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0136B -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0136B
CN113520136B CN202010315826.2A CN202010315826A CN113520136B CN 113520136 B CN113520136 B CN 113520136B CN 202010315826 A CN202010315826 A CN 202010315826A CN 113520136 B CN113520136 B CN 1135201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value
color
steriliza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58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0136A (zh
Inventor
张豪
王丽英
李晶
梁玉莲
苏莹
龚艳玲
张川
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58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0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0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0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16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heating loose unpack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01N21/80Indicating pH val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烹饪器具包括:烹饪部,烹饪部被配置为放置待烹饪的物料;酸碱度检测组件,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烹饪部内,用于检测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保鲜组件,连接至酸碱度检测组件,保鲜组件被配置根据酸碱度对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升了烹饪器具的保鲜度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装置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烹饪后的食物或待烹饪的物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生物污染,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细菌就会迅速生长繁殖,造成食品的腐败与变质,严重影响饮食健康和用户体验。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部,所述烹饪部被配置为放置待烹饪的物料;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用于检测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保鲜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保鲜组件被配置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烹饪部内设置酸碱度检测组件和保鲜组件,能够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检测,以确定物料或食物是否变质或滋生细菌,若检测到烹饪器具内部的气体的酸度高,则控制保鲜组件进行杀菌处理,以提升保鲜度和饮食卫生。
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包括磷酸化合物、乙酸化合物和乳酸等,但不限于此,酸碱度检测组件能够检测烹饪部内的酸碱度,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以供控制系统触发保鲜组件工作。
同理,微生物也可以利用氮元素进行代谢产生氨基和羟基等,但不限于此,酸碱度检测组件能够检测烹饪部内的酸碱度,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以供控制系统触发保鲜组件工作。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保鲜组件与酸碱度检测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本地间接连接,譬如,保鲜组件与酸碱度检测组件之间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由控制系统进行酸碱度的确定步骤,或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云端间接连接,譬如,保鲜组件与酸碱度检测组件之间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服务器进行酸碱度的确定步骤,但不限于此。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包括:色卡放置部,所述色卡放置部被配置为放置色卡,所述色卡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颜色检测器,所述颜色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色卡的颜色。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色卡放置部和颜色检测器,并且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连接和设置,色卡根据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进行实时显色,因此,颜色检测器能够实时检测到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时间接地检测到烹饪部内是否存在细菌或变质气体。
其中,酸碱度在色卡上的显色通常是连续的。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部由锅体和上盖组合而成,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上盖上,或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靠近所述锅体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结合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上盖上,或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靠近所述锅体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结合部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色卡被沾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基于气体挥发的特性,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到烹饪部内的酸性气体。
其中,锅体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结合部包括上盖与锅体之间的铰链连接部、扣合部、上盖边沿和锅体边沿中的至少一个,也即酸碱度检测组件的设置位置尽量避免与烹饪部内的物料接触或对物料造成污染即可。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保鲜组件包括:紫外杀菌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紫外辐射,以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因此,通过设置紫外杀菌组件,也即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紫外辐射进行杀菌处理,能够高效地消除烹饪部内的微生物机体细胞。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时检测的酸碱度调整紫外杀菌的辐射时长、辐射方向和辐射频率等,但不限于此。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保鲜组件还包括:高温杀菌组件,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进行高温加热,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及电解质浓缩。湿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核酸降解及损伤细菌的细胞膜。湿热灭菌的优越性有穿透力强,菌体吸收水分易变性凝固及蒸汽有潜在热能,因此,通过设置高温杀菌组件,可以更安全且更快速的完成杀菌处理。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时检测的酸碱度调整高温杀菌的加热时长、加热温度和加热功率等,但不限于此。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烹饪器具设置有用于进行烹饪的加热组件,譬如,红外加热组件、电磁加热组件和热阻式加热组件等,但不限于此,加热组件与高温杀菌组件可以是同一组件,也可以是分离的两个组件。
