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0634A -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0634A
CN113530634A CN202111002869.6A CN202111002869A CN113530634A CN 113530634 A CN113530634 A CN 113530634A CN 202111002869 A CN202111002869 A CN 202111002869A CN 113530634 A CN113530634 A CN 113530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tock solution
thermostat
communicat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28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0634B (zh
Inventor
李伟杰
夏苏娥
丁启乾
蒋雨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28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0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0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06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810 priority patent/WO202302968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0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0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01M5/007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3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also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涉及换热技术领域。该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基座和换热器;换热基座与连接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腔;换热器设置在换热腔内,且换热器与换热基座连接;换热器内设置有互不连通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换热基座上设置有与原液流道连通的原液进口和原液出口,还设置有与换热内流道连通的换热出口;换热器外部的换热腔为换热外流道;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外流道连通。该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均包括换热结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较小的换热空间内换热性能难以满足散热要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机油冷却器设计中,根据发动机的机体结构、客户要求的散热性能等来选择冷却器的形式;板翅式油冷器和箱体式油冷器为现有的机油冷却器的两种常见形式。
如图1所示,板翅式油冷器(也称水浴式油冷器)装配在油冷器基座1和发动机缸体2所形成的水腔中;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冷却液与机油的流动方向。其中,冷却液流动方式:冷却液从设置在发动机缸体2上的进水口6流入水腔中,从油冷器3的外部空间穿过,与油冷器3内部的机油热交换,之后从发动机缸体2上的出水口7流出。机油流动方式:机油从油冷器3的进油口4流入,从出油口5流出。
如图2所示,箱体式油冷器(也称外挂式油冷器)独立安装在油冷器基座1上,与发动机缸体没有直接安装关系,冷却液从油冷器3内部空间的散热片流过,与机油热交换并带走机油热量。其中,冷却液从进水口6流入,从出水口7流出;机油从进油口4流入,从出油口5流出。
但是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发动机集成了更多系统,结构也越来越紧凑,发动机留出的换热空间较小,采用现有的板翅式油冷器和箱体式油冷器时,换热性能难以满足散热要求,目前基本只能牺牲散热来实现发动机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较小的换热空间内换热性能难以满足散热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结构,用于安装在连接壳体上,包括换热基座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基座与所述连接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腔;
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基座连接;
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互不连通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所述换热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液流道连通的原液进口和原液出口,还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内流道连通的换热出口;
所述换热器外部的换热腔为换热外流道;所述换热内流道与所述换热外流道连通;
所述换热基座和/或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换热基座和/或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外道出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相应的,所述原液进口、所述原液出口和所述换热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
每个所述换热器的原液流道分别与相应的一个所述原液进口和相应的一个所述原液出口连通,每个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内流道与相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出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换热内流道与所述原液流道的相对流动方向为交叉逆流、交叉顺流、平行逆流或者平行顺流。
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包括所述的换热结构;还包括节温器;
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换热结构的换热基座连接,且所述节温器用于监测从所述换热结构的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温度;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换热结构的换热器连通,以使从所述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所述节温器和所述换热器,流至所述换热结构的原液出口;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原液出口连通,以使从所述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经所述节温器,流至所述原液出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换热基座上连接有滤清器;
所述滤清器设置在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原液出口之间;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原液依次经过所述节温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滤清器,并与所述原液出口连通;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原液通过所述节温器和所述滤清器,并与所述原液出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换热基座上连接有换热器旁通阀;所述换热器旁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管路,所述换热器旁通阀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滤清器的进口端;当所述换热器旁通阀的进口端的原液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换热器旁通阀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滤清器;
