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1703A -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1703A
CN113501703A CN202110575530.9A CN202110575530A CN113501703A CN 113501703 A CN113501703 A CN 113501703A CN 202110575530 A CN202110575530 A CN 202110575530A CN 113501703 A CN113501703 A CN 113501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arts
phosphate cement
magnesium phosphate
dry 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55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棚
寇世聪
邢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755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17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1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1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34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 C04B28/34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the phosphate binder being present in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as a mixture of free acid and one or more phosphates
    • C04B28/348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cold phosphate binders the phosphate binder being present in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as a mixture of free acid and one or more phosphates the starting mixture also containing one or more reactiv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1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34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xtures
    • C04B2111/00181Mix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3DP), stereo-lithography or prototyp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重烧氧化镁100份,镁基标准砂80-110份,水渣砂0-30份,工程渣土0-40份,磷酸盐90-120份,外加剂5-15份,干冰10-25份,水和重烧氧化镁、磷酸盐总质量的比为3∶10,本发明通过在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新拌浆体加入干冰,提高新拌浆体碳化程度和水化程度,改善磷酸镁水泥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延长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有利于磷酸镁水泥3D打印,推动磷酸镁水泥制品工艺的发展;将炼钢后的水渣砂和工程渣土直接加入到磷酸镁水泥砂浆中,部分替代日益枯竭的天然砂,不仅环保地节约大量天然资源,同时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镁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是一种化学结合陶瓷材料,磷酸镁水泥存在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热,水化产物之一的氢氧化镁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碳化反应等问题;需要采用降温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但磷酸镁水泥新拌净浆浆体,需要进行加水搅拌及浇筑,常用的降温设备很难满足要求;采用冰点以下低温措施进行磷酸镁水泥改性时,通常需要购置制冷设备来营造冰点以下的低温环境,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建筑构件,这些制冷设备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此外,炼钢厂的水渣砂一般需要研磨成矿粉后才能进行利用,直接对水渣砂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案。同时,石英标准砂目前只能作为骨料参与3D打印增材制造中,由于不能参与水化反应而造成石英标准砂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粘结界面成为硬化浆体的微观缺陷,现有技术缺乏可以与磷酸镁水泥进行反应的砂子等细骨料。
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其中超过70%为工程渣土,由于工程渣土为硅酸盐混凝土中的有害杂质,石英砂只能做为骨料添加到硅酸盐混凝土中,工程渣土难以直接利用造成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解决目前磷酸镁水泥整体碳化程度低;缺少冰点以下养护方法,参与磷酸镁水泥反应的砂子细骨料;水渣砂、工程渣土难以高效资源利用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重烧氧化镁100份,镁基标准砂80-110份,水渣砂0-30份,工程渣土0-40份,磷酸盐90-120份,外加剂5-15份,干冰10-25份,水和重烧氧化镁、磷酸盐总质量的比为3∶10。
进一步地,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重烧氧化镁100份,镁基标准砂100份,水渣砂20份,工程渣土30份,磷酸盐105份,外加剂10份,干冰20份,水和重烧氧化镁、磷酸盐总质量的比为3∶10。
进一步地,所述重烧氧化镁中的氧化镁含量为83.2%,为工业级原料,所述重烧氧化镁中的活性氧化镁含量为41.8%,所述镁砂的平均粒径为65nm,比表面积为32m2/g。