其中,高温杀菌组件通常是指加热温度能够达到100摄氏度以上的加热装置。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保鲜组件还包括:脉冲杀菌组件,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脉冲电场,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脉冲杀菌一般是把液态食品作为电介质置于杀菌容器内,与容器绝缘的两个放电电极也置于其中,利用高压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场对食品进行间歇式杀菌,或者使液态食品流经脉冲电场进行连续杀菌,通过设置脉冲杀菌组件,能够提高全面杀菌的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时检测的酸碱度调整脉冲杀菌的脉冲时长和脉冲频率等,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在烹饪部内设置酸碱度检测组件和保鲜组件,能够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检测,以确定物料或食物是否变质或滋生细菌,若检测到烹饪器具内部的气体的酸度高,则控制保鲜组件进行杀菌处理,以提升保鲜度和饮食卫生。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其中,所述杀菌处理包括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并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可以组合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或单独采用一种或两种杀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所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所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保鲜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烹饪部102,所述烹饪部102被配置为放置待烹饪的物料;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102内,用于检测所述烹饪部102内的气体的酸碱度;保鲜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保鲜组件被配置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102内进行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烹饪部102内设置酸碱度检测组件和保鲜组件,能够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200进行检测,以确定物料或食物是否变质或滋生细菌,若检测到烹饪器具100内部的气体的酸度高,则控制保鲜组件进行杀菌处理,以提升保鲜度和饮食卫生。
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包括磷酸化合物、乙酸化合物和乳酸等,但不限于此,酸碱度检测组件能够检测烹饪部102内的酸碱度,并反馈至控制系统114,以供控制系统114触发保鲜组件工作。
同理,微生物也可以利用氮元素进行代谢产生氨基和羟基等,但不限于此,酸碱度检测组件能够检测烹饪部内的酸碱度,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以供控制系统触发保鲜组件工作。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保鲜组件与酸碱度检测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本地间接连接,譬如,保鲜组件与酸碱度检测组件之间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由控制系统进行酸碱度的确定步骤,或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云端间接连接,譬如,保鲜组件与酸碱度检测组件之间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服务器进行酸碱度的确定步骤,但不限于此。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包括:色卡放置部1062,所述色卡放置部1062被配置为放置色卡,所述色卡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烹饪部102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颜色检测器1064,所述颜色检测器1064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色卡的颜色。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色卡放置部1062和颜色检测器1064,并且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连接和设置,色卡根据烹饪部102内的气体的酸碱度进行实时显色,因此,颜色检测器1064能够实时检测到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时间接地检测到烹饪部102内是否存在细菌或变质气体。
其中,酸碱度在色卡上的显色通常是连续的。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部102由锅体108和上盖110组合而成,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上盖110上,或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靠近所述锅体108与所述上盖110之间的结合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上盖110上,或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靠近所述锅体108与所述上盖110之间的结合部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色卡被沾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基于气体挥发的特性,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到烹饪部102内的酸性气体200。
其中,锅体108与所述上盖110之间的结合部包括上盖110与锅体108之间的铰链连接部、扣合部、上盖110边沿和锅体108边沿中的至少一个,也即酸碱度检测组件的设置位置尽量避免与烹饪部102内的物料接触或对物料造成污染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保鲜组件包括:紫外杀菌组件1042,所述紫外杀菌组件1042设于所述烹饪部102内,所述紫外杀菌组件1042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104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紫外辐射300,以对所述烹饪部102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因此,通过设置紫外杀菌组件1042,也即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紫外辐射300进行杀菌处理,能够高效地消除烹饪部102内的微生物机体细胞。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时检测的酸碱度调整紫外杀菌的辐射时长、辐射方向和辐射频率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3所示,所述保鲜组件还包括:高温杀菌组件,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102内,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进行高温加热,对所述烹饪部102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及电解质浓缩。湿热灭菌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核酸降解及损伤细菌的细胞膜。湿热灭菌的优越性有穿透力强,菌体吸收水分易变性凝固及蒸汽有潜在热能,因此,通过设置高温杀菌组件,可以通过热辐射400更安全且更快速的完成杀菌处理。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时检测的酸碱度调整高温杀菌的加热时长、加热温度和加热功率等,但不限于此。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烹饪器具100设置有用于进行烹饪的加热组件112,譬如,红外加热组件、电磁加热组件和热阻式加热组件等,但不限于此,加热组件112与高温杀菌组件可以是同一组件,也可以是分离的两个组件。
其中,高温杀菌组件通常是指加热温度能够达到100摄氏度以上的加热装置。
如图4所示,所述保鲜组件还包括:脉冲杀菌组件1044,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102内,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脉冲电场500,对所述烹饪部102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脉冲杀菌一般是把液态食品作为电介质置于杀菌容器内,与容器绝缘的两个放电电极也置于其中,利用高压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场500对食品进行间歇式杀菌,或者使液态食品流经脉冲电场500进行连续杀菌,通过设置脉冲杀菌组件1044,能够提高全面杀菌的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时检测的酸碱度调整脉冲杀菌的脉冲时长和脉冲频率等,但不限于此。
