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4841A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4841A
CN113504841A CN202110573868.0A CN202110573868A CN113504841A CN 113504841 A CN113504841 A CN 113504841A CN 202110573868 A CN202110573868 A CN 202110573868A CN 113504841 A CN113504841 A CN 113504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grounding
touch electrod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38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4841B (zh
Inventor
朱盛祖
夏鹏
李维国
张志华
蔺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38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4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4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4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4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4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触控功能层包括位于显示区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均绝缘设置,接地电极连接非显示区的接地线,进而可以使得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后,不必依靠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电极自身的抗静电能力来进行消纳,而可以通过接地电极和接地线被导出。并且,接地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接地电极块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或者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弧线,进而可以使得静电不容易在显示区中释放,而可以被顺利导出,进而防止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受到静电损伤。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摸显示面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触摸显示面板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静电进入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内部且过大时会超出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的承受范围,导致触控显示面板出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实现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一侧的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包括至少位于显示区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绝缘设置;
触控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均绝缘设置,接地电极连接非显示区的接地线;接地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接地电极块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或者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弧线。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接地电极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接地电极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块;
接地电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接地电极块,接地电极块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
可选的,接地电极块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和/或,接地电极块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不同层;
可选的,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或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的,触控功能层包括自显示功能层向远离显示功能层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结构层和第二触控结构层;
第一触控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块、接地电极块,第二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跨接结构和多个第二跨接结构;或者第二触控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块、接地电极块,第一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跨接结构和多个第二跨接结构;
第一跨接结构电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第二跨接结构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接地电极块,第一跨接结构和第二跨接结构绝缘设置;
可选的,接地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同一接地电极的相邻第二跨接结构连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的相邻第一跨接结构的连线沿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异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均为条状;
可选的,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或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的,接地电极块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可选的,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接地电极块的各个内角均大于或等于90度。
可选的,非显示区中设置有接地电源,接地线连接接地电源;
可选的,位于显示区边缘的接地电极块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接地电极块与接地线在非显示区电连接;
可选的,接地线从接地电源延伸至显示区,接地电极块与接地线在显示区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的材料为透明金属氧化物,接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均不同层,接地线的材料为方阻低于透明金属氧化物的金属;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的形状均为金属网格状,接地线与接地电极同层设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触控功能层包括位于显示区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均绝缘设置,接地电极连接非显示区的接地线,进而可以使得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后,不必依靠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电极自身的抗静电能力来进行消纳,而可以通过接地电极和接地线被导出。并且,接地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接地电极块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或者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弧线,进而可以使得静电不容易在显示区中释放,而可以被顺利导出到显示区,进而防止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受到静电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静电进入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内部,超出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的承受范围时,导致触控显示面板出现损伤。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触控显示面板中,接地线路通常只设置在非显示区,而显示区内不存在接地线路,导致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触控功能层时,无法被导出,而只能通过触控功能层的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自身进行消纳,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承受静电的能力有限,当静电过大时,超出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的抗静电能力,触控电极或触控电路就会受到损伤,最终导致触控显示面板出现损伤,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性能,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参考图1,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A;
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210和设置于基板210一侧的触控功能层100,触控功能层100包括至少位于显示区AA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0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0,第一触控电极110与第二触控电极120绝缘设置;
触控功能层100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的接地电极130,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均绝缘设置,接地电极130连接非显示区NAA的接地线140;接地电极130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131,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直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接地电极块131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或者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弧线。
