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3676A -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3676A
CN113503676A CN202110743469.4A CN202110743469A CN113503676A CN 113503676 A CN113503676 A CN 113503676A CN 202110743469 A CN202110743469 A CN 202110743469A CN 113503676 A CN113503676 A CN 113503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heating box
fixedly connect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34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相宏
潘清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34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3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3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3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12Removing frost by hot-fluid circulating system separate from the refrigerant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65Removing frost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涉及空气能热泵技术领域,属于节能型热交换装置,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一侧连通有内热机组,且空压机另一侧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若干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侧设有加热机构,且加热机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中,加热箱移动后通过受热膨胀的导热片与一侧结霜的换热板进行贴合,从而能够通过吸热形变的导热片实现与一侧换热板的贴合换热,并且在降温后复位避免影响到换热板之间的换热间隙,在可移动加热箱的辅助下实现在提高贴合除霜能够的同时避免影响到对换热板的换热通风能力,同时通过间隔设置的加热箱包装同步升温提高除霜,有效降低对内部内热机组的供热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热泵技术领域,属于节能型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泵是通过吸收空气中温度实现热交换的热水机组,是利用空气中的热量来产生热能,属于节能型热交换装置,能全天24小时大水量、高水压、恒温提供全家不同热水、冷暖需求,空气能热泵在工作室为了保证热量散发,需要在室外设置换热机组实现与空气的热交换,但在寒冷天气,外部换热机组,室外换热器结霜后,霜层不断增厚,导致热阻增大,空气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使供热能力和机组的COP下降,造成能量浪费。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3206807B公开了一种集成太阳能、空气能和套管蓄能的多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蓄能换热器、室外空气换热器、压缩机、蓄热水罐、用户侧换热器、气液分离器、集热水泵、用户循环水泵、电磁阀、电动三、四通换向阀、启闭阀、节流阀和单向阀等构成。可根据不同的室外气候条件,通过电动换向阀的换向连接,可实现空气能和太阳能的互补利用以及热泵机组冷量和热量的双向利用。
但在实际使用时,第一,通过换向阀实现回热的热熔化的调用方式容易影响到室内的供热强度,第二,由于室外结霜厚度在逐渐增加,在霜层逐渐加厚后,溶解霜耗费时间较久,影响到供热处理效率,第三,蓄能换热器间隔密度较小,在凝霜后无法满足空气流动散热的需要,并且缺乏对霜层预凝结态的预防处理能力,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通过换向阀实现回热的热熔化的调用方式容易影响到室内的供热强度,由于室外结霜厚度在逐渐增加,在霜层逐渐加厚后,溶解霜耗费时间较久,影响到供热处理效率,蓄能换热器间隔密度较小,在凝霜后无法满足空气流动散热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包括使用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除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工作,空压机通过外部换热器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加压输送至内热机组进行换热后,内热机组将热水通过循环管路泵出,当换热板因热量交换发生结霜时,操作空压机调向阀控制内热机组将换热结束的热液排冷管进入一侧加热箱内;
S102、加热箱预热,在回液热水进入加热箱后,加热箱内腔的水液通过与一侧导热片吸收余热后通过另一侧管路以及泵体抽液回流至冷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S103、贴合除霜,通过操作一侧驱动电机工作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通过螺纹带动丝杆座移动,丝杆座移动带动底部加热箱移动,加热箱移动后通过受热膨胀的导热片与一侧结霜的换热板进行贴合,吸热后的导热片通过热交换与一侧换热板贴合进行换热;
S104、再次除霜,当换热板凝结较厚时,丝杆座带动加热箱的移动能够破除换热板表面结冰霜体,同时丝杆座能够通过与一侧挤压球的贴合时,挤压球能够通过第二滑杆在第二滑套内移动,第二滑杆移动能够带动末端挤压三角板,三角板能够受力向下带动第一滑杆移动,第一滑杆移动能够带动底部铲块向下移动,铲块向下移动带动倾斜面与结块进行挤压接触,此时能够将换热板表面霜块铲除,铲除后的霜块掉落至底部底座上;
S105、恒温保持,导热片继续与换热板进行接触换热,此时换热阀停止主管路向换热板内的供水换热处理,并同时通过排冷管实现余热恒温,避免影响内部内热机组的换热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S103热交换时主管路回热比为1:2~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S103中导热片为陶瓷基相变蓄热片,能够通过改性的陶瓷片实现吸热膨胀,并在吸热析出后复位。