和/或,所述换热基座上连接有滤清器旁通阀;所述滤清器旁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滤清器之间的管路,所述滤清器旁通阀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原液出口;当所述滤清器旁通阀的进口端的原液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滤清器旁通阀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原液出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节温器包括节温器的进口端、节温器的换热端和节温器的直排端;
所述节温器的进口端与所述原液进口连通,所述节温器的换热端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原液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温器的直排端与所述滤清器的进口端连通;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的进口端与所述节温器的换热端连通;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的进口端与所述节温器的直排端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原液进口设置有进口止回阀;
和/或,所述原液出口设置有出口止回阀。
一种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还包括换热结构,或者还包括换热集成装置;
所述发动机缸体为所述连接壳体;
所述发动机缸体与所述换热基座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用于换热介质与原液的热交换,换热介质从换热进口流入换热结构的换热外流道,先与换热器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之后流入换热器的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器的原液流道内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并从换热出口流出。该换热结构,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布置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通过换热介质先后流经换热器的外部和内部空间,使得换热介质与原液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极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单位空间内的换热性能,可用于满足预留换热空间较小的发动机的机油的冷却、散热。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板翅式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箱体式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1至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结构的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集成装置的原理图;
图5-1至图5-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集成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1至图6-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结构或换热集成装置的原液与换热介质的流动图。
图标:1-油冷器基座;2-发动机缸体;3-油冷器;4-进油口;5-出油口;6-进水口;7-出水口;
110-换热基座;111-换热出口;112-换热外道出口;113-换热进口;114-基座原液出口;115-基座原液入口;120-连接壳体;130-换热器;131-换热器换热介质进口;132-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133-换热器原液进口;134-换热器原液出口;140-密封圈;210-节温器;220-滤清器;230-换热器旁通阀;240-滤清器旁通阀;250-进口止回阀;260-出口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请参照图3-1至图6-4,图3-1至图3-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结构的三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1所示的连接壳体上未设置换热外道出口,图3-2和图3-3所示的连接壳体上设置有换热外道出口,图3-3所示的换热器数量为2个,为了便于显示结构,图3-1至图3-3仅显示换热介质流经的流道,未显示原液流经的流道;图3-2所示的箭头方向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集成装置的原理图,图中虚线框内的结构为换热集成装置的结构;图5-1至图5-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集成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1未显示连接壳体;图5-3所示的箭头方向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图5-4和图5-5剖切方向为了更好地显示节温器、滤清器、进口止回阀和出口止回阀等结构。图6-1至图6-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结构或换热集成装置的原液与换热介质的流动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结构,用于发动机的机油冷却,尤其用于预留换热空间狭小的发动机的机油冷却。
参见图3-1至图3-3所示,该换热结构,用于安装在连接壳体120上,包括换热基座110和换热器130;换热基座110与连接壳体120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腔;连接壳体120例如为发动机缸体或者其他形式的壳体。
换热器130设置在换热腔内,且换热器130与换热基座110连接;可选地,换热器130固定设置在换热基座110上。
换热器130内设置有互不连通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其中换热内流道内的介质为换热介质,原液流道内的介质为原液;换热基座110上设置有与原液流道连通的原液进口和原液出口,还设置有与换热内流道连通的换热出口111。
换热器130外部的换热腔为换热外流道;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外流道连通;
换热基座110和/或连接壳体120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113。也即,换热基座110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113,或者连接壳体120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113,或者换热基座110和连接壳体120上均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113。
可选地,原液流道内的原液例如为发动机的机油,还可以为其他介质。
可选地,换热内流道和换热外流道内的换热介质例如为冷却水,还可以为其他介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结构,用于换热介质与原液的热交换,换热介质从换热进口113流入换热结构的换热外流道,先与换热器130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之后流入换热器130的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器130的原液流道内的原液进行热交换,并从换热出口111流出。该换热结构,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布置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通过换热介质先后流经换热器130的外部和内部空间,使得换热介质与原液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极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单位空间内的换热性能,可用于满足预留换热空间较小的发动机的机油的冷却、散热。
