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8355A -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8355A
CN113518355A CN202010281699.9A CN202010281699A CN113518355A CN 113518355 A CN113518355 A CN 113518355A CN 202010281699 A CN202010281699 A CN 202010281699A CN 113518355 A CN113518355 A CN 113518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quasi
location
quantities
location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16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8355B (zh
Inventor
李铁
张永平
类春阳
张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16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8355B/zh
Priority to EP21785427.2A priority patent/EP412072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8594 priority patent/WO20212038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8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8355A/zh
Priority to US17/960,912 priority patent/US2023004233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8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8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68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using quasi-colocation [QCL] betwee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在本申请中,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并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准共址关系,或使用该准共址关系。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准共址(quasi co-located,QCL)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技术新增高频频段(通常认为是6G以上),比如28GHz、39GHz或60GHz频段,以实现更大带宽、更高传输速率。由于频率较高,信号在空间传播过程中会发生严重衰落。因此,5G NR采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BF)技术获得良好的定向性增益,以提高发射方向定向功率,改善接收端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dio,SINR),进而提升系统性能。
由于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均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由此带来的收发波束管理问题成为一个主要问题。波束管理包括波束训练、波束测量和上报、各信号或信道波束指示等方面。在波束训练过程中,需要终端侧设备对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进行测量和上报。目前,终端侧设备是基于单一的波束测量量(即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1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L1-RSRP)(以下简称RSRP))进行波束的训练的。终端侧设备通过波束训练过程,可以找到与网络侧设备通信的波束对。波束对的关系是通过QCL关系表示的。网络侧设备指示该QCL关系关联到参考信号时,终端侧设备可以确知采用哪个收波束去接收该参考信号,或者采用哪个发波束去发送该参考信号,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行为可以对齐。
终端侧设备还可以基于层1信号与干扰噪声比(layer 1 signal interferencenoise ratio,L1-SINR)(以下简称SINR)等多种波束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得到波束质量。其中,SINR相比RSRP,进一步考虑了干扰对波束质量的影响。基于上述多种波束测量量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多种QCL关系。
然而基于多种测量量的测量和上报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指示某种QCL关系关联到参考信号时,终端侧设备无法确知采用哪个波束测量量的收波束去接收,或者采用哪个波束测量量的发波束发送,这样就会导致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行为无法对齐。
基于此,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如何进行QCL关系管理或使用,是本申请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以实现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统一管理QCL关系,对齐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在该方面中,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和网络侧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现中,所述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包括: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在该实现中,终端侧和网络侧可以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在该实现中,在执行上述管理操作过程中,终端侧和网络侧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在该实现中,终端侧和网络侧均基于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在该实现中,对于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其采用的测量量与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可能不同,因此,可以丢弃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提高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效率。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参考信号;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在该实现中,终端侧和网络侧均基于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准共址关系,或者根据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测量时,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上报时,根据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在该实现中,终端侧通过网络侧所指示的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可以知道网络侧采用的测量量,从而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的行为可以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使用对应的所述准共址关系。在该实现中,终端侧通过网络侧所指示的用户传输模式,可以知道网络侧采用的测量量,从而使得终端侧和网络侧的行为可以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包括: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在该实现中,网络侧可以明确指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所采用的测量量,从而使得终端侧与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侧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在该实现中,终端侧也可以主动上报自身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所采用的测量量,从而使得终端侧与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参考信号;接收终端侧发送的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的;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在该实现中,网络侧可以通过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从而终端侧可以获得与所指示的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对应的测量量,使用该测量量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从而使得终端侧与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在该实现中,网络侧可以通过指示用户传输模式,从而终端侧可以获得与所指示的用户传输模式对应的测量量,使用该测量量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从而使得终端侧与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侧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在该实现中,网络侧可以明确地指示终端侧其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所采用的测量量,使得终端侧可以根据该测量量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从而使得终端侧与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包括:接收终端侧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获取所述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在该实现中,网络侧可以根据终端侧上报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所采用的测量量,采用该测量量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从而使得终端侧与网络侧的行为对齐。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终端侧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终端侧设备,或者应用于终端侧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测量时,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上报时,根据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使用对应的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终端侧设备,或者应用于终端侧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器,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以及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测量时,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上报时,根据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使用对应的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终端侧设备,或者应用于终端侧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侧设备时,该通信接口为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具体地包括: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利用该通信接口与外部通信;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可以理解,该外部可以是处理器以外的对象,或者是该通信装置以外的对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该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网络侧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应用于网络侧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可以理解,当所述通信装置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和/或输出接口、接口电路、管脚等。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参考信号;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终端侧发送的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的;以及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侧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侧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应用于网络侧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可以理解,当所述通信装置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和/或输出接口、接口电路、管脚等。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参考信号;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终端侧发送的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的;以及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侧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侧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应用于网络侧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调用并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该通信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侧设备时,该通信接口为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具体地包括: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利用该通信接口与外部通信;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可以理解,该外部可以是处理器以外的对象,或者是该通信装置以外的对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该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方法。