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一侧连通有内热机组,且空压机另一侧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若干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侧设有加热机构,且加热机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底部两侧均通过侧板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嵌设有若干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内腔与加热机构一侧管路相连通,且加热机构底部通过排冷管与内热机组一侧管路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一侧设有刮动机构;
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内腔设有若干换热槽,且相邻两侧换热板顶部两侧对角处通过进液管相连通,且靠近空压机一侧的换热板顶部通过管路与空压机相连通,且远离空压机一侧换热板底部通过回液管与内热机组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板之间,所述加热箱底部设有排冷支管,且若干排冷支管底部通过排冷管与回液管一侧末端相连通,且加热箱一侧底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泵体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热箱为铜制换热箱,且加热箱两侧均嵌设有导热片,且加热箱一侧嵌设有密封套圈,且密封套圈套接接在一侧进液管外部,且加热箱通过密封套圈可滑动连接在进液管外部,所述加热箱内腔开设有若干吸热槽,且吸热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若干丝杆座,所述丝杆座固定连接在导热片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丝杆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壁套设有轴承,且轴承嵌设于两侧侧板之间,且一侧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侧板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丝杆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侧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部底部开设有滑槽,且若干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块和滑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为相贴合的U形塑胶罩,且密封罩套接在排冷支管外部,且密封罩滑动连接在底座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密封罩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挡块固定连接底座一侧对应位置,所述密封罩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凹槽内腔一侧开口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密封罩和开口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为弹力吸温塑胶罩,且密封罩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密封罩外侧壁套有波纹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刮动机构包括遮挡罩,所述遮挡罩固定连接在换热板一侧,所述遮挡罩内腔底部嵌设有第一滑套,且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且第一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铲块,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和三角板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一侧贴合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且第二滑套嵌设于遮挡罩一侧,且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球,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和挤压球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换热机构,当空压机外部换热板结霜时,通过操作一侧驱动电机工作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通过螺纹带动丝杆座移动,丝杆座移动带动底部加热箱移动,加热箱移动后通过受热膨胀的导热片与一侧结霜的换热板进行贴合,从而能够通过吸热形变的导热片实现与一侧换热板的贴合换热,并且在降温后复位避免影响到换热板之间的换热间隙,在可移动加热箱的辅助下实现在提高贴合除霜能够的同时避免影响到对换热板的换热通风能力,同时通过间隔设置的加热箱包装同步升温提高除霜,有效降低对内部内热机组的供热影响。
2、本发明中,当换热板凝结较厚时,丝杆座带动加热箱的移动能够破除换热板表面结冰霜体,同时丝杆座能够通过与一侧挤压球的贴合时,挤压球能够通过第二滑杆在第二滑套内移动,第二滑杆移动能够带动末端挤压三角板,三角板能够受力向下带动第一滑杆移动,第一滑杆移动能够带动底部铲块向下移动,铲块向下移动带动倾斜面与结块进行挤压接触,从而能够通过换热板一侧铲块提高对表面霜块的物理挤压破碎能力,进一步提高对较厚霜块的快速处理能力,减少长时间化霜对内热机组供热的效率的影响,提高使用舒适度。
3、本发明中,当加热箱通过顶部丝杆座进行位移时,加热箱底部排冷支管能够通过套设在密封罩外实现偏移位置的适配,避免融霜的水液通过底部密封罩和底座顶部开口排出,并且加热箱移动时能够通过排冷支管带动一侧密封罩在凹槽内移动,密封罩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挤压一侧伸缩杆实现位移的调整,并且在伸缩杆缩短时能够通过第二弹簧的支撑实现对位移位置排冷支管的挤压限位,保证密封罩与排冷支管的充分限位支撑,并且挡块能够通过对底座的固定实现对密封罩弹力的限位支撑,同时加热箱能够通过一侧密封套圈在进液管外部滑动,继而能够充分保证位移后的连通管路连接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换热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驱动机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驱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限位机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空压机;2、内热机组;3、底座;4、限位机构;401、挡块;402、密封罩;403、波纹管;404