进一步地,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磷酸盐为工业级原料,所述磷酸盐的含量均为98%且细度为45μm。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剂为无水柠檬酸、一水柠檬酸、二水柠檬酸、无水柠檬酸钠、二水柠檬酸钠、无水碳酸钠、硼砂、硼酸、草酸和草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干冰为米粒状,长度为5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镁基标准砂由不同颗粒的轻烧氧化镁和重烧氧化镁组成,所述镁基标准砂细度模数为3.5;所述水渣砂细度模数为3.8;所述工程渣土含砂量为57.86%,所含砂的细度模数为1.9。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磷酸盐、工程渣土、外加剂、水混合搅拌均匀;
S102,在S101混合物里加入重烧氧化镁、镁基标准砂、水渣砂搅拌均匀;
S103,在S102混合物里加入干冰,并搅拌至干冰完全挥发,获得混凝土浆料;
S104,将S103的混凝土浆料倒入3D打印机,再次添加干冰搅拌均匀并打印,即得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养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温控碳化养护、湿控碳化养护和储藏碳化养护;所述湿控碳化养护为干冰养护,所述温控碳化养护、储藏碳化养护为二氧化碳气体养护。
所述养护的具体步骤如下:
S201,制作参比样,在终凝前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中预埋温度传感器;将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进行切割,带有温度传感器的为参比样,不带温度传感器的为试样;
S202,所述参比样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根据参比样的温度调节试样温度,进行温控碳化养护;
S203,当参比样、试样表面温度再次降至室温,将参比样、试样进行湿控碳化养护。
S204,将经S203养护完的参比样、试样进行储藏碳化养护,获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碳化养护设有温控碳化室,所设湿控碳化养护设有湿控碳化室,所述储藏碳化养护设有储藏碳化室;
所述温控碳化室、储藏碳化室均设有二氧化碳装置,所述湿控碳化室设有干冰装置;
所述温控碳化室二氧化碳浓度为75-96%,二氧化碳气体压力80-96kPa;温度低于零下60℃;
所述湿控碳化室的相对湿度80-95%;
所述储藏养护室的二氧化碳浓度80-95%,温度20-35℃,相对湿度80-96%。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碳化室包括温控器、降温装置、升温装置;
所述温控碳化室设有参比样放置台、试样台;所述降温装置、升温装置位于试样台外围,所述温控器与试样台通过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降温装置、升温装置与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周围放置干冰;
所述湿控碳化室包括试样室、干冰存放室、干冰调控器、相对湿度调控仪;所述试样室通过温度传感器、干冰调控器和干冰存放室连接;所述试样室通过相对湿度传感器与相对湿度调控仪连接;
所述储藏养护室设有温湿度调控仪;
所述二氧化碳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二氧化碳气体瓶、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与二氧化碳气体瓶、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连接;
所述温控碳化室二氧化碳浓度为95%,二氧化碳气体压力95kPa;温度零下65℃;
所述湿控碳化室的相对湿度94%;
所述储藏养护室的二氧化碳浓度93%,温度30℃,相对湿度95%。
本发明通过在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新拌浆体加入干冰,延长磷酸镁水泥凝结时间,有利于磷酸镁水泥3D打印,推动磷酸镁水泥制品工艺的发展;由于所用的镁基标准砂是不同粒径的重烧氧化镁和重烧氧化镁,从而使部分镁基标准砂表面参与水化反应,增强镁基标准砂与水化浆体界面粘结性能,提高新拌浆体碳化程度和水化程度,改善磷酸镁水泥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将炼钢后的水渣砂和工程渣土直接加入到磷酸镁水泥砂浆中,部分替代日益枯竭的天然砂,不仅环保地节约大量天然资源,同时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3D打印及其养护方法流程图;
图2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3D打印机示意图;
图3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3D打印专用喷头示意图;
图4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识别器示意图;
图5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温控碳化室示意图;
图6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湿控碳化室示意图;
图7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储藏养护室示意图。
1,喷头;2,3D打印机支架;3,电机;4,电机控制线;5,搅拌器;6,料斗;7,喷嘴; 8,干冰料斗;9,干冰控制器;10,3D打印驱动控制系统;11,支撑杆;12,螺旋片;13,搅拌叶;14,过滤网;15,排气槽;16,干冰;17,传送装置;18,识别器;19,温控碳化室;20,湿控碳化室;21,储藏养护室;22,打印传送装置;23,养护传送装置;24,参比样品传送装置;25,传送装置;26,图像识别装置;27,红外体积测量仪;28,质量测量装置;29,分类筛选机; 30,控制显示器;31,参比样放置台;32,试样台;33,温控器;34,降温装置;35,升温装置; 36,二氧化碳气体瓶;37,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38,温控碳化显示器;39,温度传感器;40,干冰存放室;41,干冰调控器;42,试样室;43,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传感器;44,泄压阀;45,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46,相对湿度传感器;47,相对湿度调控仪;48,湿控碳化显示器; 49,试样存放架;50,温湿度调控仪;51,储藏养护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实施例测试方法:测试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加载速度2.4kN/s,每个龄期测试3 块40mm立方体试块,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值。