其中,第七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下行波束训练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两种不同的测量量进行波束训练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示例的一种QCL链的示意图;
图4为示例的QCL链的建立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一个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收发波束无法对齐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基于L1-RSRP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
图11为基于L1-SINR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
图12为基于多种测量量中的同一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4为基于最近一次测量或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中具有的相同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简化的终端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简化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介绍一下本申请的波束管理的过程:
波束管理包括波束训练、波束测量和上报、各信号或信道波束指示等方面。
波束训练过程
波束训练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收发波束的扫描过程,其目的是找到优选波束对。波束对包括一个发波束和一个收波束。只有发波束方向和收波束方向是对齐的情况下,接收信号的增益才算最佳。其中,波束训练或扫描流程如下:
具体地,波束训练过程包括下行波束训练过程和上行波束训练过程。其中,下行波束训练过程又包括:P-1过程(即波束粗对齐)、P-2过程(精调网络侧设备发波束)和P-3过程(精调终端侧设备收波束)。上行波束训练过程又包括:U-1过程(即波束粗对齐)、U-2过程(精调网络侧设备收波束)和U-3过程(精调终端侧设备发波束)。具体地:
下行波束训练过程
P-1过程(粗对齐):如图1所示的下行波束训练过程的示意图,网络侧设备以发波束扫描方式覆盖一个区域,终端侧设备通过收波束扫描方式分别与网络侧设备的发波束配对并进行测量和上报;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波束(对)作为一个初始选择。为了加快P-1过程,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通常选择粗波束扫描。
P-2过程(精调网络侧设备发波束):网络侧设备基于P-1过程获得的初始发波束进行细发波束扫描,终端侧设备通过P-1过程(或网络侧设备指示波束)获得的初始收波束,进行配对测量和上报,来训练网络侧设备的细发波束。
P-3过程(精调终端侧设备收波束):网络侧设备基于P-2过程训练获得细发波束固定发送,终端侧设备通过P-2过程获得粗波束进行细收波束扫描,并进行配对测量,来训练终端侧设备的细收波束。
上行波束训练过程
U-1过程(粗对齐):终端侧设备以发波束扫描方式覆盖一个区域,网络侧设备通过收波束扫描方式分别与终端侧设备的发波束配对并进行测量;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波束(对)作为一个初始选择。为了加快U-1过程,通常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选择粗波束扫描。
U-2过程(精调网络侧设备收波束):终端侧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发波束进行固定发波束,网络侧设备通过U-1过程获得的初始收波束进行细收波束扫描,并进行配对测量,选择合适的细收波束。
U-3过程(精调终端侧设备发波束):终端侧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发波束进行细发波束扫描,网络侧设备通过U-2过程获得的收波束进行配对测量,选择合适的终端侧设备细发波束。
上述描述的“过程”也可以描述为“阶段”。
波束测量和上报
对于上述波束训练过程,需要终端侧设备对网络侧设备配置的测量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或者上报。终端侧设备可以基于RSRP和SINR等测量量来衡量波束质量。SINR相比RSRP,进一步考虑了干扰对波束质量的影响。
采用两种不同测量量的波束训练的过程如图2所示,针对上述波束训练过程P-1、P-2和P-3,混合采用RSRP和SINR两种不同的测量量,最终得到的测量结果,对于P-3阶段的RS有8种测量结果,对于P-2阶段的RS有4种测量结果,P-1阶段的RS有2种测量结果。也即,最终训练出的收波束,对于P-3阶段的RS对应有8种可能收波束,对于P-2阶段的RS对应有4种可能收波束,P-1阶段的RS对应有2种可能收波束。
信号或信道波束指示
终端侧设备通过上述波束训练过程,可以找到与网络侧设备通信的波束对。波束对的关系可以通过QCL关系表示。QCL关系是指对于两个天线端口来说,其中一个端口的大尺度信道特性可以从另一端口推断获得,就可认为两个天线端口是具有QCL关系的。大尺度信道特性可以是时延扩展(delay spread)、平均时延(average delay)、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平均增益(average gain)、收波束空间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发波束空间参数(spatialTx parameter)等。其中,QCL关系包括如下分类:
'QCL-TypeA':{Doppler shift,Doppler spread,average delay,delayspread};
'QCL-TypeB':{Doppler shift,Doppler spread};
'QCL-TypeC':{Doppler shift,average delay};
'QCL-TypeD':{spatial Rx parameter}。
其中,QCL-TypeD即是隐含的波束对关系。
此外,spatialTx parameter也表征隐含的波束对关系。
进一步地,可以将上述QCL关系封装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参数:传输配置标识状态(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TCI-state)和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其中,TCI-state为下行信号或者信道使用,空间关系为上行信号或者信道使用。
示例性地,终端侧设备在RRC连接建立之前和连接建立之后的过程,可以通过波束扫描、记录适合的同步信号/物理层广播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SS/PBCH block)、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dic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者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ngal,SRS)索引(index),和与之关联的接收波束(RX-beam)或者发送波束(Tx-beam),来建立QCL关系(即建立或更新TCI-state或者spatial relation)。QCL关系建立之后,将该QCL关系与其它参考信号(例如,PD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PDSCH的DMRS,PUCCH的DMRS,PUSCH的DMRS,PRACH preamble,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ngal,TRS),CSI-RS,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singal),SRS等)关联起来,并结合波束训练过程进行波束的精细化管理,更新QCL关系。
终端侧设备通过上述波束训练过程以及QCL关系建立或更新过程,可以为相应的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例如为TRS、CSI-RS、PDCCH、PDSCH、PUSCH、PUCCH、PTRS、SRS等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当网络侧设备调度终端侧设备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信息时(包括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数据信道),网络侧设备会通过下行信令将激活的TCI-state或者spatial relation通知终端侧设备,从而终端侧设备能够推断出使用哪个收波束进行接收。此外,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也可以通过约定的QCL关系进行接收或者发送;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如果终端侧设备移动或者波束测量事件上报,会更新相关的TCI-state或者spatial relation。
具体地,通过QCL关系对上下行信号或信道进行波束指示的方式如下:对于PDCCH的波束指示,可以采用高层RRC信令配置一个波束资源池,并通过介质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信令激活其中一个波束来指示PDCCH波束;对于PDSCH波束指示,采用高层RRC信令配置一个波束资源池,并通过MAC-CE信令激活其中包含多个波束的一个波束子集,最终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触发该波束子集的一个波束来指示PDSCH波束;对于周期或非周期的CSI-RS波束,通过RRC信令指示CSI-RS波束;对于半持续的CSI-RS波束,通过MAC-CE指示CSI-RS波束;对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波束指示,采用高层RRC信令配置一个波束资源池,并通过MAC-CE信令激活其中一个波束来指示PUCCH波束;对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波束指示,通过与之关联的SRI指示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波束指示来指示PUSCH波束;对于周期和非周期的SRS波束指示,通过RRC信令指示SRS波束;对于半持续SRS的波束指示,可以采用RRC信令指示或者可以通过MAC-CE信令指示SRS波束。
另外,在上述各信号或者信道波束指示过程中,会涉及准共址关系链(QCL chain)的问题。所谓QCL chain即是多个信号和信道关联的QCL关系。下面以QCL关系中的Type-D(即波束对)来阐述QCL chain问题。通常,一个波束训练、QCL配置、波束指示和使用的通常的流程如下:
以下行为例,上行的流程与下行对偶类似。网络侧设备给终端侧设备配置P-1阶段的参考信号(P-1-RS)、P-2阶段的参考信号(P-2-RS)、P-3阶段的参考信号(P-3-RS)进行上述的波束训练过程。在P-1步骤,终端侧设备会对每一个P-1-RS记录一个“最优”的收波束,网络侧设备会对每一个P-1-RS记录一个“最优”的发波束;在P-2步骤,网络侧设备告知终端侧设备用其中某一个P-1-RS的收波束收(通过QCL指示),网络侧设备将对每一个P-2-RS记录一个发波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了一个QCL chain,即P-1-RS—>P-2-RS。对于终端侧设备来说,两者具有相同的收波束,即,使用P-1-RS的收波束去收P-2-RS;同理,在P-3步骤,为每一个P-3-RS记录一个收波束;即形成一个更长的QCL chain,P-1-RS—>P-2-RS—>P-3-RS。
上述训练过程是针对某一RS的收发波束对,对于网络侧设备的发波束和终端侧设备的收波束都是已知的,也就是说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对波束对的理解是对齐的。这种对齐关系,即可以理解为QCL-TypeD。同理,上行为spatial relation。此外,其他的QCL类型也是通过这种QCL chain的方式关联。
获得上述基础的RS的波束对关系后,即可以将该RS的波束对关系用于某一信号或者某一信道的收发。例如,假设PDSCH的收发波束对采用P-3-RS,则网络侧设备将P-3-RS作为PDSCH的QCL关系告知终端侧设备即可。图3为示例的一种QCL chain的示意图,其中,无箭头端为箭头端信号或者信道的源;①号箭头线为基于某一测量量获得的QCL源,例如,P-2CSI-RS与SS/PBCH是基于某一测量量建立了QCL关系,从而P-2CSI-RS获得了QCL源为SS/PBCH;又例如,配置有波束关系的TRS与P-2CSI-RS是基于某一测量量建立了QCL关系,从而配置有波束关系的TRS获得了QCL源为P-2CSI-RS;又例如,用于下行波束训练的P-1CSI-RS与用于上行波束训练的U-2SRS是基于某一测量量建立了QCL关系,则U-2SRS获得了QCL源为P-1CSI-RS;②号箭头线则无需基于某一测量量去获得,直接关联指示使用即可,例如,配置有波束关系的TRS、用于信道测量的CSI-RS均与P-2CSI-RS基于某一测量量建立了QCL关系,则配置有波束关系的TRS与用于信道测量的CSI-RS可以直接关联,无需再基于某一测量量去获得QCL源;又例如,PUCCH/PUSCH/SRS、基于码本传输探测的CB-SRS/基于非码本传输探测的NCB-SRS/用于天线切换的AS-SRS/用于波束管理的BM-SRS均与U-2SRS建立了QCL关系,则PUCCH/PUSCH/SRS与(CB/NCB/AS/BM-)SRS无需再基于某一测量量测量,可以直接关联使用。则在使用上述QCL chain进行信号或信道的收发过程中,可以根据上述箭头的方向往回溯源配置的参考信号。例如,PDCCH的TCI-state TypeD配置有波束关系的TRS;该TRS的TCI-state TypeD配置为P-2CSI-RS;P-2CSI-RS的TCI-state TypeD配置为SS/PBCH等。具体的链式有多长,链式的最后终点到哪一个RS,可以通过网络侧设备灵活配置。
