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3987B -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3987B
CN104633987B CN201510008226.0A CN201510008226A CN104633987B CN 104633987 B CN104633987 B CN 104633987B CN 201510008226 A CN201510008226 A CN 201510008226A CN 104633987 B CN104633987 B CN 104633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y solenoid
solar energy
electric expansion
magnet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82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3987A (zh
Inventor
蒋绿林
姜钦青
王昌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ai Ka Solar Heat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ai Ka Solar Heat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ai Ka Solar Heat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ai Ka Solar Heat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082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3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3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3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3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3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1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 F24S10/90Solar heat collectors using working fluids using internal thermosiphonic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60/0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heat collected by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 F25B27/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in compression ty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连接,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自驱动单元和主机单元连接,自驱单元分别与主机单元和储能单元连接,储能单元还与主机单元连接,主机单元再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将热泵、太阳能热利用和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技术结合,以太阳能作为低温热源,利用储能装置储存富裕太阳能及提供低温热源,提高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和太阳能利用率,加装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制冷剂抽空装置、压缩机回气温度控制装置和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满足太阳能热泵复杂多变的工况,实现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产品化。

Description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供热、采暖等方面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节约传统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常规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器和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来加热流经集热器的介质,加热的介质用来作为加热生活热水、采暖和工业供热的热源。
但由于太阳能能量密度小、连续性差以及受环境、天气变化的影响等缺点,使得太阳能集热系统安装面积大、在低环境温度和低太阳辐照强度下热利用效率低、供热负荷不稳定需要储能装置以及在寒冷的冬季需要加装防冻措施等等,限制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热泵技术是利用热力学卡诺循环的原理,消耗少量高品味能源(如电能)将大量的热能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输送,输送的热量除以所消耗高品味能源称为热泵的能效比(COP),热泵技术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制取生活热水和采暖。
常见的热泵供热应用技术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分别从空气和水(地)源这两种低温热源中提取热量。但空气源热泵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在低温环境温度下由于蒸发器蒸发温度的降低以及蒸发器翅片表面的结霜需要除霜,使得空气源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限制了空气源热泵的推广使用,尤其在寒冷地区。而水(地)源热泵中水源热泵受水源的限制,地源热泵长期从土壤中取热会造成:第一、土壤全年的取放热不平衡,第二、长期取热导致土壤温度逐步下降,带来热泵效率的下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热泵系统的崩溃。
将热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结合,以太阳能作为热泵系统的低温热源,既能提高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又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太阳能与热泵技术的结合主要有直接膨胀式和间接膨胀式两种,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的集热器直接作为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制冷剂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蒸发;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的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分开,制冷剂从集热器获得的热水中吸收热量蒸发,存在二次换热过程。
直膨太阳能热泵结构紧凑,并且由于制冷剂吸热蒸发,集热器温度相对不高且分布均匀,集热效率能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所需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大大缩小,是实现太阳能热泵供热的最佳技术途径。
在众多太阳能集热器中,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由于集热面积大、安装方便、易与建筑结合以及作为热泵的蒸发器制作简单,更为主要的是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闷晒温度远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闷晒温度低。所以选择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太阳能热泵的集热蒸发器是最佳的技术选择。
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集热量受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其中太阳辐射强度受气候(如冬夏两季)、环境(如间阴间晴)以及太阳能入射角的影响很大且极不稳定,使得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泵的蒸发器承受巨大的考验,同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闷晒温度高达130℃以上,而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闷晒温度更是高达250℃以上,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热泵工作介质蒸发温度及压力的范围将变得很宽,现有热泵系统根本无法适应这些复杂多变的工况。
现有热泵压缩机的蒸发温度范围-15℃~25℃,无法适合太阳能热泵的工况。
另外,太阳能热泵在夜间和阴雨天气无法正常工作,而在太阳能能量充足时会产生富余能量的浪费。将太阳能热泵技术和储能技术结合,利用储能设备储存太阳能,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可以很好地克服太阳能不连续的缺陷。目前,储能技术多采用主动储能,利用外界动力,将能量储至蓄能材料内部,在储能过程要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使得整个太阳能热泵换热系统的效率降低。
当太阳能热泵应用到大型工程中时,系统供热负荷较大,所需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面积较大,此时需要多块集热蒸发器并联运行,受各种因素影响,这就经常出现不同集热蒸发器运行状况不同,且系统也经常需要长距离、大高差运送制冷剂,集热蒸发器布置受限于场地等无法规则布置。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遮荫的影响,使得通过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不一致,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获得的热量也不一致,控制不当会使得整个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下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太阳能热泵换热系统的崩溃。
热泵压缩机的回气温度有一定的工作范围,过高的回气温度会引起压缩机电机的损毁,当太阳辐照强度较大时,必须控制压缩机的回气温度不超过极限值,保证压缩机一直处在允许工况范围内正常运行。
热泵系统停机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温度和压力会因为暴晒而剧增,使得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当热泵系统再次开机时会出现压缩机回气温度过高而引起压缩机的损毁。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有太阳时是集热器,在没太阳时是散热器,太阳能集热板芯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同,在严寒地区应用的必须解决防冻问题。
在严寒地区,太阳能集热器表面经常会收到雪、霜覆盖,这样会影响太阳能热泵的正常运行。