实施例1 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配比、测试结果如表 1所示。
表1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配比、测试表
Figure RE-GDA0003256584070000041
所述重烧氧化镁为工业级原料,氧化镁含量为83.2%,活性氧化镁含量为41.8%,平均粒径为65nm,比表面积为32m2/g。所述二水柠檬酸为化学分析纯。所述干冰为米粒状,长度为5mm。
所述镁基标准砂由不同颗粒的轻烧氧化镁和重烧氧化镁组成,所述镁基标准砂细度模数为 3.5,4.75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0%,2.36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11.06%,1.18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48.76%,0.6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93.65%,0.3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99.10%, 0.15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99.43%;所述水渣砂细度模数为3.8,4.75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 3.88%,2.36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27.28%,1.18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71.50%,0.6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93.94%,0.3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97.38%,0.15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 97.60%;所述工程渣土含砂量为57.86%,所含砂的细度模数为1.9,4.75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4.90%,2.36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11.45%,1.18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16.47%,0.6mm 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25.71%,0.3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52.62%,0.15mm筛累计筛余百分比为100%。
本实施例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磷酸盐、工程渣土、外加剂、水混合搅拌均匀;
S102,在S101混合物里加入重烧氧化镁、镁基标准砂、水渣砂搅拌均匀;
S103,在S102混合物里加入干冰,并搅拌至干冰完全挥发,获得混凝土浆料;
S104,将S103的混凝土浆料倒入3D打印机,再次添加干冰搅拌均匀并打印,即得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
其中S104打印使用的专用喷头包括:电机、料斗、干冰料斗;所述干冰料斗与料斗相连,所述料斗内设搅拌器,所述料斗底部接有喷嘴,所述搅拌器与电机连接。
干冰料斗与料斗间设有干冰控制器;所述干冰控制器设在干冰料斗的底部;所述料斗的上部设有干冰进料口,所述干冰料斗通过干冰进料口为料斗输送干冰。
搅拌器包括支撑杆、螺旋片,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料斗底部,所述螺旋片盘旋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螺旋片上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至少设有一个。
搅拌叶为多个时,靠近所述电机设置的搅拌叶末端向上倾斜,所述搅拌叶靠近喷嘴设置的,所述搅拌叶末端向下倾斜。
搅拌叶为向外凸的折片状。
料斗中下部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孔、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于排气孔的下部。所述排气孔为过滤网,所述排气槽环料斗设置。
所述干冰料斗中的干冰16为米粒状,长度为5mm-15mm。
所述专用喷头,可实现浆体在打印喷头挤出前进行干冰的再次添加和均匀搅拌。
如图2和图3所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3D打印专用喷头1位于3D打印机支架2上,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3D打印专用喷头包括:电机3、电机控制线4、搅拌器5、料斗6、喷嘴7、干冰料斗8和干冰控制器9,所述电机3通过电机控制线4与3D打印驱动控制系统10连接,所述搅拌器5位于料斗6中间,所述料斗6通过螺纹与喷嘴7连接,所述干冰料斗8和干冰控制器 9连接,所述干冰控制器9与料斗6连接,所述干冰控制器9和电机控制线4连接;所述电机3 固定在3D打印机支架2上,所述搅拌器5与电机3之间为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所述料斗6与3D 打印支架2之间为可拆卸的卡扣连接。
所述搅拌器5包括支撑杆11、螺旋片12和搅拌叶13,所述支撑杆11与电机3连接,所述螺旋片12向下盘旋在支撑杆11上,所述搅拌叶13与螺旋片12连接,所述搅拌叶13为向外凸的折片状,所述搅拌叶13凸出的一侧距离料斗内壁为10mm,所述搅拌叶13靠近电机的一端,搅拌叶13向上,所述搅拌叶13靠近喷嘴一端,搅拌叶13向下。
所述料斗6中部为带过滤网14的排气槽15,所述过滤网14的网孔直径为35μm~74μm,所述排气槽15宽度为10mm,高度为20mm。
所述干冰控制器9可以通过3D打印控制系统10设置干冰16向料斗中添加干冰16的速度。
本实施例1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养护,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温控碳化养护、湿控碳化养护和储藏碳化养护。
其中,如图4-7所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专用养护系统,包括:传送装置17、识别器18、温控碳化室19、湿控碳化室20、储藏养护室21;
所述传送装置17包括打印传送装置22、养护传送装置23;所述养护传送装置23包括:参比样品传送装置24、传送装置25;所述打印传送装置22、3D打印机、识别器18通过轨道连接;所述养护传送装置23与温控碳化室19、湿控碳化室20、储藏养护室21通过轨道连接。
所述识别器18包括:图像识别装置26、红外体积测量仪27、质量测量装置28、分类筛选机29和控制显示器30。