对于QCL链的建立和更新操作有多种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下:
以PDSCH的TCI-state TypeD配置为例,也即进行PDSCH的波束关系维护时,网络侧设备首先配置波束训练过程,对于P-1过程,假设网络侧设备有4个宽波束,则配置周期的参考信号测量集合,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集合1(CSI-RS set1)。CSI-RSset1包含4个CSI-RS,分别为CSI-RS 1~4,每个CSI-RS对应一个宽波束的发送。测量量采用RSRP。假设终端侧设备有2个宽的收波束。按照P-1流程,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需要在2个周期实例内扫描遍历完宽的波束对。此外,假设当前所有终端侧设备测量的结果均能上报给网络侧设备(实际情况,可能是终端侧设备只上报最好的N个结果)即4x2个结果;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根据测量结果分别为每个RS存储相应的波束。
如图4所示的QCL链建立过程中的P-1过程的示意图,具体的波束训练过程为:首先,网络侧设备分别通过发送波束1-4发送CSI-RS1-CSI-RS4,相应地,终端侧设备使用宽波束1-2接收CSI-RS1-4,并分别进行上报;上报采用参考信号索引和测量量的测量值形式,不具体上报收发波束。其中,终端侧设备在第1个周期内上报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终端侧设备在第1个周期内上报的结果
参考信号索引 L1-RSRP
CSI-RS1 值1
CSI-RS2 值2
CSI-RS3 值3
CSI-RS4 值4
终端侧设备在第2个周期内上报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终端侧设备在第2个周期内上报的结果
参考信号索引 L1-RSRP
CSI-RS1 值5
CSI-RS2 值6
CSI-RS3 值7
CSI-RS4 值8
参考信号相对应的收发波束分别存储在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其中,终端侧设备中存储的每一次扫描参考信号对应的收波束如下表3所示:
表3终端侧设备中存储的每一次扫描参考信号对应的收波束
Figure BDA0002446813540000151
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侧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网络侧设备中存储的每一次扫描参考信号对应的发波束如下表4所示:
表4网络侧设备中存储的每一次扫描参考信号对应的发波束
Figure BDA0002446813540000152
最后,根据测量值的结果比较,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分别更新参考信号对应的发收波束。上述过程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分别获得了参考信号CSI-RS 1-4的发波束和收波束。
结合表3,假设两个周期内终端侧设备通过收波束1和收波束2分别接收参考信号CSI-RS1~CSI-RS4的测量结果的比较结果如下:值1>值5,值2<值6,值3>值7,值4<值8,则终端侧设备最终选择的各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收波束如下表5所示:
表5收波束最终选择结果
Figure BDA0002446813540000153
Figure BDA0002446813540000161
结合表4,假设两个周期内网络侧设备通过发波束1~发波束4分别发送参考信号CSI-RS1~CSI-RS4,获得终端侧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比较结果如下:值1>值5,值2<值6,值3>值7,值4<值8,则网络侧设备无论两个周期内同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的比较结果如何,最终选择的各个参考信号对应的发波束如下表6所示:
表6发波束最终选择结果
参考信号索引 发波束
CSI-RS1 发波束1
CSI-RS2 发波束2
CSI-RS3 发波束3
CSI-RS4 发波束4
进一步地,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比较结果,获得发波束1~发波束4对应的测量结果为值1、值6、值3、值8,并进一步比较值1、值6、值3、值8的大小,最终在发波束1~发波束4中确定一个发波束。
则,该CSI-RS 1-4可以作为其他信号或者信道的TCI-state TypeD配置的源RS,或者说当网络侧设备配置其他信号或者信道与该CSI-RS 1-4中的任一个具有QCL关系时,则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发波束发送其他信号或信道,终端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收波束接收其他信号或者信道;或者,终端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发波束发送其他信号或信道,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收波束接收其他信号或者信道。
以此类推,对于P-2过程,假设网络侧设备有12个细波束,则P-2过程,配置非周期的CSI-RS5-16,并且所有CSI-RS 5-16的TCI-state TypeD的RS配置为CSI-RS1(假设P-1步骤选出的最佳波束对为CSI-RS1关联的发收波束),则网络侧设备分别通过12个细波束发送CSI-RS 5-16,终端侧设备采用CSI-RS1的接收波束,接收CSI-RS 5-16。终端侧设备测量CSI-RS 5-16,并上报测量结果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最佳的发波束。例如,选择出的最佳发波束为CSI-RS5对应的发波束。
则通过上述P-2过程,该CSI-RS 5-16可以作为其他信号或者信道的TCI-stateTypeD配置的源RS,或者说当网络侧设备配置其他信号或者信道与该CSI-RS 5-16中的任一个具有QCL关系时,则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发波束发送其他信号或信道,终端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收波束接收其他信号或者信道;或者,终端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发波束发送其他信号或信道,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收波束接收其他信号或者信道。
再次,对于P-3过程,假设终端侧设备有4个细波束,则网络侧设备配置CSI-RS 17~20,终端侧设备测量CSI-RS 17~20,并根据测量结果选出波束质量最佳的收波束。CSI-RS 17~20的TCI-state TypeD的RS配置为CSI-RS5(假设P-2步骤选出的最佳波束对为CSI-RS5关联的发收波束),则通过上述P-3过程,该CSI-RS 17~20可以作为其他信号或者信道的TCI-state TypeD配置的源RS,或者说当网络侧设备配置其他信号或者信道与该CSI-RS17~20中的任一个具有QCL关系时,则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发波束发送其他信号或信道,终端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收波束接收其他信号或者信道;或者,终端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发波束发送其他信号或信道,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该CSI-RS的收波束接收其他信号或者信道。
通过上述过程,CSI-RS 1~4没有QCL配置,CSI-RS 5~20具有QCL配置,且CSI-RS17~20有两级QCL配置。例如,CSI-RS 17的TCI-state TypeD的RS配置为CSI-RS5,CSI-RS5的TCI-state TypeD的RS配置为CSI-RS1,则CSI-RS 17可以间接的QCL关系到CSI-RS 1。依次类推,如果CSI-RS1-20配置给任意其他信号(TRS,CSI-RS,DMRS等)或者信道(PDSCH,PDCCH等)的TCI-state TypeD,则其他信号或者信道的QCL也可以是多级关系,即为相应的QCLchain。由于QCL chain关联的某一级RS,可能是实时更新的(如P1/P2/P3过程是周期过程,则每一阶段,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根据测量结果会更新对应RS的发收波束),则相应的QCL chain也是更新的。此处应注意,QCL chain更新体现在某一个信号或者信道其TCI-state TypeD配置的RS的变化;而在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实现过程中,体现QCLchain的更新实际为某一信道或信号的TCI-state TypeD配置的RS的其相应存储的发收波束的变化。
如图2所示,针对上述波束训练过程P-1、P-2和P-3,如果混合采用不同的测量量,最终训练出的收波束,对于每个P-3-RS有8种可能收波束,对于P-2-RS有4种可能收波束,P-1-RS有2种可能收波束。而采用两种测量量的测量结果都是分别上报的,上报格式都是关联的参考信号索引和测量值。因此,当两种测量和上报同时存在时,网络侧设备指示某种QCL关系到上述测量的RS时,终端侧设备无法确知采用哪个波束测量量的收波束去接收,这样就会导致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行为无法对齐。此外,上述过程如果终端侧设备保留所有训练结果不做取舍,都进行训练跟踪,将导致终端侧设备的实现复杂度大大增加。面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或者下一代通信系统,比如6G等,本申请中涉及的5G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5G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还可以是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车联网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
图5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一个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侧设备100(图5以一个网络侧设备为例进行示意)以及与网络侧设备10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侧设备200。其中,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两两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适用于上述各种通信系统。以5G移动通信系统为例,图5中的网络侧设备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该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设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中继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侧设备或者未来车联网中的终端侧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增强现实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还可以是IoT系统中的终端侧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侧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通信的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信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等。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为5G系统中的gNB或TRP或TP,或者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此外,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为构成gNB或TP的网络节点,如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此外,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侧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侧设备或者网络侧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或者,是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的相关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由一个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的相关功能可以通过图6中的通信装置700来实现。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如处理器701、处理器706),通信线路7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6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704,以及一个处理器70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3。
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702可包括一通路,用于连接不同组件之间。
通信接口704,可以是收发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例如,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收发机一类的装置。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704也可以是位于处理器701内的接口电路,用以实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存储器703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7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器701执行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通信接口704负责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6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6。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706。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