上述技术缺陷和技术难题都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和连续运行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满足了太阳能热泵复杂多变的工况,并实现了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的产品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回气温度控制单元、自驱单元、主机单元、储能单元和末端换热单元,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自驱动单元和主机单元连接,所述自驱单元再分别与主机单元和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储能单元还与主机单元连接,所述主机单元再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入口端,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通过信号线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器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中的液相干管上连接有第五电磁阀。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包括吸热板芯、透明盖板、保温边框和保温背板,所述吸热板芯由表面带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吸热板和背面蛇形布置的蒸发换热管组成,蒸发换热管与吸热板通过焊接和胀接结合,吸热板芯上部设有透明盖板,侧边设有保温边框,底部设有保温背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同时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的液相干管和自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同时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的气相干管和主机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设置在回气温度控制单元与主机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二控制器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自驱单元包括恒压储液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冷凝储液器、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同时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和主机单元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端与第六电磁阀连接,第六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恒压储液器的底部接口连接,恒压储液器的侧面接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端与冷凝储液器的侧面接口连接,冷凝储液器的顶部接口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主机单元连接,冷凝储液器的底部接口与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第三单向阀的入口端连与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储能单元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单元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三电磁三通阀、第四电磁三通阀、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三电子膨胀阀、第三控制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与回气温度控制单连接,第一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四通换向阀的Ⅰ接口端连接,四通换向阀的Ⅱ、Ⅲ、Ⅳ接口端分别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以及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与同时与储能单元和第三电子膨胀阀连接,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与自驱单元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连接,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同时与储能单元和第四电磁阀连接,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和自驱单元中的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的回气口处,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与第三电子膨胀阀之间,第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第三控制器连接,第三控制器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三电子膨胀阀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板式换热器、水泵和地埋管,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管路一端同时与自驱单元中的第三电磁阀和主机单元中第三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管路另一端同时与主机单元中第四电磁阀和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水管路一端与地埋管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水管路另一端与水泵的出口端连接,水泵的入口端与地埋管的出口端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末端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一端与主机单元中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连接,换热器的另一端与主机单元中的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五种运行模式: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融雪化霜模式,各个运行模式的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一、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Ⅰ→Ⅱ)、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Ⅰ)、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四通换向阀(Ⅳ→Ⅲ、Ⅰ→Ⅱ),关闭: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其它部件视情况开启或关闭;
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太阳能热泵启动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中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部含有少量制冷剂,这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等,随着太阳的逐渐出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开始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制冷剂温度和压力逐渐上升,
此时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开启,首先开启第五电磁阀,液态制冷剂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液态制冷剂通过相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入到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部,开始蒸发并吸收热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的温度开始下降,
在延迟一段时间后,启动压缩机,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出来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电磁三通阀和四通换向阀(Ⅰ→Ⅱ)进入到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Ⅳ→Ⅲ)和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中的换热器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Ⅰ)和第五电磁阀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液态制冷剂再分别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吸收太阳辐照能后变成过热气态制冷剂,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汇集后再进入压缩机,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设置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将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将温度和压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过热度ΔT1,并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1进行比较,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1-1≤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变,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1时间,所述t1=1mins;
第一电子膨胀阀根据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实时过热度来控制其制冷剂流量,确保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ΔT1接近或等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 s1
如果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温度超过了回气温度控制单元的设定温度T时,回气温度控制单元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将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将温度、压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过热度ΔT2,并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2进行比较,所述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2=ΔTs1+1,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2>ΔTs2+1时,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2<ΔTs2时,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2≤ΔT2≤ΔTs2+1时,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变,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2时间,所述t2=1mins;
此时,末端换热单元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一部分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另一部分流向第二电子膨胀阀,经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与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混合,降低过热气态制冷剂的温度,确保其低于压缩机允许的最高回气温度,混合后的气态制冷剂再进入压缩机;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最小开度可以到达零开度;
系统需要关机时,首先关闭第五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停止供液,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中残留的液态制冷剂会继续蒸发,直到全部干枯形成过热蒸汽,压缩机延迟一定时间后停止运行,即太阳能热泵制热系统关机完成;
二、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
开启: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电磁三通阀(Ⅰ→Ⅲ)、水泵,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三电磁三通阀、第四电磁三通阀,其他部件视情况开启或关闭;