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NAA和显示区AA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现有任意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NAA和显示区AA的所满足的位置关系,例如,可以是非显示区NAA围绕或部分围绕显示区AA;也可以是非显示区NAA与显示区AA相邻,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基板210可以为显示装置提供缓冲、保护或支撑等作用。基板210可以是柔性基板,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也可以是上述多种材料的混合材料。基板210也可以为采用玻璃等材料形成的硬质基板。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基板210与触控功能层100之间的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显示功能层、液晶显示功能层、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功能层、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功能层等,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层100位于显示功能层远离基板210的一侧,触控功能层10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中的一者为驱动电极,另一者为感应电极。触控功能层100的触控检测工作原理如下:驱动电极被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感应电极输出触控检测信号,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电容,当触控显示面板上发生触控时,会影响触摸点附近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从而改变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具体的检测触摸点位置的方法为,对驱动电极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感应电极同时输出触控感应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驱动电极和其周围的感应电极耦合电容值大小,进而得到整个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控显示面板二维耦合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至少位于显示区AA,进而在触控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通过对显示区AA中位置的触控实现触控功能。
本实施例中,触控功能层100可以包括至少两层触控结构层,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10与第二触控电极120可以部分位于同一触控结构层,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也可位于不同触控结构层,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触控功能层100还包括接地电极130,其中接地电极130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110同一触控结构层,也可以与第二触控电极120同层,也可以接地电极130的部分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的部分或第二触控电极120的部分同层,还可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均位于不同触控结构层,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接地电极130位于显示区AA,并连接非显示区NAA的接地线140,因此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后,不必依靠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电极自身的抗静电能力来进行消纳,而可以通过接地电极130和接地线140被导出,进而可以防止静电对触控功能层100中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以及触控线路的损坏。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接地电极130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131,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直线或弧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接地电极块131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其中图1中示意性输出了接地电极130包括多个接地电极块131的情况,且接地电极块131为矩形的情况(即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直线,接地电极块131的内角大于45度)。具体的,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直线时,若接地电极块131包括角度比较小的内角,例如包括小于45度的内角时,接地电极块131会在较小的角度内角处将会呈现出尖角,而尖角位置容易发生静电释放,因此接地电极块131包括角度比较小的内角时容易导致静电在显示区AA中释放,导致静电无法被导出显示区AA,同样会对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或触控线路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设置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直线时,接地电极块131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进而可以使得静电不容易在显示区AA中释放,而可以被顺利导出到显示区AA,进而防止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和触控线路受到静电损伤。同样的,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弧线时,接地电极块131的本身不存在尖角,同样可以使得静电不容易在显示区AA中释放,而可以被顺利导出到显示区AA,进而防止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和触控线路受到静电损伤。
本实施例中,触控线路可以指与第一触控电极110连接的第一触控信号线150以及与第二触控电极120连接的第二触控信号线160,其中图1中仅示意性输出了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0连接的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以及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20连接的第二触控信号线,在实际触控显示面板中,每个第一触控电极110可以对应连接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150,每个第二触控电极120可以对应连接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160。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触控功能层包括位于显示区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均绝缘设置,接地电极连接非显示区的接地线,进而可以使得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后,不必依靠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电极自身的抗静电能力来进行消纳,而可以通过接地电极和接地线被导出。并且,接地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接地电极块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或者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弧线,进而可以使得静电不容易在显示区中释放,而可以被顺利导出到显示区,进而防止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受到静电损伤。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110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二触控电极120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接地电极13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接地电极13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12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其中图1中示意性示出了接地电极13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110之间的结构。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110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二触控电极120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接地电极13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接地电极13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120在基板210上层垂直投影之间,可以使得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在显示区AA中穿插分布,也即接地电极130与触控电极(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在显示区AA的分布比较均匀,进而使得静电进入到显示区AA中靠近某第一触控电极110的位置时,可以被垂直投影在该第一触控电极110与相邻第一触控电极110之间的接地电极130及时导出,同理,静电进入到显示区AA中靠近第二触控电极120的位置时,可以被垂直投影在该第二触控电极120与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20之间的接地电极130及时导出,保证第一触控电极110和/或第二触控电极120不受静电损伤。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第二触控电极12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
接地电极13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接地电极块131,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
其中,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可以是指第一方向y上相邻,也可以是指第二方向x上相邻;同样的,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可以是指第一方向y上相邻,也可以是指第二方向x上相邻。