上述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是一个通用装置或者是一个专用装置。例如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或具有图6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7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如前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终端侧设备可以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该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上报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确定收发波束对,该收发波束对的关系可以通过QCL关系表示,即QCL关系是波束或者波束对关系。目前,存在RSRP、SINR等多种测量量。
当系统中存在多种测量量可确定QCL关系时,已知的某种QCL关系到上述测量的RS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都无法确知采用基于哪个波束测量量确定的收发波束对,这样就会导致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行为无法对齐。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具体地,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可以预定义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或者网络侧设备也可以静态配置或动态指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其中,静态配置通常为RRC信令配置,即网络侧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动态指示通常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上述RRC配置的多种测量量中的一种。
具体地,可以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
基于RSRP;
基于SINR;
基于RSRP以及SINR;
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当然,本实施例不限于基于RSRP和SINR两种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的管理,还可以基于其它的任一种测量量,或基于RSRP、SINR、以及其它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的管理。
其中,对于终端侧设备来说,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可以是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相应地,对于网络侧设备来说,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可以是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即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相同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的管理或使用,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
对于终端侧设备来说,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可以是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相应地,对于网络侧设备来说,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可以是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即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相同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的管理或使用,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
S102、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该QCL关系,或使用该QCL关系。
在确定了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后,可以基于该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该QCL关系,或使用该QCL关系。管理QCL关系即管理波束或波束对。
其中,管理QCL关系具体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
建立QCL关系;
更新QCL关系;
维护QCL关系;
删除QCL关系;
移除QCL关系;
丢弃QCL关系。
其中,建立QCL关系是指当前不存在该QCL关系,终端侧设备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初始建立该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初始建立该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可以获得相同的初始的QCL关系。具体地,在软件或者硬件实现时,建立行为,可以理解为程序中QCL关系管理的子功能实现的QCL关系内容的初始化、或者初始添加、或者添加等。
更新QCL关系是指终端侧设备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获得的测量结果,对当前已经存在的QCL关系进行更新;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获得的测量结果,对当前已经存在的QCL关系进行更新。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更新行为相同,可以获得相同的更新后的QCL关系。具体地,在软件或者硬件实现时,更新行为,可以理解为程序中QCL关系管理的子功能实现的QCL关系内容的替换、或先删除后添加、或先释放后添加等。
维护QCL关系是指QCL关系被删除后,终端侧设备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获得的测量结果,添加新的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获得的测量结果,添加新的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维护行为相同,可以获得相同的维护结果。具体地,在软件或者硬件实现时,维护行为,维护理解为程序中QCL关系管理的子功能实现的QCL关系内容的初始化后的继续添加等。
删除QCL关系,可以是已经存在基于多种测量量获得的多种QCL关系,并且终端侧设备基于当前确定的一种测量量获得的其中一种QCL关系,删除其它的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基于当前确定的一种测量量获得的其中一种QCL关系,删除其它的QCL关系;或者终端侧设备删除已经存在的一种或多种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删除已经存在的一种或多种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删除行为相同,可以获得相同的删除结果。具体地,在软件或者硬件实现时,删除行为,删除为程序中QCL关系管理的子功能实现的QCL关系内容的删除等。
移除QCL关系,可以是已经存在基于多种测量量获得的多种QCL关系,并终端侧设备基于当前确定的一种测量量获得的其中一种QCL关系,移除其它的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基于当前确定的一种测量量获得的其中一种QCL关系,移除其它的QCL关系;或者终端侧设备移除已经存在的一种或多种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以移除已经存在的一种或多种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移除行为相同,可以获得相同的移除结果。具体地,在软件或者硬件实现时,移除行为,移除为程序中QCL关系管理的子功能实现的QCL关系内容的释放等。
丢弃QCL关系,可以是已经存在基于多种测量量获得的多种QCL关系,并终端侧设备基于当前确定的一种测量量获得的其中一种QCL关系,丢弃其它的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也可以基于当前确定的一种测量量获得的其中一种QCL关系,丢弃其它的QCL关系;或者终端侧设备丢弃已经存在的一种或多种QCL关系,网络侧设备与可以丢弃已经存在的一种或多种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移除行为相同,可以获得相同的丢弃结果。具体地,在软件或者硬件实现时,丢弃行为,丢弃为程序中QCL关系管理的子功能实现的QCL关系内容的去使能等。
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使用QCL关系。使用QCL关系是指使用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的QCL关系,为相应的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例如为TRS、CSI-RS、PDCCH、PDSCH、PUSCH、PUCCH、SRS等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由于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是基于相同的测量量管理的QCL关系(即收发波束对),因此,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在使用该QCL关系时,网络侧设备能够推断出使用哪个发波束发送信号或信道,或者使用哪个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相应地,终端侧设备能够推断出使用哪个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或者使用哪个发波束发送信号或信道该发波束为与该信号或信道具有QCL关系的参考信号采用的发波束,该收波束与该信号或信道具有QCL关系的参考信号采用的收波束,从而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能够准确地接收或者发送信号或信道。
例如,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根据RS1的测量结果建立了QCL关系。现网络侧设备使用该QCL关系发送PDSCH的DMRS,终端侧设备使用该QCL关系接收PDSCH的DMRS,若PDSCH的TCI-state的Type-D配置为RS1时,意味着PDSCH的DMRS端口与RS1的对应端口具有QCLType-D关系,也即网络侧设备采用RS1的发送波束发送PDSCH的,终端侧设备采用RS1的接收波束接收PDSCH;换句话说,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分别采用RS1的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去发送和接收PDSCH。
可见,如果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则会出现收发波束无法对齐的情况,如图8所示的收发波束无法对齐的示意图,网络侧设备的一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1配置RS-1进行波束训练,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基于SINR两种测量量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在基于RSRP测量时,不考虑邻近的TRP-2对TRP-1的影响;在基于SINR测量时,需要考虑邻近的TRP-2对TRP-1的影响。因此,基于两种测量量得到的终端侧设备的收波束可能不一样(基于RSRP进行波束训练,得到的收波束是波束1;基于SINR进行波束训练,得到的收波束是波束2)。当终端侧设备通过波束训练保留RS-1基于两种测量量的收发波束对(即QCL关系)时,网络侧设备配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或者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QCL关系到该RS-1时,终端侧设备不知采用何种收波束(波束1或波束2)去接收PDSCH或PDCCH,这种情况会导致收发波束对不齐的情况。
同理,网络侧设备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者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QCL关系时,终端侧设备不知采用何种发波束去发送PUSCH或者PUCCH。
然而,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从而,网络侧设备在使用该准共址关系进行信号或信道的发送或接收时,能确定采用哪个发波束或收波束进行发送或接收;终端侧设备在使用该准共址关系进行信号或信道的接收或发送时,能确定采用哪个收波束或发波束进行接收或发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相应地,终端侧设备接收该第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指示终端侧设备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因此,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MAC-CE、DCI等至少一种携带上述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
可选地,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三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
S202、终端侧设备获取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
终端侧设备获取网络侧设备所指示的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相应地,网络侧设备将指示终端侧设备的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
终端侧设备根据网络侧设备所指示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相应地,网络侧设备也根据上述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可以基于相同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
S203、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相应地,终端侧设备接收该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可以是SS/PBCH,CSI-RS等。