恒压储液器内压力可以保持恒定Ph,确保在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下恒压储液器对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能正常供液,
所述Ph的范围为:P2<P<Ph<P1,P1为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闷晒形成的高压,P2为板式换热器内冷凝形成的低压,P为自驱动分离热管系统工作压力。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开启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只有少量的制冷剂,在太阳辐照的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很快就变成了过热度较大的气态制冷剂,当过热度ΔT1>ΔTs+1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中的各个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会一直增大到最大开度,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开启,关闭第四电磁阀,恒压储液器内液态制冷剂在压力Ph作用下,经过第六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五电磁阀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制冷剂再分别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此时的各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开度都为最大开度)后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在太阳辐照下,内部压力开始上升并形成高压P1,此时冷凝储液器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是连通的,由于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储液器内不发生冷凝,所以冷凝储液器不会影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压力的升高,并且在第三单向阀的作用下,冷凝储液器内的液态制冷剂不能进入板式换热器,于是在冷凝储液器内形成高压P1,冷凝储液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在高压P1作用下,经第二单向阀进入恒压储液器,形成液态制冷剂的输送;
当恒压储液器内液面上升到设定液位H1时,开启第四电磁阀:
此时冷凝储液器、板式换热器都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连通,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储液器内不发生冷凝,气态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内发生冷凝并形成低压P2,系统压力恢复到工作压力P(P1>P>P2),板式换热器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连通器原理下,经过第三电磁阀和第三单向阀进入冷凝储液器,冷凝储液器内压力P<Ph,冷凝储液器进行储液,
当恒压储液器内液面下降到设定液位H2时,关闭第四电磁阀如此往复循环运行;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需要关闭时,首先关闭第六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三、储能热泵制热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Ⅲ→Ⅱ)、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Ⅲ)、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四通换向阀(Ⅳ→Ⅲ、Ⅰ→Ⅱ)、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
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工质经过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三通阀(Ⅲ→Ⅱ)和四通换向阀(Ⅰ→Ⅱ)进入压缩机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工质,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工质经四通换向阀(Ⅳ→Ⅲ)和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中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工质经过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和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Ⅲ)进入第三电子膨胀阀,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工质,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工质进入板式换热器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工质,完成一个热泵工质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得出过热度ΔT3,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3进行比较,对第三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3-1≤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3时间,所述t3=1mins;
四、制冷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Ⅲ)、第二电磁三通阀(Ⅱ→Ⅰ)、第三电磁三通阀(Ⅲ→Ⅱ)、第四电磁三通阀(Ⅰ→Ⅱ)、四通换向阀(Ⅳ→Ⅰ、Ⅲ→Ⅱ)、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
制冷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制冷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三通阀(Ⅱ→Ⅰ)和四通换向阀(Ⅲ→Ⅱ)进入压缩机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Ⅳ→Ⅰ)、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Ⅲ)和第四电磁阀进入板式换热器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冷凝热排入地下土壤,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三电子膨胀阀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经第三电磁三通阀(Ⅲ→Ⅱ)和第四电磁三通换向阀(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中的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制冷剂,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得出过热度ΔT4,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4进行比较,对第三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4-1≤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3时间,所述t3=1mins。
五、融雪化霜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Ⅰ)、第二电磁三通阀(Ⅲ→Ⅰ)、第三电磁三通阀(Ⅰ→Ⅱ)、第四电磁三通阀(Ⅰ→Ⅲ)、四通换向阀(Ⅳ→Ⅰ、Ⅲ→Ⅱ)、第五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六电磁阀;
融雪化霜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融雪化霜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工质经过第二电磁阀(Ⅲ→Ⅰ)和四通换向阀(Ⅲ→Ⅱ)进入压缩机,压缩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Ⅳ→Ⅰ)和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Ⅰ)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高温高压过热气态制冷剂分别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进行冷凝放热,冷凝热用于融雪化霜,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分别经各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汇合,经第五电磁阀、第三电磁三通阀(Ⅰ→Ⅱ)和第四电磁三通阀(Ⅰ→Ⅲ)进入储能单元中板式换热器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将热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技术相结合,以太阳能作为热泵系统的低温热源,同时利用储能装置来储存富裕的太阳能和提供低温热源,既能提高热泵系统运行效率和连续运行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在热泵系统中加装了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制冷剂抽空装置、压缩机回气温度控制装置以及多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并联的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满足了太阳能热泵复杂多变的工况,并实现了太阳能热泵供热技术的产品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相变储能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中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时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流程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1、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1、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1、吸热板芯,1112、透明盖板,1113、保温边框,1114、保温背板,112、第一电子膨胀阀,113、第一控制器,114、第一温度传感器,115、第一压力变送器,12、第五电磁阀,2、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1、第二电子膨胀阀,22、第二控制器,23、第一电磁阀,24、第二压力变送器,25、第二温度传感器,3、自驱单元,31、恒压储液器,32、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4、第三单向阀,35、第三电磁阀,36、第二电磁阀,37、冷凝储液器,38、第六电磁阀,4、主机单元,401、压缩机,402、四通换向阀,403、第三电子膨胀阀,404、第三控制器,405、第三温度传感器,406、第四温度传感器,407、第五温度传感器,408、第四电磁阀,409、第一电磁三通阀,410、第二电磁三通阀,411、第三电磁三通阀,412、第四电磁三通阀,5、储能单元,51、板式换热器,52、水泵,53、地埋管,54、储能箱,541、管翅式蒸发冷凝器,542、固液相变储能材料,543、保温外壳,6、末端换热单元,61、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自驱单元3、主机单元4、储能单元5和末端换热单元6。
