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7223B -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7223B
CN113507223B CN202110653797.5A CN202110653797A CN113507223B CN 113507223 B CN113507223 B CN 113507223B CN 202110653797 A CN202110653797 A CN 202110653797A CN 113507223 B CN113507223 B CN 113507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voltage
electrode
plate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37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7223A (zh
Inventor
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37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7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7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7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0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mounted on a transfor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9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electrical means, e.g. by apply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high voltag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1/00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和电子集尘器,电路包括供电支路、升压支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供电支路用于为升压支路提供输入电压,升压支路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容器,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容器,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容器,第三端口与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第四端口与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升压支路用于将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值分别增加至输入电压的至少两倍,使得集尘电极达到第一电压以对空气进行电离,以及放电电极达到第二电压以对电离后的空气进行吸附,能够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净化空气,采用静电集尘技术的电子集尘器受到了广泛的运用。静电集尘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对气体进行电离,使得尘粒带电被吸附到极板上,从而去除气体中的尘粒,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静电集尘技术中静电场的大小和稳定对于除尘效率以及除尘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静电场对于尘粒的粒径范围的处理能力也不同。通常通过在正负极板上面施加不同的电压以获得静电场,施加在正负极板上的电压的大小和质量影响着静电场的大小和质量,然而,目前为采用静电除尘技术的空气净化器提供电压的装置不能满足高效率的要求,而且灵活性较差,不能满足多场景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电子集尘器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该电路包括供电支路、升压支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所述供电支路用于为所述升压支路提供输入电压,所述升压支路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所述升压支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值分别增加至所述输入电压的至少两倍,使得所述集尘电极达到第一电压以对空气进行电离,以及所述放电电极达到第二电压以对电离后的空气进行吸附。
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利用升压电路和电容器的存储能力存储电压,再通过电容器的放电能力对为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提供电压,提供的电压纹波较小,从而提高了电离空气以及吸附集尘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了静电除尘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电阻。
从而,在本申请中,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以作为泄放电阻并联在电容器上,可以释放掉电容器中残存的电荷,从而可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包括:所述第三端口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电压。
从而,在本申请中,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与第三端口之间设置第三电阻,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对于第一电压的需求选择或调节第三电阻的阻值,使得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达到所需的第一电压,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包括:所述第四端口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压。
从而,在本申请中,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阻与第四端口之间设置第四电阻,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对于第二电压的需求选择或调节第四电阻的阻值,使得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达到所需的第二电压,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支路包括高频振荡模块,所述高频振荡模块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所述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压为高频交流电。
从而,在本申请中,高频振荡器可以为升压电路提供频率稳定的输入电压,提高了电路的效率以及为电子集尘器提供的电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供电支路还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
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整流模块将市电进行整流获得第一直流电压,再通过高频振荡模块对第一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为升压支路提供输入电压,可以提高升压支路的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远程控制所述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例如,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红外接收电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再例如,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控制模块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可以及时开启和关断电子集尘器,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集尘区的第一信息,所述集尘区的位置与所述集尘电极相对应,所述数据收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远程控制所述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包括: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远程控制所述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放电电极的电压值、集尘电极的电压值、放电电极的电流值、集尘电极的电流值或集尘量。