、伸缩杆;405、第一弹簧;5、换热机构;501、换热板;502、进液管;503、回液管;6、加热机构;601、加热箱;602、导热片;603、吸热槽;7、刮动机构;701、遮挡罩;702、三角板;703、第一滑杆;704、第二弹簧;705、铲块;706、第二滑杆;707、第三弹簧;708、挤压球;8、驱动机构;801、驱动丝杆;802、丝杆座;803、滑块;804、驱动电机;805、顶板;9、排冷管;10、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包括空压机1,所述空压机1一侧连通有内热机组2,且空压机1另一侧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若干换热机构5,所述换热机构5一侧设有加热机构6,且加热机构6顶部设有驱动机构8,且驱动机构8底部两侧均通过侧板10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嵌设有若干限位机构4,且限位机构4内腔与加热机构6一侧管路相连通,且加热机构6底部通过排冷管9与内热机组2一侧管路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6一侧设有刮动机构7;
所述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板501,所述换热板501内腔设有若干换热槽,且相邻两侧换热板501顶部两侧对角处通过进液管502相连通,且靠近空压机1一侧的换热板501顶部通过管路与空压机1相连通,且远离空压机1一侧换热板501底部通过回液管503与内热机组2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加热箱601,所述加热箱601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板501之间,所述加热箱601底部设有排冷支管,且若干排冷支管底部通过排冷管9与回液管503一侧末端相连通,且加热箱601一侧底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泵体相连通,所述加热箱601为铜制换热箱,且加热箱601两侧均嵌设有导热片602,且加热箱601一侧嵌设有密封套圈,且密封套圈套接接在一侧进液管502外部,且加热箱601通过密封套圈可滑动连接在进液管502外部,所述加热箱601内腔开设有若干吸热槽603,且吸热槽603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实施方式具体为:吸热槽603能够通过增大与余热水的换热面积的情况下提高加热箱601内腔的换热效率,同时通过换热板501来你出对角处进液管502的设计,保证压缩机抽液处理时的调节需要,同时排冷支管和排冷管9优选为柔性软管,保证加热箱601位移调整需要,加热箱601通过密封套圈保证在进液管502外部滑动的稳定性,并且加热箱601套设部分一体冲压为封闭结构。
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丝杆801,所述驱动丝杆801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若干丝杆座802,所述丝杆座802固定连接在导热片60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丝杆8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壁套设有轴承,且轴承嵌设于两侧侧板10之间,且一侧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04,所述驱动电机804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侧板10一侧,所述丝杆座802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03,且两侧侧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805,且顶部底部开设有滑槽,且若干滑块80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块803和滑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刮动机构7包括遮挡罩701,所述遮挡罩701固定连接在换热板501一侧,所述遮挡罩701内腔底部嵌设有第一滑套,且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703,所述第一滑杆703顶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702,且第一滑杆703底端固定连接有铲块705,所述第一滑杆703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704,所述第二弹簧704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和三角板702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702一侧贴合有第二滑杆706,所述第二滑杆706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且第二滑套嵌设于遮挡罩701一侧,且第二滑杆706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球708,所述第二滑杆706外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707,所述第三弹簧707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和挤压球708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如图1-6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丝杆座802通过滑块803在滑槽内的移动更加稳定,避免丝杆座802通过丝杆一端时发生晃动偏移,并且三角板702能够通过一侧倾斜面实现对第二滑杆706的贴合接触,并且在除霜完成复位时,第一滑杆703外侧部的第一弹簧405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带动三角板702和一侧挤压球708和第二滑杆706复位,从而有利于实现后续的铲霜处理,同时遮挡罩701能够避免霜冻挡接到三角板702和一侧底部铲块705,提高对破产较厚霜块的处理需要。
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密封罩402,所述密封罩402为相贴合的U形塑胶罩,且密封罩402套接在排冷支管外部,且密封罩402滑动连接在底座3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密封罩402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401,且挡块401固定连接底座3一侧对应位置,所述密封罩402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04,所述伸缩杆404另一端与凹槽内腔一侧开口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404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405,所述第一弹簧405两端分别与密封罩402和开口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罩402为弹力吸温塑胶罩,且密封罩402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密封罩402外侧壁套有波纹管403。
