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7151B -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7151B
CN113517151B CN202110649731.9A CN202110649731A CN113517151B CN 113517151 B CN113517151 B CN 113517151B CN 202110649731 A CN202110649731 A CN 202110649731A CN 113517151 B CN113517151 B CN 113517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module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current
self
frequenc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97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7151A (zh
Inventor
刘允臻
金莹
程小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n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97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7151B/zh
Priority to CN202310235705.0A priority patent/CN1166317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7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7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69Linear generators; sectional generators
    • H02K7/1876Linear generators; sectional 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linearly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and for which no provision exists elsewhe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其中的自发电开关,包括:至少一按键,至少一发电机,一开关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其中的自发电开关,还包括一频点指示部,所述频点指示部被设置为直接或间接电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指示当前通信频点,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可切换变化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上电后产生当前报文,并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当前报文。

Description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自发电开关,可理解为配置有发电机的开关,开关中电路所需的电能可以由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提供。同时,自发电开关中,还可配置有通信处理模块,进而利用通信处理模块对外通信。
然而,现有相关技术中,通信处理模块对外通信的信道、频点是固定的,难以满足多样变化的通信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以解决难以满足多样变化的通信环境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发电开关,包括:
至少一按键,所述按键的至少部分部位被设置为能够响应外部动作地产生一位移;所述外部动作包括使按键发生下按的外部动作;
至少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被设置为能够响应所述位移地至少一次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被电气连接至所述发电机,由所述发电机为所述开关电路提供工作电能;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机包括感应部与运动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其中:所述运动部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按键被下按时被传动而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感应部被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运动部发生的所述第一方向而产生第一感应电压;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整流后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一频点指示部,所述频点指示部被设置为直接或间接电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指示当前通信频点,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可切换变化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上电后产生当前报文,并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当前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所述自发电开关,包括:按键、壳体、发电机、频点指示部、开关电路与复位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机包括感应部与运动部;所述发电机、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壳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频点指示部电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所述复位件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发电机的运动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按键被下按时,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复位件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
所述复位件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发生回弹;
所述感应部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一感应电压,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二感应电压;
所述储能模块存储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和/或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并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配网方法,所述自发电开关,包括:按键、壳体、发电机、频点指示部、开关电路与复位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机包括感应部与运动部;所述发电机、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壳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频点指示部电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所述复位件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发电机的运动部,
所述配网方法,包括:
所述按键被下按时,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复位件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
所述复位件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发生回弹;
所述感应部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一感应电压,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二感应电压;
所述储能模块存储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和/或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并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配网报文;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关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方面的自发电开关、网关,以及连接所述网关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包括:
自发电开关执行第三方面的配网方法;
在所述网关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所述自发电开关执行第四方面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中,为自发电开关引入了频点指示部,进而,基于频点指示部,可以为报文的发出指定相应的频点(即指定了相应的信道),且所指示的频点是可以切换的,相较于采用固定频点的方案,本发明可便于适配各种可能的通信环境,例如可配合于网关的频点而选择相应的频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开关的处理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与网关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构造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构造示意图三;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构造示意图四;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构造示意图五;
图8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3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4是本发明第1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5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8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1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2个实施例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3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5是本发明第3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6是本发明第3个实施例中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第3个实施例中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4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9是本发明第4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0是本发明第4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1是本发明第5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2是本发明第5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3是本发明第6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4是本发明第6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5是本发明第7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6是本发明第7个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频点指示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一;
图41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频点指示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二;
图4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按键;1011-公扣;1012-触动部;1013-触动部;1014-按压部;1015-触动部;102-通信处理模块;1021-处理单元;1022-无线通信单元;103-发电机;1031-运动部;1032-感应机;104-整流模块;1041-第一整流部;1042-第二整流部;105-储能模块;106-电压输出模块;107-存储模块;1071-第一存储器;1072-第二存储器;108-频点指示部;1081-拨码开关;1082-旋钮开关;109-动作识别模块;1091-下按识别单元;1092-回弹识别单元;110-按键识别模块;1101-微动开关;111-复位件;112-报文指示部;1121-配网指示开关;113-传动部件;1131-按压部;1132-插孔;1133-按压部;114-电路板;115-底座;1151-发电机卡扣;1152-按键卡扣;1153-热熔固定部;1154-发电机孔;1155-硅胶垫孔;1156-限位卡扣;1157-按键限位部;1158-安装轴;1159-轴孔;11510—螺纹柱;116-硅胶垫;117-第一连通孔;118-第二连通孔;119-导光件;120-螺钉;121-中壳;1211-轴部;1212-卡扣;1213-透光孔;1214-开关孔;1215-传动部件孔;1216-指示部凹槽;122-防水层;1221-指示部容置部;1222-开关容置部;1223-按压部容置部;1224-发光容置部;1225-指示部容置部;123-底壳;1231-支点;1232-发电机卡扣;1233-安装轴;1234-复位件卡扣;1235-限位卡扣;1236-防水墙;1237-螺纹柱;1238-轴孔;124-面盖;125-中盖;1251-按键轴;1252-孔;1253-螺钉孔;
2-网关;