可选地,换热介质由动力泵驱动,即动力泵驱使换热介质流进换热进口113。动力泵例如为图4所示的水泵。
参见图3-2和图3-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换热基座110和/或连接壳体120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外道出口112。也即换热基座110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外道出口112,或者连接壳体120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外道出口112,或者换热基座110和连接壳体120上均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外道出口112。通过换热外道出口112,可调节流入换热器130的换热内流道的换热介质的流量,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换热内流道的换热介质流量实现控制原液温度的目的,可使原液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实际工作中,原液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原液的工作。
如图3-2所示,换热介质从换热进口113流入换热结构的换热外流道,先与换热器130的外表面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第一次热交换之后,换热介质分流,一部分从换热外道出口112流出,另一部分流入换热器130的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器130的原液流道内的原液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并从换热出口111流出。该换热结构,通过换热介质先后流经换热器130的外部和内部空间,可实现换热介质的二次换热,使得换热介质与原液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极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单位空间内的换热性能。
参见图3-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换热器130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换热器130数量为多个,多个换热器130并联设置在换热腔内。
具体而言,换热器130的数量为多个;相应的,原液进口、原液出口和换热出口111的数量均为多个。
每个换热器130的原液流道分别与相应的一个原液进口和相应的一个原液出口连通,每个换热器130的换热内流道与相应的一个换热出口111连通。通过设置多个换热器130,可以用于给不同的原液进行换热,也可以根据预留的换热空间,设置不同体积的换热器以提高换热结构的换热能力。
参见图4至图5-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的换热结构;还包括节温器210。节温器210具有感温作用,可根据原液温度高低控制原液流向,从而可以调节原液温度,使原液处于较佳的工作温度。原液例如通过图4所示的机油泵驱动至换热集成装置内。
节温器210与换热结构的换热基座110连接,且节温器210用于监测从换热结构的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温度。
当流经节温器210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节温器210与换热结构的换热器130连通,以使从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节温器210和换热器130,流至换热结构的原液出口。
当流经节温器210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节温器210与原液出口连通,以使从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经节温器210,直接流至原液出口。
该换热集成装置,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布置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通过换热介质先后流经换热器130的外部和内部空间,使得换热介质与原液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极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单位空间内的换热性能,可用于满足预留换热空间较小的发动机的机油的冷却、散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换热结构,上述所公开的换热结构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换热集成装置,上述已公开的换热结构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集成装置具有上述换热结构的优点,上述所公开的所述换热结构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参见图4至图5-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换热基座110上连接有滤清器220;通过滤清器220,以过滤原液中的杂质。
滤清器220设置在节温器210与原液出口之间。
当流经节温器210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原液依次经过节温器210、换热器130和滤清器220,并与原液出口连通;即从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节温器210、换热器130和滤清器220,流至换热结构的原液出口。
当流经节温器210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原液通过节温器210和滤清器220,并与原液出口连通。即从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节温器210和滤清器220,流至原液出口。
参见图4至图5-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换热基座110上连接有换热器旁通阀230;可选地,换热器旁通阀230系压力感应元件。
换热器旁通阀230的进口端连通节温器210与换热器130之间的管路,换热器旁通阀230的出口端连通滤清器220的进口端;当换热器旁通阀230的进口端的原液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换热器旁通阀230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节温器210与滤清器220,以使部分原液不经过换热器130直接流至滤清器22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流经换热器130的原液的压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换热器130;
参见图4至图5-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换热基座110上连接有滤清器旁通阀240;滤清器旁通阀240的进口端连通换热器130与滤清器220之间的管路,滤清器旁通阀240的出口端连通原液出口;也即滤清器旁通阀240与滤清器220并列设置在换热器130与原液出口之间。可选地,滤清器旁通阀240系压力感应元件。
当滤清器旁通阀240的进口端的原液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滤清器旁通阀240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换热器130与原液出口,以使部分原液不经过滤清器220,直接流向原液出口。
可选地,滤清器旁通阀240的进口端,与滤清器220和换热基座110之间形成的腔体四周连通;可选地,滤清器旁通阀240的出口端,与滤清器220和原液出口之间的腔体连通。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节温器210包括节温器210的进口端、节温器210的换热端和节温器210的直排端。
节温器210的进口端与原液进口连通,节温器210的换热端与换热器130的原液流道的进口连通,节温器210的直排端与滤清器220的进口端连通。