具体的,对于图1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10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第二触控电极120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触控结构,进行触控位置的确定时需要根据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与其周围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耦合电容来确定。本实施例中,设置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在基板210上层垂直投影之间,而不在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的垂直投影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在保证进入触控显示面板内的静电可以及时从显示区AA被导出到非显示区NAA的基础上,使得接地电极块131的设置不会影响到第一触控电极块111与其周围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耦合电容,保证触控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继续参考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和/或,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
具体的,当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时,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当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之间时,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需要说明的是,当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同层时,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一触控电极块111之间具有间距,以保证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绝缘。当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同层时,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之间具有间距,以保证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绝缘。本实施例中,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一方面可以使得接地电极块131在基板2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的垂直投影无交叠,进而避免接地电极块131对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之间耦合电容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接地电极块131可以具有较大的面积,保证接地电极130可以将静电顺利导出显示区AA;并且,接地电极块131具有较大的面积可以使得接地电极块131的形状设置相对灵活,保证接地电极块131的边沿为直线时,内角可以设置大于或等于45度。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其中,图2可以对应由图1沿B-B’剖切得到,图3可以对应由图1沿C-C’剖切得到。参考图1-图3,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位于不同层。
可选的,触控功能层100包括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和第二触控结构层102,第一触控电极110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第二触控电极120位于第二触控功能层100时,触控功能层100还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0所在层和第二触控电极120所在层之间的绝缘层170,以保证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的良好绝缘。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位于不同层,可以使得制作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时,无需在绝缘层制备过孔结构,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化。
可选的,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或第二触控电极120同层设置(图2中示意性示出了接地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的情况),进而使得接地电极130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110或第二触控电极120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简化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4可以对应由图1沿D-D’剖切得到。参考图1、图2和图4,可选的,触控功能层100包括自显示功能层向远离显示功能层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和第二触控结构层102;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接地电极块131,第二触控结构层102包括多个第一跨接结构122和多个第二跨接结构132;第一跨接结构122电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第二跨接结构132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接地电极块131,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绝缘设置。
具体的,触控功能层100还包括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和第二触控结构层102之间的绝缘层170。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可以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和连接相邻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和连接结构所构成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可以均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第二触控电极120可以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和第一跨接结构122,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第一跨接结构122位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并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连接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以实现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绝缘。接地电极130可以包括接地电极块131和第二跨接结构132,其中接地电极块131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第二跨接结构132位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并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连接相邻的接地电极块131,以实现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绝缘。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均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则进行触控位置的确定时,根据均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与其周围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耦合电容的变化来确定即可,相对于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位于不同层的触控显示面板结构来说,对于触控位置的确定更加准确。并且,本实施例中,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同层,可以使得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时,尤其进入到触控功能层100时,可以更加及时地被包括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同层的接地电极块131的接地电极130导出,进而更加有利于避免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受到静电损伤。
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功能层100中第一触控电极110的全部结构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触控电极的结构中仅有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第一跨接结构122位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而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相对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更加靠近基板210,也即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相对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距离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操作面更远,距离触控操作面越远,触控结构(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块111以及连接相邻第一触控电极块111的连接结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和连接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第一跨接结构122)越不容易被外界划伤,因此设置第二触控结构层102仅包括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接地电极块131,可以使得触控功能层100的触控结构被划伤的风险减小,进一步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其中图6可以对应图1沿B-B’剖切得到,图6可以对应由图1沿D-D’剖切得到,参考图1、图5和图6,可选的,第二触控结构层102包括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接地电极块131,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包括多个第一跨接结构122和多个第二跨接结构132;第一跨接结构122电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第二跨接结构132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接地电极块131,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绝缘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结构层101所包括的结构与图2和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触控结构层102所包括的结构相同,第二触控结构层102所包括的结构与图2和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结构层101所包括的结构相同。进行触控位置的确定时,根据均位于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的第一触控电极块111与其周围的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的耦合电容的变化来确定即可,相对于第一触控电极块11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121位于不同层的触控显示面板结构来说,对于触控位置的确定更加准确。