3-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下表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开关的处理系统,包括自发电开关1、网关2,以及连接所述网关的设备3。
基于其中的自发电开关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自发电开关、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配网方法与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
其中的网关2,可以为任意能够形成对应网络,并能够与自发电开关1、设备3通讯的装置或装置的组合,网关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举例中,网关2可以为Zigbee网关,但也不限于此。
其中的设备3,可例如是接入网关2的任意设备,例如可以是能够基于网关2的网络而受控的设备。具体举例中,设备3可例如为墙壁开关、智能灯、窗帘等。
部分举例中,该处理系统还可包括终端,该终端,可以是一个设备3,也可以是独立于设备3的终端,该终端可例如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同时终端可实现与人的交互。终端可以通过网关的网络与网关通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网关通讯。此外,终端中可配置有用于实现后文所描述功能的程序(例如App),并可基于该程序实现人机交互。
一种举例中,网关2为Zigbee网关,对应的网络为Zigbee网络,其中,自发电开关1为基于Zigbee的自发电无线开关(其中的无线通信单元可以采用Zigbee射频单元)、基于Zigbee的各种受控的设备比如智能墙壁开关、窗帘、灯具组等。其中,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可以发送Zigbee的控制报文,控制作为Zigbee接收器的设备3(也可描述为Zigbee设备)。
此外,Zigbee设备可以与Zigbee网关通信,接收Zigbee网关的控制命令,上报自身状态到Zigbee网关。接入Zigbee网络的所有设备都会存储在网关的设备列表中,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与Zigbee网关进行配网时,用户可以选择网关设备列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设备作为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受控设备。
接入Zigbee网络的任意设备,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代理功能。开启代理功能的Zigbee设备一旦收到已经配网的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控制报文,就会其所处的Zigbee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转发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控制报文。当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与受控设备距离太远导致受控设备无法直接收到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控制报文时,通过Zigbee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代理(中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增加控制距离。
请参考图2,自发电开关1,包括:
至少一按键101,所述按键101的至少部分部位被设置为能够响应外部动作地产生一位移,所述外部动作包括使按键发生下按的外部动作;还可包括使按键发生回弹的外部动作(例如撤去下按作用力的动作);进而,外部动作下,按键所可能发生的动作例如包括下按的动作与回弹的动作;
至少一发电机103,所述发电机103被设置为能够响应所述位移地至少一次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被电气连接至所述发电机103,由所述发电机103为所述开关电路提供工作电能;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102、储能模块105、整流模块104、电压输出模块106与存储模块105。
所述发电机103包括感应部1032与运动部1031;
运动部1031,可理解为能够被按键、复位件等至少之一传动从而发生运动的部件或部件的组合,感应部1032,可理解为能够与运动部1031相作用,从而在运动部发生运动时感应产生电能的部件或部件的组合,本领域任意可基于运动而产生电能的结构,均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
具体举例中,发电机103中可配置有永磁部、导磁部与线圈部,线圈部可设于导磁部,进而,当永磁部与导磁部发生相对运动时,线圈部可产生感应电压。其中的线圈部可视作以上所提及的感应部1032,其中的永磁部或导磁部可视作以上所提及的运动部1031,即:部分举例中,永磁部发生运动,从而与按键、复位件等直接、间接传动,另部分举例中,导磁部发生运动,从而与按键、复位件等直接、间接传动。可见,感应部1032可能是随运动部1031一同运动的,也可能不随运动部1031一同运动。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107,所述感应部1032通过所述整流模块104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105,所述储能模块105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与所述存储模块107;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其中:所述运动部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按键被下按时被传动而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感应部被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运动部发生的所述第一方向而产生第一感应电压;所述整流模块104用于将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整流后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105;所述储能模块105用于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所述电压输出模块106用于利用所述储能模块105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与所述存储模块107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与所述存储模块107上电。
部分方案中,请参考图5与图6,自发电开关1,还包括一复位件111。
所述复位件111被设置为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发电机103的运动部1031,所述复位件111被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运动部1031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而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所述复位件111还还被设置为能够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1031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101发生回弹;
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可产生第二感应电压;所述整流模块104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发电开关1,还可包括:
频点指示部108,所述频点指示部108被设置为直接或间接电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指示当前通信频点,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可切换变化的。
对应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在上电后产生当前报文,并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当前报文。
其中的当前报文可以是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报文,进而,对应设备可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在执行控制结果之前也可实施各种所需的解码、验证、匹配控制结果等过程。
其中的当前报文也可以是实现与网关间配网的配网报文,进而,网关可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在添加之前,也可实施各种所需的解码、验证等过程。
指示当前通信频点,可以是直接指示频点的频率,也可以指示对应信道的相关信息,与之对应的,后文中确定当前通信频点的过程,可以是确定频点的频率、也可以是确定频点对应信道的相关信息;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能够使得通信处理模块102最终确定当前通信频点或信道,就不脱离该描述的范围。
此外,当前通信频点,可以是单个频点(即对应的信道为单个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也不排除当前通信频点为多个频点(即对应的信道为多个信道)的可能性,此时,自发电开关也可分别在不同信道发出当前报文。
对应于以上自发电开关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可包括图37所示的步骤S41至步骤S48,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配网方法可包括图38所示的步骤S51至步骤S58,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可包括图39与图40所示的步骤S61与步骤S262。
具体的,步骤S41、步骤S51为:所述按键被下按时,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复位件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
步骤S42、步骤S52为:所述复位件在使所述按键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发生回弹;
步骤S43、步骤S53为:所述感应部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一感应电压,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二感应电压;
步骤S44、步骤S54为:所述储能模块存储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和/或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并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
步骤S45、步骤S55为: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步骤S46、步骤S56为: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
步骤S47为: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步骤S57为: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配网报文;
步骤S48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步骤S58为: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S61为:自发电开关执行以上所涉及的配网方法,进而,可实现自发电开关与网关间的配网过程,网关可将自发电开关添加至网关对应的网络;
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S62为:在所述网关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所述自发电开关执行以上所涉及的控制方法。
其中,由于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是可切换的,进而,在配网和/或控制时,可实施该切换,进而,所述频点指示部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之前,将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切换为所述网关的频点。
该切换可以是人为操控实现的,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也不排除自动切换的可能性(例如:通信处理模块可自动对其进行切换)。
对应的,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可以包括:频点指示部将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切换为所述网关的频点。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切换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的依据可以是网关的指定网关信息,所述指定网关信息表征了所述网关当前所采用的信道和/或频点;具体的,可利用处理系统中的终端对外反馈指定网关信息;
即:
所述终端用于:获取所述网关的指定网关信息;对外反馈所述指定网关信息,以作为所述频点指示部切换其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的依据。
对应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S63:终端获取所述网关的指定网关信息;
S64:所述终端对外反馈所述指定网关信息,以作为所述频点指示部切换其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的依据。
其中的指定网关信息可以是网关根据其所处的通信环境选定的,例如可择优选择最适于在当前环境下工作的信道、频点。具体可通过对环境的测试而确定的,也可以是人为指定的。
以下将对频点指示部108进行具体的说明与举例,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频点指示部可不限于其中的举例。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的N个信号检测端口均电连接所述频点指示部,所述频点指示部还电连接第一电位,所述频点指示部和/或所述信号检测端口还电连接至第二电位;
其中,若所述第一电位为地,则所述第二电位为电源;若所述第一电位为电源,则所述第二电位为地;
其中的地、电源,可以为通信处理模块102中的地和电源,进而,可通过将频点指示部连接至通信处理模块的接地或接电源的端口实现对第一电位、第二电位的连接,也可通过在通信处理模块外将信号检测端口短接接地或接电源的端口实现信号检测端口对第二电位的连接,还可通过在通信处理模块内实现信号检测端口的接地或接电源,从而实现信号检测端口对第二电位的连接。