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连接,所述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分别与自驱动单元3和主机单元4连接,所述自驱单元3再分别与主机单元4和储能单元5连接,所述储能单元5还与主机单元4连接,所述主机单元4再与末端换热单元6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第一控制器113、第一温度传感器114和第一压力变送器115。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12连接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的入口端,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4和第一压力变送器11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14和第一压力变送器115通过信号线与第一控制器113连接,第一控制器113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12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的液相干管上连接有第五电磁阀12。
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包括吸热板芯1111、透明盖板1112、保温边框1113和保温背板1114,所述吸热板芯1111由表面带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吸热板和背面蛇形布置的蒸发换热管组成,蒸发换热管与吸热板通过焊接和胀接结合,吸热板芯1111上部设有透明盖板1112,侧边设有保温边框1113,底部设有保温背1114板。
其中,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不局限于图1中所示,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可以随意无规则的并联,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的数量和位置在允许范围内可以有变化。
所述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21、第二控制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5、第二压力变送器24和第一电磁阀2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23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另一端同时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的液相干管和自驱动单元3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23的另一端同时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的气相干管和主机单元4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压力变送器24设置在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与主机单元4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压力变送器24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控制器22连接,第二控制器22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1连接。
所述自驱单元3包括恒压储液器31、第一单向阀32、第二单向阀33、第三单向阀34、冷凝储液器37、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5和第六电磁阀38,所述第一单向阀32的出口端同时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和主机单元4连接,第一单向阀32的入口端与第六电磁阀38连接,第六电磁阀38的另一端与恒压储液器31的底部接口连接,恒压储液器31的侧面接口与第二单向阀33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单向阀33的入口端与冷凝储液器37的侧面接口连接,冷凝储液器37的顶部接口与第二电磁阀36连接,第二电磁阀36的另一端与主机单元4连接,冷凝储液器37的底部接口与第三单向阀34的出口端连接,第三单向阀34的入口端连与第三电磁阀35连接,第三电磁阀35的另一端与储能单元5连接。
自驱单元3中的恒压储液器31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确保储液器的正常储液和供液。
所述主机单元4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409、第二电磁三通阀410、第三电磁三通阀411、第四电磁三通阀412、压缩机401、四通换向阀402、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第三控制器404、第三温度传感器405、第四温度传感器406、第五温度传感器407和第四电磁阀408,
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409的Ⅰ接口端与回气温度控制单2连接,第一电磁三通阀409的Ⅱ接口端与四通换向阀402的Ⅰ接口端连接,四通换向阀402的Ⅱ、Ⅲ、Ⅳ接口端分别与压缩机401的吸气端、第二电磁三通阀410的Ⅰ接口端以及压缩机401的排气端连接,第二电磁三通阀410的Ⅱ接口端与末端换热单元6连接,第二电磁三通阀410的Ⅲ接口端与同时与储能单元5和第三电子膨胀阀403连接,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三通阀411的Ⅲ接口端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411的Ⅰ接口端与自驱单元3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411的Ⅱ接口端与第四电磁三通阀412的Ⅰ接口端连接,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末端换热单元6连接,第四电磁三通阀412的Ⅲ接口端同时与储能单元5和第四电磁阀408连接,第四电磁阀408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磁三通阀409的Ⅲ接口端和自驱单元3中的第二电磁阀36连接,
第三温度传感器405设置在压缩机401的回气口处,第四温度传感器406设置在第三电磁三通阀411的Ⅲ接口端与第三电子膨胀阀403之间,第五温度传感器407设置在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另一端,第三温度传感器405、第四温度传感器406和第五温度传感器407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第三控制器404连接,第三控制器404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三电子膨胀阀403连接。
所述储能单元5包括板式换热器51、水泵52和地埋管53,所述板式换热器51的制冷剂管路一端同时与自驱单元3中的第三电磁阀35和主机单元4中电子膨胀阀403的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51的制冷剂管路另一端同时与主机单元4中第四电磁阀408和第二电磁三通阀412的Ⅲ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51的水管路一端与地埋管53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51的水管路另一端与水泵52的出口端连接,水泵52的入口端与地埋管53的出口端连接。
本发明中,储能单元5不局限于图1所示,还可以采用直接膨胀式土壤储能、水箱储能、固液相变材料储能等。
如图5所示,在相变储能箱54中设置有管翅式蒸发冷凝器541,相变储能箱54内部还充满有固液相变储能材料542。
当储能单元5采用固液相变材料储能时,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
所述末端换热单元6包括换热器61,换热器61的一端与主机单元4中第二电磁三通阀410的Ⅱ接口端连接,换热器61的另一端与主机单元4中的第四电磁三通阀412的Ⅱ接口端连接。
所述末端换热单元6中换热器61的加热介质为水、空气或其他需要加热的流体等。
本发明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运行模式:
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融雪化霜模式,各个运行模式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一、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Ⅰ→Ⅱ)、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Ⅰ→Ⅱ)、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Ⅱ→Ⅰ)、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Ⅱ→Ⅰ)、四通换向阀402(Ⅳ→Ⅲ、Ⅰ→Ⅱ),关闭: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5、第四电磁阀408、第六电磁阀38,其它部件视情况开启或关闭。
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运行时,系统能控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的制冷剂流量,使得从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出来的制冷剂的饱和压力、饱和温度、过热度都相等,系统能控制进入压缩机401的回气温度,系统关机时还能对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进行制冷剂抽空,确保系统停机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存留尽可能少的制冷剂,防止系统停机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因被晒而导致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过高。
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太阳能热泵启动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部含有少量制冷剂,这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制冷剂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等,随着太阳的逐渐出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开始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制冷剂温度和压力逐渐上升;
此时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开启,首先开启第五电磁阀12,液态制冷剂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液态制冷剂通过相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112进入到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部,开始蒸发并吸收热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的温度开始下降;
在延迟一段时间后,启动压缩机401,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出来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电磁三通阀409和四通换向阀402(Ⅰ→Ⅱ)进入到压缩机401,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402(Ⅳ→Ⅲ)和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6中的换热器61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Ⅱ→Ⅰ)、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Ⅱ→Ⅰ)和第五电磁阀12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液态制冷剂再分别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经第一电子膨胀阀112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吸收太阳辐照能后变成过热气态制冷剂,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汇集后再进入压缩机401,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设置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出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14和第一压力变送器115将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给第一控制器113,第一控制器113将温度和压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过热度ΔT1,并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1进行比较,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112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增大,