例如,可以在集尘区设置数据检测探头、传感器、探针、电压表或电流表等装置作为第一数据收集模块,采取对应的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断供电支路。
例如,若放电电极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或者集尘电极的电流值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模块确定关断供电支路。
第一数据收集模块可以周期地向控制模块上报第一信息。
从而,在本申请中,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第一信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或关断,也就是控制电子集尘器的开启或关断,从而,若电子集尘器的相关数据发生异常,控制器可以及时自动关断供电支路,停止电子集尘器的工作,提高了电子集尘器的安全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集尘区的第二信息,所述集尘区的位置与所述集尘电极相对应,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信息;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调节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
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空气污染物的含量。
例如,该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空气中烟尘的含量、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细粒颗物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或臭氧的含量。
例如,可以在集尘区设置数据检测探头、传感器、探针等装置作为第二数据收集模块,采取对应的第二信息,并将第二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
控制模块可以通过调节第三电阻调节第一电压,以及通过调节第四电阻的阻值调节第二电压。
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调节供电支路的输入电压调节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
从而,在本申请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改变供给集尘电极的第一电压,和/或,供给放电电极的第二电压,使得电子集尘器可以支持多种需求的静电除尘,满足多场景应用的需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集尘器,该电子集尘器包括集尘电极、放电电极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用于为所述集尘电极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电路还用于为所述放电电极提供第二电压,所述放电电极用于对空气进行电离,所述集尘电极用于对电离后的空气进行吸附。
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利用升压电路和电容器的存储能力存储电压,再通过电容器的放电能力对为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提供电压,提供的电压纹波较小,从而提高了电离空气以及吸附集尘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了静电除尘的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集尘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入风口和出风口;电极板组件,所述电极板组件包括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交替排列且平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沿所述入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负极板包括多个第一负极板和多个第二负极板,所述第二负极板包括位于所述入风口一侧的电离区和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集尘区,其中所述集尘区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第一负极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离区突出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第一负极板向所述入风口延伸,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负极板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负极板之间和/或所述壳体与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二负极板之间,所述集尘电极设置于所述正极板上。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多个正极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负极板;至少一个第一间隔柱和至少一个第二间隔柱,所述第一间隔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正极板相隔,所述第二间隔柱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用于将相邻的两个负极板相隔,或将所述壳体与靠近所述壳体的负极板相隔。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正极板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二孔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所述负极板开设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所述第四孔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四孔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间隔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的两个正极板上,并穿过所述相邻的两个正极板之间的负极板;所述第二间隔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二间隔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的两个负极板上,并穿过所述相邻的两个负极板之间的正极板,或者所述第二间隔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靠近所述壳体的负极板上,并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靠近所述壳体的负极板之间的正极板。