当流经节温器210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节温器210的进口端与节温器210的换热端连通,以使原液进口与换热器130连通;即从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节温器210、换热器130和滤清器220,流至换热结构的原液出口。
当流经节温器210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节温器210的进口端与节温器210的直排端连通,以使原液进口直接与滤清器220连通;即从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节温器210和滤清器220,流至原液出口。
参见图4至图5-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原液进口设置有进口止回阀250;通过进口止回阀250,用于限制原液的流动方向只进不出,从原液进口单向流动至节温器210。
参见图4至图5-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原液出口设置有出口止回阀260。通过出口止回阀260,用于限制原液只流出,不流进,实现滤清器220单向流动至原液出口。
为了便于了解本实施例,以图5-1至图5-3为例说明换热集成装置内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的流动方向。
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换热介质从换热基座110的换热进口113流入换热结构的换热外流道,先与换热器130的外表面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换热器130的换热器换热介质进口131流入换热器130的换热内流道,与换热器130的原液流道内的原液进行热交换,从换热器130的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132流出至换热出口111,并从换热出口111流出。可选地,换热器换热介质出口132与换热出口1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0。
原液的流动方向:原液从换热基座110的基座原液出口114流入换热器130的换热器原液进口133,并从换热器130的换热器原液出口134流出至换热基座110的基座原液入口115。可选地,基座原液出口114与换热器原液进口13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0。可选地,换热器原液出口134与基座原液入口11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换热结构或换热集成装置内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的相对流动方向为交叉逆流、交叉顺流、平行逆流或者平行顺流等方式。
如图6-1至图6-4所示,图中的原液采用机油,换热介质采用水,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为原液的进出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为换热介质的进出口。图6-1所示为交叉逆流,图6-2所示为交叉顺流,图6-3所示为平行逆流,图6-4所示为平行顺流。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的具体流动方向可根据发动机的机体结构、发动机散热性能等来设计。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还包括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的换热结构,或者还包括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的换热集成装置。
发动机缸体为连接壳体120;发动机缸体与换热基座110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该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布置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通过换热介质先后流经换热器130的外部和内部空间,使得换热介质与原液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极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单位空间内的换热性能,可用于满足预留换热空间较小的发动机的机油的冷却、散热。
可选地,密封件例如为密封圈。
可选地,发动机缸体上设置有与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113和换热外道出口112。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结构或者换热集成装置,上述所公开的换热结构或者换热集成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上述已公开的换热结构或者换热集成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具有上述换热结构或者换热集成装置的优点,上述所公开的所述换热结构或者换热集成装置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结构,用于安装在连接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基座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基座与所述连接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换热腔;
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基座连接;
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互不连通的换热内流道与原液流道;所述换热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液流道连通的原液进口和原液出口,还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内流道连通的换热出口;
所述换热器外部的换热腔为换热外流道;所述换热内流道与所述换热外流道连通;
所述换热基座和/或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座和/或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热外流道连通的换热外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相应的,所述原液进口、所述原液出口和所述换热出口的数量均为多个;
每个所述换热器的原液流道分别与相应的一个所述原液进口和相应的一个所述原液出口连通,每个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内流道与相应的一个所述换热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内流道与所述原液流道的相对流动方向为交叉逆流、交叉顺流、平行逆流或者平行顺流。
5.一种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结构;还包括节温器;
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换热结构的换热基座连接,且所述节温器用于监测从所述换热结构的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温度;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换热结构的换热器连通,以使从所述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依次经所述节温器和所述换热器,流至所述换热结构的原液出口;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原液出口连通,以使从所述原液进口流入的原液,经所述节温器,流至所述原液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座上连接有滤清器;
所述滤清器设置在所述节温器与所述原液出口之间;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原液依次经过所述节温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滤清器,并与所述原液出口连通;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原液通过所述节温器和所述滤清器,并与所述原液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座上连接有换热器旁通阀;所述换热器旁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管路,所述换热器旁通阀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滤清器的进口端;当所述换热器旁通阀的进口端的原液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换热器旁通阀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滤清器;