当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减小,
当ΔTs1-1≤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不变,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1时间,所述t1=1mins。
第一电子膨胀阀112根据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出口处制冷剂的实时过热度来控制其制冷剂流量,确保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ΔT1接近或等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1
由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所有的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的设定目标过热度都是ΔTs1,所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所有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ΔT1都接近或等于设定目标过热度ΔTs1
由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所有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都是并联在一起,所以所有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的出口处压力都相等,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也相等,所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所有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出口处制冷剂饱和温度、饱和压力以及过热度都相等。
如果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温度超过了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的设定温度T时,回气温度控制单元2中第一电磁阀23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25和第二压力变送器24将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给控第二制器22,第二控制器22将温度、压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过热度ΔT2,并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2进行比较,所述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2=ΔTs1+1,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21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2>ΔTs2+1时,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开度增大,
当ΔT2<ΔTs2时,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开度减小,
当ΔTs2≤ΔT2≤ΔTs2+1时,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开度不变,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2时间,所述t2=1mins。
此时,末端换热单元6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一部分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另一部分流向第二电子膨胀阀21,经第二电子膨胀阀21节流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与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混合,降低过热气态制冷剂的温度,确保其低于压缩机允许的最高回气温度,混合后的气态制冷剂再进入压缩机401;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1的最小开度可以到达零开度。
系统需要关机时,首先关闭第五电磁阀12和第一电磁阀23,停止供液,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中残留的液态制冷剂会继续蒸发,直到全部干枯形成过热蒸汽,压缩机401延迟一定时间后停止运行,即太阳能热泵制热系统关机完成。
二、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
开启: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12、第六电磁阀38、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Ⅰ→Ⅲ)、水泵52,关闭: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三通阀410、第三电磁三通阀411、第四电磁三通阀412,其他部件视情况开启或关闭。
恒压储液器31内压力可以保持恒定Ph,确保在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下恒压储液器31对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能正常供液,
所述Ph的范围为:P2<P<Ph<P1,P1为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闷晒形成的高压,P2为板式换热器51内冷凝形成的低压,P为自驱动分离热管系统工作压力。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开启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只有少量的制冷剂,在太阳辐照的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的制冷剂很快就变成了过热度较大的气态制冷剂,当过热度ΔT1>ΔTs1+1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中的各个第一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会一直增大直到最大开度。
自驱单元3中冷凝储液器37的高度需低于储能单元5中板式换热器51或相变储能箱54的高度。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开启,关闭第四电磁阀408,恒压储液器31内液态制冷剂在压力Ph作用下,经过第六电磁阀38、第一单向阀32和第五电磁阀12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制冷剂再分别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11,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12(此时的各第一电子膨胀阀112开度的开度都为最大开度)后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在太阳辐照下,内部压力开始上升并形成高压P1,此时冷凝储液器37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是连通的,由于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储液器37内不发生冷凝,所以冷凝储液器37不会影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内压力的升高,并且在第三单向阀34的作用下,冷凝储液器37内的液态制冷剂不能进入板式换热器51,于是在冷凝储液器37内形成高压P1,冷凝储液器37内的液态制冷剂在高压P1作用下,经第二单向阀33进入恒压储液器31,形成液态制冷剂的输送;
当恒压储液器31内液面上升到设定液位H1时,开启第四电磁阀408;
此时冷凝储液器37、板式换热器51都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连通,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储液器37内不发生冷凝,气态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51内发生冷凝并形成低压P2,系统压力恢复到工作压力P(P2<P<P1),板式换热器51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连通器原理下,经过第三电磁阀35和第三单向阀34进入冷凝储液器37,冷凝储液器37内压力P<Ph,冷凝储液器37进行储液,
当恒压储液器31内液面下降到设定液位H2时,关闭第四电磁阀408,如此往复循环运行;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需要关闭时,首先关闭第六电磁阀38和第五电磁阀12,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第二电磁阀36和第三电磁阀35。
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51中释放的冷凝热用于地下土壤储能。
三、储能热泵制热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Ⅲ→Ⅱ)、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Ⅰ→Ⅱ)、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Ⅱ→Ⅲ)、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Ⅱ→Ⅰ)、四通换向阀402(Ⅳ→Ⅲ、Ⅰ→Ⅱ)、第四电磁阀408,关闭: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12、第六电磁阀38;
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51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工质经过第四电磁阀408、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Ⅲ→Ⅱ)和四通换向阀402(Ⅰ→Ⅱ)进入压缩机401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工质,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工质经四通换向阀402(Ⅳ→Ⅲ)和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6中换热器61进行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工质经过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Ⅱ→Ⅰ)和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Ⅱ→Ⅲ)进入第三电子膨胀阀403,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工质,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工质进入板式换热器51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工质,完成一个热泵工质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第三控制器404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405和第五温度传感器407的温度信号得出过热度ΔT3,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3进行比较,对第三电子膨胀阀403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开度增大,
当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开度减小,
当ΔTs3-1≤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开度增大。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404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3时间,所述t3=1mins。