从而,在本申请中,电子集尘器中的正负极板交替排列,第二负极板起到两个作用,即电离区主要用于电离空气,集尘区主要用于吸附电离后空气中带电的颗粒物,从而可以提高电离效率和吸附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集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集尘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集尘器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第二负极板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频振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01-入风口;102-出风口;11-左壳体部分;12-右壳体部分;13-上壳体部分;14-下壳体部分;20-电极板组件;21-正极板组;22-第一负极板组;23-第二负极板组23;201-正极板;202-第一负极板;203-第二负极板;2001-第一孔;2002-第二孔;2003-第三孔;2004-第四孔;2005-电离区;2006-集尘区;24-支撑杆;241-第一支撑杆;242-第二支撑杆;25-间隔柱;251-第一间隔柱;252-第二间隔柱;26-绝缘端子;30-高压电极;301-上固定杆;302-下固定杆;40-电控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集尘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子集尘器的示意性爆炸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电子集尘器1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电子集尘器100包括壳体10、电极板组件20、放电电极30和电控盒40。
壳体10形成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收容电极板组件20和放电电极30。壳体10前后贯通,其中壳体10的前端为入风口101,壳体10的后端为出风口102,空气可由入风口101流向出风口102,并从出风口102流出壳体10。
示例性的,参考图2,壳体10包括可围成框体的多个壳体部分。该多个壳体部分可以包括左壳体部分11、右壳体部分12、上壳体部分13、下壳体部分14,其中左壳体部分11和右壳体部分12相对平行设置,上壳体部分13和下壳体部分14相对平行设置。左壳体部分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部分13和下壳体部分14相连接,右壳体部分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部分13和下壳体部分14相连接。左壳体部分11、右壳体部分12、上壳体部分13、下壳体部分14所围成的框体上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位置即为图1所述的入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其中,入风口101和出风口102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式结构。在壳体10为一体式结构时,壳体10所包括的多个壳体部分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的。在壳体10为可拆卸式结构时,壳体10所包括的多个壳体部分可以是通过螺栓、铰链等方式相连接。
电极板组件20设置于壳体10的容纳空间中,用于电离空气和集尘。电极板组件20中设置有空气的流动通路,使得入风口101的空气可以穿过电极板组件20到达出风口102。电极板组件20包括多个电极板,该多个电极板平行设置于壳体10内,相邻的两个电极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空气流过。其中,电极板所在的平面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
示例性的,参考图2,电极板组件20包括正极板组21、负极板组、支撑杆24、间隔柱25、绝缘端子26,其中负极板组包括第一负极板组22和第二负极板组23。
正极板组21包括多个正极板201,集尘电极设置于正极板201上,给集尘电极施加电压也可以理解为给正极板施加电压,第一负极板组22包括多个第一负极板202,第二负极板组23包括多个第二负极板203,其中当集尘电极板通电后,正极板201为电场正极,第一负极板202和第二负极板203为电场负极。该多个正极板201、该多个第一负极板202和该多个第二负极板203呈正负极板交替排列。具体地,第一负极板202两侧均为正极板201,第二负极板203两侧均为正极板201。正极板201的两侧均为负极板,例如正极板201两侧均为第一负极板202,或者两侧均为第二负极板203,或者一侧为第一负极板202,另一侧为第二负极板203。当正极板201靠近壳体10设置时,靠近正极板的一侧壳体可以起到负极板的作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左壳体部分11和右壳体部分12也可以认为是负极板。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负极板203用于电离空气和集尘。正极板201和第一负极板202用于集尘。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示意图,图3中的(a)示出了正极板201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3中的(b)示出了第二负极板203的一种示意性结构。
如图3中的(a)所示,正极板201的整面均可作为集尘区。
如图3中的(b)所示,第二负极板203包括电离区2005和集尘区2006,其中电离区2005位于第二负极板203的前端,即靠近入风口处,集尘区2006位于与正极板201相对的区域。第一负极板202的形状可以为图3中的(b)示出的第二负极板203去除电离区2005后的部分,即第一负极板202与正极板20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负极板202的整面均可作为集尘区。
第二负极板203通电后,第二负极板203的电离区2005用于与放电电极30形成电场,以对入风口处的空气进行电离。空气电离后会形成大量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随电场向正极漂移,在漂移的过程中和尘埃中的中性分子或颗粒发生碰撞,这些粉尘颗粒吸附电子以后就成了荷电粒子,这样使原来中性的尘埃带上了负电。在第二负极板203的集尘区2005与正极板201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以及第一负极板202与正极板201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负电的尘埃颗粒继续向正极运动,并最后附着在正极板上,实现吸附。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第二负极板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4所示,第二负极板的集尘区2006呈平面状,第二负极板的电离区2005呈凹凸不平状。示例性的,电离区2005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波浪形、梯形、矩形、弧形、折线形、曲线形等,具体可参考图4中的(a)-(f)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离区2005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凹坑或凸起,该多个凹坑或凸起间隔设置。
电离区2005的形状可以为均匀的(即规则的),或者为不均匀的(即不规则的)。以电离区2005的形状为波浪形为例,电离区2005可以是均匀的波浪板,也可以是不均匀的波浪板。
电离区为规则的波浪形时,可以采用模具冲压制成。模具冲压可加工出其他方法例如锻造、铸造等方法难以制造的工件,例如带有加强筋、肋、翻边或起伏的工件等。另外,由于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因此模具冲压方法还可以提高电极板的刚性。应理解,当电离区采用其他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形状时,也可以采用磨具冲压方式加工,具体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负极板203起到两个作用,即电离区2005主要用于电离空气,集尘区2006主要用于吸附电离后空气中带电的颗粒物,其中第二负极板的电离区2005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形状,可以改变气流流向,从而延长气流通过的距离,增加电离面积,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在电离时更加彻底,从而提高电离效率和吸附效率。
为了对空气中的粒子进行充分电离,电离区2005的电压可以高于集尘区2006的电压。电离区2005和集尘区2006的电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相应设置,例如根据空气的浑浊程度、粉尘颗粒性质、风速等因素调整电离区2005和集尘区2006施加的电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一般地,空气的浑浊程度越高,粉尘颗粒越难电离,风速越大,电离区2005施加的电压越高,集尘区2006施加的电压也越高。