所述频点指示部108在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指示当前通信频点时,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信号检测端口被拉至所述第一电位还是所述第二电位,其中,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被拉至所述第一电位的信号检测端口能够检测到第一电平,被拉至所述第二电位的信号检测端口能够检测到第二电平。
进而,可通过反馈相应的电平或电平组合来向信号处理模块指示当前通信频点。
所述频点指示部包括至少一操作部以及至少一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两个导电触点,所述电极对的一个导电触点电性连接至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信号检测端口,另一个导电触点接至所述第二电位;
所述操作部能够响应于操作而变化位姿;所述至少一电极对中导电触点的接通、断开状态是响应于所述操作部的位姿变化而变化的;
其中的位姿可理解为位置与姿态,进而,位置和/或姿态的任意变化,均可理解为此处的位姿变化。
若所述电极对中两个导电触点被接通,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对应的信号检测端口能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平;
若所述电极对中两个导电触点断开,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对应的信号检测端口能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平。
其中的电极对,可等效理解为图41a、图41b中所示的开关(即开关S1、开关S2、开关S3与开关S4),在图41a、图41b所示的举例中,电极对的数量为4个,但也可不限于此。
所述电源为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形成的,其可例如图41a、图41b所示的电源VDD。
请参考图41a,若所述第一电位为电源,所述第二电位为地,则:所述信号检测端口通过所述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一电平为高电平,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平为低电平;
若所述第一电位为地,所述第二电位为电源,则:所述信号检测端口通过所述下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平为低电平,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其中的上拉电阻,可例如图41a所示的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与电阻R16,每个上拉电阻均可连接于电源与对应的电极对之间;
其中的下拉电阻,可例如图41b所示的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与电阻R16,每个下拉电阻均可连接于电源与地之间。
一种举例中,请参考图3,所述频点指示部108包括拨码开关1081,进而,对于拨码开关1081来说,其自然也包括前文提及的操作部与N个电极对,同时,其中的操作部为拨片,
所述拨片的数量为N个,每个拨片与一个电极对相对应,所述拨片的位姿包括接通位姿与未接位姿,所述拨片处于所述接通位姿时,对应电极对中的两个导电触点接通,所述拨片处于所述未接通位姿时,对应的电极对中的两个导电触点相断开;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还用于:
检测每个引脚对的当前电极状态,所述当前电极状态表征了对应电极对的两个电极接通或断开;
根据N个电极对对应的N个当前电极状态,在多个候选通信频点中确定所述当前通信频点。
可见,拨码开关1081可设有适于被操控的一个或多个拨码(即拨片),拨码与对应的电极对对应,进而,拨码被操控处于一种位置(其可在信道表中表征为↑)时,对应的电极对的两个电极接通,拨码被操控处于另一种位置(其可在信道表中表征为↓)时,对应的电极对的两个电极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拨码开关的工作原理也可不限于以上举例。
具体举例中,若网关为Zigbee网关,拨码开关的信道表可如下:
Figure GDA0003260127290000111
Figure GDA0003260127290000121
其中,拨码的数量为4个,对应可形成16种可能性,实际方案中,并不限于此,部分方案中,可为每种可能性配置一种频点(即信道),也可仅为其中部分可能性配置频点(即信道)。
另一种举例中,请参考图4,所述频点指示部108包括旋钮开关1082,对于旋钮开关1082来说,其自然也包括前文所提及的操作部与N个电极对,其中的操作部为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位置包括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一个或多个电极对;
所述旋转件旋转至任意之一当前档位时,所述当前档位所对应的电极对中的两个导电触点接通,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反馈所述旋钮开关1082的当前档位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还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档位信息,在多个候选通信频点中确定所述当前通信频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旋钮开关的工作原理也不限于以上举例,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也可采用拨码开关、旋钮开关之外的其他开关,例如滑动开关、一个或多个按钮开关、微动开关等,其作用方式可参照拨码、旋钮开关理解,且均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针对于旋钮开关108,在具体举例中,若网关为Zigbee网关,旋钮开关的信道表可例如:
Figure GDA0003260127290000122
其中,档位的数量为16个,对应可形成16种可能性,实际方案中,并不限于此,部分方案中,可为每种可能性配置一种频点(即信道),也可仅为其中部分可能性配置频点(即信道)。
具体方案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上电后发送的所述当前报文的包数小于或者等于10包(即针对于单个当前通信频点,发送的当前报文的包数小于或等于10包),进而,可避免单个包丢失后而无法实现报文的有效传输;为了避免发送报文时间过长导致相同通信道的两个开关之间的信号干扰,一般设置为3包。
具体方案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上电后发送的所述当前报文的可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0ms(即针对于单个当前通信频点,发送当前报文的发送时间小于或等于20ms),以防止不同自发电开关同时使用同一信道时而发生信号干扰。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与图6,自发电开关1,还包括报文指示部112,所述报文指示部112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指示当前报文种类。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产生报文时,具体用于:
产生所述当前报文种类的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
其中,通信处理模块可基于报文指示部所指示的当前报文种类,进入对应的模式(例如可产生控制报文的控制模式,再例如可产生配网报文的配网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报文种类表征了所述当前报文为控制报文还是配网报文。
对应的:
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配网方法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在所述配网指示开关被触发时,确定所述自发电开关当前处于配网模式。进而,在配网模式下,自发电开关可生成并发出配网报文。
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报文指示部未被触发时,确定所述自发电开关当前处于控制模式。进而,在控制模式下,自发电开关可生成并发出控制报文。
一种举例中,请参考图7,所述报文指示部112包括配网指示开关1121,所述配网指示开关1121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在产生所述当前报文种类的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配网指示开关被触发时,产生所述配网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此时,自发电开关处于配网模式;
在所述配网指示开关未被触发时,产生所述控制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此时,自发电开关处于控制模式。
其他举例中,也可能在配网指示开关未被触发时产生控制报文,在配网指示开关被触发时产生配网报文,此外配网指示开关具体可采用配网按钮,其他举例中,也可采用微动开关、拨码开关、旋钮开关等任意方式实现。
在一种采用拨码开关与配网按钮,且网关采用Zigbee网关的一种举例下:
配网时,用户可根据当前Zigbee网络信道设置好拨码开关之后再对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即自发电开关1)进行配网操作。先按下配网指示开关,再操作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通信处理模块启动后先读拨码开关四个引脚电平,根据上表映射,获取用户设置的信道(即确定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接着检测配网按钮,如果配网按钮被按下,则识别为配网模式,通信处理模块组建配网报文,根据获取到的信道将配网报文发送出去。网关收到配网报文之后解密并验证相关信息,如果设备信息合法,则将设备添加进Zigbee网络。至此,配网完成。
控制时,用户操作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时,通信处理模块先读取拨码开关数值获取到当前用户设置的信道,再检测配网按钮,如果配网按钮没有被按下,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将工作在控制模式,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发送控制报文,网关或其他设备收到控制报文之后先对报文信息进行验证,验证工作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已入网和设备信息是否合法,验证通过后将会控制相应的受控的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即控制结果)。
部分方案中,可仅设有频点指示部,而未设置报文指示部。例如,如果自发电开关只配置了拨码开关,没有配置配网开关,则只能进行“可切换频点”的控制;即人工确认当前通信处于哪个信道,然后人工通过拨码开关把自发电开关的通信信道调到对应的信道。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网关还可在配网成功后对外反馈相应信息,以使用户获悉配网成功的结果。
具体的,所述网关2还用于:在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
例如:所述网关在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时,具体用于:
将配网成功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反馈对应的配网成功提示,和/或:
控制所述网关中的对外反馈部对外发出对应的配网成功信号,所述对外反馈部包括发光部、发声部、显示部中至少之一。
对应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65:在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所述网关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
其中,所述网关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包括:
所述网关将配网成功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反馈对应的配网成功提示,和/或:
所述网关控制所述网关中的对外反馈部对外发出对应的配网成功信号,所述对外反馈部包括发光部(例如灯)、发声部(例如喇叭、蜂鸣器、耳机等)、显示部(例如显示屏)中至少之一。
在一种具体的举例中,用户通过拨码开关设置好Zigbee信道之后,按下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即自发电开关1),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根据拨码开关设置的信道发送报文,如果此时配网按钮按下,自发电开关发送的是配网报文,否则发控制报文。网关收到Zigbee自发电无线开关的配网报文之后,将会对配网报文中的开关信息和安全信息等进行验证,如果报文内容合法,网关会自动把自发电无线开关加入zigbee网络中,网关完成添加设备的操作之后可以闪灯或者触发手机APP通知等方式告知用户,此时用户松开“配网按钮”再操作自发电无线开关即可控制zigbee网络中的设备。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由于自发电开关的电量有限,进而,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出所述当前报文之后掉电停止工作,对应的,控制方法、配网方法中,也可包括: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发出所述当前报文之后掉电停止工作。通过该方式,可起到节约电能的积极效果。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产生当前报文时需写入当前报文的内容可以任意配置,具体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表征当前发生动作的按键的当前按键信息;
表征按键当前所发生动作的当前动作信息;
表征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用于写入控制报文并被网关或设备验证的控制安全信息;
用于写入配网报文并被网关验证的至少部分配网安全信息;
表征自发电开关加入网关的网络的需求的入网请求。
以下将基于控制报文、配网报文对以上所提及的信息及其产生、写入方式进行描述。
针对于产生控制报文时对控制安全信息的写入,具体方案如下:
若所述当前报文为控制报文,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产生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
将控制安全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所述控制安全信息包括控制加密信息、控制签名信息、控制验证标识中至少之一,以使得:网关或对应设备验证所述控制安全信息通过后,所述对应设备才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对应的,步骤S47具体可以包括: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将控制安全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