所述温控碳化室19包括:参比样放置台31、试样台32、温控器33、降温装置34、升温装置35、二氧化碳气体瓶36、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37、温控碳化显示器38,所述降温装置34和升温装置35位于试样台外围;所述温控器33与试样台32通过温度传感器39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39埋置在参比样内,所述温控器33通过温度传感器39与参比样连接,所述降温装置34 和升温装置35与温控器33连接。
所述湿控碳化室20包括干冰存放室40、干冰调控器41、试样室42、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传感器43、泄压阀44、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45、温度传感器39、相对湿度传感器46、相对湿度调控仪47和湿控碳化显示器48;所述试样室42和干冰存放室40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连接;所述试样室42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45、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传感器43、泄压阀44和温度传感器39与干冰调控器41连接;所述试样室42通过相对湿度传感器46与相对湿度调控仪 47连接。
所述储藏养护室21包括试样存放架49、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37、温湿度调控仪50、储藏养护显示器51,所述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37与二氧化碳气体瓶36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 45连接。
其中,S201制作参比样,将温度传感器39预埋在终凝前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中,将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切割为40mm×40mm×40mm的立方体试块,带有温度传感器39的试块为参比样,其它为试样;通过打印传送装置22传送到识别器18。
图像识别装置26包括具有拍照功能的摄像头和图像比对识别系统,所述摄像头对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到所述图像比对识别系统中,所述图像比对识别系统通过将所述摄像头拍摄的照片与所述图像比对识别系统中预存的标准照片、参比样照片进行比对,根据颜色和外表确定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和参比样,并将识别结果传输到控制显示器30上。
所述红外体积测量仪27测量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外部体积,并将测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控制显示器30上;所述质量测量装置29称量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并将称量结果传输到所述控制显示器30上;所述控制显示器30根据红外体积测量仪27和质量测量装置29测量的结果自动计算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密度,结合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图形识别装置中识别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和参比样,进行一致性判断,结果不一致时,发出提示,请求人工判别。
结果一致时通过养护传送装置将识别出来的参比样和试样传送到温控碳化室;待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表面温度降至室温后,通过养护传送装置从温控碳化室传送到湿控碳化室中,养护一定龄期后通过养护传送装置传送到储藏养护室内进行储藏碳化养护。
其中,S202温控碳化养护时,所述温控碳化室内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周围设有干冰,所述干冰为米粒状或棒状,长度为10mm-40mm。使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试样室二氧化碳浓度所述温控碳化室二氧化碳浓度为95%,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大于95kPa;温度低于零下65℃。特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压力和温度能使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碳化更充分。
其中,S203湿控碳化养护时,所述湿控碳化室中的所述干冰调控器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试样室内干冰的加入量;通过相对湿度传感器、相对湿度调控仪控制试样室内的相对湿度,使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试样室内的相对湿度大于 94%,在此相对湿度环境中,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碳化效果更好。
其中,S204储藏碳化养护时,所述储藏养护室通过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温湿度调控仪使储藏养护室的二氧化碳浓度93%,温度30℃,相对湿度95%。由于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储藏养护时需要特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使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能不断进行碳化。
通过实施例测试结果对比,在新拌浆体中加入干冰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3天和28天抗压强度明显提高;测试表中随着干冰加入抗压强度提高,新拌浆体时中加入干冰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强度明显优于没有加干冰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