并且,本实施例中,接地电极块131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同层,可以使得静电进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时,尤其进入到触控功能层100时,可以更加及时地被包括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块121同层的接地电极块131的接地电极130导出,进而更加有利于避免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受到静电损伤。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接地电极130沿第一方向y延伸;同一接地电极130的相邻第二跨接结构132连线沿第一方向y延伸,同一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相邻第一跨接结构122的连线沿第二方向x延伸。本实施例中,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的延伸方向相同,即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均沿第一方向y延伸,相应的,连接接地电极130中相邻的接地电极块131的第二跨接结构132的延伸方向也为第一方向y,同一接地电极130的相邻第二跨接结构132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y,而第二触控电极120沿第二方向x延伸,同一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相邻第二跨接结构132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方向x。因此第二跨接结构132在第一方向y上连接接地电极块131,第一跨接结构122在第二方向x上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块121,而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均位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因此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可以相对容易避开,保证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之间的绝缘。
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还可设置接地电极130沿第二方向x延伸;同一接地电极130的相邻第二跨接结构132连线沿第二方向x延伸,同一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相邻第一跨接结构122的连线沿第二方向x延伸,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接地电极130与第二触控电极120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均沿第二方向x延伸,则第一跨接结构122在第二方向x上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块121,第二跨接结构132在第二方向x上连接接地电极块131,因此需保证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在第一方向y上具有间距,以保证均位于第二触控结构层102的第一跨接结构122和第二跨接结构132的良好绝缘。
以上实施例中,均以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均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并以触控电极块的形状为菱形为例进行了示出。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其中图8可以对应图7沿E-E’剖切得到,参考图7和图8,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异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110、第二触控电极120均为条状。
具体的,触控功能层100仍可包括第一触控结构层101和第二触控结构层102,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10可以设置在第一触控结构层101,第二触控电极120可以设置在第二触控结构层102。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为条状,可以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的结构较为简单,相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的制备会更加容易实现。
可选的,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或第二触控电极120同层设置。具体的,因第一触控电极110和第二触控电极120位于异层且为条状时,相邻第一触控电极110的间距相对较大,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20的间距也相对较大,因此相邻第一触控电极110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设置接地电极130,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20之间也可以由足够的空间设置接地电极130。将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或第二触控电极120同层设置,可以使得接地电极130与第一触控电极110或第二触控电极120在相同的工艺步骤中形成,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化,并且可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较为轻薄。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接地电极块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具体的,接地电极块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则接地电极块不存在直线边沿,相应的,接地电极块不存在尖角,进而可以使得静电进入到显示区后,可以被接地电极顺利导出,保证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免受静电损伤。
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接地电极块的各个内角均大于或等于90度。
具体的,接地电极块的边缘为直线时,设置接地电极块的各个内角均大于或等于90度,可以使得接地电极块的内角的角度较大而不存在尖角,进一步保证静电进入到显示区后,可以被接地电极顺利导出,保证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触控线路免受静电损伤。
可选的,接地电极块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内角大于或等于90度的五边形、六边形或更多边形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1和图8,可选的,非显示区NAA中设置有接地电源180,接地线140连接接地电源180。
具体的,接地线140分别连接接地电极130和接地电源180,接地电源180可以用于提供接地信号,进而使得接地电极130可以接入接地信号,进而保证静电可以顺利导出显示区AA。可选的,接地电源180集成在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中。
其中,接地线140与接地电极块131可以在显示区AA实现连接,也可以在非显示区NAA实现连接。继续参考图1和图8,可选的,接地线140从接地电源180延伸至显示区AA,接地电极块131与接地线140在显示区AA电连接。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参考图10,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位于显示区AA边缘的接地电极块131从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NAA,接地电极块131与接地线140在非显示区NAA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的材料为透明金属氧化物,接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均不同层,接地线的材料为方阻低于透明金属氧化物的金属。
具体的,因触控功能层相对与显示功能层更加靠近触控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接地电极为材料为透明金属氧化物,可以使得显示功能层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射入人眼,保证触控功能层的设置不会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接地线与接地电极位于不同层,接地线与接地电极可以通过贯穿二者之间绝缘层的过孔电连接,接地线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且接地线的金属材料的方阻低于透明金属氧化物的方阻,进而保证接地线具有较小的传输电阻。
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的形状均为金属网格状,接地线与接地电极同层设置。
具体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的形状为金属网格状时,显示功能层的子像素在触控功能层的垂直投影可以落入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或接地电极的金属网格内,进而使得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不会对显示功能层中发光器件的出光造成影响。并且,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接地电极的材料为金属,则接地线可以与接地电极采用同种金属材料,相应的,接地线与接地电极可以同层设置,则接地线与接地电极的连接无需通过打通即可实现,且接地线可以与接地电极在相同的工艺步骤中进行制备,进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更加简化。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均以接地电极块与第一触控电极块或第二触控电极块同层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接地电极可以既与第一触控电极位于不同层,又与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不同层,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接地电极块面积越大,接地电极导出静电的能力越强,但是对触控性能的影响越大;接地电极块的面积越小,接地电极导出静电的能力越弱,但对触控性能的影响越小。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设置接地电极块在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面积是第一触控电极块在基板上垂直投影面积的1/4-1/3,也或者是第二触控电极块在基板上垂直投影面积的1/4-1/3;进而一方面保证接地电极块的面积较大,接地电极具有较好的静电导出能力,触控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保证接地电极块的面积不会过大,保证触控显示面板自身良好的触控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2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图10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触控功能层,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绝缘设置;