如图1-2和7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密封罩402能够实现对水源的限位封闭,并且保证对掉落霜块的抵接支撑,避免底部连通的排冷支管发生脱落,提高装配稳定性,第一弹簧405能够利用自身弹力保证对一侧密封罩402的封闭支撑,同时密封罩402为具有较高吸温能力,避免低温影响到塑性强度。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包括使用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除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工作,空压机1通过外部换热器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加压输送至内热机组2进行换热后,内热机组2将热水通过循环管路泵出,当换热板501因热量交换发生结霜时,操作空压机1调向阀控制内热机组2将换热结束的热液排冷管9进入一侧加热箱601内;
S102、加热箱601预热,在回液热水进入加热箱601后,加热箱601内腔的水液通过与一侧导热片602吸收余热后通过另一侧管路以及泵体抽液回流至冷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S103、贴合除霜,通过操作一侧驱动电机804工作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丝杆801转动,驱动丝杆801转动通过螺纹带动丝杆座802移动,丝杆座802移动带动底部加热箱601移动,加热箱601移动后通过受热膨胀的导热片602与一侧结霜的换热板501进行贴合,吸热后的导热片602通过热交换与一侧换热板501贴合进行换热;
S104、再次除霜,当换热板501凝结较厚时,丝杆座802带动加热箱601的移动能够破除换热板501表面结冰霜体,同时丝杆座802能够通过与一侧挤压球708的贴合时,挤压球708能够通过第二滑杆706在第二滑套内移动,第二滑杆706移动能够带动末端挤压三角板702,三角板702能够受力向下带动第一滑杆703移动,第一滑杆703移动能够带动底部铲块705向下移动,铲块705向下移动带动倾斜面与结块进行挤压接触,此时能够将换热板501表面霜块铲除,铲除后的霜块掉落至底部底座3上;
S105、恒温保持,导热片602继续与换热板501进行接触换热,此时换热阀停止主管路向换热板501内的供水换热处理,并同时通过排冷管9实现余热恒温,避免影响内部内热机组2的换热处理;
所述S103热交换时主管路回热比为1:2~4;
所述S103中导热片602为陶瓷基相变蓄热片,能够通过改性的陶瓷片实现吸热膨胀,并在吸热析出后复位,通过内热机组2和刮动组件的配合,能够通过减少预热回收的控制实现对内部热量的有效供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除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工作,空压机(1)通过外部换热器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加压输送至内热机组(2)进行换热后,内热机组(2)将热水通过循环管路泵出,当换热板(501)因热量交换发生结霜时,操作空压机(1)调向阀控制内热机组(2)将换热结束的热液排冷管(9)进入一侧加热箱(601)内;
S102、加热箱(601)预热,在回液热水进入加热箱(601)后,加热箱(601)内腔的水液通过与一侧导热片(602)吸收余热后通过另一侧管路以及泵体抽液回流至冷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S103、贴合除霜,通过操作一侧驱动电机(804)工作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丝杆(801)转动,驱动丝杆(801)转动通过螺纹带动丝杆座(802)移动,丝杆座(802)移动带动底部加热箱(601)移动,加热箱(601)移动后通过受热膨胀的导热片(602)与一侧结霜的换热板(501)进行贴合,吸热后的导热片(602)通过热交换与一侧换热板(501)贴合进行换热;
S104、再次除霜,当换热板(501)凝结较厚时,丝杆座(802)带动加热箱(601)的移动能够破除换热板(501)表面结冰霜体,同时丝杆座(802)能够通过与一侧挤压球(708)的贴合时,挤压球(708)能够通过第二滑杆(706)在第二滑套内移动,第二滑杆(706)移动能够带动末端挤压三角板(702),三角板(702)能够受力向下带动第一滑杆(703)移动,第一滑杆(703)移动能够带动底部铲块(705)向下移动,铲块(705)向下移动带动倾斜面与结块进行挤压接触,此时能够将换热板(501)表面霜块铲除,铲除后的霜块掉落至底部底座(3)上;
S105、恒温保持,导热片(602)继续与换热板(501)进行接触换热,此时换热阀停止主管路向换热板(501)内的供水换热处理,并同时通过排冷管(9)实现余热恒温,避免影响内部内热机组(2)的换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热交换时主管路回热比为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中导热片(602)为陶瓷基相变蓄热片,能够通过改性的陶瓷片实现吸热膨胀,并在吸热析出后复位。
4.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包括空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一侧连通有内热机组(2),且空压机(1)另一侧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若干换热机构(5),所述换热机构(5)一侧设有加热机构(6),且加热机构(6)顶部设有驱动机构(8),且驱动机构(8)底部两侧均通过侧板(10)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顶部嵌设有若干限位机构(4),且限位机构(4)内腔与加热机构(6)一侧管路相连通,且加热机构(6)底部通过排冷管(9)与内热机组(2)一侧管路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6)一侧设有刮动机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板(501),所述换热板(501)内腔设有若干换热槽,且相邻两侧换热板(501)顶部两侧对角处通过进液管(502)相连通,且靠近空压机(1)一侧的换热板(501)顶部通过管路与空压机(1)相连通,且远离空压机(1)一侧换热板(501)底部通过回液管(503)与内热机组(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6)包括加热箱(601),所述加热箱(601)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板(