其中,至少部分控制安全信息可以是自存储模块读取的,或者:基于自存储模块所读取的信息而生成的。例如:签名、加密所需的公钥可存储于存储模块,读取存储模块中的公钥后,可利用公钥对控制报文中其他至少部分信息进行签名、加密,得到对应的控制签名信息、控制加密信息;再例如:控制加密信息可存储、维护于存储模块;还例如:控制验证标识可以是基于按键的操控而累加形成的,例如:每次按键下按和/或回弹之后,均累加而得到最新的控制验证标识,最新的控制验证标识可写入控制报文,也可存储、维护于存储模块。通过控制安全信息,可保障控制的安全性。
针对于产生控制报文时对开关信息的写入,具体方案如下:
若当前报文为控制报文,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
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具体包括:
将所述开关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网关或对应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报文后,验证所述开关信息所表征的自发电开关是否已添加至所述网关的网络,若验证通过,则所述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该开关信息可以为对自发电开关进行描述的任意信息,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关的型号、类型、厂商、按键数量等等。
对应的,步骤S47之前,可以包括: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步骤S47具体包括:将所述开关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网关或对应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报文后,验证所述开关信息所表征的自发电开关是否已添加至所述网关的网络,若验证通过,则所述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针对于产生控制报文时对开关信息、配网安全信息的写入,具体方案如下:
若当前报文为配网报文,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还用于: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产生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
将入网请求、所述开关信息、以及配网安全信息写入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接收到所述配网报文后,响应于所述入网请求,验证所述开关信息与所述配网安全信息,若验证通过,则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所述配网安全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配网密钥、配网签名与配网验证标识。
对应的,步骤57之前,可以包括: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步骤S57具体可以包括:将入网请求、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配网安全信息写入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接收到所述配网报文后,响应于所述入网请求,验证所述开关信息与所述配网安全信息,若验证通过,则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其中,至少部分配网安全信息可以是自存储模块读取的,或者:基于自存储模块所读取的信息而生成的。例如:签名、加密所需的公钥可存储于存储模块,读取存储模块中的公钥后,可利用公钥对配网报文中其他至少部分信息进行签名、加密,得到对应的配网签名信息、配网加密信息;再例如:配网加密信息可存储、维护于存储模块;还例如:配网验证标识可以是基于按键的操控而累加形成的,例如:每次按键下按和/或回弹之后,均累加而得到最新的配网验证标识,最新的配网验证标识可写入控制报文,也可存储、维护于存储模块。通过控制安全信息,可保障控制的安全性。
此外,配网验证标识与控制验证标识可以在自发电开关中作为同一验证标识被存储和维护,从而基于操控而累加更新。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写入配网报文还是控制报文。
针对于产生控制报文和/或配网报文时对按键识别信息的写入:
请参考图5与图6,所述的自发电开关1,还包括按键识别模块110,所述按键识别模块110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10还用于: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则:通过所述按键识别模块获取当前按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更新于所述存储模块;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回弹,则:自所述存储模块获取所存储的当前按键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时,还用于: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写入所述当前报文。
对应的,步骤S47之前和/或步骤S57之前,还可包括: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通过所述按键识别模块获取当前按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更新于所述存储模块;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回弹,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存储模块获取所存储的当前按键信息;
步骤S47和/或步骤S57具体包括: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写入所述当前报文(即控制报文或配网报文)。
进一步的一种举例中,请参考图6,按键识别模块110可以包括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可例如为微动开关1101,但也不限于此),微动开关1101与按键1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各微动开关1101与各按键101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微动开关1101能够在对应按键被下按时被触动,进而反馈信号至通信处理模块102,此时,通信处理模块102可读取所反馈的信号(例如按键触发信号)确定表征该按键的当前按键信息,从而获悉当前被下按的按键为哪个按键。
此外,所述自发电无线开关1还包括传动部件113,所述按键10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述按键与所述检测单元(即微动开关1101)一一对应。
针对于产生控制报文和/或配网报文时对按键识别信息的写入:
请参考图5与图6,所述自发电开关1,还包括动作识别模块109;所述动作识别模块109电连接所述发电机(具体可连接发电机的感应部1032)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产生当前报文之前,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后,通过所述动作识别模块109识别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得到当前动作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产生当前报文时,还用于:将所述当前动作信息写入所述当前报文。
对应的,步骤S47之前和/或步骤S57之前,还可包括: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后,通过所述动作识别模块识别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得到当前动作信息;
步骤S47与步骤S57具体包括: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将所述当前动作信息写入所述当前报文(即控制报文或配网报文)。
进一步的一种举例中,请参考图6,所述动作识别模块109包括下按识别单元1091与回弹识别单元1092;所述下按识别单元1091分别电连接所述发电机103的感应部1032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所述回弹识别单元1092分别电连接所述发电机1103的感应部1032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通过所述动作识别模块识别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接收到所述下按识别单元1091发出的指定信号,则确定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其中,所述下按识别单元仅在所述发电机103产生所述第一感应电压时才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发送所述指定信号;
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接收到所述回弹识别单元1092发出的所述指定信号,则确定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回弹,其中,所述回弹识别单元仅在所述发电机103产生所述第二感应电压时才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发送所述指定信号。
其中的指定信号,可例如是以下任意之一:高电平信号、高脉冲信号、低电平信号、低脉冲信号。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还用于:
在上电后确定所述频点指示部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确定当前信道信息,所述当前信道信息表征了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通信信道,其可通过频点的频率、信道的数值、频点对应频段的频率等任意形式来表征,其也可理解为对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进行具体表征的任意信息。
进而,基于当前信道信息,可作为发送当前报文的依据,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还可用于:将所述当前信道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107。
对应的,控制方法和/或配网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确定当前信道信息;
控制方法和/或配网方法还可包括:将所述当前信道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该过程可在发出当前报文(即控制报文或配网报文)之后实施,也可在确定当前信道信息之后的任意时机实施。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所述通信处理模块102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022与处理单元1021;所述处理单元1021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频点指示部108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022;
所述处理单元1021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具备多个I/O口,每个信号检测端口为一所述I/O口;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设置为Zigbee射频单元。
图42所示,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阻R9和电阻R6;其中,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后接地,二极管D2和二极管D5的阴极电性连接后连接至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至发电机,D5的阳极连接至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至发电机,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发电机,其中,四个二极管可形成整流桥;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C3和二极管D3,储能电容C3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连接至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储能电容C3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储能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至电压输出模块,经电压输出模块进行电压变换后输出可用的供电电压VDD(即适用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以及所述处理单元工作的供电电压);其中的电路结构P1可理解为发电机或用于连接发电机的电路结构。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1021可具体电连接存储模块107(例如其中的第一存储器1071、第二存储器1072),也可具体电连接按键识别模块110(例如其中的微动开关1101)。处理单元1021与无线通信单元1022的供电端可电连接至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侧。
所述处理单元1021用于:
在获取到所述供电电压之后上电;
在上电后产生当前报文并将所述当前报文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022;
控制已上电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1022以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当前报文。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Zigbee射频单元,其他举例中,无线通信单元还可例如为蓝牙单元或其他信号格式的通信单元。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所述存储模块107包括第一存储器1071与第二存储器1072。
所述第一存储器1071用于存储以下至少之一:
当前按键信息,表征了当前发生动作的按键;
验证标识,用于作为所述当前报文的验证依据之一;此即为前文提到的控制验证标识和/或配网验证标识;
当前信道信息,表征了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通信通道;
所述第一存储器与存储程序的所述第二存储器为不同的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