电控盒40设置于壳体10上,与壳体10相连接。电控盒40与电极板组件20电连接,与放电电极30电连接。电控盒40的电压可以调整,用于为电极板组件20中的电极板和放电电极30提供合适的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40还可以作为安全保护装置、警示装置起到相应的安全保护功能和警示功能等。由于电控盒40需要为电极板组件20和放电电极30提供较大的电压,因此电控盒40一般需要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图5示出了一种适用于给电子集尘器的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该电路用于电子集尘器,可以集成于电控盒中,用于给电离区和集尘区施加电压,具体地,该电路可以给集尘电极提供第一电压,给放电电极提供第二电压。
该电路包括供电支路、升压支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三电容器。
该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
其中,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容器,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容器,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容器,第三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第四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升压支路用于将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值分别增加至所述输入电压的至少两倍,使得集尘电极达到第一电压以对空气进行电离,以及放电电极达到第二电压以对电离后的空气进行吸附。
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利用升压电路和电容器的存储能力存储电压,再通过电容器的放电能力对为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提供电压,提供的电压纹波较小,从而提高了电离空气以及吸附集尘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了静电除尘的效率。
可选地,第一端口可以与壳体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值为输入电压的至少两倍,第三端口处的电压是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上的串联电压,也就是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第四端口处的电压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三电容器上的串联电压,也就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
例如,输入电压是U1,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为2U1,则第三端口处的电压为4U1,第四端口处的电压为6U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口处的电压为第一电容器上的电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端口与电子集尘器中的电极相连,以获得第一电容器上的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电阻。
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上并联一个第一电阻,在第三电容器上并联一个第二电阻。从而,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可以作为泄放电阻并联在电容器上,可以释放掉电容器中残存的电荷,可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端口经第三电阻与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第三电阻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电压。
从而,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与第三端口之间设置第三电阻,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对于第一电压的需求选择或调节第三电阻的阻值,使得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达到所需的第一电压,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端口经第四电阻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压。
从而,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与第四端口之间设置第四电阻,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对于第二电压的需求选择或调节第四电阻的阻值,使得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达到所需的第二电压,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支路包括高频振荡模块,高频振荡模块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所述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压为高频交流电。
可选地,供电支路还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
其中,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输出端口与高频振荡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高频振荡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升压电路相连。
例如,整流模块接收市电,并对市电进行整流处理后得到第一直流电压,并将该第一直流电压提供给高频振荡模块,高频振荡模块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的高频交流电,并将该高频交流电提供给升压支路,升压支路对该交流电进行处理,获得可以提供给电子集尘器需要的电压。
从而,通过整流模块将市电进行整流获得第一直流电压,再通过高频振荡模块对第一直流电压进行处理为升压支路提供输入电压,可以提高升压支路的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用于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例如,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红外接收电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再例如,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从而,通过控制模块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可以及时开启和关断电子集尘器,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该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据收集模块,第一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集尘区的第一信息,集尘区的位置与集尘电极相对应,数据收集模块还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放电电极的电压值、集尘电极的电压值、放电电极的电流值、集尘电极的电流值或集尘量。
例如,可以在集尘区设置数据检测探头、传感器、探针、电压表或电流表等装置作为第一数据收集模块,采取对应的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断供电支路。
例如,若放电电极的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或者集尘电极的电流值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模块确定关断供电支路。
第一数据收集模块可以周期地向控制模块上报第一信息。