四、制冷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Ⅱ→Ⅲ)、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Ⅱ→Ⅰ)、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Ⅲ→Ⅱ)、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Ⅰ→Ⅱ)、四通换向阀402(Ⅳ→Ⅰ、Ⅲ→Ⅱ)、第四电磁阀408,关闭: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12、第六电磁阀38;
制冷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制冷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换热器61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Ⅱ→Ⅰ)和四通换向阀402(Ⅲ→Ⅱ)进入压缩机401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402(Ⅳ→Ⅰ)、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Ⅱ→Ⅲ)和第四电磁阀408进入板式换热器51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冷凝热排入地下土壤,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三电子膨胀阀403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经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Ⅲ→Ⅱ)和第四电磁三通换向阀412(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6中的换热器61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制冷剂,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第三控制器404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40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406的温度信号得出过热度ΔT4,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4进行比较,对第三电子膨胀阀403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开度增大,
当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开度减小,
当ΔTs4-1≤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403的开度增大。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404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3时间,所述t3=1mins。
五、融雪化霜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Ⅱ→Ⅰ)、第二电磁三通阀410(Ⅲ→Ⅰ)、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Ⅰ→Ⅱ)、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Ⅰ→Ⅲ)、四通换向阀402(Ⅳ→Ⅰ、Ⅲ→Ⅱ)、第五电磁阀12,关闭: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36、第三电磁阀35、第四电磁阀408、第六电磁阀38;
融雪化霜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融雪化霜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51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工质经过第二电磁阀410(Ⅲ→Ⅰ)和四通换向阀402(Ⅲ→Ⅱ)进入压缩机401,压缩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402(Ⅳ→Ⅰ)和第一电磁三通阀409(Ⅱ→Ⅰ)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1,高温高压过热气态制冷剂分别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111进行冷凝放热,冷凝热用于融雪化霜,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分别经各第一电子膨胀阀112节流后汇合,经第五电磁阀12、第三电磁三通阀411(Ⅰ→Ⅱ)和第四电磁三通阀412(Ⅰ→Ⅲ)进入储能单元5中板式换热器51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末端换热单元6需要热量,且太阳辐照强度达到要求时,系统开启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末端换热单元6暂时不需要热量,且此时太阳辐照强度较高时,系统开启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
在阴雨天或夜间,换热单元6需要热量时,系统开启储能热泵制热模式;
夏天需要制冷时,系统开启制冷模式;
下雪天或冬季早晨有霜时,系统先开启融雪化霜模式,对太阳能集热蒸发器表面的雪或霜进行融化,然后再切换为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上述各种运行模式均可以实现智能化切换。
本发明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一、将平板太阳能集热板中的集热板芯与热泵蒸发器制成一体形成整板管翼式蒸发器,蒸发换热均匀充分,整个集热板芯表面温度均匀,大大降低了表面热迁移损失,同时汽液相变换热是对流换热的几十倍,且工作温度相对较低,比普通太阳能集热系统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二、采用直膨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本发明可以实现制冷剂蒸发温度的控制,较相同环境温度下的空气源热泵蒸发温度高,所以太阳能热泵系统COP值较空气源热泵系统COP值高50%以上;
三、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实现太阳能的免费储存,不需外加任何动力;
四、储能热泵制热,弥补了太阳能的先天缺陷:不连续性,保证制热连续;
五、控制各集热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确保制冷剂流经每块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后的过热度都能稳定在设定范围内,从而使得每块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集热效率都达到最高,而且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安装不受场地、数量的限制;
六、控制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当太阳辐照强度较大时,控制压缩机的回气温度不超过极限值,保证压缩机一直处在允许工况范围内正常运行,增长压缩机使用寿命,减少压缩机故障率;
七、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制冷剂抽空装置,确保系统停机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压力不会因为暴晒而剧增,系统开机时不会出现压缩机回气温度过高;
八、融雪化霜功能,冬季能对太阳能集热蒸发器表面的雪和霜进行融化;
九、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泵的蒸发器,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实现了热泵制热的高效,克服了传统热泵系统(如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寒冷地区效率低下、无法运行的缺点;
十、采用改进型的热泵压缩机,具有蒸发温度范围宽(上限温度达到45℃)、吸气温度高(上限温度达到80℃)的特点,适合太阳能热泵复杂多变的工况;
十一、由于采用的热泵工作制冷剂的冰点低于100℃,彻底解决了系统在极寒地区应用的防冻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回气温度控制单元、自驱单元、主机单元、储能单元和末端换热单元,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自驱动单元和主机单元连接,所述自驱单元再分别与主机单元和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储能单元还与主机单元连接,所述主机单元再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入口端,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通过信号线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器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中的液相干管上连接有第五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包括吸热板芯、透明盖板、保温边框和保温背板,所述吸热板芯由表面带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吸热板和背面蛇形布置的蒸发换热管组成,蒸发换热管与吸热板通过焊接和胀接结合,吸热板芯上部设有透明盖板,侧边设有保温边框,底部设有保温背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同时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的液相干管和自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同时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的气相干管和主机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设置在回气温度控制单元与主机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通过信号线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二控制器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二电子膨胀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单元包括恒压储液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冷凝储液器、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同时与回气温度控制单元和主机单元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端与第六电磁阀连接,第六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恒压储液器的底部接口连接,恒压储液器的侧面接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端与冷凝储液器的侧面接口连接,冷凝储液器的顶部接口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主机单元连接,冷凝储液器的底部接口与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第三单向阀的入口端连与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储能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单元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三电磁三通阀、第四电磁三通阀、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三电子膨胀阀、第三控制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四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与回气温度控制单连接,第一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四通换向阀的Ⅰ接口端连接,四通换向阀的Ⅱ、Ⅲ、Ⅳ接口端分别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以及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同时与储能单元和第三电子膨胀阀连接,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与自驱单元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Ⅰ接口端连接,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与末端换热单元连接,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同时与储能单元和第四电磁阀连接,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和自驱单元中的第二电磁阀连接,