如图5所示,未检测到酸性气体200的色卡1066显示为单色,而检测到酸性气体200后颜色发生变化的色卡1066’能够被颜色检测器1064检测到。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包括:
步骤S602,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
步骤S604,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在烹饪部内设置酸碱度检测组件和保鲜组件,能够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检测,以确定物料或食物是否变质或滋生细菌,若检测到烹饪器具内部的气体的酸度高,则控制保鲜组件进行杀菌处理,以提升保鲜度和饮食卫生。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其中,所述杀菌处理包括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并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可以组合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或单独采用一种或两种杀菌方法。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包括:保鲜程序启动,步骤S702,色卡传感器启动;步骤S704,识别色卡的变色度;步骤S706,腐坏报警;步骤S708,启动杀菌抑菌程序;保鲜程序结束。
其中,杀菌抑菌程序即上述紫外杀菌、高温杀菌和射频杀菌所对应的控制程序,色卡传感器即上述颜色检测器的一种实施例,但不限于此。
采用以下实施例分别对预约阶段和烹饪后阶段的保鲜流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1、将食材放入烹饪器具,设置预约时间,保鲜程序启动,色卡传感器启动。
2、食材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微生物作用产生一些酸性气体,色卡接触到酸性气体由于pH变化发生颜色的变化。
3、传感器识别轻微的颜色变化,传输至电控程序,电控程序控制杀菌系统(紫外灯辐照)杀死内部细菌,继续监控颜色的变化。
4、如颜色继续加深,则杀菌系统继续工作;若颜色不变,则杀菌系统停止工。
5、同时判断颜色程序是否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大于等于最大值时,腐败警报启动;小于最大值时,则继续维持保鲜程序。
6、预约时间结束。
实施例二:
1、食材烹饪结束,启动保鲜程序,色卡传感器启动。
2、食材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微生物作用产生一些酸性气体,色卡接触到酸性气体由于pH变化发生颜色的变化。
3、传感器识别轻微的颜色变化,传输至电控程序,电控程序控制杀菌系统(加热盘工作,食材升温至70℃以上)杀死内部细菌,继续监控颜色的变化。
4、如颜色继续加深,则杀菌系统继续工作;若颜色不变,则杀菌系统停止工。
5、同时判断颜色程序是否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大于等于最大值时,腐败警报启动;小于最大值时,则继续维持保鲜程序。
6、直至下一次开盖或手动终止程序。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保鲜装置800,包括:存储器802和处理器804,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的步骤。
其中,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压力锅、电饼铛、电水壶、料理机、豆浆机、破壁机和研磨机中的任一种。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烹饪器具100执行时,实现如所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烹饪器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在烹饪部内设置酸碱度检测组件和保鲜组件,能够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检测,以确定物料或食物是否变质或滋生细菌,若检测到烹饪器具内部的气体的酸度高,则控制保鲜组件进行杀菌处理,以提升保鲜度和饮食卫生。
在所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其中,所述杀菌处理包括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并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可以组合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或单独采用一种或两种杀菌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检测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在烹饪部内设置酸碱度检测组件和保鲜组件,能够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检测,以确定物料或食物是否变质或滋生细菌,若检测到烹饪器具内部的气体的酸度高,则控制保鲜组件进行杀菌处理,以提升保鲜度和饮食卫生。
本发明方法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部,所述烹饪部被配置为放置待烹饪的物料;
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用于检测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对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检测;
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包括:
色卡放置部,所述色卡放置部被配置为放置色卡,所述色卡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
颜色检测器,所述颜色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色卡的颜色;
保鲜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保鲜组件被配置根据所述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具体被配置为在所述颜色继续加深时,继续工作,在所述颜色不变时,停止工作;
所述烹饪部由锅体和上盖组合而成,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上盖上,或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靠近所述锅体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结合部设置;
所述烹饪器具还用于在所述颜色大于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启动腐败警报,在小于所述预设的最大值时,继续维持保鲜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组件包括:
紫外杀菌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紫外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紫外辐射,以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组件还包括:
高温杀菌组件,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高温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进行高温加热,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组件还包括:
脉冲杀菌组件,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设于所述烹饪部内,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连接至所述酸碱度检测组件,所述脉冲杀菌组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酸碱度产生脉冲电场,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所述杀菌处理。
5.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
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
根据所述酸碱度对所述烹饪部内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部内的气体的酸碱度显示对应的颜色;
根据所述颜色进行杀菌处理,具体包括:在所述颜色继续加深时,继续工作,在所述颜色不变时,停止工作;
在所述颜色大于等于预设的最大值时,启动腐败警报,在小于所述预设的最大值时,继续维持保鲜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处理包括紫外杀菌处理、高温杀菌处理和脉冲杀菌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烹饪器具的保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保鲜方法。