S204、终端侧设备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
在一个实现中,终端侧设备可以基于存在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上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也即上述步骤S201~S202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与步骤S204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之间,可以没有先后关系或关联关系,进行测量的测量量可以与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完全相同,也可以包括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之外的其它测量量。例如,进行测量的测量量可以是RSRP和SINR,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可以是RSRP;或者进行测量的测量量和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均为RSRP。
在又一个实现中,终端侧设备也可以根据上述网络侧设备所指示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测量上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也即可以是在上述步骤S201~S202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之后,根据确定的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例如,假设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为SINR,则终端侧设备基于SINR测量参考信号。
S205、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
若终端侧设备是基于存在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上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则获得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
若终端侧设备是基于确定的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测量上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则获取一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述获得的测量结果。
S206、终端侧设备根据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或使用QCL关系。
S207、网络侧设备根据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或使用QCL关系。
在上述步骤S206和S207中,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根据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同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
若终端侧设备测量和上报了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根据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结果管理该QCL关系。
若终端侧设备测量和上报了基于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的测量结果,则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根据该测量结果管理该QCL关系。
其中,管理QCL关系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更新、维护、删除、移除、丢弃QCL关系。
如图10所示的基于RSRP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在实际测量和上报过程中,当基于RSRP测量或上报时,基于该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当基于SINR测量或上报时,不基于该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RSRP管理QCL关系。
可替换地,当基于RSRP测量或上报时,基于该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当基于SINR测量或上报时,根据之前获得的基于RSRP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RSRP管理QCL关系。
如图11所示的基于SINR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在实际测量和上报过程中,当基于SINR测量或上报时,基于该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当基于RSRP测量或上报时,不基于该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SINR管理QCL关系。
可替换地,当基于SINR测量或上报时,基于该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当基于RSRP测量或上报时,根据之前获得的基于SINR测量或上报的结果管理QCL关系。从而,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SINR管理QCL关系。
即,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只管理基于同一测量量的QCL关系,对于基于多个测量量的QCL关系不进行管理。如图12所示的基于多种测量量中的同一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对于其中的方式1,是基于同一测量量RSRP进行QCL关系管理的,通过多个阶段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和上报,得到QCL链。该QCL链是基于同一测量量RSRP获得的,因此,可以认为是符合规则的QCL链。而对于其中的方式2,在第一阶段,是基于RSRP和SINR两个测量量进行测量和上报的,而其它阶段是基于SINR进行测量和上报的,不同的阶段不是基于同一测量量进行测量和上报的,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不对该QCL关系进行管理。
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测量量使用QCL关系。使用QCL关系是指使用基于上述确定的一种测量量管理的QCL关系,为相应的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例如为TRS、CSI-RS、PDCCH、PDSCH、PUCCH、PUSCH、SRS等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由于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是基于相同的测量量管理的QCL关系(即收发波束对),因此,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在使用该QCL关系时,终端侧设备能够推断出使用哪个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或者使用哪个发波束发送信号或信道,从而能够准确地接收或者发送信号或信道。网络侧设备能够推断出使用哪个发波束发送信号或信道,或者使用哪个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从而能够准确地接收或者发送信号或信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相应地,终端侧设备接收该参考信号。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9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3。
S302、终端侧设备基于多种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得到多种测量结果。
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可以基于存在的多种测量量测量上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得到多种测量结果。例如,终端侧设备可以基于RSRP和SINR测量上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得到两种测量结果。
S303、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述多种测量结果。
终端侧设备基于多种测量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则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述多种测量结果。
S304、终端侧设备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根据上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具体地,终端侧设备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如图14所示的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在实际测量时,在不同的时刻分别是基于RSRP和基于SINR进行测量(一种示例,但不限于此示例。具体地,在基于RSRP测量的周期内,是基于RSRP进行测量;在基于SINR测量的周期内,是基于SINR进行测量)。则在进行QCL关系管理时,最近一次若是基于RSRP测量参考信号,则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最近一次若是基于SINR测量参考信号,则终端侧设备基于SINR的测量结果管理或使用QCL关系。
可替换地,图14也可以是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的示意图,在实际测量时,在不同的时刻分别是基于RSRP和基于SINR进行测量(一种示例,但不限于此示例。具体地,在基于RSRP测量的周期内,是基于RSRP进行测量;在基于SINR测量的周期内,是基于SINR进行测量)。则在进行QCL关系管理时,若最近一次上报是基于RSRP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则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若最近一次上报是基于SINR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则终端侧设备基于SINR的测量结果管理或使用QCL关系。
S305、网络侧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
相应地,假设网络侧设备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是基于RSRP测量得到的,则网络侧设备基于RSRP进行QCL关系管理;假设网络侧设备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是基于SINR测量得到的,则网络侧设备基于SINR进行QCL关系管理或使用。
可替换地,假设网络侧设备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是基于RSRP测量得到的,则网络侧设备基于RSRP进行QCL关系管理;假设网络侧设备检测到的终端侧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是基于SINR测量得到的,则网络侧设备基于SINR进行QCL关系管理或使用。
由此可见,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是基于相同的测量量管理或使用QCL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相同的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四信息。
相应地,网络侧设备接收该第四信息。
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上报终端侧设备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具体地,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用于指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
可选地,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四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一种测量量。
S402、网络侧设备获取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
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终端侧设备上报的多种测量量后,确定将该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QCL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因此,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相同的多种测量量进行QCL关系管理。
S403、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相应地,终端侧设备接收该参考信号。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9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3,或图1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301。
S404、终端侧设备基于确定的多种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得到多种测量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基于上述上报的多种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得到多种测量结果。
S405、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多种测量结果。
S406、终端侧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