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第一信息远程控制供电支路的开启或关断,也就是控制电子集尘器的开启或关断,从而,若电子集尘器的相关数据发生异常,控制器可以及时自动关断供电支路,停止电子集尘器的工作,提高了电子集尘器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电路还包括第二数据收集模块,第二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集尘区的第二信息,集尘区的位置与集尘电极相对应,第二数据收集模块还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第二信息,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
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空气污染物的含量。
例如,该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空气中烟尘的含量、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细粒颗物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或臭氧的含量或空气的风速。
例如,可以在集尘区设置数据检测探头、传感器、探针等装置作为第二数据收集模块,采取对应的第二信息,并将第二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
控制模块可以通过调节第三电阻调节第一电压,以及通过调节第四电阻的阻值调节第二电压。
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调节供电支路的输入电压调节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
从而,在本申请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改变供给集尘电极的第一电压,和/或,供给放电电极的第二电压,使得电子集尘器可以支持多种需求的静电除尘,满足多场景应用的需求。
图6示出了一种整流模块的示意电路图。
该整流模块可以用于图5所示的供电支路中。
该整流模块包括对外接线端口P1,对外接线端口P2,晶振X1,保险管F1,变压器T1,以及可调电阻VR1,全桥二极管BD1,电容EC1,电容EC2,电容C5,继电器RY1,以及继电器RY2。
对外接线端口P1与对外接线端口P2接收市电,外接线端口P1经保险丝F1连接到变压器T1一次侧的一端,对外接线端口P2与变压器T1一次侧的另一端相连,变压器T1的一次侧的两端并联晶振X1,变压器T1的二次侧的两端并联可调电阻VR1。
全桥二极管BD1的交流侧的两端与变压器T1二次侧的两端相连,全桥二极管的直流侧的一端接地,电容EC1与电容EC2串联连接后并联在全桥二极管的直流侧的两端,继电器RY1并联在电容EC1的两端,继电器RY2与电容C5串联连接后并联在电容EC2的两端。
其中,外接线端口P1,对外接线端口P2,晶振X1可以用于接收市电;保险管F1,变压器T1,以及可调电阻VR1用于进行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滤波,全桥二极管BD1,电容EC1,电容EC2,电容C5,继电器RY1,以及继电器RY2用于整流。
从而,本申请的整流模块可以防市电波动引起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损坏电路器件。
图7示出了一种高频振荡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
该高频振荡模块可以用于图5所示的供电支路中。
高频振荡振荡模块包括电源管理模块U2,晶体管Q1至Q5,变压器T2、变压器T3,二极管D1,D2,D4和D5,电阻R4至R6,R8,R9,R12,R14至R19,电容C1至C3,C10,C12,继电器RY3和RY4。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U2具有6个引脚,分别为引脚U2-1,U2-2,U2-3,U2-4,U2-5,U2-6。
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1与晶体管Q3的集电极相连;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2接地;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3经电阻R19与晶体管Q2的源极相连;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4经电容C10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电压的一端相连;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5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电压的一端相连;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6经电容C1和隧道二极管D5与变压器T2的二次侧的一端相连;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7经电容C12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电压的一端相连;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8经电阻R5,电阻R6和电容C10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电压的一端相连。
晶体管Q3的基极经电阻R8与整流模块的对外接线端口相连;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1相连。
晶体管Q1的漏极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正电压的一端相连;晶体管Q1的源极经过二极管D4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电压的一端相连;晶体管Q1的栅极经过二极管D5与变压器T3的一次侧的一端相连,晶体管Q1的栅极还经过电阻R12和电容C2与变压器T2的一次侧的一端相连。
晶体管Q2的栅极经电阻R14,电容C3,变压器T2的三次侧绕组与晶体管Q2的源极相连;晶体管Q2的漏极和与变压器T3一次侧的一端相连。
变压器T2的一次侧的一端经电容器C2和电阻R12与晶体管Q1的栅极相连;变压器T2的另一侧与变压器T3的一次侧的一端相连,还经二极管D4接地;变压器T2的二次侧的一端经二极管D5,电容器C1与电源管理模块U2的引脚U2-6相连;变压器T2的二次侧的另一端变压器T3的二次侧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2的二次侧的另一端还经过电容器C6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变压器T2的三次侧的一端经电容器C3,电阻R14与晶体管Q2的栅极相连;变压器T2的三次侧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2的源极相连。
变压器T3的一次侧的一端与变压器T2的一次侧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3的一次侧的一端还经过二极管D5与晶体管Q1的栅极相连;变压器T3的一次侧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2的漏极相连;变压器T3的二次侧的一端经电阻R4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变压器T3的二次侧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的二次侧的一端相连,还经过电容器C6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变压器T3的三次侧的一端与升压电路的第一端口相连;变压器T3的三次侧的另一端与升压电路的第四端口相连。
该晶体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6接地,还与晶体管Q5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Q4的集电极经继电器RY3和继电器RY4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正电压的一端相连;