进而,由于存储模块也仅在上电后才工作,工作后即会掉电,所以,以上对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的配置,可使得第一存储器可保证以上各信息的存储与维护,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所述整流模块104包括第一整流部1041与第二整流部1042;所述第一整流部1041电连接于所述发电机103的感应部1032与所述储能模块105,所述第二整流部1042电连接于所述发电机103的感应部1032与所述储能模块105。
整流模块104在将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和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时,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整流部1041对所述第一感应电压进行整流,并将对应的第一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
所述第二整流部1042对所述第二感应电压进行整流,并将对应的第二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
进而,在发电机下压和复位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整流模块104将电能传到储能模块105中,实现开关下压和回弹时都可以发送信号。
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为自发电开关引入了频点指示部,进而,基于频点指示部,可以为报文的发出指定相应的频点(即指定了相应的信道),且所指示的频点是可以切换的,相较于采用固定频点的方案,本发明可便于适配各种可能的通信环境,例如可配合于网关的频点而选择相应的频点。
以下将结合图8至图36对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种可能的结构形式进行描述。
其中,自发电开关还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发电机、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壳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进一步的,电路板、发电机等也可设于该容置空间。该壳体可例如包括后文所提及的底座115、底壳123、中壳121、中盖125等。容置空间可形成于底座115与按键101之间,也可形成于底壳123与中壳121之间,也可形成于底壳123与按键101之间。进而,任意可对开关电路、复位件、电路板、发电机进行容置的开放、封闭、半开放的空间。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至图36,自发电开关,还包括传动部件113。
所述传动部件113传动于所述按键101与所述运动部1031之间,其中,任意之一所述按键被下按时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动所述传动部件113自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传动部件自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传动部件113能够驱动所述运动部发生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
所述传动部件113传动于所述复位件111,所述复位件111能够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驱动所述传动部件113自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传动部件自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传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运动部发生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能够发生回弹。
其中,复位件111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扭簧、弹片、弹簧。在图示的举例中,均采用了扭簧,但也不限于此。
传动部件113的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可基于需求任意变化,在图8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部件的运动方式为绕传动部件一端的旋转运动,在图15至图32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部件的运动方式为基于支点的摆动,在图33至图36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部件的数量为两个,其可绕共同的轴心旋转。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至图36,所述的自发电开关,还包括电路板114,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电路板114,所述频点指示部108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自发电开关1中的壳体设有第一连通孔117(可设于底座,也可设于中壳或底壳),所述频点指示部108的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该匹配可理解为能够适于经第一连通孔117而对频点指示部8进行操控。
请参考图8至图12、图33至图36,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包括底座115,所述按键101设于所述底座的开口侧,所述按键101可运动地连接所述底座115,例如,可旋转连接底座115;
在图8至图12所示举例中,所述第一连通孔117设于所述底座115;
在图33至图36所示举例中,壳体还包括设于底座115与按键101之间的中盖125,第一连通孔117可设于中盖125。
在图8至图12的举例中,所述频点指示部108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4的朝向所述底座115底面的一侧,所述发电机103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4的背向所述底座115底面的一侧。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至图32所示,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包括底壳123与中壳121,所述中壳121设于所述底壳123的开口侧,所述按键可运动地连接所述中壳121或所述底壳123,例如,按键可旋转连接所述中壳121或所述底壳123,所述第一连通孔117设于所述中壳121。
在图13至图32所示的举例中,所述频点指示部108和所述发电机103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14的背向所述底壳123的底面的一侧。
在图13至图32所示的举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壳123与所述中壳121之间的防水层122,所述防水层122中设有指示部容置部1221,所述指示部容置部1221凸起于所述防水层122背向所述底壳123底面的一侧,且所述指示部容置部1221朝向所述底壳123底面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频点指示部108的指示部容置槽,所述指示部容置部1221的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117。指示部容置部1221可设有位置与第一连通孔匹配的孔。
请参考图29与图32,所述中壳121的相背于所述底壳123底面的一侧设有指示部凹槽1216,所述第一连通孔117设于所述指示部凹槽1216的槽底。进而,可通过凹槽结构,使得第一连通孔117更接近频点指示部,例如可弥补频点指示部与微动开关(图28至图32未图示)间的高度差。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至图12、图24至图27、图31、图32,、图35、图36,所述报文指示部112设于所述电路板114,所述自发电开关1中的壳体设有第二连通孔118,例如可设于壳体的中盖125、中壳121或底座115,所述报文指示部112的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118。
此外,第一连通孔117与第二连通孔118可以是相分离的两个连通孔,也可以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孔。
以下将对图8至图36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特点进行逐一的阐述。
请参考图8至图14,电路板114(例如PCB板,可含微动开关1101)依靠底座115的热熔固定部1153(例如热熔柱)定位及热熔固定在底座115内,发电机103压在电路板114上,卡在底座的发电机卡扣1151内,为电路板提供电能,传动部件113(例如摇杆)通过底座115两侧的两个转动轴与底座连接,并能绕两个轴支点(即安装轴1158)的连线转动,形成一个转动式结构,传动部件113的一侧端部与发电机伸出的拨片(即发运动部的一部分)连接,复位件111(例如复位扭簧)安装在底座115上并在摇杆转轴的另一侧与摇杆连接,通过复位扭簧让发电机复位,摇杆的另一侧端部则是按压部。
针对于电路板114上的拨码开关(即频点指示部108)和配网开关(即报文指示部112),底座也预留了相应的孔位(即第一连通孔117与第二连通孔118),方便拨码开关或配网开关切换信道,实现电路板的多种功能,底座预留孔位(即发电机孔1154)方便把发电机焊在电路板上,底座115分布有四个硅胶垫凹槽,安装硅胶垫116。
底座115可设有:
用于固定发电机的发电机卡扣1151、用于安装复位件与传动部件的安装轴1158、用于对复位件(例如扭簧)进行限位的限位卡扣1156、用于定位与热熔的热熔固定部1153、与按键连接的按键卡扣1152、用于为微动开关预留的孔位(即硅胶垫孔1155,其可设于硅胶垫凹槽的槽底)、用于对按键的下压位置进行限位的按键限位部1157。
按键101可设有:
用于与底座连接的公扣1011、用于按压微动开关的按压部1013、以及用于触动传动部件的触动部1012。
若电路板为PCB,传动部件为摇杆,则:
按压按键后,按键驱使摇杆做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的拨片运动,发电机将该动能转化为电能,为PCB供电,同时按压的按键在下压过程中触发检测开关(即微动开关1101),PCB则能识别该检测开关,从而发射相应的信号。围绕PCB分布有四个检测开关,即无论哪个方向按压按键都会触发其中一个检测开关,发射信号。
请参考图15至图23,电路板114(例如PCB,可含微动开关1101)装配在底壳123内部,发电机103与电路板114连接,为电路板114提供电能,传动部件113(例如摇杆)通过底壳两侧的两个支点1231与底壳123连接,并能以两个支点的连线所构成的转轴转动,形成一个翘板式结构,传动部件113(例如摇杆)的一侧端部与发电机103伸出的拨片(即运动部1031的一部分)连接,复位件111(例如复位扭簧)安装在底壳123上并在安装轴1233的另一侧与传动部件113(例如摇杆)连接,通过传动部件113(例如摇杆)让发电机103复位,传动部件113(例如摇杆)的另一侧端部则是按压部1131。
电路板114上放置频点指示部108,防水层121(例如硅胶套)覆盖在电路板114上且与底壳123紧贴,防水层121(例如硅胶套)预留旋转频点指示部108的孔位(可理解为指示部容置部1221中的孔),中壳121在防水层121(例如硅胶套)的外侧与底壳123通过螺钉120连接,中盖121也预留频点指示部108的孔位(即第一连通孔117),方便频点指示部108切换信号通道,实现电路板的多种功能,最后装配按键101(含导光件119),按键9可装配在底壳1上,也可装配在中壳7上。按键9以一端为枢轴,是固定端,另一端可做枢转式的往复运动(下压与复位),也就是开关的按压和回弹。
按键101和中壳101之间,可通过设于中壳121的轴部1211与设于按键101的轴孔枢转连接,中壳121还可设有卡扣1212,其可与按键101的卡扣相配合,限制按键101的对应位置远离底壳运动。
底壳123可设有:
用于卡住发电机103的发电机卡扣1232、用于支撑传动件(例如摇杆)的支点1231,、用于限制传动件运动位置的限位卡扣1235、复位件(例如扭簧)的安装轴1233、用于限制复位件运动的复位件卡扣1234,以及防水墙1236。
按键101可设有:
用于按压微动开关的按压部1014、以及用于触动传动部件的触动部1015,其中,可通过与软性硅胶直接接触来抵压硅胶下方的微动开关和摇杆。
若传动件为摇杆,电路板为PCB,则:
按压按键101后,按键101触发摇杆做翘板式转动,即按压端向下运动,另一端则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发电机103的拨片运动,发电机103将该动能转化为电能,为PCB供电,同时所按压的按键在下压过程中触发微动开关,PCB则能识别该微动开关,从而发射相应的信号。每个按键都对应一个或多个微动开关,按压哪个按键就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同时,PCB上有与按键数目相同的LED,每次按压发射信号,LED会闪灯一次。
按压之后,在复位件111(例如扭簧)的作用下,摇杆回归到初始位置,从而带动发电机103的拨片(即运动部1031的一部分)也回到初始位置。按键101在摇杆的作用下也回复到初始位置。所有结构复位。其中,每个按键都能作用于同一个摇杆,从而使发电机发电。
此外,为了配合其中的LED,在防水层122中,可设有用于容置LED的发光容置部1224,中壳121中设有对应的透光孔1213;防水层122中,还可设有开关容置部1222,微动开关可容置于该开关容置部1222,中壳121还可设有供开关容置部1222与微动开关穿过的开关孔1214。防水层中122还可设用容置按压部1131的按压部容置部1223,中壳121中设有供按压部容置部1223与按压部1131穿过的传动部件孔1215。
传动部件113还可设有用于供发电机103的拨片穿过的1132插孔,以及用于按压复位件的按压部1133。
请参考图24至图27,其结构与图15至图2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差别主要在于,图24至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引入了报文指示部112,以及与之配合的相应结构。
具体的,中壳121中设有第二连通孔118,防水层122设有指示部容置部1225,其可凸起于防水层122的相背于底壳123底面的一侧,且指示部容置部1225的朝向底壳123底面的一侧可形成有用于容置报文指示部的指示部容置槽,指示部容置部1225还可设有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指示部容置部1225、第二连通孔118、报文指示部112的位置相匹配。
请参考图28至图30,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原理与图15至图23类似,进而,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形状上的区别。
此外,在图28至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壳123还设有螺纹柱1237,其可配合螺钉120与中壳121固定连接。底壳123还设有轴孔1238,其可与按键的轴部连接,实现底壳与底座123的旋转连接。
尤其需说明的是,在图28至图30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前文所提到的,该实施方式还引入了指示部容置部1221、指示部凹槽1216及其相应的结构特征。
请参考图31至图32,其结构与图15至图2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差别主要在于,图24至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引入了报文指示部112,以及与之配合的设于防水层122的孔1226,进而第二连通孔118、孔1226与报文指示部112间的位置相匹配。