终端侧设备基于上述上报的多种测量量测量参考信号,得到多种测量结果后,根据获取到的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如图3所示,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两种测量量进行测量,在P-1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SS/PBCH,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分别测量SS/PBCH,得到两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根据这两种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例如建立或更新QCL关系;在P-2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P-2CSI-RS,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分别测量P-2CSI-RS,得到四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根据这四种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例如更新QCL关系;在P-3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P-3CSI-RS,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分别测量P-3CSI-RS,得到八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根据这八种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例如更新QCL关系。
S407、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
相应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终端侧设备上报的上述多种测量结果后,根据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
S408、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相应地,终端侧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
上述是基于多种测量量管理QCL关系的,在实际使用QCL关系为相应的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时,需要指示基于哪一种测量量的QCL关系为相应的信号或信道提供波束参考,这样,终端侧设备或网络侧设备才能采用正确的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QCL关系的子类型,该QCL关系的子类型与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与波束相关的QCL关系的类型是QCL-TypeD。在此,进一步地定义QCL关系的子类型,例如,定义QCL-TypeD1和QCL-TypeD2。其中,QCL-TypeD1对应RSRP,QCL-TypeD2对应SINR;或者QCL-TypeD1对应SINR,QCL-TypeD2对应RSRP。当然,当存在两种以上的测量量时,上述QCL关系的每个子类型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此时,还需要通过其它的指示信息区分测量量。
S409、终端侧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使用QCL关系。
例如,假设QCL-TypeD1对应RSRP,QCL-TypeD2对应SINR。若第一信息指示QCL关系的子类型为QCL-TypeD1,则终端侧设备使用基于RSRP的QCL关系(即收发波束对),用该QCL关系包含的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若第一信息指示QCL关系的子类型为QCL-TypeD2,则终端侧设备使用基于SINR的QCL关系(即收发波束对),用该QCL关系包含的收波束接收信号或信道。
又例如,spatial relation定义上行发波束;假设spatial relation A对应RSRP,spatial relation B对应SINR。若第一信息指示spatial relation的子类型为spatialrelation A,则终端侧设备使用基于RSRP的QCL关系(即收发波束对),用该QCL关系包含的发波束发送信号或信道。若第一信息指示spatial relation的子类型为spatial relationB,则终端侧设备使用基于SINR的QCL关系(即收发波束对),用该QCL关系包含的发波束发送信号或信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多种测量量管理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且在使用准共址关系时,可以通过第一信息获取基于其中的一种测量量的准共址关系进行信号或信道的接收。
如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
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义,或者通过网络侧设备静态配置或动态指示,确定进行QCL关系管理的多种测量量。
S502、基于确定的多种测量量管理QCL关系,或使用QCL关系。
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基于上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QCL关系。如图3所示,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两种测量量进行测量,在P-1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SS/PBCH,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分别测量SS/PBCH,得到两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根据这两种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例如建立或更新QCL关系;在P-2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P-2CSI-RS,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分别测量P-2CSI-RS,得到四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根据这四种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例如更新QCL关系;在P-3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P-3CSI-RS,终端侧设备基于RSRP和SINR分别测量P-3CSI-RS,得到八种测量结果,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根据这八种测量结果管理QCL关系,例如更新QCL关系。
S503、在QCL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其中,该QCL关系链是基于上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该QCL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通过多个阶段的测量和上报,可以得到一个QCL关系链。由于是基于确定的多种测量量管理QCL关系,因此,在QCL关系链中包括一级或多级基于多种测量量的QCL关系,这会给管理或使用该QCL关系链带来困难。本实施例中,在QCL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在一个示例中,该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如图17所示,在第一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SS/PBCH时,网络侧设备是基于RSRP和SINR管理QCL关系的;在第二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P-2CSI-RS时,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均是基于SINR管理QCL关系的;在第三阶段,网络侧设备配置P-3CSI-RS时,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均是基于SINR管理QCL关系的。那么,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连续的两级QCL关系中,确定具有相同的测量量——SINR。
S504、根据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
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根据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采用的第一测量量,管理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
如图17中,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的QCL关系中,相同的测量量为SINR,则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基于SINR管理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
S505、丢弃QCL关系链中除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QCL关系。
由于除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QCL关系,不能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因此,可以丢弃QCL关系链中除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QCL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QCL关系。这样,可以提高QCL关系管理或使用的效率。
如图17中,终端侧设备丢弃第一级的QCL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均基于确定的同一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终端侧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侧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网络侧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网络侧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终端侧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终端侧设备的部件;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包含上述网络侧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网络侧设备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单元11,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2。所述收发单元1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收发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其中,以通信装置100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为例,则:
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所述处理单元11,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2,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11,还用于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以及所述处理单元11,还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测量时,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上报时,根据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2,还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2,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使用对应的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2,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所述处理单元11,用于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2,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和收发单元1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的相关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该通信装置和网络侧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该通信装置和网络侧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图1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20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2000包括处理单元21,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22。所述收发单元2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收发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其中,以通信装置2000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为例,则:
