上;所述通讯单元221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设备天线单元222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本体210可以是智能音箱、电视、智能灯、空调、加湿器等,设备电控组件220包括电控板,设置于电控板上的主控制器223、通讯单元221、供电电源等,目标设备天线单元222可以设置于设备本体的壳体上,目标设备的通讯单元221通过目标设备天线可以接收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通讯信号,并根据通讯信号确定目标天线单元与第一天线单元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目标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相当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位信号,通讯单元221根据该通讯信号得到两个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正对智能穿戴设备还是与智能穿戴设备成角度设置,当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与智能穿戴设备正对设置时,确定智能穿戴设备需要控制目标设备工作,也即选中目标设备,目标设备中,通讯单元221与主控制器223之间可以实现信号交互,通讯单元221可以在确定智能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正对时,输出触发信号至主控制器223,以使主控制器223从休眠状态转换待机状态,或者由休眠转换为工作状态,或者由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并响应智能穿戴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执行开机/关机、音量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亮度调节。本发明通过给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智能音箱,电视,智能灯等电器设备中分别增加基于UWB通讯及检测机制,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来控制电器设备,有利于提高家居设备的控制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其中,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通讯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距离,以及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距离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具有可朝向外部设备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通讯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上;所述通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发送通讯信号,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
第一镜框及第二镜框,所述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第一镜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镜框,第二镜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镜框;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框及第二镜框上;和/或,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镜腿和第二镜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输出的反馈信号;
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主控制器,与所述通讯单元连接,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时,输出指示控制信号;
指示电路,在接收到所述指示控制信号时工作,以示出指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用户输入电路,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用户输入电路被用户触发时,产生对应的输入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输入信号时,产生对应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输出。
6.一种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目标设备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控制所述目标设备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通讯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设备相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距离,以及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距离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被用户触发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根据所述输入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8.一种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设备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设备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
设备电控组件,包括通讯单元及目标设备天线单元,设置于设备主体上;所述通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设备天线单元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被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选中时,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动作。
CN202110821984.XA 2021-07-21 2021-07-21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534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984.XA CN113534715B (zh) 2021-07-21 2021-07-21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CT/CN2021/124601 WO2023000519A1 (zh) 2021-07-21 2021-10-19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984.XA CN113534715B (zh) 2021-07-21 2021-07-21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4715A CN113534715A (zh) 2021-10-22
CN113534715B true CN113534715B (zh) 2023-01-24

Family

ID=7810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1984.XA Active CN113534715B (zh) 2021-07-21 2021-07-21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4715B (zh)
WO (1) WO2023000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744A (zh) * 2022-04-25 2022-07-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装置、可穿戴产品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6734A (ja) * 2006-09-21 2008-04-03 Seiko Epson Corp 眼鏡装置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06154583A (zh) * 2016-09-23 2016-11-23 武汉珞樱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CN10620078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6557167A (zh) * 2016-11-23 2017-04-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及其控制设备的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107463258A (zh) * 2017-08-07 2017-12-12 北京铂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交互系统及显示交互方法
CN110208946A (zh) * 2019-05-31 2019-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及基于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
CN111650748A (zh) * 2020-06-19 2020-09-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无线耳机、可穿戴设备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87580A (zh) * 2019-12-12 2021-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1698B (zh) * 2017-12-08 2023-08-0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终端以及系统
CN111726269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的电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258880B2 (en) * 2019-06-24 2022-02-2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Wearabl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ndpoint devices
CN111190488A (zh) * 2019-12-30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99368A (zh) * 2020-09-25 2020-12-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13138560A (zh) * 2021-04-12 2021-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6734A (ja) * 2006-09-21 2008-04-03 Seiko Epson Corp 眼鏡装置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0620078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6154583A (zh) * 2016-09-23 2016-11-23 武汉珞樱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
CN106557167A (zh) * 2016-11-23 2017-04-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及其控制设备的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107463258A (zh) * 2017-08-07 2017-12-12 北京铂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交互系统及显示交互方法
CN110208946A (zh) * 2019-05-31 2019-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及基于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
CN112987580A (zh) * 2019-12-12 2021-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50748A (zh) * 2020-06-19 2020-09-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眼镜、无线耳机、可穿戴设备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0519A1 (zh) 2023-01-26
CN113534715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9748B2 (en) Battery with integrated tracking device
US20100195447A1 (en) Alarm clock and a system and a method to wake a user
KR101530511B1 (ko) 보청기의 자동 파워-오프
CN107295615B (zh) 一种唤醒无线设备的方法
US111159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operation mode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34581A (zh) 智能穿戴设备的叫醒方法及装置
CA2378042A1 (en) Proximity bas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lectrical energy consumed by a personal computer with a sleep mode
CN113534715B (zh) 智能穿戴设备、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99174B (zh) 充电指示灯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6144865A (en) Energy-sa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vehicle-mounte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8848516A (zh) 一种针对nb-iot终端的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91607A (zh)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4930641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以及空调系统
CN203606497U (zh) 落水定位装置
JP2959191B2 (ja) 測位装置
KR20150110092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알람 및 모닝콜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12575509U (zh) 一种蹦床智能传感器
JP2014161441A (ja) 電子機器、心拍信号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5430280U (zh)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家居系统
TW202101022A (zh) 定位追蹤裝置及方法
CN205787147U (zh) 老幼群体用居家或外出的远程对讲定位器
CN111221255A (zh) 基于终端交互的节能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CN212724300U (zh) 一种防丢器
JP2000059246A (ja) 間欠受信動作を行なう通信機器の制御方法
CN219872562U (zh) 一种基于坐姿与视力监测保护的儿童智能陪护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