请参考图33与图34,该实施例中,外壳除了包括底座115之外,还可包括中盖125,按键101外还可设有面盖124,其通常为金属材质的,设置金属的面盖124的作用在于:面盖不容易做出和中盖轴孔连接的结构,因此采用塑胶的按键和中盖连接,然后再盖上一层金属面盖,美观。
此外,其中传动件113的数量为两个,其末端可设有齿轮,两个传动件相啮合,同时,传动件113还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中盖125或底座115,进而,任意之一传动件113转动时,能传动另一传动件113转动。
如图33与图34所示,电路板114(例如PCB,其中可含微动开关)装配在底座115内部,发电机103通过发电机卡扣115固定在底座115内且与电路板114连接,为电路板114提供电能,左右两个传动件113(即摇杆)通过底座115两侧各两个转动支点(即转轴)与底座115连接,并能以两个转动支点的连线所构成的转轴转动,形成一个双边翘板式结构,具体的,底座115可设有轴孔1159,传动件113设有匹配的转轴;传动件113(即摇杆)的一侧与发电机103伸出的拨片(即运动部1031的一部分)连接,驱动发电机运动,复位件(例如复位扭簧)安装在底座115上并位于传动件113(例如摇杆)下方,可复位摇杆。
电路板114上设有频点指示部108(例如拨码开关),中盖125与底座115之间可通过螺钉、螺钉孔1253,以及螺纹柱11510连接,中盖预留拨码开关位置(即第一连通孔),方便频点指示部108切换信号通道,实现电路板的多种功能,最后装配按键,按键轴孔连接在中盖的按键轴1251上,金属按键面板和按键之间通过胶接连接。
若电路板为PCB,传动部件为摇杆,则:
在按压按键一侧后,按键驱动摇杆转动,即按压端向下运动,另一端也向下运动,从而摇杆啮合处带动发电机的拨片运动,发电机将该动能转化为电能,为PCB供电,同时所按压的按键在下压过程中触发微动开关,PCB则能识别该微动开关,从而发射相应的信号。每个按键都对应一个或多个微动开关,按压哪个按键就触发对应的检测开关。同时,PCB上有与按键数目相同的LED,每次按压发射信号,LED会闪灯一次。
按压之后,在扭簧(即复位件)的作用下,摇杆回归到初始位置,从而带动发电机的拨片也回到初始位置。按键在摇杆的作用下也回复到初始位置。所有结构复位。每个按键都能作用于同一个摇杆,从而使发电机发电。
请参考图35至图36,其结构与图33至图34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差别主要在于,图35至图36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引入了报文指示部112,以及第二连通孔118,且第一连通孔117与第二连通孔118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孔125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一种举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1)

1.一种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按键,所述按键的至少部分部位被设置为能够响应外部动作地产生一位移,所述外部动作包括使按键发生下按的外部动作;
至少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被设置为能够响应所述位移地至少一次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被电气连接至所述发电机,由所述发电机为所述开关电路提供工作电能;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机包括感应部与运动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其中:所述运动部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按键被下按时被传动而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感应部被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运动部发生的所述第一方向而产生第一感应电压;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整流后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频点指示部,所述频点指示部被设置为直接或间接电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指示当前通信频点,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可切换变化的;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上电后产生当前报文,并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当前报文,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配合于所述自发电开关所加入网络的网关的频点而选择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发送的所述当前报文的包数小于或者等于10包,和/或,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00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复位件;
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为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发电机的运动部,所述复位件被设置为能够响应于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而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所述复位件还被设置为能够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发生回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二感应电压;
所述整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存储于所述储能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发电机、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壳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N个信号检测端口均电连接所述频点指示部,所述频点指示部还电连接至第一电位,所述频点指示部和/或所述信号检测端口还电连接至第二电位;
其中,若所述第一电位为地,则所述第二电位为电源;若所述第一电位为电源,则所述第二电位为地;
所述频点指示部在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指示当前通信频点时,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信号检测端口被拉至所述第一电位还是所述第二电位,其中,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被拉至所述第一电位的信号检测端口能够检测到第一电平,被拉至所述第二电位的信号检测端口能够检测到第二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指示部包括至少一操作部以及至少一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两个导电触点,所述电极对的一个导电触点电性连接至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信号检测端口,所述电极对的另一个导电触点电连接至所述第二电位;
所述操作部能够响应于操作而变化位姿;所述至少一电极对中导电触点的接通、断开状态是响应于所述操作部的位姿变化而变化的;
若所述电极对中两个导电触点被接通,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对应的信号检测端口能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平;
若所述电极对中两个导电触点断开,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对应的信号检测端口能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形成的;
若所述第一电位接电源,所述第二电位接地,则:所述信号检测端口通过上拉电阻电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一电平为高电平;
若所述第一电位接地,所述第二电位接电源,则:所述信号检测端口通过下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平为低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拨片,所述拨片的数量为N个,每个拨片与一个电极对相对应,所述拨片的位姿包括接通位姿与未接通位姿,所述拨片处于所述接通位姿时,对应电极对中的两个导电触点接通,所述拨片处于所述未接通位姿时,对应的电极对中的两个导电触点相断开;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检测每个电极对的当前电极状态,所述当前电极状态表征了对应电极对的两个导电触点接通或断开;
根据N个电极对对应的N个当前引脚状态,在多个候选通信频点中确定所述当前通信频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位置包括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一个或多个电极对;
所述旋转件旋转至任意之一当前档位时,所述当前档位所对应的电极对中的两个导电触点接通,以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反馈当前档位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档位信息,在多个候选通信频点中确定所述当前通信频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文指示部,所述报文指示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以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指示当前报文种类;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产生报文时,具体用于:
产生所述当前报文种类的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报文种类表征了所述当前报文为控制报文还是配网报文;
所述报文指示部包括配网指示开关,所述配网指示开关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产生所述当前报文种类的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配网指示开关被触发时,产生所述配网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在所述配网指示开关未被触发时,产生所述控制报文作为所述当前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上电后确定所述频点指示部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确定当前信道信息,所述当前信道信息表征了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通信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当前信道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若所述当前报文为配网报文,则: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
将入网请求、所述开关信息、以及配网安全信息写入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接收到所述配网报文后,响应于所述入网请求,验证所述开关信息与所述配网安全信息,若验证通过,则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所述配网安全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配网密钥、配网签名与配网验证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指示部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之前,将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切换为所述网关的频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若所述当前报文为控制报文,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将所述开关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网关或对应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报文后,验证所述开关信息所表征的自发电开关是否已添加至所述网关的网络,若验证通过,则所述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识别模块,所述按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则:通过所述按键识别模块获取当前按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更新于所述存储模块;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回弹,则:自所述存储模块获取所存储的当前按键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时,还用于: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写入所述当前报文。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作识别模块;所述动作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之前,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后,通过所述动作识别模块识别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得到当前动作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时,还用于:将所述当前动作信息写入所述当前报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识别模块包括下按识别单元与回弹识别单元;所述下按识别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发电机的感应部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所述回弹识别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发电机的感应部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通过所述动作识别模块识别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下按识别单元发出的指定信号,则确定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其中,所述下按识别单元仅在所述发电机产生所述第一感应电压时才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发送所述指定信号;