该晶体管Q5的基极经电阻R17接地,该晶体管Q5的发射极接地;该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与晶体管Q4的基极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3,晶体管Q2的漏极经二极管D3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正电压的一端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6和电阻R3,发光二极管D6和电阻R3串联设置在二极管D2的阴极和变压器T2的二次侧的一端。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7,发光二极管U1-1和光电晶体管U1-2。发光二极管U1-1的阳极经电阻R18与晶体管Q4的源极相连,发光二极管U1-1的阴极可以接地,发光二极管U1-1对应的光电晶体管U1-2的一端连接插座,另一端与二极管D7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阳极与插座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隧道二极管D8,隧道二极管D8的阳极与晶体管Q2的源极相连,隧道二极管D8的阴极与晶体管Q2的栅极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9和电阻R7,二极管D9的阴极经电阻R7与晶体管Q5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9的阳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电阻R1,晶体管Q1的栅极经过电阻R1与晶体管Q1的源极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电阻R2,该电阻R2并接在晶体管Q2的栅极和源极上。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3,电阻R10的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U2的端口U2-1相连,另一端通过电阻R13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极相连,另一端还通过电阻R11与二极管D1的阴极侧相连。
可选地,该高频振荡模块还包括电阻R15,该电阻R15的一端晶体管Q4的漏极相连,另一端与整流模块的直流侧的负极相连。
二极管D1至D2,电容C6和电阻R4可以用于给电源管理模块U2供电,将市电转化为高频振荡电路中需要的直流电压。
电阻R1至R19,继电器RY1至继电器RY5,电容C1至C3,电容C5和电容C6,电容C9至C13,二极管D3至D5,二极管D7至D9,电源管理模块U2,晶体管Q1至Q5,变压器T2可以用于控制高频振荡模块输出的电压。
电阻R19和继电器RY5可以用于高频振荡电路功率检测信息的反馈。
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利用升压电路和电容器的存储能力存储电压,再通过电容器的放电能力对为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提供电压,提供的电压纹波较小,从而提高了电离空气以及吸附集尘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了静电除尘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中,“当…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网元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网元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还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类似于“项目包括如下中的一项或多项:A,B,以及C”表述的含义,如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该项目可以为如下中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A和A;A,A和A;A,A和B;A,A和C,A,B和B;A,C和C;B和B,B,B和B,B,B和C,C和C;C,C和C,以及其他A,B和C的组合。以上是以A,B和C共3个元素进行举例来说明该项目的可选用条目,当表达为“项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A,B,……,以及X”时,即表达中具有更多元素时,那么该项目可以适用的条目也可以按照前述规则获得。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放置的方位或位置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前述电子集尘器。当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多个电子集尘器时,该多个电子集尘器可以通过一个电控盒控制,也可以分别由各自的电控盒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供电支路、升压支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所述供电支路用于为所述升压支路提供输入电压,
所述升压支路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所述升压支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第三电容器上的电压值分别增加至所述输入电压的至少两倍,使得所述集尘电极达到第一电压以对空气进行电离,以及所述放电电极达到第二电压以对电离后的空气进行吸附;
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远程控制所述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集尘区的第二信息,所述集尘区的位置与所述集尘电极相对应,所述第二数据收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调节所述第一电压和/或第二电压;
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包括:
所述第三端口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集尘电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电压;
所述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包括:
所述第四端口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子集尘器的放电电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压;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空气中烟尘的含量、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空气中细粒颗物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或臭氧的含量或空气的风速;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调节所述第一电压和/或所述第二电压,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通过调节所述第三电阻调节所述第一电压,和/或,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信息通过调节所述第四电阻调节所述第二电压。
2.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电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支路包括高频振荡模块,所述高频振荡模块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化为所述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压为高频交流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支路还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据收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集尘区的第一信息,所述集尘区的位置与所述集尘电极相对应,所述数据收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远程控制所述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远程控制所述供电支路的开启和关断。
6.一种电子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集尘器包括集尘电极、放电电极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用于为所述集尘电极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电路还用于为所述放电电极提供第二电压,所述放电电极用于对空气进行电离,所述集尘电极用于对电离后的空气进行吸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集尘器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入风口和出风口;