501)之间,所述加热箱(601)底部设有排冷支管,且若干排冷支管底部通过排冷管(9)与回液管(503)一侧末端相连通,且加热箱(601)一侧底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泵体相连通,所述加热箱(601)为铜制换热箱,且加热箱(601)两侧均嵌设有导热片(602),且加热箱(601)一侧嵌设有密封套圈,且密封套圈套接接在一侧进液管(502)外部,且加热箱(601)通过密封套圈可滑动连接在进液管(502)外部,所述加热箱(601)内腔开设有若干吸热槽(603),且吸热槽(603)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丝杆(801),所述驱动丝杆(801)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若干丝杆座(802),所述丝杆座(802)固定连接在导热片(60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丝杆(8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壁套设有轴承,且轴承嵌设于两侧侧板(10)之间,且一侧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04),所述驱动电机(804)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侧板(10)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座(802)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03),且两侧侧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805),且顶部底部开设有滑槽,且若干滑块(80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滑块(803)和滑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密封罩(402),所述密封罩(402)为相贴合的U形塑胶罩,且密封罩(402)套接在排冷支管外部,且密封罩(402)滑动连接在底座(3)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密封罩(402)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401),且挡块(401)固定连接底座(3)一侧对应位置,所述密封罩(402)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04),所述伸缩杆(404)另一端与凹槽内腔一侧开口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404)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405),所述第一弹簧(405)两端分别与密封罩(402)和开口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402)为弹力吸温塑胶罩,且密封罩(402)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密封罩(402)外侧壁套有波纹管(40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动机构(7)包括遮挡罩(701),所述遮挡罩(701)固定连接在换热板(501)一侧,所述遮挡罩(701)内腔底部嵌设有第一滑套,且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703),所述第一滑杆(703)顶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702),且第一滑杆(703)底端固定连接有铲块(705),所述第一滑杆(703)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704),所述第二弹簧(704)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和三角板(702)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702)一侧贴合有第二滑杆(706),所述第二滑杆(706)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且第二滑套嵌设于遮挡罩(701)一侧,且第二滑杆(706)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球(708),所述第二滑杆(706)外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707),所述第三弹簧(707)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和挤压球(708)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CN202110743469.4A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Pending CN113503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3469.4A CN113503676A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3469.4A CN113503676A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3676A true CN113503676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3469.4A Pending CN113503676A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36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51A (zh) * 2022-01-17 2022-04-08 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双级直流变频覆叠极寒机组系统