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压缩机的回气口处,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电磁三通阀的Ⅲ接口端与第三电子膨胀阀之间,第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第三控制器连接,第三控制器再通过信号线与第三电子膨胀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板式换热器、水泵和地埋管,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管路一端同时与自驱单元中的第三电磁阀和主机单元中第三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管路另一端与主机单元中第四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水管路一端与地埋管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的水管路另一端与水泵的出口端连接,水泵的入口端与地埋管的出口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一端与主机单元中第二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连接,换热器的另一端与主机单元中的第四电磁三通阀的Ⅱ接口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五种运行模式: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融雪化霜模式,各个运行模式的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一、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Ⅰ→Ⅱ)、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Ⅰ)、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四通换向阀(Ⅳ→Ⅲ、Ⅰ→Ⅱ),关闭: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
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太阳能热泵启动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中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部含有少量制冷剂,这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等,随着太阳的逐渐出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开始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制冷剂温度和压力逐渐上升,
此时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开启,首先开启第五电磁阀,液态制冷剂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液态制冷剂通过相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入到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部,开始蒸发并吸收热量,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的温度开始下降,
在延迟一段时间后,启动压缩机,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出来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电磁三通阀和四通换向阀(Ⅰ→Ⅱ)进入到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Ⅳ→Ⅲ)和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中的换热器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Ⅰ)和第五电磁阀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液态制冷剂再分别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吸收太阳辐照能后变成过热气态制冷剂,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汇集后再进入压缩机,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设置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变送器将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将温度和压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过热度ΔT1,并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1进行比较,并对第一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1-1≤ΔT1≤ΔTs1+1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变,
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1时间,所述t1=1mins,
第一电子膨胀阀根据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实时过热度来控制其制冷剂流量,确保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ΔT1接近或等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 s1
如果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温度超过了回气温度控制单元的设定温度T时,回气温度控制单元中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将获取的温度和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将温度、压力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过热度ΔT2,并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2进行比较,所述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2=ΔTs1+1,并对第二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2>ΔTs2+1时,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2<ΔTs2时,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2≤ΔT2≤ΔTs2+1时,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变,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2时间,所述t2=1mins,
此时,末端换热单元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一部分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另一部分流向第二电子膨胀阀,经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与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出来的过热气态制冷剂混合,降低过热气态制冷剂的温度,确保其低于压缩机允许的最高回气温度,混合后的气态制冷剂再进入压缩机;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最小开度可以到达零开度,
系统需要关机时,首先关闭第五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停止供液,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中残留的液态制冷剂会继续蒸发,直到全部干枯形成过热蒸汽,压缩机延迟一定时间后停止运行,即太阳能热泵制热系统关机完成;
二、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
开启: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电磁三通阀(Ⅰ→Ⅲ)、水泵,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三电磁三通阀、第四电磁三通阀;
恒压储液器内压力可以保持恒定Ph,确保在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下恒压储液器对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能正常供液,
所述Ph的范围为:P2<P<Ph<P1,P1为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闷晒形成的高压,P2为板式换热器内冷凝形成的低压,P为自驱动分离热管系统工作压力,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开启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只有少量的制冷剂,在太阳辐照的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很快就变成了过热度较大的气态制冷剂,当过热度ΔT1>ΔTs+1时,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中的各个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会一直增大到最大开度,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开启,关闭第四电磁阀,恒压储液器内液态制冷剂在压力Ph作用下,经过第六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五电磁阀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制冷剂再分别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模块,制冷剂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此时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后进入到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在太阳辐照下,内部压力开始上升并形成高压P1,此时冷凝储液器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是连通的,由于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储液器内不发生冷凝,所以冷凝储液器不会影响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内压力的升高,并且在第三单向阀的作用下,冷凝储液器内的液态制冷剂不能进入板式换热器,于是在冷凝储液器内形成高压P1,冷凝储液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在高压P1作用下,经第二单向阀进入恒压储液器,形成液态制冷剂的输送;
当恒压储液器内液面上升到设定液位H1时,开启第四电磁阀:
此时冷凝储液器、板式换热器都与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连通,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储液器内不发生冷凝,气态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内发生冷凝并形成低压P2,系统压力恢复到工作压力P,P1>P>P2,板式换热器中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连通器原理下,经过第三电磁阀和第三单向阀进入冷凝储液器,冷凝储液器内压力P<Ph,冷凝储液器进行储液,