电极板组件,所述电极板组件包括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交替排列且平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沿所述入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负极板包括多个第一负极板和多个第二负极板,所述第二负极板包括位于所述入风口一侧的电离区和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集尘区,其中所述集尘区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第一负极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离区突出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第一负极板向所述入风口延伸,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二负极板中相邻的两个第二负极板之间和/或所述壳体与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二负极板之间,所述集尘电极设置于所述正极板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多个正极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负极板;
至少一个第一间隔柱和至少一个第二间隔柱,所述第一间隔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正极板相隔,所述第二间隔柱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用于将相邻的两个负极板相隔,或将所述壳体与靠近所述壳体的负极板相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二孔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
所述负极板开设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三孔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所述第四孔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四孔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间隔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的两个正极板上,并穿过所述相邻的两个正极板之间的负极板;
所述第二间隔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二间隔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的两个负极板上,并穿过所述相邻的两个负极板之间的正极板,或者所述第二间隔柱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靠近所述壳体的负极板上,并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靠近所述壳体的负极板之间的正极板。
1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集尘器。
CN202110653797.5A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Active CN113507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797.5A CN113507223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797.5A CN113507223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223A CN113507223A (zh) 2021-10-15
CN113507223B true CN113507223B (zh) 2022-12-02

Family

ID=7801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3797.5A Active CN113507223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7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980B (zh) * 2021-11-02 2023-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6134B2 (ja) * 1989-02-27 1996-09-18 ティアツク株式会社 静電式空気清浄装置
CN2182954Y (zh) * 1993-10-27 1994-11-16 苏州富丽达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电子式空气净化器
CN103427681B (zh) * 2013-08-05 2016-08-24 江苏科技大学 高频高压静电除尘电源及其控制保护方法
CN107579672A (zh) * 2017-10-20 2018-01-12 成都塞普奇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感滤波电路的静电集尘装置用叠加升压型电源系统
CN107659171A (zh) * 2017-10-27 2018-02-02 北京星通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静电除尘设备用供电电源
CN112594855A (zh) * 2020-12-17 2021-04-02 福氏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集尘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223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5174B2 (en) Electrostatic Dust Collector
CN103764178B (zh) 微生物·病毒的捕捉·灭活装置及其方法
KR101506324B1 (ko) 레인지 후드형 플라즈마 전기 집진 필터 장치
KR101622667B1 (ko) 전기집진 장치
CN113507223B (zh) 一种用于电子集尘器的电路以及电子集尘器
JP5950322B2 (ja) 湿式電気集塵装置
EP3093563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08771093U (zh) 一种腻子粉生产车间静电除尘设备
CN105107317A (zh) 恒流限压超低臭氧型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CN104959234A (zh) 一种静电除霾装置
CN1371461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KR101981011B1 (ko) 공기청정기
CN109028378B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0146228U (zh) 一种设置有静电除尘器的服务器及其静电除尘器
CN112594855A (zh) 电子集尘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CN218048386U (zh) 一种连卷袋生产设备用的静电除尘装置
KR20160078239A (ko) 링 커넥터 구조의 집진 셀 구조체 및 링 커넥터 구조의 집진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CN205747252U (zh) 安装在回风口的ifd双效离子型空气净化器
CN203434441U (zh)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CN112066487A (zh)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处理芯体及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CN202521746U (zh) 具有空气过滤系统的柜式空调器
CN206701859U (zh) 一种换流阀除尘喷头
CN206845271U (zh) 基于高压静电除尘原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及其应用
CN210332143U (zh) 一种带粉尘收集功能的玻璃钢打磨系统
EP3912728A1 (en) Device for removing dust particles and pathogens from an airflow, and use of such a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