CN202010315826.2A 2020-04-21 2020-04-21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20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5826.2A CN11352013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5826.2A CN11352013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136A CN113520136A (zh) 2021-10-22
CN113520136B true CN113520136B (zh) 2023-07-04

Family

ID=78093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5826.2A Active CN113520136B (zh) 2020-04-21 2020-04-21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013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2870A2 (en) * 2004-12-07 2006-06-15 Freshcert, Llc Food freshness sensor
JP2007003388A (ja) * 2005-06-24 2007-01-11 Taisei Lamick Co Ltd 被検液の性状検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0770A1 (fr) * 1985-11-29 1987-06-05 Union Commerce Financement Etu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produits alimentaires pour une conservation de longue duree
JP2005538740A (ja) * 2002-09-16 2005-12-22 アグサート・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エルエルシー 食品媒介病原体及び腐敗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US20040265440A1 (en) * 2002-09-16 2004-12-30 Agcert International, Llc Food borne pathogen sensor and method
JP2007278926A (ja) * 2006-04-10 2007-10-2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検知体、および検知方法
JP4975690B2 (ja) * 2008-07-07 2012-07-11 アルファフーズ株式会社 レトルト食品の製造方法
CN203324199U (zh) * 2013-05-21 2013-12-04 赵航 一种食物酸碱度检测装置
US20170292713A1 (en) * 2016-04-07 2017-10-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ven Humidity
US20180188182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Wal-Mart Stores, Inc. Food product spoilage detection
CN108618564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杀菌控制方法
CN108618625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杀菌组件、烹饪器具及杀菌方法
CN207118827U (zh) * 2017-03-20 2018-03-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杀菌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7186524U (zh) * 2017-03-20 2018-04-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8618639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笼组件、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06776960U (zh) * 2017-04-07 2017-12-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监测食物品质的智能饭盒
CN108196603A (zh) * 2017-11-27 2018-06-22 安徽依诺格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H值检测的实验室环境智能化调控方法
CN110464197B (zh) * 2018-05-10 2022-05-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0483A (zh) * 2018-07-05 2018-12-18 广州久道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酸碱度检测仪及其应用
CN110771771A (zh) * 2019-11-13 2020-02-11 常德市源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杀菌鲜湿米粉保鲜系统
CN110716483B (zh) * 2019-11-20 2020-12-0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2870A2 (en) * 2004-12-07 2006-06-15 Freshcert, Llc Food freshness sensor
JP2007003388A (ja) * 2005-06-24 2007-01-11 Taisei Lamick Co Ltd 被検液の性状検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136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5869B2 (en) Low field strength PEF cooking process and system
US6784405B2 (en) Variable frequency automated capacitive radio frequency (RF) dielectric heating system
US5494687A (en) Process for tenderizing meat
Wu et al. Extending shelf‐life of fresh soybean curds by in‐package microwave treatments
US20190133157A1 (en) Method for cooking a food product in a vacuum oven and a vacuum oven
CN105877475A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13520136B (zh) 烹饪器具、保鲜方法、保鲜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5321068U (zh) 真空包装泡椒凤爪的微波杀菌装置
CN108618564A (zh) 烹饪器具和杀菌控制方法
CN113028726B (zh) 储藏设备、脉冲光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8618572A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3693449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49803B (zh) 一种食品静电烹调系统
CN114601318B (zh)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33557A1 (en) Air can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1245635A (ja) 味付けゆで玉子の製造方法
CN208974690U (zh) 一种高压蒸汽灭菌装置
Särkkä-Tirkkonen et al. Overview on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techniques for baby food
Remya et al. Thermal and Non-thermal processing of fishes
WO2010023640A1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erilization and packaging for use therefor
CN115919141A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rya Newer Technique in Food Processing: High Intensity Light, Pulse Electric Field and Infrared
Kong et al. Emerging food technologies
Tola et al. Thermal processing principles
KR200302084Y1 (ko) 육류의 저온 조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