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回弹识别单元发出的所述指定信号,则确定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回弹,其中,所述回弹识别单元仅在所述发电机产生所述第二感应电压时才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发送所述指定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报文为控制报文,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时,具体用于:
将控制安全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所述控制安全信息包括控制加密信息、控制签名信息、控制验证标识中至少之一,以使得:网关或对应设备验证所述控制安全信息通过后,所述对应设备才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发出所述当前报文之后掉电停止工作。
23.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包括无线通信单元与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频点指示部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在获取到所述供电电压之后上电;
在上电后产生当前报文并将所述当前报文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控制已上电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以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当前报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具备多个I/O口,每个信号检测端口为一所述I/O口;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设置为Zigbee射频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形成整流桥的四个二极管,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电压变换器;所述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压经所述整流桥整流后存储至所述储能电容,所述储能电容输出的电能经所述电压变换器转换为适用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以及所述处理单元工作的供电电压。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存储器与第二存储器,
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以下至少之一:
当前按键信息,表征了当前发生动作的按键;
验证标识,用于作为所述当前报文的验证依据之一;
当前信道信息,表征了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
所述第一存储器与存储程序的所述第二存储器为不同的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为掉电后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
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部件,
所述传动部件传动于所述按键与所述运动部之间,其中,任意之一所述按键被下按时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动所述传动部件自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传动部件自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传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运动部发生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
所述传动部件传动于所述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能够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驱动所述传动部件自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传动部件自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传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运动部发生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能够发生回弹。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频点指示部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频点指示部的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包括底座,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底座的开口侧,所述按键可运动地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通孔设于所述底座。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指示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朝向所述底座底面的一侧,所述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背向所述底座底面的一侧。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包括底壳与中壳,所述中壳设于所述底壳的开口侧,所述按键可运动地连接所述中壳或所述底壳,所述第一连通孔设于所述中壳。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指示部和所述发电机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背向所述底壳的底面的一侧。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壳与所述中壳之间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中设有指示部容置部,所述指示部容置部凸起于所述防水层背向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且所述指示部容置部朝向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频点指示部的指示部容置槽,所述指示部容置部的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指示部容置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位置匹配的孔。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的向背于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设有指示部凹槽,所述第一连通孔设于所述指示部凹槽的槽底。
3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报文指示部设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报文指示部的位置匹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底座的开口侧,所述按键可运动地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通孔设于所述底座。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自发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中的壳体包括底壳与中壳,所述中壳设于所述底壳的开口侧,所述按键可运动地连接所述中壳或所述底壳,所述第二连通孔设于所述中壳。
38.一种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包括:按键、壳体、发电机、频点指示部、开关电路与复位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机包括感应部与运动部;所述发电机、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壳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频点指示部电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所述复位件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发电机的运动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按键被下按时,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复位件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
所述复位件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发生回弹;
所述感应部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一感应电压,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二感应电压;
所述储能模块存储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和/或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并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配合于所述自发电开关所加入网络的网关的频点而选择的。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发送的所述控制报文的包数小于或者等于3包,和/或,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0ms。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还包括报文指示部,所述报文指示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报文指示部未被触发时,确定所述自发电开关当前处于控制模式。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确定当前信道信息,所述当前信道信息表征了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
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具体包括:
将所述开关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以使得:网关或对应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报文后,验证所述开关信息所表征的自发电开关是否已添加至所述网关的网络,若验证通过,则所述对应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还包括按键识别模块,所述按键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之前,还包括: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则:通过所述按键识别模块获取当前按键信息;
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回弹,则:自所述存储模块获取所存储的当前按键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控制报文,具体用于:
将所述当前按键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为下按,则: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在掉电前将自所述按键识别模块获取到的当前按键信息更新于所述存储模块。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还包括动作识别模块;所述动作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通过所述动作识别模块识别按键当前所发生的动作,得到当前动作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具体包括:
将所述当前动作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当前报文,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将控制安全信息写入所述控制报文,所述控制安全信息包括控制加密信息、控制签名信息、控制验证标识中至少之一,以使得:所述网关或所述对应设备验证所述控制安全信息通过后,所述对应设备才执行所述控制报文对应的控制结果。
46.一种可调频点的自发电开关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包括:按键、壳体、发电机、频点指示部、开关电路与复位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通信处理模块、储能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输出模块与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机包括感应部与运动部;所述发电机、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复位件均设于所述壳体所形成的容置空间;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通过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所述频点指示部电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所述按键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运动部,所述复位件直接或间接传动于所述发电机的运动部,
所述配网方法,包括:
所述按键被下按时,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所述复位件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