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所述处理单元21,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以及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21,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22,还用于发送参考信号;所述收发单元22,还用于接收终端侧发送的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的;以及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21,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22,还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22,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侧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2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侧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以及所述处理单元21,还用于获取所述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在又一个实现中,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21和收发单元22的具体实现可参考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相关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在存在多种测量量时,该通信装置和终端侧均基于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或使用准共址关系,可以使得该通信装置和终端侧的行为对齐,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图20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20中,终端侧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20所示,终端侧设备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其中,处理器可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还可以用于对终端侧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该终端侧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这些涉及的程序可以在该通信装置出厂时即装载在存储器中,也可以在后期需要的时候再装载入存储器。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侧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侧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20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侧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侧设备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侧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20所示,终端侧设备包括接收单元31、处理单元32和发送单元33。接收单元31也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33也可以称为发送器、发射器、发射机、发射电路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2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S102。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31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和S203中终端侧设备的动作,处理单元32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S204和S206;以及发送单元33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中终端侧设备的动作。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31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中终端侧设备的动作,处理单元32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和S304;以及发送单元33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3中终端侧设备的动作。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31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和S408中终端侧设备的动作,处理单元32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4、S406和S409;以及发送单元33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和S405中终端侧设备的动作。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2用于执行图1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S505。
图21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网络侧设备包括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以及42部分,该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又包括接收单元41部分和发送单元43部分(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42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网络侧设备进行控制等。接收单元41也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43也可以称为发送器、发射器、发射机、发射电路等。42部分通常是网络侧设备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网络侧设备执行上述图5中关于网络侧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部分的描述。
42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网络侧设备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S102。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1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中网络侧设备的动作,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7;以及发送单元43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和S203中网络侧设备的动作。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1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3中网络侧设备的动作,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5;以及发送单元43用于执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中网络侧设备的动作。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41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和S405中网络侧设备的动作,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和S407;以及发送单元43用于执行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和S408中网络侧设备的动作。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2用于执行图1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S505。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单元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当以上任一单元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并实现以上方法流程。该处理器可以内置于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或ASIC,也可是一个独立的半导体芯片。该处理器内处理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当以上单元或单元以硬件实现的时候,该硬件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人工智能处理器、ASIC、SoC、FPGA、PLD、专用数字电路、硬件加速器或非集成的分立器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一组合,其可以运行必要的软件或不依赖于软件以执行以上方法流程。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该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接口与存储器耦合,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可选的,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2)

1.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包括:
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
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
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
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
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
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
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
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参考信号;
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
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
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测量时,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
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上报时,根据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使用对应的所述准共址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终端侧发送的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的;
所述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
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5、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1~5、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1~5、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侧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5、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侧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获取所述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26.一种准共址关系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确定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以以下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测量量:
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操作:
建立所述准共址关系;
更新所述准共址关系;
维护所述准共址关系;
删除所述准共址关系;
移除所述准共址关系;
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在准共址关系链中,确定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其中,所述准共址关系链是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获取的,所述准共址关系链包括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根据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的测量量,管理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丢弃所述准共址关系链中除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之外的其余一级或多级准共址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近一级或连续多级准共址关系采用相同的测量量。