CN117606171A (zh) * 2024-01-22 2024-02-27 广东碧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泵除霜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6410A (zh) * 2009-05-27 2009-10-28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减少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冬季结霜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61403A (zh) * 2010-10-28 2011-05-18 华南理工大学 多孔材料基体和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6807A (zh) * 2013-05-03 2013-07-17 广东吉荣空调有限公司 集成太阳能、空气能和套管蓄能的多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KR20170055305A (ko) * 2015-11-11 2017-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109341165A (zh) * 2018-08-31 2019-02-1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CN111981758A (zh) * 2020-09-04 2020-11-24 兰溪太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冰箱除冰清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6410A (zh) * 2009-05-27 2009-10-28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减少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冬季结霜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61403A (zh) * 2010-10-28 2011-05-18 华南理工大学 多孔材料基体和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6807A (zh) * 2013-05-03 2013-07-17 广东吉荣空调有限公司 集成太阳能、空气能和套管蓄能的多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KR20170055305A (ko) * 2015-11-11 2017-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109341165A (zh) * 2018-08-31 2019-02-1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CN111981758A (zh) * 2020-09-04 2020-11-24 兰溪太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冰箱除冰清洁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东亮等: "《材料科学基础》", 30 September 2016,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徐梁华等: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31 August 2018,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朱筱玮等: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第4版》", 31 August 2017,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851A (zh) * 2022-01-17 2022-04-08 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双级直流变频覆叠极寒机组系统
CN114294851B (zh) * 2022-01-17 2024-03-26 山东绿泉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双级直流变频覆叠极寒机组系统
CN117606171A (zh) * 2024-01-22 2024-02-27 广东碧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泵除霜结构
CN117606171B (zh) * 2024-01-22 2024-03-29 广东碧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泵除霜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3676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及空气能热泵冷热水机组
CN104676798B (zh) 一种全天候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1943481A (zh) 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装置
CN108387030B (zh) 基于开式冷水凝固换热器的热泵系统
CN109341165A (zh) 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CN201621999U (zh) 一种通讯基站热交换系统
WO2016086564A1 (zh)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954760U (zh) 太阳能热泵复合热水装置
CN101294753B (zh) 一种内循环复合能供热制冷装置
CN202885341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溶液辅热除霜与再生装置
CN201653208U (zh) 一种互补型热管热交换系统
CN102563973B (zh) 新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热水制备方法
CN110108044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集热装置
CN104633987B (zh)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764712U (zh) 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装置
CN201622003U (zh) 一种热管热交换系统
CN206618088U (zh)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蓄热加热器
CN101059285A (zh) 一种热二极管与相变储能材料相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CN202648245U (zh) 新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10569363U (zh) 一种高效制热兼除霜功能的空气源热泵
CN207335245U (zh) 一种风冷热泵除霜防冻液再生装置
CN206600969U (zh) 一种用于立式冷柜的除霜系统
CN108709338A (zh) 自动刷霜的顶排管蒸发器
CN101738115B (zh) 通讯基站热交换系统
CN202734233U (zh) 一种具有化霜功能的空气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