所述复位件在使所述按键被下按的作用力被撤去后,利用所述复位作用力传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且所述按键发生回弹;
所述感应部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一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一感应电压,在所述运动部发生第二方向的运动时,产生第二感应电压;
所述储能模块存储所述第一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一电能和/或所述第二感应电压对应的第二电能,并将所存储的电能输送至所述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利用所述储能模块传输而来的电能,向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输出所需的供电电压,使得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上电;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
在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配网报文;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对外发出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
所述当前通信频点是配合于所述自发电开关所加入网络的网关的频点而选择的。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上电后发送的所述配网报文的包数小于或者等于3包,和/或,发送时间小于或者等于20ms。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电开关还包括报文指示部,所述报文指示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通信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配网报文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报文指示部被触发时,确定所述自发电开关当前处于配网模式。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之前,还包括:
所述频点指示部将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切换为所述网关的频点。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频点指示部获取当前通信频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当前通信频点,确定当前信道信息,所述当前信道信息表征了所述当前通信频点对应的信道。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配网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自所述存储模块读取表征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
所述通信处理模块产生配网报文,具体包括:
将入网请求、所述自发电开关的开关信息、配网安全信息写入所述配网报文,以使得:网关接收到所述配网报文后,响应于所述入网请求,验证所述开关信息与所述配网安全信息,若验证通过,则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所述配网安全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配网密钥、配网签名与配网验证标识。
52.一种基于开关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7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电开关、网关,以及连接所述网关的设备。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
获取所述网关的指定网关信息,所述指定网关信息表征了所述网关当前所采用的信道和/或频点;
对外反馈所述指定网关信息,以作为所述频点指示部切换其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的依据。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还用于:在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
所述网关在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时,具体用于:
将配网成功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反馈对应的配网成功提示,和/或:
控制所述网关中的对外反馈部对外发出对应的配网成功信号,所述对外反馈部包括发光部、发声部、显示部中至少之一。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网关信息是所述网关根据其所处的通信环境选定的。
57.一种基于开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发电开关执行权利要求46至51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在所述网关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所述自发电开关执行权利要求38至4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终端获取所述网关的指定网关信息,所述指定网关信息表征了所述网关当前所采用的信道和/或频点;
所述终端对外反馈所述指定网关信息,以作为所述频点指示部切换其所指示的当前通信频点的依据。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自发电开关添加至所述网关对应的网络之后,所述网关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对外反馈配网成功信息,包括:
所述网关将配网成功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反馈对应的配网成功提示,和/或:
所述网关控制所述网关中的对外反馈部对外发出对应的配网成功信号,所述对外反馈部包括发光部、发声部、显示部中至少之一。
6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网关信息是所述网关根据其所处的通信环境选定的。
CN202110649731.9A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13517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9731.9A CN113517151B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CN202310235705.0A CN1166317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9731.9A CN113517151B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5705.0A Division CN1166317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151A CN113517151A (zh) 2021-10-19
CN113517151B true CN11351715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806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9731.9A Active CN113517151B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CN202310235705.0A Pending CN1166317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5705.0A Pending CN116631798A (zh) 2021-06-10 2021-06-10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17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0283A (zh) * 2021-11-04 2024-02-13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开关及其配网方法、处理系统
CN115276196A (zh) * 2022-01-10 2022-11-01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处理系统
CN216793530U (zh) * 2022-02-19 2022-06-21 陈红瑛 一种非金属弹簧复位的双面杠杆机械能转电能无线开关
EP4261866A1 (en) * 2022-04-12 2023-10-18 Abb Schweiz Ag Self-powered recloser
CN115118586B (zh) * 2022-06-13 2024-02-06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759B (zh) * 2005-06-27 2010-05-05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中支持多频点数据接收的方法
WO2010127506A1 (zh) * 2009-05-08 2010-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用户群小区的测量结果上报方法、装置与系统
US9479270B2 (en) * 2013-03-13 2016-10-25 Analog De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loss of signal detection
CN106936471B (zh) * 2017-05-05 2019-02-15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基准站差分数据的方法、系统及接收电台
CN108260022B (zh) * 2017-12-04 2021-06-01 南京超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宽带混合网络及其运行方法
CN111757366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频点配置方法、测量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211267192U (zh) * 2020-01-18 2020-08-1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模块的自发电开关
CN111180241B (zh) * 2020-01-18 2022-03-11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模块的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
CN111221273B (zh) * 2020-01-18 2021-06-04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开关的控制方法、系统、网关、墙壁开关与云端
CN211319978U (zh) * 2020-01-18 2020-08-21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式智能墙壁开关
CN111273579B (zh) * 2020-01-18 2021-03-05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器及其处理方法、系统与基于自发电开关的控制组件
CN210983079U (zh) * 2020-01-18 2020-07-10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关与自发电开关的交互系统
CN211350444U (zh) * 2020-01-18 2020-08-25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自发电开关
CN112201505A (zh) * 2020-09-09 2021-01-08 昇辉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自复位发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151A (zh) 2021-10-19
CN116631798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7151B (zh) 自发电开关、其控制方法、配网方法、处理方法与系统
USRE41453E1 (en) Web-based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CN211350444U (zh) 自发电开关
US20140265577A1 (en) Electrical power switching techniques
CN210983079U (zh) 基于网关与自发电开关的交互系统
CN204596678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115802201A (zh) 控制系统、终端的处理方法、无线开关及其处理方法
US20050024321A1 (en) Handheld remote instruction device for a computer-based visual presentation system
WO2013124767A1 (en) Energy exciting mechanism for a self-powered switch and method for exciting energy
WO2023131295A1 (zh) 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处理系统
CN114156101B (zh) 自发电开关及其配网方法、处理系统
CN115398583A (zh) 一种墙壁智能开关、无线智能开关及开关安装架
US20230052861A1 (en) Self-power wireless switch
WO2017206285A1 (zh) 自能源开关
JP2018074332A (ja) 遠隔操作装置
CN217641093U (zh) 自发电手控器
CN217061858U (zh) 一种高触感薄膜开关
CN209766294U (zh) 一种墙壁开关的键控模组
CN211350413U (zh) 自发电开关
CN114641168B (zh) 一种网络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CN218676989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
CN216849690U (zh) 一种便携式自发电发射器及其控制设备
CN213845108U (zh) 一种弹片式薄膜开关
CN208598791U (zh) 一种智能电加热艾灸设备
CN209388503U (zh) 开发板和学习教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