所述触控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绝缘设置,所述接地电极连接所述非显示区的接地线;所述接地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块,所述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边沿为直线的所述接地电极块的内角大于或等于45度;或者所述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弧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接地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所述接地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二触控电极块;
所述接地电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接地电极块,所述接地电极块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
优选的,所述接地电极块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和/或,所述接地电极块在所述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两侧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垂直投影相互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不同层;
优选的,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自所述显示功能层向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结构层和第二触控结构层;
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包括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所述接地电极块,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跨接结构和多个第二跨接结构;或者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包括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所述接地电极块,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包括多个第一跨接结构和多个第二跨接结构;
所述第一跨接结构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二跨接结构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电极块,所述第一跨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跨接结构绝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接地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同一所述接地电极的相邻所述第二跨接结构连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同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相邻所述第一跨接结构的连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异层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为条状;
优选的,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块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块的边沿为直线,且所述接地电极块的各个内角均大于或等于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中设置有接地电源,所述接地线连接接地电源;
优选的,位于所述显示区边缘的所述接地电极块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接地电极块与所述接地线在所述非显示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地线从所述接地电源延伸至显示区,所述接地电极块与所述接地线在所述显示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的材料为透明金属氧化物,所述接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均不同层,所述接地线的材料为方阻低于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的金属;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的形状均为金属网格状,所述接地线与所述接地电极同层设置。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110573868.0A 2021-05-25 2021-05-25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04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3868.0A CN113504841B (zh) 2021-05-25 2021-05-25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3868.0A CN113504841B (zh) 2021-05-25 2021-05-25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4841A true CN113504841A (zh) 2021-10-15
CN113504841B CN113504841B (zh) 2024-02-27

Family

ID=7800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3868.0A Active CN113504841B (zh) 2021-05-25 2021-05-25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48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75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6287A (zh) * 2013-03-28 2013-07-0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87698A (zh) * 2014-09-16 2016-04-1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面板
CN106201146A (zh) * 2016-07-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10413156A (zh) * 2019-08-06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456943A (zh) * 2019-08-13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88558A (zh) * 2020-01-02 2020-03-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12162650A (zh) * 2020-08-12 2021-01-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6287A (zh) * 2013-03-28 2013-07-0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87698A (zh) * 2014-09-16 2016-04-1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面板
CN106201146A (zh) * 2016-07-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10413156A (zh) * 2019-08-06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456943A (zh) * 2019-08-13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88558A (zh) * 2020-01-02 2020-03-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12162650A (zh) * 2020-08-12 2021-01-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翁小平: "触摸感应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ages: 173 - 17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75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4841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6099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134828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649589B2 (en) Touch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eparing method
KR101875020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2237926B1 (ko) 터치 윈도우
US20170045979A1 (en) Touch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814906B (zh) 触摸面板
US1078283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touch screen with a notch area
KR102674736B1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JP2011086149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センサ
CN104216543A (zh) 触摸屏
CN102541333B (zh) 内置型触摸屏
CN10803784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349869A1 (en) Self-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conductive layer structure thereof
US20140152915A1 (en) Touch panel
KR102100881B1 (ko) 메쉬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220045021A (ko) 터치 센서,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및 전자 장치
CN113504841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102178197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CN113260957B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
US11550436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42747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TWI601047B (zh) 觸控顯示面板
KR102193798B1 (ko) 터치 패널
CN113342205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