本发明通过在磷酸镁水泥新拌浆体中加入米粒状的干冰,有效降低磷酸镁水泥新拌浆体的温度,同时二氧化碳使得磷酸镁水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碳化,将低温和碳化低成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养护时,温控碳化时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保持一致,减少磷酸镁水泥因水化热过大引起微观界面的微裂纹,进一步提高磷酸镁水泥微观性能和抗压强度。此外,利用湿控碳化室(内部温度可维持在-70℃左右),低成本地解决了磷酸镁水泥在冰点以下温度开展研究的气候区域限制问题,同时将磷酸镁水泥的二氧化碳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运用3D打印技术生产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有效提升了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工艺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为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广泛应用提坚实的基础。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重烧氧化镁100份,镁基标准砂80 110份,水渣砂0 30份,工程渣土0 40份,磷酸盐90 120份,外加剂5 15份,干冰10 25份,水和重烧氧化镁、磷酸盐总质量的比为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重烧氧化镁100份,镁基标准砂100份,水渣砂20份,工程渣土30份,磷酸盐105份,外加剂10份,干冰20份,水和重烧氧化镁、磷酸盐总质量的比为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烧氧化镁中的氧化镁含量为83.2%,为工业级原料,所述重烧氧化镁中的活性氧化镁含量为41.8%,所述镁砂的平均粒径为65nm,比表面积为32m2/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磷酸盐为工业级原料,所述磷酸盐的含量均为98%且细度为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无水柠檬酸、一水柠檬酸、二水柠檬酸、无水柠檬酸钠、二水柠檬酸钠、无水碳酸钠、硼砂、硼酸、草酸和草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干冰为米粒状,长度为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标准砂由不同颗粒的轻烧氧化镁和重烧氧化镁组成,所述镁基标准砂细度模数为3.5;所述水渣砂细度模数为3.8;所述工程渣土含砂量为57.86%,所含砂的细度模数为1.9。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将磷酸盐、工程渣土、外加剂、水混合搅拌均匀;
S102,在S101混合物里加入重烧氧化镁、镁基标准砂、水渣砂搅拌均匀;
S103,在S102混合物里加入干冰,并搅拌至干冰完全挥发,获得混凝土浆料;
S104,将S103的混凝土浆料倒入3D打印机,再次添加干冰搅拌均匀并打印,即得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
8.一种如权利要1-6所述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温控碳化养护、湿控碳化养护和储藏碳化养护;所述湿控碳化养护为干冰养护,所述温控碳化养护、储藏碳化养护为二氧化碳气体养护。
所述养护的具体步骤如下:
S201,制作参比样,在终凝前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中预埋温度传感器;将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进行切割,带有温度传感器的为参比样,不带温度传感器的为试样;
S202,所述参比样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根据参比样的温度调节试样温度,进行温控碳化养护;
S203,当参比样、试样表面温度再次降至室温,将参比样、试样进行湿控碳化养护。
S204,将经S203养护完的参比样、试样进行储藏碳化养护,获得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3D打印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碳化养护设有温控碳化室,所设湿控碳化养护设有湿控碳化室,所述储藏碳化养护设有储藏碳化室;
所述温控碳化室、储藏碳化室均设有二氧化碳装置,所述湿控碳化室设有干冰装置;
所述温控碳化室二氧化碳浓度为75 96%,二氧化碳气体压力80 96kPa;温度低于零下60℃;
所述湿控碳化室的相对湿度80 95%;
所述储藏养护室的二氧化碳浓度80 95%,温度20 35℃,相对湿度80 9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3D打印的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碳化室包括温控器、降温装置、升温装置;
所述温控碳化室设有参比样放置台、试样台;所述降温装置、升温装置位于试样台外围,所述温控器与试样台通过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降温装置、升温装置与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周围放置干冰;
所述湿控碳化室包括试样室、干冰存放室、干冰调控器、相对湿度调控仪;所述试样室通过温度传感器、干冰调控器和干冰存放室连接;所述试样室通过相对湿度传感器与相对湿度调控仪连接;
所述储藏养护室设有温湿度调控仪;
所述二氧化碳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二氧化碳气体瓶、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气体调控器与二氧化碳气体瓶、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传感器连接;
所述温控碳化室二氧化碳浓度为95%,二氧化碳气体压力95kPa;温度零下65℃;
所述湿控碳化室的相对湿度94%;
所述储藏养护室的二氧化碳浓度93%,温度30℃,相对湿度95%。
CN202110575530.9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Pending CN113501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530.9A CN113501703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530.9A CN113501703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1703A true CN113501703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08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5530.9A Pending CN113501703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17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9429A (zh) * 2021-11-25 2022-01-14 河北工业大学 喷射3d打印高延高韧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10989A1 (en) * 2016-01-12 2017-07-20 Premier Magnesia, Llc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CN109721310A (zh) * 2019-02-25 2019-05-07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渣土替代天然砂制备的水泥砂土浆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42898A (zh) * 2019-07-16 2019-10-18 辽宁科大中驰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复合硫氧镁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77401A (zh) * 2020-06-24 2020-10-16 东南大学 提高钢筋在碳化条件下耐蚀性的水泥保护层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10989A1 (en) * 2016-01-12 2017-07-20 Premier Magnesia, Llc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
CN109721310A (zh) * 2019-02-25 2019-05-07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渣土替代天然砂制备的水泥砂土浆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42898A (zh) * 2019-07-16 2019-10-18 辽宁科大中驰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复合硫氧镁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77401A (zh) * 2020-06-24 2020-10-16 东南大学 提高钢筋在碳化条件下耐蚀性的水泥保护层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凯等: "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复杂艺术品的工艺研究", 《硅酸盐通报》 *
吴凌壹等: "磷酸镁水泥砂浆无机锚固剂的基本性能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 *
张党正等: "干冰对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道路工程》 *
张国俊等: "高炉水淬渣替代河砂制建筑砂浆的应用研究", 《建筑石膏与胶凝材料》 *
苑兆瑜等: "侵蚀环境下磷酸镁基快速修补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世界》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9429A (zh) * 2021-11-25 2022-01-14 河北工业大学 喷射3d打印高延高韧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429B (zh) * 2021-11-25 2022-11-22 河北工业大学 喷射3d打印高延高韧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0854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CN113213882B (zh) 一种3d打印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EA037008B1 (ru) Аэрированные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е материалы, способы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CN109437716B (zh) 固化风积砂的固化剂、固化风积砂的方法及风积砂底基层
CN101412633B (zh) 用磷矿渣制造加气混凝土的方法
CN109851374A (zh) 防爆裂、长寿命锡槽底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4752B (zh) 一种3d打印绿色镁基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CN113501703A (zh) 一种3d打印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CN113233866B (zh) 一种3d打印硫氧镁水泥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CN113500687B (zh) 镁基水泥混凝土制品养护方法及专用系统
CN113213884B (zh) 一种供3d打印的绿色镁基水泥增材及其应用
CN113292309B (zh) 一种供3d打印的磷酸镁水泥增材及其应用
EP3523263B1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air-cured fiber cement products
JP5282877B2 (ja) 人工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3233801B (zh) 一种供3d打印的硫氧镁水泥增材及其应用
CN113563045B (zh) 一种供3d打印的氯氧镁水泥增材及其应用
CN113264747B (zh) 一种3d打印磷石膏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
CN113582642B (zh) 一种供3d打印的磷石膏增材及其应用
CN108483997A (zh) 一种铝灰系人造石英石及其制作方法
EP3305741A1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air-cured fiber cement sheets
EP3305739A1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fiber cement products with fiber cement waste
CN115464763B (zh) 一种长寿命高吹通率双胞胎透气砖芯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12142408B (zh) 一种轻量化中高压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566B (zh) 用于喷气精炼金属液的除气片及其制备方法
Almnini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3D printed concrete material with artificial lightweight aggreg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