和/或,所述换热基座上连接有滤清器旁通阀;所述滤清器旁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滤清器之间的管路,所述滤清器旁通阀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原液出口;当所述滤清器旁通阀的进口端的原液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滤清器旁通阀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原液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包括节温器的进口端、节温器的换热端和节温器的直排端;
所述节温器的进口端与所述原液进口连通,所述节温器的换热端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原液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温器的直排端与所述滤清器的进口端连通;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的进口端与所述节温器的换热端连通;
当流经所述节温器的原液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节温器的进口端与所述节温器的直排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进口设置有进口止回阀;
和/或,所述原液出口设置有出口止回阀。
10.一种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缸体;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结构,或者还包括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集成装置;
所述发动机缸体为所述连接壳体;
所述发动机缸体与所述换热基座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CN202111002869.6A 2021-08-30 2021-08-30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Active CN113530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2869.6A CN113530634B (zh) 2021-08-30 2021-08-30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PCT/CN2022/100810 WO2023029684A1 (zh) 2021-08-30 2022-06-23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2869.6A CN113530634B (zh) 2021-08-30 2021-08-30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0634A true CN113530634A (zh) 2021-10-22
CN113530634B CN113530634B (zh) 2022-07-29

Family

ID=7809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2869.6A Active CN113530634B (zh) 2021-08-30 2021-08-30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0634B (zh)
WO (1) WO20230296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852A (zh) * 2021-11-04 2022-01-28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壳体结构及换热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96693A1 (en) * 2006-08-08 2008-02-08 David Wayne Rennie Oil cooling and filtering system, kit and apparatus
CN212006825U (zh) * 2020-02-27 2020-11-24 江苏正帆华东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12880431A (zh) * 2021-01-29 2021-06-01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电池包组件
CN113062784A (zh) * 2021-04-30 2021-07-02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96693A1 (en) * 2006-08-08 2008-02-08 David Wayne Rennie Oil cooling and filtering system, kit and apparatus
CN212006825U (zh) * 2020-02-27 2020-11-24 江苏正帆华东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12880431A (zh) * 2021-01-29 2021-06-01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电池包组件
CN113062784A (zh) * 2021-04-30 2021-07-02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852A (zh) * 2021-11-04 2022-01-28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壳体结构及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0634B (zh) 2022-07-29
WO2023029684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98108A1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EP2792988B1 (en)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r for a vehicle
CN113530634B (zh) 换热结构及换热集成装置和发动机的机油换热系统
WO2007015313A1 (ja) 作動油冷却器
CN111256495B (zh) 换热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US20220232733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heat exchange of cpu radiator
CN108401400A (zh) 水冷模块
KR20230042319A (ko) 열 관리 부품
CN113968113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0978957A (zh) 一种换热器、热泵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7994055U (zh) 流道集成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277185U (zh) 一种用于芯片散热的集成式微型液冷装置
CN214666219U (zh) 一种可调流量换热器
CN210769004U (zh) 散热器
CN211082043U (zh) 中冷器
CN218208027U (zh) 一种冷却器及阀块总成
CN213335701U (zh) 复合式油水换热器
CN214698040U (zh) 一种大功率发动机的热交换系统
CN217603059U (zh) 一种可控过滤式冷却器
CN219034862U (zh) 发动机用散热器总成
CN216969330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879058B (zh) 一种全新靶材冷却系统
CN216904584U (zh) 电机设备及车辆
CN116804520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热管理系统
CN220834503U (zh) 一种一体式换热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