当恒压储液器内液面下降到设定液位H2时,关闭第四电磁阀如此往复循环运行;
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模式需要关闭时,首先关闭第六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三、储能热泵制热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Ⅲ→Ⅱ)、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Ⅲ)、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四通换向阀(Ⅳ→Ⅲ、Ⅰ→Ⅱ)、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
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储能热泵制热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工质经过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三通阀(Ⅲ→Ⅱ)和四通换向阀(Ⅰ→Ⅱ)进入压缩机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工质,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工质经四通换向阀(Ⅳ→Ⅲ)和第二电磁三通阀(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中换热器进行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工质经过第四电磁三通阀(Ⅱ→Ⅰ)和第三电磁三通阀(Ⅱ→Ⅲ)进入第三电子膨胀阀,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工质,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工质进入板式换热器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工质,完成一个热泵工质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得出过热度ΔT3,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3进行比较,对第三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3-1≤ΔT3≤ΔTs3+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3时间,所述t3=1mins;
四、制冷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Ⅲ)、第二电磁三通阀(Ⅱ→Ⅰ)、第三电磁三通阀(Ⅲ→Ⅱ)、第四电磁三通阀(Ⅰ→Ⅱ)、四通换向阀(Ⅳ→Ⅰ、Ⅲ→Ⅱ)、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
制冷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制冷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电磁三通阀(Ⅱ→Ⅰ)和四通换向阀(Ⅲ→Ⅱ)进入压缩机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Ⅳ→Ⅰ)、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Ⅲ)和第四电磁阀进入板式换热器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冷凝热排入地下土壤,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三电子膨胀阀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经第三电磁三通阀(Ⅲ→Ⅱ)和第四电磁三通换向阀(Ⅰ→Ⅱ)进入末端换热单元中的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制冷剂,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得出过热度ΔT4,与设定的目标过热度ΔTs4进行比较,对第三电子膨胀阀发出控制指令:
当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当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当ΔTs4-1≤ΔT4≤ΔTs4+1时,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检测周期为t3时间,所述t3=1mins;
五、融雪化霜模式
开启: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Ⅰ)、第二电磁三通阀(Ⅲ→Ⅰ)、第三电磁三通阀(Ⅰ→Ⅱ)、第四电磁三通阀(Ⅰ→Ⅲ)、四通换向阀(Ⅳ→Ⅰ、Ⅲ→Ⅱ)、第五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六电磁阀;
融雪化霜模式具体工作过程为:
融雪化霜模式开启,制冷剂在板式换热器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工质经过第二电磁阀(Ⅲ→Ⅰ)和四通换向阀(Ⅲ→Ⅱ)进入压缩机,压缩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Ⅳ→Ⅰ)和第一电磁三通阀(Ⅱ→Ⅰ)进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阵列,高温高压过热气态制冷剂分别进入各太阳能集热蒸发器进行冷凝放热,冷凝热用于融雪化霜,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分别经各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汇合,经第五电磁阀、第三电磁三通阀(Ⅰ→Ⅱ)和第四电磁三通阀(Ⅰ→Ⅲ)进入储能单元中板式换热器内吸收来自于地下土壤储存的热量,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循环工作。
CN201510008226.0A 2015-01-08 2015-01-08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633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8226.0A CN104633987B (zh) 2015-01-08 2015-01-08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8226.0A CN104633987B (zh) 2015-01-08 2015-01-08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3987A CN104633987A (zh) 2015-05-20
CN104633987B true CN104633987B (zh) 2017-02-22

Family

ID=5321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8226.0A Active CN104633987B (zh) 2015-01-08 2015-01-08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3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564A1 (zh) * 2014-12-01 2016-06-09 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515110A (zh) * 2018-11-11 2019-03-26 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 快速置换式储能模块
CN111351266A (zh) * 2018-12-20 2020-06-30 大连民族大学 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
CN112776556B (zh) * 2019-11-11 2023-04-14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定排量单压缩机双区空调系统及其防液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6759A (en) * 1975-11-03 1976-12-14 Milton Meckler Environment assisted hydronic heat pump system
JP2001141330A (ja) * 1999-11-11 2001-05-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駆動式熱移動装置
CN1235007C (zh) * 2003-08-28 2006-01-04 上海交通大学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空调及热水系统
CN101178275A (zh) * 2007-12-05 2008-05-14 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利用电子膨胀阀控制温度的制冷机组
CN102914193B (zh) * 2012-10-17 2014-10-01 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 自驱动分离热管式换热器
CN104132415B (zh) * 2014-08-19 2017-07-11 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泵和地源热泵联合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3987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2415B (zh) 太阳能热泵和地源热泵联合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928135U (zh) 分离热管壁挂式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103453679B (zh) 家用壁挂式平板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CN103512275A (zh) 一种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
CN101571330B (zh) 一种无霜型多功能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WO2016086564A1 (zh)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236013A (zh) 复合源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
CN201954760U (zh) 太阳能热泵复合热水装置
CN104633987B (zh) 带自驱动分离热管储能装置的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02838A (zh) 一种蓄热式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87754U (zh) 太阳能热泵和地源热泵联合空调系统
CN103453577A (zh) 分体式平板太阳能热泵采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0762A (zh) 太阳能-空气源耦合热源多功能热泵系统
CN105716329A (zh)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CN207438787U (zh) 一种融霜非间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9883082A (zh) 一种无结霜空气源蓄能式热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69654B (zh) 压缩式热泵供热系统以及供热方法
CN203336874U (zh) 一种复合利用能量的冷、热水供应装置
CN104833109A (zh) 一种余热回收式多热源复合型热泵供热水系统
CN208720537U (zh) 一种复叠式太阳能热水机组
CN204612246U (zh) 多源复合热泵供热系统
CN104132387A (zh) 太阳能热泵与相变储能热泵联合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454431U (zh) 家用壁挂式平板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CN103528295B (zh)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09363A (zh) 高效清洁多能源综合利用冷热联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