32.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侧,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33.根据权利要求26~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侧,所述装置还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测量时,根据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进行上报时,根据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到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37.根据权利要求26~3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侧;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使用所述准共址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26~3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侧;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使用对应的所述准共址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26~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侧;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40.根据权利要求26~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侧;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上报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4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侧,所述基于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所述基于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包括:基于检测到的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的测量结果采用的测量量。
42.根据权利要求26~28或4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侧;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终端侧发送的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所述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是基于一种或多种测量量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的;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所述确定的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其中一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测量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或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终端侧最近一次上报采用的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侧发送的基于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多种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
46.根据权利要求26~30、41~4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所述准共址关系的子类型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47.根据权利要求26~30、41~4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用户传输模式,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准共址关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对应,或,所述用户传输模式与所述多种测量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测量量对应。
48.根据权利要求26~30、4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侧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49.根据权利要求26~30、4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侧;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侧上报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四信息所指示的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作为确定进行准共址关系管理的一种或多种测量量。
50.根据权利要求26~4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共址关系为波束或波束对关系,所述管理所述准共址关系包括波束或波束对管理。
51.根据权利要求26~5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为处理器,所述收发单元为收发器。
5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281699.9A 2020-04-10 2020-04-10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518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1699.9A CN113518355B (zh) 2020-04-10 2020-04-10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EP21785427.2A EP4120722A4 (en) 2020-04-10 2021-03-0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SI-LOCALIZE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CT/CN2021/078594 WO2021203869A1 (zh) 2020-04-10 2021-03-02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7/960,912 US20230042335A1 (en) 2020-04-10 2022-10-06 Quasi co-locate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1699.9A CN113518355B (zh) 2020-04-10 2020-04-10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8355A true CN113518355A (zh) 2021-10-19
CN113518355B CN113518355B (zh) 2023-10-20

Family

ID=7802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1699.9A Active CN113518355B (zh) 2020-04-10 2020-04-10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2335A1 (zh)
EP (1) EP4120722A4 (zh)
CN (1) CN113518355B (zh)
WO (1) WO2021203869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274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27181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90044677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ulti-beam systems
WO2019029433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299978A (zh) * 2018-03-23 2019-10-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9223712A1 (zh) * 2018-05-22 2019-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574328A (zh) * 2017-03-08 2019-1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06059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an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ssociation design
CN110809321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6480B1 (en) * 2013-01-17 2018-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nomous quasi co-location status redefinition by receiver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downlink
JP7313369B2 (ja) * 2018-09-27 2023-07-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274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27181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574328A (zh) * 2017-03-08 2019-1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044677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ulti-beam systems
WO2019029433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39214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299978A (zh) * 2018-03-23 2019-10-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9223712A1 (zh) * 2018-05-22 2019-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006059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an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ssociation design
CN110809321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8355B (zh) 2023-10-20
WO2021203869A1 (zh) 2021-10-14
EP4120722A1 (en) 2023-01-18
US20230042335A1 (en) 2023-02-09
EP4120722A4 (en)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0267B (zh) 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2010527B2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087291B (zh) 更新传输配置指示tci信息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10581725B (zh) 用于波束训练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03551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91B (zh) 一种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US116587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single-DCI and multi-DCI mode switching
KR20220054379A (ko) 업링크 공간 관계 표시 및 전력 제어
CN112019313B (zh) 确定小区激活时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56426A (zh) 一种选择接收波束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07257A (zh) 确定传输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26533A (zh) 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30951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WO202115952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757475B (zh) 更新波束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13518355B (zh) 准共址关系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08281B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捆绑的相位连续性
CN113517914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EP38377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 trp systems
CN111355627B (zh) 资源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24427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202402357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single-DCI and multi-DCI mode switching
US2023014688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208515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spatial/frequency domain measurement
KR20240043137A (ko) 재구성가능 인터랙티브 표면들의 존재 시에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경로손실 컴퓨테이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